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

2024-06-19

《从军行》王昌龄(共10篇)

《从军行》王昌龄 篇1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杨炯 (650-693?) , 华阴 (今狭西华县) 人。早慧, 十一岁举神童。高宗显庆五年 (660) 待制崇文馆。上元三年 (676) 补校书郎。武后垂拱元年 (685) , 坐从祖弟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之累, 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 (690) 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 世称杨盈川。《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他以文词和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 人称“初唐四杰”。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属《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从军行》, 皆述军旅辛苦之词也。”杨炯此诗虽然题目来自乐府, 但却是一首合律的五言近体诗。

首联是写边塞烽火告急, 激起志士报国豪情。“烽火”, 古代边境报警的火。当时, 从边界到内地, 沿途置高台, 上设桔槔, 桔槔上有柴草笼子, 称桔槔烽。唐制, 视敌人进犯情况的缓急, 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 最多四炬, 表示十万火急。一炬传至所管州县, 两炬以上都到京城。因此, 这里所说的“烽火照西京”并非“夸张之言”, 而是写实之笔, 表示敌情严重, 并点明这是一场自卫性质的正义战争, 为下一句“心中自不平”之张本。“西京”, 即长安。后汉建都洛阳, 改称长安为西京, 后人遂沿用其名。

颔联是写出师并包围敌人重镇。“牙璋”, 古代发兵时所用的一种玉质信符。符分两块, 一块留朝廷, 一块交付主帅。因嵌合处呈牙状, 故称牙璋。这里是用来代指领兵符出征的将帅。“凤阙”, 汉代宫阙名。《汉书·东方朔传》注引《关中记》:“建章宫阙临北道, 有金凤在阙上, 故号凤阙。”后泛指帝王宫阙。“铁骑”, 精壮的骑兵。“骑”, 用作名词, 读去声。“龙城”, 汉时匈奴诸部酋长大会祭天之处。这里是借指敌人的要地。以上二句意谓, 朝廷调兵遣将, 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重镇。这既是写战事, 也是写士气。由“凤阙”忽而至“龙城”, 不仅表示铁骑之神速, 而且反映了将士报国之心切。

如果说颔联意在言出师之顺利的话, 那么颈联则侧重写战争之艰险。下雪, 本来可使天地变成银白的世界, 一般说是不会“暗”的。这里说“雪暗”, 不仅是写自然界因云浓天低, 景色暗淡, 而且主要是为了烘托战争环境的险恶。“凋旗画”, 是说由于天色暗淡, 使旗上的绘画也失去了光彩, 好像凋敝了一样。“风多杂鼓声”, 是说风大, 使震耳的鼓声也为之淹没。这里的“杂”字与出句中的“凋”字互训, 也用作动词。这样解释, 主要在于说明诗人的本意是为了表现战争生活之艰苦, 而不是像有的论者所说的是“反映战斗之激烈”。其理由有三:一是唐军已包围了“龙城”, 敌人成了瓮中之鳖, 不战自溃, 无须再写战斗如何激烈;二是本篇意在抒写诗人报国之情志, 而不是为了描写战争的具体情况;三是为了突出雪寒风厉, 条件艰苦, 以便为下句“宁为百夫长”增添感人力量, 即边塞无论是大雪弥漫, 还是狂风怒吼, 诗人的报国之志都是不可动摇的。

尾联, 是一篇之警策, 语气豪宕, 壮志凌云。“百夫长”, 一百个士兵的头领。《尚书·牧誓》:“司徒、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

”这里是泛指下级军官。这位投笔从戎的士子不以晋爵封侯为念, 一心想的是捍卫边疆, 其精神是很可贵的。

赏析杨炯《从军行》 篇2

在初唐时期,外族入侵频繁,战事连绵不断,边境亟需安定。当时一些有志向的书生投笔从戎,奔赴边境,保卫国家。杨炯的《从军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史实,表达了一颗忠贞的报国之心。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首联就將军情与心情和盘托出,使诗显得惊心动魄。“烽火”,指战火;“西京”,就是京城长安。战火将要烧到京城长安,形势十分危急,一个满怀报国之心的读书人,心中怎么能够平静呢?真巴不得立刻披甲上阵,投入到血与火的战争中去。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颔联,写出征和守城的情形。“牙璋”,古时代兵的一种符信,即兵符。这里指领兵出征的将帅。“凤阙”,皇宫,这里长安。参加了出征的大军离开了京城长安,这是出征的情况。“铁骑”(jì计):精壮的骑兵。“龙城”:有人说指敌城。“绕龙城”,是包围攻打敌城。我认为不对。“龙城”应该是唐朝的边陲重镇,军事要冲。王昌龄《出塞》诗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句,“龙城”指卢城,后为唐北平郡治所,“飞将”指汉朝右北平太守李广,英勇善战,威振龙城,人称“飞将军”。再说,“铁骑绕龙城”,一个“绕”字,是绕着龙城巡逻,是守城。而不用“打”龙城,或“取”龙城,所以正好说“龙城”是唐朝的边陲重镇,“绕龙城”不是攻打敌城。“铁骑绕龙城”,写出了守城的森严壁垒,突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颈联写战争场面。“雪暗”,是雪大而天暗。凋,凋落,这里暗淡的意思。大雪纷飞,天昏地暗,连战旗上的彩画也看不清楚,在凛烈的北风中夹杂着进军的鼓声。鼓声动地,呐喊震天,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殊死之战。诗人的高妙之处,是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战争场面一同描绘,烘托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尾联,以述志作结。“百夫长”,指率领一百来士兵的小官。“宁为百夫长”,既突出了“百夫长”的官职低微,又说明了英勇善战。试想,如果不是英勇善战的人,能做“百夫长”吗?“百夫长”与“一书生”,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百夫长”只是一小官而已,而“一书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耀祖光宗,前途是无可限量的。诗人运用了一个选择复句,而旗帜鲜明地选择了“百夫长”。充分地表达了强烈的书生意气和饱满的爱国激情。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这首诗仍具有现实意义。

从军行古诗王昌龄 篇3

从军行(七首其四)

诗人:王昌龄 朝代: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从军行之一王昌龄 篇4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

诗中的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情景: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它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前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从军行赏析王昌龄 篇5

从军行叙事流畅,善于描绘环境,培养氛围,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吧!

从军行赏析王昌龄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 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大意

这首乐府诗描写边塞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断,寥寥数笔,即写出一次夜袭战的过程、将士们的勇武和取得胜利的豪情——大漠之上,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日色昏暗,军情紧迫,战士们迎着朔风,半卷红旗,迅猛出击;

从军行王昌龄及赏析 篇6

《从军行》其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

《从军行》其三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队伍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鉴赏】

通过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这样写的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而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所以,“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当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

从军行王昌龄关城诗意 篇7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诗

从秦汉到如今明月依旧照耀边关,

到塞外从军的人征程万里仍然没有回还。

如果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境,

那就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出塞》,汉代《横吹曲》曲名。关塞并不都在边疆,内地某些军事重地也叫“塞”。唐代诗人写我国东北、西北和北方地区的生活、战斗,常用《出塞》、《入塞》、《塞上》、《塞下》、《前出塞》、《后出塞》等汉唐乐府民歌的名称作诗题。《出塞》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译文 篇8

《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胡瓶”是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2、“落膊”是缠缚于肩臂上的意思。“落”通“络”。

3、“薄汗”又名盝盞,是蕃中大马,也作“薄寒”。

4、“碎叶”,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是唐王朝西北边塞上的军事要塞。

5、“团”即圆的意思。

6、“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封”是赐与的意思。

7、“辞”,此处是指受诏领命而去的意思。

8、“楼兰”是汉代西域国名,在今天的新疆婼羌及东北罗布泊一带。

译文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鉴赏】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着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的心理。

作者简介

王昌龄从军行的故事 篇9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赏析

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

这组《从军行》共七首,每首描写一个场面。“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空隙之中的唐军战士和他对远方妻子的怀念。

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末句却从对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②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从军行王昌龄其五情感 篇10

王昌龄的从军行一直是绝句的代表作,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从军行其五情感,感受一下吧!

从军行王昌龄其五情感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余恕诚)

上一篇:对暑期湘西支教的思考下一篇:日记100字 游芍药公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