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头的成语(通用10篇)
“二”开头的成语 篇1
【二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
二姓之好
【读音】:èr xìng zhī hǎo
【出处】:《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解释】:二姓之好的意思是指两家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二八佳人
【读音】:èr bā jiā rén
【出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解释】:二八佳人的意思是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二心三意
【读音】:èr xīn sān yì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解释】:二心三意的意思是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心两意
【读音】:èr xīn liǎng yì
【出处】:汉·王充《论衡·时》:“夫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解释】:二心两意的意思是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二童一马
【读音】:èr tóng yī mǎ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解释】:二童一马的意思是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二桃杀三士
【读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类型】:5字成语
【出处】:《宴子春秋·谏下二十四》
【解释】:二桃杀三士的意思是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二竖为虐
【读音】:èr shù wéi nüè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解释】:二竖为虐的`意思是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二三其意
【读音】:èr sān qí yì
【出处】:《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解释】:二三其意的意思是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二三其德
【读音】:èr sān qí dé
【出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解释】:二三其德的意思是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二三君子
【读音】:èr sān jūn zǐ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传》:“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解释】:二三君子的意思是犹二三子。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读音】: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类型】:7字成语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解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意思是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二满三平
【读音】:èr mǎn sān píng
【出处】:宋·陈亮《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穹庐,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解释】:二满三平的意思是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二龙戏珠
【读音】:èr lóng xì zhū
【出处】:
【解释】:二龙戏珠的意思是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二惠竞爽
【读音】:èr huì jìng shuǎng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解释】:二惠竞爽的意思是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二话不说
【读音】:èr huà bù shuō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解释】:二话不说的意思是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读音】:èr hǔ xiāng dòu, bì yǒu yī shāng
【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解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的意思是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二缶锺惑
【读音】:èr fǒu zhōng huò
【出处】:《庄子·天地》:“以二缶锺惑,而所适不得矣。”
【解释】:二缶锺惑的意思是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二缶钟惑
【读音】:èr fǒu zhōng huò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解释】:二缶钟惑的意思是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二分明月
【读音】:èr fēn míng yuè
【出处】:唐·徐凝《忆扬州》诗:“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解释】:二分明月的意思是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二字开头的成语_数字成语 篇2
二三君子 犹二三子。
二童一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二话不说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二心三意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者不可得兼 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二八女郎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二百五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二次三番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二道贩子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二帝三王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而一 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二杆子 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二流子 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二卵弃干城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手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_成语 篇3
[束手待毙] 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螫手解腕] 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十手争指] 指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
[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如手如足]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人手一册] 人人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轻手软脚] 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轻手轻脚] 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轻手蹑脚] 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同“轻手软脚”。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胼手胝足] 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蹑手蹑足]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蹑手蹑脚”。
[蹑手蹑脚]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捏手捏脚] 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拿手好戏] 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三字开头的成语 篇4
1三百六十行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2三班六房sān bān liù fáng
3三曹对案sān cáo duì àn
4三差两错sān chā liǎng cuò
5三茶六饭sān chá liù fàn
6三长两短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7三朝元老sān cháo yuán lǎo
8三从四德sān cóng sì dé
9三寸不烂之舌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10三寸鸟,七寸嘴sān cùn niǎo,qī cùn zuǐ
11三寸之舌sān cùn zhī shé
12三迭阳关sān dié yáng guān
13三对六面sān duì liù miàn
14三番五次sān fān wǔ cì
15三翻四复sān fān sì fù
16三分鼎足sān fēn dǐng zú
17三坟五典sān fén wǔ diǎn
18三复斯言sān fù sī yán
19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20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
21三更半夜sān gēng bàn yè
22三姑六婆sān gū liù pó
23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24三过其门而不入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25三户亡秦sān hù wáng qín
26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27三魂七魄sān hún qī pò
28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
29三教九流sān jiào jiǔ liú
30三街六巷sān jiē liù xiàng
31三老五更sān lǎo wǔ gēng
32三令五申sān lìng wǔ shēn
33三六九等sān liù jiǔ děng
34三马同槽sān mǎ tóng cáo
35三媒六证sān méi liù zhèng
36三命而俯sān mìng ér fǔ
37三年化碧sān nián huà bì
38三年之艾sān nián zhī ài
39三朋四友sān péng sì yǒu
40三平二满sān píng èr mǎn
41三妻四妾sān qī sì qiè
42三拳不敌四手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43三人成虎sān rén chéng hǔ
44三人为众sān rén wèi zhòng
45三人行,必有我师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46三三两两sān sān liǎng liǎng
47三三五五sān sān wǔ wǔ
48三蛇七鼠sān shé qī shǔ
49三牲五鼎sān shēng wǔ dǐng
50三生有幸sān shēng yǒu xìng
序号成语(点击查看)拼音
51三尸暴跳sān shī bào tiào
52三十而立sān shí ér lì
53三十六策,走为上策sān shí liù cè,zǒu wéi shàng cè
5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55三十六行sān shí liù háng
56三十三天sān shí sān tiān
57三豕涉河sān shǐ shè hé
58三思而后行sān sī ér hòu xíng
59三思而行sān sī ér xíng
6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61三天两头sān tiān liǎng tóu
62三头对案sān tóu duì àn
63三头两面sān tóu liǎng miàn
64三头两绪sān tóu liǎng xù
65三头六臂sān tóu liù bì
66三推六问sān tuī liù wèn
67三瓦两舍sān wǎ liǎng shě
68三位一体sān wèi yī tǐ
69三五成群sān wǔ chéng qún
70三下五除二sān xià wǔ chú èr
71三心二意sān xīn èr yì
72三衅三浴sān xìn sān yù
73三星在户sān xīng zài hù
74三星在天sān xīng zài tiān
75三旬九食sān xún jiǔ shí
76三言两语sān yán liǎng yǔ
77三阳开泰sān yáng kāi tài
78三余读书sān yú dú shū
79三浴三衅sān yù sān xìn
80三月不知肉味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81三灾八难sān zāi bā nàn
82三占从二sān zhān cóng èr
83三战三北sān zhān sān běi
84三折肱,为良医sān zhé gōng,wéi liáng yī
85三贞九烈sān zhēn jiǔ liè
86三纸无驴sān zhǐ wú lǘ
87三旨相公sān zhǐ xiàng gōng
88三智五猜sān zhì wǔ cāi
一开头的成语 篇5
1、一枝一栖: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2、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3、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4、一笔抹煞:抹煞:勾销。画一笔,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5、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6、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7、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8、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9、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10、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1、一病不起: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12、一鞭先著: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13、一瓣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14、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15、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16、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17、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18、一枝之栖: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19、一臂之力: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
20、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21、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22、一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23、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24、一枝一栖: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25、一知半见: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26、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27、一表人才: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28、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29、一纸千金: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3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1、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32、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33、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34、一至于此:竟到如此地步。
35、一差二错: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36、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一字开头的成语 篇6
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3、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4、一子出家,七祖升天:〖解释〗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5、一饮一啄:原指鸟类随心饮食,后也指人的饮食。
6、一重一掩:谓山峦重迭稠密。
7、一之已甚:见“一之谓甚”。
8、一柱承天:见“一柱擎天”。
9、一子悟道,九族生天:〖解释〗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10、一枕黄粱: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后因以“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
11、一笑千金: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12、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13、一星半点:形容极少。
14、一心同功: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15、一枝之栖: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16、一隅之见: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17、一叶报秋:同“一叶知秋”。
18、一枕邯郸:见“一枕黄粱”。
19、一字连城:极言文辞的精妙。
20、一心一腹:一条心。
21、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22、一字师:〖解释〗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二字的教师。
23、一言不发:〖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24、一熏一莸:熏:香草;莸:臭草。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25、一针一:比喻细微的东西。,亦作“线”。
26、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27、一针一线: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28、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29、一坐皆惊:见“一坐尽惊”。
30、一座皆惊: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31、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32、一字长城: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33、一心一计:一心一意。
34、一之为甚:见“一之谓甚”。
35、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6、一言半句:见“一言半语”。
37、一字兼金: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38、一致百虑: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研究。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研究。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39、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经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能够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40、一薰一莸:来源《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解释薰莸混在一齐,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示例~,十年尚犹有臭。今日好算的香臭会花粪宴了。(清姬文《市声》第十七回)故事
41、一字一句: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42、一叶障目:来源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解释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示例故事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
43、一泻百里:见“一泻千里”。
44、一至于此:竟到如此地步。
45、一至于斯:同“一至于此”。
46、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47、一掷百万: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48、一肢一节:见“一肢半节”。
49、一知片解:犹一知半见。
5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必须要算数。
51、一心一德: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52、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53、一语中的:见“一语破的”。
54、一走了之:谓不顾而去。
55、一叶落知天下秋:〖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经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能够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56、一字不识:
57、一字不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58、一言丧邦:谓一句话能够亡国。
59、一拥而入:〖解释〗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60、一字一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61、一子出家,七祖N天:〖解释〗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62、一掷乾坤:〖解释〗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
63、一枝一栖: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64、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
65、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66、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解释〗指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67、一言兴邦:谓一句话能够兴国。
68、一渊不两蛟:〖解释〗比喻两雄不能并立。
69、一眨巴眼:方言。一眨眼。
70、一坐尽惊:谓满座皆惊服。
71、一心同体:犹言同心同德。
72、一元大武: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73、一些半些:形容极少。
74、一语道破: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75、一言堂:来源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要设法制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解释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示例故事
76、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77、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78、一言一行:每句话,每个行动。
79、一语中人: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
80、一笑一颦:同“一挂恍Α薄V噶成系谋砬椤
81、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82、一心一力:同心协力。
8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84、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教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85、一资半级:〖解释〗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86、一泻万里:见“一泻千里”。
87、一字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88、一叶迷山: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89、一缘一会:谓有缘相合。
90、一以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91、一掷干坤: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92、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93、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94、一纸千金: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95、一隅之地: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96、一隅之说:片面的说法;偏见。
97、一言半语: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98、一行作吏:一经做了官。
99、一坐一齐:犹言一举一动。
100、一字千秋: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101、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102、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103、一字千钧:钧:古代重量单位,钧=斤。形容文字有份量。
104、一语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105、一言半辞:见“一言半语”。
106、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107、一拥而上: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108、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109、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110、一支半节:谓一小部分。
111、一心同归: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112、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
113、一枕槐安: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114、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115、一迎一和:一味迎合。
116、一字褒贬: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117、一噎止餐:犹因噎废食。语本《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118、一知半见: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119、一心无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120、一意孤行:指不理解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我的主观想法去做。
121、一衣带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122、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123、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
124、一字不苟: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125、一心一意:仅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研究。
126、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127、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128、一坐尽倾:满座倾慕。
129、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30、一心为公:
131、一之谓甚: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132、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133、一枕黄梁: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134、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135、一则一,二则二:〖解释〗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136、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137、一语双关: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四字开头的成语 篇7
臣心如水 臣门如市
臣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臣心如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咷气 →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 凿壁偷光 → 光采夺目 → 目中无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 人命关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无长物 → 物极必反 → 反败为胜 →胜友如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
臣字开头成语解释
1) 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2) 臣心如水: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包含臣字的成语意思
1) 贼臣乱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2) 贼臣逆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同“贼臣乱子”。
3) 谋臣武将: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4) 迁臣逐客:指遭贬官放逐的人。
5) 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6) 买臣覆水:覆:泼。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
7) 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8) 称臣纳贡: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9) 乱臣贼子: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10) 逆臣贼子: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11) 谋臣猛将: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12) 谋臣如雨:形容智谋之士极多。
13) 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14) 君辱臣死: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15) 主圣臣良: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16) 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17) 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18) 孽子孤臣: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
19) 逆子贼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20) 割地称臣: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21) 北面称臣: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22) 骨鲠之臣: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23) 钦差大臣: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24) 纳贡称臣: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25) 贵极人臣: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26) 位极人臣: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27) 市井之臣: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
28) 逋逃之臣:逃亡的罪臣。
29) 一代宗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
30) 一代鼎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31) 负险不臣:犹言负固不服。
32) 遗老孤臣: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
33)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34) 贼子乱臣: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35) 折冲之臣:指忠勇之臣。
意开头的成语 篇8
一、意出望外
二、意存笔先
三、意意似似
四、意况大旨
五、意乱如麻
六、意扰心烦
七、意虑乖僻
八、意简言赅
九、意气风发
十、意气相亲
十一、意断恩绝
十二、意气轩昂
十三、意度过人
十四、意意思思
十五、意得志满
十六、意略纵横
十七、意在言外
十八、意气激昂
十九、意想不到
二十、意满志得
二十一、意外之财
二十二、好处深长
二十三、意往神驰
二十四、意乱心慌
二十五、意见言外
二十六、意气飞扬
二十七、意气扬扬
二十八、意懒心慵
二十九、意兴索然
三十、意领神会
三十一、意气用事
三十二、意急心忙
三十三、意在笔外
三十四、意马心猿
三十五、意乌猝嗟
三十六、意转心回
三十七、意气自得
三十八、意在笔前
三十九、意兴盎然
四十、意出象外
四十一、意合情投
四十二、意忌信谗
四十三、意气自如
四十四、意出言外
四十五、意切辞尽
四十六、意到笔随
四十七、意味索然
四十八、意攘心劳
四十九、意味深长
五十、意惹情牵
五十一、意气洋洋
五十二、意懒心灰
五十三、意切言尽
五十四、意前笔后
五十五、意中人
五十六、意气自若
五十七、意致纵横
五十八、意料之外
五十九、意前笔启
六十、意乱心忙
六十一、意广才疏
六十二、意兴阑珊
六十三、意气相倾
六十四、意在笔先
六十五、意气相合
六十六、意气相投
六十七、意指为狱
六十八、意气相许
六十九、意懒情疏
七十、意夺神骇
七十一、意思意思
七十二、意慵心懒
七十三、意气相得
七十四、意气高昂
照开头的成语 篇9
【照萤映雪的成语接龙】
照萤映雪 雪案萤窗 窗间过马 马不解鞍 鞍马劳顿 顿挫抑扬 扬长避短
短兵接战 战不旋踵 踵迹相接 接二连三 三百瓮齑 齑身粉骨 骨鲠在喉
喉长气短 短兵相接 接风洗尘 尘羹涂饭 饭坑酒囊 囊空如洗 洗兵牧马
马不停蹄 蹄间三寻 寻弊索瑕 瑕不掩瑜 瑜百瑕一 一把死拿 拿班作势
势不可当 当场出彩 彩笔生花 花残月缺 缺吃短穿 穿壁引光 光采夺目
目别汇分 分崩离析 析辨诡词 词不达意 意出望外 外方内圆 圆顶方趾
“天”开头的成语 篇10
天随人愿: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天下乌鸦一般黑: 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天悬地隔: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天府之国: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天朗气清: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天下为笼: 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天末凉风: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天下为家: 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
天命有归: 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天上人间: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天字第一号: 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天夺之魄: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天下一家: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天行时气: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天台路迷: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
天堂地狱: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天覆地载: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天涯地角: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天下汹汹: 汹汹:喧扰。形容局势动荡,群情喧扰。
天上石麟: 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
天高皇帝远: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天方夜谭: 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天下无敌: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天差地远: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天缘凑合: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天高地迥: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天不假年: 假:给予。天公不给以寿命。指寿命不长。
【“二”开头的成语】推荐阅读:
二开头的吉祥成语09-15
意开头的成语有哪些_意开头的成语的解释06-14
的开头成语11-27
二字开头的成语_数字成语12-31
五开头的成语06-02
手开头的成语07-18
四开头的成语07-20
好字开头的成语07-20
数字开头的成语09-03
“鸡”开头的成语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