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2024-12-18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精选8篇)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1

2.1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建设大型水利工程除了会对水体造成改变,大型的水库、堤坝和工程建筑物会破坏土壤等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此外,一些由工程建设施工引起的气候变化,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也可能改变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习惯,例如土壤变沼泽,湿地变干旱,从而造成动植物种类的变化。

2.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水体的改变是最直接也是程度最大的,水库的建设改变了原本的土地含水量,提高了水位,还导致了水文和地质环境的变化,这些改变可能破坏了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一种生物的消失可能导致食物链的变化,产生的连带反应可能会造成物种大规模的改变。此外,原本的农田等土壤中富含氮磷等元素的土地在水利工程建设后被淹没在水下,这些富营养元素溶于水后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扩散,改变更多水体和土壤的富营养物质含量,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2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抵抗洪灾与干旱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工农业持续健康生产与发展、对保护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起到了破坏性。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让人们在了解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各种影响的同时, 及时考虑对策, 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相互间的协调发展, 进一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概括来说,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 (包括气候和水温等) 和社会环境 (包括对生态多样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 两方面。下面就上文提到的两个方面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 水利工程对局部地区的气候环境影响

特定水利工程可以改变其所在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比如改变其空气湿度、温度、风向、降水等。这些影响主要体现为会影响到当地的温度、降水和雾等气象因子。下面从不同气象因子所受到的影响情况来探讨对降雨量的影响。

1.1.1 降水量受到的影响

(1) 当地降水量会增多。其原因是因当地修建了水库以后, 积水量增大, 蓄水面积也会加大、这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 蒸发量随之增多, 降雨也就随之增多。

(2) 降水时间受到影响。建立水利工程后夏季由于水面温度的降低, 小于气温而降水减少, 而冬季由于水利工程的水面温度较高, 大气对流的作用得到加强, 导致降雨量增加。

(3) 降水地区的分布会受到影响。因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 降水地区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库区及其邻近的地区降水量会有所减少, 而其他较远地区的降水则可能会增多。

1.1.2 气温受到的影响

当一个水库在建成以后, 库区和上方空间的接触就从原来的地面变成了当前的水面。因此其和空气之间的交换方式以及强度都会有所改变, 这就会使当地的气温发生变化, 一般会使库区的平均气温有一定的上升幅度。

1.2 水利工程对水文系统和水的温度的影响

1.2.1 对水文系统的影响

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会改变流域附近的水文循环情势, 对整个附近流域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筑坝的修建使顺着水流方向的河流发生非连续化, 而原本流动的河流生态系统就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水流的速度、水域深度、温度和水流边界条件都受到了极大影响而发生改变。另外, 由于大多数的岩层都有一定的透水能力, 这就不可避免会产生渗漏现象, 导致地下水位的升高。这种水库的水位变化和在自然环境下的水位变化有很大区别。比如蓄水能力强的水库水位变化幅度很高;径流式水库水位的变化就相对没那么明显, 季节周期性也不易观察。

1.2.2 对水域温度的影响

水温变化就是由于水库的结构导致其流入流出水流温度不同, 从而产生温差的现象。水利工程所造成的水温变化, 是水库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水库流速从上游到坝址处逐渐减小, 水体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长期滞留在库内的水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产生变化引起水温和流态产生变化。

1.3 对附近水域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水域水质发生改变。具体分析, 这种影响一般包括正反另个方面。一方面, 工程涉及的水源因为经过长距离运输和较长时间贮存, 往往会导致其中水融氧的容量上升, 因此丰富了水体资源的容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水利工程使得水体被整体抬高, 流速变慢, 这使得污染物的扩散也变得困难。

1.4 对当地土壤情况所产生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同样是把双刃剑。首先, 好处是, 堤坝水库的建立, 相关水道的疏导, 可以保护附近的农田免受洪涝冲刷的危险, 同时可以为土壤补充水分。而作为副作用, 建设水利工程会使当地土地的肥力有所降低, 并且由于前面所提到的渗漏现象会使地下水位抬高, 进一步则会使得大面积的土壤发生次生盐碱化或沼泽化等恶性的变化。

1.5 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指的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变异的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建设迅速发展, 淹没了成片的森林草地, 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并且对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产生不利影响。

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对人口和土地的影响

水利工程中, 移民安置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它往往会对环境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移民原有的生产体系、生活方式及地缘、血缘和亲属网络改变, 使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解体, 必须妥善安置, 不然导致移民与原居民产生矛盾, 将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而且兴建水库, 淹没土地, 必将使人地矛盾更加紧张。众所周知, 三峡工程中移民总量达到113万, 我国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制订了开发性移民政策, 不仅要给移民安置淹没补偿费, 而且使移民及迁入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确保长治久安。

2.2 水利工程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常常会对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进一步有可能会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产生各种不良后果。比如建设过程中排出的水, 气等各种污染物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施工地区附近的环境卫生状况甚至居民身体健康。而且,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有可能会传播某些病原体。因此, 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者来说保证附近区域的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2.3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造成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可能会使当地的部分文物古迹或自然景观被淹没。文物古迹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的宝贵的财富, 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产水平、科学技术以及军事历史等, 对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古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重要的古迹要进行防护、迁移、仿制并进行录象保存。

2.4 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

水利工程为区域提供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水利工程的建成提高了抗御洪涝、干旱、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降低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水电是清洁能源, 可以取代化石燃料, 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水运是天然运输系统, 与陆运系统相比具有运输成本低的优点;同时, 可以促进渔业养殖, 发展旅游事业, 开发旅游景点, 改善中下游水质状况及供水等条件。

3 结束语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之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所以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时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它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 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利工作上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摘要:生态水利工程, 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一项系统工程。文章从自然环境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 2012 (2) .[1]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 2012 (2) .

[2]李蓉, 郑垂勇, 马骏, 赵敏.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 2009 (2) .[2]李蓉, 郑垂勇, 马骏, 赵敏.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 2009 (2) .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生态坏境

前言

我国的社会在发展,为了保证人们对水的需求,便不断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的确给我们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然而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时间比较长,因此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一个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是要保证在生态环境受到很好保护的基础上。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水的影响

如果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在河流上进行建造堤坝,那么必然在坝上的区域内会有范围较广的水域,就会造成原来的水的特性发生变化。比如原先是急速流动的水,可能因为水利工程中的大坝的建成,就变成了静水,进一步会导致原有的水温变化,甚至于水质的变化。上游的水的特征受到影响,相应下流的水也会产生变化。在变化后的水中,其水体很可能出现富营养化,泥沙的含量大增或者是水中的指标发生变化。在下游的水域,会因为上游坝中的水质发生变化,相应的导致其水体的变化,对于下游水域中本身具备的自我净化的能力也很可能会丧失。在一般情况看来,如果在没有污水排入河流内的情况下,河流的自我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在这里建成的水利工程对下游的水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河流中水之前就被有污染过,那么就会对下游的水质造成巨大的破坏。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气候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建设对大气温度会造成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库的区域原先可能是陆地,现在为了能够适应水利的需求,就将其改造为水面,这样大气和陆地之间的空气对流就变成了和水面之间的对流。所以能量的交换的强度和方式都与之前不同,那么必然会导致大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冬天的时候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比陆地的高,但是在夏天就截然相反,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低的多。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大气温度有明显的改变和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对雨水会造成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雨水的量和降雨的时间都会造成影响。在影响降水的诸多因素中,其中一个是如果温度比较高,导致水面蒸发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空气中的湿度会相应增加,从而会导致降雨。另一方面,如果在起大风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流线辐射,这样对降水量会造成减少。因为库区是水面,若是在暖季的时候,水面的温度会比较低,其大气的结构会比较稳定,从而不容易发生对流,也会致使降雨量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就会有水库的存在,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就会对降雨有极大的影响。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其空气中蕴含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这时降雨的条件就取决于对流的发展或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弱,因此在气候较暖的时候,库区上方气压稳定,就会导致其附近的降雨量的减少。相反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里,库区的上方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所以就会导致附近地区气温降水比较多。对于在比较干旱地区建成的水库,由于水库的影响,水库所在区域常年的空气湿度比其他干旱区域要大的多,因此无论气温是高还是低,都会有较多的降雨量。

3.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坏境其他方面的影响

3.1对生物的种类会造成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对经过长期优胜劣汰形成了的物种平衡的一种状态造成影响。对于生态环境是需要平衡的生态体系和规律的,这其中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种类的繁多对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构成环节。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中的生物和陆地上生存的生物都会产生影响,影响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据调查情况来看,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对生物种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在众多的影响中,对于在建造水利工程的水域中的生物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比如会导致在水库中的储存的水比外界的水位要高,那么在水中生存的生物如果遇到要产卵,其需要的坏境就发生了变化,就会比之前要困难的多。同时,水位的升高会造成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系统发生变化,水中生物的生长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在河流中生存的鱼有其本身的生存习性,比如其每年都会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迁徙,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造成其迁徙路线的路线被阻断,那么就会使得鱼的种类急剧的下降,从而对鱼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不仅是水中的生物会遭到影响,对于陆地上的生物也不能免于受影响。如果需要建成一个水利工程,就会占用陆地,那么就会占用陆地生存的生物的土地,对这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因为水利工程的用地,那些生物永远都不能回到他们原来的家园。与此同时,对于水利工程所占用的地区的土地,其会造成土地的土壤的特质发生变化,其中土壤很可能会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这样对生态坏境的破坏非常大。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会淹没大量的地区,夺取了各种生物的生存地点,和改变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这就造成了生物种类的急剧减少。

3.2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影响

为了适应我国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逐渐扩大,但是与此同时给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造成了巨大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对我国生产用水上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根据意愿调节水量,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整个过程中,必然会占用土地,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人员的工作,各種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在水库建成后,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也造成了改变,从而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整个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淹没大量的草地和森林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使原先生存在那里的生物造成了影响,同时对气候、降水、土壤等各种方面都会造成破坏。而且水利工程的建筑选址会在高山峡谷地区,这都是一些生态坏境好和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破坏,而且会造成永远也无法恢复的状态。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确实给我们的社会带了经济效益,但是在注重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会对生态中的水、气温、降雨、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都会有影响。因此,必须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做好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周开瑞,徐孝洪,孙东亚.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

[2]陈香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02).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探析论文 篇4

2.1.1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水利工程蓄水后,水面增大,下垫面由陆地变为大水体,热容量和蒸发量也相应增加。夏季水面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水面上空大气稳定,降水减少;到了冬季水面温度比陆地温度高,大气结构不稳定程度增加,导致降水也略有增加。水利工程使附近降水的地理分布发生改变,实现了对降水的再分布,但对整个工程流域内的降水影响不大。

2.1.2对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泥沙的影响蓄水工程使天然径流的时历特征发生改变,流量随季节的变化减小,洪峰的大小及出现时间也发生变化,蒸发和地下渗透增加。河流的年径流量减小,河流泥沙的自然沉积规律发生改变。水利工程蓄水后,也使周边地下水位升高,从而增大下游土壤的盐碱化和沼泽化,地下水位的上升和浸没也会导致房屋的塌毁。

2.1.3对水质的影响水工建筑物不会直接产生污染,但它要接纳流域带来的污染物。再一点,水的滞留,流速变慢,也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其中对水质比较有利的影响:拦蓄使水体流速变小,贮留时间增加,悬浮物的沉淀使水体变清,大肠杆菌等疾病的密度指标减小,各种藻类滋生,产生大量CaCO3沉淀,使水的硬度大大减小;不利的影响:水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出现了富营养化和水温分层现象,对水质影响较大。

2.1.4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兴建水利工程经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天然植被被淹没,原有的河流不复存在,淹没区有陆生生态环境向水生生态环境转化,代之以水温和含氧量都有明显垂直分布的深水型水体,水生、陆生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较大变化,使流域内生态系统向湖泊型生态系统演化。

2.2灌溉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灌溉工程主要包括输水系统工程和灌区两个部分

2.2.1灌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灌区生态系统比周边地区要好,但有些沟渠因为积水或排水不良而招致病虫害滋生,恶化环境卫生,诱发疟疾、肠道传染病等。回归地下的灌溉渗漏水虽然抬高了地下水位,但也易形成灾害,造成土地的沼泽化和盐碱化;如果土壤中施用大量化肥、农药,灌溉渗漏或降水渗漏会对地下水形成污染,灌区灌溉或降雨退水也可能成为通过排水系统向外输出的污染源。

2.2.2输水系统对环境的影响输水系统一般有人工渠道或河渠联合组成,沿线工程设施和水情变化会带来各种环境问题。输水系统水流过缓会引起泥沙淤积,从而影响渠道输水能力,岸壁水草及贝类生长会增加渠道阻力,影响水质。输水出流水流过急,则会冲刷河道影响渠道安全。在从多沙河流引水的输水系统中淤积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清淤后大量堆弃的泥沙不但占压农田,春季刮风时漫天黄沙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应妥善面对。

2.3引水式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引水式水电站的基本特点是利用河川天然径流发电。水电站的环境影响与有调节的水库水电站相比差异较大,前者没有调节库容,不可能对河川径流产生明显的影响。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在水电站引水后,拦河坝下游河道水量显著减小,影响航运。枯水期水电站运行时,如果河道水位低于拦河坝,则下游河道可能完全断流,形成脱水段,给沿岸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长期下去还会造成河槽萎缩。此外,拦河坝前泥沙淤积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3结语

在江河上修建水工建筑物,不但意味着对江河的干扰,周边环境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型水电工程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及地区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必须要缜密考虑,科学预计,扩大正效应,减少负效应,实现既开发利用水资源,又能改善、协调人类发展与水环境间的和谐关系,维持河流、湖泊的健康生命。

参考文献

[1]孙东坡,侯元有.环境水利,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5

2.1污染

水利工程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一般都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污染包括:(1)水污染: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中排放的污水,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山于施工条件、施工环境、资金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污水往往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能会污染地表水环境,同时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环境。例如,在对水利工程中的水坝进行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的浇筑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人量的废水和污水,这些污水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河流水质的变化。又如,在对工程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废油,如果这些废油排放到河流中,不仅会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还可能影响下游居民的健康。(2)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一般是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运输,或者对地基进行平整的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或者部分废弃物,又或者是工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扬尘等,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 2对局部气候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局部的气候环境条件,这些改变在气温和降水方而表现的尤为显著。

(1)气温: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山于水库和人坝的蓄水功能,会人人增加水体而积,改变空气中的能量交换方式,从而引起气温的变化。一般来说,水深在7m以上的人型水库,与陆地相比,在冬季的平均气温要高出1.8-2.90C。而在夏季则具有降温的作用,可以降低局部区域约1 -4℃的温度,同时,对于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也有着较人的影响。

(2)降水:水利工程对于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而:首先,水而强烈的蒸发作用,会造成空气湿度的增人,从而为降水的增加提供基础保障:其次,气流在进入水域范围后,山于风速的增加和流线辐射,会产生下沉运动,从而减少降水:然后,在暖季,水而温度会低于陆地温度,其人气层的结构也更加稳定,对流不易产生,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降水。而对于我国而言,降水多集中在暖季,因此水利工程的将是会减少周边区域的将降水量。而对于干旱地区,决定降水的主要因素,在于空气的湿度或者水汽来源,因此水域相对于陆地具有更好的降水条件,会使得区域降水增加。

2. 3对土地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周边土地的影响是十分巨人的,表现出来的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地貌改变、土地盐碱化、河道冲刷等。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人量的土石方工程,而在开挖土石方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地形地貌的改变,还会对地而的植被造成破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现象:同时,水库蓄水后,库区周围的地下水而会有所提高,将人量的盐碱带到地而,造成严重的土地盐碱化问题等。

2. 4对水质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完工后,会在人坝上游形成宽阔的水域环境,造成库区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不仅水深人人增加,而且水流的速度也会变得缓慢。在这种环境下,库区水体的水质和水环境会出现较人的改变,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泥沙含量增加、重金属沉降等问题。同时,受库区水质以及大坝下游河道水量变化的影响,下游的水体水质也会发生变化,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通常情况下,如果河道水体自身的水质条件较好,则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会对河道水体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并不明显:而如果河道水体的水质条件较差,或者有污染源的排入,水利工程自身的调蓄作用所造成的河道水量减少,会极大的加剧水污染的程度。3应对措施

经过人量的调查分析发现,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生态效益,分析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有利影响的充分发挥,对不利影响进行改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部门,对环境进行跟踪评价,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3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6

摘要:水利工程利国利民, 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工程性事业, 加强国家水利工程建设, 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能够起到不可预估的积极作用。但同时, 水利工程质量下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提出相关防护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 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引言

任何人为性的举措都会产生正面及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不外如是。它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固然会对周边的环境带来影响, 其中对水域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产生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均衡后果, 而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时间长, 有较强的固定性, 这一影响将逐步扩大, 因此, 我们在关注利的一面的同时也要关注弊的一面, 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不良影响。

1 环境影响

1.1 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 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水污染对周围水域环境的影响。水库的修建能够减少河流淤泥河沙的堆积, 起到一定改善水质的作用, 并且水库的修建让河流的管理更加便捷, 让人为化控制汛期对周围环境危害更加便捷。第二点, 增加水域周围的空气湿度, 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对周围水循环系统环境进行改善的情况下, 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周围绿色植物及水域生物生长繁殖, 起到保护河道的作用。第三点, 降低周边自然灾害发生概率,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例如洪涝灾害, 盐碱地灾害, 酸雨危害等[1]。

1.2 负面影响

由于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体现在工程水利层面, 对周边环境形成系统化的自循环作用尚不明显。而对水能的大范围开发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 对周边水域的微环境有一定负面作用。例如, 深水库的水温分布呈现层次化, 导致对周边水生生物的正常栖息繁殖造成一定影响。湿度加大, 雾气环境增多等。而当水库管理不善的情况出现时, 很容易造成周边山体滑坡, 水位上升等灾害的发生, 给水域周边生态环境, 林地以及下游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隐患[2]。同时, 流动的水域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利影响进行扩大, 造成损失时, 往往不能够得到妥善安置, 从而需要更长时间进行影响消除。此外, 在长期工程的进行中, 各种工程废料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危害, 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进一步加深周边水域及环境的正常发展。同时, 工厂企业需要再次选址搬迁, 浪费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2 防护措施

2.1 做好充分的前期考察工作

水利工程将会关系到我国农业、工业及自然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长期影响, 而不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都可以通过充分的人为调控进行避免和削弱。而这一切的前提则是统一思想, 做好前期指导, 以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敬畏自然的态度进行可持续的工程规划[3]。而在前期, 考察工作的完备及精细程度, 则是一切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在选择考察人员时, 我们应充分的吸收各方考察队伍的意见, 保证完善的考察设备和环境, 各方专家也应积极吸取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意见,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为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对个别考察能力不过关, 考察结果有差异的`情况应进行细致核实。考察时应注重水利工程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自然气候, 植被生物, 地质变化等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进行多次优化整理, 尽量避免由考察结果所造成的工程污染, 居民大量迁移, 植被破坏等情况。

2.2 落实相关项目责任人制度

在工程进行前, 我们应落实好相关项目责任人制度, 建立科学的监理措施, 进一步完善大型国有工程管理体系, 让工程在健康管理的情况下平稳进行。相关法务部门应时时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标准, 进一步完善工程相关法规条例, 相关监理人员应对此认真落实, 对相关部门资格进行严格审查。除此之外, 在不断强化监理工作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也应认识到, 优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对接部门与当地政府应对相关事务进行及时协调, 例如居民迁移, 周围环境保护等, 从而最大限度上为工程的进行减少阻力, 也进一步对周边的环境安全实现有力保障。

2.3 完善质量考核及管理标准

工程的质量安全是保障周边安全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 因为兹事体大, 做好质量管理是工程最基本的要求。其一, 进一步完善对工程参与部门的质量资格审验, 对工程规划部门, 材料供应企业, 实施部门等进行严格考察,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执法力度, 管理力度等措施建立相应的工程现场质量验收标准体系, 确保工程能够有质量, 有效率的完成。其二, 做好工程的整体规划工作进行分时段, 有重点的验收管理。建立工程后续运营管理对接部门, 为保障水利工程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与此同时, 应不断加强对工程各方职能的强化和监督工作, 切实执行好项目相关责任人制度。

2.4 强化工程队素质评审标准

在当今市场, 由于受到激烈竞争的影响, 大部分企业受到利益驱动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工程的责任意识, 放松了对自身业务能力的持续培养。因此水利工程作为一种大型国有工程, 必须切实明确工程施工方的综合素质, 达到指定标准。相关国有建设单位应在不断强化工程建设队伍相关业务素质的同时, 加强其忧患意识, 质量意识, 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而工程的其他参与部门也应做好本职工作, 为共同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成果共同努力。建设方也应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 加大对其他参与机构和企业的综合素质评审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 水利工程影响有利有弊, 我们不仅需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还需要提高警惕, 强化忧患意识, 尊重科学和自然, 为避免弊端扩大化做出积极努力。而不论是事前管理还是事后控制, 都应在经济、适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从而为我国国力的强盛, 社会的进步, 人与自然共同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通海.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 (9) :198-198.

[2]张祚平.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 (12) :00112-0011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缓解我国洪涝灾害、保证农业灌溉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水利工程建设体系更加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加明显。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 由于生态意识的淡薄,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一、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1. 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 水利工程的建设, 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调控, 通过调蓄洪峰, 可以有效地规避旱涝灾害, 保证农业灌溉水源的稳定性, 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益。同时规避旱涝灾害, 也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保护。其次, 水利工程的建设, 能够有效地保证社会经济安全, 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 水利工程的建设, 有利于提高水域的交通运输能力, 通过廉价的水路运输, 促进物资融通。第四, 水利工程的建设, 对于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干净环保、可再生的水电能源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小温室效应有着重要意义, 从而实现水利资源的科学开发。

2. 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水资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其特点更是可再生、无污染, 非常符合现阶段构建环保型社会的要求。为此, 为了实现对于这种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开发, 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了重要的开发途径, 水利工程建设也不断获得发展。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 水利资源的开发力度也不断加大, 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在这种不断扩张的模式下,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形成了粗放式的开发模式, 可持续发展性不强。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1. 对局部降雨量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 对于局部降水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尤其是水库的修建, 使得夏季降水量有所减少, 冬季降水量有所增加。修建水库后, 由于区域内的水域面积增加, 蒸发量也有所增加, 空气湿度增加, 在夏季, 由于下垫面温度高, 受下沉气流影响, 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从而促使降水量有所下降。而在冬季正好相反, 促使降水形成的正面因素大于负面因素, 从而形成降水[1]。而另一方面, 水利工程的建设, 使我国湿润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减少, 干旱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水库的建设使得湿润地区空气上升运动和对流运动有所减弱, 降水量也有所减少。而对于我国的干旱地区, 空气湿度是降水的决定因素, 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了空气中的含水量, 使得干旱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加。

2. 对局部气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 对于局部气温的变化产生了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的建设, 使得陆地面变成了水面, 比热容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空气的热量交换变化明显, 使得局部气温发生了明显变化。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夏季气温的降低和冬季气温的升高。据统计, 水库所在地的夏季气温比往年最高降低4摄氏度, 而冬季气温也比往年要高2-4摄氏度。其次,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该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水利工程对于气温的调节作用, 使得日 (年) 最高气温有所降低, 而日 (年) 最低气温有所升高, 使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有所减小, 在干旱地区, 这个变化更为明显, 最多可以减小5摄氏度左右。

3. 对河流水文系统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河流水文系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水库的建设, 对于河流下游水位和地下水位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水库和水闸的建设, 对于河流径流量和水位进行合理控制, 从而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 提高河流的航运价值,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水库和水闸的建设, 可以实现排涝蓄洪、排沙冲沙、取水灌溉等多种功能[2]。但是, 如果上游水利工程对河水进行过度拦截, 尤其是在枯水期, 便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的减少, 水位降低, 严重的话甚至断流, 从而导致下流泥沙淤积, 海水倒灌, 不利于农业生产。另外,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河流状态的改变也有重要影响, 开闸放水使得下泄流量迅速增大, 污染物得以迅速扩散, 沉降作用被削弱, 对河床底泥产生大的扰动, 严重影响着河流水质。

4. 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河流水质的影响十分巨大, 既有积极影响, 也有消极影响。首先, 水利设施的建设, 使得水流速度减慢,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使得水中的Ca2+、Me2+等离子的含量减少, 有效地降低水质硬度[3]。而河流水的运动速度减慢, 滞留时间增长, 水中的杂质得到足够的时间沉降, 使得水体的浑浊度大大减小。其次,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质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水库的建设, 使得河流流速减小, 河流的自净能力减弱, 水中污染物得不到扩散, 水华等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水质变差。而水库建设被淹没的植物等物质在水中腐烂产生二氧化碳, 加剧了温室效应。而流速缓慢的河水为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5. 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的建设会对周围土壤产生不利的影响。水库蓄水容易造成土地的盐碱化、沼泽化甚至浸没。修建水库的消极影响之一就是土地的盐碱化。水利设施的兴建, 地下水位被迫上升, 矿化程度高的地下水在地表发生蒸发, 使得盐分在土壤表层滞留, 提高了土壤的盐碱度和渗透压, 降低土壤肥力, 造成植物的生理性干旱, 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而沼泽化也是水库建设所带来的重要消极影响。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过分湿润, 发生沼泽化, 植物根部缺氧, 逐渐走向死亡。

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降水、气温、水文、水质、土壤等生态因素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影响都是不利因素。为此, 在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应该注重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促进水利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国娟.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4, (6) :147.

[2]朴彩顺.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7) :195.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对抵抗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对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浅要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促进水利工程合理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76-0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全国范围内建成的水库有8万多座,各类水闸6万多座,累积堤防长度达到30万公里,形成了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相对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系统。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它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抵抗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对建设环境范围内的地域、资源、环境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有一些危害可能是永久都无法恢复的,所以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效益。

1 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特别是工程浩大的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的一些不良施工建设会改变当地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向和降水情况,主要表现为对当地降雨量、气温、水文、水质、土壤、地质的影响,下面针对这些不同影响做出详细论述:

1.1 对局部降雨量的影响

1.1.1 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水利工程影响降雨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修建水库之后,积水增多,随之蓄水面积增大,经阳光照射,水汽蒸发较强,蒸发量也大大增多,从而使这个地区的空气湿度增加,最终导致部分范围内的降水量增多。使得降雨量减少的因素有:一是气流进入水库流域后,受风速影响产生下沉运动,不利于降水发生;二是在暖季,陆地温度大于水面温度,水域范围内空气结构稳定,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从而使得降水量减少。在夏季,减弱降水的两项负面因素起主要作用,所以水利工程建设地区及其周围地区的降水量会明显减少;但是在冷季,使降水增加的正面因素会超过负面因素,所以水域范围内及其周围地区的降水量会有所增加。

1.1.2 湿润地区降水少,干旱地区降水多。在我国的季风区,空气比较湿润,且水汽充足,大部分地区降水时间集中在夏季,其中决定地区内降水的主要条件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弱和空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在这一时期减弱降水的两项负面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水域及周围地区的降水量减少;而在干旱地区,空气干燥,水汽较少,全年降水量都比较少,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空气湿度,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地增加当地的水域面积以及储水量,所以此地区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区会比之以往水汽更加充足,空气湿度也有所较大,所以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降水量都能够比其他干旱地区多,比之同地区历史降水量也能有所

增加。

1.2 对局部气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原来和空气的接触面由地面变成了水面,水的热容和普通地面差别较大,因此空气间的能量交换会发生很大变化,进而使得局部气温发生改变。首先是冬季增温,夏季降温。一些大型水库,尤其是水深超过7米的水利工程在冬季时,会使周围地区的平均温度上升2℃~4℃。另外在夏季时,水利工程周围地区的降温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在水汽较少的干旱地区夏季降温效果更为明显,最高可降低4℃。其次是降低日温差和年温差,大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调节气温变化,使最低气温不会太低,最高气温不会太高,降低日温差和年温差。在春秋季节,大水库可降低日温差2℃左右,降低年温差1.5℃~2℃,在干旱地区最多可以减少5℃左右。

1.3 对水文系统的影响

水库和水闸修建成功之后,往往对下游河流和地下水位情况影响较大,因为水库往往建设在水流湍急、水质较好、水源充足的河流上游地区,水闸修建在河道、渠道或湖、海口,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蓄水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上游取水或通航的需要。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取水或根据下游用水的需要调节流量。水库和水闸建设不仅能够拦截汛期洪水,还能够阻截非汛期河水。如果上游水利工程过度拦截非汛期河水,会使下游河水流量减少,水位降低甚至是断流,入海河流因河水流量过少而泥沙淤积,造成海水倒灌影响农业生产。以三门峡水库为例简要说明泥沙淤积造成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一年半后有15亿t的泥沙淤积在潼关-三门峡一段,使河床升高4.5米,河流不通,使淤积范围扩大到渭河口一带,两岸地下水位升高,海水倒灌,造成两岸地区农田次生盐碱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此外,水闸的存在还会改变天然河流的河流状态,水闸开启后下泄流量大,水流流速加快,污染物扩散作用增强,但沉降作用减弱,水流对河底底泥扰动大,底泥运动会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1.4 对水质的影响

水库建成蓄水之后,可能会对水质产生积极或消极两方面影响:

首先是积极影响:一方面水库内河水流速减慢,海藻等浮游生物活动频繁,浮游生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在水底沉淀,降低水质硬度;另一方面河水滞留时间增长,有利于水中杂质沉降,降低水体浑浊度。

其次是消极影响:水库内河水流速减小,水体与空气交换速率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变差,水中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复氧能力减弱,水体特别是沟汊地区容易发生污染,引起水华现象,使水质变差;被淹没的植被和水中腐烂的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水库内河水流速小,形成藻类植物天然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藻类等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若水库内河水储存时间过长,会使藻类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河水富营养化;水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杂质大量沉积于水底,不能被降解分化,长期会造成次生污染,影响水质。

1.5 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蓄水会造成周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浸没。

1.5.1 盐碱化:土壤盐碱化是水库蓄水后最常见的土壤问题之一。修建水库,使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矿化程度高,上升接到地表的位置,再经过强烈的蒸发作用,水份逝去,盐碱等化合物残留于土壤表面,使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渗透压增高,植物生理性干旱而死亡。

1.5.2 沼泽化:又名潜育化,是水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份增多,过分湿润,土壤沼泽化,使植物根部呼吸困难出现衰败死亡。

1.5.3 浸没:土壤被水份浸没,通气条件变差,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减少甚至死亡,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

困难。

1.6 对地质造成的影响

修筑大坝、水库过程中的不良操作或违规操作可能会发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地质灾害。

1.6.1 地震:大型水库修建完成蓄水后可能会诱发地震,其原因主要是:水体压力过重引起地壳应力增加;水渗入岩层空隙,使岩层空隙水压力增大,岩层变得脆弱易断;水渗入地质断层后,增加了断层之间的润滑度,使地质稳定度下降。

1.6.2 滑坡:水库蓄水后水位骤增,对岸山坡土地强度下降,易发生库岸坍塌、山体滑坡、岩体滑落等自然灾害。另外有些水利工程需要挖掘大量的泥土来补充工程的需要,被挖掘的坑洞经受雨水冲刷后也会容易坍塌,从而形成滑坡等自然灾害。

1.6.3 渗漏:水库大量蓄水之后,使得周围水文条件发生改变,若水库发生污染,地下渗漏会将污染源扩大,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质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安全。

2 水利工程建设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可以防洪、蓄水、灌溉、发电,也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生态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所以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护好生态

环境。

要想保护好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首先要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水利工程建设处于法律条文约束之下,充分考虑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各种因素,比如降雨、气温、水文、水质、土壤、地质等各项条件,制定明确标准并严格执行。其次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企业合理施工、安全施工,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于违规操作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水利工程建设企业,根据影响轻重情况,采取罚款、停工、依法关闭等措施,加大处罚监管力度,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后要加大水源保护和治理力度,根据水利工程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污水处理厂,对已有污染进行治理,并且适当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改善生态保护系统,增强生态系统抵抗能力。

3 结语

总之,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树立生态保护意识,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水利工程建设向着良好方向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

统一。

参考文献

[1] 朱党生.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

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 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上一篇:教师本人述职范文下一篇:儿童素质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