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2024-06-13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精选11篇)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今年假期读了一本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开始,觉得像古董,太陈旧了,后来随手翻开看了看,渐渐就被它吸引了,这是一本读后感式的书,闫学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越读越觉得闫老师写得贴近我们教师的生活,给我们点亮了一盏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明灯,正像书中自序中写的那样:我想做这样的师。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堂的老师。课堂教学除了传授一定的知识,还要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这就在于老师的教育素质,以前自己对看书没有多大的兴趣,读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才会成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总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激情。我觉得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让课堂成为自己表现得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们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自我,即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示在学生面前”

一个爱学生、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姐姐,像个大朋友。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让孩子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教师的责任感,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在平时工作的细节之中。对学生负责,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对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告诉我怎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好老师,并教会我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它像是我教师生涯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成为一名好老师!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2

一、兴趣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 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 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

学生是否喜爱你的学科,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遗憾的是, 许多时候, 在不少教师的课堂上, 总能发现一些神色黯然、无动于衷的孩子, 似乎他的思维停在遥远的地方, 任凭教师讲什么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在苏霍姆林斯基描绘的这些“难教的孩子”中, 兴趣已经远离他们很久了。在这种状态下, 可想而知他的学习结果, 而这一结果又会使他的无兴趣状态加剧, 形成恶性循环, 太可怕了!

那么, 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兴趣问题呢?

结合我的音乐教学, 我有两点感受:

1、课堂教学要灵活

我教的是高一整个年级的合唱课, 有2 2个班。很多时候, 我发现精心准备的一节课或给上一个班上课效果很好的一节课, 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中, 效果不一定好, 甚至很不好。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 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料, 而是有血有肉、有敏感而娇嫩的心灵的儿童。”真是这样, 每个班的整体情况在我看来有很大区别, 譬如:班风、学习气氛、团结程度、对音乐的兴趣点等等, 就是在同一个班内,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它们“是有血有肉、有敏感而娇嫩的心灵”的, 有强烈的爱好倾向的。那么, 如果发现这个班对今天的这节课状态不太好, 怎么办呢?我首先会暂停我已有的教学计划, 换个角度, 换个说法, 甚至讲个笑话、扔个包袱, 但是这些都没有跑出我的教学内容范围, 殊不知, 学生的一阵哄笑之后, 好多“神色黯然、无动于衷”的孩子, 开始抬起了头, 想要探寻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再从这节课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入手, 比如我发明的“节奏速记法”、“快速开声法”“‘豆腐’发声法”等等, 进行推波助澜, 经过几轮的兴趣调动, 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感到“有意思”甚至“群情激昂”了。这时, 你讲什么, 他都会积极配合, 跟上思路。

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 同样一个问题或技能, 有的班已经掌握很好了, 而有的班却掌握不了, 这时就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及时补上。因为, 知识或技能的断层缺失会给继续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这也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2、要注重授课的感情色彩

记得2002年我参加全省的优质课, 在去之前, 我请教育局的石主任听课并提意见, 他只给我说了一句话:“你的语言缺乏诱惑力”。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接下来, 我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 发现授课语言的生动与否直接决定了你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惑力”这个词用在对授课语言的要求上真是太生动了。我正是注意了“授课语言的诱惑力”这一点, 在讲课中效果大大提升, 学生兴趣很高, 课堂反映也很好, 我取得了全省优质课一等奖, 后来又拿下了山东省教学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是非记住不可的更容易记住;被感知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识记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他认为, 死记硬背是会损伤大脑的, 它使孩子大脑中那些稚嫩的神经元长得过大, 信息过分饱和, 可是保证经常联系的联想纤维却衰退了, 这是造成孩子的智力低下、学习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了被感知对象的情感色彩在识记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他主张要使被感知的对象有情感色彩, 这将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旅行:大自然迷人的景色, 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在与自然的接触中, 孩子们会发现:“一枚枯叶”抛出去, 变成了“展翅飞翔的蝴蝶”;若打开一页书, 侧耳倾听, 从每一个字里能听到蜜蜂的歌唱。我因为整个童年在乡下长大的缘故, 对自然的一切有种特殊的情感, 这段话的描写让我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 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在陶冶孩子性情的过程中, 让知识也变得“活”起来。

这一点我本人在音乐教学中也有有很深的体会, 音乐本身就是非常富有感情色彩的专业,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 我总是联系具体的、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实践证明:富有感情色彩的形象记忆比机械记忆效率不知要高多少倍, 尤其是记忆的牢固程度, 有些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在饶有兴趣的感情世界里, 学生乐此不疲, 忘记了所有不快乐, 没有一丝懈怠。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被说了无数遍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动起来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 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通过直接经验——“动手”或主动思考得来的知识与技能, 要比被动接受的知识记得准、记得牢用得好。我在中学期间就曾经琢磨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学科知识渗透:我发现物理学科中的右手安培定则 (四指为电流方向, 大拇指为N极) 与地理学科中地球自转完全通用 (把地球抓在右手里, 呵呵!四指为自转方向, 大拇指为N极) !这一知识在当时无论老师怎么考, 我总能又快又准的答上来, 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可以说令我终生难忘, 因为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还经常津津乐道。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念中, 让学生从事劳动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几乎与提倡阅读一样重要。他发现, 凡是热爱劳动、双手灵巧的孩子, 他们往往聪明好钻研, 学习上很少遇到困难。

其实, 许多国家对孩子参与劳动, 并通过劳动获得各种能力都有广泛的的应用: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威特伦花了4 0年的时间, 追踪观察了2 5 6名波士顿少年, 结论是:从小爱劳动的孩子成年后, 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比例较不爱劳动的孩子多2倍, 收入多5倍, 失业少16倍, 健康状况也好得多, 生活过得充实美满。因为劳动能使孩子获得各种能力, 感到自己对社会有用。

在美国,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 自己挣!”不管家里多富有, 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替家里剪草、送报, 赚些零用钱, 女孩子做家政去赚钱。有个女孩每周六去餐馆打工。妈妈告诉她, 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 照样可以领工资。但这女孩觉得在家赚自己妈妈的钱不是本事, 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 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在德国, 家长从不包办替代孩子的事情, 法律还规定, 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 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 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结合我的合唱教学, 我依然很有成效的实践了这一原理。我在每个班中选出一名指挥, 教给他规范的指挥动作, 由他作为整个合唱团的核心, 并且让每个同学都发表对某一作品的看法与处理方案, 比如集体动作创意、运用手语、运用道具等等。整个作品的完成, 我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点拨的作用, 大量工作由同学自己完成, 结果, 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变得很强, 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有时课堂时间完成不了的工作他们甚至会在课余时间找一个楼梯进行队形、动作等排练。不仅如此, 五.四青年节合唱比赛的伴奏乐队也是全部由学生完成的, 电子钢琴、电吉他、电贝司、合成器、铜管乐器……, 孩子们各自的才华碰撞在一起, 与合唱团协调而准确演出, 他们享受着整个的艺术创造的快乐, 并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大脑里, 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 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 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这种结合非常重要, 否则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将处于沉睡状态。必须注意的是, 如果错过了儿童和少年时期, 它们大脑中的这些区域就永远无法唤醒了。

所以, 如果您想让孩子成功, 你就一定要重视孩子劳动意识的培养。尊重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孩子动起来吧, 他会比任何时候都快乐。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3

借暑假闲暇之际,我拜读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开始只是随手翻开看了看,可是渐渐就被它吸引了,越读越觉得闫老师写得贴近我们教师的生活,给我们点亮了一盏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明灯,正像书中自序中写的那样:我想做这样的老师。

一.孩子喜欢那些喜欢孩子的人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哥哥,像个大朋友。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二.做一个健康的、对学生负责的老师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首先老师要有健康的心态。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摆正心态来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教师更要有责任感,这个责任感不是口头说的,而是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在平时工作的细节之中。对学生负责,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对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三.教师上课就是表现自我诚然,不是看了几本教育书籍就能成为好老师的,更多的是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我想做这样的老师阎学老师的话,多么朴实而有启发性、指引性,我也想做这样的老师!我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也想做,要力争在不断地探索中努力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老师。我的理解在课堂上做一个表现自我的老师也是要求我们做一个有个性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到,有个年轻教师不仅学了名师的教学经验,而且事无巨细的模仿,就连走路和说话的姿态也都和指导老师越来越像。我感觉这样的老师就没有没有自我,没有个性。机械的模仿和生搬硬套是没有前途的。象我这个年龄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有了对学生的了解更应该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在于老师的教育素质,以前自己对看书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慢慢的受到读书氛围的熏陶也喜欢上了读书。读完这本书更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教育内涵。也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才会成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以前总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激情。我觉得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让课堂成为自己表现得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们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自我,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示在学生面前,做一个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老师。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4

「转」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心得体会

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   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最优秀的教师。   ………………   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   看到《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的自序时,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想成为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的老师,但当我品味完第二辑的文章以后,或许我已经有些了解作者的想法。   在作者看来,现在的教师对后进生教育只强调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掌握,忽视让学生去遵守,去形成习惯,言行脱节。根据作者的这一内容再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想想真的是有这样的困惑。 新课标下的“后进生”不仅是学习、纪律、思想品德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如今还包括团结协作、性格、情感、信念等方面上的相对落后。他们不仅给老师带来繁重的工作,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将给社会造成许多不稳定因素。后进生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孤僻、自私、不合群、有的敏感、好斗、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厌倦、考试恐惧,有的同学为了躲避同学的歧视逃学旷课,心中充满了仇恨,有的甚至偷东西,破坏公物等。这些学生是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心理的差异,加之于一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手段的粗糙而形成的产物。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心理特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实现转化的目的。   一:对智力因素造成的落后生的管理。智力因素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等大多数孩子的智力因素是差不多的,但也有个别智力较差,表现在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背诵能力、分析能力认识能力差。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还是落后。对于这种学生急不得,这种学生教师要多鼓励,让同学们不要歧视这种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我们就要及时表扬,不要让她把目标定的太高了。只要每天有提高就行,让他每天看到希望。   二:对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后进生的管理。动机、信念、理想、情感、意志、性格。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衣食无忧了。人们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觉得太苦了,不能让孩子再受苦了,尤其是爷爷奶奶们,什麽也舍不得让孩子去干,有的孩子十几岁了没自己穿过衣服、唰过牙,每一件事都是家长给做,自己没机会去做也不想做。以至上学后,生活不能自理,无所适从,每天懒懒散散,没有自己的理想,依赖心理极强,做任何时意志不坚定,没上进心,遇事只会哭,学习成绩落后。对于这种学生,在生活上,我安排了几个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主动找她谈话,教她洗衣服等。在学习上,我又带领大家开展了一帮一活动,让学习好的同学在学习上帮她。并制定出相应的转化方案,同时从班内挑选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帮扶,由此形成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产生较大的动力,不仅能感染、激励学生,而且还能约束“后进生”,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过了一段时间,她也不爱哭了,并且还能与同学们主动说话了,连续好几次被评为班级的进步星。   三:对个性心理因素造成的后进生的管理。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千顷地一根苗。想干什麽就干什麽,想要什麽卖什麽,在家中娇惯成性,成了想当然的小皇帝。入学后 ,环境的`改变使孩子有很多不适应,以我为中心,自私蛮横不讲理好不好就耍性子打架与同学无法相处,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不成老师批评还受不了,觉得伤自尊了,自尊心过强又不许别人说,成绩下降导致厌学。我就找他们谈心,发现他的闪光点,结果犯了错误我与他讲道理而不是发脾气,他有事不与家里说来与我说,他把我当成了大哥哥,学习成绩不断上升,劳动也很积极,成了班上最受爱戴的人。   四:家庭因素中单亲家庭造成的后进生的管理   有些孩子本来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学习优秀,由于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重从而使孩子沉默寡言、焦躁,敏感,特别在乎别人的表情和眼神,怕别人议论,疑心过重,心中充满了仇恨,动不动就骂人打架,以此来找回自己的心理平衡。学习上不求上进,对任何事也漠不关心,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对于这种学生我们要多给他关爱,让他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他生日之际全班同学给他过生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首先是教育,是人的个性的道德形成,没有什么脱离教育的“纯教学”。也就是说,与教育毫无关系的教学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不应当有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领会知识里的思想,它更应该是站在孩子面前的把这些知识和思想带进课堂的教师。   面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学习困难的孩子,我们要做的觉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成绩,也不仅仅是教会他们的面包,而且能给予它生活的欢乐与自尊。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5

“能进行自我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非常看重的一点;“尊重劳动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妇女”——用了“尊重”而不是“热爱”,明显地,“尊重”更贴近现实,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够做到;“不容忍坏事”“能为别人做好事”——这是要学生从小树立是非观;“能认真劳动(包括学习劳动和公益劳动)”——把学习看做是一种劳动,并且把它和公益劳动并重,而且对这两者的要求仅仅是“认真”,仔细琢磨,大有深意。

我们经常在讲“教书育人”,可育人应该放在教书前面,只有一个人懂得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所学的知识才能用在正途上。这也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情感素养,形象地说,好比是调正了弦的小提琴。而只有调正了弦的小提琴才可能演奏。只有当一个人懂得基本的情感素养,才能对他进行教育。”闫学老师提到的周老师的案例也让我感慨万分。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我带出的第一届毕业班,第二年来看我的学生里,大部分都是原来的调皮捣蛋生和学困生,优等生只有几个,而那些成绩不上不下,纪律不好不坏的,特别少。仔细想想,那是因为我们在做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捣蛋生和学困生的教育上,而那些中间的“灰色空间”往往是被遗忘的群体。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6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周勇教授,他悄悄把”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自己读《论语》的点滴感悟,一个走过千年风烟的至圣先师那魁梧的身躯,仁厚的心地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起来……作为一名老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角度上来看,《跟孔子学当老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本着”反求诸己“的想法,我合上书页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整理出了几条心得,与大家共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改成:教之者不如好教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乐之者“,以学为乐,终身学习。教师的追求难道不是成为一个”乐教者“吗?世上有什么比快乐还重要的!”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格言不就是让我们在乐教中追寻职业的幸福感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孔子告诫世人赡养老人要注重精神赡养,在此借用孔子的句式说上一句:”今之教者,是谓能教。至于犬马,皆能有教;不敬,何以别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能想着象训练犬马一样去训练学生。这种对待学生的态度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由此,我联想到以前,教室的玻璃碎了,我们进教室是不是一般先问:谁把玻璃打碎了?学一学孔子吧!我们应该这样问:玻璃碎了,伤到人没有?然后你再问玻璃碎的原因,这样问话的效果,哪一个更好就不言而喻了。千万不要把这理解成仅仅是育人技巧的问题,这是师德、是仁爱的体现,他体现出一名教师大爱无痕的风范。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为子游这一句的后面缀上:学生数,斯气矣。对学生要求太琐碎了,教师就会坠入烦恼与劳累之中,因此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婆婆妈妈的,把握与学生的距离也是一门学问。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一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我看过这样一则趣闻,人们发现马在冰上跑不会摔倒的秘密,就是它在冰上跑时永远也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一条腿。孔子在告诫我们,君子应多才多艺,否则当我们只能以某种技能谋生时,那就会摔得鼻青脸肿,就像小说中的孔乙己一样,百无一用。新课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注重老师自身的一专多能,我们教师应该”不器“,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教师的课堂提问,甚至是充满爱意的眼神,千万不要集中在几个学生的身上,否则将会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孔子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学生不怕教师严厉,就怕教师偏心、不公平。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7

读《学孔子做老师》有感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学孔子做教师》一书,感受颇深,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读《论语》可从中窥见千古孔子的音容笑貌,如一位忠厚长者向我们娓娓述说着教育真谛,做教师好好向孔子学习,受益匪浅。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他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我想之所以如此,这与他的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注重差异,因材施教,一直为世人所倡导,但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其间几乎每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或思想家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加以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进一步研究表明,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有:认知方面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和认识结构差异;性格类型的差异;气质类型的差异;能力方面的差异,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才能差异等。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必须实施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如果老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用“一刀切”评价模式,这一定会导致其中一部分的学生心理状况受到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类型和心理素质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力争做到“因人而异”.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除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坚定明晰的信仰,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不能没有孔子或柏拉图式的理想来维系着,否则只有分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话,也绝非真正文明、真正值得爱的教育和国家。这种文明、可爱的教育和国家正需要每一位以传授文化为职业的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倘若不曾有过孔子或柏拉图式的怀抱理想的教师,则中西方的教育与文明史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暴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屁马杀出天下,只有团结才会让人生之路更平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需要奉献精神,需要团队的整体意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发挥它的力量,托起航船,杨帆破浪;一个人只有加入团队,才能体现他的价值,的语言蕴涵着人们对团结的理解与认识。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合作,能成就事业吗?一个活动,如果没有团队精神,能够目标一致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吗?一个学校,没有团结的氛围,那么这个学校能很好的发展吗?“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惟有将团结的力量形成有理想、有目标的团队精神,才能在波澜壮阔的事业中成就未来。一个人认识渺小的,然而团结是伟大的。我想在学校这个团体中工作,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才能让学校获得更大的成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道理。那么,班主任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平时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耐心细致辅导学生的精神;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不用教师自己表达就能起到很好的感染学生的作用。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也表示:“要尽可能少请家长们到学校来对孩子进行道德训斥,而因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同父母在精神上交往,这种交往能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教师动辄把家长请到学校“告状”,这种做法无形中既伤害了孩子,又失去了家长的信任。孩子现在需要的不是打骂,而是帮助。如果,家长和教师能一起来帮助学生,那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是幸福的。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篇9

读周勇教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他把“孔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记忆中《论语》的点滴感悟,我把读这个本书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感悟理了出来。

一是有教无类——教育平等

子曰:“有教无类。”(15•39)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接收学生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焉”。他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使平民也能受教育,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最早提倡全民教育及教育平等。一生弟子三千,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可见“有教无类”意义重大。现今,我们的教育思想也正是 “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贫富有悬殊、个性有差异、智力也有差别,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习孔子的“大爱、博爱”,怀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去关注每个孩子,去细心呵护每一颗纯洁的心灵,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二是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独树一帜,令人敬仰。他不仅能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更神奇的是,他还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思维状态的特点而施教。孔子承认学生有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特点,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不同特长的人才。他能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深入细致地了解,“柴也愚,彦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并能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发展各人之长,主张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授与不同程度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就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如不同的学生问“仁”、问“孝”、问“政”,他都根据不同的身份、性格、程度和对人的态度给予不同的回答。

三是启发式教育——教育的灵活性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重视学生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学”、“思”并举、缺一不可。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这就打破了我先前的认识,教学的任务并不是把讲义教给学生,因为讲义是我们教师的,是教育者的,把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来学讲义,背讲义,原来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讲义的经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的。要他们很好地理解讲义的内容,必须把教师的求学经验与心得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法,必要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一起来获得求学的体验。由此可见,孔子要授的“渔”,首先是教师的求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授之以渔”和“教学相长”联系在一起,做了辩证的分析,学生学习了才知道学习的困难,教书了人后才知道教书的不足。知道了不足和困难,才能去反省,发奋去学读书,努力去学教书,这样才是“教学相长”。

四是诲人不倦——热爱教育和学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可见孔子像世人“追逐”金钱名利一样去“追逐”知识,他还活到老学到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以及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要学习他看到、听到、学到之后在心里反复琢磨、品味、消化、乃至吸收的毫不懈怠的学习精神。我们要象孔子那样,大胆质疑、合理探究,多读书又不惟书。孔子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态度“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在这本书中,作者又再次强调了在孔子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珍贵时,又教会我应把时间用于学习,而在学习之后,又懂得思考,就在这些之后,他又告诉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还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思想。尽管孔子在2500年前所理解的终身学习内涵也不可能象现在的终身教育那样全面、丰富而深刻,但是孔子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在这方面,我们提出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强调要加强学习反思。我们应该具有一颗进取的心。我们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应有“求学和探索”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篇10

暑假中,我有幸拜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选集。

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反复锤炼,去腐存新。在读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毛躁与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

一、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学生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蔫”。学生“蔫”的原因也许不一而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教师对教材的讲述萎靡不振,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郁闷心情。教师对教材无动于衷的态度,立即会“传导”给学生,这一来,被讲述的内容似乎成了矗立在师生之间的一堵高墙。面对着难以跨越的高度,试问学生怎么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思考的那种倦意,然而,比起上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孩子们上这样枯燥的课更加疲惫不堪,也许只有下课铃声才能带来些许生气。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更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

新内容的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没有问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看来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叫起来,让他们复述教师讲述的内容的时候,他们都回答得前言不搭后语,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你们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索﹑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

真正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通过积极的努力,主动地去采摘,获取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倍加珍惜,更会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讲到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他说,要当做最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极少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

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篇11

可是,即使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我们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劳动中去体验,去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如何在新时代吸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启发和帮助,这是我读书的指导思想。

启示一

在第一卷的94页,有一段话给我标上重点符号: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要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这个领域就是道德发展。在这里,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和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还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中有几个女孩子,曾经在掌握知识方面感到极其困难。从少年早期,我们就让这几个四、五年级的女生当学前儿童、一年级学生的教养员。她们从这项充满着高度道德意义的高尚活动中得到了体验自己的人的尊严感的幸福。否则,早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她们就会感到自己是个不幸的人。后来,这项劳动成了她们寄托生活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的事业。”

这段话和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就是要充分相信每个孩子,特别是那些智力发展上最困难的学生,都相信他们有胜任的事情,都给他们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是他们获得尊严的关键,相信自己是个有用的人的关键,而这一点,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那个智力发展最困难的孩子。这两天开始了复习吟诵的活动,每个孩子都有一张表格,到老师这里背诵后老师就盖上印章,孩子们非常踊跃,下课时间也寻找我的踪影来背诗给我听,而在这长长的队伍中,就有这个智力发展最困难的孩子,让我很惊喜。

上学期她背过的古诗,她还记得,她加入这个队伍,她也需要肯定,让我惭愧的是,当时由于时间太匆忙,她一时没有流利背诵出来,我就把表格还给她,没有耐心等待,真的很后悔,如果当时我能不赶着去课室上课,能多呆一分钟等待她背完,或许在她心中的那份自豪感和自信会更足,可是,我缺少这颗细腻的感受的心,这是我需要修炼的地方。

同时,我也更加相信:对那些基础差的孩子一定要“逼”,不能随他们算了吧,当他们不懂得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严抓,让他们把基础一点点补回来,因为只有这样,等他们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加强,当他们能学会的时候,他们的信心就会回来,他们的学习也会从被动转为主动,因为他们尝到了学习成果的甜头。

上一篇:房产三方协议范本下一篇:2020年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