苏霍姆林斯基的简介

2024-09-10

苏霍姆林斯基的简介(精选8篇)

苏霍姆林斯基的简介 篇1

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世界著名教育家。

1918年9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诞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他进本村小学上学,1933年从七年制学校毕业后进入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1935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返回母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从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天起他就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并向别的教师请教,以获得更多的经验。他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班的学业,接受了高等师范教育,获得了中学教师证书。在函授学习期间,他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从思想深处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从而更加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为农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完全中学当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这为他广泛探讨和研究教育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卫国战争开始后苏霍姆林斯基以政治指导员的身份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身负重伤。伤愈后他重返教育岗位。起初任中学校长,不久调往家乡任区教育局长,全力以赴投入战后恢复学校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学第一线的火热的生活,因此提出了回学校工作的申请。1947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从此他就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勤奋地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历时23年。其间,苏联各地的许多师

范学院都邀请他去工作,甚至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院长,他的学位导师也亲临帕夫雷什,动员他去基辅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要当好一名校长,就必须一天也不脱离学生和教学。他明确地提出了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殷切地期望他们每个人,不管聪明还是愚笨,健康还是体弱,品德优良还是有“精神创伤”,都成为优秀的公民。他认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① 因此,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还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探索各年龄期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语文、物理或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把到教师中去,发现教师,帮助和培养他们,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

一。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听课,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分析,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后进行整体剖析。他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与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多写多读学术性文章;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和精神生活。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这是帕夫雷什中学取得成功的有力的保证。帕夫雷什中学原本

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试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而且被看作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他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虽然英年早逝,但仍给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一生撰写了41篇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共儿童阅读的童话、小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他的重要著作大都已译成中文。他的主要著作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精神世界》、《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伦理学文选》、(中译本:《做人的故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其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荣获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该书与它的姐妹篇《公民的诞生》一起又获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这两部书及其《给儿子的信》,被辑成“三部曲”(中译本:《育人三部曲》),综合地阐述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年轻一代共产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是苏霍姆林斯基生前最后一个时期所著的主要的、在许多方面讲是纲领性的著作。从《育人三部曲》

中可以清楚地认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体系和他作为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品格。苏霍姆林斯基逝世后,苏联教育部和乌克兰教育部分别编选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现,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苏联史册和世界教育史册。

这本《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是一篇传记体人物小说,不是学术专著,甚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是,本书的作者曾亲临帕夫雷什中学,和工作、学习中的苏霍姆林斯基亲密接触,并与之促膝长谈。因此,尽管是一篇小说,但它还是能够比较忠实地再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人生。而且,由于它是艺术地再现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具有感染力,可读性更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农家庭,52岁的一生中,35年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其中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23年。任帕夫雷

什中学校长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让这所农村中学成了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实验园地。他不仅影响了一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还通过他的实验,他的著作,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四十一部专著,六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童话和故事。他的论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继在我国翻译出版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要相信孩子》、《给儿子的信》、《公民的诞生》等。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甚至在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和世界知名学者之后,他还始终留在农村学校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要当好一名校长,就必须一天也不脱离学生和教学。他明确地提出了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他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殷切地期望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公民。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学习,探索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还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语文、物理或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把帮助和培养教师,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听课,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分析,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后进行整体剖析。他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与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多写多读学术性文章;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和精神生活。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这是帕夫雷什中学取得成功的有力的保证。帕夫雷什中学原本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试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而且被看作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他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个性和谐发展,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他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苏霍姆林斯基是千万教师的偶像。如果说,在这之前,我们对他的崇拜是因为经常听到他的名字,而肃然起敬,那么,我们还希望在更多的了解他之后,于崇拜之上多些亲切。

苏霍姆林斯基的简介 篇2

读苏霍姆林斯基, 时时能感受到他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培养“幸福的个人”。他认为, 教育者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使他们成为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到中小学生中作一项民意调查, 问题就是“你幸福吗?”恐怕绝大多数孩子会摇着头写到“我不幸福”。

是的, 幸福远离了我们的孩子, 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每天背着与他们的身体不相称的沉重的书包, 往返于家庭和学校间, 一天七节课, 晚上做作业至十点以后, 周末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补习等着他们。而到了迎考的初三、高三, 上课、补课、考试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画极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体育课也只剩下了单调机械高强度的应试训练。我们的孩子, 比大人更累。

勤奋刻苦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不吃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 须经“十年寒窗苦”, 方有“金榜题名时”, “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 种种名言已被孩子们烂熟于心。

教育是明天的事业, 但为了明天, 就必须让儿童在人生的初始阶段首先咀嚼“劳役”的苦味吗?就必须让人生黄金般的岁月暗淡无光吗?学习应该不仅是为明天的腾飞做好准备, 也是为了今天获得幸福的人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需要研究的是, 如何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一种享受, 一种完美的精神需要, 一种能让孩子体味到幸福的活动。

如果我们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 把孩子们带到野外, 让他们观察太阳怎样向地平线降落, 水面、草地、田野怎样染上绚丽的色彩, 老师帮助他们找出表达思想所需要的词汇, 指点他们造句作文, 孩子们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美、抒写美, 能不感到幸福吗?

如果我们承认孩子是具有特性的个体, 承认他们在禀赋、爱好诸方面有着天生的差异, 不以统一的尺子去衡量他们, 不凭分数高低判别优劣, 而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 他们也许会找到幸福的感觉。

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加大作业量, 一味地加课补课, 一味地让孩子在疲惫无奈的状态中学习, 而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授人以渔”,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创造性的劳动中, 也会有成功的幸福伴随着他们。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 既然我们从心里爱着祖国的花朵们, 那么, 就尽一切努力让他们成为幸福的人吧!

“用终身的时间来备每一节课。”

我无法以语言形容这句话带来的极大的震撼:蛰息多年的某种意识被猛然唤醒, 让人失悔于多年的浑噩, 又感叹来日无多。

虽然国人常以“活到老, 学到老”自勉, 但步出校门, 大都以为学习告一段落, 尽管案头不乏书籍, 但阅读更多的是具有趣味性和随意性, 而缺乏为教师这一职业、为你所上的每一堂课进行永远准备的积极学习的精神, 缺乏对智力财富的不断积累。

终身学习, 这是一个古老而时髦的话题, 是一个虽不新鲜但需不断加深的意识, 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概念。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 科技高度发达, 社会高效运转, 事物高速变化, 教师们在大学里所获得的系统知识, 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需要, 必须运用系统学习时所获得的动态的学习能力, 不断获取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每月买这样一些书: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的科学问题的书, 关于人的心灵的书。

教师传授知识施行教育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一个好老师, 应该是学生崇拜的对象:品质高尚、学识渊博、谈吐优雅、举止文明———需要在不断地读书学习中自我完善。

学养深厚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纵横捭阖。处理教材高屋建瓴, 讲解点拨深入浅出, 教学设计新颖独到, 处理课堂突发问题时灵光突现———智慧源于深厚的知识积淀。只有当你的知识储备大大超过教科书的要求, 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而且, 你才有精力去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点反应:疑惑时的蹙眉, 领悟时的欣喜, 及时的调整你的授课方式与节奏,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一个好的老师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只有不断获得新知, 接受新的信息, 才能找到与求知欲强、思维敏锐迅捷的学生的兴趣切合点, 在共同喜爱的书籍中徜徉, 在共同的话题中交流, 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加深了解, 与之心灵相通。

而处于繁杂的、重复的, 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事务中的教师们又何尝不需要新鲜血液的滋养?纷至沓来的新知识将强有力地刺激你的大脑, 点击你的智慧火花, 遏止你思维的僵化, 在知识阳光的朗照下, 才能永葆心理年龄的年轻。

为激发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愿望, 我们在课堂上常有意无意地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给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 让他们顺利地回答问题, 偶尔地品尝一回成功的喜悦, 体味一些学习的乐趣, 教师的出发点自然是善意的, 这种激励也常常是有效的。

但是, 如果这种办法使用过多, 渐渐成了一种行为暗示, 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当老师的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已从以往的经验中猜出该由哪些学生来回答, 于是, 大家便对一些同学的能力有了定评, 分出了等级。久而久之, 对常常回答简单问题的同学难免有轻蔑鄙夷的眼光, 而且颇为理直气壮觉得“老师都认为你不行”。

而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自己呢, 也就形成了自己能力差的概念, 久而久之, 便安于接受这样的现实, 对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问题根本不去思考, 坐等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 而且他们努力的欲望渐渐消弭, 惰性、依赖性逐步增长, 自信心就很难树立了。

其实, 学习是需要一些压力的, 适度的压力会促使学生去发奋、去拼搏, 这就如人在困境中智慧与力量会有超常的发挥一样。前些年, 不也有专家提出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吗?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并最大限度地调动这种潜能。

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提问的内容不能太难, 以免仰之弥高, 望而生畏;必须是他跳起来能够得着的高度, 又必须是逐步递增的, 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阅读则是调动兴趣的最有效的方式。不必说现在孩子的智商大都不低, 即使是一些看起来理解力不强、反应迟缓的学生, 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它们也许隐藏在孩子意识的深处。那么, 反复的、有趣的、有意识的阅读 (经过老师挑选的程度渐次提高的一些读物) 将会刺激他的大脑皮层, 让科学之光更鲜明更长久地照耀———一旦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全部唤醒, 智慧之泉便会汩汩涌出、潺潺不息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兴趣自何而来?除天生外, 又该如何培养?师长的引导、成功的激励、情境的诱发……还有强化, 这也该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学生“要学会为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必须’两个字常常是唯一的动力刺激”。

就人而言, 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自是莫大的幸运。但大千世界、万物纷繁, 非事事皆能有趣, 即使有趣之事也非每项内容每个环节都能激人兴趣。尤其是脑力劳动, 日复一日地阅读、计算、思考, 单调而又寂寞, 兴趣之花只在适当的季节、适当的条件下盛开。而更多的时候, 你是“必须”去做。

“必须”表示了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 学生大多对异彩纷呈的活动课感兴趣。但之前的案头工作、扎实的有关知识的储备是必须的, 否则会将活动变为闹剧;学生不少对寻觅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题思路欣喜万分。但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也是必需的, 否则也将前功尽弃。

以强化之法培养兴趣, 可从最不感兴趣之事入手, 强迫自己集中精力, 强迫自己做任何一件事都专心致志, 良好的学习品质也能随之养成。而先做“必须”之事, 将最感兴趣之事放至最后, 其过程必是越来越有趣, 可以逐渐焕发出充沛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必须”是痛苦的, 而这痛苦又是必须的。在痛苦中, 你经受磨炼, 培养意志, 逐渐把“必须”变成“我要”, 兴趣也就在强化中培养形成了。

唯有“必须”, 才能体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唯有“必须”, 才能冲破兴趣之“牢笼”, 走向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更全面地塑造自己。

“要思想, 不要死记!”

这也是老生常谈了, 但忽略思考, 死记硬背, 却又是不断重复的新现象, 常见有学生在课堂上看杂书、养神, 一派悠闲模样。他们以为, 平日无须烧香, 临时抱抱佛脚, 考前背背书也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但考过不久, 强记的内容便到爪哇国去了。

这是因为, 他们临时获得的只是表面的、未经充分思考的知识, 而表层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只有理解了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 如果你能深入思考你所接触的知识的本质, 探寻规律性的东西, 你对知识的记忆就越牢固, 而且以这种方式记住的内容, 即使一时遗忘, 也极易被回想起来。

提倡理解性记忆, 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 注重寻求答案所呈现的思维轨迹、运用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从个别的、典型的问题推演出一般的普遍性的原理, 而不是把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如果在教学中固守程式、重复操练、追求唯一标准答案, 将会造成学生僵化的学习方式, 抑制他们的创造才能。

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 篇3

那发黄泛旧的一本本书,就是苏霍姆林斯基阅读的见证,也是他精神与思想的阅读史。只有真切地站在这个属于他的书房里,看到这真实“存在”的书,你才会真正懂得他告诉我们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阅读。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教学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常叹: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与人文修养如此之深?当面对书房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时,我们终于明了——广阔的阅读!正是如此博览群书,让他如此这般丰富——读各种著作,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各种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宽到无可比拟的境地,教师才能成为教育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读书的关键,第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第二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更复杂,这是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识。可以肯定,人文素质不佳将成为21世纪广泛流行的营养不良症。人文知识不仅会决定你的职业,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生活习惯。

我们知道,20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俄国革命。随着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涌现了大批如赞可夫、巴班斯基等影响世界的教育家。而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对于中国广大一线教师产生了尤其深刻的影响,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公民是诞生》等选集。他所在的时期是强调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时期。在那个政治、科技、经济至上的时代,他敏锐地把时代定位为人的世纪——强调把人的主体和客体结合,并与现实结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完美和谐的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突破!

书中写出的,这些五十多年前的真知灼见,在今天,对于我们是多么受用。尽管现今已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经济情况不同但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相同的。比如教师发展的问题,学生发展的问题,学校发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大家熟悉的那几本书中找到答案,甚至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相信孩子》等书中,获得重要启示。

这又是一个启发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能够经岁月淘洗而愈发可亲呢?

是否还可以这样说,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也源于书房里的这一本本书?书房中那些经典的书籍,以坚劲不弃的拯救意识和真诚的道德使命感,为苏霍姆林斯基提供了一种精神向度。苏霍姆林斯基从这些经典中,获得正直善良的人品、民族的良知与勇气,从而获得了“美可以拯救世界”,“心灵辩证法”的教育思想。

普希金曾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我想化用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也是他个人“一切开端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些书的阅读中,和书中的这些作者一样,“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以真诚优美而又入木三分的笔触,指点教育的迷津,指出教育滑坡的社会现实,指引教育发展的方向。就这样,在这个书房里,将思想一笔一笔写出来,为后人呈现一本本经典之作。

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不禁感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改变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阅读成就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里,君不见小沈阳、周立波、“超男超女”的各种表演渐渐成为社会人唯一消遣的形式。而教师呢?他们的教育生活形式也越来越单调。难怪有人说,我们正在培养贫嘴的男人和女士。作为从事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的教育的我们,该怎样在经典中成就自己?怎样在这样平心静气的阅读中安放我们的灵魂?多少次我也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我以及我的同仁、学生,读书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的生活。然而,今天,站在苏霍姆林斯基书房,我深感惭愧。尽管大家夸我爱读书,我也曾写过一些关于读书的文字。说真的,站在苏霍姆里斯基是书房里,我自问,究竟我读过几本?

书房隔壁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小办公室,只容下一张桌子和一个长条沙发。桌子上,有一束插花,一张他办公时候的照片,上面还放有他曾用过的钢笔、笔记本、绿色台灯、眼镜等用具。只见李镇西老师拿来桌子上的眼镜戴上,他说甚至感到眼镜上还留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体温。我没敢上前试。总觉得自己不配。我静静地看着看着,心想他带着眼镜看书或写作时是什么样子?我所见到的照片和录像,都没有看到他戴眼镜的形象。我自语道:大概是花镜吧!我轻轻地靠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公桌,手捧从中国背来的、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读了一段,仿佛在读给桌子上照片里的苏霍姆林斯基听。而后,我又轻轻来到书房,坐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坐过的椅子上,胸前摆放他的照片,李镇西老师紧摁相机快门,留下了我在书房的镜头。

我们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从书籍中寻找力量,找到我们的诺亚方舟,载着我们远行,寻找我们的精神与思想家园。回头又望了一眼书房,我们才悄悄地离开了。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箴言 篇4

作为教育大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十分有价值。要开学了,我们来读一读这位大家的25句教育箴言!

做一个美的人

●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孩子去观察美,同时去思考美和人的高尚品格。(《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 进行道德教育,造就真正的人——就是在号召做一个美的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 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从周围世界的美和人的关系的美中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恳,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这种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 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给儿子的信》)

● 在为人们创造财富与欢乐的结合中,通过认识美,比如说,认识一朵小花的美,岸边上色彩斑斓的小石子的美,鲜红色霞光万道的美,朗朗语调的美以及人们的行为美来认识自己。在这种结合中则蕴藏着相当强大的教育力量,使你这个教育者能获得真正神奇的才能,让孩子的心灵为之震惊,并能让其挺直起来,如果孩子的心灵在痛苦、不幸、灾难的压迫下弯曲了的`话。作为儿童欢乐的创造者——教师的权利,恰好在于为幼小的儿童去打开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

● 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教育的艺术》)

●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给教师的建议》)

●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给教师的建议》)

●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给教师的建议》)

●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给教师的建议》)

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

● 每个人是他本人的最敏感、必不可少的医生。我在教育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时,深深地确信这一真理。(《公民的诞生》)

● 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给教师的建议》)

● 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给教师的建议》)

● 严格地说,自我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给教师的建议》)

● 我坚定地相信,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应当认识自己,应当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上好一堂课

做好毕生的准备

● 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 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 教师上好一堂课要做毕生的准备。(《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 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教育的艺术》)

● 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给教师的建议》)

家庭是一个人

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

● 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不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减弱,而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给教师的建议》)

● 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的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培养集体的方法》)

● 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给教师的建议》)

● 要告诉家长还应该当心另一种不理智的、本能的爱。这就是暴君式的爱。这种爱的根子,是有些家长既自私自利,又不文明。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物品一样:这是我的桌子,我想放到哪里,就放在哪里;这是我的女儿,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起了什么,就要求什么。(《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 篇5

2、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不断的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

3、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

4、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

5、如果儿童只顾享受别人创造的福利,那么他长大了就会蛮横地对待别人——首先是对待自己,而他自己也会沦落为不幸的人。

6、我们力求让儿童从小就量力而行地为家庭的年长的成员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福利,并且在这种创造中找到快乐。

7、在家长学校的各组里,我们都要专门讲到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影响上保持一致的问题。这种教育影响的方向就是培养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的态度这些品质。如果儿童不在家庭里从事实际活动来加深和发展这些道德品质,我们学校是很难取得什么显著效果的。

8、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

9、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劳动者,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态度的家庭里长大的。

10、我们建议家长们,对于孩子们提出的跟他们对家庭收入和社会生产的劳动贡献“不相称的”要求加以限制。如果儿童单纯消费,如果他的一切要求都与劳动无关地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逐渐地变成好吃懒做的人。我们指出,由于家长不懂教育和教育无力,造成这种后果是必然的现象,并且进一步使家长们认识到:他们的子女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苏霍姆林斯基论家庭教育》(摘要)

对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有六个方面:一是家庭(首先是母亲);二是教师;三是集体;四是自我教育;五是书籍;六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母亲是最细致的、最有才干的雕塑家。母亲对儿童的训练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任何幼儿园,哪怕是最理想的幼儿园,都不能取代母亲的训练,或者弥补母亲和父亲在精神生活最敏感的领域即个性培养方面,由于疏忽给孩子造成的缺陷。

首先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要使孩子感到是生活在人们当中,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考虑他人的利益。要使孩子怜悯、爱护、保护、关心某人某事,使他为某事焦虑,为某人悲伤。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以后接受学校教育打好情感基础。如果在家里不打好这个基础,只是在上学以后才由教师去从头培养情感,孩子就不可能用心灵去认识世界和听取教师的话。对于教师的话,他只了解其逻辑意义,而情感上、心灵上的潜台词,他是不会明白的。

母亲不要溺爱孩子,要使孩子去亲自开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如果孩子只享受父母为他创造的幸福,如果这是他快乐的唯一源泉,那他就会变成无情义的人。应当让他也为父母和家庭创造快乐和幸福„„。

母亲要教孩子关心周围人的疾苦,特别要尊敬老人。尊敬老人是尊敬人的最明显的表现。对老人不尊重,甚至冷漠无情,是对社会的一种激烈的“报复行为”。要让孩子为老人做些好事,关怀和同情老人。只有这样,他才会成为对周围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

母亲要教孩子关心社会公益劳动,对他进行劳动教育。儿童从会用手拿汤勺并把它送到嘴里的时候起,就应从事劳动,这是民间教育传统的结晶。不要怕这样做是过早地迫使儿童劳动。如果怕这个,说:“哎呀,太早了!”你有朝一日会懊恼地确信:已经太晚了!只有尝到过劳动快乐的儿童,才能用温暖和良言来教育,才能避免用叫喊和处罚来教育。

母亲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孩子热爱文化、科学和书籍。家庭的精神文化气氛,对儿童的教育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的智力取决于父母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中占什么地位,家庭要有自己的藏书。孩子一上学,就要给他留出书架。要培养他热爱书,尊重文化珍宝。在孩子上学前,要培养他对语言的运用和领会能力。„„学龄前的教育,能为以后的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母亲对孩子的要求要跟父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当”、“不应当”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最合理的事情在他看来也是暴力、强制,是对他的自由、欲望的践踏,这就会养成任性、蛮不讲理的恶习。

母亲(包括父亲)不可对儿童采用体罚教育。„„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皮带不仅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里会对好言好语也置若罔闻。有的孩子由于遭到毒打而冷酷无情,挨打的人,自己也想打人,童年就打人的人,成年以后就想杀人——犯罪,杀人、残暴的根子产生于童年。

一、儿童是从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人的世界的 儿童是从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人的世界的

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由此而生成了他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第五卷608页《您家的氛围》)

家长要提高自己在子女眼光中的地位

请您提高自己在子女眼光中的地位,要让孩子们看到,您生活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您是在播种使人类幸福得以升华的种子。(第五卷606页《您家的氛围》)

父母和睦相处可以向孩子表明人间是美好的

在 一个好的家庭里,父母和睦相处,对各自的话语、思想和感情心领神会,对一个眼神和情绪的变化都能体察入微,两人都与人为善,相处和谐,相互帮助支持,齐心 协力,以诚相见,相互信任和尊重。这就向孩子无声地表明并使之深信不疑,人间是美好的,这里是心灵可以得到安逸和慰藉的乐土。要珍惜儿童的这种信念,它正是人的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第五卷608页《您家的氛围》)

缺乏高尚情操和人格的家长播下的是不幸的种子

缺乏高尚情操和人格的家长播下的是不幸的种子,收获的是恶的果实。(第五卷609页《您家的氛围》)

孩子认识世界是从认识父母或教师开始

孩子认识世界从认识人开始,而人是以母亲、父亲,或教师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我们先在自身表现“我”这一和谐的统一体,进而在道德上影响年幼的孩子,教育他以人的态度对待那些为别人谋福利而贡献出心灵力量的人。进行这种教育,必须细致入微,动之以情。(单行本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10页)

二、父母和教师的个人榜样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父母和教师的个人榜样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来的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是父母和教师的个人榜样。(第五卷283页《教师与孩子们》)

三、父母要拥有道德权力 父母要拥有道德权利

如果父母不是那种人们真正需要的有道德素养的、使孩子生活充实的人的话,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的一切尝试都将成为泡影。只有在父母拥有道德权利的那种条件下,那些对孩子的教诲,才能灌输到他们心灵中去,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唤起良好的愿望来。(第二卷27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家长教育的睿智表现在使子女成为坚强的人

家长教育的睿智,就表现在务必使子女成为坚强的、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第五卷641页《家庭的精神财富》)

家庭是爱国主义和信念的第一个源泉

家庭――是爱国主义和信念这条长河之发端的第一源泉。(第五卷706页《义务感的培养》)

家长要教孩子准备播下对父母爱的种子

您在爱自己孩子的同时,要教他们学会去爱您;您不教会这点的话,等您到了晚年,会痛哭流涕的。依我看,这是你做父母的一条最重要的哲理。只有在这一哲理成为需要的那个地方,形象地说,儿童意识上的土壤,才会去耕耘准备播下对父母的爱的种子。(第二卷26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父母要爱护祖孙之间的感情

在这里想对父母进一言:你们一定要去爱护这种易脆的、美丽的、娇弱的东西,即爱护爷爷奶奶对孙子的那种爱和孙子对爷爷奶奶的那种爱。在这种相互的爱感之中,打下了人道主义最细微的根基。

(第二卷271~27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因做坏事而有羞愧感

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因做坏事而有羞愧感(不过,父母也应在孩子面前有种羞愧感,这是个特殊的问题),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给父母带来幸福、满意、精神生活丰富,该是多么大的欢乐啊。(第二卷29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是孩子的劳动锻炼。(第五卷501页《没有惩罚的教育》)

父母要当好提供给子女温暖和食物的司炉

童年的幸福,如同提供温暖和食物的炉灶之火,当然要有。然而,亲爱的父母亲,这炉火的热度有赖于您如何管理。实际上,要当好这炉灶的司炉,需要全部教育才智。(第五卷645页《致年轻父亲的信》)

父母之间保持纯真高尚的爱情对孩子们是极其重要的

父 母之间保持纯真、高尚的爱情,是使孩子们享有充满活力、健康情趣的生活的保证。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与此相反,在父母之间缺乏真正爱情的家庭里成长起 来的孩子,是极其不幸的。他们不仅得不到父母的真正爱抚,还感受不到崇高的家庭义务气氛,以及亲人之间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产生的乐趣。(单行本《爱情的教育》6~7页)

父母缺乏责任感疏于教育是人性的堕落

身为父母而缺乏责任感,疏于教育,这是人性的堕落。(第五卷840页《我们在儿童身上延续自己》)

夫妻双方都要关心教育子女 家庭生活,教育子女――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事情,只有夫妻双方都不断地关心这个幸福之源泉,并使之长流不断,而且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才会有一个真正幸福美满的家庭。(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110页)

四、溺爱是一种不理智的爱 溺爱是一种不理智的爱

溺 爱是家长和儿童关系上最可悲不过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的、不理智的爱,有时简直可说是像母鸡的爱。母亲和父亲为儿童的每一举动都感到高兴,但却不考虑这是 什么举动,会得到什么结果。受这种态度培养的儿童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不可以”、“应当”这一些概念。这种儿童觉得,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可以的。他变成了任性的、往往是近乎病态的人,生活中的少许困难,对于他都会成为无力承担的重负。用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 了的人。他不知道自己对双亲负有义务,不会也不想劳动,因为他目中无人,内心里感受不到他周围的人——首先是母亲、父亲、祖母、祖父——也有自己的愿望和 需求,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第二卷692~693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最可怕的是父母只知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

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这就是说不善于去爱。(第二卷261~26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家长要防止只管花钱的爱

如果在家庭中,父亲把自己的义务仅理解为保证孩子的物质需要,而母亲又没有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中心,那么,这种孩子就会处在精神空虚、贫乏的气氛中。(第二卷69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儿童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变为玩具

儿童喜欢玩具,却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变为玩具。(第五卷456页《一块面包》)

五、家长要杜绝暴君式的爱 家长要杜绝暴君式的爱

要告诉家长还应该当心另一种不理智的、本能的爱。这就是暴君式的爱。这种爱的根子,是有些家长既自私自利,又不文明。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物品一样:这是我的桌子,我想放到哪里,就放在哪里;这是我的女儿,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起了什么,就要求什么。

(第二卷693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六、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 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

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的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

(第一卷702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施行学校――家庭教育是必要的

施 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第四卷11~12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第五卷499页《没有惩罚的教育》)

要尽可能少请家长到学校对孩子进行训斥

要尽可能少请家长们到学校来对孩子进行道德训斥,用父母的“强硬手腕”来吓唬儿子,说什么“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是危险的来警告孩子。而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同父母在精神上交往,这种交往能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第二卷29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打开放着许许多多父母来信的文夹时,我觉得好像触摸到一颗颗赤诚的心――一张张的信纸都诉说着父母们遇到的痛苦和悲伤。我读着读着,心里充满了别人的痛苦。不,不是别人的痛苦。如果对一张张的信纸无动于衷,如果不设法帮助来信的每一个人,那么又由谁来帮助呢?”

这从心底流淌出来的充满感情的语言,是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开篇的话。

作为原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遗著被誉为“教育的百科全书”,是“活的教育学”。其中,关于家庭教育的真知灼见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家长教育学》也成为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担任中学校长并兼任语文教学,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一刻也没有脱离教育第一线。

在《家长教育学》里,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告诉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应该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教父母如何做父母――这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首先包括教孩子怎样做未来的父母!

教育者要在少男少女谈情说爱之前就教会他们怎样去爱――-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观点即使放到今天,可能也是惊世骇俗的。他说:“我们年纪较长的一代应当学会跟儿童们、少年们谈论这种伟大、美好的人类感情――爱情、结婚、生孩子、至死不渝的忠诚之情;在我们未学会谈论、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是不会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纯洁的心灵和情感的。无知识、无礼貌的环境,早晚会变成孩子的眼泪和愁苦。”

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观点是基于对这一现实的忧虑:“不善于做丈夫和妻子的人,一旦成了年轻的父母,常常表现得像孩子似的无能力、无经验和束手无策;应当帮助他们,但很遗憾,就像帮助小孩子一样费力。当这些大孩子生小孩子的时候,更大的愁苦来临了,这对社会、对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不幸,因为按道德和精神发育水平来说,自己还是孩子的人又生了孩子。”

他决定在他的学校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具体做法是直接给学生开设相关的课程。比如,他为他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家庭、结婚、爱情、孩子》,教导

他们对于将来的结婚、过家庭生活应该如何从道德上做好准备。他特别要求他的教师无论如何也应当克服困难把这一门课讲授好,“因为这一门科目的重要程度并不次于数学、物理、化学,甚至是最重要的。你想想看: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丈夫或妻子。”

在今天的中国,谈到家庭教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怎么给父母提供一些教子“良方”,而且希望这些“良方”大多都是关于如何培养“天才儿童”的;而忽视了“怎样做父母”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但人们往往看重的仅仅是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而忽视了家长自身的素质。

在谈到教育的使命时,我们往往说得比较多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人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苏霍姆林斯基则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还应该为未来造就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家长”。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家庭教育理论中,不仅仅关注今天的父母如何做父母,而且更关注明天的父母如何做父母;同时,他又把良好的道德作为父母素质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本人正是这样的优秀家长,他的儿子谢尔盖和女儿奥莉佳后来都成长为出色的人才,而且后来堪称优秀的家长――其中,奥莉佳成了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是享誉国际的教育专家――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最直接的杰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简介 篇6

一、每一朵花都应该平等的开放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是在第一页就映入眼帘的一句话。

作为老师,有些时候似乎过于急于求成,当孩子们达不到我们在心中为他们确立的目标时,就开始催促甚至责骂。更为严重的是,偶尔我们会说出类似于这样的话:你不适合学习。但实际上,学习对孩子们而言也是他们想急切做好的一件事,而由于我们偶尔的“出言不逊”,有的孩子可能就会因此厌倦学习,厌倦学校,最终沦为教育之外的旁观者。

在苏的观点中,他提出了“学习上的成就”概念。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认真体会这个概念的深层次的含义:学习上的成就,在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标准和界定。而针对这样不同的标准,我们需要做的是“因材施教”,而不是冷嘲热讽。

每一朵花都应该平等的开放,我们不能因为花期不同而轻易否定这朵花所具备的开放的能力。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天赋异禀之处,我们身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应当在适当的时候教给他合适的方法或者给予鼓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努力的使学生发现学习的趣味进而享受学习。而“学习成就”又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找出学生擅长的地方,让其树立自信,进而拥有学习的尊严。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就,是点燃孩子们梦想火种的最初的火苗,而我们必须努力地爱护这火苗。

记得郭文红老师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儿童,内心最真切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好人”,我们要细心呵护孩子们这小小的心愿,“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之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努力地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学生不合理的认知,改变自己总是“先入为主”的想法,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每一朵花都平等的绽放!

二、获得进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

在书中的第二到第六章节,以及第十九章节,无论是说到教师劳动还是学生的学习,无一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关于教师劳动。

说到终生备课的准备,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这里对教师备课提出了终生的要求:阅读,不断地阅读。如果教师想要使自己的授课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就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授课的过程是一个进行创造的过程,而创造的源泉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广泛地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我们的视野自然而然就变得广博,我们所能够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变得丰富多彩。

关于学生学习。

在苏的观点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极其强烈的功利心,考试考什么就看什么,课本上要求什么才看什么。这就导致了在授课过程中偶尔进行的思维拓展学生都会觉得陌生。因而,我们应该在授课之余应该引导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同时,结合教材进行相关的专题阅读对于进一步理解教材也是相当有必要的,这是对老师的要求,但如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授课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变得充满趣味。

在教学过程中,“后进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点“保护对象”。而后进生之所以被冠以这样的称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学习的信心,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培养后进生学习信心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鼓励他们进行阅读。“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让他在阅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点”,进而进行深入的探索,获得学习思索的信心。阅读会打开思考的源头。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鼓励“后进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也可谓教育的一些成就罢!

大量阅读,与教师是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与学生,是培养兴趣,树立自信的绝佳方式。

浅谈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的实践 篇7

(一) “提高家长在孩子眼中的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因此, 家长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应“尽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 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种这颗种子时, 你对生命的崇高意义, 因为这颗种子正萌发为茁壮的幼芽。”他指出:“你教育孩子, 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对父母来说, 要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品质“灌输”到孩子身上。而最主要的是家长要在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关系方面为孩子做出优秀的榜样。因为苏坚信孩子的行为是受父母的行为影响的, 孩子的情感是通过父母的情感所激起的。

(二) “别把儿童永远当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多年来的经验证明, 学校教育, 特别是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病即是把儿童永远当儿童来看待, 而忘记了今天的儿童将是明天的成年人。”他认为, 孩子从本质上是自私的, 一开始只知道“我要”, 而父母要使他知道“应当”, 必须进行家庭教育。他提醒家长不要忘记孩子总会不再是孩子, 如果放弃了孩子从出生到十岁这一时期的早期教育, 以后是很难弥补的。如果父母始终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待, 不严格要求管教, 而一味地包容、宽恕、原谅的话, 那么久而久之, 孩子必定会养成自私、懒惰、逃避困难等恶习。所以说, 家长不要永远把孩子当孩子, 实质上是提醒家长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善于在小孩子身上看到未来的公民”, 明白循序渐进、防微杜渐的道理。

(三) “正确使用父母的权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有孩子的家庭里, 应当正确使用父母的权力。”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份权力, 并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苏提出了两个前提要求:一是不能使用家庭暴力, 尤其不能体罚孩子。因为一切依靠体罚的地方都不会有孩子内心真正的自我教育, 相反惩罚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怨恨与不满, 而且“体罚不仅标志着家长的软弱无能和惊慌失措, 也标志着他们的教育方法极端不文明。用皮带培养出来的儿童会变成麻木不仁、没有心肝的人。”二是要注意尊重孩子。家长应当善于深入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和愿望, 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力一味禁止。“因为硬性地压制孩子的强烈愿望会引起孩子极度伤心”。同时, 家长也不要粗暴地干预孩子的隐私, 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 “孩子年龄越大、活动的范围也越广, 父母公开干预的圈子也就愈应该予以限制。”

(四) 和谐一致

在这里, 笔者将和谐一致的教育原则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和谐一致。这样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家长的威信。如果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一致, 孩子会意识到可以不听其中一个人的话, 或找理由听那一方符合他愿望的话, 这会使孩子养成不听话的习惯。因为“年幼的孩子们一旦有了某种感受, 这种感受便会占据他们整个心灵支配他们的思想”。二是家长要与学校采取和谐一致的要求和行动。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提出的要求, 因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向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二、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 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孩子的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进行社会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 因为劳动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

1.父母不断辛勤劳动的家庭将成为孩子进行情感、道德教育的学校。

2.手脑并用的劳动更易于发展孩子们创造性的思想, 培养高尚的情感。

3.孩子们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并理解劳动的美, 从而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4.如果孩子于早期童年时代就能在劳动中认识自己, 那么孩子就可以真正获得人的高尚品质。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加深热爱劳动的情感, 让孩子在劳动锻炼中真正磨砺自身的意志和品格, 苏认为这是进行家庭教育有效的方法。

(二) 榜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 是从父母开始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如何跟自己说话, 爸爸怎样对待妈妈。在一个好的家庭里, 父母和睦相处, 以诚相见, 相互信任和尊重。这就向孩子无声地表明并使之深信不疑, 人间的情感是美好的。要珍惜儿童的这种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 因为它正是人的道德价值观的新芽。苏强调, 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来的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便是父母的榜样。父母为孩子呈现怎样的行为、态度、价值观, 孩子便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只有在父母拥有道德权利, 成为孩子道德榜样的条件下, 那些对孩子的教诲, 才能灌输到他们心灵中去, 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唤起良好的愿望来。”

(三) 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 能激励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这是真正的教育”。“在人的生活中, 自我教育是起着巨大作用的。善于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按其全部涵义来说就称之为有教养的人。”他主张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激发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事物, 学会用坚定的精神信念来引领自己。他们只有从心灵上认识到外界事物的好坏善恶, 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 才能有意识地选择好的榜样, 抵制消极事物的影响。“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不好的、错误的行为, 不要急于把儿童所有缺点公诸于众, 而应当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水平, 家长适当放手无疑是必要的, 因为“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意志和自我控制”。因此, 培养儿童的意志和自我控制力, 是儿童能够顺利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能进行自我教育, 是使儿童变得坚强有力, 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胡继渊, 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外国教育资料, 1993, (4) .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比较教育研究, 1982, (4) .

[3]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比较教育研究, 1982, (5) .

[4][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志英, 吴福生译.家长教育学 (第1版)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2.7.17.52.64.67-68.165.

[5][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汪彭庚, 甘义青译.关心孩子的成长 (第1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43.

[6][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索洛韦伊其克编, 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译.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 (第1版)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4.259.

[7][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第1版)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277.

[8][苏]苏霍姆林斯基著.姜励群, 吴福生译.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第1版)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147.

苏霍姆林斯基的简介 篇8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处处可以看到他的教育实践有着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看到他对心理学娴熟的运用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经验。

一、重视心理素养教育的全面开展

苏霍姆林斯基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教育的职业敏感,不断反思学校教育。当他对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时,他不能沉默了。他指出:“令人感到奇怪和费解的是,为什么在一个人进行自我肯定的时候,学校并没有给他有关自己的任何知识,其中也包括有关人的知识,特别是没有给他关于人之所以能高于一切动物的一种特殊的知识——有关人的心理、思维和意识以及人的精神生活的感情、美感、意志和创造方面的知识。人对自己实质上一无所知这一事实常常是造成巨大的不幸的根源,社会往往不得不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他继而强调:“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养的培养就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他提出了“心理素养培养”的概念。

当今心理科学的研究,比较多地认为,心理素养应当是个整体概念,它包括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和性格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等要素。因此,心理素养的培养,就不能仅仅是抓一两项心理要素去做,而应该全面开展。这是我们现在好不容易才明确的认识。而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就在于,早在五十多年前,他不仅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学校工作中已经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具体而生动的“心理素养培养”。从感知觉的训练,到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像力的培养,从意志的训练,到兴趣、情感以及个性的培养等,苏霍姆林斯基无一不作认真的涉及。他曾经介绍过:“首先我确定了心理素养基础知识的内容,我就从感觉的基本概念讲起。五年级学生掌握了各种感觉的概念,便兴致勃勃地观察起自己的感觉来了。我们还进行了提高视觉和听觉灵敏度的专门训练。这些训练在形成感觉素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对苏霍姆林斯基“心理素养培养”这方面的实践作 了较多了解之后,不难发现,他在全面思考“心理素养培养”内容的基础上,特别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情感教育。他认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因为只有在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为此,他创造性地从预备班到四年级末(共五年)开设了“思维课”。除了强调要让儿童通过大量阅读以促进思维,他还提醒:“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妙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因而,他的“思维课”很多都是在大自然里上的。他说:“我提出 ‘思维课’的目的是:要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入儿童的意识里去,我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让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比较各种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他周密地思考了应当成为学生思维源泉的周围自然环境资源,对预备班到四年级末几年中学生应当去参观考察的地点作了有序的安排,为此还编印了《自然界的书》300页,即进行300次观察,让300幅鲜明的大自然画面深深印入儿童的意识里。学校每周都组织学生到自然界去——学习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养培养”中,还十分强调“必须对少年进行深入细致而又合理的情感教育”。他认为:“情感教育和对世界的认识不能统一起来,是造成对知识抱漠不关心态度并导致不想学习的最顽固、也是最危险的根源之一。”“没有情感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在情感教育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并加以实施,如“通过劳动来获得善良的感情”,“发展和丰富情感记忆”, “音乐是情感记忆的源泉”,“情感环境是培养情感的手段”,“情感教育和美感由感觉素养和知觉素养发展而来”,“教育工作中最细致、最困难的课题之一是培养学生从情感上非常灵敏而亲切地去感受别人的思想和感情”……他不单单是在这些方面作指示、下任务,而且是亲自带头做,直接辅导了大批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生动的案例。

二、重视运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素养的培养

一是专门的“心理素养的培养”课。

例如,“思维课”和心理素养的基础知识课。如前所述, “思维课”在他的学校是安排在预备班到四年级末 (共五年),周周有安排;五、六年级主要是感知觉素养培养,语言的心理素养(语言素养与思维素养),情绪、情感素养;到中学高年级,他还安排了人际关系修养等课程。

二是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养的培养”。

他引导教师,抓教学首先要抓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得让学生喜欢学。他强调:“课堂教学应当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中得到的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的健康的疲劳感。”同时“还把培养学生学习愿望的问题跟学生的意志领域密切地联系起来。”主张“我们不仅是科学基础学科的教师,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在自然、历史、物理、生物、数学课上进行一些训练机敏性的练习,能引起学生巨大的兴趣。”甚至教词汇,他关注的是“词怎样才能进入儿童的意识,怎样使词成为思维的工具,儿童是怎样借助词而学习思考的,而思维又是怎样反过来发展言语的。”

三是重视在大自然中、在活动中、在劳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养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安排学生每星期到自然界去两次——学习思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他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培养他们能够时时牵挂自己的亲人和小伙伴,甚至小生物、小玩具的情感。他这样说过:“儿童的心应当分给某个人或某样东西。如果孩子不把自己一部分心思放在洋娃娃、小马、绒布小熊、小乌龟、软弱的花朵,小树和心爱的书本上,那么,他们就不能理解人的友谊、信任、忠诚和眷恋这些深刻的感情。”至于安排劳动,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明确,是要“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通过“劳动把儿童期的情感素养和少年期的情感素养连接起来”,“产生热爱劳动这一高尚情感”。他在学校建设了十几处装备精良的无线电、电工和机械工作室或工作角,还有陶器工场、绿色实验室、苗圃、果园,养蜂场和养兔场等,为学生们的发展提供条件。

四是重视利用家庭的渠道、家长的力量进行“心理素养的培养”。

村子里有一些在卫国战争中失去亲人的老人,他们历经坎坷,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经常安排学生去访问他们,让学生们在与老人的接触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关心他人的情怀。他十分注意了解并研究学生行为表现产生的家庭背景。他介绍道:“我经常同家长们谈话,在家长学校组织一些专门的活动,力求深入到每个做父亲和母亲的精神世界中去,力求找出孩了们的不幸、混乱神情、爱发脾气或心不在焉等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重视做好学生的心理观察和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儿童。他说:“必须了解儿童,了解他的精神,体会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触动他的心灵。了解儿童——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交接点,是对学校集体实行教育领导的一切线索的汇集之点。”他不仅给 教师提出观察儿童的要求和方法,并且身体力行带头观察,一生写下了3700多篇观察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比较多的是对后进学生的观察,而且往往将这种观察与教师教育的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以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他在《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一文中介绍过“我对米嘉——一个身材矮小,长着一双黑眼睛的五年级学生,已经进行了半年的观察。他在学习上感到非常困难。”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在课堂学习中观察这位学生,而且还跟踪到少年植物栽培家小组活动中继续观察,发现“米嘉在尽量把自己的那一小块地弄得更好看些。”他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观察上,他写道:“我看着他在工作,一边在想:大概,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啊!教育者往往在那么长久而痛苦地寻找的那种自我教育的强大推动力,不是就在这里吗?”

而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巴甫里克长达十年的观察、教育及对教师的引导,则堪称经典的教育案例。巴甫里克入学不久就被一些教师认为“没有能力掌握知识”。但苏霍姆林斯基却在这位学生与植物及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到“这孩子有一种觉察到乍看起来不易察觉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能力。”教师并没有接受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始终将巴甫里克视作“差生”。到了五年级,巴甫里克遇到了一位重视动手实验的植物学教师,“直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教师说他“这个五年级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教师的肯定,使巴甫里克的思维觉醒,他努力弥补过去荒疏的东西,积极地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栽培试验。他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中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农业学院,后来成了一名农艺师。

四、重视教师和家长心理素养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最多的忠告是要学好心理学。他指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有些教师觉得心理学是一门枯燥的科学,在学校里得不到实际的应用。我们很关心让心理学成为教师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指南。”

他在教师休息室里不断陈列心理学的新书,在学校的会议上经常介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而且规定了每一位教师(包括校长和教导主任)都定期地、用心地写儿童的“教育鉴定”。这种“教育鉴定”要求依据心理学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弄清儿童复杂的精神世界,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这些长期坚持的做法,提高了教师的心理素养和心理教育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组织几位懂心理学的教师成立了校内的“心理学研究会”,他规定了这个研究会的任务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组织讨论,并对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学校每隔一周举行以研究儿童为主要内容的讨论会。通常,是请一两位班主任或教师作“某某学生的教育学鉴定”的详细报告,与会者进行分析,共同商量教育办法。而准备学生的教育学鉴定有一定的要求,它包括下列内容: (1)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发育情况;(2)学生智力发展的个人特点;(3)学生的智力和精神面貌形成的环境;(4)学生的道德面貌;(5)准备采取何种措施。而要做好这样的鉴定,必须有较高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素养。长期坚持这样做,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和谐全面地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就要信念一致,行动一致。因此,在提高教师心理素养的同时,不能忘记提高家长的心理素养。

他认真地开办了“家长学校”。这个“家长学校”与众不同:家长们在自己孩子入小学的两年前就报名参加,直到他们的孩子从中学毕业为止。苏霍姆林斯基为家长们安排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共计250学时。学校将家长按孩子的年龄划分为五个组:学前组;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五至七年级组和八至十年级组。每组每月活动两次。主要活动形式是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最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课或谈话,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跟家庭教育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他还不定期地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心理学研究会召开的会议,向家长们讲述诸如阅读的心理机制等问题,给家长们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五、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抓住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心理素养培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热爱生活、学会学习的毕业生:全村出了二百多名工程师、农艺师及其他专家;他领导的普通乡村学校发展成世界名校。他的经验启发我们的教师,特别是校长,只有抓实心理素养培养的教育,才会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进行学生心理素养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其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在学生心理素养培养的内容上,他注意全面性;在学生心理素养培养的途径上,他注意多样性;在关注学生心理素养培养的同时,他特别关注教师和家长的心理素养培养;在强调积极开展心理素养培养中,他既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带头实践,带头研究。他进行学生心理素养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所形成的先进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育经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感恩父亲的小升初满分作文下一篇:暑假补习班小学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