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第五读后感

2024-09-21

公冶长第五读后感(精选4篇)

公冶长第五读后感 篇1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笔记】事有本末,孔子观人不为外在的标签、言论来看人,而是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的品德。有德者,无论出身、他人怎么评判,皆能托以大事。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笔记】关于类似的论述,如: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深则厉,深则揭等。都在告诫当环境变化,人能尽其材时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社会环境变坏,人应该保护自己,待时而动。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笔记】君子是在时时向有道之人靠近并学习,时时择人之善者而从之,时时参省自己以正心诚意的人。环境对人影响很大,所以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与有德者、有志向者交朋友,久必受其熏陶而有所得。孔子在说这句话时,亦有对自己品德的自我确定。孔子德行高远,不为世间之形式所禁锢,无所避讳,当一真字。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笔记】君子不器,而子贡器之。子贡虽器,也是器之大者,可以为国之栋梁之器。由此观之,君子这气象不分地位名实,乃之人德性也。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笔记】冉雍,字仲弓。孔子门下有三位冉:冉有、冉耕,是为三兄弟,父亲冉离,人称犁牛氏。孔子对冉雍多有赞誉。有人称赞雍有仁德,而少口才。孔子否定这个说法,不赞成以口舌之利而一时之快。君子之志,虽在安邦定国,但皆须从修身养德开始。有仁德,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仁德而以能力、口才应对,终不能长久。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笔记】孔子之世,许多官僚无德材而居之位,漆彫开则不然,将有位置而担心不能做好。无德材而居其位者,以居其位为荣;担心无德材而居其位者,深知官位不是荣誉,而是责任。孔子高兴于弟子知道为政在民的道理,又高兴于漆彫开谦逊谨慎的心态。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笔记】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见用,虽有强大的信念支撑,然终有几分落魄之后感。此章孔子初有负面情绪,言有退世之想,并告诉子路是否愿意一起避世。子路因为得到老师的邀请而高兴,与有德者共处而喜,亦可见子路的好德之心。但孔子虽有一时之避世之想,但不忘记初衷,不忘记教学生的本来目的。故马上回过神来批评子路。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未必是真的批评子路的好勇,而是要斥退弟子们消极思想。儒家之大志向,大抱负,志在安天下,志在利民,不放弃,可见一斑。儒家、孔子最令我佩服的也是这一点。对于宗教家而言,现实失意,他们有强大的想象世界可以退让,如佛家之极乐、道家之天宫。儒家没有想象世界退让,仅有此生,却一生孜孜以求,永不放弃,知其不可为亦为之的决心,勇气,魄力,定要救国求民,至死不渝。可敬可敬!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笔记】仁与才干不是同一回事。有才干者未必有仁(但有仁德之人,定能做好本职工作)。仁是人的自我追求,才是外在宣发。孟武伯作为鲁国权臣而问人,很可能是希望从孔子门人中选良而任用。孔子以不仁而有才相告,据实言之,一方面见孔子之真,一方面斥现今当政者之不仁(言下之意:我不足以称仁的弟子们亦足以当其事,当其事之你们又岂能因处其位而称仁?)。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笔记】子贡有才干,在孔门弟子中是风云人物。颜回木讷,但好学,安贫乐道。孔子教之,以退其好胜之心,而进其好学之心。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笔记】有志在胸者,必颠沛、造次不忘其志,并汲汲以求,不敢有片刻之松懈。宰予有口才,但无仁德,由是可见。孔子观人,听其言而观其行,亦可借鉴。孔子此次对宰予的批评过于严厉,或许是由于平时宰予过于逞口舌之利,孔子见之不逊,故借机退之,以希望他能见放下傲慢之气,勤于修身。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笔记】无欲则刚。内心欲望过多,必被外物牵着走,而不能按自己的真实意愿处事,亦不能刚毅不屈。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笔记】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与恕构成了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子贡很有才干,十分聪明,非常急切地希望自己能成为仁人,故希望成为仁本身亦成为其成仁之障碍。欲成仁人,不在于求仁,而在于检束自己的内心。德性到了,自然能仁。又“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对事物处理的方式,不是基于“我是仁人,所以应该怎么做”而得出,而是发于自性,自然而然的行为表露。故子贡以不加诸人为美德时,必不能心平气和而为之。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笔记】文章学问,孔子针对学生之理解能力而教之。天性与天道则非参悟至同一道理之人不能理解。夫子之抱负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远大宏阔。众弟子亦只能以管中所窥得见其一二。知夫子所为,而不知夫子矢志不渝,为之所为。夫子的理想或在万世,故能坚韧如此。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笔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方为为学之目的。前十余章孔子虽一直言学、仁等方面,故于此而正本末。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笔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下人亦或有上智也。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笔记】君子之德有四维,自己的行为与德性,对长辈、上级的尊敬,对下级的恩惠,对他人坚持原则。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笔记】与朋友交,听其言而观其行,日久方见其真义士。与人相处,有超出形貌言语之外的东西,当细细品评。语言华丽者未必可信;行为乖张者未必可共事。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笔记】将世事过多地托付给鬼神之事,托付给风水、命运之人,是不够明智的。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笔记】此章结合“乘桴浮于海”章。君子不贪其位,时机成熟则实现自己的抱负,竭尽全力而为之。时机不成熟亦不生嗔怨之心,以自然之心态而处之,并保持美好的期待。陈文子见不善而弃之,本来是好事,但却不能看清世事,不能适应时事。天下无道,任何人都是逃离不出来的。有道之时,尽心尽职,无道之时,蛰伏待机,亦是君子的选择。安时处顺,哀乐而不能为也。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笔记】君子之行为,言是非不言利害。再思,或许是:事是否当为,如何为之;三思或许是:是否当为,如何为之,有什么好处。开始思考好处之时,内心即为外事物困,难以很好的执行一件事了。故孔子不取。当然,孔子并不是说只言是非,而不考虑其他得失。而是当是非与利害有冲突时选择是非。《论语》其他章节中也有关于利害的论述,如: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等。孔子并不迂腐,而是以其原则办事而已。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笔记】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崔子弑齐君”章遥相呼应。能实现抱负之时努力去实现,时机不成熟时,也不逆势而为,致取其辱。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笔记】每读此章,痛心疾首。此章大概写于孔子准备离陈之际,或更准确是在困于陈蔡之时或之后。此时孔子去鲁已9年之久,壮志未酬,年事已高(在当时,能活60岁,已经非常难得),内心孤凉。故叹一生将过,而离自己的理想无期。但好在孔子内心坚定,虽知道之不行,而弟子可以为继,故苦一声,哀叹一声,又会心一笑。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笔记】君子论事而不诛心,以是非不分憎恶,若有人能一日改其过,则君子为之喜,而能亲之。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笔记】此句是最早打动我的章节之一。孔子教人能于人之微言微行处而见其秉性。另一方面,夫子又教我们处事之态度,量力而行,不偏执于事。此章这内容与邦有道则居,无道则退等有内在相合之处。今人处事,常于多种价值观念中不能寻求好的处事之法,夫子以朴实之言语而教之。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笔记】上章言直,此章紧承之,言不直之表现。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笔记】三人有种境界。若以佛家喻之,子路之境界在欲界,颜渊之境在色界,夫子之境在无色界。子路言车马,虽曰不重,亦以之为宝,未离于欲乐。颜子言善、劳,亦有我之境。夫子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已脱离我之境界。夫子之离我之境界,不是强行为之,实乃德性、愿力发乎自然之形状。夫子60而耳顺,不是听什么话都能忍。夫子耳顺,实乃知外事之本末,能究其本,故不纠缠于事物本身,所以一念能守之。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笔记】此章夫子以教弟子为主。内心空明,于事不滞碍者,才能不以形累。求仁之人,以身事仁,以仁为心,不滞碍于欲、名,方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笔记】前些篇章,夫子所提之君子仁人应该奉行之原则,看似高深难行,于弟子之教或有艰难之行。此句将言教重归于身边之事,以增弟子之信心。夫子之好学,是日日自新,不断超越自己。

公冶长第五读后感 篇2

源承姬姓;

宗启春秋。

——全联典指公冶姓的源流。

鲁国郡声和韵远;

博通堂泽浚源长。

——全联典指公冶姓的郡望和堂号。

圣门女婿,言通鸟语;

齐国贤才,画兆吉祥

《活法.叁》读后感(第五章) 篇3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大计,企业的领导者怎么才能够领导企业前行。

计策是从古至今都不可缺失的,战争需要计策,生存更需要计策。如果把社会比作是战场,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家,都在拼死守卫自己的领土不被侵犯,那么企业的领导者就是这片领土的国王。

企业的经营也像是国家的治理,需要考虑如何抵御外敌,需要考虑如何富强,需要考虑如何减少不好的社会风气。在企业中,企业的领导者需要考虑如何在社会的竞争中不被淘汰,需要考虑如何让企业更多的盈利,需要考虑如何用优胜劣汰的方式筛选有用的人才。那么就像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方针一样,企业的运营同样存在这方针,它对于企业而言就像对所有人的思维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让所有人都能够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努力,因为方针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了企业所有人的心是否能够保持一致,也就决定了所有人的努力方向是否一致。明确的目标能够聚拢人心,而迷茫不定的目标只能涣散人心。

作为企业的领导人还必须要学会分享和虚心。要懂得和员工分享企业的未来和发展,让员工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大多数的时候要向员工去展示好的一面,这也是增加员工信心的方式,同时也能够吸取员工关于企业所给出的建设性的意见,并且能够虚心接受,如果对于企业的未来真的是有利的,能够将那些意见融入到企业之重,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4

历经两个月的时间浏览完《第五项修炼》。开始觉得就是一本普通的书,看着看着又觉得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开拓性倡导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的著作。书中描述了一个企业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来排除威胁工作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同时书的作者明确阐述了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并使得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获得成功的论点。作者指出,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能力。

特别是作者把发展学习型的团队合作的基本观点贯穿全书,要求我们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力量,只有真正地共同学习,集体智慧就会高于个人智慧,这样不仅能使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而且团队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学习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越是学习,越能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而团队学习是一个无尽的知识海洋,通过思想的传递和不同方式的思想交融汇合,使人们变得更聪明,思想更加豁达。所以我们应该从书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理论,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第五项修炼》全书概括地说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个方面。学习中我悟出了很多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诚实地面对真相”,都要“自我超越”,认清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已。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自己真心向往的事情,为达到最高的愿望而不懈努力,诚实地面对真实的情况,充满一颗挑战自我的心,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逆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必须杜绝只专注于自己的决定,而忽略了对他人的影响。不能总认为敌人在外部,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发生问题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倾向,去责

怪我们身外的人,出了问题就说是张三责任,张三再说是李四的责任李四再把责任推到王五身上。无休止的推托就是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正是这种障碍我们无法从内部(也就是自己)找到关键的问题点,来有效的解决内部与外部界限的系统问题。众所周知,每个人对每一件事的看法不同、判断不同,其结果必然差异很大。我们若是留意周围所见的事物,提高自我省思的能力,纵观全局,坚持探询和辩护问题的实质,找出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假设,共同探讨其核心理念,坚决拥护真理,这才是达到全体一致所想的结果,这就是深度汇谈。在会谈中开放、坦率地交换看法,让想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比个人思考更深入的见解。同时大家在深入探讨的时候,互相交换意见、想法,传递知识,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思想基础上获得新的见解,来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我们在深度会谈中必须顾及的三个方面:一是当需要深思复杂的议题时,必须学习如何萃取出高于个人智力和团体智力。二是需要既具有创新性而又协调一致的行动。三是不可忽视团体成员在其他团体中扮演的角色与影响。尽管我们的判断不同,但是必须诚实地面对事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无止境的,但怎样才能发挥其学习的真正价值呢?《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告诉我,团队的学习能创造你所想要的最高价值,只有通过学习的才能不断的改造,日积月累,开拓创新,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应时刻准备着,诚实地面对真理,专注于系统思考,突破超越自我的关键,留意自己的言行对身边人的影响,深入别人的内心,共同探讨学习的本质。明确自己拥有与企业一样共同的愿望,融入团队的学习精神,共同发展团体的力量。以企业的共同愿景为目标,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以上是自己学习中的一点感受,原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企业的发展都尽一份力量。

综合管理处考核办

姚忠祥

【公冶长第五读后感】推荐阅读:

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06-01

上一篇:民事诉讼转刑事诉讼下一篇: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试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