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2024-07-13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通用15篇)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1

为迎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来,我们XXx大队部决定开展主题为“为祖国添加绿”系列活动,以此来教育小学生热爱树木,增加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树的知识。

2.进一步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

3.提高学生的保护责任感思想汇报。

4.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

二、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三、活动时间:

20xx、3、11―――20xx、3、14

四、活动内容

1.成立领导小组:全体领导、班主任

2.开展系列活动

(1)围绕爱树,进行树类知识讲座。(班主任,讲课稿2份)

(2)学生们在学校和网社区进行种植小树苗,为花坛除草等一系列活动。

(3)制作绿化心愿卡

(4)大队部提出一项建议、倡议书(建议书、倡议书各一份)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2

( 一) 素质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心理学家和军事家经过分析能够从灾难中生存的人群,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心理素质是人类克服种种困难和灾难的关键因素。

拓展训练在风靡全球半个世纪之后, 1995 年进入到中国。拓展训练不是像填鸭式灌输知识和技巧, 而是通过特定的环境让学员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它突破了老式的教育模式, 在参与的过程中, 去完成一种体验, 并进行自我反省, 从中获得感悟。当前, 许多企业引入这种方式用于员工培训, 提升员工综合的、职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下“双员制”职业教育模式下, 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活动十分重要。

( 二) 职业素质拓展活动的特点和恩文要素

第一, 综合挑战性。在活动过程中, 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跨越极限, 向自己的能力挑战。整个过程以体能活动为向导, 引发出认知、感悟、意志和交流。

第二, 团队中的个性体验。素质拓展活动中主要强调团队合作, 在合作中张显个性, 在这其中同学也会吸收巨大的力量和信息, 从内心感到胜利感和自豪感。

第三, 提高自我素质。学生通过对活动的总结, 可以达到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能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群体, 改善人际关系, 学会彼此尊重。

有效开展大学生校园职业素质拓展活动, 必须落实保障活动实施的基本要素。首先, 要有一支专业的培训师队伍, 保证胜任力, 培训师也可定期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其次, 要有配套投入, 如设立专项资金, 保障足够的场地空间, 专业的素质拓展器材。最后, 合理安排时间, 在开展职业素质拓展活动前, 要进行周密系统的计划, 每个学期合理的安排活动项目。

( 三)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拓展活动的意义

首先, 兼具了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一是, 培养了学生优良的个人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是, 塑造了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意识。三是,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心理素质。

其次, 推动了高职院校“双员制”教育模式的发展。大学生是发展知识经济的主力军, 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活动, 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促进高职“双员制”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后, 能够培育创新型人才。高校面临着培养自主创新和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重大课题, 有效的开展职业素质拓展活动, 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尝试的项目。

总之, 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模式, 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 真正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是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职场生活。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的选择与设计

在校园里做职业素质拓展活动, 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十分重要, 需要注意知识与趣味的融合, 学习与竞争共存, 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按照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内容选择和设计, 破冰类、个人挑战类、双人协助类和团队合作类。

( 一) 破冰类项目

破冰是使学生之间打破冬厚冰层, 远离怀疑、猜忌, 达到团队融合, 相互交流学习。此项目简单的可以采用扑克分组方式, 用30 - 40 分钟的时间将队员分成四组, 同一花色的队员组成一队, 随之每一队队员开始为自己的队伍拟定队名、队训及队歌, 完成之后每一对由队长带领队员进行团队展示。若室内外条件允许, 破冰还可以采用踩气球、猜猜我是谁、直呼其名等项目进行, 整个职业素质拓展活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破冰的关键。

( 二) 个人挑战类项目

个人挑战具有冒险性和挑战性, 通过参与职业素质拓展的学生独自完成项目来提升意具志力, 这类项目有一定程度的难度, 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 同时也是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如果学校条件允许, 资金充足, 可以选择较典型的高空项目, 一是高空断桥, 二是高空抓杠, 这是突破自我心里极限, 体验如何正确面对困难, 感受高空一小步, 人生一大步的真谛。这需要学生集勇气、信心、毅力、智慧于一体, 才能顺利完成个人挑战项目。在校园里可以考虑独木桥、逻辑思维测试和演讲大赛等项目。

( 三) 双人协助类项目

双人协助最显著的特点是要两名参与者共同努力完成的项目, 在整个过程中考验两名搭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沟通和相互扶持的能力, 这类项目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和挑战。在校园里可以开展的职业素质拓展双人协助项目有二人三足、背球接力、包装木乃伊、心有灵犀等。

( 四) 团队合作类项目

团队合作一般是以破冰项目之后组成的团队, 此团队要求至少三名参与成员以上组成的队伍。相对双人协助类项目, 这类项目更要求队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和鼓励, 他们必须用彼此之间默契的合作来迎接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团队合作达到对预期目标的实现, 并共同来分享获得成功的喜悦。若受校园场地的局限性, 可以选择如穿越电网、摸石头过河、雷区取水、无敌烽火轮、计算机检测等, 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职业素质拓展活动安排, 选择适合本校的素拓项目。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那种依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所有具备远见卓识的领袖早已开始将力量放在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的焦点上。因此, 在当今“双员制”职业教育模式下, 有效的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活动, 是从学生所需能力出发, 把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根据个人发展到团队建设, 学生在职业素质拓展活动中充分掌握理论联系实际, 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式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方法, 职业素质拓展活动是培养人才综合职场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那么学校合理设计职业素质拓展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活动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勇.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训练途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8.

[2]刘宏妍, 张玉鸿等.有效开展大学生校园素质拓展训练的要素[J].实习就业导航, 2015.9.

[3]王崇彩, 冉斌.疯狂劲舞[M].海天出版社, 2006.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3

本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的学校教师指导转向教师、家长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士合作指导;从学校独立操作完成转向寻求有关部门、学校的协作共同完成;从个别少数学生的参与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各校独自为阵转向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从少数学生有限范围的独立活动转向跨班级、跨年级的合作互助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初步探索一条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有关部门对科技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再次,新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为科技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将科技教育设置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使科技教育从“业余课外活动”正式成为“正规的校内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制高点,结合校内社会实践活动,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学习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活动是在银川景博学校的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

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开展,以九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逐步组织进行。具体内容是污水处理厂的实地参观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净水设备使用及亲眼目睹污水的净化过程,并亲手操作。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到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和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时刻把节约用水放在心上。再通过自己日常生活的表现,带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此活动还能增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兴趣,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三、活动步骤

活动第一阶段:

1.我向校领导汇报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校领导对活动的资金、人力、场地等的支持。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史、地、生、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这个活动。

2.我和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教师分别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及参考书籍事先对污水处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组建一支合格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团队。

3.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体培训和讲解,明确活动目标和方法及分配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技探究能力。

4.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宣讲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在2015年9月结束。

活动第二阶段:

1.组织学生到水洞沟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前团队开会讨论此次活动的具体操作:①九年级7个班分为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并为每个组分配了学科指导教师。②考虑到人数过多不利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从各班分别挑选10名学生作为代表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考察。③确定活动时间、活动路线及活动过程。

2.参与实地考察的学生在活动前对各小组要研究的内容进行资料调查,初步了解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

3.各小组指导教师在实地考察前写出各学科活动预案。

这一阶段在2015年10月结束。

活动第三阶段:

1.学生写出本次活动的感悟,并以幻灯片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讲解。

2.活动中要求各教师和学生认真考察过程、捕捉信息收集资料,活动结束后,在学校总结的基础上,写出该活动的总结报告。

这一阶段在2015年11月结束。

活动第四阶段:

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活动来检验本次活动的成果,在此期间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

这一阶段在2016年1月结束。

四、本活动的具体结果

1.参加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师科技教育业务得到提高,每人至少承担并完成一个以上项目的指导任务。

3.总结出一条进行中学科技教育的新方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活动成果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五、预计本活动方案对学生具有以下教育作用

1.通过完整的活动,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和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创造发明和科学探究的原理、方法和

步骤。

2.通过系统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这是本活动必须达到的目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比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能力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才能慢慢提高,不是初中阶段就全部能完成的工作,可是意识是能够在初中阶段就培养起来的。

3.通过参加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六、開展这一方案的优势

1.本活动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宁夏银川市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活动的开展在专业技术指导、宣传等方面有了保障,解决了学校教师知识的局限性等问题。同时与这些单位的协作,能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2.本人从2011年就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

七、活动方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科技教育活动从过去的课外业余活动走进教室,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2.通过系统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会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

提高。

3.通过大面积地开展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培养,能转变以往只有极少数学生得到培养的局面。

4.通过与协作单位的协作,能够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同时弥补学校在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

5.通过专家和协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特别是青少年对专家的崇拜心理,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6.通过活动还可以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科技教师队伍。目前科技教师严重不足,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科技教育中来,是提高科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的一个好办法。

7.该活动结束后,其成功经验可供有关部门参考,推广使用。

八、开展这一活动得到的各种资源

1.银川景博学校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课题研究成果;

2.各学科的教学人员及实验教学设备;

3.各协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设备;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4

活动前言 :丰富我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展现青春风采。

活动目的 :继承和发扬我国的象棋、五子棋、围棋、跳棋水平,为广大的棋类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主办单位 :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 :院团委社团部清风棋社

参加单位 :全校师生

比赛项目 :中国象棋、五子棋、围棋、跳棋

比赛时间 :4月17日 上午 9:10~11:30 下午 2:00~6:00

比赛地点 :学术报告厅(暂定)

裁判人员 :

分数统计 :

比赛名单安排:

参赛人员 :象棋组由各系各送出五人(四男一女)

五子棋组由各系送出二人(男女各一)

跳旗组由各系送出二人(男女各一)

围棋组由各系送出一人(男女均可)

宣传工作 :院宣传部、各系宣传部、清风棋社、校园广播电台

宣传形式 :海报、板报、横幅、通知

后勤工作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实践部

摄影人员 :贝特摄影协会

设备调试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社团部

大赛流程策划

(一)社团部代表发言

(二)清风棋社负责人发言

(三)裁判团代表发言

(四)参赛选手代表发言

(五)比赛正式开始

(六)赛后总结

(七)颁发典礼 合影

奖项设置:

设团体奖 :前三名

个人奖 :(共9个)

象棋男子组三名 女子组

第五轮 :4:20—5:10

闭幕式(合影):5:20

中国象棋部分比赛规则

1、选手编号 :象棋选手编号从 01—30号:

(其中男子组从01—24)、(女子组从25—30)。

2、先后手 :凡编号为奇数者、选手第一局为先手。偶数者为后手。以后每局交换后手,若比赛中出现前一盘均为先(后)手的情况,则采用摸子原则,由其裁判摸子两个,一方猜中红子着为先手。

3、男子组比赛时,尽量避免同系对局,采用积分制原则(赢一局2分、输一局0分、平局1)从第一局开始,积分相同者对局(即高对高、低对低)。

4、男子组比赛中若出现积分相同,又涉及最终个人奖的情况,则看对手总分情况,对手分高者为胜。若对手分也相同,则进行加时赛。

5、男子组共战五局

6、女子组共战五局(采用循环积分赛)。

7、比赛时间 :前35分钟不计时,后15分钟,每30秒必须走一步棋,规定时间内未走者判输。

8、时间到了未分出胜负时:本盘棋加二十回合(对手一人一步为一回合)、再未分出胜负则判为平局。

9、迟到十分钟者,本轮判输,连续两轮弃权者,取消比赛资格。

连珠五子棋部分比赛规则

1、选手编号 :连珠五子棋选手编号从 31—42号:

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5

二、行动口号

播种绿色,我与小树共成长

三、活动时间

2012年3月9日—3月13日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通过3月9日升旗仪式上的讲话,向全体少先队员宣传环保知识,并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二)实践

1、“小手添新绿”,美化校园环境。各中队辅导员发动学生把好的花苗,带到班级,进行观察、养殖,班级成立“植物角”,美化班级。也可发动学生自带种子进行动手种植实践,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激发兴趣。

2、环境保护,我的心声。三至六年级少先队员先以中队为单位,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内容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星期五前每中队由中队辅导员评选出2篇优秀作品上送少先队大队部,少先队大队将会进行优秀作品展览。

活动要求:各中队要做好主题班会的资料收集,利用好40分钟,确保每位少先队员从中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3、动手参与,爱绿护绿。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对校园内的所有的植物园进行“红领巾护绿除草保洁”活动,让校园内处处呈现出美丽和谐的景象。

(1)各中队成立护绿小队,认养校内绿化植物,将学校足球场旁边的小树划分到各班,让各班负责进行养护。

(2)开展清扫校园树下和植物园的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三)交流

学生自带种子进行动手种植的实践,撰写观察日记或实验报告,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知识在十分钟队会上交流、宣传,进行成果展示。

(四)“植物角”评比

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6

3月12是中国的植树节。绿化孕育了文明,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遗余力的进行生态建设,关系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本月“环保节”的主题开展,结合教育预设活动,同时为了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周围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我园将在植树节当日组织孩子开展“种上爱的树苗”的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4.3.12

二、活动地点:幼儿园内种植角

三、活动目标:

1、通过3月12日植树节活动,激发幼儿种植植物的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他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3、给予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培养幼儿劳动技能。

四、活动准备:

1、树苗若干。

2、请家长朋友为孩子准备好小铲子、小桶带来园。

3、给各班在植树角划分区域。

4、每班邀请五名的家长朋友。

5、每班一句护绿口号。

五、活动内容:

1、领取物品(植树工具、树苗)。

2、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向幼儿讲解活动顺序和活动要求,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分工合作,以及进行安全教育。

3、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4、插上小标志,写上种植人及名称如“爱心树”“心愿树”“成长树”等,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5、为树苗浇水。要求建议:

(1)水要少装一点,因为小树水喝多了,也要生病的。

(2)取水时不能拥挤,要按照先后顺序。

(3)提水和返回的路线要明确,以免孩子冲撞。

(4)和小树合影留念。

(5)捡拾垃圾、整理工具。

(6)评选“绿色小卫士。

小结: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7

我设计的这套活动方案, 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展开, 旨在能有效地开展科普阅读社团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 激发学生的科普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科学, 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 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 以点带面, 在学生中形成爱读科普书的良好风气,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科普阅读活动, 使学生学会科普阅读的方法, 促进学生的科学知识更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三、活动实施

(一) 充分做好宣传工作, 让学生对科普阅读社团活动感兴趣

在社团创建初期, 组织者要利用好学校的广播站、宣传栏等做好宣传, 让全校的孩子、老师甚至家长都了解这个社团, 乐于参加这个社团, 在孩子们决定参加前可以用动手实验、观看科普视频等方法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从而产生科普阅读的需要。

(二) 有固定的阅读场所, 创设良好的科普阅读的氛围

与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协调, 开辟科普阅读室, 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把科学实验室或科学探究室适当改进, 在室内布置一些阅读名言, 建立一个图书信息角, 社团成员、老师可以把自己掌握的图书资料信息用卡片公布, 便于相互之间的交流 (这个有别于图书角, 不把书直接放在书架上, 避免一些珍贵图书的遗失, 另外信息量也大一些, 便于管理) 。另外建一个生物角和一个自制实验器材角, 可提供学生上网查询等。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 开展多元化的科普阅读, 教师适时做好指导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书籍的阅读,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电子阅读、网络阅读、视频阅读等。比如霍金的有关宇宙空间理论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奥, 可是给孩子们看相关的视频, 学生就比较乐于接受, 这种视频阅读也许在不经意间就给孩子种下了一颗探索宇宙的种子。

教师的指导, 主要是引起兴趣, 提示方法。故事性强的有关科学家故事的作品, 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可操作性强的作品, 可以展示其中的操作;知识丰富的作品, 可以摘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科普阅读的方法指导也是多样化的, 可以指导理清情节, 评论科学人物;可以提几个思考题, 要求读后回答;可以指导实验方法, 进行验证;可以指导做活页卡, 写上自己的感想或阅读后的奇思妙想, 然后把这些活页装订成册, 社团成员之间共同分享, 也可把这些资料上传到学校的网站, 千万不要让学生做无用的摘抄, 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看视频资料提供的内容, 指导写观后感, 等等。对于科普阅读指导, 教师同样需要精心备课。

(1) 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 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 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 使用网络查询;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 敢于对书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培养学生阅读反思的习惯等。

(3) 读后实践课。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读科学变为做科学, 通过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探索、实际操作, 亲自获取知识和经验, 并且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解决周围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锻炼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最有效途径, 也是科普阅读课指导的重点。因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这种实践课并不是单纯把阅读的实验内容重复做一下, 而更主要的是敢于对问题产生质疑, 对实验进行改进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4) 交流评论课。这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 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四) 科普阅读的组织与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低、中、高三个科普阅读的社团, 每个社团根据各个年级段的特点, 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精心选择, 不仅给孩子阅读科普知识类的读物, 更重要的是要普及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 形成科学技能。如果只建立一个社团, 可考虑用复式班的教学模式。各社团要指定一些必读文章或书目, 并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 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教师也要适当进行抽查, 以督促学生完成。

各社团设立一本《读书成长册》, 每个成员的阅读情况单独成页, 以随时记录学生的读书情况。

(五) 科普阅读的时间安排

固定每周两节课的科普阅读时间, 是保证科普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 如果阅读成为孩子们的需要后, 所有的课余时间都会充分利用。

(六) 科普阅读的检查评价

(1)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 对学生科普阅读的内容有所了解。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8

部长们一下车,便直奔植树地点,挥锹铲土,扶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做得极为细致认真,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短短半天时间,就栽下了2800多株油松、银杏、白蜡、千头椿等树木,为首都再增添一片新绿。

“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首都绿化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自2002年开展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10次,先后有1713人次部级领导参加义务植树,共栽种树木20340余株,建成共和国部长纪念林10处。

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目的: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体老师和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保护环境,绿色家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2日——20xx年3月15日

四、活动内容:

1、植物节宣传教育活动:

倾听“植树造林净化环境”广播剧,同时教育学生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环境保护美化校园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成立护绿小队,爱护校内绿化植物,开展拣垃圾、落叶、养护绿化等活动。

(2)在各班卫生区域内清理杂物,同时做好绿色宣传小活动

(3)给小树除除草、松松土、浇浇水、修修枝。(各班请自备工具)

(4)我和小树留个影:在护绿活动中,学生可以拍一些本班同学养护小树的过程,最后还可以与小树合影,留下美好的纪念。

3、评选优秀创意活动:

(1)“绿意角”的设计评比:在植树节前期,在自愿的原则下,以每小组为单位供养一盆小小的易养活的绿色植物。3月15日时放在班级图书角或者讲台上,教师、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植物,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将教室装扮成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环境。

(2)班队课之前让学生画美丽校园,好的贴在教室的墙报上。

(3)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校园里存在着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以及面对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4)交流大家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同时给予。

五、班主任做总结:

小学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10

一、活动目的:

我校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坚持开展校园植树活动。本学期将在一年级师生中开展植树体验活动。力争做到一年级师生人人参与,并在其它年级开展植树护绿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口号:我与小树同成长

三、活动时间:

2013.3.1~2013.3.12

四、活动内容:

1、筹集资金:3月1日开始,倡仪一年级各班少先队员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来回收废旧物品,由各班收集后出售(可放于学校综合楼舞蹈房),所得资金用于购置树苗。

2、3月12日中午,一年级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指定地点植树,挂牌,并做好后续养护工作(地点:学校篮球场东侧围墙处)。

范文网【】

3、以学生自愿带绿色植物进班级,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

4、创新活动:

(1)画一画50年后的通小。

(2)发动学生开展探究性、研究性主体实践活动。征集“我和小树同成长”、“我为树山开发献计策”、“畅想生态通安”等征文活动。

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方案 制定

中图分类号:G42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154-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能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和社区的需求为基础,解决学生关心和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以这样的学习活动为内容的课程设置则能恰如其分地达成现代教育的需求目标。因此,我国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小学教育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一堂好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要有一个科学详尽的活动方案。那么,怎么准确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呢?如何科学制定出新颖可行的方案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1 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

顾名思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实现某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它是实施活动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整个活动的预设性,以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通常来讲,一个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建议、活动评价建议等。通过对上述基本要素的明确而形成活动方案,使学生对活动本身认识加深,能清晰了解活动步骤和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通过开展方案制定课的教学课程。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自主、规范地进行活动设计或修改活动方案草稿,再通过交流、合作、论证,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通过上文可知,科学而新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不但能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使他们体验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以下本文就从活动选材、目标制定、准备工作和环节设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1)选材要贴近生活,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人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精灵,是生活于自然中的高级动物。学生更是如此。可是传统教育往往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封闭在课堂内,课堂学习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为小学生们开辟的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因此,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材时,必须要贴近实际生活,要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同时,选材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不要选择那些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而应截取一些相对简单有趣、能够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启示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参观、观摩、走访等形式的活动。

(2)活动目标要恰当,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的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活动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情感发展及教育的价值观等问题,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鉴定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所以,方案中活动目标必须要恰当,要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具体来说,首先,活动目标制定要来源于课程标准,符合新课改纲要的精神。其次,活动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最后,活动目标制定要把握好“度”,体现新经验的同时不能盲目扩散。

(3)活动准备工作要细致,师生共备为活动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充分做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准备工作保证,是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要条件,是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的活动准备工作,既包括教师的方案制定、备课等准备工作,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前的预备活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准备指导工作,尤其注意不能把该工作作为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而应作为一次以“开展实践活动前准备”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进行,让学生在“调查”、“探究”、“讨论”、“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计划,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4)活动过程要有序,考虑周全,时间分配合理

一般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要有激趣导入、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和拓展创新等六个方面内容。当然,在这六个环节中任何一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细分。例如,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可以进一步再次细分出两个环节:其一,交流汇报,质疑互补环节;其二,模仿演示,整体回顾要领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各环节的重点及渐进性、衔接性。事先考虑好时间分配,合理展开。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的导入和示范讲解时间约占10%,学生们的操作时间占80%,讲评环节最多占10%。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和动脑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的。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小学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制定活动方案,以实现教学目的。我真诚地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线索,但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实践课方案实施策略.

[2] 实践活动过程控制研究.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12

在我们传统的学校管理, 教学计划, 课外活动中, 课间十分钟尚未得到重视, 重要的课间十分钟资源就更谈不上使用和开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本是学生解除疲劳、放松调节心情的课间十分钟, 却只要下课铃声一响, 大部分学生就跑到操场追逐打闹, 玩得大汗淋漓, 听到上课铃声后, 又急急忙忙返回教室, 有的学生则继续在教室里做作业, 有的学生在上厕所后, 茫然不知所措, 机械地等待着上课铃声, 还有的则被老师拖堂占有。短暂的课间, 使整个校园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 特别是伴随孩子在操场上追逐打闹的同时, 也因此成为诱发校园伤害事件的重要时段。显然, 课间十分钟不但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反而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隐忧, 令校长害怕, 老师头疼, 家长担忧。

到底该怎样合理安排使用这课间十分钟也就成了我校关注的重点, 特别是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关注和研究课间十分钟这些细微环节的教育活动。令人忧思的课间十分钟现状, 正是我们开展《农村小学生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探究》课题研究的初衷, 希望通过此课题研究, 让学生合理科学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养成良好的课间休息娱乐习惯, 为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 研究的目的

(1) 加强师生对课间十分钟重要意义的认识, 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度过课间十分钟, 减少不良课间十分钟活动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促进学生安全, 健康成长。

(2) 制定完善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操作方案, 丰富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让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学会回忆整理, 休息娱乐, 从小学会学习, 学会健体, 学会生活, 真正让孩子享受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3) 进一步规范学校课间十分钟管理, 防止和杜绝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 研究的方法

(1)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表搜集获取学生的信息和资料, 完成调查报告, 使课题的研究具有切实的针对性。

(2) 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 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课间十分钟开展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积累原始资料, 并加以理性分析和研究。

(3)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我们遵循在研究中探索, 在研究中实践的思路。对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活动方案开展过程中得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反思总结, 并及时的反馈调整, 不断完善方案, 充实内容。

(4) 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 特别是在课间十分钟活动过程中, 有针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掌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和状态, 收集整理信息, 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4 研究过程

该课题的研究时间从2010.4.1至2010.11.25

4.1 研究准备阶段 (2010.4.1——2010.4.15)

我们课题组成员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 认真讨论学习课间十分钟的相关资料文件, 充分认识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 组织开展课间十分钟的现状调研。真正弄清楚学生课间在做什么, 怎样做, 做得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设计出了《农村小学生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探究问卷调查表》, 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 收回600份, 课题组成员对收回的调查表认真整理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从上面的调查表中我们发现全校有75%的学生课间时间没有合理安排, 在课间无序活动, 追逐打闹, 只有25%的同学在进行课间活动, 并组织有序。结合调查情况, 课题组认真探索现状存在的原因, 写出了调查报告。

4.2 研究实施阶段 (2010.4.16——2010.10.31)

针对现状, 我课题组制定完善了《庙宇小学课间十分钟活动操作方案》, 基本确定我校课间十分钟活动模式为“两步三段式”, 立即付诸实施, 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为保证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 学校严厉禁止教师拖堂占用课间十分钟, 真正将课间十分钟的主动权、支配权还给学生。

两步三段式:

两步:即将课间十分钟分为回忆整理和课间活动两个步骤;三段:将全校学生分为低段 (1——2年级) , 中段 (3——4) 年级, 高段 (5——6年级) 。学校课间十分钟, 学生在完成回忆整理后, 随即便开展课间活动。

(1) 回忆整理

通过“回忆整理”的开展,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习惯上逐步实现自主管理, 促进学习效果的明显提升。回忆整理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明确回忆整理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为上节课上课教师。

二是确定课后回忆的内容和方式, 回忆内容——上节课教学内容。

学生在听完上节课教学内容后, 利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 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遍, 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过电影”。

三是确定整理内容, 整理笔记和学具。

低段:教师指导学生整理上节课使用的书本和学具, 准备下节课的书本和学具。

中高段: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和其他同学精彩的回答, 可能有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记录, 教师可以点拨学生整理笔记和充实内容。在课后回忆中, 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新的体会, 也可以补充到笔记中去;在课间整理好上节课学具和用品, 准备好下一节相关学具。

四是明确回忆整理要求

回忆整理初期教师对学生开展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学生养成习惯后, 教师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与。

(2) 课间活动

为完善校园课间活动状况, 营造健康文明的课间活动活动氛围,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的活动习惯, 我们在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 力争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 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量。我们将全校班级分成低、中、高三段, 从以下几方面对课间活动进行规范。

一是确定各年级段活动主题

(1) 趣味小游戏 (低段:一二年级学生)

(2) 健身小运动 (中段:三四年级学生)

(3) 益智小技能 (高段:五六年级学生)

二是确定活动对象:庙宇小学1-6年级学生

三是规范各段活动安排

(一) 趣味小游戏

它包含:“老鹰捉小鸡”, “跳绳”, “踢毽子”, “石头、剪刀、布”……雨天室内活动:击鼓传花、讲故事、唱歌、绘画等活动。

(二) 健身小运动

它包含:跳绳、踢毽子、跳远、徒手操、呼啦圈、儿童韵律操、乒乓球、篮球……雨天室内活动:贴鼻子、讲故事、折纸、唱歌、绘画等活动

(三) 益智小技能

晴天室外活动内容:花样跳绳、花式篮球、乒乓球……

阴雨天室内活动内容:小制作、剪纸、唱歌、绘画、讲故事、读美文、朗诵、演讲、成语接龙、英语口语问答、小小知识竞赛……

四是规定具体操作方案:

(1) 活动组织

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完成, 因此设立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为活动指导教师。

(2) 培训与宣传

在开展的前期, 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达到规范有效, 如遇整个活动有较大变化和调整, 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认真宣传, 让学生正确认识该活动的好处。形成积极参与, 蓬勃发展的态势。

(3) 实施操作

(A) 方式:力争在人人参与的前提下, 学生自由组合, 教师组织;也可以由教师把学生分组, 然后轮换安排各个活动项目。

(B) 活动要求:每次活动开展都必须进行5分钟以上;教师在初期对本班学生开展的项目进行巡视和指导;教师并强调相关注意事项, 把握控制活动量,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C) 值周和保安负责整个活动的巡视和监督。如遇突发和意外情况按照学校安全预案处理。

4.3 研究总结阶段 (1010.11.1——2010.11.25)

通过几个月的课间十分钟的开展, 我们不断完善了《庙宇小学课间十分钟活动操作方案》, 进一步认识到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 更加坚定开展课间十分钟的研究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开展, 不但丰富了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意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悄然形成。

5 研究成果

5.1 增强了学生体质, 活跃了学生身心

通过近一年的课间十分钟活动开展, 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提高, 感冒、发烧的现象大大减少。在本期的学生体质测试中, 我们惊喜的发现学生的体质、协调性、灵活性、耐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孩子们开展的游戏活动中, 身心得到了充分的舒展, 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自信心也大大提高。

5.2 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回忆整理, 自觉回忆上节课教学内容, 自觉整理笔记和学具,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逐渐养成, 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同时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 不但个个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 而且自创自编的游戏不断涌现, 不但达到了动手、动口、动脚的目的, 而且还达到了动脑的目的。

5.3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中, 适当的锻炼不但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提高了自我锻炼的能力, 而且还掌握了一些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游戏活动中还学会了与同伴如何分工、如何竞争、如何合作等, 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5.4 减少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大都发生在课间十分钟, 因为孩子的无序追逐打闹必然伴随一定的危险性。我校自从开展了课间十分钟活动方案以来, 形成了指导老师、值周教师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较规范的管理活动体系, 从根本上规范了学生的课间十分钟, 从而减少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让孩子们玩得开心, 老师们舒心, 家长们放心。

5.5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街道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13

为打造环境优美街道,提升辖区居民“绿色城市”意识,街道决定于植树节开展以“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为主题的植树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4年3月12日上午(遇雨天推迟至13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桥头社区居民区、学坡社区东大市场边绿化带

三、参加人员

街道办事处班子成员、街道环卫站干部、社区干部、街道志愿者、社区矫正人员

四、活动方式

1、本次活动根据社区地点不同分为两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安排20棵植树任务。学坡社区由?担任小组长,负责本小组植树活动的协调、服务、落实工作,成员单位为年丰巷社区、东茅岭社区;桥头社区由?担任小组长,负责本小组植树活动的协调、服务、落实工作,成员单位为炮台山社区、柴家山社区。

2、原则上每个社区都安排不少于5棵植树任务,各小组分派5名社区矫正人员、5名街道志愿者,由各小组长统一安排调度,参与植树活动。

五、活动要求

1、活动树苗由街道办事处对接区农林畜牧局解决。

2、植树工具原则上以所在社区为主,协调辖区居民解决锄头、掀、水桶等工具,成员社区协助提供2套锄头。

3、所有参与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在当日上午9:00赶到所在社区参与活动。活动宣传以街道为主,各社区要做好活动图片资料的收集,以备资料台账的整理迎检。

4、各社区点长要下社区督促、参与、指导、协调活动。

5、各参与人员要沉下心、俯下身把活动做实,反对参与活动摆架子、做样子。

学校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14

“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是1893年,孙中山先生起草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时提出的,

学校植树节活动方案。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也就是因为他,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每年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

在这大地回春,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之际,根据萧教学〔20xx〕24号关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千校万人同栽千万棵树”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开展“创浙江省绿色学校”植树节活动。增强师生植绿护绿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的实际行动,强化生命意识与责任意识,增强师生的荣誉感与集体观念,在校园里留下生命的痕迹,努力在学习、工作中实践人生的价值,不断提高师生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力求实效,从实际出发,重过程,同时也要结果,要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这项活动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各班要积极宣传、人人参与,将学习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增强环保意识,为创建省绿色学校添风采。

二、活动口号

“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

三、活动时间

20xx年2月27日-20xx年 6月10日

四、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

(1)梁校长在班主任会议上动员发动(2月27日)

(2)结合国旗下讲话,由环保班205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3月8日)

(3)政教处召开短会宣布活动方案,强调自愿原则,以年级为单位成林挂牌、立碑,个人捐助可以单独挂牌。各班上报认捐数目(3月9日)

2、实施阶段

(1)总务处根据各班上报数据,联系园林公司规划落实好树苗(3月12日前),并负责养护、保活。

(2)举行种树、认养

仪式(3月12日)

(3)挂牌、合影工作(写上、****届****班 20xx年**月**日或种植人姓名等)(6月10日前)

五、配套活动

1、绿色环保主题班会(3月15日)

各班开展有关“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向学生传授绿化知识,对学生进行一次直接的生态教育和科普宣传。

2、出好一期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3月23日前)

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15

中期汇报课指的是在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 学生收获了一些成果, 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堂课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汇报和解决难题, 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反思, 总结上阶段活动中的收获, 从而为下阶段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做好铺垫。因此, 中期汇报课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中期汇报中, 教师有效的指导是整个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更是检验中期汇报课教师的指导成功与否。

《大家一起来植树》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提高对植树这种做法的认识, 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策划、协调、合作能力。我尝试着通过制订活动预案, 让学生在植树前要做好准备、注意安全问题。本堂课是在对学生活动预案制订后的指导, 为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重点是小组成员明确本组任务, 并能付诸行动;教学难点是在小组团结合作下, 解决本组遇到的困难。

二、情景描述

第一次试教情景描述:

3月, 各个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因此, 乐清市丹霞路小学的校本活动“学雷锋”就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提高对植树这种做法的认识, 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策划、协调、合作能力呢?为此, 我尝试着通过制订活动预案, 让学生在植树前要做好准备、注意安全问题。本堂课是在对学生活动预案制订后的指导, 为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次试教:

片段一:前一堂课是制订活动方案, 小组分工准备。这一堂课, 在汇报与指导中, 轮到种植组在汇报小组成果时, 两名成员汇报在网上搜索和花圃询问选择了3种树, 并相应作了介绍。同时, 他们也提出了小组在活动准备中碰到的困难:在小组确定树苗时, 小组意见还没有统一, 现在想和全班同学一起商量, 到底选哪种?当我听到孩子们碰到问题时准备求助大家, 我也为他们的行动感到非常欣喜。小组的活动中, 学生有了收获, 也有所困惑。综合实践活动中期反馈课不就是对学生在前期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疑难进行解惑吗?顺水推船, 为了让全班孩子都参与到决策中来, 我让他们举手表决, 以少数服从多数决定出了树苗。

片段二:选好树苗, 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种植了。我问:你们觉得在种树的过程中, 会碰到什么困难?孩子们纷纷回答:不知道水浇多少?怎么种树?我把问题抛给孩子们, 在他们和我的共同讨论下, 确定了种树的步骤并板书, 我还让他们多读牢记。

这节课结束后, 听课的老师反应是: (1) 选择树苗这一环节处理不是很妥。在反馈课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没有错, 但足足花费了6分钟的时间才选好树种, 这对后面内容学习有情绪上的影响。 (2) 如何植树是本课要解决的难点, 但用多读牢记法似乎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 我也静下心来思考, 修改了这部分的内容。

第二次情景描述:

修改后片段一:选择树苗依旧成了孩子们的困惑, 也是本课的重点, 我给孩子们发了一张表格小组讨论选择。

“大家一起来植树”树苗选择表

小组名称:

选择树苗:夹竹桃 () 桂花 () 樟树 () 选择理由:

提示学生音乐响起开始讨论, 3分钟音乐结束停止讨论。同时, 在讨论的过程中, 让学生考虑树苗的习性、作用、种植场地并进行选择。在这一环节, 小组同学为了能帮助种植组解决难题, 助人的热情很高, 小组成员能集思广益, 理由充分, 很快地解决了难题。

修改后片段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种植方法, 全班同学充分进行讨论, 并充分地挖掘利用学生资源。教师有效地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以前有没有植过树, 有没有同学有能力解答这个问题?”这样, 有些简单的问题便可以轻易解决, 还可以带来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次在原有的基础上, 出示一则种植小组拍摄的规范种植的视频:种植步骤录像+步骤作用的解说。看着孩子们全神贯注的眼神, 我相信出示视频的直观教学策略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 难点的突破就自然是不攻而破。

三、分析与讨论

(1) 中期指导———小组合作法。中期指导课除了分享和鼓励, 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前期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疑难进行解惑, 并进行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其中种植组的成员说在确定树苗时小组意见还没统一, 想和全班同学一起商量商量选哪种?

而学生能做的事情, 我们尽量不要插手帮忙。特别是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在合理的小组分工下, 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同时, 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也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这样既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情商, 又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2) 中期指导———直观导入法。这一堂课中, 要解决学生对在种树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由于学生对于种树不是特别了解, 会出现很多有关植树的困难。教师应该有效地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以前有没有植过树, 有没有同学有能力解答这个问题?”这样, 有些简单问题便可以轻易解决, 还可以带来解决问题的快乐。当挖掘了他们已有的知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我认为一个视频的直观演示, 可以马上清晰地解决问题。通过视频, 学生会被里面生动的讲解吸引住, 显而易见, 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便可以轻易解决。通过直观演示法, 可以适时轻松地解决困难, 有效地指导明天的植树。

四、反思与总结

基于这次难得机会的磨课, 对于中期指导课重难点突破的有了一些认识。

(1) 多媒体教学, 突破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直观地接受生动、形象的文字、图形、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使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合二为一, 集中精神解决难题。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当人的情感与思维自然地融为一体并能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 从感性到理性, 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循环往复, 能实现质的不断飞跃。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利用好多媒体软件教学, 就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2) 小组合作学习, 突破教学重难点。小组合作的方式, 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孩子们随心所欲地交谈, 不仅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更能促进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了团队的力量, 大大地激活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欲望, 更为他们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3) 趣味探究学习, 突破教学重难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因此, 培养孩子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是重中之重。教师既要保证学生当前一时的兴趣, 又要培养学生长期探究学习的兴趣。可以说, 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才能激发他们突破重难点的思维。

上一篇:近距离恋爱语录下一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