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排烟设施

2024-07-26

消防防排烟设施(精选5篇)

消防防排烟设施 篇1

摘要:本文以某商务楼为对象, 依照相关审核规范、标准, 对其防排烟设施消防设计进行了评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找出该商务楼消防设计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消防,商务楼,防排烟,评析

1 工程概况

1.1 基本情况

该建筑设地下一层, 地上部分主楼九层, 建筑高度40.8m, 裙房三层, 建筑高度13m。总建筑面积11028.87 m2, 地上建筑面积10175.49m2, 地下建筑面积853.38m2。地下室为储藏间及设备用房, 其中储藏间及两部楼梯做人防工程, 主楼地上一、二、三层为档案资料库房, 四至七层为办公室和实验室, 八层为计算机房, 九层为大空间办公, 裙房为办公室。

1.2 适用的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以下简称《高规》) , 该商务楼建筑高度超过40m, 为一类高层建筑, 耐火等级一级。

2 防排烟设施消防设计评析

2.1 排烟系统

2.1.1 自然排烟

根据《高规》第8.2.1条的规定,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外,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该建筑的建筑高度为40.8m, 且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均靠外墙, 可考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该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均采用自然排烟, 下面, 通过计算复核来确定该建筑能否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1) 临界风速。利用建筑物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失效的室外临界风速用下式计算

式中Wlj是利用建筑物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失效的室外临界风速, m/s;Hc是外窗高度, m;k是建筑物外墙墙面的风压系数;Tw是室外空气温度, K;Tn是从外窗排出的气体温度, K。

由式1) 计算得:

2) 极限高度。该地区采用外窗自然排烟建筑物的极限高度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Hjh是建筑物的极限高度, m;是风速修正系数;W0是室外标准高度处的风速, m/s;n是指数, 市区n=1/3;H0是标准高度, 即10m高度。

由式2) 计算得该建筑的建筑高度为40.8m, 小于57m, 可以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

2.1.2 机械排烟

该建筑地下室设置机械排烟排风及补风系统, 排烟排风双速风机平时低速运转排风用, 火灾时高速运转排烟用。排烟机房位于地下室东南角, 配置HTF-II-N.o10型排烟排风机1台, 风量42960/28442m3/h。机械排烟系统为地下室两个防烟分区排烟, 每个分区一个排烟口。该建筑地下室设置机械排烟排风及补风系统, 排烟排风双速风机平时低速运转排风用, 火灾时高速运转排烟用, 符合《高规》第8.1.3条的要求。该建筑四至七层均设有长度为33.6m的内走道, 有直接自然通风, 可不设置排烟设施, 符合《高规》第8.4.1条的要求。根据《高规》第8.4.2.2条的规定, 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 排烟机的风量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该建筑的地下室分为两个防烟分区, 面积分别为245.93m2、394.17m2。较大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为Qpy=120394.17=47300.4 (m3/h) 。该建筑在地下室设置HTF-II-N.o10型排烟排风机1台, 风量42960/28442 m3/h, 小于47300.4m3/h, 不符合要求。该建筑地下室的排烟口设置在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大于3.00m, 符合《高规》第8.4.4条的要求。该建筑地下室两个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分别为24.8m和14.68m, 均小于30m, 符合《高规》第8.4.5条的要求。该建筑地下室排烟管道在两个排烟口的后面及排烟机房静压箱前面设置有动作温度280℃的常开防火阀, 符合《高规》第8.4.5条及第8.4.7条的要求。

2.2 防烟系统

该建筑地下合用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在地下室楼梯甲的楼梯间设置SWF-1-7.5型正压送风机1台, 送风量22538m3/h。该建筑的地下合用前室没有窗口, 不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 设置了正压送风系统, 符合《高规》第8.3.1.1条的要求。

加压送风量

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量按《建规》第9.3.2条的条文说明中推荐的两个基本公式计算:压差法:Ly=0.827×A×1.25×△P1/N×3600, 3) 式中Ly是加压送风量, m3/h;0.827是计算常数 (漏风率系数) ;A是门、窗缝隙的计算漏风量总面积, m2;△P是门缝两侧的压差值, Pa, 对于合用前室, 取30~25Pa;N是指数, 门缝及其较大漏风面积, 取2;1.25是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风速法式中Ly是加压送风量, m3/h;F是一樘门的开启面积, m2;v是开启门洞处的平均风速, 取0.6~1.0m/s;a是背压系数, 根据加压间的密封程度, 取值范围为0.6~1.0;b是漏风附加率, 取0.1~0.2;n是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

根据《高规》第8.3.2条的规定, 系统负担层数小于20层的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为15000~20000m3/h。该建筑地下室正压送风机的送风量22538 m3/h, 大于计算值17010 m3/h, 略大于20000m3/h, 满足要求。

3 结论

结合以上消防设计评析, 评定该建筑防排烟设施消防设计不合格。现将具体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如下:该建筑在地下室设置HTF-II-N.o10型排烟排风机1台, 风量42960/28442 m3/h, 小于47300.4m3/h, 不符合要求。应更换一台排烟量大于47300.4m3/h的排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消防防排烟设施 篇2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⑴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⑵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⑶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⑵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⑶封闭避难层(间);

消防防排烟设施 篇3

1火灾烟气的危害

火灾烟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成分, 以及高温缺氧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有关实验表明, 人在浓烟中如果停留1 ~ 2分钟就会晕倒, 接触火灾中烟气4 ~ 5分钟就会有死亡的危险。2000年12月份发生的河南省洛阳市某特大火灾, 导致了309人死亡, 几乎全部都是火灾中有毒的烟气所致。

火灾烟气的蔓延速度非常快, 在很短的时间内, 便可以从着火点迅速蔓延到建筑物内的其他区域。根据有关研究, 火灾烟气在水平方向的蔓延速度约为0. 3 ~ 0. 8米每秒, 在垂直方向上的蔓延速度约3 ~ 4米每秒。同时, 在火灾初期的烟气, 常使建筑物内离建筑物较远的人员不易察觉, 这也是火灾烟气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

2民用建筑中防排烟设施设置要求

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分为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其中防烟设施分为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16 - 2014) 中, 对防烟和排烟系统设置场所进行了重新规定。但由于新制定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尚未批准发布, 防烟排烟系统的具体系统设计仍执行消防技术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 - 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45 - 95) ( 2005年版) 等规范的有关规定。

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验收中常见的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消防工程验收经验的总结, 建筑防排烟设施最常见的问题如下几项。

( 1) 排烟口设置不合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排烟口设置位置过低, 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 /2以上, 当设置在侧墙时, 其最近的边缘与吊顶的距离不应大于0. 5米; 设置在疏散走道或房间顶部的排烟口和排烟阀未设置手动控制装置; 一个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离最远点水平距离超过了30米; 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1. 5米。

( 2) 排烟防火阀设置不到位。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割处时未按照规范设置排烟防火阀; 安装排烟防火阀的位置距墙体超过2米; 排烟防火阀的常开、常闭状态设置错误;

( 3) 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不满足规范要求, 位置偏低, 不能方便开启或者开启角度不够。

( 4) 送风口或排烟口的设置位置不合理。部分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或前室未设置正压送风口; 正压送风口数量偏少; 加压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垂直距离小于3米; 排烟风机出风口低于加压风机的进风口; 加压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在同一平面上时其间距小于10米; 送风口与排烟口的距离小于5米; 正压送风口入口及机械排烟系统出口的防雨百叶均未设置在室外与大气相通。

( 5) 防排烟系统末端风口风量偏低。系统风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有: 风机设计风量不满足规范要求; 土建风道封堵不严或未完全封闭; 风机风压不足; 系管道风阻过大, 风机电源反相。

( 6) 防排烟系统系统不能联动。排烟口、正压送风阀打开不能联动风机启动; 防排烟风机不能实现远程停止, 未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原有的大部分防排烟风机能实现远程控制启动, 但不能实现远程停止; 同一楼层的几个送风阀 ( 排烟口) 的反馈信号并接而未串接; 排烟风机入口处和在排烟支管上未设排烟防火阀, 排烟防火阀未与排烟风机联动, 平时不能自动关闭; 任一排烟阀开启时, 排烟风机不能联动启动。

( 7) 防排烟系统漏设。最常见、最容易漏设的区域: 公共建筑中无自然通风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 长度超过40米的疏散走道; 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房间。

( 8) 存在的其他易见问题。风机控制箱未设置在风机就近位置; 电机外置式离心式风机未设置风机房; 排烟机与排烟管道连接的软接头采用普通帆布;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未设置独立支架和作防火处理; 正压送风口、排烟口装修后出现风口与装修面层内漏风及检修不便的现象。

4为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建设质量应该采取的措施

( 1) 把好源头审核关。消防部门审核建设单位提交的防排烟系统实际方案时, 应对其实际功用进行考察。即审核建设单位的建设图纸时, 应重视审查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对防排烟系统的风口的设置、风道建设、防火门建设等进行严格审查, 并积极参与到施工过程中, 进行指导。对防排烟设计的不足之处, 应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 监督相关方进行整改, 并对建设材料进行审核, 可有效提高建设质量。

( 2) 把好培训指导关。消防部门应当把排烟设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与固定灭火设施设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工程监理单位代表一起列入业务指导和培训的范围之中, 努力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主要对消防设计人员、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进行强化培训, 培训的内容可以涵盖法律法规、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式、新技术标准规范推行等,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

( 3) 把好监督检查关。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设计、建设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下列问题: 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或施工企业降低标准设计、施工; 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设计; 施工企业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 降低消防施工质量; 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企业串通, 弄虚作假, 降低消防施工质量。针对上述问题, 消防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加强监督, 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 杜绝这几类单位的麻痹心理、侥幸心理。

( 4) 把好宣传引导关。为避免因建设单位由于消防意识淡薄, 随意更改消防设计, 或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 在隐蔽部位未按标准施工等情况发生, 同时提高公安消防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要加强对建设等单位的宣传教育引导, 对出现设计变更的, 要求建设单位应及时报变更审核, 消防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修改, 确保变更不遗留问题。

5结束语

防排烟设施能够及时排除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气, 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外扩散, 确保建筑内的人员顺利疏散和安全避难, 并为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本文针对消防防排烟系统验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 并就避免出现类似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 旨在提高防排烟设施验收的合格率, 对于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消除控制火灾隐患的发生, 是一件非同寻常、至关重要的工作, 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火灾中烟气的危害, 分析了民用建筑消防防排烟设施验收中常见问题, 对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建设质量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火灾烟气,防烟设施,排烟设施,消防验收,对策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版) [S].

[3]DGJ08-88-2006《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4]张勇.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程与建设》, 2009, 23 (1) :73-75.

消防防排烟设施 篇4

1 防排烟系统与通风设计评析

1.1 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不稳定, 对建筑结构有一定的要求。该大厦高度70.5m, 为超过50 m的一类公共建筑, 不符合GB50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高规》) 第8.2.1条中对采用自然排烟建筑的要求, 因此该建筑没有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1.2 机械排烟

本工程共设有8套排烟系统, 其中地下设6套排烟兼排风系统, 分别负责四个防烟分区和变配电室、水泵房的排烟。地上部分设2套排烟系统, 共同负责走道与中庭的排烟。

1.2.1 排烟口布置

中庭侧墙上安装两个板式排烟口, 一至十七层走道分别安装两个板式排烟口, 水泵房、变配电室各安装一个百叶排风口, 车库部分四个防烟分区各设三个百叶排风口。由图纸可知, 该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距其计算防烟分区内最远点水平距离最大处为27m, 小于30m, 排烟支管处均设有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符合《高规》第8.4.5条要求。

1.2.2 地下层机械排烟

1) 排烟量校核。地下车库共分为四个防烟分区, 面积均不大于2000m2, 均设置机械排烟兼排风系统, 根据《汽规》第8.2.4条, 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换气次数法) 。如第一防烟分区, 建筑面积1973.2 m2, 层高5.3 m, 排烟量Q=62747.7m3/h。

变配电室、水泵房单独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排烟量按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法)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法计算公式:

式中Q是机械排烟量, m3/h;v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排烟量, m3/m2·h;F是防烟分区的地板面积, m2。通过计算可知, 地下排烟风机的设置均不能满足要求。

2) 送风量校核。本工程地下部分设有四台送风机, 两台负责车库部分送风, 两台分别负责变配电室和水泵房送风。车库送风机的送风量为25467×2=50934m3·h-1, 变配电室和水泵房的送风量各4302m3·h-1, 符合《高规》第8.4.11条规定。

1.2.3 地上机械排烟

中庭排烟量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 该建筑中庭体积5521.7m3, 根据《高规》第8.4.2.3条的规定, 中庭体积小于或等于17000m3时, 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

Q1=6×5521.7=33130.2m3·h-1

内走道的排烟量采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法计算, 走道部分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 编号分区1、分区2, 面积分别为181.7m2, 115.9m2, 排烟量按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 机械排烟量分别为10902m3·h-1, 6954m3·h-1。

PY1系统排烟量为:10902+33130.2/2=27467.1m3·h-1

PY2系统排烟量为:6954+33130.2/2=23519.1m3·h-1

PY1系统风机型号为HTF-I8, 排烟量30364mm3·h-1, 大于27467.1m3·h-1, 符合要求。

PY2系统风机型号为HTF-I7, 排烟量24380m3·h-1, 大于23519.1m3·h-1符合要求。

1.3 机械防烟

1.3.1 防烟部位

机械防烟方式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该大厦为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高层, 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 对楼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分别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符合《高规》第8.3.1条的规定。

1.3.2 加压送风量的校核

1) 防烟楼梯间

查表法:16000~20000m3·h-1

压差法:根据式2) 计算。

式中A是总有效漏风面积, m2;n是门缝取2, 窗缝取1.6;ΔP是压力差, 楼梯间取40~50Pa;1.25是不严密处附加系数。一个双扇防火门, A=0.03m2;△P=40~50Pa;n=2:

风速法:根据式3) 计算,

式中A是开启门的断面积, 取1.6×2.0=3.2m2;v是门在开启时所具有的风速, 一般为0.7~1.2m·s-1, 取0.7m·s-1;a是背压系数, 取1.0;b是送风管道漏风系数, 取0.1;n是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 18层取2。Lv=3.2×0.7×2×3600 (1+0.1) ÷1.0=177408m3·h-1

比较三种方法, 取最大值, 所以加压送风量为17740.8m3·h-1。

通过以上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发现, 大厦所用的SWF-I8型加压风机风量为22424m3·h-1, 大于计算值, 满足送风量的要求。

2) 合用前室

查表法:12000~160003·h-1

压差法:根据式2) 计算。

一个双扇防火门, A=0.03m2;△P=25~30Pa;n=2

风速法:根据式3) 计算, Lv=3.2×0.7×2×3600 (1+0.1) ÷1.0=17740.8m3·h-1

比较三种方法, 取最大值, 所以加压送风量为17740.8m3·h-1。

通过以上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发现, 该大厦合用前室所采用的SWF-I7型加压送风机的风量为17075m3·h-1, 小于计算值, 不能满足送风量的要求。

3 结论

消防防排烟设施 篇5

1. 自然排烟分析

1.1 对《高规》8.2.3条的错误理解部分

设计人员将《高规》8.2.3条:“按照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要求,开放式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在高度超过50米的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高度,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楼梯间不设防烟设施的使用被视为孤立的。设置在开放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开启外窗的防烟楼梯间前室与合用前室,可以打开外窗口,然后进行烟控设计时,防烟楼梯间前室与合用前室这样的设计是错误的。《高规》8.2.3条只是规定了不设防烟设施楼梯间(包括自然和机械)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居住建筑的建设,也可以使用这种自然排烟方式,但是不是都允许使用自然排烟方式还应按《高规》8.2.1条来执行,以建筑高度50米或住宅建筑高度100米建筑高度为限。此外,从实际的烟雾自然通风中,高层建筑前室或合用前室中,如使用不同的方向外窗,效果可以通过打开自然排烟及以下层前室或合用前室来实现的,由于按烟囱效应,通过外窗的室外空气渗透到内部(相反的排烟方向,随着高度增加渗透也更加严重),将抵消一些烟雾效果。

1.2 用于自然排烟的可开启外窗设计不合理

采用自然排烟时,按照《高规》8.2.2条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打开外窗面积不小于2.00平米,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平米,靠外墙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口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平米。净空高度小于12米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户面积不低于中庭面积的5%。应当强调的是,除了窗口面积符合要求,窗口类型必须是向窗外开放,而非内置的固定窗。在施工中消防工程设计审核,许多设计师对窗口打开的面积、类型的窗口没有考虑,这是一种普遍的设计错误。

2. 机械防烟

2.1

加压送风机风量确定未合理考虑风道(竖井)漏风系数压力鼓风机的空气流动,确定是否考虑漏风系数的风洞(轴),在《高规》中无此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选择通风机时,应考虑风道和设备的漏风量”,这一规定也适用于一般通风系统的风管9%的空气泄漏率。在普通住宅楼中,排烟设计、工程环境漏风率应在20%以上。选择压鼓风机,合理考虑漏风系数,加压部分(防烟楼梯间和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等)将无法确保所需的空气流量。

2.2 加压送风机设计风量不合理

许多设计师在设计压力鼓风机的风量时,认为风机风量越大越好,有些设计师不知道也不明白空气供应原理,只是进行简单的方法计算风机供应量,设置数值非常大,认为只要计算值大于规范值,消防审核就不会遇到麻烦。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是对规范理解错误,同时也不了解消防审核流程和规范,也是对建设投资项目的不尊重。事实上,在风机风量计算,也遇到了很多设计师需要考虑风管的漏风系数,但他们不能随意增加,按照《高规》8.3.4条,剪刀楼梯结合空气的风管,并设置了出口,这是符合监管要求,但个别设计人员计算只有一个楼梯风量计算和风洞尺寸,这使得风扇气流实际的空气量比设计空气量小近一半,没起到排除烟雾的效果.

2.3 避难层独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被忽视

《高规》8.3.1条规定:封闭避难层(间)应设置单独的排烟机械加压空气装置。但因为需要设置避难层的建筑也少,大量烟雾控制设计师的设计往往忽视封闭的避难层,形成一个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一些设计师甚至忽视了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内的封闭避难层保护,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发生火灾时,避难层往往用作人员的避难的场所,形成避免火灾威胁的封闭空间,这是一个绝对的保证,为了防止烟气的侵袭。本规范要求封闭避难层设置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对整个避难层空气进行增压,这是为了确保在整个避难层中有一定的压力值,以防止烟气入侵,给层内避难者提供室外新鲜空气。假如没有在一个封闭的避难层内设置正压送风,机械排烟将在避难层形成负压,加快烟气进入避难层空间,设计的理念与原来的设置避难层是背道而驰的,避难人员的安全处境是十分危险的。

3. 防烟设计不规范原因

3.1 违反强制性规范条文进行设计

关于机械排烟,在审核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直接违反相关的消防技术规范。这其中又以违反《高规》8.4.1条中“应设而不设”的情况最为集中。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高规》明确规定:“无直接自然通风,长度超过20米的内过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米的内过道,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没有引起重视,导致犯下低级错误。

3.2 排烟风机风量确定不合理

首先,没有考虑在计算确定的排气风管的漏风系数(轴)的空气流量。《高规》8.4.12规定:排烟量应按照增加漏风系数的空气泄漏流量进行明确界定。《国防工程防火设计规范》6.3规定:残压排气扇排气系统最不利于计算黑烟的排放,应增加明显人防工程漏风系数,以补偿管道漏气;同时《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一般通风系统,排气系统泄漏率不低于10%为民间轴烟道”,我认为10%的人防工程,按规范考虑漏风系数,应该按照高层建筑物的《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分别根据不同的材料制定不同漏风系数。然而,实际情况中,大部分的设计师由于消防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漏风系数,没有考虑在排烟量的设计和计算,而是直接根据计算不考虑漏风设计进行配备排烟机,这是不对的,这种计算设计的排烟机,无法保证烟量要求的相关排气规定。

3.3 利用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机械排烟中的问题

《高规》8.4.10条规定:“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结合使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考虑到排风空调系统,理论上是可行的。机械排烟的效果的实际控制是非常复杂的,还需要建立一个旁通管和自动切换阀和一些额外的排气风扇等设备,这就增加了建筑成本。同时,在实际工程的审查,还经常会遇到在使用中央空调机械排烟系统存在许多问题。比较常见的是未设定每个控制阀自动控制空调系统的出风口。因为空调出风口始终是开放的,而排气口通常是关闭的,只有吸烟时打开,如果不安装自动调节阀,火灾发生后,影响了实际排烟雾的效果。

4. 结语

上一篇:正确适用下一篇:高职英语阅读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