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信怎么写

2024-09-15

上访信怎么写(精选12篇)

上访信怎么写 篇1

尊敬的的上级政府部门:

上访群体:江西省高安市汪家乡竹山村委会竹山村小组

上访事由:乡政府对本村土地违规操作,非法征收事项汪家乡政府自20**年**月份适,以土地开发为由,要求征收竹山村竹林及土地、农田和农业浇灌水库共计300余亩,在村民不同意的情况下,拒绝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采用非法手段:

1、每晚全乡干部出动,结合亲朋好友或熟人关系,进行分工;以组对户的方式做工作,要求村民在同意出让书上签字,遭到村民强烈反对和拒绝!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年5月份,在未果的情况下,乡镇府又改了做法。

2、对本村生猪养殖户以猪场整顿为由,以拆猪场相威胁,对村干部以行政手段逼迫,将这一小部分村民挟持为村代表,他们在政府办公楼经过了几个夜晚通宵,软硬兼施的工作,签下协议。

3、因为乡镇府不按国家土地征收政策依法征收,村民拒绝分配山林土地款,没有一户同意领取,乡镇府采取将分配的钱,往农户的粮食补贴存折上强行打款。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村民未能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广大群众就这样被不是代表大会选举的非法代表所代表了。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水库是农民收入的保护神,乡镇府置农民的切身利益于不顾,以山林5000元/亩,水库7000元/亩,稻田**000元/亩的低价,强行征收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转手以高价卖于陈姓商人,官商勾结,牟取暴利引起了农民的愤怒。为此,我村村民众自发联民书信上访给各级领导部门,强烈要求乡镇府纠正错误做法,废除非法合约,收回强打的款项,还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望各级领导高度正视,尽快给予协调解决。

特此致上!

江西省高安市汪家乡竹山村委会竹山村小组村民

20**年9月

上访信

上访信怎么写 篇2

写作本是最具个性化的行为, 在学生作文指导中去掉一些条条框框, 无疑有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写出有质量的文章来。可是, 凡事皆有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作为表情达意的作文, 它有其自身的规范, 理应遵守;作为书面语言运用的作文, 毕竟不能等同于日常的口语交际。“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是对“我手写我口”的误读和歪解, 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来对待。

第一,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的思想是学生作文中浅陋和率性的“病灶”。

虽说在学生习作中倡导个性化的表达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但是, 必须明确的是, 这样一种倡导实在是对于机械表达、虚伪表达的必要反击, 有它的积极意义。作文, 说到底, 它仍然是一种交际方式, 毫无顾忌地、不加内心省察的言语表达必然有害于健康的交际。“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常常导致作文要求的“被降低”, 作文训练目标的“被悬置”, 导致极短文、荒唐文的批量诞生, 浅陋、率性文风的泛滥。

作文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定, 这样的规定虽然有别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 不像它们那样可以有明确的序列性, 但“句—段—篇”的基本结构是客观存在的, 各类文体的基本格式是明确的, 注重细节、关注描写的基本写法也是有迹可循的。这些都不能以一句“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来放任, 这样一种“个性化”, 到最后, 必然不利于学生精致为文、慎重落笔良好文风的培养, 也不能够很好传承“推敲”文句的好传统。

第二, 作文教学中“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直接放任了学生对于作文素材的提炼和加工。

所谓素材, 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包括印象、事实、人物、图景等, 是作品题材的基础。这些材料并不能一点一滴都写入文章之中, 如果这样做了, 作文就会中心不明显, 内容过多不简练。但是,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却忽视了对生活素材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 直接影响了作文质量的提高。

在这样的作文情境之中, 大量粗俗甚至野蛮、血腥的语言和材料被学生们不加选择地写到了作文本上。令人担忧的是, 这样一种未加提炼的言语宣泄还被我们的老师冠之以“有个性”和“真情实感”而大加赞誉。自己的作业做错了, 有的孩子会在作文中说:妈妈很愤怒;同学借了一张纸给他, 他会感动得“心中掀起了巨大波澜, 流下了眼泪”;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 “你怎么不去死啊”就会脱口而出……生气的、感激的情感, 被我们的学生“想说就写地”“个性化地”夸张了, 可笑而又可气地言传了!

第三, 作文教学中的“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混淆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界限, 不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总体来说, 口头语言具有即时性, 它是流动的、零碎的, 甚至可以说是颠三倒四的;它同时又是需要借助于具体交际场景来理解的, 往往还必须伴有相关的肢体语言。但是, 作为书面语言的作文来讲, 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很快就会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实际作文中,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模糊了学生表达的情境意识, 学生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极端口语化的词汇, 甚至是方言俚语 (很不规范的方言俚语) , 局限于自以为明白的情境当中, 这样的作文往往令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北。这必然直接影响了作文的交际功能, 弱化了规范语言的表达力量, 对于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也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第四, 作文教学中的“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作为”的具体体现。

从某种角度看, 作文教学中的“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确实凸显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 确实有利于解放学生的言语表达思想。但一元论的思维常常会导致局限和片面。学生主体的强势体现, 必然弱化了教师主导功能的正确实现;“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的片面强调, 必然带来作文规范的无力和缺失。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篇3

“你每天都说话吗?”老师亲切地问马林。

马林一脸疑惑:“说啊,天天都要说话、聊天。”

“都聊些什么?”

“什么都聊。和同学在一起就聊新鲜搞笑的事,聊新动画片,新玩具,新游戏什么的;和爸爸妈妈聊天,就聊生活和学习上的事……”马林越说越兴奋。

老师打断马林的话:“好,你已经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

马林一听蒙了:“没有啊,我没有写文章啊?”

老师说:“其实,我们每次跟朋友和爸爸妈妈聊天的内容,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们说的时候叫‘话’,把‘话’写在纸上就是‘文’!其实我们在学说话,学讲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学写作文,也叫‘口头作文’。现在我们认识的字多了,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了,这就是作文。我们说话聊天时,就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受任何格式和条件的限制。所以,大家千万别把作文格式化,否则会束缚你的思维,让你感觉不知从何下手。‘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蔬菜怎么写英语怎么写 篇4

We buy our fruit and vegetables at the market.

蔬菜收割灾难性地滞后于计划。

The vegetable harvest is disastrously behind schedule.

花园的大部分面积专用来种蔬菜。

Much of the garden was given over to vegetables.

我们被找来帮着给蔬菜去皮。

跳高的单词怎么写英语怎么写 篇5

她跳高得了银牌。

Sotomayor, the Cuban holder of the world high jump record, cleared 2.36 metres.

古巴的世界跳高纪录保持者索托马约尔跳过了2.36米。

He has easily won the preliminary contest for the high jump.

他轻松地通过了跳高预赛。

How many entries are there for the high jump?

报名参加跳高比赛的有多少人?

He cleared two metres in the high jump.

兔子怎么写英语怎么写hare 篇6

猎犬在野兔身后紧追不舍。

2、The rabbit disappeared in the bushes.

那只兔子消失在树丛中。

3、She and some tramps found the trail of rabbit.

她和一些流浪者发现了野兔的踪迹。

4、If your rabbit happens to like carrots, you have to carefully ration the stuff.

上访信怎么写 篇7

一、关于“写什么”

当前,对于作文教学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学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脑子里也不清楚这道作文题要自己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太愿意观察和思考问题,缺少心灵的感受与对话,更不能从生活中捕捉和感悟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

语文课程中的“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写”的活动,先要关注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中的“写”是课内的指导任务,也就是教师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拥有敏锐的目光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教师在课内要完成的。而“什么”是课外的问题,是学生心理成熟维度的问题,不是语文课程一家的承包地、责任田。影响和制约学生“写什么”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社会生活阅历,二是精神境界、心态与情绪,三是认识社会、提炼生活的立场与方法。

关于高考作文该写什么,阅卷和命题教师通常不作预设。其意义在于教师不会先入为主,更不会轻易否决学生的独特见解,而是看学生是否能有说服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面对高考作文评价“不预设主题”这一标准,怎样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呢?我以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白写作的真正意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白,自己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经验,也不是为了解决写什么,才去追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

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能够唤起学生对作文本质意义的深刻认识,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与主动性,指点学生到生活(也包括书本)的广阔原野中去汲取精神营养,能够把这些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学会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善于与自然对话——把自我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不只是身形的接近,更是心灵的融入,用眼去观察它们的形态,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用情去呼吸它们的气息;敢于与身边的人对话——多关注别人的成长,体会人生的艰辛,在自我反思和相互碰撞中摆脱“小我”,提升“大我”,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大写的“人”。倘若能够做到,“写什么”的问题就完全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关于“怎么写”

关于“怎么写”的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想清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然后才能做到说清楚和写清楚。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时中心要突出,立意要深刻,议论要有针对性和力度,结构要完整,语言要生动等,事实上教师强调的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正确的废话”。谁不想自己的作品生动、完整?但关键是如何写才能做到教师所说的这些要求,我们缺乏具体的有效写作指导,这是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矫正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判断学生审题与立意的对错不仅要看学生“写什么”,更重要的还要看他“怎么写”。立意正确、突出的文章,可能因为学生“怎么写”没写好而变得平淡无奇。立意平平的作文,也会因为学生“怎么写”做得与众不同而成为好作文。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规定学生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确立了“写什么”之后,面对“怎么写”时,不妨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从这样的角度去构思文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还能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因为,自己写作文,材料、思想等来自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有理由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三、从指导“写什么”入手指导“怎么写”

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着“难教”与“难学”的“两难”现实。一方面,学生普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教师对作文教学也存在难教的困惑。学生对写作产生的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可写的题材,不知道“写什么”。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选择以“写什么”为突破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解决了教师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当先从解决“写什么”入手。

“写什么”就是寻找写作的题材,只要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写作就有了基础,基础夯实了,好的作文就会产生。

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要从语文教材入手,通过教学去解决。中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既有极高的艺术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在阅读和欣赏范文的同时,教师应当从写作选材的角度去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实践去发掘写作的题材。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从背影中反映出的父亲的形象,体会其中所蕴涵的父子深情,结合学生自己对父亲的体会和理解,加深认识,体味真情。背影可以体现父爱,那么,其他有特征、有个性的方面是不是同样可以体现这样的真情与真爱呢?由此可见,只要观察细致,同样会有所收获。

教材中的文章种类繁多,有说理的,有写景的,有抒情的,都值得借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去寻找相类似的题材,再思考文章的切入点,就可能产生新的立意。如以学生的家乡崇明县为例,古朴的民俗民风、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诱人景致,以及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找到创作的素材,也就有了“写什么”的基础。

作文教学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坚持源于生活写生真情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实,倾注自己的真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也是丰富而广泛的。波澜壮阔的场景、惊心动魄的事件,虽然都是写作的材料,但它不易被中小学生所能把握,很难在数百字的作文里反映。点点滴滴富于情趣的小事,只要善于抓住其特点,同样能反映生活,凸现主题。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思考也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些给了学生写作题材更多的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化有利也有弊,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源于生活写真情,并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而是要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放飞想象力,而不是去写一些空穴来风、子虚乌有、脱离实际的内容。

怎样在生活、学习的环境里寻找到写作的题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里,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是很多的,但是学生往往感到生活平平常常,每天好像都差不多,找不到可以写作的素材,也就没有写作的冲动。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就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写作的题材,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自然风光、学校环境、班级里的人和事等结合起来,采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逐渐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慢慢培养写作的兴趣,最后达到有写作冲动和写作激情的目标。

怎么写“小制作”? 篇8

第二天早上,她检验了成品,表示还算满意,就呵护着歪歪倒倒的“花瓶”“汽车”“灯笼”往学校走去。当然,这些东西,多半是有去无回。

因为家有需要“小制作”的小学生,我也养成了攒破烂的好习惯。牛奶盒啊、包装袋啊,什么都不敢丢,将来都可能是有用之物。

因为有这样的印象和基础,当我看到一位二年级小男生,空着手来参加“小制作”,并需要当场写出“小制作的作文”,心里很是诧异。

我问:“你做过什么呢?”他说:“什么也没有做过。”

我说:“那你总折过纸飞机、纸船吧?”但是他连这个也没有,我拿起一张纸,但自己也忘记飞机怎么折了。我说:“那我们来折个千纸鹤吧!”

他拒绝:“那是女孩儿折的。”

我给了他一本《男孩的冒险书》:“请你翻翻,在十分钟之内,告诉我,其中哪一样是你有兴趣做一做的。”

这本书由英国的伊古尔登兄弟撰写,在全球有很大的销量。如果按书中倡导的男孩冒险游戏培养,定会培养出一个有原始魅力的、放在深山和荒岛上也能存活的、开朗有活力的男子汉。这个小男生把《男孩的冒险书》翻了一遍,很快指着其中一页说:“我做这个,制作弹弓。”

我说:“好,就按这上面的步骤,写制作弹弓吧。”

作文很快写完,当然是非常顺利。因为书上介绍得非常详细,包括“橡皮带可到修车铺找一段自行车内胎,而中间那块皮子,可以剪一段旧皮鞋的鞋舌”这些细节,都有注明。

当然,这个小男生还加了一段书上没有的内容:

“弹弓做好了,我想要找一个目标来练练。我不能对准人的脸,也不能对准麻雀。我找了一个易拉罐,放在五米开外,拉开弹弓,手轻轻一松,石子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去,‘当’的一声,打在旁边的墙上。没关系,我只要多练习,肯定会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的。”

我开玩笑说:“你还真能瞎编。”

他说:“我没有编,我玩过弹弓。”

原来,他在旅游景点上看到过卖弹弓的,也拿着玩了两下,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如何自己制作。

在他写作文的时候,我把这本《男孩的冒险书》翻了翻,看到一个材料不复杂、回家可以试验的游戏:“用牛奶写密信。”

上访信 篇9

尊敬的王三运书记: 我叫鲁怀明,甘肃临夏市人,身份证号:***057,党中央反腐倡廉百姓拥护,人民法院为贪污腐败保驾护航令人心寒。甘南州交通局公路工程处与甘肃泰和路建公司董事长朱泳玫官商勾结、伪造公章,猖狂诈骗,干完工程不付款,三年来我们上访无果,上告无门,已经将我们逼上了绝路,期盼您能为民做主。现将甘南州中级法院徇情枉法,为甘南交通局工程处和黑心老板朱泳玫保驾护航的违法违纪行为反映如下:

一、案情概述

2010年6月25日, 甘南州交通局公路工程处(以下简称:工程处)中标内蒙古额济纳旗沃源公司的X767线至三个井多金属矿专用公路项目,总投资1685多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6万元),聘甘肃泰和路建公司董事长朱泳玫,此人还有一个身份证名叫朱咏梅(以下简称:朱泳玫)为甘南交通局工程处项目负责人。2010年7月1日,工程处以每公里造价15万元与我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协议约定:由我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开工前的费用支出由我垫付,开工一个月后按工程进度支付油料款与生活费(详见证据1)。

从2010年7月6日开始,我借款垫资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并分别在2010年7月18日、7月28日与冯正军和杜栋签订了《劳务

合作协议书》,(详见证据

2、证据3);上述协议签订后,冯正军和杜栋依约在我的带领下进场开始施工,我组织工人和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整整干了一年两个月,于2011年8月12日,按《劳务合作协议书》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并组织通过了工程交工验收。但是,由于施工期间(2011年3月14日)额济纳旗沃源公司给甘南交通局工程处汇的50万元工程款,被工程处所贪污(至今下落不明)(详见证据4),使我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农民工工资,造成农民工拦路20余天集体上访的社会群体事件,后经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协调,解决了部分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才使事态暂时得到平息。

项目交工验收已经三年多了,工程处与朱泳玫欠我垫付的工程款与部分农民工的工资274万多元至今不给结算。由于工程处与朱泳玫赖账,农民工讨薪,害得我三年来为躲债有家不能回。

2012年11月初,我就朱泳玫伪造公章进行诈骗一事向临夏市公安局报案。2012年12月16日,临夏市公安局到甘南交通局取证,交通局工程处给临夏市公安局出具《证明》:“2010年至今,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没有一名叫朱泳玫的工作人员”(详见证据5);工程处法人代表葛卫平给临夏市公安局做的《证词》中极力强调工程处与朱泳玫没有任何关系(详见证据6)。

2013年4月,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与现甘肃泰和路建公司涉嫌诈骗案,被省广电总台“阳光在线”曝光。

2013年5月8日,甘南州交通局在给甘肃省交通厅(州交字【2013】

24号文)《甘南州交通运输局关于省广电总台“阳光在线”投诉材料有关问题调查情况的汇报》中明确承“朱泳玫是州交通局工程处聘任的项目负责人”(详见证据8);并在报告中说:“2013年3月15日,甘南州交通局公路工程处针对所发现(朱泳玫)私刻公章从事地方公路工程问题,向甘南州公安局报了案。”(详见证据7);

2013年9月23日,我为讨回交通局工程处和朱泳玫所欠工程款与部分农民工的工资,将甘南州交通局(以下简称交通局)、工程处及其朱泳玫一并告上了甘南州中级法院。

二、甘南中院在案件审理中的奇怪现象: 1、2012年12月6日给临夏市公安局出具“2010年至今,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没有一名叫朱泳玫的工作人员”《证明》的工程处,却在庭审中拿出了一份2010年5月26日,交通局工程处签发的《对朱泳玫的聘任合同》(详见证据8);

2、在开庭审理前,审判长董昊明在办公室多次对我说:“你们要有高台跳水的思想准备,接受60万元和解”;在开庭审理中,甘南中院的审判长董昊明多次粗暴斥责原告的正常申诉,干扰原告陈述和提交对甘南交通局、工程处与朱泳玫不利的补充证据;

3、在甘南法院的庭审中,工程处出具的《验收报告》复印件中:在“项目负责人鲁怀明”签字的上方出现了“朱泳玫”的签字,而在“项目负责人鲁怀明”的签字下方加注了“现场负责人”的字样,交通局工程处的这份《验收报告》是伪造的。事实是:作为工程承包人的鲁怀明,自始至终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垫资完成了全部施工

任务,本项目2011年6月23日完工,8月12日鲁怀明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组织通过了工程交工验收,整个交工验收朱泳玫没有参与。所有《验收报告》和施工资料中的项目负责人都是鲁怀明的签字(详见证据9)。

4、在法庭调解中工程处与朱泳玫主动提出要支付鲁怀明60万元进行和解,因与未结款274万元相差太大我无法同意;

4、在开庭审理后,审判长董昊明又多次给我和我老婆打电话说:“你们60万和解吧,否则,连20万元都拿不到,...人家朱泳玫是一个女人,挣钱也不容易,不是你们想象的600多万元都装到了她自己的口袋里,她还要上下打点,其实也没有全部拿到自己手里”。就在甘南交通局、工程处与朱泳玫同意调解、而且本案存在诸多疑问的情况下,2014年1月23日甘南州中级法院强行做出了鲁怀明败诉的判决。当时因我岳父患肝癌在上海动手术,我与爱人在上海陪护,审判长董昊明在电话中告诉我判决下来了,但是拒不告诉判决的具体内容,直到3月3日,我们才拿到了判决书(距上诉最后期限只剩几天了)。

5、甘南法院的判决书中,编造了许多在庭审中双方根本没有说过的证言。例如:1.“被告朱泳玫辩称:“...看到被答辩人违约且没有实力和能力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施工,也无能力垫付资金时,在答辩人的委托下,被答辩人与杜栋、冯正军等人签订了劳务工程承包合同””;2.“在施工期间,被答辩人从答辩人处已经拿走了18万元的工资”;3.“被答辩人的行为还造成工程延期,给答辩人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答辩人请求法院驳回被答辩人的诉讼

请求,并赔偿因其形成工期延误给甲方带来的经济损失”。上述3条纯属捏造,这些朱泳玫在庭审中没说过的话和提交证据中没有的内容,为什么会出现在法院的判决书里,请问法官是在按照工程处和朱泳玫的授意编造故事吗?真实情况请调阅相关庭审笔录及录像资料一看便知。

三、《甘南法院判决书》存在的谬误(详见证据13): 甘南法院的判决歪曲事实,偏袒被告,漏洞百出,特别是判决书中仅有的两条法律依据荒唐透顶,完全丧失了一名法官基本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底线。

(一)甘南法院判决书的两条荒谬法律依据

其一,判决书写道:“本院认为,本案双方争执的焦点一,州交通局、朱泳玫是否是本案适格被告的问题。...州交通局、朱泳玫都不是本案适格被告,鲁怀明请求州交通局、朱泳玫承担法律责任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事实是:

1、本案双方争执的焦点是鲁怀明向工程处讨要所欠的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既然工程处是本案适格被告,甘南法院为什么有意不提本案的适格被告工程处支付所欠的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况且是在被告工程处与朱泳玫愿意和解并同意付款的情况下,甘南法院不支持原告的合理诉求而进行强行判决,违背了人民法院“案结事了”的判案原则。

2、本案中甘南交通局、工程处与朱泳玫三者都是本案适格被告。被告工程处2011年底以前是甘南交通局的直属科室,2011年底

以后才改制成为独立的事业单位。本案所有《劳务合作协议书》等文件都是在有交通局的授权之下工程处与我签订的。且均发生在2011年底之前,故甘南交通局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甘肃泰和路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泳玫是交通局及工程处授权的项目负责人,其与交通局、工程处相互勾结,用伪造的公章与鲁怀明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书》等文件,干完工程后赖账不结算,恶意拖欠工资,是本案的主要被告。判决书:“...州交通局、朱泳玫都不是本案适格被告,鲁怀明请求州交通局、朱泳玫承担法律的理由不成立”是错误的。

其二,判决书写道:“本院认为,本案双方争执的焦点二,是朱泳玫与鲁怀明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书》的性质及效力问题。...该合同实质上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朱泳玫与鲁怀明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书》无效。”

事实是:公路工程处与鲁怀明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交通局工程处作为本案适格被告,干活给钱天经地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法院的解释》)第二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以支持”。原告自始至终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垫资组织队伍施工,完成了全部工程,并负责组织通过交工验收。甘南法院在被告同意和解,并同意付款的情况下,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违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精神。

(二)、判决书写道:“另查明,鲁怀明于2012年11月15日向临夏市公安局控告朱泳玫涉嫌诈骗, 临夏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朱泳玫没有合同诈骗犯罪事实,于2013年3月13日以临市公(刑)不立字(2013)06号《通知书》告知不予立案”。

甘南法院引用与本案无关的临夏市公安局对鲁怀明控告朱泳玫涉嫌诈骗的《通知书》为依据,默认工程处伪造公章合法,并支持朱泳玫在2010年至2013年11月长达四年的时间,用伪造的公章继续与沃源公司、杜栋、冯正军等签订的各项合同与协议;用伪造的公章进行帐务处理,并用伪造的公章在2013年8月进行的项目竣工验收等行为合法。真是到了无法无天,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判决书写道:“经审理查明…2010年7月1日,工程处与鲁怀明签订《劳动合作协议》约定:(第四条、乙方在第一个月的施工过程中须有垫资的能力。一个月后甲方按月付给乙方相应的油料款和生活费。工程完成之后甲乙双方配合额济纳旗交通局验收。验收合格后甲方暂扣乙方百分之十的质保金,其余款项甲方一次性付给乙方)”。

事实是: 2011年3——9月,额济纳旗沃源公司已经给交通局工程处与朱泳玫支付570余万(其中支付给工程处50万,付给朱泳玫520万元),2011年8月12日该项目已通过了交工验收。鲁怀明按《劳务合作协议书》之约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全部工程。工程处与朱泳玫直到2012年12月不给结算工程款,引发了多起农民工围堵公路、集体上访讨薪的社会群体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 的影响,这是工程处与朱泳玫有意违约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详见证据4)

(四)、判决书写道:“经审理查明,…2011年12月份,因欠付工程款,杜栋施工队上访內蒙交通局等部门,经有关部门协调,2012年12月5日,沃源公司、工程处(朱泳玫)、杜栋三方达成协议书,确认...”这段叙述与实事严重不符。

事实是:杜栋从未到额济纳旗交通局上访,而是杜栋工程队在额济纳旗围堵公路20余天,到额济纳旗政府上访,抗议工程处违约诈骗,并将工程处与朱泳玫告上额济纳旗法院。2011年12月2日《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给内蒙沃源公司的声明》中写道 “…在法院,我方希望由我方支付一部分(欠款),大部分由贵公司通过正常渠道付款给杜栋,你方造成我方除司机外的两名工作人员被杜栋围困,20余天不能回家。…既然商量好了,为什么还要软禁我们的人...”工程处与朱泳玫相互勾结,恶意欠薪和赖账是造成农民工集体上访的直接原因,工程处与朱泳玫难辞其咎(详见证据10)。

判决书还写道:“2012年12月5日,沃源公司、工程处(朱泳玫)杜栋三方达成协议,确认杜栋共修建35公里公路,工程劳务费为381.29万元,增加费用12万元,实际已支付286.89万元。下欠杜栋106.9万元工程劳务费,要求沃源公司于2012年11月12日前付50万元,2012年12月1日前付50万元”。这些话时间颠倒,逻辑混乱,请问,是交通局工程处进入了时间隧道?还是甘南法院为贪污腐败保驾护航进入了以钱办案的黑道?

四、需要说明的三个问题:

(一)甘南州中级法院审判长董昊明与甘肃省泰和公司董事长朱泳玫两人关系甚密,时常出没于甘南、兰州的高档消费场所。2006年,朱泳玫还曾有过类似的一起公路项目诉讼案,也是在甘南州中级法院的保驾护航之下,判决原告败诉,后经原告上诉到省高院,此案才得到了纠正。

(二)工程处给临夏市公安局出具的《证明》和工程处法人代表葛卫平给临夏市公安局做的《证词》是误导临夏市公安局做出:“认为朱泳玫没有合同诈骗犯罪事实,...故不予立案”错误判断的直接原因。应当追究甘南工程处提供伪证的法律责任。

(三)2014年5月27日,在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开庭审理中,工程处代表葛卫平当庭指出:“朱泳玫与鲁怀明签订的《劳务合作协议》所使用的公章是伪造的”;甘南交通局和工程处明确表示愿意与鲁怀明“和解并同意补偿”。

2014年7月24日,甘南州交通局出具的朱泳玫伪造公章《证明》中明确写道:“2010年我给朱泳玫开具过授权书及工程处单位证明,但法庭上原告曾出具许多加盖我工程处公章的材料,其公章可以肯定系伪造,不是我盖的。如:开工报告、施工资料、验收报告、竣工资料上盖的公章均系伪造。”(详见证据11)。甘南交通局和工程处在朱泳玫伪造公章的问题上与朱泳梅相互勾结,出尔反尔,视法律为儿戏,应当追究其三者提供伪证的法律责任。

事实上,甘南交通局、工程处与甘肃泰和路建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泳玫长期以来官商勾结,泰和路建公司董事长朱泳玫凭借甘南交通局工程处的名义长期招摇撞骗,进行项目投标、承揽工程,并在工程处的默许之下伪造公章,猖狂进行商业欺骗活动(详见证据5、6、7、11)。

(三)2014年3月17日至8月28日,在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本案期间。2014年7月23日,施工队长杜栋率10多名欠薪农民工又到我家中要工钱。无奈,我只好与杜栋一起到甘南州交通局、甘南州政府上访讨薪,由于局长出差,甘南州交通局在家的全体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有参加会议的领导签名为证),由葛卫平代表甘南州交通局全权处理欠款问题,并让葛卫平代表甘南交通局出具了朱泳玫伪造公章的《证明》(详见证据11)。就在上访当天下午,甘肃泰和路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泳玫又一次威胁恫吓上访的杜栋,扬言“要让鲁怀明家破人亡”(详见证据12)。甘肃泰和路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泳玫凭借有靠山、有人民法院这个保护伞和有雄厚经济实力,长期以来行走于红黑两道,官商勾结进行诈骗活动。2011年9月在我向工程处与朱泳玫讨要工程欠款期间,多次受到朱泳玫要我“倾家荡产和家破人亡”的恫吓,还发生了我儿子被人无端殴打致伤住院的悲剧,这件事至今使我们心有余悸。如今朱泳玫又扬言“要让鲁怀明家破人亡”,着实让我们胆寒。甘肃泰和路建公司董事长朱泳玫已经具备了黑社会组织的所有特征,国家应该管一管了。

五、我们的诉求

就在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反腐倡廉,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人民法院却还在我行我素,公然为贪污腐败保驾护航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一个存在严重贪污腐败和经济诈骗的案件,在被告同意和解,同意付款的情况下,甘南州中级法院竟然徇情枉法,强制做出鲁怀明败诉的判决,这是一起典型的司法腐败案件。甘南州法院的判决,是一个荒谬的判决、是一个错误的判决。

为此,我们对甘南法院的判决不服。强烈要求惩治司法腐败,伸张公平正义,彻查此案重新审判。给老百姓一条活路,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强烈要求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与朱泳玫按照《最高法院的解释》和按《劳务合作协议书》之约定进行工程结算。使我早日还清债务、付清欠薪,结束上访,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人民群众期盼包青天,请王三运书记为民做主。

(相关证据附后)

上诉人:鲁怀明

2014年9月5日 证据:

证据1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与鲁怀明签订的《劳务合作协议书》 证据2鲁怀明与冯正军签订的《劳务合作协议书》 证据3鲁怀明与杜栋签订的《劳务合作协议书》

证据4內蒙沃源公司给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与朱泳玫汇款《财务帐页》

证据5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给临夏市公安局出具的没有朱泳玫

这个工作人员的《证明》

证据6工程处法人代表葛卫平在临夏市公安局做的《证词》 证据7甘南州交通局(州交字【2013】24号文)《甘南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关于省广电总台“阳光在线”投诉材料有关问题调查情况的汇报》

证据8《甘南州交通局给朱泳玫的聘任书》

证据9鲁怀明作为项目负责人签字通过的《验收报告》中相关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表格

证据10《甘南交通局公路工程处给沃源公司的声明》 证据11甘南州交通局工程处法人代表葛卫平出具的公章系伪造的《证明》和交通局领导的集体签字

怎么写读后感 读后感怎么写 篇10

一、写读后感的四个步骤。

1、议:准确选择感受点。选准感点,选好表达点,因为可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可选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或角度最新或现实针对性最强的一点。

2、引:引述原文与感悟夹叙夹议

3、联:联系课外、实际、自身谈感受。把感受和课外材料连接起来,从古到今;也可以把文章内容与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写,从正面到反面写;还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所读的书或者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写,这样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4、结:总结感受,升华情感。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再次抒发感情。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二、读后感标题。

一般正标题写明观点,副标题写读的什么书。如:

(1)一只狗,一生情

——读《再见了,可鲁》有感

(2)就做这样的人

——读《鲁迅的故事》有感

(3)重识大清

——读《探秘清朝》有感

三、别具一格的开头

1、(叙述╋描写式开头)

例:起初是为了打发闲暇时光开始读了《目送》这本书,意外的却对书中的深情渐渐产生共鸣。看着龙应台淡淡地叙述,从目送晚年的母亲开头,以目送衰退的父亲结尾,龙应台用那清晰沉稳的笔触给了我们很多视角,对生活,对父母,对子女,对时间,对距离....从她的叙述中认识了一段沉默的时光,沐浴了一份陈旧的心。在静静的夜里看到最后,已是泪眼朦胧。

(级高二14班刘雨晴)

2、(叙述╋议论式开头)

漫漫西游路,铮铮西游人。这本《悟空传》,自拿起,我便再也放不下。

都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红楼”的婉转回环又不合我脾性,四大名著中,我最心仪的原来还是“西游”。

读《悟空传》,就是重读西游。

(2018级高二27班冯淑娴)

3、(描写╋议论点题式开头)

为什么写和怎么写“学习故事” 篇11

“学习故事”怎么写?

写了那么多年的观察笔记,为什么又写“学习故事”?

知道“学习故事”有注意—识别—回应,但回应什么?

为什么写出的“学习故事”都看上去差不多?

……

这些问题看似纠结于怎么写“学习故事”,但背后的问题才是症结:为什么写“学习故事”?

让我们从“学习故事”里找答案吧。

一、看懂“学习故事”

(一)“学习故事”里的幼儿是什么样的?

用电锯做小椅子,给蜗牛找家,画连环画做成书,给妈妈做拖鞋……在新西兰教师撰写的“学习故事”里,一个个好奇、主动、专注、勇敢、坚持、自信、敢表达的充满力量的学习者形象跃然纸上……总之很投入!

(二)“学习故事”里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做吸尘器,改造花园,爬树,运沙子,用缝纫机做衣服……这些学习过程完全由幼儿自己做决定,勇敢操作,验证想法,再反思调整,完成目标后快乐地分享……总之很自主!

(三)“学习故事”里的“教师”是什么样的?

在新西兰幼儿的“学习故事”里几乎看不到教师,偶尔出现的教师大多说的是:“你要做什么?”“需要我帮忙吗?”但是,就是在这么简单的问话里,却让我们听出了理解、信任、等等、认可……总之很尊重!

(四)“学习故事”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投入、自主、尊重,这样由师生构成的精神环境是和谐的,物质环境是有趣好玩、不断变化拓展的,能够随着幼儿的需要调整、改变,也可以让幼儿去支配和创造,更不局限在室内,户外、池塘、公园、树林、社区、博物馆、停车场……所有幼儿接触到的事物都成为提供感知、操作、创造的学习场所。所以,投入自主的学习需要尊重、有趣的环境。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写出一篇“学习故事”不仅需要文笔和道理,更要有积极的儿童观、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课程观,还要有看懂幼儿、解读学习、促进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二、激发“学习”

论述至此,不难看出,我们已经把“学习故事”的重点从“故事”转移到“学习”了。为了看到有力量的“学习”,我们拓展空间、丰富环境、开放材料、打破规则、倾听记录、理解等待……所做种种都是为了把更多的权利归还给幼儿,这样才能看到投入、自主、有力量的“学习”!已经激发出“学习”的教师更要会激励“学习”向深度、广度拓展。每位教师从倾听者、记录者、观察者、陪伴者、游戏者,到支持者、激励者、计划者、斡旋者,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幼儿的学习逐渐以幼儿生成和发起为主,教师在判断其兴趣与发展点后给予支持,通过个体探究、小组学习、集体教学、家园共育、班级活动、园级课程等方式使幼儿的学习在交替式互动中不断螺旋上升,学习品质、知识、技能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我园在三年的实践与研究中,教师和幼儿同样以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着,教师从辛勤的园丁转变成智慧大玩伴并继续探索努力成为教育营养师,我们的专业性也表现在“后退—反思—观察—调整—研究”的有力行动中。

三、记录“学习故事”

我们借鉴新西兰的“学习故事”理念,发现幼儿、理解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宝贵的学习品质,激发幼儿的学习力量,同时唤醒教师的力量,带着情感和爱,记录专属于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故事”。然而,当我看到很多教师写的“学习故事”时,虽然被他们认真、热情、有趣的描述所吸引,但是重心失衡的写法让我叹息。

仔细分析,我发现教师们写的“学习故事”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注意”部分写得很多,“识别”部分写得少了,“回应”部分写得更少,像倒三角形。

第二种:“注意”部分写得挺多,“识别”部分也写这么多,“回应”部分与之对应,像长方形。

第三种:“注意”部分写得很少,“识别”部分写得较多,“回应”部分写得很多,像正三角形。

第四种:“注意”部分写得多,“识别”更多,“回应”写得很全面,像梯形。我认为,这是最理想的写法。

下面用一篇《初当研究者》来做分析:

注意:

小蜗牛成为中二班不可缺少的一员,有更多的小朋友关心它了。

你一个人坐在那里,一手扶着青菜盆,一手轻轻拿起装着小蜗牛的澡盆,仔细地看着,

看看青菜,再看看蜗牛,就像是一位科学家在研究着什么……

我上前询问:“你在看什么?”你小声地告诉我:“我在研究蜗牛是怎么把青菜咬了一个洞?”

第二天,你终于看到小蜗牛吃菜时的样子,你告诉我:“小蜗牛先把身体吸在菜叶上,然后它的嘴一张一张,把青菜吃掉。”

识别:

你是一个好奇宝宝,你是一个发现宝宝,你还是一个会找问题答案的“宝宝”。你能对小蜗牛的嘴产生好奇,说明你对它关注了。你发现了小蜗牛的嘴是怎样吃青菜的,你找到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

回应:

你对感兴趣的事情都能做到研究研究,观察观察,试验试验,你会发现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

这篇故事的“注意”部分记录得很有层次,每段都有一个中心,有对学习背景的说明,有对学习者言语和行动的描述,有学习的连续性,有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理解的解读。但是“识别”部分就出现空洞下定义的情况。再到“回应”部分,就只剩下期待了。

这种“倒三角形”的写法在初学者身上表现得很普遍。他们在最缩水的“回应”部分都写了些什么?我收集了很多实例,发现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展望今后类:希望你继续研究、观察、实验,你会发现更多好玩的事……

2.精彩不断类:你今天的学习棒极了,期待你下次更精彩……

3.高大定义类:你是一个能坚持、有力量的学习者,我永远是你的粉丝……

4.复制粘贴类:希望你以后做事都像今天一样……

这些“回应”看起来离幼儿好远,跟当时当下的学习似乎没啥关系啊?

让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展望今后类”中的研究、观察、实验、发现,都指向能力。能否把这些能力说得更贴近幼儿呢?

“精彩不断类”里的“棒”能否再具体些吗?

“高大定义类”中的坚持、有力量可借助什么活动和互动延伸呢?

“复制粘贴类”里的“都像今天一样”是指什么?能具体说出像今天的哪一样吗?

教师带着美好祝愿,认真撰写的故事如果以这样大而空泛的“回应”结束,教师“智慧大玩伴”和计划者、斡旋者的作用体现在哪儿?幼儿和教师的发展在哪儿?

为什么“回应”与未来的“学习”脱钩?

2015年11月,我们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分享“故事”解读“学习”。

我们分析了一篇《我是魔尺大王》(见附后)。

在这篇故事里,我们试着用“提炼重点词”的方法找到“注意”中每句每段的重点词,然后一一列出,在“识别”中与其一一对应,分析出幼儿行为背后的思维。继续对应在“回应”部分给予支持和拓展:一一解读并对应进行识别和回应后,我们看到,回应包括:发现并激励学习品质,给予时间、空间的足够保障,创建环境满足展示、交流的需要,提供辅助物和参考图等材料,拍照、记录使探究方法得以分享和传播,组织讨论让话题激发新的思想,布置在家长园地使一人兴趣影响多人和群体,激励先命名再塑型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总之,可以从时间、空间、活动、主题、家园、记录、分享、讨论、环境、材料、群体等方面更广泛地回应。

这样与《我是魔尺大王》故事最后的“回应”对照,我们看到,这些回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确实可行、能查易检的。所以,把文字里的“回应”变成行动中的支持和拓展就是教师做计划、实现以“学”定“教”的过程。

四、让“故事”长出“学习”

“故事”里的“回应”可以生长更多有力量的学习。那一篇《我是魔尺大王》就像一颗学习的种子,在专属于它的时间、空间、活动里成长着。随着更多的魔尺大王升入大班,新的“故事”被记录出来又继续影响更多教师和幼儿。到这里,无论是“故事”还是“学习”都以“梯形”不断持续和无限扩展。

“学习”之所以这么有生命力,是教师使用不同的回应方式在呼应幼儿的学习、生成新的学习。在《我是魔尺大王》中,起先教师使用的是即时回应来满足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然后以记录、展示、讨论、活动等方式更深入解读学习品质、知识、技能,这是延时回应。发现幼儿思维发展和认知规律,继续把兴趣向比较、排序、测量、体积、面积、组合以及搭建、数学、语言、交往、健康、艺术拓展,这就是短期回应,使兴趣点生发多领域学习并促进思维发展。当幼儿由兴趣产生的注意、记忆、分析、判断、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日渐强大时,幼儿与教师、环境、时间、空间、家长、同伴、玩具、活动种种关系继续互动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这就是长期回应在起作用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帮助学习者确定“我是会学习的人”。“故事”文本里的“回应”与现场“学习”里的“回应”相生相长,需要教师具备两个意识:发展意识和课程意识。

向上追溯,让“回应”不缩水的关键在“识别”,在尊重、信任、倾听、理解前提下,学习品质成为教师普遍关注并能准确识别的焦点,但某种品质背后一定有知识、技能做支撑,这时就要借助《指南》《纲要》等帮助教师树立专业教育意识与能力,从而发现个体、群体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表现特征、方式方法。

继续追根溯源,在“注意”部分即体现教师看、看见、看懂、懂看的专业能力,逐渐从“看到幼儿在玩什么”到“看懂幼儿怎么玩,为什么这么玩”,然后继续注意“玩什么”背后的想法和意图是什么?“怎么玩”当中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通过倾听了解幼儿玩的过程中独特的想法、关心的话题和表达的方式。所以,带着情感和爱写“注意”,聚焦学习品质、知识、技能写“识别”,满足兴趣、需要促进长期发展写“回应”,这样写出“梯形”的“故事”便水到渠成。

“学习故事”不是一次学习的结束,而是一段“学习”一生“学习”的持续。在这条学习的路上,身心、情怀和能力一个都不能少。有情怀的教育是创造,没有情怀的教育是制造。让我们不断学习,共享学习之旅。

附:

我是魔尺大王

时间:2014年4月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对象:晴观察者:刘婷

老师的注意:

每天晚上的玩具时间里,屋里总能听见“咔咔”的声音,每当这时,我都喜欢对大家说:“努力啊!谁能给刘老师惊喜?”

你举着有变化的魔尺对我大声说:“老师,你看!这是个小椅子。”“啊?三角形的?这个能当椅子吗?”

你想了一下,“砰”地一声把它放在地上,盘起小腿挺直后背坐在上面!“哇!太可爱了!真是个小椅子啊!好神奇啊!晴啊,你看上去特别有功夫呢?”

从此,你好像进入了魔尺天地了,不断有新作品给我看!

接下来的几天里……

“老师,你看,本来我变一个大剪子……对着镜子!合成一个大正方形了!”

后来的每一天,早晨、晚上……只要你的手里拿着魔尺,就不停地给我看作品。每件作品都让我惊呼:“太神奇了!”“你都成魔尺大王了!”你看着我,很享受这个称号呢!

这些事情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刚开始的玩具时间里,孩子们都是坐在小椅子上、低着头、专注地“咔咔”转魔尺。你第一个站起来走向我展示作品时,不仅把我吸引了,也有小朋友悄悄过来看,我们都是佩服的眼神!逐渐地,每次你来展示,都有小朋友悄悄围过来看,还会陪你回去蹲在你身边看你变魔尺呢!你的创造、自信、乐观给了全班一个启发。

陆续有其他小朋友也向我来展示了,也自豪地说出:“老师你看!”我知道,我们心里都感谢我们的“魔尺大王”,是你带给全班小朋友信心和有趣的学习。

一根魔尺被你变化无穷,创造力也有规律吗?这个我很好奇:是你先根据物体的印象来塑型?还是随意塑型然后命名?

当你一次次创造、新作品不断出现时,给老师提出了“要求”——展示的舞台!我们不能总是变一个看一个,然后还原,又再变再看吧?我们需要一个天地,来让你和更多小朋友展示大作。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你为全班小朋友的动脑动手搞创造做出了贡献!老师会为你做一期专栏,让欣赏你、知道你创造的人更多些,向你学习的人也会更多吧!

我们需要有固定的魔尺时间,保证你们有专门的时间去为此动脑筋、多交流。

我想好了,既然是为你们创造天(时间)地(环境),干脆就建设一个“魔尺天地”吧!在墙上做个小展台,你们可以自豪地把作品展览在这里,同伴、老师、父母都可以欣赏。

出于好奇,我必须立刻采访你。(后来,我真的采访成功了!你告诉我,你是先变化出造型然后看它像什么就给它起名字的!)

如果我们的展台做好了,作品越来越多了,大家会有什么想法呢?会不会有先想好变什么再去动手玩魔尺的呢?哪一种是更有难度呢?我们还能用魔尺变出什么?做什么?老师想为你做的事情有好几件啊!

上访信怎么写 篇12

1.1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我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意识残余影响长期存在。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使广大农民群众一直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 由于受教育程度低, 信息量少, 加之简单的生产生活方式, 易于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淀, 信奉人治, 忽视法治。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 是造成一些农民的依附观念及愚昧、盲从、保守、自私的历史根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文化水平、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有较大提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 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较差, 在上访问题上存在着随大流的心态, 即使没有损害自己的利益, 也会为了20~30元的经济利益随访, 加上农村宗族主义、帮派主义的滋生、蔓延, 导致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出现。部分农民集体上访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一些村民甚至在上访过程中, 采取堵塞领导机关大门交通、冲击市政府、损坏机关公物等过激行为, 严重扰乱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1.2 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

受教育程度影响着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 决定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民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由此导致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 文化水平不高, 民主参与能力差。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有关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和参与程序缺乏足够的了解, 对自己的权利缺乏明确的认识, 因此不能进行正确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判断。

局限于小农经济的狭隘意识, 农民存在着“权比法大”的误区, 宁愿信权而不信法, 宁愿选择法律之外的手段去参与政治。中国传统的清官意识造成人们内心深处对清官的渴望、企盼和依赖, 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 不是寻求通过法律途径的解决, 却想通过上访、静坐等方式寻找所谓的“清官”来为民伸冤。因此, 当农民对当地政府官员和执法部门的救助感到失望时, 告“御状”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一些上访人员坚信法不责众、罪不责众, 坚信有关部门会恪守“众怒难犯”的宗旨, 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部分群众“不闹白不闹, 闹了不白闹”的心理。

1.3 法制建设的不足

目前, 我国关于“三农”问题的法律呈现大量的空白。有些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 涉及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宏观政策, 县乡政府因缺乏操作依据在其权限内根本无力解决。此外, 原有的农村法律体系也不健全。目前, 我国有关农村的立法更多侧重对农村管理的立法, 且内容比较原则和笼统, 缺乏操作性。对于一些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立法还很不完善, 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欠缺, 致使农民群众缺乏对法律功能、价值的正确认识, 更不了解法律在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制约作用。

在农村司法体制中, 有的执法人员、农村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 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权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有些村干部在与农民订立合同时, 协议不完善, 权利、义务不明确, 甚至单方面撕毁承包合同。再加上诉讼成本 (包括诉讼过程付出的精力和财力) 过高, 法律效益低下, 难以满足农民群众的法律期望值, 从而使农民丧失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 也贬低了国家法律在群众中的权威性, 导致厌法、避法、甚至以其他手段达到目的的思想滋生, 严重影响了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

2 培养农民法律素质的对策

2.1 加快农村立法建设, 完善农村法律体系, 切实保障农民的应有地位和权益

首先, 应尽快修正现行法律中对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不公或不利的规定, 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现实。其次, 加快新法的制定,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行为之一是土地征用, 城郊农村土地被征用的力度越来越大。在土地土地征用过程中, 由于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不健全, 农民在征地补偿标准、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保障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引发农民集体上访。基层组织在处理此类上访事件中因没有相关依据, 难免不得要领。因此, 应加强征地立法, 制定《征收土地法》及实施办法;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修改完善《农业法》, 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 以及农业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程序和监督等。统一国家农业扶持的措施和程序, 增加对政府扶持农业的责任监督机制;要完善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当前农村, 基础教育、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问题突出, 公共产品极其匮乏, 远远无法满足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国家不仅要在经济上投入, 还要在法律上明确相关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法律责任, 并制定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应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制度, 进一步保障村民自治的有效落实, 完成由“能人治村”向“制度治村”的转变。再次, 在法院可设立涉农法庭, 专门处理涉农案件, 以降低农民诉诸法律的成本。

2.2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重视农村教育事业, 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内容。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等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应使人在物质、精神各方面都得到丰富和发展, 全面提高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人们的现代法治意识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发育和成长。因此, 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前提。同时, 应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 真正扫除文盲特别是杜绝在年轻的一代中出现文盲。正如列宁所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只有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才会摒弃传统观念与习惯的影响, 树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法制观念和意识。

2.3 加强法律宣传服务工作, 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素质不仅包括法律知识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领悟法律精神, 培养法律意识。农民的法制意识除守法意识外, 最关键的是法律至上的理念的养成, 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 确立对法律的信仰。

首先, 加强普法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民处于各种法律关系中, 经常会遇到法律问题, 应针对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和广大农民的现实需求, 确定一个时期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 法制宣传与具体农村工作结合起来。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和处理乡村纠纷时组织学习《合同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在承包土地、分配宅基地时学习《土地管理法》;村干部换届选举时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同时要改变普法中“重刑轻民”的现象, 既要告诉农民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 也要告诉农民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如何正确行使和保护其权利。在现实生活中, 当合法权益受到危害时, 一些农民不知道怎样按照法定程序来捍卫权利, 而习惯于靠打架、越级上访等激进方式谋求解决, 既于事无补, 又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应紧密结合农民的生活实际, 把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借贷纠纷、继承和赡养纠纷、财产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如何处理作为教育的重点, 要让广大农民学会司法救济的手段、途径和程序。

其次, 注重普法教育方法、途径的灵活性。采取现代传媒法制节目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覆盖面较广的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应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健全农村司法机构, 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应在农村各乡镇设立法律服务所, 代表农民集体组织和农民参与土地的开发、承包等活动, 代表农民参与协商、谈判、订立法律文件等;在农村各乡镇设立人民法庭、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 方便农民诉讼和调解, 切实解决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和维权难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务, 帮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辟农村法律援助站, 无偿为经济困难、无钱诉讼的农民提供帮助。

2.4 建立一个成熟的法制环境

完善的法律制度要靠人去执行、实施, 而权力至上的观念, 人情因素的干扰, 成为法制建设的严重障碍。消除障碍的关键是权力机关必须树立法治理念, 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中依法办事, 维护法律的尊严。应加强公职人员法律素质教育。“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国家公职人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作为法律的操作者和执行者, 如果他们知法犯法, 就会严重践踏法律的威严, 极大地损害公民的权益, 摧毁公民的法律信仰。因此, 我们应把培养基层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放在首位, 促使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为农民法律素质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94页。

上一篇:三年级作开学第一天范文下一篇:梦境的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