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验收规范

2024-10-12

防排烟系统验收规范(共5篇)

防排烟系统验收规范 篇1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1.1 设备及配件进场 1.1.1 一般规定 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1.1.2 风 管 普通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金属风管的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7.1.2的规定。表1.1.2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

送风系统

b≤320 320<b≤450 450<b≤630 630<b≤1000 1000<b≤1250 1250<b≤2000 2000<b≤4000

0.5 0.6 0.6 0.8 1.0 1.0 1.2

排烟系统

0.8

0.8

0.8

1.0

1.0

1.2

按设计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1.1.3 风管部件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2个。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1.1.4 风机 防、排烟风机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1.1.5 其他附件 挡烟垂壁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作,活动挡烟垂壁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2 电动的排烟窗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1.2 防、排烟系统的施工 1.2.1 一般规定 1 防、排烟系统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制定必要的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修改应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承担防、排烟系统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的工程施工承包资质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3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安装,应符合其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要求。1.2.2 管道系统的施工 对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应按其材料、系统类别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分别进行,主要包括材质、规格、强度、严密性与成品外观质量等项内容。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检验以主、干管道为主。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1)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 QL≤0.1056 P0.65 [m3/(h·㎡)] 中压系统风管 QM≤0.0352 P0.65 [m3/(h·㎡)] 排烟管道均按中压系统的规定。式中:

QL,QM ——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2)]; P ——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风管系统按其系统的工作压力划分为三个类别,见表7.2.2,其中防、排烟系统为低压、中压系统。表1.2.2 风管系统类别划分

系统类别 低压系统 中压系统 高压系统

系统工作压力P(Pa)P≤500 500

1500 3)砖、混凝土风道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风管规定值的1.5倍;

4)低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可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作漏风量测试;中压系统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作漏风量测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测试报告,并进行系统的强度和漏风量测试。1.2.3 金属风管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风管的最小壁厚应按表1.2.3选用; 风管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应按表1.2.3-1选用。表1.2.3-1 矩形风管法兰

风管长边尺寸b(㎜)法兰材料规格(角

钢)

b≤630 630<b≤1500 1500<b≤2500 2500<b≤4000

25×3 30×3 40×4 50×5

M 10 M6 M8 螺栓规格 风管的接缝应采用咬口连接,风管的密封,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必要时可辅以密封胶嵌缝或其它方法密封,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

4排烟管道的隔热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不燃绝热材料(如矿棉、岩棉、硅酸铝等),绝热材料的施工应按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2.4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法兰的规格应分别符合表1.2.4的规定,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 大于12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2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厚度不得小于风管板材的厚度。表1.2.4 无机玻璃钢风管法兰规格(mm)

风管边长b b≤400 400 <b≤1000 1000<b≤2000

材料规格(宽×厚)30×4 40×6 50×8

M10 连接螺栓 M8 4 检查数量:按加工批数量抽查5%,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2.5 砖、混凝土风道的制作应保证管道的气密性,灰缝必须饱满,内表面水泥砂浆面层应平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1.2.6 管道的安装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管道的规格、安装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管道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有效截面; 2 风管吊、支架的安装应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3 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 4 送风口、排烟口与管道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管道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不燃材料的柔性连接。如风机仅用于防排烟时,可不用柔性连接。风管穿越隔墙时,管道与隔墙之间的空隙,应采用水泥砂浆等非燃材料严密填塞。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系统。检查方法:核对材料,尺量、观察检查。1.2.7 管道部件的安装 送风口、排烟口应可靠地固定在设计位置上,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30%,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常闭排烟口、送风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预埋套管不得有死弯及瘪陷,手动驱动装置操作应灵活。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30%,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尺量、观察及操作检查。1.2.8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的方向、位置应正确; 2 手动或电动装置应灵活、可靠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20%,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尺量、观察及动作检查。1.2.9 风机的安装 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并不设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

2)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3)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它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排烟风机宜设在该系统最高排烟口之上,排烟风机宜设置机房,机房与相邻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1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隔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1.2.10 其它附件的安装 排烟窗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应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电动排烟窗的驱动装置应灵活、可靠。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动作检查。2 挡烟垂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数块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

3)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装置的安装应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动作检查。1.3 系统调试 1.3.1 一般规定 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系统调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与和配合。系统调试的实施可以是施工企业本身或委托给具有调试能力的其它单位。系统调试前,承包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防排烟系统的试运转及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设备单机试运转与调试; 2)系统联动试运转与调试。1.3.2 设备单机运转与调试 对常闭的送风口、排烟口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执行机构动作应灵敏,脱扣钢丝的连接应不松弛,不脱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对自动排烟窗、活动挡烟垂壁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送风机、排烟风机的运转和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手动开启风机,风机应正常运转30min,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2)核对风机的铭牌值,应与设计相符,并测定风机入口处的风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测定、查阅试运转记录及有关文件。根据设计模式,开启送风机和相应的送风口,测试风口处的风速,以及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的余压值,应分别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测定、记录。根据设计模式,开启排烟风机和相应的排烟口,测试风口处的风速应到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测定、记录。1.3.3 系统联动试运转及调试 对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联动试动转应包括下列项目: 1)当任何一个常闭送风口开启时,送风机均能自动启动;

2)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当火灾报警后,应启动有关部位的送风口、送风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对机械排烟系统进行联动试动转应包括下列项目: 1)当任何一个常闭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均能自动启动;

2)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当火灾报警后,应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口、排烟风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设置自动排烟窗进行自然排烟的应在火灾报警后,相应部位的排烟窗联动开启。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设置活动挡烟垂壁的应在火灾报警后,相应部位的挡烟垂壁自动下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1.4 工程验收

1.4.1 防排烟系统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竣工验收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工程设备、风管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管道试验记录; 6)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7)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8)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

1.4.2 防、排烟系统设备观感质量综合验收 1 观感质量综合验收应包括以下项目:

1)风管表面应平整、无损坏;接管合理,风管的连接以及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应无明显缺陷; 2)风口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安装位置正确,风口可调节部件应能正常动作; 3)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作和安装,应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4)风管、部件及管道的支、吊架型式、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要求; 5)风机的安装应正确牢固;

检查数量:各按系统抽查30%,不得少于1个系统。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1.4.3 防、排烟系统设备功能验收 1 设备手动功能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送风机、排烟风机应能正常手动开启和关闭;

2)送风口、排烟口、自动排烟窗进行手动开启和复位功能检查; 3)活动挡烟垂壁进行手动开启、复位功能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设备联动功能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火灾报警后,根据设计模式,相应系统的送风机开启、送风口开启,排烟风机开启、排烟口开启,自动排烟窗开启,活动挡烟垂壁下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1.4.4 防、排烟系统技术性能验收 1 自然排烟系统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2)内走道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3)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4)中庭可开启的顶窗和侧窗的面积。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尺量。2 机械防烟系统的技术性能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任取一模拟火灾层,当系统门全闭时,测试前室、楼梯间、避难层的风压。走廊→前室→楼梯的压力应呈递增分布;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的压力差应符合要求;防烟楼梯间的压力差应符合要求;

2)同时打开模拟火灾层及其上下一层的防火门,测试模拟火灾层各门洞处的风速应大于等于0.7m/s; 3)进行模拟喷烟试验,烟气流向应为楼梯→前室→走廊。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3 机械排烟系统的技术性能验收 1)内走道排烟量; 2)需要排烟的房间排烟量; 3)中庭的排烟量。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防排烟系统验收规范 篇2

1火灾烟气的危害

火灾烟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成分, 以及高温缺氧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有关实验表明, 人在浓烟中如果停留1 ~ 2分钟就会晕倒, 接触火灾中烟气4 ~ 5分钟就会有死亡的危险。2000年12月份发生的河南省洛阳市某特大火灾, 导致了309人死亡, 几乎全部都是火灾中有毒的烟气所致。

火灾烟气的蔓延速度非常快, 在很短的时间内, 便可以从着火点迅速蔓延到建筑物内的其他区域。根据有关研究, 火灾烟气在水平方向的蔓延速度约为0. 3 ~ 0. 8米每秒, 在垂直方向上的蔓延速度约3 ~ 4米每秒。同时, 在火灾初期的烟气, 常使建筑物内离建筑物较远的人员不易察觉, 这也是火灾烟气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

2民用建筑中防排烟设施设置要求

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分为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其中防烟设施分为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16 - 2014) 中, 对防烟和排烟系统设置场所进行了重新规定。但由于新制定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尚未批准发布, 防烟排烟系统的具体系统设计仍执行消防技术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 - 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45 - 95) ( 2005年版) 等规范的有关规定。

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验收中常见的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消防工程验收经验的总结, 建筑防排烟设施最常见的问题如下几项。

( 1) 排烟口设置不合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排烟口设置位置过低, 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 /2以上, 当设置在侧墙时, 其最近的边缘与吊顶的距离不应大于0. 5米; 设置在疏散走道或房间顶部的排烟口和排烟阀未设置手动控制装置; 一个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离最远点水平距离超过了30米; 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1. 5米。

( 2) 排烟防火阀设置不到位。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割处时未按照规范设置排烟防火阀; 安装排烟防火阀的位置距墙体超过2米; 排烟防火阀的常开、常闭状态设置错误;

( 3) 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不满足规范要求, 位置偏低, 不能方便开启或者开启角度不够。

( 4) 送风口或排烟口的设置位置不合理。部分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或前室未设置正压送风口; 正压送风口数量偏少; 加压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垂直距离小于3米; 排烟风机出风口低于加压风机的进风口; 加压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在同一平面上时其间距小于10米; 送风口与排烟口的距离小于5米; 正压送风口入口及机械排烟系统出口的防雨百叶均未设置在室外与大气相通。

( 5) 防排烟系统末端风口风量偏低。系统风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有: 风机设计风量不满足规范要求; 土建风道封堵不严或未完全封闭; 风机风压不足; 系管道风阻过大, 风机电源反相。

( 6) 防排烟系统系统不能联动。排烟口、正压送风阀打开不能联动风机启动; 防排烟风机不能实现远程停止, 未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原有的大部分防排烟风机能实现远程控制启动, 但不能实现远程停止; 同一楼层的几个送风阀 ( 排烟口) 的反馈信号并接而未串接; 排烟风机入口处和在排烟支管上未设排烟防火阀, 排烟防火阀未与排烟风机联动, 平时不能自动关闭; 任一排烟阀开启时, 排烟风机不能联动启动。

( 7) 防排烟系统漏设。最常见、最容易漏设的区域: 公共建筑中无自然通风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 长度超过40米的疏散走道; 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房间。

( 8) 存在的其他易见问题。风机控制箱未设置在风机就近位置; 电机外置式离心式风机未设置风机房; 排烟机与排烟管道连接的软接头采用普通帆布;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未设置独立支架和作防火处理; 正压送风口、排烟口装修后出现风口与装修面层内漏风及检修不便的现象。

4为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建设质量应该采取的措施

( 1) 把好源头审核关。消防部门审核建设单位提交的防排烟系统实际方案时, 应对其实际功用进行考察。即审核建设单位的建设图纸时, 应重视审查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对防排烟系统的风口的设置、风道建设、防火门建设等进行严格审查, 并积极参与到施工过程中, 进行指导。对防排烟设计的不足之处, 应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 监督相关方进行整改, 并对建设材料进行审核, 可有效提高建设质量。

( 2) 把好培训指导关。消防部门应当把排烟设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与固定灭火设施设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工程监理单位代表一起列入业务指导和培训的范围之中, 努力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主要对消防设计人员、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进行强化培训, 培训的内容可以涵盖法律法规、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式、新技术标准规范推行等,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

( 3) 把好监督检查关。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设计、建设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下列问题: 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或施工企业降低标准设计、施工; 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设计; 施工企业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 降低消防施工质量; 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企业串通, 弄虚作假, 降低消防施工质量。针对上述问题, 消防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加强监督, 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 杜绝这几类单位的麻痹心理、侥幸心理。

( 4) 把好宣传引导关。为避免因建设单位由于消防意识淡薄, 随意更改消防设计, 或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 在隐蔽部位未按标准施工等情况发生, 同时提高公安消防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要加强对建设等单位的宣传教育引导, 对出现设计变更的, 要求建设单位应及时报变更审核, 消防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修改, 确保变更不遗留问题。

5结束语

防排烟设施能够及时排除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气, 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外扩散, 确保建筑内的人员顺利疏散和安全避难, 并为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本文针对消防防排烟系统验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 并就避免出现类似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 旨在提高防排烟设施验收的合格率, 对于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消除控制火灾隐患的发生, 是一件非同寻常、至关重要的工作, 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火灾中烟气的危害, 分析了民用建筑消防防排烟设施验收中常见问题, 对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建设质量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火灾烟气,防烟设施,排烟设施,消防验收,对策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版) [S].

[3]DGJ08-88-2006《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4]张勇.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程与建设》, 2009, 23 (1) :73-75.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要点;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消防安全问题也就随之成为一大问题。很多重大,特大的火灾事故一多半都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不够完善,对防排烟系统的技术要求不能做到合理化设计,从而造成了人员大量的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其主要是火灾现场的浓烟与烈焰影响力较大,它给受困人员逃出远离火灾事故现场增添了许多阻碍,黑漆漆的浓烟使人视线不清,看不到逃生的出口,另外也造成了呼吸道受阻,严重呼吸困难。重者还会因为吸入太多黑烟而至死亡。也阻碍了营救人员的营救工作,错过了最佳救人的时间和机会。对于设计者来说怎样合理设计也是一大挑战,要知道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很严重。为了及时排除有害烟气,确保建筑物内人员顺利疏散、安全逃离,在设计过程中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是很重要的。

1、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相关规范要求的要点

1.1 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烟设施要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在顶棚或者靠近顶棚的墙上的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最小相邻的最小水平距离不能小于1.5m,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尽量把排烟口布置在与人流疏散的方向相反,简单说就是远离疏散口。这样就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排烟功效。

1.2超过20米的内走道,在面积超过五十平方米的地下无窗户房间里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与其同时各种机械排烟系统必须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消防补风系统。《高规》第8.4.1.1条规定,长度超过20米无直接自然通风的走道,尽管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了六十米或四十米的内走道均要设置机械排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87(2001年版)第5.1.1A条规定,长度超过了20m没有直接自然通风的走道但是长度超过了40m的疏散内走道处应设有机械排烟;《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第6.1.2条规定,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应设有机械排烟。由于设计者的疏忽或对规范不熟悉的原因常常造成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出现未设计排烟系统,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现象。

1.3地下各类用房分别采用窗井排风,补风及屋顶高空排放两种排烟方式。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设机械排烟库房,汽车库等采用双速风机的排风兼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面积超过2000㎡的地下汽车库应该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也可与通风系统合用;而防烟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可达2000㎡,但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根据此规定,在每2000㎡车库中,只要设一个排烟系统即可,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1.4在机械排烟系统、机械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的风道上,按规范所要求的部位处设置防排烟防火阀和普通防火阀。

1.5在建筑层数小于20层的高层建筑的防烟设计中这样写“在发生火灾时,开启着火层及上下层加压送风口。”但是在《高规》第8.3.4条中得出根据各种计算公式的理论依据,加压送风量与疏散通道需要的正压值开启门的数量相匹配。

1.6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放置在屋顶,排烟口为远控板式排烟口。平常关闭,根据火灾信号开启,280℃自动熔断;一楼楼梯间,如果其前室没有外窗,就应设加压送风系统,风机设置在屋顶;排烟风机入口前设防火排烟阀,280℃自动熔断,并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前室每层设置经常关闭型加压送风口,当某层发生火灾时,该层及上层的风口自动开启,并且连锁开启对应的屋顶正压送风机,加压送风口同时开启手动的防火阀。

2、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方式的采用

2.1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系统方式

机械排烟-独立的排烟系统,该排烟系统独立控制,设计管理比较方便,保证在火灾时能够正常运行,但是长时间放置就会失效,而且设计较复杂。 机械排烟方式主要是使用加压排烟方式,因此机械排烟方法要比自然排烟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和注意的要多,所以要将着重按照机械排烟系统设计的过程展开分析。首先确定主要参数,接着确定送风量。

自然排烟系统刚开始投资较低,受用于小型建筑,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自然条件作用力(由于温度的上升而产生的温度气压,外界的风力等)使得室内空气之间形成有效的对流,这时就可以将烟气自然排出室外。主要是在建筑的阳台,走廊或者外墙进行安装设置。这种自然排烟方式构造简单,经济,并不需要专门的排烟设备而且在平时还可兼作换气用。

自然排烟方式的主要3个步骤:首先计算室内最大的烟气量,再依据室内的建筑条件进行在火灾中最大烟气量的估算;计算出室内要求的最大排烟量,根据火灾中室内最大的排烟量及其标准量计算得到室内所需要的最大排烟量;计算和设计排烟口。当在前面的两个步骤中所确定的最大排烟量后对室内排烟口的位置和大小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

最为引起设计者注意的就是开窗面积要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规定实施,除了开窗面积符合要求外,窗子必须是可开启的外窗,不能是内窗,固定窗,防火窗,外门等。

2.2加压系统一般设置成只在紧急情况下,就是在发生火灾时才投入运行,而在平时就停止運行,即一段式运转。对于不同的室内条件,应选择合适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压力控制措施,为了安全也应该在系统中设置预防系统超压的泄压装置,在必要时减小压力,从而保证机械送风的有效性。

2.3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防排烟消防设计中的不同分析

依照建筑的高度将建筑分为低层建筑即1-3层;多层建筑即4-6层;中层建筑即7-9,以及高层建筑即10层以上。多层建筑一般以居民建筑为主,所以实际的防排烟系统的选择和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防烟设施选择的不同:多层建筑中由于内部方面结构比较多,各个区域建筑面积不大,所以一般不设置防烟系统;多层建筑面积大,一般多采用挡烟隔墙这种防烟设施,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就必须设置防烟设施,并且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选择标准防烟系统中的一种即可。

2.4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多层建筑常常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特别是对于多层居民建筑。高层建筑有的也采用自然排烟方式但对于高度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以及超过100米的其他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及其各个方面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各种形状各异的建筑拔地而起,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对于消防进行的设计就极为重要了,由于相关的研究仍然存在着相对的滞后性以及许多复杂的实际问题,从而造成了在制定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难度,跟不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至此希望有许多的更好更有效的相关研究出现,完善建筑排烟系统与暖通空调设计,在发生火灾的同时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火灾中的受难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提升防范火灾措施的有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艳群 关于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科园月刊2008(7) .

[2]徐明,规范与实践-再谈工程设计中的防火及排烟问题(J)。暖通空调2007,(3).

防排烟系统验收规范 篇4

5.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负责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5.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E的要求填写相应的记录。

5.1.3对系统中下列装置的安装位置、施工质量和功能等进行验收。

1火灾报警系统装置(包括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和区域显示器等);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含消防联动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消防电气控制装置、消防设备应急电源、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电话、传输设备、消防控制中心图形显示装置、模块、消防电动装置、消火栓按钮等设备);

3自动灭火系统控制装置(包括自动喷水、气体、干粉、泡沫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

4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

5通风空调、防烟排烟及电动防火阀等控制装置;

6电动防火门控制装置、防火卷帘控制器;

7消防电梯和非消防电梯的回降控制装置;

8火灾警报装置;

9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控制装置;

10切断非消防电源的控制装置;

11电动阀控制装置;

12消防联网通信;

13系统内的其它消防控制装置。

5.1.4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设计的各项系统功能进行验收。

5.1.5系统中各装置的安装位置、施工质量和功能等的验收数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各类消防用电设备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装置,应进行3次转换试验,每次试验均应正常。

2火灾报警控制器(含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功能检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其他各种用电设备、区域显示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功能检验:

1)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检验;

2)实际安装数量在6~10台者,抽验5台;

3)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者,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但不少于5台抽验;

4)各装置的安装位置、型号、数量、类别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火灾探测器(含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模拟火灾响应(可燃气体报警)和故障信号检验:

1)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验20只(每个回路都应抽验);

2)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每个回路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进行抽验,但抽验总数应不少于20只;

3)被检查的火灾探测器的类别、型号、适用场所、安装高度、保护半径、保护面积和探测器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室内消火栓的功能验收应在出水压力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1)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

2)消火栓处操作启泵按钮,按5%~10%的比例抽验,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1)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

2)水流指示器、信号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的30%~50%的比例进行抽验;

3)压力、电动阀、电磁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全开关部进行检验。

6气体、泡沫、干粉等灭火系统,应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系统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30%的比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1)自动、手动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

2)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它设备动作(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等)试验1~3次。

7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5樘以下的应全部检验,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的比例,但不小于5樘,抽验联动控制功能。

8防烟排烟风机应全部检验,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的阀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的比例,抽验联动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报警联动启动、消防控制室直接启停、现场手动启动联动防烟排烟风机1~3次;

2)报警联动停、消防控制室远程停通风空调送风1~3次;

3)报警联动开启、消防控制室开启、现场手动开启防排烟阀门1~3次。

9消防电梯应进行1~2次手动控制和联动控制功能检验,非消防电梯应进行1~2次联动返回首层功能检验,其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10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的比例进行下列功能检验。

1)对所有广播分区进行选区广播,对共用扬声器进行强行切换;

2)对扩音机和备用扩音机进行全负荷试验;

3)检查应急广播的逻辑工作和联动功能;

11消防专用电话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控制室与所设的对讲电话分机进行1~3次通话试验;

2)电话插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的比例进行通话试验;

3)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另一部外线电话模拟报警电话进行1~3次通话试验。

12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控制装置应进行1~3次使系统转入应急状态检验,系统中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均应能转入应急状态。

5.1.6本节各项检验项目中,当有不合格时,应修复或更换,并进行复验。复验时,对有抽验比例要求的,应加倍检验。

5.1.7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内的设备及配件规格型号与设计不符、无国家相关证明和检验报告的,系统内的任一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无法发出报警信号,无法实现要求的联动功能的,定为A类不合格。

2验收前提供资料不符合本规范第5.2.1条要求的定为B类不合格。

3除1、2款规定的A、B类不合格外,其余不合格项均为C类不合格。

防排烟系统验收规范 篇5

【關键字】地铁火灾;设备联动;模式控制

一、火灾报警时设备联动控制的原理

1、接收有效的报警信息

根据设计,BAS系统只响应FAS的模式控制命令,而FAS系统不能直接传递模式命令,BAS必须要对FAS数据进行整理和过滤,分拣出代表模式命令的信息(FAS输出的信息是其所有的事件,如火警、手报、温感、矩阵、与组、故障、状态等,而BAS关心的只是有效的逻辑与组编号,FAS事先针对不同防火/烟分区的烟感或温感探头,设置不同的逻辑与组,当该组内相邻2个探头报警时,FAS将输出该与组的编号,作为该防火/烟分区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与组编号代表特定防火/烟分区的模式命令,因此BAS将在FAS传递的众多信息中分拣与组号信息,查表确定对应的防排烟模式命令编号)。另外,BAS系统通过CBP协议接收上层通信路径传递来的与组编号信息,这一层的数据过滤在运行于BAS监控工作站的接口驱动进程中实现。

BAS监控工作站利用CIP协议将该信息实时写入PLC的另一共享内存中,同样PLC将根据该信息查表产生对应的防排烟模式命令编号。由于火灾事件是有先后顺序的,因此在接口数据处理任务中设计了一个长度为20的数组文件作为事件队列(First In First Out,FIFO)FAS_Evt_FIFO,用于缓存防排烟模式号,为BAS后续处理做准备。此时事件队列程序模块将比较两条路径传递来的信息,如果数据相同,则视为同一火灾事件,如果不同,则作为两个不同的事件,这些事件以模式号的方式进入事件队列。

至此,联动控制的第一个步骤完成,这一步是BAS实现联动控制的基础。

2、模式优先级及冲突判断

地铁一般设有3类风系统:隧道风系统,车站公共区风系统(大系统)和设备及管理用房风系统(小系统)。地铁工况一般有火灾工况、阻塞工况、正常工况等,对应有防排烟模式、阻塞模式和正常模式等,其中防排烟模式具备最高的执行优先级。另外,当同一风系统对应的不同防火(防烟)分区同时出现火灾时,根据要求要启动不同的防排烟模式,如果不同的模式对同一设备的动作要求不一样的情况,这种情况定义为模式冲突,此时BAS系统在响应并执行第一个模式的时候就不能执行第二个模式,以上工作全部由BAS可编程控制器来进行判断和处理。当出现火灾时,BAS系统首先根据事件队列里的模式号来判断工况,以决定能否优先执行该模式(火灾工况是具有最高优先级),接着BAS要根据模式号进行模式冲突判断,看是否和当前同级别的模式冲突。以上判断的结果就意味着联动控制的第二步完成。

3、发布模式命令,实现火灾模式控制

经过上述2个步骤,事件队列里的某个模式经判断能够执行时,BAS系统将根据该模式号查表,取出对应的设备命令分解传输到各个就地级控制器中,由就地级控制器实现对防排烟设备的控制,至此完成联动控制。

二、火灾模式执行过程

火灾模式的指令来源分为:FAS报警指令、IBP盘按钮指令、车站综合监控工作站点操指令、OCC综合监控工作站点操指令。

车站正常运行时,相关的通风空调模式为正常的模式。当车站发生火灾时,FAS的火灾报警通过通讯分别传送给综合监控系统主体系统和BAS系统。BAS系统将根据收到的FAS报警信息或操作人员点击相关控制按钮使车站的BAS系统进入火灾工况运行,这时BAS系统会联动相关的大、小、水系统进入预先设定好的工作状态。

对于气灭保护区域发生火灾,BAS根据FAS发来的火灾模式,执行相应的气体灭火模式,在按照国家规范执行气体灭火模式规定的抑制时间后(抑制时间为15分钟),弹出执行气灭后模式确认按钮,由人工确认进入气体灭火后模式,若人工在2分钟内没有确认进入气体灭火后模式,系统自动转入气体灭火后模式。

火灾模式的状态标志为:未启动、执行中、执行成功和执行失败。未启动表示该模式未被触发执行;执行中表示该模式已开始启动,但其执行时间还未结束(设备按模式要求动作中);模式执行时间结束后,根据该模式中设备状态是否符合模式要求,判断模式的执行结果为成功或失败。

当救灾结束后,车站需要进入正常运行,因为在火灾运行时系统不会再执行正常模式指令,所以需要一个“火灾复位”过程,使BAS系统从执行火灾模式转入到正常模式运行中。

三、不同火灾情况下的设备的模式选择及设备联动方案

1、站台火灾联动控制方式

1)消防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将火灾信号传送至消防主机;2)消防主机确认火灾后,发出信号至消防联动柜;3)通过消防联动柜手动/自动分别发出控制信号,停止通风机,关闭防火阀,通风系统停止使用;开启防火阀,启动排烟机,排烟系统投入使用。为了确保安全,排烟机一般不通过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关闭,而只设置手动关闭方式;4)防火阀关闭信号,排烟阀开启信号,通风机和排烟风机运行信号反馈到消防中心。

具体流程图如下:

2、设备区发生火灾联动控制方式

1)消防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将火灾信号传送至消防主机;2)消防主机确认火灾后,发出信号至消防联动柜;3)通过消防联动柜手动/自动分别发出控制信号,排风兼排烟风机低速运行转为高速运行,完成排烟功能;4)排烟阀关闭信号,排风兼排烟风机运行信号反馈到消防中心。

3、区间隧道发生火灾联动控制方式

上一篇:黄雀记初中读后感下一篇:书之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