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读后感

2024-12-06

红色精神读后感(精选11篇)

红色精神读后感 篇1

《红色精神》读后感

中南路小学五四班

陈芷欣

指导教师

吴晖丹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红色精神》的书。书中主要写的是建党九十周年以来的历史事件。

书中有许许多多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被划分为四大精神,它们分别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图精神。这是党在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作斗争的革命实践中培育和铸造的红色精神。在这其中,最令我深受感动的就要数井冈山精神中《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了。

1928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先后两次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会剿”,失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团困在井冈山,饿死、冻死。

在敌人的封锁下,生活变得十分艰难,部队必须自己下山挑粮在这支挑粮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但他每次挑的粮是最多的。

读到这儿,我不禁感慨万千:朱德爷爷每天晚上还要批改文件,研究战略,可他却不畏山高路陡,不怕辛苦,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朱德爷爷这种以身作则的好品质多么值得大家学习啊!

有几个战士心疼朱德,于是将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但朱德又做了根扁担,还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就这样,大家深受感动,纷纷向朱德学习,尽可能多挑粮。

我看到这儿,既佩服朱德这种身先士卒,为战士们做榜样的精神,又不由得陷入深思。现在的政府官员呢?只知道在家安心等别人送礼上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今的清官能有几个?要是他们遇到什么大困难,顶多一句“让我们携手闯过难关”来打发群众,朱德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领导啊!

上一次,我在玩耍的时候摔破了脚,这时我应该马上到家去找爸爸妈妈,让他们带我去看医生,可每走一步,我的脚就像火烧似的疼,汗珠子大颗大颗地冒出来。我觉得太疼了,不想走,于是便坐在那里等,结果可想而知,伤口发炎了。如果我当时忍着剧痛,去告诉爸爸妈妈不就没事了吗?可我却像温室里的小苗一样受不得半点风雨的摧残和痛苦。

那些红军战士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不畏艰险,誓死与敌人奋战到底;他们遇到困难,勇敢地去克服。他们这种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永远值得人民铭记!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早已过去,但红色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里,那段日子将成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见证,将成为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作为新一代小学生的我们就更应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成为国家之栋梁!

红色精神读后感 篇2

关键词:红色体育,概念,宗旨,特点,意义,精神,影响力

红色体育的概念、宗旨及其特点

1.中国红色体育的基本概念:

红色体育是指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育实践活动, 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的体育活动。红色体育在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2.红色体育的宗旨:

在全国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 对红色体育的宗旨有了明确的定义:“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方针在于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劳苦大众, 在于使文化教育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在于使教育劳动联系起来, 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3.红色体育的特点:

红色体育特点鲜明:第一, 红色体育是为劳苦大众争取生存权利的社会革命的一部分。

其次, “红色体育”是服从党的政治路线, 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为宗旨。

再次, “红色体育”选择贴近生活、结合工作、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中国红色体育文化的历史意义

第一, 彰显了体育参与是工农大众的基本权利。在过去, 找到了一条解决中国国民体质不发达、不好的现实道路。现在来说, 工农大众应该是开展体育运动和普及体育运动的重点对象。

第二, 为在中国普及体育找到一条现实的社会途径。在革命初期, 共产党就意识到要普及体育首先要解决工农大众的问题。当今, 我们同样面临了同样的问题, 而“红色体育”便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第三, “红色体育”为新中国建设确立了方向, 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并培育了人才。

第四, “红色体育”的精神和经验有助于体育强国的建设。首先, 红色体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遗产, 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其次, 如何落实全民健身这个目标, 国家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红色体育”让我们找到了开展和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国红色体育文化对现代主义社会建设的影响力

1.红色体育文化的推动力:

红色体育的精神, 是加强弘扬红色体育文化的内在推动力。其强大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开创体育为民是红色体育文化精神的基本点; (2) 艰苦奋斗, 乐于奉献是红色体育文化精神的根本特色; (3) 打造团队精神, 红色体育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稳固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 (4)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是红色体育文化精神的立足之本, 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 (5) 世代相传是红色体育文化精神得以发展、发扬的唯一保证。

2.红色体育文化推动力的现代体现:

(1) “体育为民”在当代的体现:1952年, 毛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这个题词对于推动广大群众强健体魄、开展广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 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若干年后, 邓小平同志说:“毛主席向来主张, 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就是广泛的群众性问题。”[1]

(2) 继承发扬“艰苦奋斗, 乐于奉献”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源动力:中国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 创建了星火燎原、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乐于吃苦、乐观自信、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红色精神又一次地体现于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重大事件中。

(3) 打造团队精神, 红色体育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稳固发展的重要内容: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同干部战士一起爬山、跑步、游泳;朱德、邓发、张爱萍等同志的身影活跃在篮球、排球及足球场上;任弼时同志时任中央篮球队的中锋;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贺龙、叶剑英、聂荣臻及各级领导同志都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领导干部亲自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极大程度地增进了部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进一步密切了官兵感情[5]。

(4)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红色体育精神的民族立足之本, 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 并强调要恢复和发扬党的革命精神, “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 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 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6]

(5) 世世代代传颂是红色体育文化精神得以发扬与延续的保证,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近年来, 中国红色体育事业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扬, 2010年8月1日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筹备处及我国首家专业全面的“中国红色体育文化”网站“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 (www.zghstybwg.com) 在西安体育学院正式上线运行。

实践证明, 越是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时期, 就越是需要红色体育精神来指引发展、凝聚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弘扬红色体育文化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腾飞注入新的活力。秉承红色体育宗旨、发扬红色体育精神、传播红色体育文化是新时期赋予体育人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谢亚龙.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究竟孰重孰轻[J].体育文史, 1999, (2) :8.

[2]田雨普.新中国60年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的回眸与思索[J].体育科学.

[3]卢元镇.中国职工体育全书[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7:3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2007]7号.北京:国务院办公厅, 2007.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篇3

如果说世界上真正存在无价之宝,那它最应该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而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则以其崇高的追求、纯洁的品质和丰富的内涵,为最可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增添了璀璨无比的伟大篇章,堪称宝中之宝。今天,我们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并在实践的冶炼中得到升华的这些崇高精神,统称为红色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源、动力之源。这一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当代社会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和示范作用。

红色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守纪律、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谦虚谨慎、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当然,不同时期的红色精神内涵更为丰富,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井冈山精神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认真探索民主革命规律,深化对民主革命的认识,逐步弄清民主革命进程中的若干问题,正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畏挫折,勇于探索,凝结、培育、锻造出了一系列革命精神,成为取得革命胜利并永远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是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注重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勇于探索中国革命、军队建设和武装斗争的新路子,是井冈山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策源地的制胜法宝,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甘共苦,为了人民的利益战斗不止,直至夺取胜利,是取得井冈山斗争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所在。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长征精神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考验,战胜党内分裂的种种危机,终于胜利完成跨越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中这样地赞誉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长征的胜利,深刻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之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之魂的最高体现。

江泽民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这里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民族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出发点。此后十三年间,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高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牢固基石,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相结合的典范,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象征。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继承延安精神,把这一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更要发扬和光大延安精神,不断赋予延安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2006年,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西柏坡精神

1948年,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的开始,这一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我军在各个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党中央完成了坚持在陕北拖住敌人的任务,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大胜利,是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中央东渡黄河,移驻华北,并在随后的两个月内陆续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一年前进驻的中央工委合并,中央五位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在西柏坡村会合。在接下来的十个月中,西柏坡成了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铸就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的西柏坡精神。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有着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西柏坡精神中,既有井冈山精神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也有长征精神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在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率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他在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奋斗,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我们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红色精神读后感 篇4

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直播观后感1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

一、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

雷锋同志叫我们做“钉子”,让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我一直保持着认真、刻苦、积极的态度,认真的听每一堂课,积极的请教不懂得问题,所以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

二、学习雷锋“团结一致”的精神

雷锋是一个团结集体、服从集体的人,我们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工作,更要学习他这一点。在集体中,我团结同学、积极的配合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认真的做好班级卫生,为班级争功?

三、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雷锋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我曾参加过学校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在“红星小学”的支教。虽然并没有教给孩子们太多的知识,但却带给了他们欢乐,而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在今年的暑假,我也准备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去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我想要帮助更多的孩子,让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好好学习,对未来充满希望?在经济上,而我也会积极的捐赠自己东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敢于钻研探索,这是不计较个人利益的精神。正义、勇敢、奉献、节约,他的优秀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学习他,也不仅仅是做一件或两件好事,而是了解其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后,真正的一种体现在行为行动中的精神。今年的雷锋活动月即将结束,但是学雷锋活动远没有停止,我会把他作为生活学习、工作的榜样,勇于奋斗、不停探索、积极进取。

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直播观后感2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每年三月的学雷锋活动都会使我们对“雷锋精神”有新一层的认识,今年也不例外。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都被我们记住,因为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实践准则,使每一个中国人所崇尚的。

(一)钉子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丢弃浮夸和浮躁,它使得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学习,而更要有探索精神。对于我们,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复习中我们更要有不言放弃的“钉子”精神。在这一个月来,同学们充分弘扬雷锋精神,钉子精神,在班级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勇于赶超,勇于拼比,不甘落后,积极向上。每次考试的优异成绩是对此最好的见证。

(二)一心为公

雷锋同志敢于为集体为国家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深感佩服。雷锋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个人的利益上升为国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中学生,我们更要学习他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而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

(三)团结一致

雷锋是一个团结集体,服从集体的人。我们在集体中生活学习的中学生,更要学习他这一点。同学们亦要敢于为集体出力奉献,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在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中都涌现了一大批敢于为集体奉献的优秀中学生。跑操时的整齐步伐,喊口号时的响亮声音,卫生扫除时的积极踊跃,纪律严明卫生清洁,每个同学都为集体作着贡献,都深深融入到了集体中,在集体中感受快乐,在集体中享受知识的沐浴。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是这句话的履行者,他用年轻短暂的生命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同时这句话,也给了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雷锋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个真正的党员。哪里需要帮助那里就有他。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更是弘扬了这种精神。同学民利用午休时间体老师打扫办公室;(转 载 于: 书 业 网)课下弯腰捡脏,为学校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互相帮助补习功课。相信将来在社会上,有困难的地方不仅有雷锋,还有我们。

(五)正义的雷锋

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敢于钻研探索,是不计较个人利益的精神。正义、勇敢、奉献、节约,他的优秀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学习他,也不仅是做一件或两件好事,而是了解其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后,真正的一种体现在行为行动中的精神。今年的学雷锋活动月即将结束,但是学雷锋活动远没有停止,我们会把他作为生活和学习的榜样,勇于奋斗,不停探索,积极进取。

现在是一个英雄缺失的年代,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我们不由得怀念过年过去英雄辈出的.日子;怀念归去化崇拜为力量努力进取的日子;怀念过去为寻找思想答案的答案而苦苦追寻的日子。那样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带给时代感动的英雄真的被人遗忘了? 例如,雷锋。这个只为他人着想,公而忘私,艰苦朴素,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作为90后的一代,我们一直都给人一种自私自利的感觉,我们喜欢名牌、追求时尚。但是随着青涩岁月的离去,我们将承担起家庭与社会的各项责任。孔子曰:“后生可畏, 焉知后来者不如今”我们90后身上的确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正因为有了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精彩。回顾这次学习雷锋活动,使我们逐渐对“责任”、“使命”这两个词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愿雷锋精神与我同行!

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直播观后感3

几十多年前,毛主席的手一挥,全国人民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时至今日,雷锋精神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甚至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都把雷锋树立为士兵的楷模。每当我们感叹人情冷漠时,每当我们急需帮助时,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雷锋,想起和他一样的人。每年的 3月5日,人们都在自发地学雷锋做好事,都在大力地弘扬雷锋精神,但似乎已经走向了形式,变成了只有一天的感动。

时代在呼唤雷锋精神,有人也在质疑雷锋存在的现实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必要深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无私的。无私就是没有个人利益在里面,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这是雷锋精神的实质。那种打着雷锋的旗号,想着做一点事就要换取领导的表扬、同事的称赞以及其他种种好处的人是“假雷锋”而不是“活雷锋”。

雷锋精神是敬业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工作都干不好就到处学雷锋,这个人八成有问题。工作干不好,影响单位、影响个人,需要别人帮助而不是去帮助别人。人家雷锋当工人是个好工人,当士兵是个好士兵,这才是他被人学习的重要原因。

雷锋精神是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每年的3月5日,看到街头那些免费给行人理发的所谓“活雷锋”,我就在想:是这些行人没钱到理发店理发吗?“活雷锋”是想学雷锋,但这些行人却有占便宜的嫌疑,实在是把雷锋精神功利化了。帮助困难的人是雪中送炭,帮助不困难的人却不一定是锦上添花。

雷锋精神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干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干一辈子好事。换句话说,3月5日学雷锋不难,难的是天天学雷锋。我们完全没必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去给人免费理发,正好相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了也是学雷锋,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学雷锋,恶小勿为之、善小勿不为不也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吗?每天做好每件事,尽到自己的责任,坚持下去,雷锋精神同样会得到弘扬。

雷锋精神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直播观后感4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

每一年的学雷锋活动都会使我们对“雷锋精神”有新一层的认识,今年也不例外。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都被我们记住,因为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实践准则,使每一个中国人所崇尚的。

响应学院团委“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青年志愿者”号召,3月10日下午,__农业大学__级____班团支部组织了“学雷锋——走进敬老院”的活动。这天天气很好,我班学雷锋活动小组第一组的十一名男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__敬老院。一幕幕感人的场面绽放眼前:有的拿扫帚打扫院子,有的抄铁锨清理杂草,但主要还是为敬老院扫除残雪。

而第二组20名女同学在团支书的带领下细心的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拖地,有陪伴老人聊天,还分头擦起了窗玻璃和楼梯扶手、栏杆,连墙壁上的浮尘、蜘蛛网都一丝不苟的一一清理干净,给老人们营造了温馨、舒适的环境……在与老人拉家常的过程中,同学们活泼天真、谈笑风生、嘘寒问暖,都流露出对老人的敬意,使孤寡老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真情。此次敬老院之行,以与老人们依依惜别的一张合照精彩落幕。活动充分传播了学生的尊老思想,宣传了社会的敬老风尚,渗透了国家的爱老美德。

雷锋生前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多么伟大的情操啊!雷锋精神概括地说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英雄主义、社会文明的结合。雷锋精神反映的是人民的精神追求,代表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具有永恒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的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

雷锋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将不断的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明星般耀眼的光芒,但我们要用真诚和热心,用雷锋精神来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我们更不能忘了他的螺丝钉精神,还记得那句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那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到的一句话。作为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加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伟大。雷锋用他暂短的一生能够激励几代人的成长,是因为他所具有的高尚品质赢得人们的爱戴和崇敬。雷锋精神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特殊品格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向前。

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直播观后感5

初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学雷锋活动月。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我们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开展学雷锋活动。学习雷锋不仅仅是做好人好事,我们更要把这种精神贯穿于学习、工作、生活中。

一是要学习雷锋“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雷锋把党比作“母亲”,把社会主义比作“命根子”,自觉“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反对党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人“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弘扬雷锋精神,我们就要首先学习雷锋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鲜明立场,不断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建立起坚固的精神支柱,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永远与党同心同德。

二是要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宝贵品质,自觉发扬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雷锋用全部生命实践党的宗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辉典范。我们每个同志都应像雷锋那样,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利益舍得一切,自觉发扬奉献精神,更应“先天下之忧而忧”,自觉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牺牲一点眼前利益,为社会的总体利益,牺牲一点局部利益;为集体利益,牺牲一点个人利益。

三是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革命精神,甘当四化建设的“螺丝钉”。雷锋一生中,当过农民、公务员、工人、战士,挖过矿石,开过推土机,扛枪站岗,学过汽车驾驶,真正像颗螺丝钉,党把他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在当今社会这种“螺丝钉”精神不可少。我们学习雷锋,一定要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奋发拼搏,尽职尽责,勤恳扎实,积极进取。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最有影响的精神力量我将继续把学雷锋活动进行下去,彻底消除形式主义,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篇5

— —共青城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姚姝娟

生于这个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是否会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忘记对祖国所肩负的重任?我们是否会因为风沙的覆盖而忘记祖辈们所留下的光荣印记?我们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洗礼而放弃那该我们铭记于心的红色内涵?相信我们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在祖国的呵护和抚爱中长大,对祖国所经历的历史又怎能轻易的就从记忆中抹去。为了让孩子们铭记历史,2017年12月16 日,共青城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为期一天的圆梦蒲公英——传承红色经典“留守儿童看县城”活动。16日上午八点,45位学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在老师的陪同下早早的来到活动中心,等候前往英雄城——南昌的大巴车。尽管一直下着小雨,也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热情。在1个半小时的车程中,孩子们认真地聆听冯导介绍关于南昌的历史,在冯导的带头下,孩子们拿起麦克风,大声的唱出他们心中最动听的革命歌曲。一路歌声,一路欢笑。

第一站,我们来到小平小道进行参观。小平小道是伟人邓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小平同志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在导游的带领下,孩子们先后参观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小平车间、艰难岁月展厅、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厅、“将军楼”以及南昌陆军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展览”。走在小平爷爷走过的小道上,感受小平爷爷那时工作和生活的艰苦。只有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具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

第二站,我们随着导游缓缓地进入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馆内,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斑驳的照片,一份份陈旧的报纸、地图,一把把锈迹斑斑的枪支,一颗颗陈旧的手榴弹及各种各样的废弃子弹,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当年新四军战士战斗生活的艰苦卓越,领悟到新四军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在南昌最繁华的中山路旁,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胜地,绿树繁花掩映着的一栋普普通通的四层楼房格外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个纪念馆是以八一南昌起义为主题的展览馆,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来不断成长壮大的历程。听着导游的讲解,重温这段壮烈的历史,除了骄傲和自豪,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

传承红色基因淬炼红色精神征文 篇6

有一心为民的温情。共产党员与群众之间是鱼水深情,这份感情就像“鸬鹚沉到水底”,具象在家书往来中,体现在日常相处里。习仲勋时常鼓励妻子要深入群众,他在信上写到:“农村是一个大学校,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人民好比土地,党员好比种子。共产党员在群众中成长,群众对党有“生身”之恩。徐特立教育子女,每天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若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想群众的困难。“为民作勤务,劳怨均不辞”,一心为民是党员干部溶于血的誓言,是党员家风的永恒底色。党员干部要把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和感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既言家情也论民情。

有俭朴清正的风骨。勤俭节约是持家立业的根本,是廉洁的开端。在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上,这种质朴纯粹的共产主义精神熠熠闪光。住进中南海20多年,朱德同志除了出访所用的两套好一点的衣服,其他的衣服都有补丁,始终克勤克俭、一身清风,他对家人反复强调:“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了。”当焦裕禄得知自己的孩子“看白戏”时,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训”了一顿,紧接着就起草了《干部十不准》,不准干部搞特殊化。正人先正己,家风连政风。家风如雷霆万钧、似春雨润土,党员干部要敢于亮家规、定家训、正家风,育好“小家”才能兴旺“大家”。

有存道为刚的信仰。回顾-,一封封壮怀激烈的家书,用至纯至性的真情向亲人传递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赵一曼就义前留给孩子一封家书:“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吉鸿昌赴刑场前留给其妻的遗书上写到:“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曾被家人误解的“红色特工”冷少农,在收到稚子来信时,既有作为父亲的激动,更殷切期许着孩子成长为一个在新光照耀下“顾及到社会人类”的后继者。穿过历史的硝烟,走向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这种以生命和热血铸就而成的家风依然在延续。面临疫情大考,无数“党员之家”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这是共产党人的刚性,是革命者的“基因”,是始终不渝跟党走的理想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红色精神读后感 篇7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成熟的、富有生机的文化传统,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已经形成。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 它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动力接连不断、哲学慧根日益萌发的精神源泉。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中涉及许多基本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 这种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和改革的成功, 都必须首先以其民族精神来支撑。民族精神本是一种宏观的民族文化, 文化心态在时代背景下的任何波动, 都必然导致时代精神的律动。

传统文化的外延显然要比儒家文化宽泛得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价值取向的总体表征, 而儒家文化则仅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态中的一种而已。传统文化除儒家文化外, 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 如道家文化, 法家文化, 墨家文化, 名家文化, 佛教文化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由民族传统文化凝结成的。尽管传统文化有多方面的结构、层面, 但都是由它的精神本性决定的,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创造力、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 最值得我们珍视的, 是这五千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 也是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在我国, 应该说从殷商奴隶制国家政权建立后, 爱国主义思想就逐渐形成,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 逐步完善起来。应该指出, 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是打上时代烙印和阶级烙印的。陕西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不仅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 而且数量多, 分布广, 影响大。

陕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出发, 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极具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党的意识形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三、遗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陕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西安、延安重点项目开发已成规模。近10年来, 陕西围绕革命旧址、纪念馆、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优势资源, 加大旅游产业开发, 形成了以延安革命旧址、西安事变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 特别是2004年国家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后, 以红色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逐步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陕西省红色旅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接待人数达1520万人次, 收入62亿元, 同比增长20.6%和24%, 高于全省旅游业增长速度。比如西安, 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从3000多年前的西周算起, 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特别是周、秦、汉、唐, 都是统一的大国, 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陕北则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 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陕南文化是一种由移民构成的文化。再比如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 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延安在中国革命史和全国革命纪念地中的特殊地位, 积淀了发展红色旅游的优质旅游资源基础。

四、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是一个整体, 它是有规则的, 因而能绵延不断, 代代相传, 但文化又是充满差异, 不断变异的, 因而又是千姿百态, 代代有变的。世界上有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国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我国历史文物之众, 文化典籍之多, 优秀传统之厚, 和其他文明古国比较起来, 是首屈一指的。其他文明古国, 由于种种原因, 文化传统曾遭到中断的厄运, 唯独我国古老的文明不仅没有因民族征战而覆灭, 反而因与异族文化的互相融合得到发展更新。因此, 我国的传统文化, 是名符其实的“代代相传”, 形成文化积淀, 它有强大的惰性, 左右着传统文化的定势发展。又由于异族文化的互相融合, 易于接收外来文化, 促成了文化的更新, 使传统文化“代代有变”, 不至于趋于僵化。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是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抛弃我们的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程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国传统文化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对一个民族来说, 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 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 饱尝艰辛而不屈, 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 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刻, 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但是,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经常地发生着变化, 对待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上仍然有不同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社会总体上是发展了, 但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其中之一对传统的放弃和否定。一些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漠不关心, 有关知识极为贫乏。应该说,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文化的问题, 或者是学术争论问题。事实上它是对待民族, 对待社会主义、对待改革开放的大问题。否定传统、放弃传统, 就意味着否认我们的民族,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否定改革开放。

结束语:

陕西曾经是革命的大本营, 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它和陕西辉煌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和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一起构成了今天的陕西文化。陕西红色文化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黄要资源。陕西现在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不仅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 而且数量多, 分布广, 影响大。继承革命传统, 发扬延安精神, 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建设文化强国,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任何民族的进步, 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系。任何时代的发展, 必须以民族精神为支撑。本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入手, 运用马列主义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的观点, 以陕西典型的红色文化为例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构架, 尤其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的复和体。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民族精神博大丰富的民族。这主要体现在求实, 崇尚气节、富于革命传统, 自强不息、刻苦耐劳, 宽容、和平, 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上。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工人日报》2001年2月26日

[2]国家教委社科司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403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755~756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668

[5]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陕西历史简明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6]万生更, 陕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0.

[7]万生更,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探析[J].西安:理论导刊, 2010

致敬抗战历史弘扬红色精神 篇8

一提及抗战,李阿六老人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17岁进的新四军,去过山东,到过湖北。受过两次重伤,一次是头部被炮弹伤到,一次是腿被子弹打穿。我的青春给了部队,给了战场,这是我的光荣。”老人表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在山东,“当时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我和我的战友奋战几天几夜才杀出一条血路。”在老人谈话中,数次提到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他们之中,很多人献身疆场,活着的人如今与老人一样渐渐老去。但过去的光辉历史并没有随着那一代人的逐渐老去而被遗忘。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老人唱起新四军军歌,声调昂扬,一如过往。

* * *

进入蔡塔村,几经询问,我们终于抵达了吴鲁泰老人的家。

据老人口述,1943年,时年23岁的他成为昆明空军军官学校第23期学员,并辗转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多国学习飞行技术,后由于战争时期眼睛受伤,在南京航空专科学校任职仪表老师。

抗战胜利后,远离战争的老人却不幸罹患喉癌,声带被切除已达40余年,唯有依靠空气进到肾管里振动发声。但老人始终保持乐观,自主研究针灸等保健知识,还兴奋地向团队成员表示:“我现在94岁了,我要一直活到120岁!”

纵观一生,老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愿,但他心系国家未来的发展,指出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的缺点,号召青年一代刻苦学习,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 * *

“我是14岁参加的八路军,是铁道游击队的卫生员,打仗也跟着一块冲锋上阵。大大小小的战斗参加了有四五十次,负伤有9次。鬼子不可怕,负伤也不可怕。”现年87岁的杨印石老人,是华东一级人民英雄、二十二军救护模范,模范党员,一个个头衔都诉说了那段时期的不凡历史。

让分队成员动容的,不仅仅是老人在抗战中的勇敢、坚韧,还有多年的军旅生涯对老人一家的深远影响。同为卫生员的杨老夫人,经当时院长介绍与老人相知相识,相伴走过几多春秋,而杨印石老人艰苦朴素的作风也让这个家庭以朴素、节俭为家风,军人风骨在这个家族中延续。

* * *

宋仁芳老人,1946年加入共产党,共荣立三等功5次、四等功1次,并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以及“省离休干部先进个人”。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兵要不怕苦,更要不怕死。”老人向团队成员回忆起战争年代的点点滴滴,眼眶却早已湿润。

现在的宋仁芳老人作为中国收藏协会会员,省老年邮协、市邮协理事,爱好收藏。除了邮票,老人还喜欢收藏根雕作品,多年来创作根雕作品千余件。“我是一名军人,我在军中所经历的,战争中所经历的,我希望现今的青年一代都能够了解,我希望当代青年不会遗忘了过去那段历史。”老人将自己创作的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作品进行展览,诉说那个年代的故事,传递爱国主义情怀。

“能有你们陪我说说话,我觉得特别开心。你们就是中国的希望,要铭记过去历史,发扬红色传统,做好革命的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出力啊。”老人寄希望于当代青年。在此,“致敬抗战历史,同沐核心价值”分队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抗战老英雄,在学习其精神的同时也为其带去一份温暖。

通过走访多位抗战老英雄,从其个人事迹还原抗战历史,小分队成员获益匪浅。先辈们用鲜血换来今日祖国和平安定,用生命死守中国红色尊严,他们对祖国做出的贡献,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人民群众也不会忘记。

唤醒历史、铭记伤痛、砥砺前行,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致敬抗战历史,同沐核心价值”大学生实践团队在此号召所有人缅怀抗战精神,承袭民族风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而奋斗。

(责任编辑 李赞庭)

红色精神读后感 篇9

五年级1班

XXX

指导老师:XXX

XXX小学“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红色旅游征文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上虞市博物馆,参观红色展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成立。很快,许多上虞人士投入到党的怀抱,涌现出了叶天底、王一飞、何云、陈树谷、章辅、周达明等一大批革命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五星红旗之所以鲜艳,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染成的。

走进展厅,首先是各位上虞烈士的简介,有二三十岁的,也有五六十岁的。接着是上虞走向解放的经过。还有著名书法家的题词。啊,快看,那是什么?哦,原来是记载着诸多革命故事的连环画,听爸爸说,这些都是他小时候看过的故事《白毛女》、《两个小八路》……我真想看一看这些故事。

接着,我们看到了各种剪纸。有毛主席头像,有周总理头像,还有朱元帅头像……。那些剪纸十分精细,连毛主席下巴上的小痣都剪了出来。瞧,那儿有一把大刀!走近一看,原来是革命时期留下来的。旁边还有炮弹,茶壶等。后面还有红色火花、红色像章等展览。

红色精神读后感 篇10

我爱这艳艳的红……

五星红旗,凝聚了千千万万革命者的追求与信仰,倾注了亿万人民对祖国的深情挚爱。我热爱祖国,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红领巾。每天,胸前佩戴红领巾,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与历史的重托,时刻提醒着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在队旗下的宣誓:在队会时间,带领大队委走进低年级教室进行队旗前教育,宣传红领巾是少先队员最鲜明的标志,佩戴红领巾,更要爱护红领巾,手把手教会低年段的小同学行队礼、向国旗致敬;参加“穿红军服,唱红军歌,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向大家宣讲革命前辈们的红色故事,宣讲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中,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壮举……

我爱这艳艳的红……

每逢周一,作为升旗仪式主持人和指挥,我心中格外自豪,同时也多了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在周日,我把红领巾洗干净,叠放好,熨烫好专门为升旗仪式准备的崭新校服,不停地练习指挥手法。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站在主席台喊出“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当我五指并拢高举过头,行着队礼仰视着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当我指挥着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国歌时,我早已心潮澎湃,这是先烈们用生命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的最强声音,是永恒的红色旋律,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往前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应该传承红色基因,把更多的红色故事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一起用红色精神的养分,时刻滋养着我们的梦想;应该用心听每一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坚定理想信念,磨砺坚强意志,锻炼强壮体魄,用实际行动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因为五星红旗而骄傲,明日,祖国人民站在红旗下,因我们而自豪!

红色精神读后感 篇11

一、开拓创新的精神

客家先民从中原来到赣、闽、粤交界处,通过顽强拼搏与当地土族人一起将寂静闭塞的山地开辟成了文教兴盛、农业发达、商业繁荣、人口兴旺之地,形成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的源头在中原,但是客家文化并不等于中原文化。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中不断吸取不同地域文化的过程,就是对中原文化不断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出了客家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如客家饮食文化既有中原传统饮食文化的修养,又吸收了百越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叶剑英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开拓创新,巧妙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像客家人开基立业那样建立中央苏区,是史无前例的创举。红色设计师在大众化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向客家人学习,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设计运动。这一时期,红色设计在种类上可谓多种多样,有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展示设计等;在数量上,仅报刊一类,红色设计师就分别为苏区中央一级和所辖的5省的省级党政群领导机关设计了85种、特委一级27种、县委一级27种,有力地推动了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勤俭节约的精神

赣南、闽西客家地区山多田少,简单、小规模的农业耕作使客家人的生活主要停留在简单、粗放、低效的状态。因此,勤俭节约长期以来不仅成为客家人的生活态度,而且发展成为他们持久、强劲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时尚。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民居建筑、衣着物用,无不流露出勤俭节约的特点。客家民房大多为土坯房,极少装饰;成年人的服装基本上以蓝、黑色为主色调,耐脏耐洗,便于劳作、出入山野田园,同时也是客家人外柔内刚、勤劳节俭的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设计师经常在报刊、宣传栏中号召广大的苏区干部群众时刻注意节俭,积极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在许多平面作品的设计中,红色设计师主要采用以黑、白搭配为主的设计语言,既克服了物质短缺带来的困难,确保了革命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使作品呈现出朴素大方、粗犷大气的风格特点。如黄亚光创作的宣传画《莫斯科的十月节》,以苏联人民欢庆十月节的游行集会为内容,讴歌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设计风格简洁明快、醒目大方。赵品三创作的宣传画《整师整师地加入到红军中去》,黑白色搭配,刻画了苏区儿女投身革命的情景,真实地反映当时苏区儿女高昂的革命热情。其实,在设计艺术领域内,黑、白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语言,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内涵。黑与白使人们经历了两个极端,在冲突与融和中创造崭新的视觉感受,可以说是最单纯、最深刻、最优雅、最有力度的对比。在传递信息时,黑与白作为视觉元素进行表述更显得直接。中央苏区的红色设计师运用黑与白表现深遂的思想,创造出很好的空间。

三、务实勤奋的精神

客家人长期以来都处于迁徙流动的生存状态之中,他们面对自然、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化,以务实的作风“观像制器”,逐渐形成了追求实用与耐用、轻装饰重功能的制器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客家人尚简崇拙、贬奢抑侈。

在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师像客家人一样,在设计中追求实用与耐用、轻装饰重功能。如毛泽东在中央苏区使用过的电话机,是设计在直线型小木箱上的,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物件,但结构坚固、耐用、质朴大方。红军使用的药箱、邮件箱、斗笠等,也大多是在保证结构部件实际功能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对耐用性的追求,以自然的手法对功能部件进行形式上的审美处理,风格基调呈现出粗悍结实、大气拙朴的特点。另外,以单色为主的视觉传达也体现了客家的务实精神。如在《苏维埃邮政欠资邮票》的设计中,设计师以褐色的文字设计,将单色简洁大方的视觉效果充分表现出来,图案上方的文字分别是“苏维埃邮政”、“壹分”,中间的文字是“欠资”,下方是阿拉伯数字“1”,两边分别绘有一颗大五角星,主题突出,形式语言大气,在苏区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激励了苏区群众的斗志。

上一篇:杭州西湖导游词免费下一篇:丽江大气污染防治2018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