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故事书读后感(精选11篇)
红色经典故事书读后感 篇1
红色经典故事读后感
金湖县金北镇中心小学四年级 祁媛
红色经典故事是什么?带着满肚子的疑惑,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原来是红军的故事。对红军,我可是非常崇拜的!读了好几位偶像的事迹,我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首先是《子弹在飞——上甘岭狙击手传奇》。这普通的步马枪叫莫辛纳甘,解放军叫它“水连珠”。这枪很普通,但它的四位主人用它创造了辉煌。其中,“狙神”张桃芳曾在名敌人,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这种枪真的不太好,有些性能不足,也不适用于狙击。可是张桃芳勤学苦练,熟能生巧,将这枪用得出神入化。志愿军,就是这样勤奋、能干。
其次是《在战火中成长的女性团队》。在红四方面军的妇女团,有数千名女兵随队转战,她们承担起那些本不该由其承担的任务。张琴秋是军校政治部主任,英姿飒爽,在川军一团包抄四军总医院时,她沉着安排,将敌军缴械。后来,张琴秋任妇女独立师师长。这是红军的聪慧、妇女的精英。
然后是《雪山小太阳》。这名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女战士只是个小卫生员,却是个能让战士们振作精神,能为战士们驱赶寒意的重要开心果。她拿到了一件大红毛衣,却又将它递给了那位受伤的战士,拼命将他拉起,而她却献出了生命。她只是一个小卫生员,还很年轻,却不惜自己的生命救了一名受伤的战士,她是多么欢喜得到那毛衣!红军不怕死亡,英勇奉献,快乐、坚持,是多么让人敬佩!
还有《两爬雪山》。孙文莲是那么小的女孩子,已经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她不惧鬼神,是多么勇敢!为了坚持,愿意吃辣椒到流眼泪,这是多强的毅力!最后是《寻访“革命母亲”常大娘》。她自己剪掉了冻烂的脚趾!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忍受疼痛的能力!她忍受了一切:恶劣的环境、叛徒的拷问、挖地道的艰辛„„这太不容易了!所有的战士都认她作娘,她也像亲娘似地对待战士。
红军,这个神圣的名字,让人敬佩、崇拜。红军做的事、红军的精神,谁能比得上!我们要学习红军的精神!至少,我读了红色经典故事,被感动了。
指导老师:李冉冉
红色经典故事书读后感 篇2
经久不衰说《红岩》
为什么小说《红岩》的影响持续时间这么长?这么深远?为什么50年长销不衰?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60多年前,发生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这场血与火、生与死、革命与反革命的狱中斗争,实在是太残酷、太壮烈、太激动人心、太可歌可泣了。革命烈士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下的这辉煌的历史一页,是那么鲜明而深刻、形象而具体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什么是党的光荣传统。可以这么说,没有“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没有革命烈士大义凛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比壮烈、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就没有《红岩》!《红岩》就谱写不出这曲震撼人心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红岩》出版于1961年底,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书中革命先烈的形象和事迹,深深感染、激励着广大读者,引导着广大读者以坚定的信心和高昂的斗志,从饥饿的困境中,从低迷消沉的状态中走出来,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1962年中秋节,全国青联在北海公园举行联谊活动,当时《红岩》作者之一、全国青联委员罗广斌正在北京,应邀参加联谊会,我作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代表陪同他前往。在白塔下优美壮丽的漪澜堂内,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紧紧地握着罗广斌的手,亲切地对他说:“你们写了一部《红岩》小说,我不说你们写了一部好书,因为用好书这两个字,已经不能概括它的意义了。在当前经济困难时期,你们出版的《红岩》,以出色的描写,感人的事迹,吸引了广大的青年读者,以革命烈士崇高的牺牲精神,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理想和革命气节的教育,使人们保持高昂的革命精神境界去战胜困难。《红岩》的社会贡献,已经远远超过了一部好小说的作用。”耀邦在讲这段话时,是很动情的,他的估计是对的,到1966年“文革”前,《红岩》已经印了300多万册。
50年来,从《红岩》的存在和发展来看,《红岩》是和革命先烈的气节和情操、形象和事迹,和党的战斗精神和光荣传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因此,无论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还是“文革”后拨乱反正的新时期,无论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时期,还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今天,《红岩》一直在有效地发挥着扶正祛邪,发扬浩然正气,保持革命气节,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先进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红岩》始终是竖立在社会主义文学阵地上一面不倒的旗帜!
《红岩》创作的缘起
小说《红岩》的创作,首先与时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朱语今有关。
语今同志1936年上大学时参加民先总队,1938年在延安入党,1939年到1946年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工作,参与领导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工作和学生工作,他在重庆红岩村工作7年,对重庆方方面面的情况,他都很熟悉。解放后他任团中央常委,中国青年出版社黨组书记、社长、总编。可以说他大半生都是从事党的青年工作的,对青年工作有很深的感情。
那是1958年10月,作为年轻编辑的我跟随朱语今社长来重庆调研、组稿。当接触到“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狱中斗争这个题材,朱语今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题材、大题材。于是他果断拍板决定,要约罗广斌、杨益言他们写长篇小说。当时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团市委的常委,一个是统战部长,一个是办公室主任,他俩虽都在团系统工作,可要他们写长篇小说,他们从没有想过,也没有写过,唯恐完不成任务,不敢接受。朱语今针对他俩的思想顾虑和畏难情绪,热情鼓励说:“你们都是团的干部,天天教育团员、青年要响应毛主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现在轮到你们了,就不能带个头?你们没有写过小说,为什么不能学着写?你们写小说,目的很明确,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为了教育青年一代,就是为了完成狱中烈士的希望和嘱托,完成一个狱中幸存者、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不要犹疑了,写吧!”朱语今这一番话,既是一个老青年工作者发自内心的殷切希望,又是上级团委下达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中青社向作者的约稿。
在朱语今的鼓励下,罗、杨开始应允,但朱语今也明白,罗、杨都是市委组织部管的干部,不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专业作家,写《红岩》这样规模的长篇小说,不脱产、不集中精力,不全力以赴,是写不出来的。于是朱语今出面给罗、杨请创作假,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键人物,时任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肖泽宽。
肖泽宽对朱语今的建议很重视。朱语今在南方局工作时,肖泽宽担任过四川巴县县委书记、川东工委书记等职,他俩早就相识,是老战友了。在我们离开重庆后,肖泽宽立即向时任市委第一书记任白戈汇报了,任白戈虽也很重视朱语今的建议,但没立时表态。任白戈是30年代的老作家,对文学创作很在行,他也知道罗广斌、杨益言有中美合作所狱中斗争的经历,但经历是一回事,写作又是一回事。罗、杨没有写过长篇小说,能担当得起写长篇小说的任务吗?万一写不好,怎么向团中央、向热心的朱语今交代?任白戈的考虑是有道理的。这时肖泽宽及时表示了意见,他对任白戈说:“朱语今是我的老战友了,万一写不好,只要我们尽力了,团中央也不会说什么的,而且朱还向我表示,中青社也会帮助他们的。”在肖泽宽说明这一切后,任白戈表态:“好,我支持。”此后,在市委常委会上还进行了讨论,决定要把写长篇小说《红岩》的创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考虑,指定肖泽宽代表市委负责组织领导小说《红岩》的创作。任白戈考虑得很具体,他对肖泽宽说:“写‘中美合作所’狱中斗争这样题材的小说,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表彰先烈,揭露敌人。’”50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任白戈提出的这八个大字,是抓住了小说《红岩》的核心。
艰苦备尝的创作过程
肖泽宽在《红岩》的创作中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了党的领导的作用。首先他以市委组织部名义把罗广斌、杨益言从各自工作岗位上抽出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集中精力,专心写作。在与罗、杨交谈中,他发现罗、杨对狱中的革命烈士的思想和事迹比较熟悉,而对国民党的敌特人员,了解不多,也理解不深。要写好《红岩》,就要对敌我双方都有深入的理解才行。在他的建议下,经市委同意,准许罗、杨到公安部门查看相关的敌特档案,提审在押的敌特分子。肖泽宽这个重要决策,对罗、杨来说太重要了。为了摸清敌特内部的情况和特务与特务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罗、杨一次又一次翻阅有关特务交代的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罗、杨终于在众多的敌特档案中,发现了一整套跨度长达15年之久的特务日记,使罗、杨对特务内部的种种矛盾变化,以及不同人物的面貌、心理特点,有了透彻而具体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丰富了罗、杨已掌握的素材,这为罗、杨后来成功塑造几个高层的军统大特务的形象,奠定了基础。正如杨益言后来说的:“仅凭我们掌握的敌特人员的材料,是塑造不出徐鹏飞、毛人凤、严醉、沈养斋那样级别军统特务形象的,也很难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时期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
小说《红岩》的“征求意见本”写出后,由于罗、杨受真人真事的束缚,又因为怀着悼念烈士的心情过重,整个作品格调不够高昂,感伤、压抑的内容比较多。任白戈看过后,尖锐指出:“小说的精神状态要翻身。”怎么样表现革命烈士高昂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怎么样反映重庆解放前夕敌溃我胜的全国形势?怎么样跳出真人真事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角度反映“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监狱里面的斗争?这是肖泽宽当时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为此,他亲自出面,主持召开了三次座谈会,邀请四川、重庆地下党的老同志参加,给“征求意见本”提意见,给作者提供史实、史料、背景材料。正是在这样一些座谈会上,使罗、杨在已掌握的素材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比如《红岩》中的“红旗特务”郑克昌这个人物,就是在老同志座谈会上提供的线索。原军统渝站站长李克昌,专门搞“红旗特务”那一套,重庆解放后,很久才在黔江抓获他,后押回重庆。肖泽宽立即叫罗、杨去翻看李的全部供词记录,使罗、杨对特务的狡猾、阴险、罪恶行径,有了较深刻、较具体的理解。为后来在《红岩》中塑造郑克昌这个军统特务的复杂形象,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当时文学界的朋友,针对罗、杨从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实际情况考虑,有的建议他们不要写渣滓洞、白公馆两个监狱的斗争,集中笔墨写好一个监狱斗争就很好了。有的建议他们只写狱中的斗争,不要铺展开来,写狱外地下党的活动。罗、杨处于徘徊彷徨之中,不知如何决断才好,曾一度比较沉闷,对市委领导和老同志们提出的希望和建议,能否完成得好,感到没信心。肖泽宽在主持过这三次座谈会和听了大家的意见后,他也深深地感觉到能否成功地塑造好许云峰、江姐等一批狱中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是《红岩》成败的关键。而罗、杨坐牢时,不过20出头的年轻人,要求他们深刻理解、生动刻画、塑造一批共产党员的形象,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肖感到对罗、杨的要求,要一步步来,欲速则不达。肖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他不仅准确地把握罗、杨当时的思想脉搏,心理想法,实际困难,而且他还看到两个年轻人高度的责任心和可贵的朝气、干劲和巨大的潜能。他对罗、杨始终抱有信心,就是在罗、杨自己信心不足之时,他也没有灰心。
在一个深秋的晚上,肖泽宽来到团市委宿舍,他把罗、杨找了来,满怀悲壮之情,向罗、杨介绍了他的战友、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建业烈士,生前从事地下工作时的感人事迹和牺牲前游街示众时表现出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以及他牺牲后在国统区重庆市人民群众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原来罗、杨只了解许建业烈士狱中斗争的一些片段,而对他被捕前和牺牲时的事迹,以及牺牲后在公众中产生的影响是不了解的,后来他们在肖泽宽提供的有关许建业烈士的第一手珍贵材料的基础上,又揉进了许晓轩烈士一些事迹,终于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的形象。
针对“征求意见本”中存在的问题,肖泽宽向罗、杨指出:“‘中美合作所’狱中的生活,确实是非常黑暗、非常残酷的,所以人们才说它是座人间魔窟。但是在这里,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气节和情操,写下了不朽的一页。你们写小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写一个,抓一个,死一个,要通过烈士的事迹,写出烈士的精神和本质。”对于是写一个监狱,还是写两个监狱,肖泽宽说:“如果你们能够写好两个监狱的斗争,又能写出特色,为什么不可以写呢,如果没有那么多内容可写,或写不出特色,也可以不受生活的限制,集中写好一个监狱的斗争。总之,一切从你们的实际出发,从内容出发,形式服从内容。”关于写不写狱外地下党的活动,肖泽宽肯定地说:“‘中美合作所’狱中的斗争,与重庆市地下党的工作和活动,都是反抗国民党暴虐统治的斗争,是分不开的。你们在写小说时,一定要掌握好重庆地下党的工作、活动,是紧密地配合全国解放战争这个大形势的。解放战争的发展越迅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就越深入,一切都不是孤立的,是互相配合、互相影响的。”肖泽宽还语重心长的对罗、杨说:“三个座谈会开下来,听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你们还是要独立思考的,自己负责,放开思想,大胆创作,才能进步。你们半路出家,更要下功夫补上这一课,边学边写,不要急躁,要有长期思想准备,一年不行两年,三年不行五年,为党争气,为死难烈士争气,也为自己争气,一定要把小说写好。”
肖泽宽对罗、杨还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要罗、杨依靠专家的指点,拜老作家沙汀为师,以打开思想上的难题和艺术上的突破口。在肖的建议下,市委向沙汀发出了邀请函。沙汀愉快地接受邀请,在看完“征求意见本”后,他从成都来到重庆,在和罗、杨充分交流后,他很同意任白戈提出的“小说精神状态要翻身”的意见。他进一步提出:“你们现在还是关在牢房里,带着手铐脚镣写这场斗争。要从牢房里走出来,把手铐脚镣全丢掉,以胜利者的姿态,眉飞色舞地写这场斗争。”这“眉飞色舞”四个字,让罗、杨当时听了感到眼前一亮,很新鲜、很振奋、很受启示。为了开阔罗、杨的思想和视野,解决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沙汀向肖泽宽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要罗、杨到北京参观学习。当时北京刚刚建立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正在内部展出,其中就有1947年到1949年党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指挥解放战争的电报、指示、文件、社论等历史档案的原件。肖泽宽立即拍板同意,批准罗、杨来京参观学习。事后我们发现,沙汀的建议和肖泽宽的决定,是个关键性的举措,是《红岩》创作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北京之行,使罗、杨对解放战争的全局发展,从过去朦朦胧胧的认识中走了出来,思想豁然开朗,对许多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怎么样塑造好革命烈士的形象,他们找到了新的感觉、新的亮点、有了新的构思、新的突破。很快他们就进入小说创作的最佳状态。
这之后一稿比一稿好,《红岩》是五稿定稿,北京之行后,罗、杨写出的是三稿,三稿是大转折、大翻身的一稿,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艺术技巧上,都有明显提高。众多正面人物形象加强了,许云峰、江姐的塑造有很大进展。通过许云峰、成岗、刘思扬,把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斗争,交融在一起;通过江姐,把城市地下斗争和山区的武装斗争,联系在一起;通过李敬源,又把狱外活动和狱内斗争,互相呼应。
但无论是作者罗广斌、杨益言,还是中青社,对三稿都仍不满足,都觉得作品还有很大的开拓天地。经重庆市委批准,罗、杨又一次来京,听意见,改作品,在中青社的指导下,他们奋斗了3个月,写出了《红岩》“四稿”。他们携带“四稿”清样,在返川的途中,先在成都下车,把“四稿”清样送给沙汀,沙汀正在省委开会,专门请了假,赶着看完了。沙汀认为:“‘四稿’可以了,作品的精神状态较过去翻了身,作品的结构基本组织起来了,再加工一下,即可出版,不必再放了。”沙汀要他们在听取重庆市委和各方面的意见后,再一次来成都,他和他们逐章地研究作品的修改问题。罗、杨回到重庆,立即向肖泽宽作了汇报,肖很高兴,当即作了安排:一、请宣传部长黄友凡、文艺处王觉、冯旭、市委党校余时亮、团市委书记廖伯康,组织部副部长高兰戈看“四稿”,在半个月内提出意见。二、之后汇集大家意见,向任白戈汇报,请他把个舵。三、 再去成都,向沙汀汇报,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四、之后,再去北京,在中青社的指导下,最后定稿。一切都是按肖泽宽的部署进行。1961年10月,罗、杨又一次来京,苦苦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修改,才在1961年12月定稿,同年年底出版。
《红岩》出版之后的故事
在《红岩》整个创作过程中,重庆市委对罗、杨的要求,一直是很严格的。在《红岩》没有定稿前,市委要他们集中精力写作,不定稿,不准拿出去发表,以免分散精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红岩》第一版的稿费6000元,扣除罗、杨因生活和写作需要预支4000元外,尚有2000元,罗、杨商量后,决定全部交党费。杨益言带着2000元稿费去见肖泽宽,肖听了杨的汇报后,满怀深情地说:“为了写《红岩》,你们熬更守夜,辛苦了三年,现在又是困难时期,这钱就不要交党费了,拿回去,补助一下生活,照顾一下孩子吧!”肖泽宽这番话入情入理,温暖着罗、杨的心,也体现了党组织对他们和他们家庭的关怀。但他俩商量后,还是决定交党费,但也不能辜负肖泽宽的一番心意,他们一家留下400元,把剩下的1200元交了党费。
《红岩》出版后,在社会各界一片叫好声中,又是市委向他们提出:要正确对待赞扬。肖泽宽向他们提出三点建议:“一、冷静下来,倾听意见,反复思考,暂不表态。二、摆脱《红岩》的具体内容,站在更高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当时的斗争,以此检查《红岩》已经达到的和尚未达到的要求;三、在此基础上,总结写作中的经验教训,使自己得到提高,以便以后更好前进。”当年重庆市委和肖泽宽同志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文艺方针和文艺政策,成功地组织领导小说《红岩》的创作,为我们党领导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2003年4月李长春同志在重庆考察思想文化工作时,对红岩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一本小说《红岩》,一曲《红梅赞》教育了几代人,对许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红岩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岁月匆匆,50年过去,当年组织领导《红岩》创作的任白戈、肖泽宽、朱语今、沙汀、边春光,还有作者之一的羅广斌等,都一一先后离开了我们,但红岩精神会世代相传,《红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会永留人间。
红色经典故事读后感1000字 篇3
《红色之旅》是一部历史的画卷,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战的艰苦历程的画面;
《红色之旅》是一部凯歌,传承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红色之旅》是一座丰碑,记载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烈的奋斗足迹。
这次红色的旅行将我带到了上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战争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忘我地奔赴战场。
中国曾被外国人称为是东亚病夫,并且一再受到外国人的嘲笑,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 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苏醒后一声长吼振兴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看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二十八年间,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最终创造出万里长征等无数震惊世界的奇迹,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忠实代表,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用生命 、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的振兴中华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先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 ,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夺目旗帜,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从乌江天险到塞外平原,从湍流的雅鲁藏布江到革命的胜地延安。
我不知不觉被带到了1935年5月,面对咆哮奔腾的大渡河,面对十三条光溜溜的铁索,面对敌军猛烈火力攻击,22名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弹,脚踩铁索,在枪林弹雨中,向河对岸冲去……敌军本想以危险的境界堵住我军攻击的去路,可是他们错了。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我军创造了“飞跃”大渡河的奇迹,一举消灭了敌人。
我试想如果亲身立于大渡河畔,望着奔腾咆哮的河水,肯定早已胆战心惊,更何况要在枪林弹雨中沿着光秃秃的铁索跨越横河,同时发起猛烈攻击!但这看似不可能的壮举,革命先烈们却做到了,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参加革命的那一刻,为了祖国,为了中华人民,就已经把毕生倾注于民族解放事业了吧!至此,我似乎已经明白红色之旅为何如此振奋人心,我们不能不被先烈们坚如磐石的赤诚之心震撼和感动!
《红色之旅》使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用血肉和气魄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永远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所以,我今后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虽说中国现在还不是发达国家,但总有一天,中国会振兴世界!
红色经典电影活动策划书 篇4
洪水、地震、泥石流、空难……2010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当曾经由影像构筑的灾难传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时,看电影的游戏心态已经变成了长时间的震惊和恐惧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灾难过后,我们又不由得把目光投向银幕,希望看到由中国电影工作者创作的灾难片,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关于防灾抗灾避灾的启示、关于灾难的思考,带来战胜灾难、继续生活的精神力量。保险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读会特开展此次“回望历史 缅怀英魂”观红色经典影视活动。活动旨在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发自肺腑的关爱之情,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激起保险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激之情,以及牢记历史,热爱生活之情。同时此次活动力求丰富大家的校园文化生活,让红色经典的魅力在这个季节里随梦想一起放飞。
一、活动主题:
“回望历史 缅怀英魂 感受巨变”——红色经典影视欣赏
二、活动背景:
洪水、地震、泥石流、空难……2010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当曾经由影像构筑的灾难传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时,看电影的游戏心态已经变成了长时间的震惊和恐惧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灾难过后,我们又不由得把目光投向银幕,希望看到由中国电影工作者创作的灾难片,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关于防灾抗灾避灾的启示、关于灾难的思考,带来战胜灾难、继续生活的精神力量。
三、活动目的:
为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的认识,保险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读会决定联合开展“回望历史 缅怀英魂”观红色经典影视活动。红色电影主要讲述了有关革命前辈、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坚定信念和伟大精神,展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和动人事迹,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程与之后逐步巩固政权、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通过组织大一新生观看这类电影,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感受强烈的共产主义精神,树立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当代大学生思考自我的存在意义,学得“胜利来之不易”,规划好科学的人生理想与目标,把握青春时光,学习并继承革命前辈们艰苦朴素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同时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关于防灾抗灾避灾的启示、关于灾难的思考,带来战胜灾难、继续生活的精神力量。
四、活动形式:
此次活动力求丰富大家的校园文化生活,让红色经典的魅力在这个季节里随梦想一起放飞。
以红色经典影视欣赏——《唐山大地震》为主,同时要求以“回望历史 缅怀英魂 感受巨变”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抒发真实情感,写一篇心得;或者围绕影片《唐山大地震》写一篇影评,字数不少于1000字,每个班级至少上交两篇,要求影评是原创作品,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过,一经发现剽窃他人作品即取消参赛资格。
同时为了鼓励各班学生积极参加此次活动,进而更好地体现本次活动的目的,我会将评选出优秀征文,并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广大参与同学。
五、主办单位
保险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读会
六、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0日具体时间待定
七、活动地点 诚信讲学堂
八、活动对象 xxxx全体大一学生
九、活动分工:具体如下:
1:一定要协调好展映时间,并做好通知。
2:关于红色经典影片欣赏活动的海报由宣传部负责。
3:场地管理,比如开门,准备好电教设备,投影,并负责观影时的秩序管理,由学习部及外联部负责。
4:由秘书处及活动部通知纪检部人员到场负责人员签到工作。(要求到场的人员以班级为单位,并作为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推有团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5;统一收交活动心得及影评,并进行评选工作。
红色经典故事方案 篇5
——清平镇中心小学红色经典故事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为全面落实总书记对青少年提出的“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以及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弘扬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感情,牢记党的嘱托,明确肩负使命,激发乐学热情,特举行红色经典故事演讲比赛。
一、活动主题:我爱祖国我爱党 四好少年我争当
二、活动时间: 12月10日
三、活动地点:三楼会议室
四、具体要求:
1.参加人员:各班选派一名队员参加故事讲演,低段时间不超3分钟,中、高段时间不超5分钟,脱稿。
三至六年级选派一名队员观看(参赛队员除外)
2.演讲内容:以领袖人物、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主,着重宣传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博,不怕牺牲的崇高品德。
3.评比标准:
演讲内容(40分):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富有真情实感。
语言表达(30分):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
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答谢。
综合印象(10分):根据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评价。
3.评奖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算出选手得分,分低、中、高年级段评出一、二、三奖各1、2、5名。
4.请参赛队员于 12月10日 下午2:00到三楼会议室抽签,安排参赛顺序。
5.其他安排:
主持:叶培伟
评委:郭安玲
丁延坡
许丽丽
赵爱喜
韩玉江
王艳
清平镇第一中心小学小学
红色经典故事 篇6
一天,“白公馆”里警钟大响。不多时,地坝的人站了大半圈。成岗一看,墙上岗哨的机枪架满了,一群特务提着手枪站在坝子周围,监视着所有“犯人”。看守所所长陆青说道:“昨日在胡皓手里抓到张纸条,是哪个写的,站出来说清楚……”成岗一听,纸条,莫非是我写的传单出了问题不多时,只见几个特务拖着受过重刑的胡皓过来了,只见胡皓的鼻孔、眼睛出血,人已昏迷了。
成岗正欲站出来,忽听一洪亮的声音“是我写的!”。原先是齐晓轩站了出来。老齐是江苏人,共-产-党员,抗战时期来重庆大渡口工厂工作,公开身份是技术员,主要领导工人运动,因被叛徒出卖,前被捕,是狱中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就是他叫成岗以仿宋字体把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写出来让狱中同志们传阅,鼓舞斗志。
陆青右手一摆,眼睛眯了一下,忽然心中一惊,眼睛一转,便问:“据我所知,你哪里都没有去过,这是你们共-产-党最近的大事情,你怎样明白的”“告诉你,那天放风的时候,我看你们办公室没有锁,就顺便走进办公室。从你们报上看到这则消息,所以说是你们告诉我的。”齐晓轩说。陆青说:“我们的报纸绝不会登载你们共-产-党的消息,来呀,去把报纸抱来,让他找。”
红色经典故事书读后感 篇7
08自动化党支部
“阅读红色经典读书月”活动材料
电气学院
08自动化党支部
“阅读红色经典读书月”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活动,酿造读书氛围,大力宣传红色精神,提高党支部成员学习革命精神的积极性和自身党性修养。
二、活动主题
阅读红色经典,提高党性意识。
三、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5号—2010年11月25号
四、活动对象
电气学院08自动化党支部全体学生
五、活动项目
1、红色经典书籍推荐
党支部推荐优秀书籍:《党章》、《土地革命战争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十年内战》、《持久战》、《十七大报告》等。
2、观看红色经典视频
由党支部支委组织08自动化党支部全体成员观看红色经典视频,切实感受革命精神。
3、写读后感
为了使党支部成员能够分享读书心得,促进思想交流,特举行读后感收集活动。
六、活动总结
08自动化党支部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 篇8
大家好!
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红色精神,立报国之志》。
从19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指引我们在新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红色鲜艳的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这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阅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我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并且,也正是这种不去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着,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这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就应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那里我想和大家一齐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用心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梦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我。
红色经典故事书读后感 篇9
一、活动目的:通过学习雷锋思想,弘扬雷锋精神,力行雷锋作风,使我们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树立一批雷锋标兵,坚定不移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勇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弘扬雷锋时代精神,实现精诚惠世人生理想
三、活动时间:2012年3月10日上午
四、主办:图书馆、党工部
五、参加对象:入党积极分子
六、活动项目:
1、红色经典书籍推荐
图书馆推荐优秀书籍:《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魅力雷锋》
《榜样雷锋》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人间雷锋》等。
2、“雷锋精神”讲座
主讲:**老师
3、观看红色经典影片:《雷锋》
通过影片的观赏把雷锋精神更好的继承、传承和发扬下去,引导大家正确的理解雷锋精神,确确实实的做到“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4、交流、写读后感
读红色经典讲革命故事活动材料 篇10
命故事”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8年5月8日
二、活动地点:五年级乙班教室
三、活动目的:为了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五年级乙班学生中努力营造浓厚的“读好书, 读红色经典” 的氛围, 本班开展了以 “红色经典”为内容的讲故事比赛活动。
四、活动安排方案
为了使活动开展有条有理, 制定了本次活动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 方案批定了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同时对活动形式做了安排。
五、共同努力,促进活动顺利进行,教室向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历程。
由班主任赵小兵指导。两位教师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选材, 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积参加本次比赛。
六、学生讲故事
我班开展了本次活动内容设计丰富,主题鲜明。
由于学生平时训练积极, 准备充分, 在比赛中各组选手大放异彩, 为下一步参加校级比赛作好了准备。
四、收获与体会
1、这次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激发了学 生的读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读好书,读红色经典”的氛围。
经典红色故事演讲稿3-5分钟 篇11
大家好!我是四五班的__X,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农民家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壮烈殉国年仅35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东北三省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战略要地,日本不惜一切代价,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围攻,1939年冬天,最残酷的战斗打响了,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率领部队钻入了深山老林,零下三四十度,寒气逼人,战士们个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杨靖宇部队陷于孤军奋战的绝境,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伤亡已经越来越大,更可恨的是队伍中有人叛变,可恶的叛徒竟领着日军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面对敌人的诱降,杨靖宇意志坚定地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
据日军的记载称,他们日军逐步逼近到50米处,不断喊话劝降,可杨靖宇依然用手枪还击,日军连续5人中弹倒下,见生擒无望,他们猛烈开火,杨靖宇左腕中弹,手枪落地,但仍以右手持驳壳枪应战。后被击中胸部,“倒地而命绝”。即使在他倒地后,日军仍久久不敢近前。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剖开他的遗体,当肠胃切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没能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日军都傻了,中国竟有这样威武不屈的人。
是的,中国就是有这样威武不屈的人。
【红色经典故事书读后感】推荐阅读:
红色经典儿童故事07-11
红色经典故事诵读07-17
诵读红色经典故事10-27
红色经典歌曲大赛策划书10-24
红色经典小故事主题班会09-20
红色经典诗歌朗诵晚会策划书08-26
红色经典传奇读后感08-30
《红色经典传奇100例》读后感07-02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影评05-10
红色经典小兵张嘎观后感300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