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阅读答案

2024-08-16

《心愿》阅读答案(精选19篇)

《心愿》阅读答案 篇1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读材料;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心愿》原文

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您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

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你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女儿执拗地要求。“好吧,就说给你听听。第一,希望你努力学习,保持好成绩;第二,希望你听话,不让大人操心;第三,希望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第四……”

“哎,妈妈,您怎么总是围着我打转转,能不能说说您自己呀?”

“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

“哎呀,妈妈,你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比如你想要……”

母亲渐渐意识到什么了.有些发火地打断了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竞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皮包坏了,还想要一只鳄鱼皮手袋,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她没说一句话,静静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屋子空旷旷的,安静得只听见墙上的钟摆声,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的火气又蹿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赖不写作文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妈妈,我不是……”

“还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了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面写着:今天是您的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

母亲的心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很多时候,大人的心愿太高太不切合实际,过分关注自身却寄希望于外物,烦恼往往由此而生。而孩子的心愿简单明了,朴素真挚,却往往在不经意间被大人忽略掉了,很多时候,稚嫩的童心需要大人们耐心的呵护与培养,善良的性格与美好的.品德不就是在一点一滴中形成的吗?

童心纯净,童心无欺,童心是一片不可忽略的世界啊。

《心愿》阅读题

1.阅读文章,说说文章标题“心愿”的含义?

2.女儿串串泪珠滚落,是她伤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她为何伤心?

3.根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在文中画横线处合理地补写出空缺内容。

4.从母亲那一大堆的“心愿”看。她是一位___________的人;从女儿反复问母亲的“心愿”看,她是一位_________的人。

5.文中母亲的形象你可能觉得似曾相识.对于这样的母亲.站在孩子的角度。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6.联系你初中所学的课文,请就本文的语言或选材上的特色谈谈你的看法。

《心愿》阅读答案 篇2

一、1、B 2、A 3、C 4、玛雅人创造的文明涉及的领域多、水平高、成就大, 遍及的地域也广, 玛雅文明同古希腊人创造的欧洲文明一样, 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二、5、有三处伏笔“新婚不久”、“高级的音响特别显眼”、“只是对我笑着点点头”为下文哑妻怀孕、胎教以及这对夫妇听不到各种声音原来是聋哑人的情节作铺垫。6、以音响进行胎教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用小提琴培养儿子做生活强者。7、“心灵发出的悠扬乐音”是成功的喜悦感, 获得人们称赞的幸福感, 生活美满的快乐感。8、只要抓住聋哑夫妇身上表现出的是乐观、进取、坚强、慈爱的性格答,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三、9、B (视事:施政务) 10、A (A竟然/于是, B动词做, C坚决, D没有用来) 11、A ( (3) 不肯受官职, (5) 有意疏远宾客想退官, (2) (6) 表现了为官清谨, (1) (4) 表现了予民恩惠) 12、B (“百姓们都感激得说不出话来”错, “民称之不容口”是说“百姓对王志赞不绝口”) 13、 (1) 王志九岁时, 住在家乡的亲生母亲去世了, 他满脸愁容, 因哀伤过度而消瘦, 他的内外亲戚对此感到惊异。 (2) 王志怜悯那个寡妇的情义, 用自己的俸禄替她还债。 (3) 王志的门客曾经偷了他的车卖掉了, 王志知道这件事却不追问, 像当初那样对待那个盗车人。四、14、焉/焉/焉/焉/焉/知其恶/者/15、要想治理好家族, 关键就在于须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五、16、“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表示时序匆忙交替, 促引了“客路之人”的思乡之情;“日”与“春”象征了新生的美好事物, 并用“生”“入”字使之拟人化, 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描写的景物、时令蕴含一种旧去新来的自然理趣, 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漂泊、思乡之情。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表现出了飘泊羁旅之情, 尾联的“乡书”、“归雁”传达的是思乡念亲之意, 中间两联描写的景物也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孤独乡思愁绪。18、此题的答案可以有三种:第一种:“倚”字更好。“倚”, 倚靠, 背依之义, “倚清秋”是说词人登上“西楼”清冷秋景相伴随。从整首词的词意看, “秋”一句双关, 既实指自然的秋天, 也暗示祖国山河破碎的萧条气象。“倚”字既展示了广阔的进令背景, 也抒写了词人对国家生死存亡命运的感叹, 而“锁”字局限在“深院”之中, 较多表现的是词人失去帝位后的惆怅, 意境没“倚”高远。第二种:“锁”字更好。“锁”, 关住, 郁结之义。这首词是李煜亡国后被宋幽禁在汴京一座深院中而写的。“锁”字语义丰富而含蓄, 一方面写出实景, 在词人眼中, 似乎所有的萧瑟的秋意都集中浓缩在寂寞的深院之中;另一方面表现了词人的心境, 万千愁绪凝聚在心, 无法排遣, 而“倚”字仅表现词人在清秋时节独倚西楼的情状, 重在景象的描写, 没“锁”字的意味深厚。第三种:若答两个字各有其妙, 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命题者提供)

阅读训练答案 篇3

(一)1.lonɡ diāo 2.略

3.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4.(1)丢失 羊圈 (2)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5.略

(二)1.(1)魏国 楚国 南方 北方

(2)①马好 ②路费多 ③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3)①√

2.B 3.略

(三)1.mò qián 2.略

3.捉它很容易。

4.“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5.四件事。捕鼠(没捉着老鼠,还说老鼠太瘦了);捉鱼(没捉着鱼,被鱼尾巴打了一下,还说是利用鱼尾巴来洗脸);掉进泥坑(还说是用这个办法治跳蚤);掉进河里(还说在游泳,结果沉没了)。

6.猫爱吹嘘自己,掩饰过失,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所以被淹死了。

7.结合实际谈启发,言之成理即可。

四年级阅读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一)1.叼走 幼儿 清淡

唠叨 幻想 谈话(答案不唯一)

2.(1)大自然的规律

(2)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

(二)1.biān bǔ bì ruì

2.灵活 敏捷 启发

3.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4.(1)蝙蝠的眼睛被他们把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2)塞住了耳朵,蝙蝠就像失控的汽车到处乱撞。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不能安全飞行。

5.三,蝙蝠在夜里靠什么飞行,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三)1.严密 立刻 启示

2.风马牛不相及 声名狼藉 逐臭之夫 污秽

3.A 4.略

五年级阅读主题:语言表达的艺术

(一)1.shì shèn yì wèi yìnɡ qín

2.(1)拜见 就,于是 (2)给……看 说

(3)没有

3.略

4.刘义庆 《世说新语》 言谈轶事

(二)1. jú zhǐ 贼 赔

2.微笑 傻笑 冷笑

3.得意洋洋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4.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5.(1)种植用的土地 楚国的风气(楚国偷盗的风气)

(2)三,没出息,做了盗贼;羞辱晏子,显楚国威风。

6.略

(三)1.鲁莽 野兽 宰相 牢固

腥味 猩猩 冒犯 规范

2.管家 无可奈何 盛情 恍然大悟

3.安然无恙 豁然开朗 勃然大怒 浑然一体 迥然不同 怡然自得

4.(1)因为……所以…… (2)如果……就……

(3)如果……就…… (4)如果……还能……

5.清政廉洁、有远见

六年级阅读主题:难忘的历史

(一)1.rěn zhònɡ zhuó

2.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3.可以体会到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面对危险和困难,坦然自若、临危不惧。

4.略

(二)1.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全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2.(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总分

(2)引用 对比

3.张思德同志牢记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三)1.chǔ wànɡ cónɡ ái

2.祸 殃 张 结 羞 怒 遍 鳞

3.略

4.(1)第一个是过度疲劳而休息。 第二个是死亡、牺牲。

(2)吉鸿昌坚贞不屈,忠于抗日,视死如归,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赞扬其英雄气概,并为英雄的死感到惋惜。

5.(1)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2)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3)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心愿》阅读答案 篇4

敬重一只蝉 杨晔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扑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蝉,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无数棵树,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蝉努力钻出,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如若绝世舞姿,为生命绽开等待许久的渴望。森林的黎明为一片雾霭点燃了一盏灯,渐渐地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它们要去觅食。可是他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实则地下涌出的生物惊呆,不管那么许多,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他们同时开始大聚餐,他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蝉,大快朵颐。享受着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没见过的美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未必能遇得到的极品。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动也不想动,就连蝉从眼前掠过,它们都懒得看一眼。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迭一浪,在枝叶间灿然悦动,一声高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抑或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完成找寻伴侣,交配,孕育,产卵。它们来到世间的使命仿佛就是某个承诺。然后就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恍然飘落,厚厚的几层,连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鸟类更高歌,动物也更快活。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冷暖的传说。一切都是那么唯美,唯美中蕴含着凄美,凄美却无丝毫的悲切,就如凤凰涅槃,沐浴烈火而再生。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似乎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陈晓旭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林黛玉,而她演绎的黛玉前人不能抵,后人不能及,仿佛她就是黛玉再世,她就是为黛玉而生。而饰演黛玉仿佛是她一生的谶语,她犹如黛玉般唯美。罗阳仿佛就是为了歼-15而生,他钻研工作,不计较名利,不顾及身体,使命完成之时,就被上苍召回,没有豪言壮语,不去聆听掌声,而他的生命在鲜花中永远绽放。尘世间的身躯已随风散去,但心底世界里的精髓永存。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两周,两个月,两年,你会坦然面对吗?纵使天空不会铭记你的乐音,你会振翅留下雀跃的音符吗?即使石阶不会印染你的痕迹,你会拾阶而上吗?倘若你的生命之花绽放时注定相遇严冬,你会依然笑对风寒吗?我们不乏拥有生命的时空,但我们是否拥有挑战生命意义的人生? 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3期)16.为什么作者“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5分)答案 作者在蝉身上深刻感受到生命之美,因而震撼、感动到落泪:蝉以令人震惊的绝美姿态展现生命的升华;为实现生命的蜕变,蝉以弱小生命承受巨大的甚至毁灭性的威胁和伤害;蝉短暂的蜕变却呈现一个完整而神圣的生命过程;蝉短暂而凄美的生命点缀了自然,滋养了森林。(注: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5分;以上要点中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5分;意思对即可。)17.你怎样理解“生命真的是 很奇妙的存在”在文中的含意?(5分)答案 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概括蝉的生命过程:短暂却充满生命的壮美与神圣;二是提起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注: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5分;满分5分;意思对即可。)18.文章中插进了陈晓旭和罗阳的事迹,你是否感到突兀?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5分)答案 不突兀。为了证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的论断;使作者的观点更能激起人的共鸣,更具说服力;用事例把抽象的生命感悟具体化,让读者更易理解和体悟,从而在现实生活层面产生共鸣;引出下文关于面对短暂生命是否坦然面对的拷问。∥突兀。与上下文衔接不自然,有些生硬(删去后文章更加顺畅,不影响内容的表达)。(注:无论答是还是不是都可以,只要能自 圆其说即可。只答是或者 不是不给分;答出理由且自圆其说即可给满分5分;意思对即可。)19.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答案 蝉深刻启发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对蝉的敬重,就是对生命的敬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命的升华往往需要长久的等待甚至磨难,也正因此生命才更显现出美的价值,更值得尊重;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使命,忠诚不惧牺牲的承担生命的责任,也是生命值得尊重的价值所在;能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是因为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价值。点6分,满分6分。)

注:能够围绕这三个主题谈出理解即可;答出一点得2分,三(

《心愿》阅读答案 篇5

(2011·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中考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张养浩》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

20.(共2分)B

2l.(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2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答案】

23.⑴吃 ⑵出征

2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兰草阅读及阅读答案 篇6

兰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字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我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蹬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5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怡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兰草阅读答案

19.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 的特性。(2分)

20.文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在小时候对兰草的思想感情是:;救灾时见了兰草的思想感情是:。(4分).21.作为一篇散文,本文在构思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请你就本文的构思方面设计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然后作出简要回答或分析。(4分)

问题:

回答或分析:

22.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一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并作简要的点评。(友情提醒:点评,可谈语句的表达效果,可说自己喜欢的理由。)(3分)

摘录

点评

参考答案:

19.(2分)生命力极强(或具有超强生命力)

20.(每空2分,共4分)想见兰草肃然起敬(意对即可)

21.(4分)问题必须是构思方面的,如:本文为什么以一些女孩用“兰”字取名来开头?(2分)回答或分析要基本正确。(2分)

22.示例:摘录(1分):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怡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点评(2分):运有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兰草娴静、顽强的特点,突出其超强的生命力

心愿(外一首) 篇7

追寻不止的是心愿

生活的列车上

我离你越来越近

你是否离我越来越远

穿梭如飞的是情感

倾心仰慕的是留恋

思想的隧道中

我的搜索越过了你的防线

你是否还徘徊在从前

探求不止的是空间

寻找永恒的是灿烂

命运的长河里

我的心为你璀璨

你是否抓紧了我的手腕

匆匆离去的是昨天

悄悄来临的是明天

今后的日子里

我想成为你的一半

你是否会成为我的一半

呵.在一起的曰子里

我这样想

不在一起的日子里

我这样说

为你

为你浇湿了那颗干M的心

为你撑起了缠绵的油纸伞

为你推开了那扇神秘的门

为你松开了手中那根酸楚的风筝线

为你伤感

我旋转的车轮默默跑偏

为你留恋?

我行进的脚步悄悄放慢

为你消遣

我追打着灵魂回到从前

为你烂漫

我偷一缕阳光藏在心间

为你放纵了那颗奔跑的心

为你拿错了命运的占卜签

为你吹灭了那盏羞涩的灯

为你耕耘了手中那块茂密的试验田

为你舒展

我勤劳的双手微微发颤

为你睡眠

我坚强的胸膛变成摇篮

为你思念

我把家乡父老绘作画卷

为你判断

我的心跳与你紧密相连

为你浇铸了那颗翻动的心

为你取了新的名字叫永远

为你穿衣.为你梳洗打扮

为你接通心里穿越时空的电缆线

阅读训练答案 篇8

勤奋的童第周

1.chà chóng

2.毫不气馁 奋起直追 名列前茅

3.天刚亮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复习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远渡重洋求学。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曹冲智救库吏

1.脸上没有一点血色 想办法

粗心大意 形容不高兴的样子

2.辛 幸 幸 辛

留 流 流 留

3.库吏平时勤勤恳恳,为人老实,马鞍被老鼠咬坏,是一时疏忽。

4.(2)(5)(1)(3)(4)

5.①把“虽然”改成“不但”

②“脸色苍白”与“面无人色”意思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四年级阅读主题:欣赏美景

美丽的鸟岛

1.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

2.C

3.碧波万顷 色彩夺目 小巧玲珑 洁白

4. A.仰视 颜色 比喻 B.多 乐园

日出

1.鱼肚白—淡红色—深红—金黄

2.呈现(显现) 尤其(特别) 尽量(尽力)

3.(艳丽的)朝霞 (火球般)的红日 (远处)的树

(地上的)花草 (青青)的山 (绿绿)的水

4.(第1~2节)∥(第3节)∥(第4节)

5.时间 日出的景色

五年级阅读主题:我的祖国

可爱的祖国

1.水平如镜 格外

2.屹立—矗立 壮丽—美丽

3.我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

4.第1节、最后1节各为1段,第2、3、4、5、节为第2段。

5.领土广大 物产丰富 矿产资源种类多 山河壮丽

6.应画出“波光粼粼的太湖……格外美丽”

太湖 西湖 一颗颗明珠

7.+ A C

8.①万里长城是象征。 ②长江、黄河流入大海。

我爱家乡的小河

1.mì xù qióng

2.清澈 明静 健壮 绿油油

优美 纯净 潺潺 轻声

3.如:弯弯的小河就像一条绸带穿过我的家乡。

小河 绷带

4.美丽 慷慨

5.我爱万里河,更爱像小河那样绚丽多彩的美好生活!

六年级阅读主题:情感品德

不为什么

1.天真可爱 和蔼可信

2.B C

3.母亲对女儿的爱是无私的,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4.万象纷乱 略(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5.美好的世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

眼神儿

1.①看得比较准

②感到难以应付

③自己对自己说话。

2.①有一个孩子来老奶奶这儿存车,谎称钱丢了而没付存车费。

②孩子为了归还老奶奶的两分钱跑那么远的路,老奶奶看到孩子诚实、守信用的好品质,心里十分激动。

3.第1段(第1节);一个老奶奶看了10多年自行车,自认为啥样的人都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第2段(第2~4节):一个孩子来存车说忘带钱第二天还,老奶奶因刚受另一个孩子的骗,她不再相信孩子的话,只相信自己的眼神儿。

第3段(第5~7节):第二天,孩子特意来还两分钱,老奶奶感动之余怀疑自己的眼神儿。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 篇9

①一个朋友每月都要买七八本厚薄不一的各类书籍,更新床头的书架。我好奇地问,买书,看吗?他答,当然看,有些时候是一天看一本,只求花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书。这就是当前很时尚、很流行的“浅阅读”。

②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一位领导同志曾谈到,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it-、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③ 不可否认,“浅阅读”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消闲方式,或作为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作为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会使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钝化。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功利性阅读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④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水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但在时下,不少人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太思考工作,很少研究问题,遇到新情况时,就拿出一本相关的书顺手翻几页“临时抱佛脚”,这种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浅思维”,如果再以这种“浅思维”为指导做出“浅决策”,弊端更多。

⑤有人说,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已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美国政府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英国政府设定“阅读年”,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重新唤起“深阅读”。

⑥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不能满足于“我在读,这就够了”。因为,读书不仅要“过眼”,更要“过心”。

(选自4月24日《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第③段加点词“其”指的是 ,

第④段加点词语“临时抱佛脚”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3.第⑤段列举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强调传统式阅读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4.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做本文论据的一项是(2分) ( )

A.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参考答案:

1.我们需要深度阅读。或: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2分)

2.青少年(1分)平时不读书,遇到新情况临时翻书慌忙应对?(2分)

3.具体有力地论证r阅读对于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分)

4.A

《心愿》阅读答案 篇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①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于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搏、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②19,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③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④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侮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⑤陈寅洛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找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时联被传诵一时。

⑥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⑦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⑧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⑨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并想以此激发学生。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受到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小题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梁启超和曹云样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BE

小题2:①这段对话交代了陈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而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③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每点2分)

小题3: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者;②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友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⑤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⑥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任意写出3点得全分)

小题4:

理解: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2分)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潜心治学,不求显达,身处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的资质、修养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原因。(2分)

这些特质,在现代中国,不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来者难以超越的。(1分)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篇11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

心愿漂流瓶 篇12

石家庄的小朋友们把他们的心愿写到了这里,这些美好的愿望会随着《快乐作文》漂流到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当你手中拿到这些新鲜的愿望时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或者把你的愿望也写下来寄给我,让美好的心愿随梦想一起飞翔,终有一天你会实现愿望。

我想要一个会跳的娃娃。

妈妈不要生病。谈固小学安畅

我想当学霸,赚好多钱,有许多知识,报效父母、社会、祖国。中华大街小学杨云舒

我想踢足球。翟营大街小学尤帅

我长大想当消防兵。刘硕鹏

我想让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幸福地生活。机场路小学赵彦妮

我要成为棒球职业运动员。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安奕嘉

我想当主席。合作路小学郑博岩

我的愿望是长大了当一名记者。裕东小学党猛仕

我想明年暑假让姐姐来石家庄。吕妙涵

我希望我的全家人快快乐乐。兴华小学李若澜

我想长大以后当一名企业家,挣好多钱,孝顺父母。翟营大街小学王奕博

我想去奶奶家。裕华路小学王梓嘉

我想十年以后我想见的同学都在我的身边。麒麟小学边新雅

我希望和小伙伴们每天都开开心心。

我想让爸爸妈妈健康快乐。西门小学程泽

我想成为一名享誉全球的童书作家,为我们的祖国再拿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 篇13

理性的阅读

世间许多事情都是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才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读书也不例外。

A 对于读书,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不外乎多读、勤读。多读、勤读固然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读书倘若能够“深”入书中,即使读的书数量不是很多也能尝到读书的滋味,领悟到更多的道理。这就需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一位学者把读书的艺术概括为不读的艺术,理由是“书为有限,生命无限;以有限应无限,只能采取此策。”所谓“不读”,实际上就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标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B 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境界映照得一清二楚了。

同是一本书,有的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书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 C 用“心”阅读,正在于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

记得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读书不仅应该能够读进去,重要的是能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D 这样的阅读会使人从欣赏水平到修养都得到提高。

不读“死”书,意为不去读那些毫无生气的书;不死读书,还在于不可尽信书,而要有主见。理性的读书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

1、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围绕观点主要阐述了哪三个方面问题?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从文中抽出来的。

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应在A B C D (在正确的位置打√)

4、文中说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要有进有出。”这里的“进”和“出”分别指什么?并为“进”和“出”各举一个事实论据。

①“进”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你赞同否?赞同与否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参考答案:

1、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要有主见地读书,理性的读书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2、①在读书上要经过一番选择。②要在读书的同时伴随着不断地思考。③读书要“有进有出”。

3、C

4、①进入到书中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而发展。

②陶渊明每当读书到“会意”处,便欣然忘食。

③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对错。

④毛泽东在读书时总是与事实对比,与实际相联系。

《心愿》阅读答案 篇14

说明文阅读“造纸术”附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19题。(共10分)

文段一

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但是甲骨不易获得,且甲骨和竹简都比较笨重,不易携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不能普遍应用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书写材料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而到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1,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文段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首推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汉代起,尤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术不断扩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使“纸”这个物质广泛应用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促使造纸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渐向我国周边乃至世界推广,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直接或间接外传。由于文字载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促使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抄书、藏书之风盛行,让精彩的、有影响力的文字得以保留下来。造纸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总之,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请你说出造纸术在汉代得到发展的原因。(3分)

18、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记载文字的材料不断改进的表现(4分)

19、根据文段二内容,请你用“不仅……而且……”的句式,概括出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7、要点:

(1)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2)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

(3)汉和帝的大力支持(共3分。每点1分)

18、示例:记载文字的材料由笨重不易携带的甲骨、竹片发展到轻便、昂贵的绢帛,再到西汉时期的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最后到轻便、取材广泛、造价低廉、质地细腻易书写的“蔡侯纸”。

(共4分。每点1分)

把心愿说给蚊子听 篇15

我的心愿奇怪吧?这是有原因的哦。星期六晚上,我和外婆睡在我的房间,第二天妈妈和外婆要坐高铁回湖北。原本睡得好好的,但是突然感觉脸上有些痒,我伸手一摸,是一个蚊子咬的包,我没太在意,就继续睡。又过了几分钟,感觉脸右边有些痒,再摸,又是一个包,我擦了点清凉油,又继续睡。清凉油气味没了,蚊子很快又来了,外婆打开灯,叫爸爸来打死这只不怕死的蚊子,“噼啪”,电蚊拍的响声过后,那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蚊子成了“烤蚊子”,我又继续睡了。

“嗡嗡嗡——嗡嗡嗡——”又有一只蚊子在我耳边得意洋洋地飞来飞去,我一转头,它便飞走了,但几秒钟后,它又飞过来了,“你这大胆的蚊子,早晚把你也烤了。”我在心里想着,用被子盖住耳朵,虽然没啥用,但是起码能感觉好点儿。但没多久,我就放弃了,因为捂着太热了。因为蚊子,我折腾到凌晨才睡。好吧,蚊子,这次算你赢了。

我希望有一天,蚊子能不吸人的血,能做个好点的昆虫,而不要做害虫。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过,母蚊子吸人血,公蚊子吸植物“血”,我想公母蚊子两个都不吸血才好。蚊子吸了人的血,又被人打死,那还不如不吸呢,那样才皆大欢喜。蚊子不吸人血了,人睡觉踏实了,人不用打蚊子了,蚊子也不会死了。蚊子和人能好好相处,互不侵犯,那才好。

这就是我的心愿,现实点的心愿能凭借努力实现,但我这心愿要怎么才能实现呢?什么时候蚊子和人能好好相处呢?

(指导教师:李明海)

教师点评

正因为深受蚊子的困扰,小作者才萌发出说给蚊子听的心愿,这样的心愿很朴实,小小的心愿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小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将蚊子与自己“作战”的情景写得十分生动。习作的生活气息很浓,语言生趣,有很强的可读性。(赵龙)

《心愿》阅读答案 篇16

陕西 张国超 苏 勇 张 田

山东 李晓明 张凯宇 王洪瑞

北京 李 鑫 冯 雷 李 伟 吴若南

上海 付 饶 翟名勋 李旭芳

河北 王东贺 孙 畅 陈祥林 韩正阳

河南 罗学东 李景田 马 婕

广西 陈渔和 陈 帆

四川 刘 立 杨锦然 张佳玉 贺霖霖

内蒙古 吕曦臻 刘丹霞 姜丽霞

黑龙江 翟天权 刘桂卿 张春兰 付 涛

辽宁 周砚霖 李佳偉

吉林 段继刚 谢 源 申婷婷

云南 林 伟 祝高强 高 雁

福建 张希成 吴炜弘 侯海琼

浙江 周向军 赵慧娟

(奖品为迷你多功能工具,已于近日寄出,请获奖者注意查收。)

答案

1. SU16E 5.56mm战术卡宾枪,美国Kel-Tec公司研制

2. 巴雷特M107A1CQ 12.7mm狙击步枪,美国巴雷特公司研制

3. QBZ95B-1式5.8mm短自动步枪,中国研制

4. 中国QLG10/QLG10A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中国研制

《心愿》阅读答案 篇17

2.B(A项做“用来”讲;B项上句做“趁便”,下句做“于是”讲;C项做“替”讲;D项做“这”讲。)

3.C(A项古义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为“妻子的父亲”;B项古义为“有交情”,今义为“相互了解”;C项为“互通使者”;D项古义为“互相抵数”,今义为“相等”。

4.B(①句讲汉帝派他出使,⑤句写苏武被人救治,苏醒过来,⑥句是单于对苏武敬佩的表现。)

5.A(B项不是张胜唆使;C项卫律没有归汉之心;D项文中没有张胜投降的内容。)

爱的力学阅读及阅读答案 篇18

⑵他说:“这种事在苏联已经屡次发生过,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千万别幻想把高空的东西稳稳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⑶那天,他正在实验室做力学实验。突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他的妻子惊恐万分地告诉他,他们那先天有些痴呆的女儿爬上了一座四层楼的楼顶,正站在楼顶的边缘要练习飞翔。

⑷他的心一下子就悬到了嗓子眼,他一把推开椅子,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赤着脚跑出去了。(赶到那座楼下的时候,他的女儿穿着一天天蓝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楼顶边上,模仿小鸟飞行的动作想要飞起来。看见爸爸妈妈跑来了,小女儿欢快地叫了一声就从楼顶上起跳了。很多人吓得“啊”了一声连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他的很多学生紧紧抱住他的胳膊。)看到女儿想中弹的小鸟般正垂直落下,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突然推开紧拉他的学生们,一个箭步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

⑸“危险—”

⑹“啊—”

⑺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觉自己想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下,腿像树枝一样。“喀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⑻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两天了,下肢打着石膏,缠着绷带,阵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倒抽冷气。他那些焦急万分的学生们对他说“你总算醒过来了。你站在高楼下接孩子实在太危险了,万一……”

⑼他笑笑,看着床边自己那安然无恙的小女儿和泪水涟涟的妻子说:“我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在爱里,除了一种比钻石更硬的爱的合力之外,再没有其他力学,爱是灵魂里唯一的一种力。

问题: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 ?

(2) 短文一、二自然段为什么强调他曾经再三提醒他的学生们在力学里面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的飞行的距离和速度,并举列举了例子?有什么作用?

(3)分析父亲的特点.

答案:

(1)爱女心切,力学专家违反力学法则。

(2)为制造巨大反差做强有力的铺垫,或者说是打伏笔。

玫瑰的心愿 篇19

雅丽大学毕业时和男朋友离开家乡佳木斯到了我们这座城市,他们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和可以投靠的亲友,像许多年轻人一样经历了不少的挫折。雅丽漂亮可人,找工作自然相对容易些,一些老板或暗示或明码标价要她离开阿凯做“小蜜”,她却始终没有背叛阿凯。阿凯一度陷入绝望,不忍心雅丽陪着自己受罪,甚至主动离开了她,正是她的柔情和鼓励支撑着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历经十多年的打拼,他们有了自己的公司、别墅。可就在他们开始享受成功带来的甜蜜之时,阿凯因为长期的劳苦患上了肝癌,抱着遗憾永别了妻子,雅丽在伤痛和思念中支撑起丈夫留下的事业。她永远记得在自己的每个生日,即使是阿凯在潦倒之时,他也要送她九朵玫瑰,祈祷爱情天长地久。于是雅丽在自己的花园种下了一片红玫瑰,每到凯生日那天,她都要在花园里望着那些玫瑰怀念和凯在一起的日子,她相信和凯的爱情将伴随着自己的一生。

她在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后,知道是爱为他们撑起了一把遮挡风雨的伞;在遭遇与爱人的生死离别后,感叹生命是那般的脆弱,只有那份绵绵不绝的爱能跨越时空永久存在。她是个善良的女人,希望自己在亲友和员工一生中都有一个地久天长的爱情。所以,每到他们结婚时,她都要亲手摘下九朵玫瑰,送给那些新人们,祝福他们,即使身在外地,也要吩咐公司里的人代自己采摘玫瑰,捎上一份心愿。

这份心愿在那些情侣心里无疑是沉甸甸的,在他们接受这个美好祝愿的时候,知道爱不是一个只求今朝拥有的游戏,而是对伴侣一生的许诺,婚礼因此变得神圣和难忘。在他们懂得这有个关玫瑰的故事后,他们解读出了玫瑰的美丽花语,每每看到红玫瑰,就会忆起自己在婚礼上的承诺,倍加呵护所拥有的爱情。

上一篇:初三学生关于学习的作文:高效学习下一篇:泉州开元寺实地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