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大纲

2024-10-14

202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大纲(共7篇)

202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大纲 篇1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2012年新版)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1)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3)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4)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5)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6)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7)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8)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9)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10)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11)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12)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13)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1)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2)·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3)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4)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5)·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1.·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2.·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1.诊断与容错

2.·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3.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1 常用数据结构

1.·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2.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3.·栈和队列

4.·树(二叉树、查找树、平衡树、遍历树、堆)、图、集合的定义、存储和操作

·5.Hash(存储位置计算、碰撞处理)

1.2.2 常用算法

1.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字符串处理、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2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复杂性

1.3 软件知识

1.3.1 操作系统知识

1·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地位、内核(中断控制)、进程、线程概念

·2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信号灯、分时轮转、抢占、死锁)

·3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段、分页、虚存)·4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磁盘调度)5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

·6作业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语言(JCL)、多道程序设计)7汉字处理,多媒体处理,人机界面

8·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9·操作系统的配置

1.3.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的知识

·1.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程序调用的实现机制·3.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 1.4 计算机网络知识

1·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OSI/RM、基本的网络协议)2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

3常用网络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4Client/Server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Browser/Web/Datebase结构

5·LAN拓扑,存取控制,LAN的组网,LAN间连接,LAN-WAN连接·6因特网基础知识及应用

7网络软件

·8网络管理

9·网络性能分析 10·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

2.数据库技术

2.1 数据库技术基础 2.1.1 数据库模型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两级映像(概念模式/外模式、外模式/内模式)2·数据库模型: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概念数据模型ER图(实体、属性、关系),逻辑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

s次模型、网络模型)

2.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1·主要功能(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控制、事务管理、用户视图)

·2特征(确保数据独立性、数据库存取、同时执行过程、排它控制、故障恢复、安全性、完整性)

·3RDB(关系数据库),OODB(面向对象数据库),ORDB(对象关系数据库),NDB(网状数据库)

·4几种常用Web数据库的特点

2.1.3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2 · Client/Server数据库系统3 · 并行数据库系统4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2.2 数据操作

2.2.1 关系运算

1·关系代数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选择、投影、连接、除)

2元组演算

3·完整性约束 2.2.2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SQL的功能与特点·用SQL进行数据定义(表、视图、索引、约束)3 ·用SQL进行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插入/删除/更新、触发控制)4 ·安全性和授权5 ·程序中的API,嵌入SQL 2.3 数据库的控制功能

1·数据库事务管理(ACID属性)2·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UNDO、REDO)

3并发控制

2.4 数据库设计基础理论

2.4.1 关系数据库设计

1·函数依赖·

2规范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第五范式)

3·模式分解及分解应遵循的原则

2.4.2 对象关系数据库设计

·嵌套关系、复杂类型,继承与引用类型·与复杂类型有关的查询

3·SQL中的函数与过程

·4对象关系 2.5 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基础知识

1·数据挖掘应用和分类

2·关联规则、聚类

3·数据仓库的成分

4·数据仓库的模式

2.6 多媒体基本知识

2..6.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1·多媒体系统基础知识

2·常用多媒体文件格式

2.6.2 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

2·统计编码

3·预测编码

·4编码的国际标准 2.6.3 多媒体技术应用 ·简单图形的绘制,图像文件的处理方法 2·音频和视频信息的应用 3·多媒体应用开发过程 2.7 系统性能知识

1·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周转时间)2·性能指标和性能设计 3·性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2.8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1·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科学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知识

·2远程通信服务及相关通信协议基础知识

3.系统开发和运行维护知识

3.1 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知识

1·软件工程知识

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阶段目标和任务

3·软件开发项目基础知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及其常用管理工具

·4主要的软件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CASE)5·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6·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7·软件过程改进基础知识

8·软件开发过程评估、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的基础知识

3.2 系统分析基础知识

1·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DFD)和数据字典(DD),实体关系图(ERD),描述加工处理的结构化语言)

3·统一建模语言(UML)

4·系统规格说明书

3.3 系统设计知识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2 ·结构化设计方法和工具(系统流程图、HIPO图、控制流程图)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原则,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存取设计,系统配置方案)

·系统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5·系统设计说明书 3.4 系统实施知识

1·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2·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3·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程序设计风格4·系统测试的目的、类型,系统测试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5测试设计和管理(错误曲线、错误排除、收敛、注入故障、测试试用例设计、系统测试报告)6·系统转换基础知识 3.5 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

1·系统运行管理知识

2·系统维护知识

3·系统评价知识4.安全性知识

1·安全性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计算机犯罪的防范,容灾3·访问控制、防闯入、安全管理措施4·加密与解密机制5·风险分析、风险类型、抗风险措施和内部控制

5.标准化知识 1·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出台过程·2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基本知识

3·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

4·标准化机构

6.信息化基础知识

1信息化意识

2·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3有关的法律、法规

4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

5·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7.计算机专业英语

1·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

2·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

1.数据库设计

1.1理解系统需求说明

1·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范围

2·确定应用系统数据库的各种关系

3·现有环境与新系统环境的关系·新系统中的数据项、数据字典、数据流

1.2 系统开发的准备

1·选择开发方法,准备开发环境,制订开发计划

1.3 设计系统功能

1选择系统机构,设计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设计安全性策略、需求和实现方法,制定详细的工作流和数据流 1.4 数据库设计

1.4.1 设计数据模型

1·概念结构设计(设计ER模型)2·逻辑结构设计(转换成DBMS所能接收的数据模型)·3评审设计 1.4.2 物理结构设计 ·设计方法与内容

2·存取方法的选择

3·评审设计与性能预测

1.4.3 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1·数据加载与应用程序调试

2·数据库试运行

3·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1.4.4 数据库的保护

1·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2·数据库的安全性 3·数据库的完整性4·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1.5 编写外部设计文档

1·编写系统说明书(系统配置图、各子系统关系图、系统流程图,系统功能说明、输入输出规格说明、数据规格

说明、用户手册框架)

2·设计系统测试要求 1.6 设计评审

2.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2.1 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结构

1·信息系统的架构(如Client/Server)与DBMS

2·多用户数据库环境(文件服务器体系结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

3·大规模数据库和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SMP、MPP)

4·中间件角色和相关工具

5·按构件分解,确定构件功能规格以及构件之间的接口

2.2 设计输入输出

·1屏幕界面设计,设计输入输出检查方法和检查信息 ·2数据库交互与连接(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Java、Visual Basic、Visual C++、PowerBuilder、Delphi中任一种开发工具与数据库互连的方法(如何与数据库服务器沟通))2.3 设计物理数据

1·分析事务在数据库上运行的频率和性能要求,确定逻辑数据组织方式、存储介质,设计索引结构和处理方式

2·将逻辑数据结构变换成物理数据结构,计算容量(空间代价),确定存取方法(时间效率)、系统配置(维护代价)并进行优化

2.4 设计安全体系 ·明确安全等级 2 ·数据库的登录方式3 ·数据库访问4·许可(对象许可、命令许可、授权许可的方法)

2.5 应用程序开发

2.5.1 应用程序开发

1·选择应用程序开发平台

2·系统实施顺序

3·框架开发

4·基础小组的程序开发

5·源代码控制

6·版本控制

2.5.2 模块划分(原则、方法、标准)

2.5.3 编写程序设计文档·模块规格说明书(功能和接口说明、程序处理逻辑的描述、输入输出数据格式的描述)

·测试要求说明书(测试类型和目标,测试用例,测试方法)2.5.4 程序设计评审

2.6 编写应用系统设计文档

1·系统配置说明、构件划分图、构件间的接口、构件处理说明、屏幕设计文档、报表设计文档、程序设计文档、文件设计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 2.7 设计评审

3.数据库应用系统实施

3.1 整个系统的配置与管理

3.2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Access或Visual Foxpro)

1·创建数据库

2·创建表、创建索引、创建视图、创建约束、创建UDDT(用户自定义类型)

3·创建和管理触发器 4·建立安全体系 3.3 数据库应用系统安装

1·拟定系统安装计划(考虑费用、客户关系、雇员关系、后勤关系和风险等因素)2·拟定人力资源使用计划(组织机构安排的合理性)3·直接安装(安装新系统并使系统快速进入运行状态)4·并行安装(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5·阶段安装(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阶段使新系统各部分逐步投入运行)3.4 数据库应用系统测试

1·拟定测试目标、计划、方法与步骤2 ·数据加载,准备测试数据

3·指导应用程序员进行模块测试进行验收 4·准备系统集成测试环境测试工具

5·写出数据库运行测试报告

3.5 培训与用户支持

4.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4.1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计划

1·运行策略的确定

·2确定数据库系统报警对象和报警方式

3·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计划(执行,故障/恢复,安全性,完整性,用户培训和维护)

4.2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1·新旧系统的转换2·收集和分析报警数据(执行报警、故障报警、安全报警)3·连续稳定的运行4数据库维护(数据库重构、安全视图的评价和验证、文档维护)·5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统计(收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6关于运行标准和标准改进一致性的建议

7数据库系统的审计 4.3 数据库管理

1·数据字典和数据仓库的管理

2数据完整性维护和管理(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3·数据库物理结构的管理(保证数据不推迟访问)4·数据库空间及碎片管理 5·备份和恢复(顺序、日志(审计痕迹)、检查点)

6·死锁管理(集中式、分布式)7·并发控制(可串行性、锁机制、时间戳、优化)·8数据安全性管理(加密、安全、访问控制、视图、有效性确认规则)

9·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4.4 性能调整

1·SQL语句的编码检验·2表设计的评价3·索引的改进 4·物理分配的改进 5·设备增强6数据库性能优化

4.5 用户支持

1·用户培训

·2售后服务 5.SQL

5.1 数据库语言

1·数据库语言的要素

2·数据库语言的使用方式(交互式和嵌入式)

5.2 SQL概述

1·SQL语句的特征

·2SQL语句的基本成分 5.3 数据库定义

1·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ebase)、创建表(Create Table)

·2定义数据完整性

3·修改表(Alter Table)、删除表(Drop Table)·4定义索引(Create Index)、删除索引(Drop Index)·5定义视图(Create View)、删除视图(Drop View)、更新视图 5.4 数据操作

1·Select语句的基本机构2·简单查询3·SQL中的选择、投影4·字符串比较,涉及空值的比较·5日期时间,布尔值,输出排序 6·多表查询7·避免属性歧义·8SQL中的连接、并、交、差9·SQL中的元组变量10·子查询

5.5 完整性控制与安全机制

1·主键(Primary Key)约束2·外键(Foreign Key)约束3·属性值上的约束(Null、Check、Create Domain)4·全局约束(Create Assertions)5·权限、授权(Grant)、销权(Revoke)5.6 创建触发器(Create Trigger)

5.7 SQL使用方式

1·交互式SQL

2·嵌入式SQL

3·SQL与宿主语言接口(Declare、共享变量、游标、卷游标)4·动态SQL

·5API 5.8 SQL 标准化

6.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 6.1 分布式数据库

6.1.1 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1·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与目标 6.1.2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数据分布的策略(数据分片、分布透明性)3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6.1.3 分布式查询处理和优化

6.1.4 分布式事务管理

1·分布式数据库的恢复(故障、恢复、2段提交、3段提交)

2·分布式数据库的透明性(局部、分裂、复制、处理、并发、执行)

6.1.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6.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数据的分布设计

2·负载均衡设计

3·数据库互连技术 6.3 面向Web的DBMS技术·三层体系结构

·动态Web网页 3 ·ASP、JSP、XML的应用

7.数据库的安全性

7.1 安全性策略的理解

1·数据库视图的安全性策略

2数据的安全级别(最重要的、重要的、注意、选择)

7.2 数据库安全测量

1·用户访问控制(采用口令等)

2·程序访问控制(包含在程序中的SQL命令限制)

3·表的访问控制(视图机制)4·控制访问的函数和操作5·外部存储数据的加密与解密

8.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8.1 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MS)8.1.1 OODBMS的特征

8.1.2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对象结构、对象类、继承与多重继承、对象标识、对象包含、对象嵌套

8.1.3 面向对象数据库语言

8.1.4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MS)

1·嵌套关系 2·复杂类型 3·继承、引用类型

·4与复杂类型有关的查询

5·函数与过程

6·面向对象与对象关系

7·ORDBMS应用领域

8.2 企业资源计划(ERP)和数据库

8.2.1 ERP概述

1·基本MRP(制造资源计划)、闭环MRP、ERP ·基本原理、发展趋势 3·ERP设计的总体思路(一个中心、两类业务、三条干线)8.2.2 ERP与数据库

1·运行数据库与ERP数据模型之间的关系

2·运行数据库与ERP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8.2.3 案例分析

8.3 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1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2数据仓库设计

·3数据转移技术

·4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

·5企业决策支持解决方案

6·联机事务处理(OLTP)

202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大纲 篇2

1)工程数据库正向面向对象、面向多媒体、面向知识等方面发展。由于工程数据库管理对象结构趋于复杂,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需要加以扩展方能适应其数据结构模型,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及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使其在工程数据库的应用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由于工程数据库管理内容包含诸如工程装配序列、工艺技术、工程设计等,这就要求工程数据库系统不仅能够对工程设计数据进行管理,还需要进行推理,管理应用中涉及的各领域相关知识。通过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工程数据库的结合,从已有数据中演绎推理出新的数据或归结特征数据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2)工程数据库体系结构由基于主机的计算机系统经过文件服务器结构、客户机/服务器方式,逐步发展为在C/S体系基础上扩充的包括客户、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构成的三(多)层结构[1]。

3)大型工程数据库以及应用型工程数据库同时快速发展。对于工程数据库的实际应用上,除了应用上述各种新技术的大型工程数据库不断研制成功外,面向各种中小型项目的应用型工程数据库也迅速发展,应用于发动机研制、铸造工程、地铁土建工程、汽车焊装及冷冲模等各领域具体项目[2]。这些应用型项目的特点是项目规模较小,开发周期较快,项目针对性强,数据特征明显,开发模式多选择C/S模式或者B/S模式。

在各种应用型工程数据库设计中,往往注重通过对系统层进行调整来实现数据库优化,而忽视数据处理及表结构设计、数据查询语句编写等问题,但对于各种中小型项目的应用,从这些方面来对的工程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应用型工程数据库整体性能。

1 进行数据预处理,合理使用范式规则优化数据表结构设计

为工程数据库提供有效数据是优化性能的必要条件。以面向通用类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的工程数据库系统为例,通过对其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数据表结构进行研究,优化数据管理性能。该系统经过一系列数据模型建模后,确定各数据表结构及具体程序界面,编写对应的数据管理应用程序[3]。

1)对初始数据建立规则库进行推理,通过数据预处理增加系统稳定性。

以某轴零件为例,在设计界面需要输入零件编号等相关信息。在系统进行测试阶段时发现,在读取工程数据库相关数据时出现程序异常中断,装配件显示异常现象,经测试是由于其输入数据时部分数据未按系统要求格式输入而导致的。

其工程信息输入内容如表1。

通过对以上内容建立包括对大径和小径进行比较,各数值上下界检查,件数牌号等数据类型检查,零件编号格式检查等预处理规则,对所输入数据进行按规则进行检查,对与系统格式不相同的输入内容要求更新,提高系统稳定性。

2)合理使用范式达到规范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数据库的设计要求将数据分布到多个表中,以控制数据冗余,达到在磁盘使用空间和性能之间取得平衡的目的。在商用数据库数据表设计中,通过关系规范化的设计手段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点,采用范式规则使数据信息在逻辑上更加紧密,有利于建立索引和维护数据完整性。

但在通用型工程数据库中,为保证规范性而要求完全按照关系规范化理论设计数据表往往会牺牲其实用性。面向通用类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的工程数据库系统中物理属性信息表结构设计如表2。

该表中零件编号字段为主关键字,其中零件类别、零件质量、颜色等字段依赖于零件编号字段,密度字段内容依赖于零件类别字段。按照关系规范化理论,零件类别->密度属于传递依赖关系,密度字段属于数据冗余,该关系也不满足3NF。此处可以通过范式分解将此表数据储存在两个表中以满足3NF。

但在实际应用中,此表的设计是合理的,不能为了追求满足3NF或更高范式级别而对表格进行拆分。因为虚拟装配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零件的密度和质量来计算体积。如果这些数据存放在多张表中,将会增加I/O代价,多表连接也会延长查询时间,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由此,对于面向具体项目的应用型工程数据库来说,要同时考虑数据表结构设计的规范性以及设计性能,通过范式与非范式相结合的策略,达到设计规范同时避免潜在性能下降的目的。

2 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2.1 合理利用索引提高数据表检索效率,优化高频数据操作语句

设计工程数据库库时,往往通过对经常使用的数据表以及数据操作语句进行优化,以达到提升系统效率的目的。

1)索引设计优化技术

虽然建立索引本身会占用一定量的系统资源,但对工程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数据表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检索和更新数据的速度,尤其是需要经常对某些数据表进行操作或者访问的数据表中包含大量完全不同的数据,索引的使用更可以提升系统总体性能。对于面向通用类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的工程数据库系统中多重数据表,可以采用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或非聚集索引(nonclustered index),但对于特定的任务采用对应索引可能有更高的效率。

对于一张大型或经常使用的数据表,建立索引的顺序通常是首先建立聚集索引,然后再建立非聚集索引以减小非聚集索引的重建时间。这是因为聚集索引和数据表记录的物理顺序一一对应,非聚集索引需要随聚集索引的增删而进行重建。由于聚集索引指定了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每张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因此聚集索引通常基于数据表中的主key进行创建。在经常按顺序访问数据表或返回大量的检索结果时,通过使用聚集索引可以顺序访问表中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查询性能;另外在访问包含连接或者GROUP BY字句时也可以使用聚集索引来提高系统性能。

而非聚集索引包含了指向数据页上的表行指针,这样可以通过直接查找数据值后对数据表中特定位置的数据进行访问从而实现对某些数据的精确匹配查找。由于非聚集索引的顺序和表行的物理顺序不同,一个表可以有多个非聚集索引。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精确匹配的查找时或者在确定查询只返回少量数据的情况下往往使用非聚集索引。

2)查询语句选择

在数据库设计中,查询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如服务器内存不足或网络通信存在缺陷等系统问题,较易确定问题所在,解决手段也比较明确。在具体应用中,可能使用多个语句都可以实现同一个查询操作,但效率相差很大。一般数据库均提供一些工具来对查询效率进行比较。如对面向通用类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的工程数据库系统中可以同时使用表连接查询、嵌套查询以及相关子查询来实现对深沟球轴承特征参数的查询。经过查询分析器比较发现三种查询的返回结果相同,但执行效率相差较大,其中I O操作相关子查询和嵌套查询相同,均优于连接查询,CPU执行时间上相关子查询优于其他两种查询方式,在此例中使用相关子查询较为合适。

在工程应用中,由于不同查询使用的环境不同,随着时间变化查询的对象也会产生变化,因此对系统查询频率较高的语句定期进行比较,使用效率较高的查询方式可以明显提高系统查询效率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2.2 事务执行转向服务器端,减轻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量

应用型工程数据库多采用C/S模式或者B/S模式开发,在实际开发中,这两种体系结构通常不是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而是使用应用程序通过各种数据库API,诸如ODBC、ADO、OLE DB等来实现。具体方式是通过以上API来执行数据查询等语句,应用程序处理返回的处理结果集。对于B/S模式常通过后两种方式以XML方式获得处理结果集。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程序应用程序前端对数据的处理和交互,是应用型工程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于依赖这种方式将加大应用程序数据处理量,导致程序响应速度迟缓,同时限制了工程数据库的扩展使用。在实际开发中,可以通过服务器端的应用逻辑来减轻应用程序端的数据I/O及计算量,实现对整体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

在服务器端的应用逻辑包括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存储过程是指在数据库中由用户自定义的预先定义并编译好的事物,它可以通过接收参数后执行规定事务并返回状态值或动态结果,可按应用需求来调用另一存储过程等。和直接在应用程序端利用数据库API执行数据库操作相比,利用存储过程可在执行时进行编译并放置在后台的Cache中,可以直接进行再次执行。同时利用存储过程可以减少网络传输代价,这是因为一方面存储过程在服务器端执行,另一方面存储过程返回的存储过程名、参数、查询结果等少量词句而不是整个事务的查询语句。在特定条件下才执行的相关事务可选用触发器,它具有和存储过程类似的优化效果。

3 结论

总之,在应用型工程数据库设计和使用中,仅通过优化数据模型、调整系统层设置(如处理器数量、文件系统、内存等)来优化系统往往取不到预期效果,对于中小型系统更是如此。工程实践中往往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优化:

1)通过规则推理对输入数据进行优化,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合理利用范式和非范式策略设计数据表结构,保证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2)对常用的表和执行语句进行索引和查询语句优化选择;将事务执行转向服务器端来节省网络开销,提升事务运行效率。

按以上方式来优化数据库,可以较明显的提升面向通用类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的工程数据库等应用型工程数据库系统实际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淑云,孟凡荣,李来喜,等.工程数据库体系结构的应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3):88-89.

[2]陈跃鹏,任建平.发动机工程数据库与机械CAD应用程序间的信息传递[J].机械管理开发,2004,78(3):71-73.

数据集中工程前端系统设计及实现 篇3

关键词:数据集中工程 前端系统设计

1 数据集中工程前端系统的设计

数据集中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将原来各省分行独自处理保存的业务数据上收到总行数据中心,从而实现帐务数据、核心业务的集中处理,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按照数据集中工程的总体规划,建立总行数据中心(在北京、上海两地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并互联以满足业务的需要),各分行原有的帐务数据和核心业务系统功能全部上收至总行数据中心的DCC主机;为了将各省分行的交易包括总行统一的业务和各分行特色性业务接入到总行DCC主机,总行统一开发大前置系统部署于各个分行,前端系统通过大前置系统将各分行的交易发送到总行数据中心DCC主机。

前端软件系统按结构设计分为前端平台系统、前端核心系统和前端特色业务系统三部分。

1.1 前端平台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软件。其配置标准为:

1.2 前端核心系统指在支行网点运行的,应用于柜员工作站的全行统一的业务系统。它通过网络系统与前置机进行数据交互,完成交易的处理功能。包括柜员工作站软件、授权/消息服务程序、通讯服务程序、前端数据库四大部分。

1.3 前端特色业务系统是指由前台实现的核心业务系统以外的业务功能。

2 数据集中工程前端系统的实现

数据集中工程前端系统的核心是前端核心系统,主要业务是由柜员工作站软件和授权/消息服务程序完成的。由于决大多数业务根据其特点可以分类,具有统一的模式,因此每一类业务可以采用统一的模板来分类处理,在不同的模板存储不同的参数,形成各种交易。前端应用系统的设计是通过使用两种类型的源代码文件(过程文件和资源文件),存储每个交易的具体交易参数为交易模板,构造交易驱动器来描述同一类的交易流程,突现流程概念,从交易模板获取具体交易参数,实现具体交易功能。

交易驱动器是一个前端交易流程控制程序,完成从交易初始化到交易结束之间各个功能模块的动态调用,大部分的交易可以由一个通用的交易驱动器实现,特殊交易可以编写特殊的交易驱动器前端应用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由交易驱动器、资源和过程以及其它手工编制的程序部件和功能函数配合完成。交易驱动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交易的信息,调度交易所需资源和过程实现一般交易的处理流程。

3 前端系统的安全模块和安全规范

数据集中工程(简称DCC)是一个三层结构(前端/渠道、前置系统、DCC主机)的分布式系统,在跨物理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毫无疑问会涉及到数据保密的问题。如何合理、可靠、高效地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是前端系统在和前置系统连接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前置系统在考虑和前端的安全问题时,是以三级密钥体系和动态交换工作密钥的安全机制为基础,并在其上进行了扩展增强,最终形成了数据集中下的前置系统和前端系统的安全规范。

3.1 三级密钥体系 密钥如何管理、分发等问题历来是分布式系统的安全体系下的重点和难点。DCC的安全体系在充分考虑加密的强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管理维护的简便性,以及和DCC主机的安全机制兼容等问题。经过充分对比论证,制定了目前的以masterkey作为基础密钥加密保护basekey和workkey,basekey用于身份认证和动态交换workkey,workkey用于加/解密和MAC校验保护交易数据的三级密钥体系结构。

在此密钥体系下,针对通讯节点而设置的masterkey和basekey都是通过非计算机网络的其它渠道(如密码信封)分发的,不存在因网络传输泄密的问题。masterkey在存储时是通过安全模块采用固定的密钥加密保护的,basekey则是通过明文的masterkey加密保护存储的;针对通讯节点而动态交换的workkey是由masterkey加密保护存放的。

3.2 身份认证和密钥同步 对于前置系统来说,如何鉴别某个和它连接的外部系统通讯节点是否合法呢?由于我们在前置系统上登记了所有合法的和它连接的通讯节点号(即前置系统的所有对等通讯节点号),以及和这些通讯节点中的每一个约定的basekey,而这些信息是通过非网络的方式约定的,可被我们认为是保密的,可靠的。因此,我们可以是此为依据来鉴别某个通讯节点的合法性。

一个通讯节点在和前置系统进行所有的交易前,必须首先向前置系统申请密钥同步(对workkey进行同步,后续的交易数据将以此密钥进行加密,MAC保护传输),在进行密钥同步的同时,前置系统可以对发起密钥同步的通讯节点的身份进行:双方按照约定的算法,申请密钥同步的通讯节点用basekey加密其通讯节点号,而前置系统则使用basekey解密,如果解得的通讯节点号与所用的basekey组合后得到的(通讯节点号、basekey)对在前置系统的安全数据库中能够找到匹配项,则说明该通讯节点合法,身份认证通过,前置系统通讯节点的密钥服务器为该通讯节点动态产生workkey,刷新安全环境(数据库和共享内存中的缓存)中的workkey,并将其用basekey加密后返回给该通讯节点。

申请密钥同步的通讯节点在接收到前置系统通讯节点的密钥服务器返回的workkey后,先使用basekey解密,得到workkey明文后,再用本通讯节点的masterkey加密并存放到安全环境(数据库和共享内存中的缓存)中。

身份认证和密钥同步可通过随安全模块发布的工具程序来进行,无需再做什么开发工作,仅需要对安全模块进行正确的配置即可。

3.3 安全API 安全API是安全模块把安全加/解密,MAC校验功能开放给其它需要安全通讯功能的应用程序使用的接口。它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型和编程接口。

3.4 安全模块的运转机制 安全模块主要由安全工具和安全API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在建立安全通讯环境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作用。运行在不同的通讯节点上的安全工具程序密钥申请客户端applykey和密钥分发服务器keyserver互配合,来完成workkey密钥的同步功能;在此之前,还需要通过inst_node、setmkey工具来添加一个本地通讯节点和设置它的masterkey,通过addpeernode工具来设置该通讯节点的对等通讯节点的basekey,通过sec_init启动并初始化安全环境。

在sec_init初始化安全环境成功之后,使用安全API的应用程序就可以运行进行数据的加/解密了。但是只有在本地通讯节点和它的对等通讯节点的workkey正确同步之后,数据的加/解密才能正确进行,否则,将会导致数据加/解密错误。

安全工具程序和安全API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安全工具程序是构建安全子系统的基础,它创建和维护安全API得以运行的安全环境;安全API则为应用程序使用安全子系统的数据保护功能提供了标准编程接口。

4 结束语

202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大纲 篇4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够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具备管理系统集成项目 的能力;

能根据需求组织制定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

能够阻止项目实施,对项目进行监控并 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系统地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保证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 件下达到既定的项目目标;

能分析和评估项目管理计划和成果;能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制 定并适时执行风险应对措施; 能协调系统集成项目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具有工程师的 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考试要求 考

(1)掌握计算机软件、网络和信息系统集成只是;(2)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知识、方法和工具;(3)熟悉信息化知识;

(4)熟悉系统集成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熟悉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要求;(6)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与安全管理体系;(7)了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

(8)了解信息系统服务的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等相关体系;(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科目设置

(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笔试,选择题;

(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应用技术(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

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1.信息化知识 信息化知识

1.1 信息化概念 信息与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1.2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电子政务建设的知道思想和原则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 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

企业应用集成 电子商务

1.4 商业智能(BI)

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2.1 信息系统服务业 信息系统服务的内容 信息系统集成(概念、类型和发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必要性、概念、内容和发展)

2.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2.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原则、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

2.4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的必要性、意义和主要内容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等级条件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质管理

3.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3.1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主要工作内容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2 信息系统设计 方案设计 系统架构 设备、DBMS 和技术选型

3.3 软件工程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于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复用

3.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统一建模语言 UML 与可视化建模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

3.5 软件系统结构(软件架构)软件体系结构定义 典型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估 软件中间件

3.6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Web Service 技术 J2EE 结构.NET 结构 软件引擎技术(流程引擎、Ajax 引擎)软件及其在系统集成项目中的重要性 常用软件标准(COM/DCOM/COM+、CORBA 和 EjB)

3.7 计算机网络知识 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 Internet 技术及应用 网络分类 网络管理 网络服务器

网络交换技术、网络存储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光网络技术、网络接入技术 综合布线、机房工程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4.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4.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 项目干系人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 项目管理专业领域关注点

4.2 项目的组织 组织的体系、文化与风格 组织结构

4.3 项目的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项目阶段的特征 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4.4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V 模型 原型化模型 螺旋模型 送代模型 4.5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项目过程 项目管理过程组 过程的交互 5.立项管理 立项管理 5.1 立项管理内容

5.1.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概念 需求分析的方法

5.1.2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

5.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方法 5.1.4 招投标 招投标的主要过程 招投标的关键产物 5.2 建设方的立项管理

5.2.1 立项申请书(项目建议书)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

5.2.2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项目论证评估的过程和方法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

5.2.3 项目招标 招标文件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招标评分标准的制定 评标的过程 选定项目承建方的过程和方法

5.3 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5.3.1 项目识别

5.3.2 项目论证 承建方技术能力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承建方人力及其他资源配置能力可行性的人系方法 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 对可能的其他投标者的相关情况分析

5.3.3 投标 组建设标小组 投标文件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投标活动的过程 投标关注要点 5.4 鉴定合同

5.4.1 投标方与候选供应方谈判的要点 5.4.2 建设方与承建方鉴定合同的过程和要点 6.项目整体管理 项目整体管理

6.1 项目整理管理的含义、作用和过程 6.2 项目启动

6.2.1 项目启动所包括的内容

6.2.2 制定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的作用和内容 项目章程制定的依据 项目章程制定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项目章程制定的成果

6.2.3 选择项目经理 6.3 编制初步范围说明书 6.4 项目计划管理

6.4.1 项目计划的含义和作用

6.4.2 项目计划的内容 项目计划的主体内容 项目计划的辅助内容

6.4.3 项目计划编制 项目计划编制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项目计划编制过程 项目计划编制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项目计划编制过程的输入、输出

6.4.4 项目计划实施 实施项目计划所要求的必备素质 项目计划实施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可交付物的定义和可能的表现形式 项目计划实施过程的输入、输出

6.4.5 项目计划实施的监控 项目计划实施监控的含义 项目计划实施监控的主要内容 项目计划实施监控所采取的技术和工具 项目计划实施监控的输入、输出

6.5 项目整体变更管理

6.5.1 项目更变基本概念 项目变更的含义 项目变更的分类 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 6.5.2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6.5.3 变更管理的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委员会(变更控制委员会)项目三方各有专人负责变更管理 6.5.4 变更管理的工作程序 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 对变更的初审 变更方案论证 项目管理委员会(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查 发出变更通知并开始实施 变更实施的监控 变更效果的评估 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经纳入正常轨道

6.5.5 变更管理工作内容 严格控制项目变更审核的提交 对进度、成本、质量和合同变更的控制与协调

6.5.6 变更管理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6.5.7 变更管理的输入和输出

6.5.8 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之间的关系 6.6 项目收尾管理

6.6.1 项目收尾的内容 项目验收 项目总结 项目审计 6.6.2 项目收尾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6.6.3 项目收尾的输入、输出 6.6.4 对信息系统后续工作的支持 6.6.5 项目组人员转移 7.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 7.1 项目范围和项目范围管理 7.1.1 项目范围的定义 7.1.2 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 7.1.3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 7.2 范围计划编制和范围说明书 7.2.1 范围计划过程所用的技术和工具 7.2.2 范围计划过程的输入、输出 7.3 范围定义和工作分解结构

7.3.1 范围定义 项目范围定义的内容和作用 项目发文定义的输入、输出

7.3.2 范围说明书 项目论证 系统描述 项目可交付物的描述 项目成功要素的描述 7.3.3 工作分解结构 WBS 的作用和意义 WBS 包含的内容

7.3.4 创建 WBS 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知道方针 类比法 自顶向下法、自底向上法 7.3.5WBS 创建工作的输入、输出 7.4 项目范围确认 7.4.1 项目范围确认的工作要点 制定并执行确认程序 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的正式承认 让系统的使用者有效参与 项目各阶段的确认与项目最终验收的确认

7.4.2 项目范围确认所采用的方法 7.4.3 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入、输出 7.5 项目范围控制

7.5.1 项目范围控制设计的主要内容

7.5.2 项目范围控制与项目整体变更管理的联系 7.5.3 项目范围控制与用户需求变更的联系 7.5.4 项目范围控制设计所用的技术和工具 7.5.5 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入、输出 8.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 8.1 项目进度管理相关概念 8.1.1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8.1.2 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活动和过程

8.2 活动定义 活动定义与工作分解结构的关系 里程碑 活动定义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活动定义的输入、输出

8.3 活动排序

8.3.1 活动排序采用的技术个工具 8.3.2 活动排序的输入、输出 8.4 活动资源估算

8.4.1 活动资源估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8.4.2 活动资源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专家判断 按活动自底向上的估算 8.4.3 活动资源估算所采用的工具 8.4.4 活动资源估算的输入、输出 8.5 活动历时估算 8.5.1 活动历时估算内涵

8.5.2 活动历时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专家判断、类比估算、基于定量的历时、历时的三点估算。最大活动历时

8.5.3 活动历时估算的输入、输出 8.6 制定进度计划

8.6.1 进度计划编制工作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8.6.2 进度计划编制的主要约束条件

8.6.3 计划编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关键路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历时压缩技术

8.6.4 进度编制计划的输入、输出 8.7 项目进度控制

8.7.1 项目进度控制概念、主要活动和步骤 8.7.2 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和工具 8.7.3 项目进度控制的输入、输出 9.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 9.1 项目成本管理概念及相关术语

9.1.1 成本与成本管理要概念 项目成本概念及其构成 项目成本管理概念、作用和意义 项目成本失控原因 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

9.1.2 相关术语 全生命周期成本 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管理储备 成本基准 9.1.3 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9.2 项目成本估算

9.2.1 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相关因素

9.2.2 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步骤 识别并分析项目成本的构成科目 估算每一成本科目的成本大小

分析成本估算结果,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9.2.3 项目成本估算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类比估算法(自项向下估算法)、自底向上估算法 参数模型法

9.2.4 项目成本估算的输入、输出 9.3 项目成本预算

9.3.1 项目成本预算及作用

9.3.2 制定项目成本预算的步骤 将项目总成本分摊到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各个工作包 将各个工作包成本再分配到该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项活动上 确定各项成本预算支出的时间计划及项目成本预算计划

9.3.3 项目成本预算的技术和工具 类比估算法(自项向下估算法)、自底向上估算法 参数模型法 9.3.4 项目成本预算的输入、输出 9.4 项目成本控制

9.4.1 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内容

9.4.2 项目成本控制所用的技术的工具

9.4.3 挣值分析 挣值管理概念 挣值管理的计算方法 利用挣值计算结果进行整体控制 9.4.4 项目成本控制的输入、输出 10.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10.1 质量管理基础

10.1.1 质量、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10.1.2 项目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和目标 10.1.3 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活动和流程

10.1.4 国际质量标准 IS09000 系列、全面质量管理(TQM)、六西格玛(6σ)10.1.5 软件过程改进与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CMMI SJT11234/SJT11235 10.2 制定项目质量计划

10.2.1 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包含的主要活动

10.2.2 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工具和方法 效益/成本分析 基准比较 流程图 实验设计 质量成本分析

10.2.3 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工作的输入、输出 10.3 项目质量保证

10.3.1 项目质量保证活动 产品、系统、服务的质量保证 管理过程的质量保证 10.3.2 项目质量保证的技术、方法 项目质量管理通用方法 过程分析 项目质量审计 10.3.3 项目质量保证工作的输入、输出 10.4 项目质量控制

10.4.1 项目质量控制的意义、具体的实施过程与组织

10.4.2 项目质量控制的技术、工具和方法 测试、检查、统计抽样 因果图、帕累托图、控制图、流程图 六西格玛

10.4.3 项目质量控制的输入、输出 1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1.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关概念 动机、权力、责任、绩效 11.2 项目人力资源计划规定

11.2.1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技术和工具 组织结构图 组织分解结构(OBS)责任分配矩阵(RAM)

人力资源模板 人际网络

11.2.2 人员配备管理计划的作用和内容 11.2.3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工作的输入、输出 11.3 项目团队组织建设

11.3.1 组建项目团队 人力资源获取 人力资源分配 11.3.2 现代激励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

11.3.3 项目团队建设 项目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 成功的项目团队的特点 项目团队建设的五个阶段

项目团队建设活动的可能形式和应用 项目团队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1.4 项目团队管理

11.4.1 项目团队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11.4.2 项目团队管理的方法 11.4.3 冲突管理

11.4.4 项目团队管理的输入、输出 12.项目沟通管理 项目沟通管理 12.1 项目沟通管理的基本概念 12.1.1 沟通和沟通管理和含义及特点 12.1.2 沟通模型及有效沟通原则 12.2 沟通管理计划编辑

12.2.1 沟通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描述信息收集和文件归档的结构 描述信息发送的对象、时间、方式 项目进展状态报告的格式 用于创建和获得信息的日程表 项目干系人沟通分析 更新沟通管理计划的方法

12.2.2 沟通管理计划编制的技术、方法 12.2.3 沟通管理计划编制的输入、输出 12.3 信息分发

12.3.1 常用的沟通方式及其优缺点 12.3.2 用于信息分发技术、方法 12.3.3 信息分发的输入、输出

12.3.4 组织过程资产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12.4 绩效报告

12.4.1 绩效报告的内容 12.4.2 绩效报告的主要步骤 12.4.3 状态评审会议

12.4.4 绩效报告的主要步骤技术和工具 12.4.5 绩效报告过程的输入、输出 12.5 项目干系人管理

12.5.1 项目干系人管理的含义 12.5.2 项目干系人管理的技术的工具 12.5.3 项目干系人管理的输入、输出 13.项目合同管理 项目合同管理 13.1 项目合同

13.1.1 合同的概念 广义合同概念和狭义合同概念 信息系统工程合同

13.1.2 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当事人自愿达成 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合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13.1.3 项目管理中的合同模型及有效合同原则 13.2 项目合同的分类

13.2.1 按信息系统范围划分 总承包合同、单项任务承包合同、分包合同 13.2.2 按项目付款方式划分 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13.3 项目合同签订

13.3.1 项目合同的内容 当事人各自权利、义务 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的要求 建设单位提交有关基础资料的期限 承建单位提交阶段性及最终成果的期限 项目费用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 项目变更约定 当事人之间的其他协作条件 违约责任

13.3.2 项目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当事人的法律资格 验收时间 验收标准 技术支持服务 损害赔偿

保密约定 知识产权约定 合同附件

13.4 项目合同管理 13.4.1 合同管理及作用

13.4.2 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合同的签订管理、合同的履行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档案的管理 合同管理的依据、合同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合同管理的交付物

13.5 项目合同索赔处理 13.5.1 索赔概念和类型

13.5.2 索赔构成条件和依据 合同索赔构成条件 常见合同索赔事由 合同索赔依据

13.5.3 索赔的处理 索赔程序 索赔事件处理的原则 索赔意向通知与索赔报告 索赔审核 赔偿协商、裁决和仲裁

13.5.4 合同违约的管理 对建设单位违约的管理、对承建单位违约的管理、对其他类型违约的管理 14.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 14.1 采购管理的相关概念和主要过程 14.1.1 采购的含义和作用 14.1.2 采购管理的主要过程 14.2 编制采购计划

14.2.1 用于采购计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方法 自制、外购决策分析 向专家进行咨询 14.2.2 采购计划编制工作的输入、输出

14.2.3 工作说明书(SOW)工作说明书概念 工作说明书编写要求 工作说明书内容要点 14.3 编制询价计划

14.3.1 常见的询价文件 方案邀请书(RFP)报价邀请书(RFQ)询价计划编制过程常用到的其他文件

14.3.2 确定对投标的评判标准 14.4 询价 14.5 招标

14.5.1 招标人及权利和义务

14.5.2 招标代理机构 招标代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招标代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14.5.3 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 14.5.4 招标程序 14.5.5 投标

14.5.6 开标、评标和中标

14.5.7 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概念 招标人的责任 投标人的责任 其他相关人的责任 14.6 合同及合同收尾 14.6.1 采购合同管理要点

14.6.2 合同收尾 合同收尾的主要内容 采购审计 合同收毛的输入、输出 15.信息(文档)与配置管理 信息(信息 文档)15.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15.1.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含义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种类

15.1.2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管理的规则和方法 15.2 配置管理

15.2.1 配置管理有关概念 配置项 配置库 配置管理活动和流程 配置管理系统 基线 15.2.2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计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步骤 配置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15.2.3 配置识别与监理基线 配置识别的基本步骤 配置识别的常用方法和原则 监理基线的目的及其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15.2.4 监理配置管理系统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的基本步骤 配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15.2.5 版本管理 配置项状态变迁规则 配置项版本号控制 配置项版本控制流程 15.2.6 配置状态报告 配置状态报告的内容 状态说明 15.2.7 配置审核 实施配置审核的作用 实施配置审核的方法 16.项目变更管理 项目变更管理 16.1 项目变更基本概念 16.1.1 项目变更的含义 16.1.2 项目变更的分类 16.1.3 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 16.2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16.3 变更管理组织机构与工作程序

16.3.1 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委员会(变更控制委员会)变更管理设计的项目三方

16.3.2 工作程序 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 对变更的初审 变更方案论证 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查 发出变更通知并开始实施 变更实施的监控 变更效果的评估 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经纳入正常轨道

16.4 项目变更管理的工作内容 16.4.1 严格控制项目变更申请的提交

16.4.2 变更控制 对进度变更的控制、对成本变更的控制、对合同变更的控制

16.4.3 变更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变更管理与整体管理 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 17.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7.1 信息安全管理

17.1.1 信息安全含义及目标 17.1.2 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 17.2 信息系统安全 17.2.1 信息系统安全概念 17.2.2 信息系统安全属性

17.2.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组织机构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 17.3 物理安全管理

17.3.1 计算机机房与设施安全 计算机机房 电源 计算机设备 通信线路 17.3.2 技术控制 检查监控系统 人员入/出机房和操作权限范围控制 17.3.3 环境与人身安全

17.3.4 电磁泄漏 计算机设备防电磁泄露 计算机设备的电磁辐射标准和电磁兼容标准 17.4 人员安全管理 17.4.1 安全整治

17.4.2 岗位安全考核与培训 17.4.3 离岗人员安全管理 17.4.4 软件安全检测与验收 17.5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17.5.1 应用系统安全概念 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 17.5.2 应用软件开发的质量保证

17.5.3 应用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系统运行安全审核目标 系统运行安全与保密的层次构成 系统运行安全检查与记录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17.5.4 应用软件维护安全管理 应用软件维护活动的类别 应用软件维护的安全管理目标 应用软件维护的工作项 应用软件维护执行步骤

18.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18.1 风险和风险管理 18.1.1 风险含义和属性 18.1.2 风险管理含义

18.1.3 风险管理的主要活动和流程 18.2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18.2.1 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 风险应对计划 等闲应急措施 应急储备 18.2.2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方法与技术 18.2.3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输入、输出 18.3 风险识别 18.3.1 风险事件和风险识别含义 18.3.2 风险识别方法

18.3.3 风险识别的输入、输出 18.4 定性风险分析

18.4.1 定性风险分析的方法 风险概率和影响的评估 风险(识别检查)登记表 18.4.2 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入、输出 18.5 定量风险分析

18.5.1 数据收集和表示的方法及应用 期望货币值(EMV)计算分析因子(DSMC)计划评审技术(PERT)蒙特卡罗(Monte Carlo)分析 风险(识别检查)登记表

18.6 应对风险的基本措施(规避、接受、减轻、转移)18.7 风险监控

18.7.1 风险监控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 分析监控的目的 执行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流程 采取应急措施 采取权变措施

18.7.2 用于风险监控的技术、方法 18.7.3 风险监控过程的输入、输出 19.项目收尾管理 项

19.1 项目收尾的内容 项目验收 项目总结 项目评估审计 19.2 对信息系用后续工作的支持 19.3 姓名组人员转移 20.只是产权管理 只是产权管理 20.1 知识产权管理概念

20.2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20.3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发文和内容 20.4 知识产权管理要项

2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1.1 法律 合同法、招投标法、著作权法、政府采购法 21.2 软件工程的国家标准

21.2.1 基础标准 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1995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和系统资源图的 文件编辑符号及约定 GB 1526-1989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 14085-1993 21.2.2 开发标准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1 软件支持环境 GB/T 15853-1995 软件维护指南 GB/T 14079-1993 21.2.3 文档标准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9385-1988 21.2.4 管理标准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1990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6260-2002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4394-1993 22.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

22.1 具有工程师多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22.2 掌握本领域的英语词汇

2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应用技术

1.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项目的机会选择 初步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 2.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 立项管理过程 建设方的立项管理 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 合同及铜和的要件 合同谈判 合同签订 合同履行 合同变更 合同终止 合同收尾 4.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的过程和技术 项目章程的制定 项目的约束条件 对项目的假定 5.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的内容 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

6.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 项目管理对项目管理工程师领导力和管理水平的要求 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程师任务和作用 项目实施

7.项目监督与控制 项目监督与控制 项目监督与控制过程 整体变更控制 范围变化控制进度控制 成本控制 质量控制 技术评审与管理评审 绩效和状态报告

8.项目收尾 项目收尾 项目收尾的内容 项目验收 项目总结与后评估

9.信息系统的运营 信息系统的运营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的意义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计划的制定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计划的执行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过程的监控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过程的程序改进 变更管理

10.信息(文档)与配置管理 信息(信息 文档)信息(文档)管理过程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识别与建立基线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版本管理 配置状态报告 配置审核

11.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安 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 信息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 信息安全管理计划的执行 信心安全管理过程的监控与改进

三、题型举例

(一)选择题 一般来说变更控制流程的作用不包括(1)。(1)A.列出要求变更的手续

B.记录要求变更的事项 C.描述管理层对变更的影响 D.确定要批准还是否决变更请求

(二)问答题 某信息系统集成公司最近承接了一项工程,其中包括了 8 个基本活动。这些活动的名词、完成每个活动所需的时间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活动名称 A B 所需的时间(天)2 6 前置活动

202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大纲 篇5

一、考试科目:安全系统工程

二、适用专业:安全技术与工程

三、参考书目:

1、《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2、《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上篇),沈斐敏,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四、考试内容要求

《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体现了安全学科的综合属性,要求考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概念、系统安全分析、事故树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等内容。本科目考试将根据安全工程专业适用的教学大纲组织命题,突出对基本概念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知识较全面,命题难易程度适中。考试内容:

1、概论

安全系统工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

2、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安全检查及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

3、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概述、事故树的编制、事故树的定性分析、事故树的定量分析、基本事件的重要度分析、事故树的应用实例

4、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概述、概率评价法、指数评价法(英国国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特法)、安全评价方法实例分析

5、安全决策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模拟试卷(1) 篇6

1.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75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1分,满分75分。

2.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人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规定,确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

依据是_(1)_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是自专利权人或者利

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_(2)_。

(1)a.说明书 b.请求书 c.权利要求 d.附图

(2)a.6个月 b.18个月 c.四年 d.二年

●is09000-3在eis09000族标准中的位置,它是计算机软件机构实施_(3)_的_(4)_标准,由于_(5)_标准本来是针对传统的制造业制定的,而软件业又有许多不同于制造业的特性_(6)_起子桥梁作用。_(7)_将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分成17个过程,并且对每一个过程按“过程—活动一任务”的三个层次具体作了解释,为我们进一步理解is09000-3提供了帮助。

(3)a.is090011 b.is09001 c.is09000-3 d.is0/iecl2207

(4)a.指南性 b.概括性 c.详尽的 d.不同的

(5)a.iso9000 b.iso9001 c.is09002 d.gb/t19001-1994

(6)a.is09001 b.iso9000-3 c.iso/icel2207 d.iso9002

(7)a,is09000-3 b.is09000 c.1s09002 d.iso/iec12207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一种_(8)_语言,其主要功能有_(9)_,它的典型句型为 select a1,a2,…,an

from r1,r2,…,rm

where f

其中a1,a2,…,an和f分别是_(10)_。

关系模式scs(sno,cno,score)中,sno是学生的学号,cno是课程号,score为成绩。若要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且要求查询结果按平均成绩升序排列。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号降序排列,可用sql语言写为_(11)_。若查询结果仅限于平均分数超过85分的,则应_(12)_。

(8)a.人工智能 b.关系数据库 c.函数型 d.高级算法

(9)a.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安全 b.数据安全、数据编辑、数据并发控制

c.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 d.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输入输出

(10)a.目标表列名、基本表名、逻辑表达式

b.目标表列名、基本表名、数值表达式

c.基本表名、目标表列名、逻辑表达式

d.基本表名、目标表列名、数值表达式

(11)a.select cno,avg(score) b.seiect cno,avg(score)

from scs from scs

group by score group by cno

order by 2,cno desc order by 2,cno desc

c.select cno,avg(score) d.select cno,avg(score)

from scs from scs

where cno,desc grou pby,avg(score)

group by score order by,cno desc

(12)a.在from子句的下一行加入:where avg(*)>85

b.在from子句的下一行加入:where avg(score)>85

c.在group by子句上一行加入:having avg(score)>85

d.在group by子句下一行加入:having avg(scsre)>85

●windows nt或windows 是当前流行的一类操作系统,_(13)_是windows nt真正的中心,它提供了一组操作系统原语和机制。windows nt采用线程机制提高系统的_(14)_。nt采用基于_(15)_的方案选定线程执行的次序。

(13)a.进程 b.内核 c.线程 d.管程

(14)a.并行性 b.可靠性 c.健壮性 d.兼容性

(15)a.先来先服务 b.时 间片轮转 c.随机选择 d.优先级

●局域网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而符合feee802.3标准的传统ethernet应用最为广泛。它在mac层采用方法_(16)_,物理层采用_(17)_标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型信息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满足人们更高需要的fastethemet、交换局域网switchinglan与_(18)_等高速局域网产品。他们符合_(19)_标准。_(16)_方法不适应重负荷与有实时性通信要求。_(18)_采用cell作为数据传输基本单元与ethernet帧结构不一致,但具有高带宽,低延时,可动态分配带宽等优点。

(16)a.fddi b. token-ring c.csma/cd d.tokenbus

(17)a.100base-t b.80base-t c.10base-t d.50base-t

(18)a.atm b.fastlan c.www d.wan

(19)a.100base-t b.50base2 c.10broad36 d.50base-t

●关系数据库用_(20)_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其任何检索操作的实现都是由_(21)_三种基本操作组合而成的。

(20)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指针链 d.表格数据

(21)a.选择、投影和扫描 b.选择、投影和连接

c.选择、运算和投影 d.选择、投影和比较

●下列数字视频中,_(22)_质量最好。

(22)a.240×180分辩率、24位真彩色、15帧/秒的帧率

b.320×240分辩率、30位真彩色、25帧/秒的帧率

c.320×240分辩率、30位真彩色、30帧/秒的啦率

d.640×480分辩率、16位真彩色、15帧/秒的帧率

小议数据机房工程的安防系统 篇7

数据机房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数据机房的基础设施。

数据机房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雏形,在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由于IT技术的快速发展。IT技术不断创新与革命,新材料、电力电子、制冷技术等基础学科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机房技术在结构布局、供配电、制冷、监控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配套的机房也迅速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机房及相关产业。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数据机房内日常处理、保存的大量信息涉及各个行业及领域,很多信息涉及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秘密,所以对于数据机房工程来说,机房内所保存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提高机房数据的安全性,除了配备完善的配电和空调系统外,一套精密、可靠的安防系统及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实际设计的数据机房工程着手,介绍一下此类工程的安防系统组成及功能。

2 工程概况

本文所述工程为一商用数据机房,主要用于为商业用户提供服务器、数据存储与备份等用途。机房楼建筑面积约1.5万m2,预计可容纳3000个多标准机柜。除机房主楼外,院区内还拟建动力机房、卫星通讯机房和门卫室等配套建筑。

3 安防系统的设置

针对各区域不同的安全风险和设施重要性,按照如下三个安全防护等级来设计防护系统:级别1:院区的主要通道和公共领域,此处为第一道防线;级别2:进入关键设施(机房楼)的公共区域,此处为第二道防线;级别3:进入关键设施(机房楼)的核心区域,此处为第三道防线。

3.1 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包含院墙、院区出入口及院区道路等设防单元。院墙由实墙和金属栅栏组成,顶部均安装剃刀式铁丝网,并辅以主动式微波对射探测器。该探测器的突出优点是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不受云、雨、雾的影响,并且夜间工作可靠性很高,可探测出物体较细节的特征,通过数据库比对,可以分析出目标到底是什么,减少误报。为了防止有人破坏栅栏进入院区,在金属栅栏墙上设置震动探测报警器。院区出入口分为人行入口和车辆入口两部分,人行入口位于门卫室前,设三管屏障轮转门,刷卡进入。内部工作人员每人配备身份识别卡(带不同权限),外来访客在门卫室登记后发临时访问卡(带权限及时效)。车行入口除设置发(读)卡器、道闸档杆、监控摄像机等常规管理设备外,还设有拦路器。

该设备平时平卧在地面上,当发现有车辆企图强行闯关时升起该设备,保障车行入口的安全管理。院区内主要道路照明均按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以便为夜间安防提供足够的照明。院区内设若干监控摄像机,均与院内各种报警探测器联动,发生报警后自动将报警区域的视频信号在监控屏幕上弹出,及时提醒保安人员处理。

3.2 第二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指的是机房楼主要出入口及公共区域。在机房楼南侧主入口大厅内设三管屏障轮转门,刷卡进入。普通内部员工与访客通过身份识别卡可以进入机房楼的办公及公共区域。机房楼北侧设有卸货平台和货物入口,此入口处设门禁,只有内部员工才能够刷卡开门进出。以上两个入口均设有电动金属卷帘门,非正常工作时间卷帘门落下,禁止人员出入。机房楼所有出入口、公共走道及电梯轿厢内均设有监控摄像机,记录本楼内人员的出入及活动情况。在楼内重要部位设置电子巡更点,夜间安排安保人员按时按规定线路巡查,并将巡查情况记录保存。

3.3 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指的是机房楼的核心区域,包含数据机房、通信机房、运作中心、UPS和电池机房等。这些区域是本工程安防设计的重中之重,所以管理最为严格。进入该区域均需通过两道门禁,第一道门需刷卡进入,只有机房专业管理、维护人员和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份识别卡能够通过;第二道门禁处设生物识别器,通过查验指纹或瞳孔来确认人员身份,控制人员进出。并且该处两道门禁间设联锁控制,进入第一道门后必须确认门已关闭才能打开第二道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有人尾随进入该区域。同时任何进出该区域的操作(时间、人员等)都会自动记录在安防监控中心的管理计算机内,并通过监控摄像机记录下当时的视频影像。数据机房内在每列机柜的通道上均设置监控摄像机,真正做到全时段无缝覆盖式监控。除此之外,机房内还有两套特殊的安全防范系统。众所周知水火无情,在数据机房内更要严防火灾、水患的发生。机房内除采用了常规的消防报警措施外,还设置了主动式空气采样报警系统,在机房顶部、架空地板下和空调系统回风口处均设有空气采样管。该系统可以尽早的发现火情,及时联动机房内气体灭火系统动作,保障机房不会遭到火灾的破坏。因为机房内精密空调的存在,所有机房架空地面下难免有空调水管通过,为防止水管泄漏导致架空地面下配电线路故障,在机房内设置了漏水检测系统。在机房墙上设泄露检测现场控制器,泄露检测感应线缆在架空地板下楼面上明敷,当发生渗水事故时及时向安防监控中心报警,以尽快安排相关人员检修,避免发生配电线路故障,有效地保证机房数据的安全。

在机房楼的主入口大厅一侧为安防监控中心和消防控制中心,此处为整个保安系统的管理核心所在,24h有人值守。监控主机采用全矩阵系统,可根据需要实现全屏及多画面的切换,监视器显示的画面包含摄像机号、地址、时间等信息,根据需要部分摄像机可在安防监控室遥控,如云台控制、聚焦调节等。安防系统主机配置数字记录器,能连续地记录摄像机的数据(每天24h,长达1个月),以便记录所有监视区的活动情况,并使画面随时再现成为可能。所有摄像点可同时录像,采用硬盘录像机录像。系统可做时序切换,切换时间1〜30s可调,同时可手动选择某一摄像机进行跟踪、录像。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有火灾报警控制主机、消防联动控制台、智能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台、电梯运行监控盘、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中央电脑、CRT显示器、打印机、UPS电源设备等。接收各报警单元的信号,联动控制(也可手动控制)各消防设备动作,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进行火灾扑救。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机房的规模和设备也会日益扩大和升级,这就必然对数据机房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仅是作者个人在数据机房的安防设计中的一点心得,鉴于作者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文中不当之处还请同仁们指正。希望与同仁们分享,并能够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教,以不断完善设计,更好地满足甲方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E

参考文献

[1]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技术工程委员会.ANSI/T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S].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UPS分会,吴建华,译.2005.

上一篇:中国梦我的梦作文下一篇: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