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2024-10-08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精选4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篇1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卷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1拜授予官职为上卿,2以凭借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3为是赵宦者令缪贤4舍人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5遗送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6徒见白白地被欺;欲勿予,即7患担心秦兵8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9知了解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10幸宠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11势情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12质同“锧”铁砧请罪,则13幸侥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14幸幸好赦臣。臣15窃私下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16宜应该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17不同“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18奈何怎么办?”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19曲理亏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20均权衡比较之二策,宁许以21负使…..承担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22必如果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23完保全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24指示指点给…..看王。”王授璧。相如因

持璧25却后退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26负依仗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27逆违背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28严尊重大国之威以29修修饰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30列观一般的宫殿,指章台,礼节甚31倨傲慢,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32急逼迫臣,臣头今与璧俱33碎撞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34睨斜视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35固坚决请,召36有司案主管官,同“按”察看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37特只是以诈38佯假装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39九宾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同“傧”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40度估计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41舍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42衣穿衣褐,43怀怀藏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44引延请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45坚明约束坚守信约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46间从小路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47一介一个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48汤镬一种酷刑,用开水烹煮犯人。49唯希望大王与群臣50孰同“熟”仔细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51引牵,拉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52遇对待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53卒廷最终在朝堂见相如,54毕结束礼而55归使….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56使出使不辱57于被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58拔攻下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59为结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60毋不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61度估计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62望念头。”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63鼓弹奏瑟。秦御史64前书上前写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65为弹奏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66如前进上前进献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67刃用刀杀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68靡后退。于是秦王不69怿高兴,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70寿祝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71加胜致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72罢完了结束,归国,73以因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74右上。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75素向来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

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76列排列位次。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77引掉转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78所以……的原因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79同列相同的位次,廉君80宣宣扬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81羞以…..为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82不肖不才,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83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84驽无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85徒只是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86所以…...的原因为此者,以87先以….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88负背着荆,89因通过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90宽宽容之至此也!”91卒相与最终互相欢,为刎颈之交。

二、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同“锧”铁砧 2.可予不

不,同“否” 3.臣愿奉璧往使

奉,同“捧” 4.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议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

宾,同“傧”

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缪公,同“穆公”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同“熟”仔细 9.为一击缻

缻同“缶”盛酒浆的瓦器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均之二策

形作动,权衡 2.宁许以负秦曲。使动,使….承担

3.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名作状语,向西

4.臣请完璧归赵

形作动,保全 5.乃前曰

名作动,上前 6.怒发上冲冠

名作状,向上 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形作动,尊重 8.大王必欲急臣

形作动,逼迫 9.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形作动,撞碎 10.秦王恐其破璧 形作动,撞破 11.舍相如广成传 名作动,安置住宿 12.乃使其从者衣褐 名作动,穿衣 13.怀其璧

名作动,怀藏

1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形作动,坚守;动作名,盟约 15.间至赵矣

名作状,从小路 16.卒廷见相如

名作状,在朝堂 17.毕礼而归之

使动,使…..归 18.秦御史前书曰

名作动,上前 19.令赵王鼓瑟

名作动,弹奏 20.左右欲刃相如

名作动,用刀杀 21.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名作动,祝寿 22.而相如廷叱之

名作状,在朝堂 23.且庸人尚羞之

意动,以….为羞耻

2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意动,以…..为先 25.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形作动,宽容

四、解释下列成语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渑池之会: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

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划线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结构后置 3.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判断句 4.徒见欺

被动句

5.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6.何以知之

宾语前置 7.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 8.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 9.今君乃亡赵走燕

省略句 1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省略句 1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省略句 12.故燕王欲结于君

介宾结构后置 13.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判断句 14.谁可使者

宾语前置 15.拜送书于庭

介宾结构后置

16.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介宾结构后置 17.设九宾于廷

介宾结构后置 18.乃设九宾礼于庭

介宾结构后置 1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 20.使归赵

省略句 21.使不辱于诸侯

被动句 22.会于西河外渑池

介宾结构后置 23.遂与秦王会渑池

省略句 24.不肯与会

省略句

2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判断句

六、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者

大王亦幸赦臣:幸运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

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 因跪请秦王:于是,就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承接

秦贪,负其强:依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权衡这两个策略,宁可答应(给秦国和氏璧)来让秦国承担(不给城)的理亏的责任。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秦王害怕蔺相如撞破和氏璧,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召唤主管官察看地图,指着从这里到那里十五个城给赵国。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八、文学常识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五个体例,它们分别是“书、表、本纪、世家、列传《史记》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鲁迅评价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九、阅读理解

1、文章第1、2段的作用是

简要介绍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突出廉颇功绩地位不凡,为后文廉颇居功自傲、鄙夷蔺相如打下伏笔,同时也与后文蔺相如地位的尊贵形成对比。

2、在“完璧归赵”的段落中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随机应变、机智勇敢、忠诚正义、有勇有谋。

3、“渑池会”的开头和结尾对廉颇的一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体现其忠心及具有政治头脑,为下文勇于认错做了铺垫。

4、说说“将相和”中,廉颇和蔺相如性格有什么异同?

不同:蔺相如顾全大局,胸怀宽广;廉颇意气用事,争个人名位。显得狭隘。共同点:都对赵国忠心耿耿。

5、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是《史记》塑造人物的一大手法。请以廉颇为例,说说对话的作用。

廉颇的对话在课文中只有三处,一是渑池会前与赵王分别的一段话,表现出他很有政治头脑;二是在“将相和”中,他先前对蔺相如不服的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

窄;而后来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第三次的语言就更突出他的坦率真诚:“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6、本篇人物合传中,作者如何安排廉颇蔺相如其人其事这两条线索的?

此传以廉颇“上卿”与蔺相如“舍人”身份的对比开头,高下贵贱悬殊。先以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不知不觉之中,埋下了日后廉颇蔺相如争功怄气的种子。文章接下去就撇开廉颇,用浓墨重彩写了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的两个故事,通过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场面描写,表现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不过,在叙述这两个故事时,廉颇这条线也是隐而不断,秦王想得到赵国的和氏璧,赵王计无所出,一筹莫展,这才推出了无名人士蔺相如,使他有了一展才能的机会。在渑池会上,对蔺相如固然作了淋漓尽致的正面刻画,但也没忘记交代出廉颇与蔺相如一起建议赵王赴渑池,以及将赵王“送至境”并商定赵王万一不归所采取的对策。文章明写蔺相如的外交才能,暗写廉颇的忠勇,虚实交错,互为衬托。

蔺相如从渑池会回来后,因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时,文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廉颇这条线索由隐而显,与蔺相如这条线双重并行,合为一体了。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窄,蔺相如的豁达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一进一退,矛盾冲突的结果,识大体的老将廉颇终于向品德高尚的政坛新秀蔺相如负荆请罪,演出了一幕感动人心的将相和的故事。

译句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一 篇2

3、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4、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5、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6、“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7、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8、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9、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0、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1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间至赵矣。

1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4、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

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篇3

教学目标

一、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二、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三、学习文言词词义辨析的方法。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课文: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二、解题

1.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骊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 1 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俗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要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手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帮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史记》又有很高文学的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三)时代背景简介。(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 2 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节:廉蔺简介 3—13节:完璧归赵。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四、集中学习1—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F、出使结果如何?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表现方法: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5、学生诵读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习14—16节

1、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2、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3、研读、讨论“渑池之会”。(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①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

②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

“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③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 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④“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二、集中学习17—21节

1、学生朗读,翻译。

2、品读讨论:

①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②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

③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 ④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

3、诵读,增强语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二、结合课后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看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

1、翻译这节文字。

2、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 疑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

3、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

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就是挑其怒,对强权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置疑启示:

这个疑点并不能否定此传,还需史实旁证,但这里提出的矛盾性细节足以构成了疑点,疑点可成立。

质疑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像本文的疑,就有澄清史实的价值。《石钟山记》也是质 5 疑,就有研究命名逻辑的价值,惜之,苏轼没能,也不可能把这一逻辑方法问题彻底解决。但是引发人们探究的欲念,还是有价值的。

提出质疑,就要有辩驳,要驳倒不合理的,要找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反驳的理由要充分,这也要合乎逻辑和事实,最后再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

三、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⑷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四、布置作业。

附:课后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们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认为这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秦国拿了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用威胁的态度企图攫取它的和氏璧。这时说秦国想要得到璧是实情,但不是要趁此机会窥伺赵国的呀。赵国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惧怕秦国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啊,为什么既惧怕它而又要去挑起它的怒火呢!

况且说到秦国想要得到这块璧,赵国不肯给它,双方是无所谓是非曲直的。赵国送去了璧而秦国不交割城池,那错在秦国。秦国交出了城池而赵国反把璧拿回去了,这错在赵国。要想使这错在秦国,就不如舍弃这块璧;害怕丢掉这块璧,就不如不送去了。那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去交割城池,又准备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沐浴了才来接受这块璧,照这形势已是不得不给城池的了。如果璧拿去了而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恭敬地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那璧不是赵国的璧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珍宝啊。如今使大王为了这块璧的缘故,而失去了十五座城池;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把他们抛弃了如同草芥一般。大王不给城池,却骗取了赵国的璧,就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竟在天下人的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就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怀揣着璧逃回去,把这有理的一方给了秦国呢!那时秦国的意思还不打算和赵国断绝关系啊。假如秦王发怒而在大街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统领十万大军兵临邯郸,责问那块璧的去向以及为何失信,秦一次胜仗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胜仗那块璧就终于送到秦国了。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篇4

一、整体把握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通过描写人物来表现历史事件的典型作品,全文不仅成功塑造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还有对赵奢、赵括、李牧等人的描写。课文节选了原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集中记载了蔺相如的事迹,对廉颇也做了简要的叙述。

本文的叙述模式可以归纳为“三二二”,即以三个小故事来描写两个人物,之间贯穿两种矛盾。作者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同时也凸现了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过的优秀品质。而故事情节的推进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在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进行的,这种矛盾包括秦赵之间的冲突这个主要矛盾和廉蔺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

本文共21段,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文章以“双起法”开篇,同时推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介绍了两人的身份和地位。由于两人地位高低悬殊、影响的大小不同,在他们之间将会产生矛盾就成为必然。这一段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了伏笔,为以后廉蔺之间的矛盾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3~13段),以“和氏璧”为线索,记叙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始末。作者在第一部分极为概括地介绍了廉颇的主要功绩之后,就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蔺相如身上。而在蔺相如出场之前,先借缪贤之口,让读者初步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这样的侧面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为人性格和智勇双全,为下文张本。接着蔺相如向赵王分析了秦赵之间和氏璧事件的形势,根据形势采取相应对策解决问题,在关键时刻毅然出使秦国。

接下来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述了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出相如的敢于斗争,更突出了他的善于斗争。入秦后他本已将和氏璧献与秦王,后见秦王并无偿城之意,便产生将璧取回之心,但在当时形势下又不能强行夺取,只能以智巧取。在借“璧有瑕,请指示王”的理由取回和氏璧后,他又机敏地提出“人璧俱碎”来威胁秦王,迫使秦王不得不先缓和矛盾,“召有司案图”,装模作样一番,但相如依然看穿了秦王的伎俩,又提出条件以获得回旋余地,以便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最后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以证明自己“完璧归赵”是理所应当的,从而取得了与秦王斗争的胜利。

在“完璧归赵”的欺诈和反欺诈斗争中,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在“完璧归赵”后,秦赵两国的矛盾得以暂时缓和,蔺相如也得以加官。

第三部分(第14~16段),主要写渑池之会,蔺相如再次与秦王斗争,挫败了秦王的阴谋。渑池之会是秦王玩弄的又一次阴谋,名曰“为好”,实则欲侮辱赵国,甚至劫持赵王。蔺相如事先做了周密的部署。渑池会上,主要在秦王和蔺相如之间,展开了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一开始秦王步步进逼,而蔺相如不仅寸步不让,还运用策略逼得秦王步步后退。对秦王展开的攻势,蔺相如针锋相对,使秦王不得不转攻为守,以至秦王欲侮辱赵王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自己反而受辱。渑池之会的斗争以秦王的阴谋彻底落空告终,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也在斗争中凸显了出来。

第四部分(第17~21段),这部分由以蔺相如为主转为廉蔺并重,主要记述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表现廉蔺交欢的事件。

“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体现了蔺相如在对敌斗争中的足智多谋、英勇不屈、毫不妥协,在对待与廉颇之间的内部矛盾时,蔺相如又是另外一种态度,表现出隐忍退让、宽宏大度、心胸开阔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一面。在廉颇居功自傲,并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的时候,相如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隐车避匿,表现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正如作者在原传的结尾所写的那样:“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廉颇虽然有心胸狭窄的缺点,但当他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言论之后,能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他的负荆请罪也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因此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于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廉蔺交欢,将相更加团结,廉蔺二人的精神都得以升华。

在写作特点上,本文在材料的取舍剪裁上是很下功夫的。作者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为材料取舍的标准。他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件进行集中叙述,就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作者又非常重视详略主次的安排,集中写蔺相如,其间穿插对廉颇的描述。对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不惜花费笔墨详细描写,对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则惜墨如金,一笔带过。

而这三个故事,虽然各自首尾完整、独立成章,但故事与故事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紧紧围绕两种矛盾展开的。秦赵之间的矛盾使蔺相如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和出不辱国,也使自己的地位提高,位在廉颇之右,这样,秦赵两国矛盾发展的结果,又构成了廉蔺矛盾的前因,秦赵矛盾暂时缓和,廉蔺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却得以突出,但为了解决秦赵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了要团结御敌、一致对外,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此外,作者也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如蔺相如在秦廷所说的话,有时谦恭有礼,有时直言雄辩,有时有理有据地分析,有时咄咄逼人地斥责,充分表现了他的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及善于根据具体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

文中也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如蔺相如对敌和对廉颇态度的对比,廉颇对蔺相如前后态度的对比,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秦王的色厉内荏的对比等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读者印象深刻。

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以致后人感叹:“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世说新语·品藻》)在语言文字上,无论叙事、对话,本文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叙事语言简练而生动,对话语言贴切而传神,难怪《史记》会被称赞为“无韵之离骚”。

二、问题探究

1.廉蔺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的是公元前283年—前279年所发生的事件,下距秦统一中国约半个世纪。其时,秦国经过百余年的变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随着国富兵强,秦国扩张之心也与日俱增,在七雄纷争,战乱频仍的时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不断向六国发起进攻。

公元前283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正是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一时攻不下楚国,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暂时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

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使得蔺相如在同秦王的斗争中客观上有成功的可能,再加上他的努力,他最终为赵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课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但廉颇的性格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作者从哪些方面勾勒了廉颇怎样的性格?

课文除了“廉蔺交欢”这部分是廉蔺二人并重之外,都是以蔺相如的事迹为主,只是穿插一些对廉颇的描绘。

文章开篇的人物介绍就表现了廉颇的勇猛善战,作为赵国的大将军,廉颇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

在“渑池之会”前,廉颇和蔺相如为了顾全赵国的荣誉,力劝赵王赴渑池之会,以免被其他国家嘲笑赵国怯懦。这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为重,甚有大将军的风度;在送别赵王之时,他又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若赵王三十日不归,就拥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王的念头,这表现了廉颇的忠心和深谋远虑;此外,他又部署重兵以防备秦兵的入侵,也表现出了他的周全和细心;秦兵最终不敢有所行动,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是很大的,又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勇武过人。

“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感到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但他在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话之后,大为感动,也很是惭愧,立即负荆请罪,又表现出他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关于练习

一 熟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五段。说说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出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叙事的脉络,从叙事中概括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课文主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进行描写,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不畏强暴。这两个事件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廉蔺交欢”中,表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及“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精神,也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直率坦白、勇于改错的品质。

二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

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3.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4.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注意细节描写对叙事和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本文无论写人记事或对话描写,语言都十分丰富和精当,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整篇文章笔酣墨饱,气势十足。

1.“怒发上冲冠”运用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

2.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

3.“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

4.此处写蔺相如与秦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两种对照让人叫绝。一方面,蔺相如步步进逼,秦王不得不节节后退,从“怒,不许”到“不肯击缶”,最后不得已“不怿,为一击缶”,在步步进逼、层层激进中,秦王从气势汹汹到无可奈何再到狼狈不堪的过程和情状得以鲜明的表现。另一方面,“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蔺相如的英勇和威武不屈与秦王侍从的迟疑软弱和退却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相如一“张目叱之”,就扫尽了秦王及其左右的威风。

三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文言词语可以临时改变意义或用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各句中粗体的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1.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3.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4.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5.卒廷见相如

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设题意图:本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情况,并培养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答案:

1.完,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

2.急,用作动词,逼迫。

3.舍,动词,安置住宿。

4.衣,动词,穿。

5.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6.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7.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四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要求学生紧扣课文内容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在理清古文大意和脉络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理解材料。

参考答案: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译文: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身边侍从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却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回来后又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就智慧和勇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这既是作者对蔺相如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也是作者创作动机和目的的揭示,从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教学建议

一、课文故事性较强,教师可组织学生分角色诵读,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考虑组织学生表演一个或几个小片段。

二、教师要注意通过本文的学习,强化学生在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在文言词语方面,可注意“缪”“孰”等通假字和“指示”“亲戚”“宣言”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耳”“乃”“者”“所”“而”等虚词的用法,“严”“急”“舍”等词类活用的情况,“顾”“引”等一词多义的字词在文中出现的不同意义;在句式上,注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等判断句,“徒见欺”等被动句,“求人可使报秦者”等定语后置的情况,等等。

三、本文的学习重点应放在人物刻画、艺术特色及写作手法等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方面细细体会。

四、帮助学生总结梳理,鼓励学生任选角度整理自己的阅读体会,写成短文。

有关资料

一、《韩非子·和氏》(节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二、相关评论

两人为一传,中复附赵奢,已而复缀李牧,合为四人传,须详太史公次四人线索,才知赵之兴亡矣。

(〔明〕茅坤《史记钞》卷四九)

相如渑池之会,如请秦王击缶,如召赵御史书,如请咸阳为寿,──与之相匹,无纤毫挫于秦,一时勇敢之气,真足以褫秦人之魄者,太史公每于此等处,更著精神。

(〔明〕凌稚隆《史记评林》卷八一)

以廉颇、蔺相如主名,中间赵奢、李牧周旋穿插,断续无痕,而赵之兴亡,节目全在于此。数人共一传,只如一人。贤才关系国家,从文字章法中错综写出,此史之识也。

(〔明〕钟惺《葛氏〈史记〉卷八一引》)

《廉蔺传》或分或合,或详或略,真得奇正错综之法,而四人优劣自显。

(〔清〕陈仁锡《陈评史记》卷八)

人徒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二事,艳称相如,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未足以尽相如;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只知有国,不知有己,深得古人公尔国尔之意,非大学问人,见不到,亦道不出,宜廉将军闻而降心请罪也。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钟伯敬谓,二人皆古人臣风,斯足以知廉蔺者也。篇中写相如智勇,纯是道理烂熟胸中,其揣量秦王情事,无不切中者,理也。措辞以当秦王,令其无可置喙者,亦理也。卒礼而归之,非前倨而后恭,实理顺当人服耳。观其写持璧睨柱处,须眉毕动;进缶叱左右处,声色如生。奇事偏得奇文以传之,遂成一段奇话,琅琅于汗青隃糜间,千古凛凛。廉将军居赵,事业甚多,《史》独纪其与王诀及谢如二事而已,非略之也。见此二事,皆非常事,足以概廉将军矣。读此可悟作史去取之法。

(〔清〕李晚芳《读史管见》卷二《廉蔺列传》)

赵事为经,四人为纬。盖人用舍,关赵国存亡,而其君暗而听谗,终至不振。史公深慨叹之,故作法如此变化,其结撰之微密,摹画之精彩,更令人游赏不尽也。

(〔清〕汤谐《史记半解·廉蔺列传》)

秦赵交关是此传主笔,以四人系赵之存亡,直至秦灭赵,乃一篇归宿处,亦千古任将得失之林也。以赵之世次年月为线索,故忽尔廉、蔺,忽尔赵、李,极断续离合而无些子痕迹,彼以串插云者陋矣。太史公列传中,其法无所不有,真千古妙文。

(〔清〕高嵣《史记钞》卷三《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之末世,以廉、蔺、赵、李为存亡,故合传也。廉、蔺功尤伟,故此二人统赵奢、李牧也,其合传联贯之法,则《相如传》末云,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又《奢传》,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又云廉颇奔大梁,其明年,以李牧为将而攻燕,又《牧传》云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首尾一片,此合传之最宜最工者。

(〔清〕尚镕《史记辩证》卷七)

三、参考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于是被封为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我国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我就凭这个知道他了,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质上请罪,这样也许侥幸能够免罪。’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他。”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而赵国(如果)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相如说:“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它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得不到。’打算不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相如手持璧玉,斜视着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并召来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明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量此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住宿。

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考虑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侍从中有人想要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置。秦王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

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

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第二年秦军再次攻赵,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如果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辞别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让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要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杀相如,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退却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只好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相如回头召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秦军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到这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两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

四、课文鉴赏(陆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列传”的第二十一篇。原文除廉、蔺事迹外,还记述了赵奢、赵括、李牧等的事迹。这里所节选的是原文中最主要的部分。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著名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下距秦统一中国,约半个世纪。当时七雄纷争,战事频仍。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各国都有可能通过确立和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各国都极力进行战胜对方、争取统一的斗争。势力较强的秦国,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推行其统一事业。赵国是秦国的近邻,时常受到秦国的威胁。廉颇和蔺相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保卫赵国,在军事和外交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秦强赵弱的形势下,赵国由于君臣一致,将相配合,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军事上严密戒备,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全文由三大段构成,它们分别记叙了三个有名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文章从简介廉、蔺二人的身世入手。因为廉颇的事迹主要在后面,所以极概括地叙述了他战功之后,笔锋即转到蔺相如身上去。蔺相如本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家的门客,一般来说赵国外交上的大事根本轮不到他过问。可是赵王和大臣在和氏璧的去留问题上难住了,大家都没有主意,在这矛盾尖锐的时刻,缪贤推荐了蔺相如。从缪贤的推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具有忠于赵国的思想品质,还具有善于分析复杂形势的政治敏感性,这为他取得赵王信任,能胜利完成外交使命提供了条件。但这只是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是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演出的。蔺相如入秦后,经历了两个回合的生死大搏斗。在第一回合的斗争中,蔺相如随机应变,突出地显示了他的智谋;在第二回合的斗争中,蔺相如临危不惧,突出地显示了他的勇气。赵国跟秦国是平等的国家,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者,秦王应该以平等国的礼节接待。蔺相如出使秦国是为了秦国要求用十五城交换和氏璧,那么璧送到之后,秦国就应该交出十五城。可是自负强大的秦王既不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得璧之后,又无意交出十五城。蔺相如怀着诚意而往,却遭此侮辱和欺骗。他激于完璧归赵的责任感,便急中生智,托辞说璧有斑点,“请指示王”,重新取回了璧。随之,“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尖锐地揭露秦王“以空言求璧”的阴谋,并坚定地表示“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的决心。蔺相如的行动和语言,使“无意偿赵城”却又很想得到璧的秦王只好软了下来,一反倨傲的态度,蔺相如因此而占了上风。由于蔺相如在第一回合的斗争中,以后发制人的战术战胜了秦王,从被动转为主动,所以在第二回合的斗争中,他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秦王在斋戒五日后,设“九宾”的大礼,准备接受和氏璧,而蔺相如却已派人把璧送回赵国。一当秦王发觉受骗,蔺相如即要被杀。这时,首先需要的是临危不惧的勇气。为了先发制人,压倒对方,蔺相如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他一见秦王,就滔滔不绝地慷慨陈辞。先理直气壮地申明送璧归赵的原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再合情合理地提出建议:“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最后又委婉恳切地劝告:“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这一席舌战强敌的议论,辞锋犀利,气势夺人,弄得秦国君臣“相视而嘻”,被动之至,茫然不知所措。而蔺相如终于取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蔺相如回到赵国,“璧”、“城”之争似乎平息,但秦国并未就此罢休,遂出兵“伐赵”。这是“完璧归赵”的余波,也是“渑池之会”的先声。渑池会前,廉颇和蔺相如都预料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廉颇向赵王诀别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表明了他对赵国前途的深谋远虑。蔺相如随赵王赴会,担当了外交斗争的艰巨重任。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以侮辱赵国。蔺相如挺身而出,针锋相对,要秦王击缶,甚至要在“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秦王左右想要杀他,他“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使秦王不得不听蔺相如指挥,“为一击缶”。终于折服了秦王,挫败了他想羞辱赵国的意图。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完成使命,不顾个人的安危生死,争取到外交上的胜利。在蔺相如作坚决的外交斗争时,“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所以,蔺相如在对秦王步步逼进、挥斥自如的斗争,是以廉颇陈兵国境、严阵以待的军事准备为后盾的。“渑池之会”就是这样正面描写蔺相如在外交斗争中机智勇敢的精神,侧面描写廉颇在军事斗争中所起的重大后卫作用。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渑池之会”的胜利是赵国外交和军事两相配合的成功,也是蔺相如和廉颇相互合作的结果。可是渑池会后,在新的条件下,产生了新的矛盾。蔺相如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心生不服,甚至要侮辱他。而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多次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原先居功自傲的廉颇一旦得知蔺相如一再忍让的原因,马上“负荆”“谢罪”,而且“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蔺交欢”既表明了蔺相如以国为重、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的优点。

上一篇:(王萍)教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下一篇:四月,静若花开的爱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