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2024-10-19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共12篇)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1

冯志君

丁黎光

戴小标

(广西工学院,柳州545006)

Designofautomaticallyfeedingdeviceonclip

FENGZhi-jun,DINGLi-guang,DAIXiao-biao

!!!!!!!!!!!!!!!!!!“

(GuangxiUniversityofTechnology,Liuzhou545006,China)

!!!!!!!!!!!!!!!!!!!!!!!!!!!!!!!!!!!!!!!!!!!!!”

【摘要】针对夹片结构特点及其车削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直线电机的定位精度高、无需速度

!!!!!!!!!!!!!!!!!!“

转换装置的优点,设计了夹片车削自动上料机构。并给出了该自动上料机构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其计算、校核过程。该机构解决了夹片车削时手工上料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夹片;直线电机;自动上料机构;劳动生产率

【Abstract】Theresearchonclipstructureandcharacterofitsturninghasbeenmade.Usingthead-

vantageofthelinearmotorwhichhashighaccuracyoflocation,andunnecessarytohavespeedconverterdevice,theautomaticallyfeedingdeviceonclipturninghasbeendesigned.Ithasbeengivenitscalculat-ingandcheckingprocedureofthestructureofthefeedingdevice’smainparts.Theautomaticallyfeedingdevicedealswiththepotentialsafetyhazardwhichoccursinthemanualfeedingofclipturning.Inthemeantimeitreducestheworkers’labor,andincreasesthelaborproductivity.

Keywords:Clip;Linearmotor;Automaticallyfeedingdevice;Laborproductivity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夹片是预应力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零件。在各类桥梁、边坡治理、基坑支护、水电大坝、高层建筑、超重超大构件提升、桥梁转体等领域的工程施工中,都会用到大量的锚具和夹片。外锥(含槽)、内锥、倒角等加在夹片加工过程中,如车削小端面、

工工序时,要把夹片送上数控车床高速旋转的主轴上的胀紧套上。由于车床主轴高速旋转,对手工上料的操作工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人每天劳动8个小时,在这8个小时内,都是在不停地做上料、下料、检测工作,这些工作简单而且不用多大的力气,但都是无休止的重复劳动,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一旦工人疲劳了就可能走神而发生意外事故,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操作工人。为此我们设计了夹片车削时的自动上料机构,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2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2.1总体结构

夹片的零件图,如图1所示。其加工流程主要经过以下11道工序:下料->挤压外锥面->钻内孔、铰孔->打钢字->车小端面、外锥(含槽)、内锥、倒角->车内锥->攻牙->锯开->热处理->滚砂->包装。

在完成车削小端面、外锥(含槽)、内锥、倒角等加工工序时,只要把夹片送到数控车床高速旋转的主轴上的胀紧套上即可,操

*来稿日期:2007-12-08

图2自动上料夹紧机构

夹片

铰链轴

推杆凸轮销组件天轨

架组件

直线电机

!!!!!!!!!!!!!!!!!!!!!!!!!!!!!!!!!!!!!!!!!!!!!”中图分类号:TH12

片的受料、固定、传送功能。

图1夹片车外锥工序毛坯

直线电机推杆

作十分简单。但车床主轴高速旋转,对手工上料的操作工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设计了夹片车削时的.自动上料机构,来改善工人的制造环境。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整个机构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动力控制部分:由直线电机及推杆组成,为整侧板、和天轨个装置提供动力控制的部分;(2)支撑部分:由底座、

组成,为凸轮送料机构及传输架提供可靠支撑;(3)传送部分:包括传输架、凸轮送料机构、定位销组件、铰接轴等部件,完成对夹

第10期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2

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是针对汽车雨刮器电机自动生产线中导向环装配工艺设计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导向环是装配在雨刮器电机转子轴上的部件,其装配品质对电机的运行性能有重要影响。 本文运用TRIZ(TRIZ是俄文的英文音译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中文意思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创新设计方法对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上料机构进行设计,找到稳定、精确可靠的上料机构设计方案。

1 上料机构创新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矛盾分析

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是汽车雨刮器电机自动生产线配套设备,主要完成磁性导向环与无磁性导向环(如图1所示)的自动装配。

电枢导向环的上料需要将磁性导向环或者无磁性导向环进行整理分料,然后输送到指定待装配取料位,等待机械手完成自动装配任务。在上料机构的初步设计过程中有下列设计问题:①如何解决电枢导向环串料和散料两种不同形式物料的整理分料;②如何解决磁性导向环分料输送过程中磁性对分料效果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如下矛盾分析:

(1)问题①中电枢导向环的物料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磁性串料,另一种是无磁性散料。如何在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上实现两种形式的物料都能适用,并保证结构简单、换型快速的要求。需要改善的参数是设备的适应性,恶化的参数是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同时,当设备的适应性增加,其可制造性也将恶化,生产成本增加,因此,这就形成了两对技术矛盾。

(2)问题②中,带磁性导向环的磁性是其所匹配雨刮器电机所必须的属性,而上料过程中磁性会导致导向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出现卡料、粘连和偏移等问题,因此,导向环的磁性作为磁场力构成了物理矛盾。

1.2 矛盾解决

1.2.1 冲突解决原理

针对问题①中所确定的技术冲突,查冲突矩阵表(见表1),在交叉处得到推荐的发明原理解(15,29,37,28)和(1,13,31)。

查阅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综合分析以上原理解,发现1分割原理、15动态化和28机械系统的替代原理对设计帮助很大,因此采用以上三个原理进行方案设计。

1.2.2 方案设计

方案一:根据1分割原理将上料机构分解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根据15动态化原理采用电磁振动盘改变无磁性导向环散料的散乱状态;采用气缸推料结构将磁性串料分离成单个元件。在装配取料处根据28机械系统的替代原理设计旋转分料机构,将两个独立上料机构输送物料整合到同一位置。

方案二:利用13反向原理采用人工方式将磁性串料串料打散,使两种导向环都处于散乱状态,然后利用15动态化原理采用电磁振动盘改变导向环状态使其处于最佳操作状态,最后完成上料。

方案三:利用13反向原理增加一个串料机构改变无磁性导向环的散乱状态,使其与磁性导向环串料处于相同状态,然后根据15 动态化原理采用气缸推料结构将导向环分离成相互间能相对运动的元件,最后完成上料。

1.2.3 方案评估

方案一采用分割原理和动态化原理将磁性串料和无磁性散料分为两个独立部分,能够使单个上料结构简单,制造性好。同时分为两部分进行上料不需要回收上一批次未使用完的导向环。但是,两部分独立设计增加了设备整体尺寸。

方案二和方案三采用反向原理和动态化原理将串料打散或者将散料加工成串料,用一个机构完成上料,节省了空间尺寸。但是,增加了生产工序,而且每次在导向环换型时需要回收前一批次未使用完的物料。另外,方案三需要增加一个串料机构,增加了系统复杂程度。

综上,选择方案一进行设计。

针对问题②中导向环磁性的物理冲突,利用TRIZ理论中的4种分离原理来进行求解,而分离原理与40个发明原理又有密切关系,其关系如表2所示。

通过对该物理冲突分析,发现在时间分离方法中原理10预操作对解决冲突有很大帮助。因此,选择在上料过程中增加一个预操作机构施加预压力,来抵消导向环自身磁性相互吸引所导致的粘连卡料。

2 上料机构结构设计

在利用TRIZ理论冲突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与求解后,已经确定了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上料机构的设计方案,下面对其进行具体设计。

首先,确定结构布局。根据上文求解,确定带磁性导向环与无磁性导向环分为两个独立部分进行设计,然后通过旋转圆盘将其整合起来,如图2所示。

2.1 磁性导向环上料部件设计

针对磁性导向环串料性质,确定采用圆盘式供料结构,如图3所示。选用24分度间歇分割器+步进电机旋转供料,用单作用气缸对导向环施加预压力保证导向环每次分料准确。

2.2 无磁性导向环上料部件设计

无磁性导向环上料时,需要先将散乱的导向环整理,然后进行上料。选用电磁振动盘对散料进行整理,然后用直线振动槽加气缸推送机构推送至待装配位置,如图4所示。

2.3 整体设计

带磁性导向环与不带磁性导向环上料机构在完成分料后需要移载到指定待装配取料位,考虑设备的空间尺寸与功能要求,采用4分度间歇分割器+步进电机的转盘结构,将来自两个独立上料机构的导向环移载到同一待装配取料位。同时,添加一个磁性检测位,当所上料导向环与所装配产品型号不匹配时,对不合格导向环进行回收处理。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上料机构的总体结构如图5所示。

1-圆柱形转盘;2-分割器;3-步进电机;4-推料机构;5-预压机构

1-机架;2-电磁振动盘;3-直线振动槽;4-振动控制器

3结束语

通过TRIZ创新理论中冲突解决理论在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上料机构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上料机构的一个创新方案。在满足电枢导向环装配节拍的同时,也具备了很好的后期设备维护性能以及良好的经济性。目前该创新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针对雨刮器电机自动化生产线配套设备,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结构设计中如何高效、稳定供料的问题,提出运用TRIZ创新设计方法中的冲突解决原理进行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的上料机构设计。通过分析上料机构功能设计需求与TRIZ中39个工程参数的关系,建立上料机构的矛盾矩阵,用冲突解决原理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原理解,结合传统设计经验提出设计方案并评估,最终确定了电枢导向环自动装配设备上料机构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自动装配设备,上料机构,TRIZ创新理论

参考文献

[1]姜帆,杨振宇.自动化装配设备的总体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1,40(7):131-133.

[2]Altshuller G S.The innovation algorithm,TRIZ,systematic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creativity[M].Worcester: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 INC,1999.

[3]刘训涛,曹贺.TRIZ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剻苏苏,马履中.理论机械创新设计工程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高洋.基于TRIZ的产品绿色创新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12-13.

[6]沈萌红.TRIZ理论及机械创新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7]赵鹏睿,崔彦彬.基于TRIZ的非标路面车辆座椅减振设计与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3):145-146.

[8]李艳.基于TRIZ的印刷机械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篇3

【关键词】高炉上料;自动控制;PLC

1、引言

高炉炼铁在钢铁冶金行业中,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炉炼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铁矿石还原生成生铁。各种原料包括铁矿石、焦炭和助熔剂按成分比例,由炉顶加料装置批次被送至高炉内,炉喉面要维持在一定的高度。铁矿石和焦炭在炉中变化成为交替的层状结构,在下降的过程中,矿石逐渐变成铁水和熔渣,聚集在炉中,并定期从释放口放出。高炉供料系统是炼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料系统通过料车分开,分为配料系统和上料系统前后两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上料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2、高炉上料系统自动控制概述

高炉上料系统由槽下配料部分和炉顶布料部分两部分组成。槽下配料是实现原料称量工作和称量误差补偿工作的系统设备,当炉顶料灌具备装料,同时矿槽具备排料时,原料由料车输送至炉顶,经过受料斗闸门、上密封阀送至对应料灌内。料管内发出料满信号同时具备布料条件时,原料通过料流調节阀、下密封阀,依照设置好的布料溜槽倾动角旋和转角度进入炉中。

3、高炉上料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中,通过PLC编程,可以完成对高炉上料系统的槽下配料和炉顶布料的控制。设定所需铁矿石、焦炭、溶剂的重量,振动给料筛启动进行筛料,实际重量与设定值相等时,振动给料停止。高炉上料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采取结构化编程方法,将不同功能的程序分别寄存于不同的块中,主程序块OB1在使用时可以调用不同功能的程序。

3.1槽下设备运转控制

(1)烧结、焦炭、球团、焦丁称量斗的称量控制:发出排料信号时,矿石称量斗闸门开启排料。称量值是控制值得5%时,称量斗闸门关闭,料空信号发出。称量斗闸门关闭并称空后,振动筛启动运行。称量值达到经补正的控制值时,振动筛停止,进行满称量。当达到110%的经补正控制值时,报警信号发出。启动振动筛T秒后,一直未发出斗满信号,则认为发生上卡料情况,上卡料报警。打开闸门打开T秒后,未出现空信号,则认为发生下卡料情况,下卡料报警。

(2)槽下称量斗的放料顺序:依照料单内选择的仓号放料,若上一个称量斗开启闸门,空信号发出,则发出下一个斗排料命令。

3.2主卷上料小车的连锁控制

主卷上料小车依据与槽下、炉顶程序的衔接完成对料车的上、下运行的自动控制,同时可以进行手动操作,能够对出现的松绳、过卷等故障紧急响应,确保料车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主卷扬机的自动操作和主卷扬机和其它设备的联锁关系:

(1)主卷扬机采取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操作控制时,PLC发出启动命令信号,当料车装烧结矿或者烧结矿同其它杂矿混装时,由对应的料坑矿石漏斗闸门关上后,由此关闭信号发出。当料车装焦炭时,由对应的焦炭称量漏斗闸门关闭信号发出。

(2)当向上运行的料车抵达检查点时,检查受料漏斗是否料空,以及料罐上密封阀和上料阀是否关闭。若受料斗未出现了空信号,即受料斗有料,或上密封阀和上料阀没有关闭,则主卷扬机自动停止于检查点附近,到受料斗发出料空信号后,同时需要上密封阀和上料阀曾开启过,并且目前处于关闭状态,则重新慢速开启主卷扬机。

(3)料车进行程序空走行或非程序空走行时,料车到达炉顶极限位置,主卷扬机停止后并延时5秒,主卷扬机自动开启运行,料车向下运行。

(4)主卷扬机有以下联锁,装料程序一直处于停止状态时,主卷扬机不可以开启(除手动操作)。若相应焦炭称量漏斗或料坑矿石漏斗闸门开启以后没有关闭好,主卷扬机不可以开启。在工作程序图上,当料车向上运行到达检查点时,对应的上密封阀、上料阀应该开启而没有开启,或者开启后没有完全关闭,即相应受料漏斗料未空,料车应停止于检查点附近。

(5)主卷扬机和其它系统的关系。主卷扬机停止运行后,空料车处在料坑下的装料位置时,启动装料程序控制系统;料车处在料坑下部装料位置,主卷扬机停止后,相应焦炭称量漏斗或料坑矿石漏斗的闸门方可开启。主卷扬机加速启动运行,依照程序相应的焦炭筛或矿石称量漏斗闸门等方可开启。进行料罐料空检查的同时或稍后进行低速检查。

3.3炉顶布料设备的运转控制

依照生产工艺需求,高炉炉顶布料主要是控制布料溜槽倾动角和旋转角,如图是布料程序流程图。

4、结论

高炉工序过程要求较高,上料配料需要精准。根据高炉上料工艺流程,各设备之间需要有严谨的联锁控制,若上料缓慢,非常影响生产节奏,若上料错误,将影响后续的高炉生产,甚至会导致休风和停产等生产事故,因此使用人工操作运行费时费力。采用高炉上料自动控制,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继电器控制,提高了上料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高炉上料自动控制已普遍运用于钢铁企业的生产之中。

参考文献

[1]马竹梧编著.炼铁生产自动化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4

弹簧上料设备结构示意图

1—电动机;2—弹簧;3—橡胶管;4—原料箱;5—料斗

弹簧上料装置技术参数 额定输送能力/(kg/h)

100300700料斗容量Ag—10弹簧直径/mm303659最大输送能力/(kg/h)00—送料管长度/m33〜53〜5贮料箱容量/kg—150200电机功率/kW0.550. 752.2

弹簧上料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下图),

这种上料装置是把一根弹簧装在橡胶管内,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弹簧高速旋转;橡胶管下端口与原料箱相通,橡胶管上端有一个开口,原料借助于弹簧的高速旋转,使料箱内粒料沿弹簧螺旋上升,至胶管开口处时靠离心力把粒料抛入上料斗内。弹黄上料装置的设备技术参数见下表。

弹簧上料设备结构示意图

1—电动机;2—弹簧;3—橡胶管;4—原料箱;5—料斗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5

王宗羽

(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福州 350002)

zongyuwang@sina.com

摘 要 本文对综合性检验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及建设各阶段发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提出了建设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 检验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重点环节;

综合性检验机构承担的检测项目较多,一般覆盖食品、化工、机械、电子等多个不同领域,在实验室环境设施、设备的水电气配套、专业特殊需求等存在相应的不同要求。目前国内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基建设计与实验室设计相脱节的问题,缺乏专业的实验室设计或项目实施机构和人员,许多实验室工作人员临时参与到实验室建设工作中,但是适合实验室工作人员参考的有关实验室设计的资料非常少,在摸索中也走了不少弯路。通过对本所实验室建设出现的各种情况研究,将建设各阶段关注重点进行分析,希望能提供国内实验室同行有益的借鉴。

在实验室功能设计及建设初期,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分类情况,细化化学、机械等不同专业试验流程,结合各实验室检测过程管理的要求,初步落实实验室各楼层不同功能分布情况,充分体现优化的以流程为主线的实验室布局尤为重要。一个实验室建设成功与否,前期开展的中长期核心业务调研、检测实验室设备状况及安装配套需求核实、初步功能性布局方案研讨起到了关键作用。具体的实验室通风、台柜、暖通、载气系统等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等只能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不是决定性的。实验室的设备提供单位一般无专业建筑设计资质,实验室专业设计图应根据设备具体荷载、功率等计算建筑结构、电缆、通风管径等参数,预先整合到基建设计的建筑图纸中。建筑图纸一旦经消防、规划部门审批后,再有重大的改变后续相关审批流程对实验室建设进度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时候局部改变还会带来其他不可预见的问题。结合我们实验室建设过程出现的一些情况及解决方案,认为应在实验室建设中关注以下方面。

一.前期准备阶段

综合性检验机构每次实验室重大建设都是业务工作重心再确认的良机,应在单位全面征集中长期核心业务需求,管理层召集技术骨干,必要时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开展针对性调研,明确检测市场、检测项目需求,形成实验室中长期发展整体性意见。

根据实验室中长期发展意见,在全单位开展仪器设备状况调查,(重点落实现有及中长期发展可能添置设备清单;核查大型设备荷载情况,落实安装场所建筑结构是否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核查大型耗能设备用电功率、是否需要工业三相电源、电源稳定性;核查大型设备尺寸,避免搬迁过程设备无法通过;核实高精度仪器安装调试需求,比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落实人机分离设计及数据传输线路预设)。还要开展实验室环境设施需求征集,比如食品实验室对样品、药品、标液配制标液贮存一般有保存温度要求,气质室、液质室、ICP-MS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眼镜、精密天平实验室要求恒温恒湿,这些要求要在设计初提交设计单位在建筑图纸中体现出来。目前新建大楼基本是中央空调系统,单独某个房间24小时运行如果没有专项针对性设计,空调设备运行寿命及成本是难以接受的。二.设计阶段

根据实验室发展定位进行实验场所区域划分和功能设置是实验室设计前提和依据,这个过程比较长,一般需要实验室反复沟通协调,调配资源,充分考虑实验室业务的发展前景,既要有前瞻性,预留一定发展空间,又要考虑经济性,不能无限制扩大。在此基础上形成实验室平面功能图,对房间功能进行标注,才能保证后续设计工作的统一性,达到流程化、科学、合理的布局,使之更人性化,使用方便、高效。实验室设计含管综工程、水电工程、通风、通气(实验室用燃气、载气)、废气废水处理、弱电系统等项目,要满足检测设备安装、使用的各项条件要求,初步设计方案中功能性规划布局很重要,实验室必须充分考虑,形成比较成熟的功能要求,比较忌讳边设计边施工,尤其是涉及实验室功能的变化。因为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角度,许多改动仅是一个房间名称的变动,或者一个水龙头位置的变化,而在设计者来说,有可能涉及多个专业、上百张图纸的变化,在施工方来讲有可能使管线重新铺设、墙壁拆除等等,会直接带来人工、时间、材料等多方面的损失。实验室设计不同于一般办公室,一般情况下每个实验房间检测需求均不同,每个实验台柜都是根据实验流程,配合不同检测设备定制的产品,调整互换性比较差。实验室二次装修设计、施工单位也不同于土建的设计、建筑公司,基本没有消防设计、施工资质,仅能完成实验室内部的通风系统、排水和废水处理、电气、实验室台柜以及恒温恒湿、P2级实验室等设计、施工,需要消防、规划等职能部门审批的项目由土建单位施工,实验室设计一旦变化,将出现大量与已审批图纸不符的问题,影响后期验收。

在设计阶段还应特别关注的几个重点环节:

1.检测技术的发展迅速,检测活动仪器化、自动化,实验室主要存在仪器分析和理化检测两个主要类型,一般设计中要注意理化实验室整体布局应位于仪器分析实验室下方,避免大量供水、排水管道(特别是酸碱、有机的管道)可能性泄露对高精度电子设备的威胁。

2.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为满足洁净度要求,一般独立区域设计施工,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装分体空调器。设计中要关注精密空调主机、循环系统主机的安装位置,特别是玻璃幕墙的建筑,这些通风设备尺寸大,几百公斤重,管道又要求尽量短,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预留安装位置为宜。Nfpa美国防火协会和FM data sheet半导体安全规范都规定了洁净厂房里面使用喷淋系统。一般采用湿式系统,喷头选用快速反应。美国研究认为只要系统施工阶段做得好,平时维护好了,漏水污染洁净室和机台设备、发生大的漏水事件几率比发生火灾还小。但是,在国内施工过程、使用维护还是比较难保证的,比较常规的做法是在微生物实验室不做喷淋系统,而采用配置消防器材的方式,具体配置情况应以消防部门审批文件为准。为保障职工生产过程安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还应注意设置洗眼装置,在出口设置发光指示标志,实验室内外设置通讯系统。3.为了满足检测实验室环保需求,实验室应根据设备通风量,以及各楼层通风设备分布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统一规划,尽量采取楼层设备排气支路并入多个平行主管道的平衡排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管道尺寸,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控制管道内排风风速。因为整体规划原因,必须合并主管道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管道15m/s风速控制,避免过大的排风噪声,过大的管道尺寸;同时要关注排风管道和强电、弱电、暖通、消防等管道的相互位置关系,现在楼层建筑楼层高度十分紧张,为保证楼层可使用高度,管道空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在设计阶段要和土建设计、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废气处理设备一般集中安装在大楼楼顶,设备荷载都比较大,为满足设备承载要求,如果能在建筑设计阶段在结构设计中预留安装位置的最好,很多时候,实验室废气处理设备建筑设计阶段还未采购到位,具体安装尺寸根本无法确定,只能由专业加固工程公司在实验室楼面结构梁设计中追加,再报建筑设计院审核结构。

4.实验室除了一般照明、普通插座外,使用大量检测设备、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功率是非常巨大的,实验室专业设计单位应根据设备功率配置表,设计各楼层匹配的专用设备三相四线动力电缆。一般实验室每个房间会单独配备控制开关箱,对实验室不同类型试验场所用电自主控制,对每台设备均实现安全防护。5.部分实验室有特殊安装场所要求:比如机械实验场所拉力试验机安装基础的建设,尽量在基础地面施工,避免地下车库顶部承载力无法满足的问题;汽柴油检测设备运行会产生高频振动,还会排放大量废气,一般要独立场所安装,采取必要消音措施。

三.建设过程控制

实验室建设一般采取的是政府设备采购方式,看是一次设备采购,其实更应该认为是专业设计、施工的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完全是运用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我们一般会和实验室设备中标方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要求严格按照实验室设计图纸施工,现场配备有明确的、有资质的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等,接受工程监理单位的统一管理,及时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工序冲突矛盾,保证实验室设备安装调试和土建工程进度一致。举个简单的例子,实验室设备台面安装要等房间粉刷、地面玻化砖铺设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项目经理要在施工前提前核实墙面粉刷后位置、消防、暖通等的管道和台面交叉处处理方式,对每一件台柜现场放样,形成单件图,下单生产和产品到货安装是不同步的,应避免实验室设备生产运输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停工等待情况。为了更好地控制实验室建设工程质量,我所引进了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根据工程规范加强建设过程管理,进场材料一律监理抽样送检,合格后进场;每个工序根据相关检验规范,安排中间及最终检验;微生物实验室委托卫生防疫部门抽样检验,根据权威部门检验结论验收。

四、结束语

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过程,设计图纸和实际需求总会发生冲突,对实验室整体布局每一次的调整,在使用者看来涉及的只有几个房间,实际上建施、消防、暖通、水电等专业的设计图纸均要做出相应修改,涉及到的设计部门、工程施工队伍也是全方位的,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实验室建设是一个新兴行业,随着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进一步重视,检验机构不断提升检验装备水平,配套建设高要求的试验场所会越来越多,检验机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实验室功能设计,将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

参 考 文 献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设计 篇6

2.普通数控机床中CA6140车床进给系统的设计改造

3.设计一个立式电缆拉扭实验台(电缆的力学特性检测)

4.综采放顶煤煤矸识别技术与实验设计

5.线夹盖板零件压铸模设计

6.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

7.螺旋式榨油机的设计

8.矿车清车机

9.基于飞秒激光加工的三自由度机械手结构设计

10.铸型尼龙自动浇铸成型装置设计

11.油泵凸轮轴自动生产线机械手设计

12.采煤机调高设计

13.一级齿轮减速器箱体加工专用钻床设计

14.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15.刮板输送机设计

16.机床改造的结构设计

17.斜井防跑车装置,18.数控钻床进给系统设计

19.对称传动剪板机的设计

20.悬臂式半煤岩掘进机总体及截割部设计

3-RRS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22采煤机牵引部结构设计

21.掘进机的总体及行走部采用2H-K减速器的设计

22.干式混凝土喷射机

23.液压板料折弯机设计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7

模具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基础装备之一,在众多领域如手机、电脑、冰箱、电车和彩电等家庭常用产品中,有大约70%的零部件都是用模具来制造的,产品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依靠模具的制造精度来完成,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本机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技术要求,结合了模具自身的特点等,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一个系统控制方案,采用此方案研制出一套全自动化的一模多穴生产线,并配置高精度的传感器,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各项参数进行自动化的生产和控制,组成了机电一体化设备。

1 一模多穴模具机构

一模多穴机构的作用是在送料时间一样的情况下,利用多穴模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下模座;2.定位销;3.内六角螺钉;4.凹模;5.导料板;6.卸料板;7.弹簧;8.凸模固定板;9.上垫板;10.上模座;11.固定螺钉;12.卸料螺钉;13.定位销;14.模柄;15.落料凸模;16.异形凸模;17.导套;18.导柱;19.落料凹模;20.异形凹模;21.承料板;22.固定螺钉

图1冲模开始工作时,上、下模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分开,将条料放在凹模上,并通过侧刃定位。当模具中的上模在向下工作时,对条料先接触的是上模中的冲导正孔凸模和压料板,冲出导正孔,上模运行到底抬起,条料送进一个步距冲出4个小孔,继续送进两端废料切除,送进一个步距两侧废料切除。第一次冲裁时,条料抵在侧刃的凸肩处,冲出4个孔及侧刃的两个狭条。第二次冲裁时,落一个已冲过孔的料,同时又冲出4个孔。第三次冲裁时,落第二个的料,以后每次冲裁时都同时冲两件件的孔,落两件件的料,并在左右各冲去一个狭条。

2 一模多穴模具各组件

一模多穴模具一般有凸模、凹模、卸料装置、模架组成。

2.1 凸模

1.螺钉;2.垫板;3.弹顶器;4.支架;5.轴套;6.滚轴;7.螺栓;8.步进电机;9.电机支架;10.控制柜;11.螺钉;12.齿轮;13.螺钉;14.螺钉;15.底板;16.螺钉;17.盖板;18.导板;19.托板

大多数粗短类型凸模通常按常规选用,对于工作部分与固定部分直径有较大差值时,可采用多台阶设计,台阶的过渡部分要用光滑圆弧连接,不应有任何痕迹。模具中的卸料板对凸模有导向作用,以减小侧压力对凸模的影响。在级进模中除了冲孔模外,有许多分解冲裁的凸模,冲裁凸模的形状相对复杂,为了制造出高精密零件,大部分采用线切割加工成形和磨削制造。对于磨削加工的完成是采用专用高精度的磨床,并采用金刚石修正砂轮,修正后的砂轮来磨削凸模,来达到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2.2 凹模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中的凹模形状较为复杂,制造较为困难,对于它的结构常用的形式有拼块式、嵌块式、整体式,整体式凹模由于受到加工精度和加工方法的限制,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中已不经常使用。

2.3 卸料装置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中卸料装置是组成模具机构的重要部分,它的功能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压紧带料,防止带料在工作时由于受到各种作用力的影响而窜动,及保证卸料的平稳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凸模起到导向和保护作用。为了得到较平整的工件,使条料在落料、拉深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压力之下,从而改善了毛坯的稳定性,避免材料在切向应力的作用下发生起皱变形的可能,此模具落料工序采用弹压式卸料结构。

2.4 模架

级进模中的模架一般要求精度和刚性比较高,因此在上模座原有的厚度基础上增加5~10mm,下模座也要增加10~15mm(与常规相比)。为了更好的满足模架的精度和刚度,级进模模架常常采用四导柱形式,对于小型模具或小型模架常常用双导柱形式。由三段圆弧组成的滚柱表面在靠近两端的两段凸弧与导套内径相配(曲率相同),中间的凹弧与导柱外径相配,导柱上的导套是通过滚珠来做运动,这种运动类型的优点是线接触代替了点接触,在模具工作时构成一个面接触,面接触所承受的偏心载荷比较大及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模具的寿命也提高了模具的刚性,其过盈量控制范围为0.003mm到0.006mm。导柱的装配形式常常为可卸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装拆和维修。

2.5 模具装配

在进行模具装配时,首先是选择哪个件为基准件,作为基准件的依据是此零件一定是其他零件在制作时的基准关系来确定,凸模和凹模及固定板能作为基准件来进行装配。模具的总装是指:在装配前先了解组装要求和技术要求,然后确定基准件,在基准件的基础上安排装配的先后顺序,严格控制凸凹模装配精度,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用销钉和螺钉固定,这就是总装的过程。换句话说,总装就是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的过程。在装配模具完毕之后,务必确保组装精度和图纸的技术要求,并且通过验收模具技术表来重新检验各部分零件的组装精度和使用功能。在检验合格的情况下进行试模,冲出的产品要按生产要求来进行调试模具,如果调试模具仍然不合格,就要重新修模,直到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生产要求,模具才算装配成功。

3 自动送料机构

3.1 自动送料系统

实现冲压生产的自动化,是提高冲压生产率和保证冲压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自动送料装置则是实现自动冲压生产的基本机构。

如图3,其工作原理分析:数控自动送料装置由数字控制柜和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传动机构为上下两个滚轮通过齿轮由步进电机带动旋转,使冲压材料从滚轮间通过,步进电机的运动由数字控制柜发出的信号控制。

3.2 自动送料组件电机的选择

步进电机2BYG004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一般来说:在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时,它会使步进电机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角度来转动,角位移量是可以通过脉冲数量来控制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精确定位的目的。

3.3 滚轴机构设计

本套自动送料机构是利用滚轴与条料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送料的,此装置的通用性很强。本套自动送料机构的送料宽为10-170mm,送进料厚为0.2-8mm,滚轴主要受摩擦力作用而受径向力较小。因为两滚轴转速较慢,工作过程中有延时问题,所以两端选择轴套支承。

3.4 提高自动送料精度的方法

(1)防止或减少送料滚轴和材料之间的相对滑动,可以提高滚轴对材料的接触压力。其接触压力计算如下:

式中:P-许用接触压力,一般取P=0.5滓;N-滚轴对材料的总压力;E-材料弹性模量;R-滚轴半径;L-条料宽度。

其方法就是用弹顶器的压力使滚轴压紧条料,并可进行调整。

(2)防止送料开始和终止时的加速冲击

因为根据本设计的生产纲领算得送料速度,对冲击的影响不明显,故不用考虑。

4 结束语

文章设计的开瓶器模具结构具有多穴功能和自动送料机构,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恒,陈作模.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任中全,寇子明,赵灿.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高健.机械优化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曹惟庆,徐曾盟.机构设计[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5.

[6]姜奎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史铁梁.模具设计指导(第1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王秀凤.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第1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9]丁松聚.冷冲模具设计(第1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高炉上料工艺 篇8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炼铁生产过程是在高炉内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还原反应的过程,炉料(矿石、燃料和熔剂)从炉顶装入,从鼓风机来的冷风经热风炉加热后,形成高温热风从高炉风口鼓入,随着焦炭燃烧产生的热煤气流自下而往上运动,而炉料则由上而往下运动互相接触进行热交换,逐步还原,最后在炉子的下部还原成生铁,同时形成炉渣。积聚在炉缸的铁水和炉渣,分别由出铁口和出渣口放出。高炉自动化过程主要包含高炉本体控制、给料和配料控制、热风炉控制,以及除尘系统控制等。高炉自动化的目的,主要是保证高炉操作的四个主要问题:正确配料并以一定的顺序及时装入炉内;控制炉料均匀下降;调节炉料分布及保持其与热煤气流的良好接触;保持高炉整体有合适的热状态。高炉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仪表检测及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过程及管理用计算机。仪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通常由DCS或PLC完成。

高炉上料系统是指从槽下供料到炉顶的设备将物料(烧结矿、焦炭等)装入炉内的全过程。该系统有4个杂矿仓、4个球团矿仓和6个烧结矿仓,烧结矿仓、球团矿仓经振动筛,杂矿仓经给料机后,按配料料单规定送称量料斗称量以后放料,由相应的皮带送到地坑称量漏斗。1#-4#四个焦炭仓下各有一台振动筛,焦炭没有中间称量漏斗,经振动筛直接送地坑的焦炭称量漏斗。地坑有左焦、左矿、右焦、右矿4个称量斗。料车到料坑后,坑斗把料放入料车,坑斗闸门关到位并且炉顶备好后,料车启动。两台料车按生产要求将槽下各种物料,由料车卷扬机提升到炉顶。经炉顶受料斗阀、上密封阀、节流调节阀、下密封阀,再经布料槽将物料均匀地布到炉内。称量自动化控制系统

焦炭部分控制过程为:按周期设定自动选仓,在具备上料的条件下(坑斗为空,闸门关到位),自动启动振动筛对焦坑斗受料。达到设定重量的控制值时停止,延时称量完毕等待放料。碎焦则经返1#碎焦皮带运到碎焦仓。

矿石部分则以烧结矿简述其控制过程:选取某烧结矿槽后在具备上料的条件下(漏斗为空,闸门关到位),开动振动筛把烧结矿卸入称量漏斗,当重量达到控制值时,停止振动筛,延时称重完毕。通常除空置和检修某个料槽外,各矿槽都是装满称重完毕的炉料待机卸料的[2]。放料时打开漏斗闸门,矿石落入1#矿皮带或2#矿皮带。当漏斗重量降到料空值时认为放料完毕,关闭闸门。皮带把矿石装入1#矿石坑斗或2#矿石坑斗。烧结矿经振动筛筛分后,筛下碎矿则经返碎矿皮带运到返矿仓。

卷扬及炉顶自动化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9

摘要: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自动扶梯、电梯工艺设计及在国内地铁工程中首次选用的变频调速自动扶梯及无机房垂直电梯的技术参数,并对设计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提出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的体会和建议。

关键词:地铁;自动扶梯;电梯;工程设计

1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由规划的1号线东段(罗湖站―侨城东站)、西延段(华侨城―世界之窗)和4号线南段(皇岗站―少年宫站)组成,线路全长21.831双正线公里,共设车站20座,乘客可在会展中心站进行1、4号线换乘,竹子林设有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和控制中心1处。

自动扶梯及电梯是乘客进出地铁车站的重要工具,是反映地铁车站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站及车辆段控制中心共设自动扶梯216部,垂直电梯51部。设备技术水平先进,产品成熟、安全、可靠,国产化率达100%,符合国家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方针政策。

2技术标准、主要设计原则

2.1 设计遵循标准

(1)《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995)。

2.2 主要设计原则

(1)自动扶梯

站厅层与站台层之间,根据各站客流不同分设上、下行自动扶梯:重要车站(即装修标准为一级的车站)站台至站厅均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对于非重要车站或预测远期客流量不大的车站(且高差<5m时),以步行楼梯代替下行自动扶梯。

车站出入口均设自动扶梯。重要车站所有出入口不受提升高度限制均设上、下行自动扶梯;非重要车站,出入口总提升高度>10m设上下行自动扶梯,否则只设上行自动扶梯。

出入口自动扶梯桁架下部至结构底板的距离按制造商要求留设,且不小于《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规定的500mm。

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前方障碍物或检票口的距离不小于8.5m。

出入口按非露天设计,防止自动扶梯被雨淋、日晒及沙尘污染,同时要便于管理,能有效防止设备被人破坏。

(2)垂直电梯

全部车站按无障碍设计,设置残疾人垂直电梯,地面至站厅之间设1部;站厅至站台之间,岛式站台设1部,侧式站台设2部。

站厅至站台垂直电梯设于付费区内,地面至站厅垂直电梯井道与出入口相结合设计,出地面部分井道及候梯厅与周围建筑规划相协调,造型美观且方便管理。

为增加站厅站台通透性,在罗湖、会展中心、皇岗及西延段华侨城、世界之窗共5个车站内设玻璃井道、玻璃轿箱的透明电梯。

3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构造特点

3.1 自动扶梯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选用的自动扶梯,驱动主机为内置式(驱动机放入上端部桁架内)的重载荷公共交通型扶梯。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额定运行速度 0.65m/s;

(2)节能速度 0.13m/s(当无人使用自动扶梯时的运行速度);

(3)倾斜角度 30°;

(4)名义宽度 1000mm;

(5)理论输送能力 11700人/h;

(6)梯级尺寸 符合GB16899―1997中的规定;

(7)水平梯级 上端四级,下端三级,导向行程段距离应至少为1.2m;

(8)上下导轨转弯半径 提升高度H≤15m:上转弯半径≥2700mm;下转弯半径≥mm;

提升高度H>15m:上转弯半径≥3600mm;下转弯半径≥2000mm。

(9)中间支撑数量

提升高度 中间支撑数量

H<6m 0

6m≤H<10m 1

H≥10m 2

自动扶梯设备主要由桁架、梯路系统、扶手带、主机及驱动机构、电气控制及安全装置几部分组成。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自动扶梯设备主要构造特点如下。

(1)变频节能装置

为节约能源,减少机械磨损,自动扶梯驱动控制系统通过变频器来实现额定速度与节能速度的互相转换。即扶梯设备的正常额定速度为0.65m/s,如果感应装置检测出持续一段时间没有乘客使用扶梯,则自动调整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使扶梯的运行速度降为0.13m/s,当有乘客重新走近扶梯时,运行速度又会即刻调整为0.65m/s。

①站台至站厅层的自动扶梯采用其变频器与控制柜外置于在站台上扶梯桁架下封闭的三角房内;出入口的自动扶梯采用变频器与控制柜内置于扶梯上水平端桁架内的形式。

②自动扶梯入口两侧设光电式感应装置或机械式传感装置,该装置应保证在乘客踏上水平梯级之前,扶梯速度可从节能速度调整到额定速度。

(2)驱动主机

驱动主机(电机、变速箱及主传动机构)的寿命在如下载荷条件下能满足每天20h连续运行、内无需大修和更换的要求。载荷条件为在任何3h的间隔内,持续重载时间不少于1h,其载荷应达到100%的制动载荷。

(3)桁架

挠度 负载为5000N/m2时,桁架支座间最大挠度≤桁架支撑水平距离的1/1500。

表面处理 桁架段(包括焊在上面的机器底座和桁架底板等)整体热镀锌,镀锌层厚度满足40年防锈寿命。

(4)梯级链及导轨

梯级链安全系数应≥8。梯级链滚轮置于链板外侧,更换滚轮时,不需要解体链条的任一部分。导轨及支架表面热镀锌或热喷锌,镀锌层厚度应≥25μm。

3.2垂直电梯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站及控制中心办公楼垂直电梯选用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提供的Gen2型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由于彻底取消了机房,而且节省电能、有利环保,所以非常适合在地铁车站内使用。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载重1000kg;额定速度1.0m/s。

Gen2型无机房电梯是奥的斯公司于在国内推出的新产品,其突出技术特点如下:

(1)采用扁平包层复合钢带取代普通电梯的钢丝绳来传递曳引力;

(2)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盘形制动器构成紧凑小巧的无齿轮曳引机,并将其置于井道顶部的钢结构横梁上,从而取消普通曳引电梯上置机房;

(3)顶层厅门一侧设紧急及检修控制柜,方便维修人员迅速有效地操控及维修电梯。

4自动扶梯及电梯系统设计

4.1 运营管理模式

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是车站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一期工程车站自动扶梯及电梯遵循“无人值守,自动监视”的原则进行管理。即:

车站均不设专职工作人员,只在每天运营开始前和结束后,由值班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启动与关停。

正常条件下自动扶梯及电梯均采用就地控制方式。同时,自动扶梯及电梯的运行状况由车站设备监控系统(EMCS)进行监视并将运行状态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但车站EMCS系统不控制自动扶梯及电梯的运行。

紧急或灾害情况下,车控室值班工作人员可通过车控室紧急停止按钮使全站自动扶梯停止运行,作为固定楼梯疏散乘客。同时,车控室值班人员可通过防灾报警控制台上的电梯消防迫降功能按钮,使站内垂直电梯即刻运行到基站(站厅层/出入口地面)后停止运行,同时不再响应轿箱指令和层站召唤。

根据设备招标合同,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后5年内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由设备制造商完成,地铁不设相应的维修设施。5年期满后地铁公司与设备制造商双方重新协商确定维修保养方式。

4.2相关系统技术接口设计

(1)技术接口项目及内容

①土建接口 土建结构中的预留孔洞、开槽、预埋件、吊钩、支撑基础以及站台层的三角机房按电扶梯设备土建参数图要求进行设计,以满足设备安装基本要求。

②装修接口 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安装就位后,设备周围地面、墙面及吊顶需进行装修处理,但不能影响设备日后正常运转。

③动力照明接口 动力照明设计需按设备电源要求、额定功率以及满载电流和起动电流选配每台设备的就地配电箱。

④设备监控(EMCS)接口 设备制造商在自动扶梯及电梯的控制柜内提供向EMCS系统传输信息的RS422/RS485通信接口,EMCS系统将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设备运行的各项统计数据传输到车站控制室及控制中心的EMCS设备监控显示器。EMCS系统承包商则需根据上述要求敷设每台设备与车站综合控制室之间的控制线缆并配设与上述通信接口配套的终端分线盒。车站综合控制室与控制中心间的控制线缆由EMCS系统负责敷设。

⑤防灾报警(FAS)接口 站内自动扶梯下三角房内设有烟感探测器。车控室FAS控制台上设垂直电梯消防迫降功能按钮,该按钮与电梯井道上层厅门附近的控制柜联接。

⑥自动扶梯紧急停止按钮设置及接口 车控室内设紧急停止按钮能使全站自动扶梯在紧急情况下全部停止运行。自动扶梯控制柜到车控室按钮间电缆预埋管由动力照明承包商负责,按钮及布线则由电扶梯设备制造商负责。

⑦排水设施接口 车站出入口自动扶梯下端基坑预埋排水管汇入旁边集水井后机排处理。垂直电梯井道底坑内预埋排水管。站台至站厅垂直电梯底坑内积水可自然排入车站集水井。出入口垂直电梯底坑内积水可通过排水管汇入附近扶梯下基坑附近集水井而后机排处理。

⑧通风设施接口 车站站台~站厅自动扶梯下部三角机房内通风百叶窗、换气扇等设施由环控通风专业负责完成。

(2)接口控制要点

①设备与土建接口是设备安装的最基本要求,其中自动扶梯上下水平段土建开孔跨距是关键尺寸,必须保证;另外,自动扶梯顶部吊钩或吊装孔是设备吊装就位的必要条件,且受力荷载较大,如果发生遗漏,则施工补救处理非常困难,设计及施工单位均应注意。

②设备与FAS、EMCS系统的接口类型及相关参数在设计联络后完成后必须明确。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供货商与FAS、EMCS系统供货商对通信协议、控制电缆规格及电压参数的要求等均应一致,才能保证设备顺利安装调试。

③专业间设计接口界面划分与对应设备承包商或安装商间的工程范围接口界面划分应协调一致,避免施工过程中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5体会与建议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自动扶梯及电梯的设计以方便乘客,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服务为目标,在高新技术产品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总体技术水平、设置标准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从设计者的角度审视一期工程自动扶梯及垂直电梯的设计及施工,发现一些问题仍值得思考,也值得在今后的设计中研究改进。

(1)自动扶梯与步行楼梯倾角协调问题

自动扶梯倾角30°与步行楼梯倾角26.7°存在剪刀差,在1组楼扶梯并列布置且提升高度较大情况下解决两侧踏步面高差巨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2)车站出入口自动扶梯及电梯防雨措施

由于南方地区夏季多雨,且时常受台风影响,在考虑正常防淹措施之外,出入口截水沟设于出入口地面的效果要好于设在出入口通道内。另外,地面电梯厅应充分考虑防雨措施,避免厅门处淋雨造成井道积水导致设备运行受影响。

(3)车站装修设计问题

车站装修设计应尽可能与土建设计同步进行,一期工程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安装过程中多次发生土建设计预留装修条件与装修设计方案不协调影响设备安装的情况。表现在:站台到站厅自动扶梯下三角机房的隔墙装修问题,土建预留装修层厚度无法满足龙骨及搪瓷钢板安装要求;车站出入口通道内自动扶梯设备与侧墙间隙偏小,无法满足墙面装修要求;个别车站自动扶梯倾斜端踏面上部装修后净空高度不满足安全规范要求等。

所以,装修设计标准或主要原则须在土建施工设计开展之前研究确定。

(4)车站垂直电梯通信功能一期

工程车站垂直电梯具备设备监控、轿箱内外对讲等功能,从紧急情况下安全角度出发需进一步配套增设轿箱内乘客与车控室、轿箱紧急操控箱三方对讲通话功能及设施。

(5)车站自动扶梯紧急情况下控制方式

一期工程车站车控室内设有自动扶梯紧急停止按钮,在紧急情况下可使车站全部自动扶梯停止运行。调查发现,由于存在不安全因素,广州、香港地铁车站该紧急按钮几乎从未使用。因此,该运营管理及控制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改进。

(6)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的电视监视功能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未配套电视监视系统,从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和方便运营管理角度出发,电视监视系统应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GB50157―9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S].

[2]GB16899―1997,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10

关键词:散装料,氧化铁皮球,转运站,筛分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钢铁行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降本增效和能源综合利用愈发显得突出和重要, 我厂立足节能减排, 将氧化铁皮等含铁废料压制成球供应炼钢作为化渣剂使用, 具有化渣、降温、降低炼钢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氧化铁皮球中含有一定量的粉面, 在由炉顶料仓加入炉内时, 会被转炉烟气除尘风机吸走一部分, 不但降低了氧化铁皮球的金属收得率, 还造成了环境污染。针对之一问题, 我们深入研究, 力求解决氧化铁皮球的筛分问题。

2 散状料上料系统概述

我厂炼钢用散状料主要有烧结返矿、轻烧白云石、铝矾土、镁球、氧化铁皮球等, 烧结返矿、铝矾土、镁球、氧化铁皮球是直接经过散状料上料系统入炉, 轻烧白云石是经过振动筛筛分后由散状料上料系统入炉。但是, 氧化铁皮球中的粉面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如何实现氧化铁皮球的筛分, 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如果由散状料上料系统的振动筛筛分, 由于氧化铁皮球强度较低, 会造成氧化铁皮球的损坏, 粉面进一步增加。但是新建一套筛分设备, 占用场地大, 投资大, 耗时长。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 我们选择在散状料上料系统的转运站内增加筛分环节, 在不破坏原有设备的基础上, 实现氧化铁皮球筛分。

散状料从地面受料仓到高位料仓称为散状料上料系统。我厂的散状料上料系统主要由十条输送皮带, 三个转运站组成。转运站是设在两台高架固定式带式输送机之间的中转站, 在运输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我厂的1#转运站设在地面上, 为直角布置的转运站。因此, 在1#转运站内增加筛分环节为最佳方案。

3 改造方案

(1) 筛分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现有建筑物及设备条件, 在不改变原上料系统的前提下, 增加筛分部分。氧化铁皮球由1#皮带机输送至头部漏斗进入筛分设备, 筛分后的氧化铁皮球落入2#皮带机, 筛出的粉面落入除尘放灰区。改造前后的转运站简图如下:

(2) 筛分部分为金属焊接结构, 翻板位置由电磁阀控制气缸动作来实现, 翻板处于A位置时, 物料进入筛分设备, 完成筛分;翻板处于B位置时, 物料不进入筛分设备, 经原上料系统上料。

(3) 为了提高筛板的使用寿命, 以及达到更高的筛分效率, 筛板由3毫米厚5厘米宽的带钢焊接而成。为了提高筛板强度, 防止变形, 筛板中间设有三根横梁。由于我厂生产的氧化铁皮球为多棱多边方形球团, 厚度尺寸较小, 容易造成筛板阻塞, 因此, 我们设计了梳齿形的清筛装置。清筛装置外形就像梳子一样, 插在筛板的空隙内, 共有四组。筛板由电磁阀控制气缸动作, 相对清筛装置上下移动, 移动行程为300毫米, 实现了自动清理筛板。

4 改造后的效果

将氧化铁皮球中的粉面筛除后, 减少了环境污染, 降低了除尘设备的故障率, 提高炼钢金属收得率, 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尊敬, 汪甦.DTII (A) 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8-1

搅拌站铲车上料规定 篇11

鉴于目前材料现状,不论质检、铲车上料不仅都有待于加强责任心,而且双方需要加强联系,多走动,勤沟通。避免上料过程中因为材料的变动信息不能及时地传递给质检员,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以前发生的不再追究,从现在开始若出现同样的问题,将追查原因,由责任人承担相关损失。

对于进场原材料,铲车司机应听从材料部对材料料仓的统筹管理,日常生产时按照质检员的安排将其铲到相关仓位或位置,以备生产时使用。

质检员必须先了解当班生产时相关原材料的情况----水、含石、砂的粗细程度,并安排铲车司机上料的仓位和种类。

铲车司机上料时需要关注砂子的种类和粗细程度,随时和质检沟通了解生产情况;当砂、石料发生变化时(含水情况、砂石粗细情况)必须及时通知当班质检。

铲车司机在铲料过程中发现砂、石材料有异样时(有大砂团、砖头或者大石头)随时通知质检与收料员。

如果今后由于上述方面因为沟通不及时,或者没有沟通导致的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浪费将追查原因,责任到人。

大兴站

模具设计及自动上料机构 篇12

1、设计

该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了简要介绍,限于篇幅,设计思想的形成及过程未有详细说明,为就教于同行,其设计过程叙述如次。

美国NEB设计集团是该工程设计总承包方,负责该工程的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实施过程中,美方消防设计方面的技术人员很少实质性介入,从NEB拿出的方案看,当属国内技术人员的作品,和一般国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无区别。该工程按中危险级设计。其系统是从泵房全自动气压给水设备出水管上根据喷头布置个数设置了13个温式报警阀,报警阀均设在泵房内,阀后13条DN150干管沿走廊绕场而行。

初步设计审查时,我们认为,该方案不太可行。第一,若按一个湿式报警阀控制800个喷头算,13个报警阀可接10400个喷头,而实际布置的喷头有17000多个,这样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超过了规范规定,消防监督部门是否认可?第二,如此多的DN150干管绕场敷设,占据了走廊上空的大部分空间,本专业其他系统及电气、空调专业系统的管道如何敷设?按该方案实施确有困难。

在做施工图之前,我们参观了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该场自动喷火灭火系统设置的喷头略少于广东场,仅设两个湿式报警阀,笔者与上海场设计人张养真高工(上海民用院)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上海场的作法是可行的。嗣后,又参观了美国亚特兰大96年奥运会主场,该场也无过多的自动喷水干管,笔者当即拍摄了一级照片。

根据上述国内外两体育场经验,我院提出了全场设置两个报警阀,其出水干管环状连接的方案报广东省消防总队建审处审批。

省消防总队防火部及建审处对此工程极为重视,由时任防火部副部长的严锡泉高工挂帅,建审处正、副处长卢小平、张小宏同志组织建审处全体人员对该方案进行讨论,继而又派肖裔平工程师和我院设计组江帆、韦桂湘江工程师同赴上海参观考察。最终,建审处对我院方案给出两条修改意见:

(1)两路湿式报警阀各设备用阀1套,以便湿式报警阀检修时无需关闭系统管网;

(2)宾馆(该场内设一座174套标准客房的宾馆)的自动喷水系统设一套湿式报警阀独立于主场系统。

这样,两级报警阀(不包括备用阀)控制的喷头达16000个左右,是规范规定控制喷头数的10倍。设计的全自动消防气压给水设备配置如下:立式多级泵3台(2用1备),Q=13.89l/s,H=80m,N=2.2KW;增压泵2台(1用1备),Q=0.83l/s,H=90m,N=2.2KW:600隔膜式气压罐1个,P=1.6Mpa.

主泵及增压泉的启停由系统压力通过压力表及PLC控制器实现,具体要求是系统停泵压力为0.9Mpa,当系统压力降至0.85Mpa时,增压泵启动,维持系统压力,发生火灾时,一个或多个喷头动作,系统压力下降到增压泵设定值(0.85Mpa)时,增压泵启动,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系统压力继续下降至主泵压力设定值(0.75Mpa)时,主泵启动供水,增压泵关闭,系统报警。

2、调试

图纸交付后,尽管我们认为在理论上没有什么问题,但还需工程实践证实。

该系统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进行了调试,在验收在前一天,施工单位来电话说,消防主泵不启动,报警阀不报警,让设计院派员解决,我们即赶赴现场参与调试,过程如下:

全自动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维持系统压力0.9Mpa,该数值在设备显示屏示出,此时为非消防状态,各泵关闭。打开一个末端试验阀,系统压力逐渐降低,降至0.85Mpa,增压泵启动,启动信号在显示屏上示出。此过程持续下去,增压泵一直运转,压力维持在0.80-0.85Mpa之间,正如施工单位电话中说的那样,主泵不启动,报警阀不报警。

我们当即要求现场调试人员再打开一个试验阀,数秒之后,显示屏压力降到0.75Mpa,主泵启动,报警阀报警,至此,调试工作结束,一切如设计预想。

第二天,省、市消防监督部门验收时,重复上述调试过程,并在消防中心对增压泵及主泵进行强制启闭,一切正常,顺利通过验收。在验收会议上,受到消防监督部门的表扬。

3、讨论与思考

1、本工程自喷系统的设计与NEB集团的设计(即基本按规范)相比,减少了将近20条DN150的供水干管,少安装DN150湿式报警阀10数台,其节约投资200余万元,由于减少了干管敷设,对整个工程的各专业管线敷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满足了灭火要求,因而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修改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工程实例。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第5.2.5条内容如下:

第5.2.5条 采用闭式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不宜超过下列规定:

一、湿式和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为800个;

二、有排气装置的干式喷水灭火系统为500个,无排气装置的干式喷水灭火系统为250个。

2001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该规范(GB50084-2001)对此条文进行了修订,内容如下:

一个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800只;干式系统不宜超过500只。

……

新规范对该条文的说明如下:

6.2.3 本条是对原该规范第5.2.5条的修改。

第一款规定了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一是为了保证维修时,系统的关停部分不致过大,二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美国规定还规定了建筑物中同一层面内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大喷头数。为此,本条仍维持原规范第5.2.5条规定。

从规范条文及说明可以看出,新旧规定对该条文改动不大。除条目、叙述有所变化外,基本内容没变。规定报警阀控制喷头的个数的出发点很明确,维修时关闭部分不致过大及提高系统可靠性。

我们曾就此问题多次与业内资深专家探讨,意见也不尽一致。有专家认为,规定一个报警阀控制800个喷头,没什么道理,当谈到上海及广东体育场的实例时,也有专家认为,这只是特例,不宜推而广之。

笔者做过一些大面积、大体量、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在执行该条文时颇费踌躇,若执行该条文,则喷淋干管很多,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从泵房到管井之间的管道敷设很多,管井占的面积很大;对大面积建筑而言,横干管很多,占据空间大,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更重要的是占据空间多,给其他管道的敷设造成了不少麻烦。若不执行该条文,则消防监督部门视为违规,尽管规范用词为“宜”而不是“应”,一般消防监督部门从严掌握,报警阀控制800个喷头以上是难以过关的。该条文确对实际工程有不利影响。

我们认为,仅为了不致维修时关停部分过大而参照美国规范的做法多少有些盲目,可行的作法应该是根据一幢建筑的功能分区设置报警阀。比如,对于一座有地下室、裙楼及标准客房的酒店,应分设控制地下室、裙楼及客户三个部门喷头的报警阀,而不管这三个部分的喷头数,这样做在实际工程中技术上也是可行的,灭火也是有效的。若要提高系统可靠度,则各功能区可并联一个报警阀;这样做,既可保证灭火及报警的有效性,又可节省大量管材及其占据的空间和面积。再说,800个喷头的数量概念看似清晰,其实模糊,700个行不行?900个行不行?为什么偏偏是800个?就上海场、广东场和亚特兰大场而言,一个报警阀控制几千个喷头不也运行正常吗?多个特便加在一起不就成了通用吗?目前,我国有建的超高层、大面积、大体量的民用建筑很多,该规范条文确实给工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有:

(1)修改规范条文(刚刚颁布新规范再修改时间上不允许,可以在下次修改时再论性条文。建议该条文相关部分修改如下:

6.2.3 宜根据建筑的功能分共及维修方便设置报警阀,在单一功能分区面积较大时宜设置备用报警阀。

3、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增压泵流量稍大于设计选型,设计增压泵流量为0.83l/s,实际安装为3.2m3/h,折合0.89l/s,接近《高规》(2001版)第7.4.8.1规定的不大于1l/s流量值。当一个末端试水阀开启时,因沿程及局部水头损失等原因,其流量有可能小于1l/s,此时,增压泵供水量与一个试水阀出水量大致相等,系统压力难以降至主泵开启压力,故出现主泵不启动,报警的情况,再打开一个试验阀,加大用量,此时增压泵供水量小于系统出水量,系统压力降低,主泵启动,报警阀报警。系统流量较小,出现主泵及报警阀不动作并不影响灭火。但是,因增压泵在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正常情况下系统压力,火灾时应使主泵及报警阀忙动作,为达此目的,在较大系统中,增压泵流量应再小一些,比如小于0.5l/s,这样,增压泵工作的时间较短,主泵及报警阀将能及时动作。

4、结语

(1)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报警阀应按建筑功能区域设置,而不应以喷头数目设置,对于较大系统,为保证系统可靠度可设备用报警阀,这样修改规范6.2.3条将有利于超高层、大面积、大体量的自动喷水系统设计。

上一篇:十一向国旗敬礼寄语下一篇: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