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2024-10-23

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精选7篇)

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篇1

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家长、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为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市总工会,向在座的各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致以良好的祝愿!

通过几年的努力,“金秋助学”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成绩斐然。自活动开展以来,共筹集助学资金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余人。受助学生、学生家长纷纷通过电话和来信等方式表达对工会的感激之情,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党和政府、工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回报社会。

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工会组织推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切入点。圆大学梦是每个莘莘学子的追求,金秋助学是真情暖万家的社会系统工程,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谈两点希望。

一是希望受助学子,要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回报社会。今天市总工会举行启动仪式,为名来到现场的同学发放助学金。希望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和正在学习的学子们,不辜负党和政府、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和关爱,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全市人民的关爱作为奋进的动力,把握求学的机会,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刻苦学习,自立自强,健康成长。做一个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同时希望学生家长们要理解我们的工作,更要做到自强自立,勤奋工作,为孩子着想,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力所能及的条件和环境。

二是希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本着对事业、对未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金秋助学”活动。要增强大局意识,注重帮扶实效。资助一个困难职工、农民工的子女迈入大学校门往往不只是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家庭摆脱贫困的希望,也是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希望。开展助学帮困活动,更好地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是当前推动工会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工会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的系统工程。各级工会一定要站在全局、大局的高度,提高对“金秋助学”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要用扎实的工作信服人,用真情打动人,要怀着深厚感情,进门入户,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真正

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心,增强贫困学生立志成材的信心。要制订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办法,有措施,有创新,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努力做到不让一名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运作机制。希望各级工会对开展的助学活动要进行一次认真的总结,对当前和今后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要进行认真的安排部署。要总结成绩,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运作机制。希望各级工会干部工作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最大限度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个困难职工、农民工的心坎上。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推动我市“金秋助学”活动健康发展,让莘莘学子圆梦大学,激励他们立志成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篇2

今年春季, 是我省全面推进生态兴省战略的第一个春天;今年春季, 也是我省大力推进碳汇林业发展的第一个造林季节。今天, 省政府在这里举行全省军民义务植树和碳汇造林活动, 就是要大力弘扬寿阳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践行低碳理念的时代精神;就是要认真学习晋中市敢于超越过去、积极备战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的坚强决心!

寿阳是晋中生态兴市的一个缩影, 晋中是全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一大亮点。刚才, 大家置身于环城绿化施工现场, 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了寿阳县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的大思路、大手笔:

一个县一年投资造林绿化3个亿, 一个县一次捐资碳汇造林1000万, 一个县一季实施环城绿化工程近万亩, 确实令人鼓舞, 令人振奋。我们刚才看到的环城25 km的绿化工程,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实施, 科学布局9区8园12景, 还要建设集文化、体育、科技于一体的各类休闲活动区域, 这仅仅是寿阳县今年实施的四大造林绿化工程其中之一。

此情此景, 此时此地, 可以说, 我们每一个代表, 都感同身受, 从心灵深处受到极大震撼。我们深信, 再过几年, 这里将绿色大增、景色大变、生态大美;我们深信, 按照这样的思路、这样的力度、这样的效果, 在不远的将来, 一个绿色寿阳、生态寿阳、低碳寿阳将崛起于三晋大地。

寿阳的思路和做法, 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生态兴省战略决策的无比正确, 体现了广大群众提高生态品味的热切期盼, 体现了山西人民践行低碳理念的决心和气魄。寿阳的实践证明, 去年长治、晋城承办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创造的成功经验, 在其他地方一定会发扬光大, 而且会更具地方特色、更富建设成效!现在, 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 山西的造林绿化工作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我们有理由相信, 全省造林绿化晋中现场会的召开, 一定会展示出创建林业生态县的可喜成就, 一定会开创出林业生态兴省的生动局面!

我们这次活动的另一个切入点就是碳汇造林。碳汇造林是时代课题、是政治课题、是生态课题、是发展课题。这个课题在我省刚刚开始破题, 就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自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成立以来, 我省各级领导、社会组织和广大企业捐资碳汇造林的热情十分高涨, 截至今年4月6日, 全省碳汇造林捐资3700多万元, 安排碳汇造林基地33处0.3×104 hm2, 今天寿阳县又捐资1000万元。绿色碳资金属于公益性资金, 捐资碳汇林业, 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承担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展示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服务的是社会的科学发展。为此, 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县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 积极参与碳补偿, 努力消除碳足迹, 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负一份责任, 尽一份义务!

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篇3

本刊讯 为推动和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就学困难,麻栗坡县从7月27日开始到8月31日,在全县开展2012“金秋助学”活动。

此次助学的主要对象是国家助学体系暂时没有覆盖,或者已经覆盖到但仍需进一步救助的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今年高考已被各高校录取的子女。具体为:特困职工家庭,尤其是零就业家庭、國企改制特困职工和未参加社保、医保的特困职工及特困单亲女职工子女;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但存在家庭成员患大病、残疾等特殊困难的低保边缘职工子女;低保职工家庭中经过政府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职工子女;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子女。凡符合帮扶对象的特困职工子女,均由父亲或母亲提出书面申请,并附子女录取通知书、缴费标准和身份证复印件,填写《麻栗坡县2012年“金秋助学”情况登记表》后,经所在单位调查核实,对确需资助的对象,在登记表上签署同意资助的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报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由县总工会根据特困职工家庭困难情况平衡后,确定帮扶对象,并将在8月31日前把资助金发放到受助学生家庭。

(麻栗坡县教育局)

在“金秋助学”仪式上的讲话 篇4

(2012年8月XX日)

县总工会主席 XXX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县总工会在这里举行2012“金秋助学”扶助金发放仪式,资助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帮助枪他们圆梦大学、完成学业。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总工会,向长期关心支持助学活动的各单位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受资助的各位同学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

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是工会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的具体表现,是一项关注民生、关心教育、关爱学子的德政工程,也是体现爱心、温暖人心、凝聚信心的民心工程。近5年以来,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开展“金秋助学”、“圆农民工大学梦”、帮助困难职工就业培训等帮扶活动,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为困难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为贫困学生撑起了理想风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已成为“温暖人心、体现爱心、鼓舞民心”的工会帮扶工作品牌活动。5年来,县总工会共帮助250多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圆了大学梦,今天,县总工会又将给予57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子女及时帮助,使他们顺利步入大学殿堂。

金秋助学,任重道远。要实现“不让一名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不让一名在校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县总工会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调动县、乡、村(社区)工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做好本辖区的金秋助学工作,确保助学活动“全覆盖、不遗漏、得人心、顺民意”;各级工会组织要走出仅仅依靠一点点工作专项经费来开展助学活动的困境,着力深挖潜力,广开渠道,采取成立助学基金、结对帮扶、全程资助等形式,加强对外交流,多方位、多形式、多途径地筹集助学资金,把资金助学、业务助学、知识助学结合起来,提升活动关注度、提高活动影响力。同时积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热情讴歌帮困助学的善事义举,积极动员广大企事业单位、民营私营企业家以及干部群众加入到金秋助学活动中来,形成系统完善的工会助学体系,共同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

今天受到资助的同学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们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生活中的困难,逆境成才。有这么一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意思是说:困难可以磨练意志,激发动力。同学们应该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奋斗可以成就人生。跨进大学门槛,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刻苦学习,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斗志。二是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立志做大事、创大业,在国家建设中展现才智、奉献力量。三是希望你们无论将来走上 2

什么岗位,无论身处何处,都不要忘记家乡人民的深情厚爱和嘱托,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优秀人才,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人民对你们的关心和培养,将来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

最后,祝同志们身体健康,事业辉煌!同学们学习进步,早日成才!

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篇5

**

20**年8月24日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同志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美好季节,十分高兴参加我矿20**年“金秋助学金”发放仪式。对全矿38名大中专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借此机会,我代表矿党政工对我矿职工子女发奋努力的优秀品格表示由衷的钦佩!对你们金榜题名的优异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

帮困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在新形势下的发扬光大,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同道德行为相结合的一个善举。多年来,**始终把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作为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的重中之重,作为和谐矿区建设的一件大事。这次“金秋助学”活动是我矿的一项人性化工程、亲情化工程,也是温暖人心、体现爱心、鼓舞民心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矿采取干部职工捐款等方式,在全矿范围内深入开展“扶贫救助,构建和谐矿区”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困难职工帮扶力度,用于救助困难职工,尤其是救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我们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决不能让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因贫困而不能步入大学校门。所以说,今天的“金秋助学”活动,预示着又将有一批困难职工子女,在企业的帮助下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也是矿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

各位同学,古往今来,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成功、在逆境中成才的事例不胜枚举,“穷且益坚,志在青云”的典范也比比皆是。各位同学都来自困难职工家庭,与其他同学相比,你们克服的困难要多几分,经历的磨练要深几成,这也正是你们难得的财富。生活与求学的艰难,培养了你们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品格,锤炼了你们克服困难、正视挑战的意志,特别是经过寒窗苦读,你们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涌现出了分别以578分、571分、560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华东理工大学的王晓云同学、考取兰州大学的陈浩同学和考取海南大学的王峰同学等为代表的众多优秀学子,这既是你们家庭的喜事,更是**的喜事;既是你们家庭的骄傲,更是**的骄傲,全矿广大干部职工都为你们的骄人成绩感到荣耀和自豪!

各位同学,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你们即将走进大学校园,步入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此,希望大家:

第一,要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名与利的诱惑,公与私的交锋,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吃亏与占便宜的纠葛,是非曲直的评判面前,学会用理智驾驭自己,用法律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自己,用智慧疏导自己。做一个忠心献给祖国,诚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新一代学子。

第二,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不断培养积极、健康、成熟、向上的心态,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认真学习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掌握硬本领,以如饥似渴,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追求,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做一个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的有志青年。你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敢做也为,开拓创新的能干人,做一个实事求是,堂堂正正的实在人,做一个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热心人。

第三,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勤俭节约,勤工俭学,努力为父母分忧解难,减轻家庭负担,做一个家长放心、学校省心、个人尽心的好学生。只有你们尽快、尽早成才,共同来建设**,**的发展才有支撑,才有希望。你们要记住,不管你们身在何方,**永远是你们的家,**永远关注你们。全矿各级党政组织要始终关注困难学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从精神和物质上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组织好帮困助学活动,确保每名困难学子及时得到救助。

同学们,爱因无私而珍贵,生命因希望而永恒。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辈有人才出。相信各位学子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能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适应时代前进步伐,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期待各位学子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回报亲人!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在县总工会金秋助学仪式上的讲话 篇6

县委副书记XXX

(2012年8月XC日)

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2年XXX县总工会“金秋助学”扶助金发放仪式。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身处困境却始终含辛茹苦、节衣缩食供子女求学上进的家长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金秋助学”活动是工会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的延伸,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有效载体。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不仅帮助困难职工解决了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心坎上,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工会组织的关心。这对于稳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最大程度的帮助解决困难职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努力解决困难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下岗困难职工的就业问题;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下岗困难职工自我谋生能力等等。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来 1

抓,特别是把调整教育资源、维护教育公平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和对困难学生的助学支持力度。从一定意义上讲,资助一个困难职工子女完成学业,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而且能够使整个家庭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协助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县各级工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助学帮困活动,努力为困难职工家庭及其子女排忧解难,在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助学解困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有效地开展。县总工会要认真总结“金秋助学”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把这项工作延续下去,努力使更多困难家庭的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要进一步拓宽助学资金筹集渠道,多方位、多形式、多途径地筹集助学资金,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要进一步创新丰富助学载体,采取设立爱心助学基金、结对帮扶助学等有效形式,提升活动关注度、提高活动影响力,动员鼓励更多有识之士伸出温暖之手、关爱之手、援助之手,使金秋助学活动开展得更好、更有实效、更具影响力,真正把爱心助学行动办成全社会的事业,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效。

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各位同学,你们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你们的意志令人感佩,你们的精神令人鼓舞。尽管你们经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艰辛与磨难,但你们又是幸运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有县委、县政府、工会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克服暂时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希望你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珍惜这份来自社会沉甸甸的爱心,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激之情,化关怀为力量,变逆境为源泉,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全县人民的关爱化作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困境中磨练意志,自立自强,健康成长,不辜负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期望和关爱,做一个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在 “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篇7

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北京论坛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即将结束。论坛历时两天,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廖文科副司长做了重要讲话, 北京市介绍了30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经验, 与会代表观摩了北京市东城区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展示和优秀课展示, 并在已报送论文的基础上, 进行了大会交流和分论坛研讨, 大家各抒己见, 达成了共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三个承办单位和北京市第二中学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做了大量工作, 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举办一个小型论坛的想法始于去年年初, 形成比较完整的方案则是去年年底, 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简称《纲要》, 下同) 公布之后。具体设想是作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举办体育教学改革论坛, 落实《纲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交流各地在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方面的经验, 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论坛开幕在即, 几个主办单位研究后决定设立一个永久性的体育教学改革论坛, 暂定名为北京论坛, 目的是:根据《纲要》关于“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 为全国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并将本届论坛作为首届, 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北京论坛将按“定向发布信息-预报名-报送论文-论文评审-确定与会人员”的程序, 为全国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 力争通过若干届的努力在全国建立起一支数百人的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队伍。

二、把握有利时机, 把体育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自2007年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简称《7号文件》, 下同) 以来, 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和关注力度, 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不断改善, 体育课时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较以前更有保证,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展。

《纲要》要求“加强体育,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今年“六一”前夕, 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与学生同上体育课时指出:只有孩子们健康, 才有祖国的未来。他还勉励学生们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要热爱运动, 经常运动, 把运动贯穿一生。今年7月, 教育部下达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中指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 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这些规定和举措对于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是强有力的推动。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贯彻落实《7号文件》和《纲要》的重要内容。从2001年秋季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10年有余, 从2004年秋季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也已经7年。10多年来, 全国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努力学习、领会先进的课程理论,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求索中获得真知, 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以来举办的四次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展示活动, 各地选报的课程质量逐次提高;2001年以来举办的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有关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优秀论文逐届增多, 充分显示了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课程标准试验阶段培训工作不完全到位、一些主管部门不作为、课程标准试验工作组织领导部分缺失的情况下取得的, 充分显示出在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蕴藏着推动课程改革的巨大潜力。

肯定成绩是为了增强信心、鼓舞斗志。但还必须看到, 以提高质量和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体育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新的挑战。比如, 改革工作认识不完全到位、推进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 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课程资源、专业支持力量等服务保障体系薄弱;考试评价、管理制度不配套;课程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纲要》提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在大家期盼已久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际, 希望广大体育教师把上面引用《纲要》的这句话牢记在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排除各种杂音地干扰, 集中精力投身改革。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 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希望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继续在理论上对改革给以有益的指导, 以取得的共识为基础, 抛却过去几年积累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为改革创造和谐的学术氛围。热切希望各方面齐心协力, 把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三、以《纲要》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统领体育教学改革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纲要》明确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上述两个转变的关键。

《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对“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作了精辟、全面的解释, 要求把“三个坚持”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全过程, 并对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纲要》系统、科学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 完整、准确地概括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当前, 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 包括学校体育工作, 都必须自觉地适应《纲要》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当指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包括即将公布的修订稿, 都在《纲要》发布前定稿, 因而, 体育教学改革, 包括修订后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如何更好地贯彻《纲要》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 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在各省制订实施方案, 或在学校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时应特别加以注意。

四、明确体育课程的性质, 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 也不同于群众性的一般健身锻炼。健身性是体育课程教学区别于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标志;而教育性与发展性是体育课程教学区别于群众性的一般健身锻炼的重要标志。体育学科应该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 这是体育学科的本质, 丝毫不能偏离, 否则就不是体育课了。

在中央《7号文件》颁布4年之后,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依然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爆发力、柔韧、力量等素质出现好转, 往年持续下跌的耐力素质显现止“跌”, 这是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 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忧的是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 这说明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 细化和落实有关措施。

学校体育要把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 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功能, 要锻炼学生的身体, 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虽然体育课不能把发展学生的体质作为唯一的目标, 学生体质的提高也不能仅仅依赖体育课教学, 但如果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没有根本改善, 总不能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成功。

五、明确各水平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规定性内容, 关注体育课教学实效

如果说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导向性问题, 那么课程内容则是课程教材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如果没有科学的内容体系, 就很难支撑起课程目标, 无法准确把握课程性质, 在教学实践中就可能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因此, 《纲要》提出:“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体育运动项目众多, 不同运动项目在教育、健身方面的作用以及文化特征也各不相同;而且, 与其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学科相比, 体育与健康课需要凭借一定的场地、器材和设施来实施教学, 因此, 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常常受到地域和气候、经济和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要进行学习的规定性的内容, 更是所有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内容, 是发展体育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方面。因此, 确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规定性内容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推进课程改革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性的核心内容将有助于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社会需要, 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符合学科特点, 确保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确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规定性内容, 应基于以下四个方面:

1.体育与健康课的规定性内容应该体现国家意志

体育与健康课程通过向学生传授当前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塑造国民最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素养, 因此必须体现国家的统一要求。中央《7号文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纲要》也指出:“加强体育,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增强学生体质。”由此可见, 国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重点是发展体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2.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标准中所规定四个方面的目标具有不可替代性

课程标准规定了四个方面的目标, 并且指出应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为了达成某一具体目标, 有多种教学内容可供选择, 但从整体上看,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应该涵盖基本身体活动的内容、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等几大类, 以及体育基础知识 (含发展体能的锻炼知识与方法、健康教育知识) , 而每一类所包括的多种运动项目中哪些是规定性的教学内容, 还需要对教材的内容、价值和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后才能确定。

3.体育与健康课的规定性内容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人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的规律, 不同发育水平的儿童所能掌握和运用的基本动作和运动技战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不同水平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规定性内容应该符合各该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既不能过于超前, 也不能明显滞后。过于超前会使得大多数学生无法掌握学习的内容, 甚至导致运动伤害;明显滞后会出现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幼稚化的现象, 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规定性内容应符合大多数学校的条件

教育部先后制订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并已在全国实施, 因此, 规定性内容在教学时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应该在这两个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此外, 一般而言, 那些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运动项目, 其所需要的场地、器材、设施相对充足, 教师对这些教材内容也更为熟悉, 因此, 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选择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作为规定性的教学内容, 但要经过适当的改造, 以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总之, 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应根据国家、社会、儿童发展的需要,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来确定, 应该是在各地、各校 (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学校) 都能基本实现, 而且必须进行教学的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国家对全体学生在体育学科、体质发展、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六、各负其责、相互支持, 形成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机制

2001年, 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表明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被正式确定下来;在《纲要》中对于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在教育管理上的职责也有明确的阐述:“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 制订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 开展教育改革试验, 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并提出要“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三级管理主要是指对这一课程管理和实施权限的分配, 而并非另起炉灶重新设计一门具地方特色的体育课, 也就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约束下, 地方和学校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 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实施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 其目的是把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国家统一的教育目的与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色、教师坚持执行国家课程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辩证地结合起来。这既是国家规定的教育政策, 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 各级政府和学校要明确自身的职责,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引下, 把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细化, 明确本地区和本校范围内的规定性内容, 制订好《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七、加强体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骨干教师在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程标准试验阶段教训之一就是由于推进速度快, 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几近流于形式。《纲要》指出:“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并要求“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 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随着骨干教师国家培训计划等项目的开展, 各地逐步加强了体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这次论坛7个大会发言中就有6个是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骨干教师成长的经历说明, 骨干教师成长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教师自身的业务、思想基础较好;

2.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重视体育工作;

3.校内外具备较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条件;

4.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学校的体育行政管理工作。

体育骨干教师培养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处 (室) 、师资培训机构、教研室能互相配合, 认真抓好、抓实。广大体育教师也要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 扬长但不能避短, 努力提高思想、业务水平, 在实践中勇攀体育教学、科学研究高峰。结合骨干教师培养这个题目, 我还想就已经修订完成, 即将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训说几点想法:

1.业务培训与思想动员并重。在介绍课程标准内容的同时, 要有针对性地解除一些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应当看到, 历次课程改革在推出一些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的同时, 或许把有些本来正确的观念、内容、方法当作陈旧的、错误的批判了, 致使当事者、旁观者在教学改革面前无所措手足, 有的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要鼓励广大教师在坚持体育课程的性质、遵循体育课程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在改革创新实践中, 只有探索者和实践者, 没有失败者。任何一项改革都免不了出现某些失误, 只要及时调整、改进, 就会有新的进展。

2.培训工作与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相结合。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特别是每年都有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走上体育教学岗位, 必须常抓不懈。结合实施课程标准进行培训, 一般都采用全员培训的方式, 其优点是既能争取较多的经费支持, 又能保证培训时间、形成良好的氛围, 还可以做到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专家授课与受培训教师共同讨论、合作学习相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性很强, 应当根据这一特点制订培训计划, 只安排专家讲课往往很难取得上佳效果。既然是统一的课程标准, 全国性培训就应该编制规范的培训大纲, 不能由专家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有了书面的或电子的大纲, 就要提倡少讲解、多阅读、多讨论、多答疑。国家级的培训可以在专家讲解后留些时间答疑、讨论;省级和省级以下的培训, 讨论时间可以更多些。

上一篇: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下一篇:我爱这春日的校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