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诗歌春天的颜色(通用7篇)
幼儿园诗歌春天的颜色 篇1
春天的颜色诗歌
【春天的银子】
春天的影子是蓝色的
午后的春光调剂着春天的心脏
玻璃上的春色只是冰山一角
在薄暮烟霞似的斜阳下
春天的银子鳞次栉比
吹箫的雾霭隔着玻璃挥霍着青春
时令挥舞着翅膀惊散了月光
通向域外之境的村落弄巧成拙
马头驮着神的旨意驰过开花的草原
时间的猎手虚构着尘世
喂养着白银时代的甜言蜜语
幸福时光如同春天的玻璃源远流长
【春天的皮肤】
春天的睡袍是蓝色的
天空熹微像一池碧清的湖水
你仅仅是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就感觉到草木繁茂,晨露滴答
往日磨难飘荡的微微北风
此时蜿蜒开来也有点怜香惜玉
从乡村的田野掀开美好的早晨
空气清新滋润得流光溢彩
晶莹的春色像湖边的白玉兰一样诱人
节令不声不响撩起睡袍的一角
流淌的阳光牵着染香的河水
草色青青,像迟起的美人鬓发蓬松
幼儿园诗歌春天的颜色 篇2
1.颜色词的认定
颜色词, 顾名思义就是表现颜色的词语。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 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 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人类语言里, 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 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2.颜色词的表象
从物理学的光学角度来看,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是人的视觉器官在可见光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灰、黑等的一种感觉。不同的颜色词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暖色主要给人温暖、热情、热烈、稠密、扩大及稳定的感觉, 而冷色只要给人镇静、理智、孤寂、距离及圆滑的感觉。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不管是表现自然事物的色彩、人物形象的特点还是人物情感的变化都离不开颜色词。
二.颜色词的句法性质
中学古代诗歌中的颜色词基本上都可以做形容词, 有的还充当名词, 结构是以单纯颜色词为主。大部分颜色词充当定语的成分, 描写景物时和重叠颜色词还可以充当谓语。下面就我所整理的中学古代诗歌中出现的颜色词一一归纳分析:
(一) 用作定语对名物进行修饰
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绿水:湛蓝的水, “绿”作定语修饰“水”)
2.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鸪》, 翠眉:青黑色的眉毛, “青”作定语修饰“眉”)
3.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木兰诗》, 红妆:艳丽的妆容, “红”作定语修饰“妆”)
4.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白发:白头发, “白”作定语修饰“发”)
5.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白日:落日, “白”作定语修饰“日”)
6.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绿杨:绿色杨柳, “绿”作定语修饰“杨”)
7.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铺天盖地的烟尘, “黑”作定语修饰“云”;金鳞:金色的鱼鳞, “金”作定语修饰“鳞”;红旗:红色的旗, “红”作定语修饰“旗”)
8.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青天:碧蓝的天空, “青”作定语修饰“天”)
9.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草:白色的草, “白”作定语修饰“草”;红旗:红色的旗, “红”作定语修饰“旗”)
10.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 《行路难》, 金樽:金杯, “金”作定语修饰“樽”;玉盘:玉做的盘子, “玉”作定语修饰“盘”;碧溪:碧绿的溪水, “碧”作定语修饰“溪”)
(二) 作主语, 常以名词短语呈现
1.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三) 作宾语, 常以名词短语呈现
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鸪》)
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颜色词的修辞功能
在中学古代诗歌中, 颜色词不仅仅是单纯地运用, 有的还跟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 除了使诗歌更生动形象以外, 这样还有助于初中生对诗歌更好的理解。
(一) 比喻手法
比喻是诗歌创作中常运用的手段, 我国古代诗人在比喻手法上的运用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有的气势磅礴, 有的清新雅丽:
1.“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以春花喻冬雪, 取喻新、设想奇, 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景象, 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因此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2.“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将“月光”比作“白雪”,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颜色, 渲染出孤寂的氛围, 这也是诗歌中常有的比喻现象。
(二) 衬托手法
诗人善于用衬托的手法来让精炼的诗歌更加有层次, 使作品异彩纷呈:
1.“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会儿风停了, 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 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以“墨”和“黑”两个颜色词, 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 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 其中“青未了”描绘出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衬托出泰山巍峨秀丽的景色。
(三) 夸张手法
夸张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也是经常运用, 颜色词在诗歌的夸张手法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一封家书胜过“万金”, 以夸张的手法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 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 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 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四) 通感手法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 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 彼此挪移转换, 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 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运用颜色词, 通感可以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人用一连串的通感形象, 加上比喻, 使边塞激战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讴歌了守边英雄, 十分感人。
(五) 借代手法
借代手法可以说是除比喻以外较为常见的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这里的颜色词常常是以名词短语的形式来借代其他事物: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里的“落红”借指“凋落的花”, 以花朵的颜色来代指花朵本身, 突出了花的特点。“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这里的“白发”借指“老年”, 以年老的特征“白发”来代指“年老”, 更加生动形象和具象化。
四.结语
诗人十分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还是绿叶红花, 诗人都能准确地运用颜色词将它们呈现出来, 使读者通过审美联想和生活体验, 感受到诗人笔下的色彩美。中学古代诗歌中正是这些颜色词的出现, 使得诗歌色彩缤纷, 因此更加有助于已有几年语文学习经验的初中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顾嘉祖, 陆升:《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出版社.1994年, 131页;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8年, 87-90页;
[3]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中国语文》.吉林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8期, 45-46页;
[4]周绪全:《“者”字词性新解》[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03期, 15-1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6]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8年;
告诉我春天的颜色 篇3
她看来很漂亮,眼睛很大,而且,仿佛时刻在睁大的样子,定定地盯着某一个地方,眼神明亮清澈,若是仔细地去瞧,会发现眼睛里是没有焦点的,散淡而飘忽。
有人在给她化妆,她突然用手在桌子上摸索起来。我触碰了一下她的手,把声音压低了下去,温柔而友好地问:你找什么?
她说,镜子。
我递给她,她双手捧在面前,唇角翕动了几下,绽颜而笑,唇线弧度自然而美好,而后一只手轻抚脸颊,说,我小时候很漂亮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变丑。
我说你真的很漂亮,我从来不说谎。
她兴奋地对着镜子,左右端详。
是朋友拉我来帮忙的,她在盲校工作,计算机专业,略通摄影。于是相关事务由她全权负责,接待外国游客游览岛城风光,给他们照相兼做翻译,一个夏天下来,人晒得跟黑鬼一般,却舍不得放弃。
这次的文艺演出,在市政府的府新大厦,是为了得到社会各界的赞助和捐款。所有的演员,全部是盲校的学生,吹拉弹唱,或许不尽专业,掌声却是激烈澎湃。
朋友负责摄像,我负责拍照,先前那个很漂亮的女孩那恣意绽放的微笑,还有她的独舞,像一只白鸽,轻灵中浸透了一种生命的力度。我暗暗替她捏着一把汗,偶尔地,她会雀跃到舞台的边缘,然后又旋转回中心。
朋友跟我讲起这个女孩,是十岁上遭遇车祸,而后眼睛逐渐灰茫一片,眼前晃动的景物永远是影影绰绰。十岁之前她是青岛小白帆艺术团的中心成员。
她演出结束之后,卸妆之前,仍然让我递给她一个镜子,在面前照来照去。
可是,我知道,她眼前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她说她半年后将告别白的世界,进入黑的世界。十岁以后,她的世界只剩下了白和黑。她仍然要照镜子,毫无哀伤地。
最后一个节目是合唱,同一首歌。男女学生齐刷刷地站立成三排。领唱的男孩子来自苏州,自小呼吸江南的气息,自小眼前一片黑暗。他知道他出生的地方“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他能够背诵许多唐诗宋词,在他小的时候,他妈妈抱着他在膝盖上,一个字一个词地念给他,他只是刻画不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他的诗词造诣超出常人。
他告诉我他最喜欢的一首诗:
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他说他最理解诗中的意境,他听得见细草穿沙,积雪融化,感受到吴宫烟冷,寒水清泠,闻得到梅气暗香,竹气清幽,触得到春风扑面,暗送芬芳。
然后他让我告诉他春天的颜色。
我惶然,思忖片刻,笑笑说,无非是花红柳绿,青山绿水,莺莺燕燕啁啾。心里暗想这春天于我早已见怪不怪。
他一脸的惆怅,想来春天就是红红绿绿的,妈妈教我好多春天的词,我一直无从去想像。绿肥红瘦,朱弦绿酒,残绿断红,露红烟绿,樱红蕉绿;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红杏枝头春意闹……
他羞涩地笑了笑,还有一句: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也用红和绿来形容。
我愕然,他脑中的春天的颜色比我所见的缤纷斑驳得多,他有如此众多斑斓的意象。
不知道,相比较而言,谁对春天的拥有更多一些。
他眼睛睁得好大,我看出里面的不甘心。为什么,睁得那么大,那么明亮,却是什么都看不见?
和朋友一起乘车把演出的学生们送回盲校。华灯璀璨,我还没有从晕车的状态中缓过来,他们却起劲而贪婪地吸着鼻子,大叫着到家了到家了,因为又闻见了香气,我诧异地问朋友哪有什么香气,朋友戳一下我的脑袋,春天来了呢。
四顾后欣然发现,一树一树的迎春花开,一地一地的樱落如雪。
头开始眩晕,原来,我的双眼曾经漠然地对待早已来临的春天。在四月的夜晚,我开始沉醉于香气带来的春的氛围。
明天,明天我要去中山公园,去聆听鸟虫呢喃,嗅闻花气袭人,去倾听花开的声音,看漫山遍野春花烂漫,心也感染上春晖万缕。
“我看不到春天,但是,它常驻我心间。我有千千万万个美丽的蛊惑我张开眼睛的词,虽然我努力地去看,在面前的永远是亘古的黢黑,像我未出世前,在母亲的腹中,眼前是蛮荒未开辟的世界。所以,现在,我告诉自己,我在世界的腹中,我的周围是一片明媚的春光,是万紫千红,是色彩迷离的斑斓世界,我想春天像梵·高的向日葵,色彩浓烈得要滴将下来,万物都流光溢彩。”
这是朋友给我看的一个学生发在盲校论坛的一个帖子的节选。我终于明白朋友不肯离开盲校的原因。
我眼中的春天因为那个盲学生的描述才栩栩如生起来。他用他看不见的眼睛给我描绘了生命中一个新的春天,麻痹的感官开始受到鸟语花香的温暖刺激。
幼儿园诗歌春天的颜色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孩子们去踏青后,回到幼儿园一直议论不休。有的说看见了绿油油的小麦,有的说看见了粉红的桃花,有的说看见了雪白的梨花等等。于是我决定给孩子们上一堂具的春天气息的美术课。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发现美,并大胆地表现美、创造美,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去。
3、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各种花的颜色和画法。
活动准备
1、有关春天的幻灯片。
2、教师示范画。
3、幼儿用绘画材料。
4、录音机,磁带《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幻灯片,分五组播放,每放完一组请幼儿说说他们都看见了什么。
2、请幼儿观看教师示范画,激发幼儿作画的欲望。播放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3、老师提出要求,让幼儿画出自己看见的春天的颜色。!.banzhuren.教案网出处!
4、幼儿作画,老师巡回辅导,幼儿边画边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的伴奏磁带,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画画。
5、请幼儿将完成的作品拿起来让大家欣赏,老师给予鼓励表扬。
6、老师给幼儿发奖品,鼓励小朋友把最美的春天画出来了。
教学反思
带着激动而紧张的心情上完了这节准备已久的教研课,其中有很多优点比如:材料准备充分,与课堂内容完全相符,课堂程序环环相扣。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浓。用儿歌的形式突破重难点。尤其是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绘画功底得到了老师们的一直好评。但其中也有许多不足。比如:
一、教师范画新颖但不够美观。
这次教学活动对于农村幼儿园是一次新的突破。我打破原来一直在黑板上作画的惯例,首次采用在绘画纸上示范画画。由于我是首次尝试,导致作画时比例不够恰当,范画不是很美观。本来是很美的艺术活动却不美了。但在纸上作画确实更美观,色彩更鲜艳,也算是成功失败各一半。
二、展示作品环节把握不当。
我一直很重视这一个环节,我认为这一环节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最好时刻。所以不管每一个孩子的作品是否真的画得很棒,只要他能踊跃地上台来展示他的作品,我都会给他鼓励!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我也觉得课堂时间拉得太长,但不相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只好展示到底。其实只用展示几幅典型的作品就可以了。
三、严重超过了课堂时间。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就担心会拖堂,果然本来三十分钟课堂时间,用了四十分钟。总结一下一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教师范画准备不够充分。二是作品展示时过于全面。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偶然是必然。因为自己课堂应变能力太差,不会处理突发事件。也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外理和加工,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素质的待于进一步提高。
通过这一次教学活动,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加努力,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春天幼儿诗歌 篇5
那是繁花似锦的五月
太阳只是在西边,与
衔接天边的山尖
热吻了瞬间
就隐没在地球的怀抱里
夜雨,不知道什么时候
淅淅沥沥,下的有滋有味
只想这种时候,不要有风
让那细细腻腻的五月雨
春蚕吐丝般的
自云端里,缓慢的抽出
那白亮亮的雨丝
在天地间,织成绵绵细雨的丝网
当你,轻轻的触及松软的土地
那一刻,就像母亲的乳汁
对婴儿的一次隆重的洗礼
不要跟我说什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只知道,我曾经是
花蕾上的一粒露珠
随着花瓣的徐徐绽开
一股清新的春的气息
美丽的春天作文:春天的颜色 篇6
大山爷爷有本书,春天来,桃花开,他终于拿出了这本书。
小草悄悄来看书,看了一会,他说:哦,哦,春天是绿色的!
小花知道了,也悄悄来看书,看了好一会儿,她说:啊,啊,春天是红色的!
太阳知道了,也悄悄来看书,过了一会儿,他笑嘻嘻地说:嘻嘻,春天是金色的。
小河也跑过来看书,看完了,他说:春天是蓝色的。
小燕子飞过来,她看了一会书,她说:我看呀,春天是白色的。
大山爷爷笑了,他说:我觉得,你们还是听听小朋友说的吧。
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他们说:春天是彩色的。
春天的颜色作文 篇7
“春天当然是绿色的呀!”小草和大树说,“看看我们的皮肤你就知道了!”
“不对,春天是红色的!”桃花和杏花一起说,“我们盛开的时候多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呀!”
“不对,春天是白色的!”梨花说,“我盛开的时候就像一片带着香味的白雪!”
“不对,春天是黄色的!”迎春花笑着说,“其实是我第一个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向大家报告春来了的!”
“不对,春天是蓝色的!”天空说:“看我多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呀!”
【幼儿园诗歌春天的颜色】推荐阅读:
幼儿园春天的诗歌朗诵集04-11
中班幼儿春天的诗歌教案02-09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诗歌教案《春天是什么》及教学反思09-27
幼儿园中班秋天的颜色教案反思06-10
幼儿园特色课程教案:树叶的颜色09-25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秋天的颜色》08-14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变幻的颜色》10-19
幼儿大班主题《奇妙的颜色》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