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光荣与梦想

2024-10-18

为了光荣与梦想(精选15篇)

为了光荣与梦想 篇1

为了光荣与梦想

刚刚过去一个学期,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后面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为了光荣与梦想,集合在复兴的伟大旗帜之下,大家的赤子之心已经滚烫,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跟着必胜的信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时间就像是细沙,看似漫长,却顺着指尖的缝隙不停地悄然流逝。历经十二年寒窗苦读,历经多载梦想催化,走过了六月的冲刺、七月的等待,八月我们收获了季节的果实,收获了发自内心的更大的梦想与希望。稚气未脱的我怀着自己的梦想、对新生活的憧憬踏入校园,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一起走进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不经历大学的人可能不知道,大学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正如鱼儿入水、小鸟出笼一样,我们从魔鬼式教育的地狱进入了自由自在的天堂。曾经的挑灯夜战已经遥远,曾经的题海泛舟已经远去,再也没有压力的驱逐,没有父母的唠叨,那完全是远离人间的仙境,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美好。郁树葱葱的林荫小道、书香浓郁的图书馆、整齐划一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学生宿舍。学校里到处是热热闹闹的各项纳新活动,到处是动员大会,到处是震耳欲聋的音响,学生会、各色社团和协会晃得新生眼花缭乱。新生军训、班级选举、学生会竞选,当这些一点点到来的时候,大学生活也随之真正开始。我怀揣理想,充满期待,还知道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还会为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积极复习,还会去图书馆看看书,还会去听听讲座,还有目标、还有理想,就这样懵懂的度过了一学期。我们不再是高中生,不再未成年,不再有父母在你前面为你遮挡所有的风雨。思考的方式发生改变,我们学会体谅,学会宽以待人,这也许就是成长的第一步。我们不再为偶尔的逃课而窃喜,不再为课外的作业而心烦,不再为食堂的饭菜而抱怨,不再为网络的自在而沉沦。曾经稚嫩的脸庞如今已变的坚毅,曾经青涩的心态如今已变得淡然,心中的目标也日渐清晰和坚定。每个人都开始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道路,或是步入职场,或是继续深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大学生活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单调,也可以很丰富,可以很平淡,也可以很震撼。我从中尝出了酸甜苦辣甚至更多,并获得了很多感悟,这些所得将作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实有力。首先就是要确立目标和计划。古人有“志当存高远”,毛泽东也有“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目标便没有前进的方向,也毫无动力可言。但是也不要随波逐流,真正认真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努力的方向,切忌盲目和急躁。同时要有足够的毅力来执行这个计划,不强制一成不变,但是变化要有个限度,不能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自己必须要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其次,要学会学习。没有了升学压力的鞭策,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但学习仍然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沉溺于上网游戏等带来的满足感,不沉溺于暂时的情绪和心情,不要让自己轻松生活的背后是莫大的空虚。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纵观国内,放眼全球,各个领域的新生代风云人物,无不是用知识的杠杆撬动了财富的金球。从书本中学,从别人身上学,从生活中学,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第三,要树立就业危机感。我们总是在怪自己自控力不强,没有上进的动力。孰不知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上没有清醒。其实,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就业危机感才是也应该是我们上进的动力。常常想自己毕业以后究竟能干什么,多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目前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所以,我们唯一的出路便是要有才能和技能。而这,就要问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最后,端正态度。不要畏惧前途的艰险,不要畏惧未知的困难,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

我们是21世纪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自然需要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与义务。林则徐曾经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会不断完善自我,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为了光荣与梦想 篇2

下午2点30分,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生产车间只有机器的轰鸣声。这声音虽然突兀,却不至引人反感,听久了,给人的感觉,倒像是旅程中列车在高速前进,平稳、安全。

所有的机器都在轰鸣,除了吕忠身后的这台,型号PASSIM7K,卷烟机。

现在,吕忠要在大约36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对PASSIM7K的维护保养,并启动它。这是一项从年初就开始的训练,为了在8月22日的全国比赛中拿到冠军。

吕忠刚刚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与吕忠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杨洁,还有伞金辉,早就有了很多荣誉,可他(她)们都得咬着牙、憋着劲,对每天的工作全力以赴。俗一点讲,就是要突破自己,无论是争第一,还是守住旗。

他们都臻至圆满,但仍有方向,仍在路上。

失败,左突右冲

距离训练开始还有3分钟时间,两张桌子摆成直角,一个放工具,一个放零件。桌子与机器围出一个2米见方的场地,吕忠在里面大步走,绕着圈。他在整理思路,等理顺了PASSIM7K维护保养的那20多道工序,双脚就满意的停下。

紧接着,教练按下秒表,训练开始。吕忠动了起来,像条泥鳅,左突右冲。空气骤紧。

这气氛,吕忠再熟悉不过。从1997年,他就开始参加PASSIM7K机型的比赛,因为老拿第一,人称“吕状元”。比赛分三个部分:理论、实操(维修保养)、排故(排除故障)。吕忠自己算,多年以来,单是理论考试的书,他就背了不下百遍。

不过,没有哪个时代的“状元”是一蹴而就的。有那么段时间,吕忠在赛场上总是哆哆嗦嗦,连颗螺丝都拿不稳。2008年,参加省里组织的“三红杯”(红云、红河、红塔),操作一项,吕忠就用了50多分钟,超时了。

那次比赛,吕忠自己评价是“失败”。平时,他是那种钓鱼、打乒乓球都要争第一的人。

他后来分析,自己当时身体和技术状态都没调整好,最要命的是,心理素质不行。比赛前在侯考室里还好好的,跟旁边的人说话聊天一如平常。可抽签的人一进来,吕忠的心就跟着“揪”了起来,若这次没抽到他,悬着的心又暂时落下。

这一番来去,等抽到他时,“感觉一屋子人都在看着自己,整个人就呆了,走路姿势也变了形。跟着老师,怎么到(比赛)场地的都不知道。”

这次经历不同寻常。吕忠有个本子,平时,工作上有什么好的不好的都记在上面,不好的用红笔。但这次他没记,因为“那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红云红河曲靖卷烟厂,吕忠的修理组曾被誉为“疑难杂症组”。

早些年,吕忠遇到问题也有“卡壳”的时候,白天想不通,晚上就要做梦。梦里所有问题都很好解决,可早上醒来捋一遍,感觉不行,梦里想的太简单。

吕忠有两个师傅,一个叫金光明,一个叫付菊生,都获得过红云红河曲靖卷烟厂的终身成就奖。俩人一个长于技术,一个长于管理,吕忠自己,则有点博采众长的意思。

2012年,有一阵子,厂里的卷烟机出现空头率上升的现象。从外表上看,烟丝没有装满一支烟,被称为“空头”,是绝对的质量问题。吕忠讲,当时好像全国(各个烟厂)都出现了这种情况,曲靖厂的问题被交给了“疑难杂症组”。

蹲点了一个月,吕忠发现,问题出在卷包的过程中,烟丝会遇到阻力。每台机器的阻力点都不一样,调整了一次,过段时间又会复发,还得再调整。

也是这次,吕忠彻底悟到了做修理工不能“保守”,在技术上要互通有无。“当时,每台机器每次调整都要找我,人太累了。”吕忠决定把其中的门道教给车间里几乎每一个修理工,后来人人都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他说,明白了这一点,带徒弟的时候,遇到技术上的问题,十个徒弟站一排,每个人都要交流,问题讲十遍,大家就都懂了。

“不保守”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吕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自己以前不懂的。他自己有套理论:“别人教你的(技术)要练,才能成自己的,如果不练,过一段时间忘了,还不是自己的。”

交流不仅限于厂区内部,吕忠会和集团的其它厂,乃至全国同行交流。他记得,空头率高发那段时间,其它同行来参观,或者打电话,都问“你们那个空头率是怎么解决的”。

吕忠得意,因为当时比较下来,大家都觉得,他的办法最好。2012年,红云红河曲靖卷烟厂产品中,万支空头率缺陷率从之前的40支/万支下降到10支/万支以下。

“检讨”“梦里总有一支接一支的烟”

杨洁是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19号卷接包机组机长,她是少有的女机长。笑容腼腆、灿烂。

烟厂的卷包机,简单的理解,就是这头烟丝进去,那头一条烟出来。这期间,从烟丝到烟支,到一包烟,再到一条烟,每个环节,都有严苛的质量要求。机组,就是要保证每一环节产品的质量,追求的是零缺陷。

杨洁是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这让她觉得骄傲。可更有成就感的是,2015年,19号卷接包机组实现了产品质量“零投诉、零事件、零缺陷”。

这也算是苦尽甘来。

2014年,杨洁还因为质量问题,写过一份情况说明,在杨洁看来,那其实是一份“检讨”。

这是一份后来被领导笑称为“可以拿去发表了”的“检讨”。

从来没写过检讨的杨洁记得,那2000字左右,她写了两天,白天想,晚上写。期间,她不停回忆那次质量问题。

维修工在换钢印时,装错了顺序,机器开起来,钢印戳下去,烟盒底部那行阿拉伯数字就全错了。这数字,类似于身份证号,能知道一包烟是从哪个厂子哪台机器上生产出来的。

错误被巡检员发现,检测报告上写明问题,后面跟着杨洁的名字。那阵子,杨洁压力大,感觉对不住因此受到影响的整个大班组,失眠。她在检讨中写,问题的出现是个人操作失误造成的……

机组的日常工作,是不停的检查产品质量。机器每分钟生产7000甚至更多支烟,它在不同的位置吐出烟支、小包烟、整条烟,在这些被称为绝对控制点的位置,机组五分钟检查一次,是为小检;每15分钟,随机拿出一条烟,拆到烟支,称为大检。

巡检员每两个小时来一次,只要发现一丁点问题,那么整个机组全年零缺陷的目标就将泡汤。

2015年年初,杨洁就和机组的人讲,今年想“拿个零缺陷”,大家好好配合。

开始的时候倒没什么,可半年一过,特别是到了四季度,杨洁开始紧张,因为机组还没出过任何质量问题,离“零缺陷”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紧张感在整个机组间相互传染。机器只要稍有不正常,她们就纠结要不要喊人修。维修工来了,杨洁都要在场:“怎么修,修多久?”“我们今年可是还没出过质量问题哦”“我们要零缺陷嘎”。

就在这个时候,烟支的空头率突然上升。这不但导致机组在质量把控方面更难,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放走了空头烟。更让杨洁担心的是,空头率上升的原因尚未找到,经常需要停机检查、调试,这会影响生产效率。

如果效率不达标,那么即便实现了“零缺陷”,那也没有意义。那段时间,机组负责的19号机效率有所波动。杨洁着急,梦里总有一支接一支的空头烟,在头顶上转啊转。

有时候,杨洁和自己上五年级的孩子在一起,也会说说她在厂里的成绩,比如刚刚获得的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奖章。

可念念不忘的,总是将来。

2 0 1 6年,她仍然想实现“零缺陷”,半年过去,一切顺利。一个机组如果能连续两年“零缺陷”,非常不易,在厂里也凤毛麟角。

她记得2015年最后一天,她上中班(下午4点到凌晨12点),下班了,没出任何质量问题,这意味着“零缺陷”的目标达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没刻意庆祝。坚守之后的成功,是水到渠成,想要庆祝,似乎也无从下手。

梦境,通宵

也是在这段时间,准确的说,是2015年10月底,另一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的伞金辉,也在承受压力。

当时,他正在参加云南烟草工业系统烟机设备电器修理职业技能竞赛西门子组的比赛,理论考试和排故考试已经结束,红云红河集团领队发现,只有伞金辉有希望冲击冠军了。

有时候,孤军奋战的孤独感,就是这种万军之中要取上将首级,队友帮不上忙,却又对你无限期待的压力。

可伞金辉心态好,他自己讲,干事情,不为一些具体的、特别是功利性的目标。就连知道自己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将要上台领奖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要请假,因为当天上班。

他就是想把事情干好,有一次,领导安排他去做一个介绍生产设备的视频,他应下来,去自学制作视频的软件。

在旁人看,烟厂的电修工,学视频制作软件没用。但伞金辉坚持:“有——用——”,他拉着长音,脊背往椅子上使劲一靠,这是强调。

一份介绍伞金辉的材料中写道: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办公软件、视频制作、统计分析技术等,熟练掌握十余项应用软件。自学难度大,伞金辉谦虚,说很多软件都是刚入门。他也会给自己找乐子,说你看我能判断一台电脑是“男”是“女”,多有意思。

有时候,伞金辉熬夜,为了解决工作上的什么问题,或者自学个软件,忘了时间,天亮了,熬夜就变成了通宵。

伞金辉自己讲,学这些,都是为了把遇到的问题简化。复杂问题的简单处理,这是种典型的、也是优秀的电修工思维。师傅郑漫红说,伞金辉是刚进厂这批年轻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时候他上夜班,我来上早班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在那练习编程。有钻研精神。”

2015年,伞金辉获得“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能手”,并且收获了10月底那次比赛的冠军。理论和排故比赛结束后,实操是伞金辉的强项,考了99分,无人能敌。

后来,伞金辉和人讲,当时没紧张,也没什么压力。

算起来,1987年出生、2011年进场的伞金辉,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算是比较年轻,也是进厂时间较短的一个。伞金辉总是能从车间里学到东西,有一次,机器故障,操作工来叫人,伞金辉赶忙跑出去,跑到一半,回头看到郑漫红,在他身后,走的四平八稳,一步一步都迈的踏实。老师傅看到了这对师徒,调侃:漫师(郑漫红)胸有成竹,年轻人,要戒骄戒躁。伞金辉受益匪浅。

郑漫红谈经验:年轻人,要想成长,最关键的是踏实,要“待的住”,不能老想着,我以后要去别的地方干干。

还好,车间吸引着伞金辉。他讲,每次维修设备,错过了饭点,回到办公室,不知道哪个同事,总是帮他们打好了饭,旁边,是一杯倒好的水。

“他(她)知道你忙,但也知道你饿。”伞金辉说完,顿了顿。

光荣与梦想 篇3

这衷情的告诫和殷切的期望,犹如春风扑面而来,犹如滚动的春雷在胸中轰鸣,多么热诚的教诲,多么中肯的警示,令人油然想起催生万物的“及时雨”。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昭示了为人处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显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光荣与高尚,从来就是人们的向往与追求;而耻辱与卑劣,则从来为人们所不齿,且鄙视有加。人,如果失去了正确的荣辱观,为了私己的些许或一时的利益,于人格、国格而不顾,什么都可以放弃、出卖,甚至包括自己的一切,则无异于把自己等同于禽兽,甚至禽兽不如,这种卑琐人物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毋庸讳言,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的今天,丰富多元的物质生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形态、色彩、密度在人们面前闪耀、流动,给人们以极大的刺激、诱惑,甚至挑逗。而且,花花世界似乎都探手可及!这一切,对人们的信念、意志、毅力而言,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对人们的荣辱观更是无言的挑战。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科学与愚昧,光荣与耻辱的比试从来就是水与火的存亡对决,没有折中的余地,更不可能和稀泥。

诚然,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我们的向往,然而,这种向往决非单一唯物质的,而是高度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和谐统一,这才是我们强国富民的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征文 篇4

1949年10月1日,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20xx年10月1日,是祖**亲的六十周岁生日。

在人类60年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但中华儿女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写下了中华五千年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一页。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岁月,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像一条巨龙慢慢地苏醒了。现在旧中国已经建设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新气象的中国,我们的祖国已经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纯朴善良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小康生活。

新中国60年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摸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史;是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伟大复兴史。60年的历史,起伏跌岩,波澜壮阔,大开大阖,荡气回肠。

60年里我们走过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崛起和繁华之路。我们经历了不平凡的大建设。我们的行动举世瞩目。改革开放的30年,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30年,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敞开胸怀,融入世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我们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聪明和才智,既建设文明美好的家园,又为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依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是伟大的祖国全面富强繁荣,我们还必须付出非凡的智慧和艰辛的努力与拼搏。

和着祖国一日千里的步伐前进,我们可以触摸到他那不可意志的激情,铿锵有力的心跳,我们感觉到自己身负重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和接班人。我们时刻准备着,随时准备听从祖国的召唤。为中华民族的史命而奋斗,向着梦想的未来而出发吧!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 篇5

中国公学的创立与发展,与姚宏业、王敬芳、郑孝胥、端方、张东荪、熊克武、马君武,于右任、胡适、沈从文等很多人有关。客观的说,一所学校绝非一两个志士可以办成,它需要一大批人来付诸实践,如筹募资金,组织师资,播撒人文精神。这些人是有血有肉的,绝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符号。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满含感情的笔触,使历史具有了一种饱满性,完成了人——历史这样一种文本。这些人中有满清贵族,比如端方;有后来的遗老,比如郑孝胥;有革命党,比如于右任马君武等。……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绝不该以进步或保守这种一分为二的方式来衡量,而应该客观对待。激进,未必就推动历史进程,很可能只增加了社会发展的血腥和波动;保守,未必就拖后腿,他很可能保护了历史文化原初的一些东西。郑孝胥,端方等人长期以来被打进另册,是忽略个体,对具体时段内个体心理历程的无视。这样的历史,没有丝毫的温情,是坚硬冰冷的。可以这样说,在一个没落与重生交替的时代,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在共同推动历史的进步。

二十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是一个大嬗变的时代,封建统治虽然没落,封建思想却依旧浓厚。大批的留日学生不满日本政府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而回国,有志之士决定在中国办一所真正的培养民族人才的学校。这样,中国公学在一批知识分子脑海中先产生了。

中国公学之创立,是欲在中国立一真正学术中心。真正之学术,首先在于学人有独立人格,其次是思想之自由,没有了这二者,学术仍旧是统治的附庸和装饰。19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创立,学校实行自治制度,由学生和教员进行管理,即不设监督(校长),以执行部,评议部为核心。虽有郑孝胥任监督的历史,但郑氏从不干涉校务,形同名誉校长,主事的还是评议部。校史上学生曾自办“新公学”,亦是对当权者破坏学校自治传统的维护。由此可见,该校一开始就有自由、自治之传统。

中国公学的历史,与胡适是分不开的。胡适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自始至终都有着担当的自觉性。中国公学的立校之本,就在于担当性的自觉,何为担当的自觉性?首先要比时人更加清醒的意识到时代弊病所在,其次对这种弊病产生的根源有革除的决心。可以说,正是到胡适主政,中国公学才真正拥有了一个现代大学的灵魂。胡适于康奈尔大学读书期间,英文老师亚丹曾问他,中国有大学吗?此事对胡适触动极大,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教育之于国家,何其重要耶。他更在《非留学篇》一文中写道,政府不知振兴国内教育,而惟知派遣留学。其误也,在于不务本而逐末。这些,是构成胡适终身学术精神的基础,同时也是他教育精神的基础。他一再提到“振学术”,“伸民气”,就是想从教育上着手,从根基上来改变国家。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篇6

终于读完了《光荣与梦想》。这本书是去年3月在南大附近的一个有品位的书店买的,陆陆续续地读,一直到昨天晚上才读完。一是书太厚,二是时不时地因为工作或学习忙碌而停下来,好在坚持着,总算是读完了。

刚当记者的时候,Mr Zhou就叫我去办公室问话,诸如“爱读书吗?”“都听过哪些电台?中央台?新疆台?香港台?台湾台?美国之音?……”还好,不是面试,我顺口就回答了,有一说一,他看上去比满意。后来,他提到了一本书,名字叫《共荣与梦想》,这个我没看过,以前也不曾听说过,但这个书名就这样沉淀在了我的记忆中。

去年终于在书店碰到了这本书,虽然价值68元,但看到封面上的话:“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最深刻、最本质地了解美国。”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了。

本书的作者是威廉・曼彻斯特,美国记者兼作家。《共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出版发行与1973年,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内容十分丰富。

该书对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历届政府中统治集团的内讧和两党的勾心斗角等等,都写得绘声绘色。对近40年来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一直到流行的衣饰发型、音乐电影、美语中的时髦词汇等,都有广泛的评述。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运用新闻报道的特写手法,根据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对了解美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幕情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 正因为此,这本书在1979年在大陆首次出版后,对一批国内新闻记者的写作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至今仍然是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排行榜名列前茅的“五星级”图书,累计出版了160多万册。

读完这本书,你也许会明白,什么叫大手笔,作者截取美国历史上40年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忠于事实,徐徐道来,纵横捭阖,举重若轻,将大事件与小事件,国情与民情,历史卷轴与风俗人情鲜活生动地展示出来,令人赏心悦目。

---------------------

断断续续看过威廉・曼彻斯特写的美国断代史――《光荣与梦想》,书很厚重,字体也小,内容有趣而繁杂,而且其中有很多媒体的言论,感觉对于目前的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本书语言流畅,是一本翻译很成功的著作,每天看一些,时间一长,居然也看了几百页,现将读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拿来与朋友们分享。

大陆的历史书很多其实近于演义,大学时候还很喜欢读××大传,××史类的书,这些史书的特点是,一是全是帝王将相的“相斫史”,二则内容近于小说,远离历史真实,三是脸谱化人物,做史者眼中只有黑白俩色。但曼彻斯特则不然,这本书虽以美国总统的更迭为主线,对四十年间历届政府的两党政治纷争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大事都给予特别的关注;但也对普通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如流行的衣饰发型、音乐电影,学校枪击,工人、退伍军人和黑人的群众斗争等做了面面俱到的讲述;书中内容是根据大量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翔实可靠,真实严谨,没有那么多的为尊者讳的矫饰与迷雾,不偏袒不掩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真实的人;书中的伟人也不再是一副秉天地之正气毫无人味的样子,即使伟大如罗斯福,固然睿智,具有很多美德与修养,可只要是人,总难免会有些小缺点,这样的作者,这样的政府给予他写这些缺点的自由。

当我们站在这样的时间点上重新审视从1932年到1972年的40年间的`美国历史,我们无法仅仅将其视作太平洋彼岸一段远去的回忆,当改革走过三十个年头,当经济危机之剑高悬,当今天的中国也面临失业、经济危机、罢工、童工、矿难等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重读当日的美国吧:

“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毕业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实有5000人来应聘”,那些创造了60年代繁荣的美国人无法不在30年代仅仅为了面包而努力工作;

“作家路易斯??阿达米克亲眼见过,竟有些十来岁的女童工要从黎明到黄昏,不停地看管30台宽式织布机;在布鲁克林区的“血汗工厂”里,15岁左右的童工每周只挣二元七角八分。女工每周工作 50小时,报酬是二元三角九分。”当今天的人权组织带着人性的光辉指责亚洲的“血汗工厂”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它在曾经的美国是如此的合理又合法;而当我们对今天的A股深恶痛绝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纽约证券交易所行情牌上的股票价格,只等于1929年的 11%;投资者的损失达740亿元”;“西弗吉尼亚州的医院要病人保证交医疗费才收”, 同样在西弗吉尼亚州,“统一煤炭公司第九号矿井爆炸,活埋了78人”,“富人脑满肠肥,大众饥肠辘辘”“这边是悲惨万状的地狱,那边一条马路 之隔就是一座座灯火辉煌的高楼矗立于凄然的月色之中。这些高楼是权力的顶峰,全世界的大部分财富就深锁在楼底坚固的地下库房里。”,“在60年代的某个时候,即使红灯亮了,他也直闯过去;药剂师把药给拿错了;有一个纽约妇女得到通知,要她交付她从来未打过的越大西洋通话的电话费,她拿起话筒要抗议,却听到电话里有小提琴演奏的声音,原来一家唱片公司 的电线和她家的串线了。”“看来什么事都越出了常轨”。更严重的是“那时美国人好像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这还是电影中充满梦想的国度吗?透过曼哈顿高楼闪烁的灯光,好莱坞璀璨的星光与自由女神的希望火炬,真实的美国姗姗而来。

为了光荣与梦想 篇7

关于海派的缘起, 也许没有人能详细的道出, 甚至没有具体的文献可考, 而这一文化流派却有着常人琢磨不透的深邃灵魂。麦家说“年轻时的我们总会拿起不安的钢笔高声倾诉流逝的时光”。岁月把往事塑造成故事, 时光把风景雕刻成风情。仿佛隔了几个世纪, 漂白了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 我们摊开书本, 让心灵在路上, 同渐行渐远的青春一起欢笑留恋, 如同那最初的遇见。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 在良友书坊待上一天, 放空心情, 只做自己。抛却俗世的历炼在静静的回想书中的景致, 会有淡淡的温馨涌上心头。

转角遇到海

良友书坊默默地隐于青岛栈桥附近一处德式老建筑之中, 保留了原有的结构, 一块不起眼的招牌显示着它的存在。远远看去, 红砖黑瓦, 方窗石框, 散发着浓浓的“上海味”。这种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住宅, 外观厚实坚固, 内里简约实用, 自成一局, 颇有闹中取静的韵味。书房创办于2006年, 置身青岛, 却挥舞着海派“良友”的重生之旗, 为了致敬, 为了传承, 为了再现多元时代的文化梦想与光荣。书坊老板深爱着海派文化, 执着地继续着《良友》、《闲话》等系列图书的出版, 他将现当代艺术传播与历史现场的重返再现, 兼顾整理区域文学和艺术文献, 同时不忘致力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和文化传统的修复, 以及独立的知识分子省察。他相信聚合和坚守的力量, 相信理想主义的文化延续的神圣, 他坚决于“行动, 是一切思想和梦想最有效的姿势”。

走进良友书坊, 能看见小巧精致的书柜, 榆木和松木的材质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淳朴之风, 嗅着青岛休闲的海风, 仿佛随时都能穿越于老上海的格调之中。良友书坊最初的经营以艺术展览、画报出版、咖啡艺术为主, 客人也大多是文化圈人士和文艺青年。因为地处青岛标志性旅游景点栈桥旁, 通常还有很多背包客出现在书坊里。后来, 依托成熟、有影响力的文化展览, 依傍旅游景区的天然优势, 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慢邮服务。也就是说, 未来的某个时间、某个人, 将收到你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寄给他的信件, 不论这个人是谁, 打开信封的瞬间, 都有无限地感慨吧……书坊开在老式的阁楼内, 出售的却是独特个性、富有创意、领先潮流的商品。在良友书坊, 你可以寻得北方其他地区难得一见的怀旧小物品或定制高端海派旗袍。这里是综合性海派文化传播的秘密角落, 是创意者的乐土, 梦想的家园。

身在琴岛, 魂归中城

因为依附于德式老建筑, 良友书坊利用原有的梁柱结构对空间进行了分割, 散布其中的海派家具亦是按照这个空间布局摆放。海派家具是一种在近代上海滩形成的家居风格, 在许多方面都流露出中国传统家具的“影子”, 从早期的对西方传统家具的仿制到后来的集中西方文化于一体的革新, 都体现其在用材、加工、装饰、以及意义方面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在技艺方面, 海派家具沿袭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框架结构形式、榫卯接合技术、以及细部的特殊处理等。这些技术能使木构造具有较强的稳固性, 因此海派家具始终传承着这种传统的结构形式和接合技术, 并长期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甚至, 可以认为海派家具是受西方文化与生活行为影响之下的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异化。这一切印刻着老上海的形, 流淌着海派的魂, 现在看来是那么地遥远, 却又是多么地清晰。

默然、寂静、欢喜

漫步在良友书坊的回廊里, 走马观花地看着胭脂香粉的海报, 不经意间就能撞见友好的陌生人, 有白皮肤的、黄皮肤的、黑皮肤的, 他们喜欢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 手擎一杯浓醇的现磨咖啡, 坐在斑驳陆离的红砖黑门前, 瞅着熙熙攘攘的人流, 边喝边聊着。那情形仿佛就沉浸在老上海的市井生活中了。在这个文化与商业搏杀的年代, 文化似乎是常败将军, 但在这里, 海派以其不朽的坚韧赢得了人们的驻足和偏爱。

郎平:光荣与梦想 篇8

郎平是我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是上世纪8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有“铁榔头”之称。

197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崭露头角,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1981年她随队获德国不来梅国际排球邀请赛冠军,个人获得“最佳攻球手奖”,同年还获得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个人获“优秀运动员奖”;1982年获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九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金牌;1983年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得冠军,1984年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1985年获第四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并获“优秀运动员奖”和“最佳运动员奖”。1985年郎平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1987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并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后赴国外打球,并担任排球教练,1996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2008年率领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夺得北京奥运会银牌。

郎平于1980年被国家授予“运动健将”称号;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此后多次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并四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2002年她以全票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迄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光荣与梦想》观后感体会与感悟 篇9

党员干部要忆苦思甜,从“苦”中汲取精神力量。回顾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的历史,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风险和困难,但也从这些苦难中不断成长,在革命年代形成了英勇向前、视死如归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在建设新中国初期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敢闯敢试、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的精神创造了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因此,党员干部要牢记这段艰难跋涉的历史,去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过去成功的来之不易,防范思想懈怠的风险,在忆苦思甜中汲取前进动力,在忆苦思甜中保持初心不改。

党员干部要“自讨苦吃”,从“苦”中磨炼钢铁意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唯有经过苦难的洗礼,才能完成成长的蜕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一些党员干部也开始图安逸、求享受,不愿吃苦、不会吃苦,遇到问题或推脱搪塞,或应付了事,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意志。改变这一状态,就需要党员干部学会去“自讨苦吃”,去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增长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去条件艰苦的基层深入群众、广接地气,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价值取向,遇到挑战敢于迎难而上,遇到矛盾敢于较真碰硬,在“吃苦”的过程中磨炼担当作为的品质意志,把自身锻炼成一名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1000字 篇10

纵览这四十年间,经历了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等历史性重大事件,随着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一位位政坛风云人物闪亮登场又嫣然远去,历史仿佛一个巨大的滚轮,不断向前飞速前进。

时代的节奏如此之快,每一代美国公民,每一位政坛领袖,每一次游行与运动,都包含着弱小个体的心中怀揣的小小梦想。他们或许偏激,狭隘,自私;或许过于理想化,或许茫目摇摆,但小小的梦想与光荣的使命感让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大浪潮下翻腾,这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年代。

惨烈的太平洋战争奠定了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以血和泪交织的黑人民权运动改变了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泥潭中越陷越深的越南战争牺牲了上万的美国大兵,从原子弹的诞生到氢弹的诞生,核武器的不断升级在预示着国力强盛的同时又为无辜的平民带来了残忍的核污染核辐射以及无穷的后患。如果说历史是场轮回,那么我们就是这无数轮回中最微不足道的渺小个体。但个体的思想,愿望,行动的力量不断汇聚爆发,又带来了历史的新篇章。

光荣与梦想 篇11

是怎样的向往,把这满眼的蔚蓝,定格成梦开始的地方

是怎样的芬芳,让记忆反锁,在青山隽永中流淌

是怎样的信仰,澎湃你我的青春,共谱心中绿色乐章

是渔家妈祖的星火,是崂山道隐的清修

是生活翘首以盼的期待,是自然回归本底的诗行

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召唤,是文化尽情喷薄的张扬

是你,是我,是我们共同的光荣与梦想

当世园的旋律,唤醒百果山远逝的过往

是怎样的力量,让这片广袤山林,重新进发希望的光

是怎样的青翠,正轻柔复苏,在疏渠筑路间闪亮

是怎样的使命,牵系你我的未来,开启无悔人生篇章

是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山海和韵的浪漫

是春生诉不尽的温柔,是夏长挽不住的脚步

是秋收止不住的喜悦,是冬藏恋不够的清幽

是你,是我,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与光荣

我们用智慧应对市场开发,甘之如饴

我们把心血镌刻在石上,风雨同舟

我们用激情奉送文化盛宴,精彩纷呈

我们用青春铭记那些花儿,明媚如初

我们用双手勾勒世园最美的轮廓,那是用真情谱写着最动听的歌

我们总是忍不住用相机拍下世园的颜色,那是七彩斑斓的梦啊

我们总是忍不住低头抚慰满目的花草,要和种下的树一起成长

我们总是忍不住徜徉在每个展园的路口,感受“五洲聚会中华团圆”的荣光

而我们,只能轻倚时光的一隅,凭一支瘦笔,用文字铭记那些不朽的段落

怎能忘,四时芳菲坡上花

怎能忘,山中淡淡流年香

曾拥有,出发时激情似海,斗志昂扬

更盼望,抵达时青出于蓝,淡然如山

来吧,让我们一起去看山

来吧,让我们一起去看海

来吧,让自然走进生活

为了同一个梦想 篇12

从最早的建网,建库,建资源,到引进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电子投票器,乃至最新的3D打印技术,我们一直在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再到“互联网+教育”,我们探索过许多教育教学模式,至今也还在探索。中间走过不少弯路,遇过许多挫折,也遭遇了一些不理解乃至讽刺挖苦,但我们始终不改初心。

有人说我们烧钱,有人说我们说大话,有人说我们瞎折腾,我们都认了。但有一点我们始终坚信不移,那就是时代真的不同了,教育教学已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

互联网的出现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划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更使这个时代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微课、慕课风起云涌,创新、创业、创客一浪高过一浪。

从一点点小心翼翼地接触,到全身心拥抱,我们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认识逐渐深入。从引进平板电脑、电子白板、3D打印机等这些终端设备,到智能手机进课堂、移动互联网进课堂,与世界互联互通、交流分享,我们开始摸清了数字时代教与学变化的规律。

这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万象纷呈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固守的时代;像风一样难以捉摸、像海浪一样起伏不定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选择做一个搏击风浪的勇者,而不做躲在港湾里的懦夫。我们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取得成功。我们相信现在已到了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并且已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中国梦与我的梦,光荣与梦想 篇13

李主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马汀路德金梦想黑人和白人的平等;袁隆平梦想发展杂交稻,造福全世界;李连杰梦想把武术传播到世界;陆士谔的世博梦,孙中山的三峡梦,方志敏的强国梦;作为物理专业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它一直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那就是——成为一名知名的物理学家。同样地,对于一个由13亿同胞、56个民族组成的大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

想想近代历史上的中国,历经沧桑,受尽凌辱,从1840年开始,中国经历了从被打开国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再到被日本铁蹄践踏······究其原因,是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封建中国远远被抛在了后面。科学技术的落后,使中国从一个天朝大国,逐渐沦为一个落后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国家。

还记得,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旺则国兴旺,少年心怀梦想,则国充满希望。

小时候,从初中开始,就励志自己要成为举世闻名、影响百世的大物理学家。为什么要成为物理学家?因为物理学的每一次新突破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甚至会持续百年之久;除此之外,物理学定律还预示着永恒,诠释着真理,物理学的每一个方程式都隐含着亘古不变的自然真理。所以我一直都坚信物理学是人类科学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影响最为广泛的自然科学。慢慢的,我长大了,逐渐地发现科学家不是那么简单。他们,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他们,赢来了祖国崭新的明天。尽管现在我离科学家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许会经历无尽的苦难,有跌倒,有风雨,有荆棘,但是我会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因为我相信,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可以弹出世间绝唱;只有经历困难,才有冲破阴霾的力量;只有忍受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能力!

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是我个人的梦想,而我个人的梦想也是13亿华夏子孙的“中国梦”中的一部分。一个人,是渺小的,但是当他和祖国联系起来是,就是伟大的;一个梦想,是渺小的,但是当它成为祖国的梦想时,就是不可估量的。我梦想成为一个可以为祖国做贡献的科学家,我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总书记还曾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今天,中国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发展仍有无限空间,中国人还需要鼓足干劲、共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党的十八大集中全党智慧,体现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提出了宏伟奋斗目标,描绘了壮丽发展蓝图,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敢做梦”、“能圆梦”、“拥抱梦”的决心和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坚信,只要努力向着太阳,我们就是一朵朵灿烂的向日葵,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中华人民的伟大梦想——中国梦!

为了光荣与梦想 篇14

“做CEO最主要的工作是Kill ideas,提十个想法,九个我都会说N0”–李彦宏

这个问题在很多公司都是个问题。老板不是只需要干两件事,一提需求,二催进度。 为什么乔布斯能够成为传奇,库克说:“乔布斯在位时他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否决大家想出的绝大部分创意,而使公司集中力量专注于其中两三个创意并将之变成现实。”我觉得这个放在一个项目中也是合适的,一个项目中哪些需求是合适的,哪些需求是不合适的,这个实在是项目开发中最重要的工作,简而言之,我认为,一个能控制需求的人比一个提需求的人作用还要大。

在这个项目中,很遗憾的是老板没有能成为那个控制需求的人,很幸运的是,老板让我部分的承担了控制需求的工作(虽然也有一些没有能控制的需求),在经历了这个项目后,虽然我非常确定项目最需要被控制的的有两点,一是过于远大的理想目标,二是不具体的需求。但是其实到最后,我自己也不确定,“只要精品”的需求对项目带来的延期到底值不值得。因为这四个字,让美术来回的换了不知道多少次资源,对项目延期的直接影响就在一周以上。而新添的宠物养成,宠物馆,到底算不算是游戏的亮点,对我们游戏能够登顶中国总榜,到底有没有帮助。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要是我没有在中途坚持过自己对控制需求,先出产品的想法,那么到现在,项目还在开发过程中……

繁华与背影光荣与梦想 篇15

对我来说,古巴就是一个传奇。一是这个国家距中国实在太遥远,去之前除了古巴糖和革命外知之甚少;二是这还是个在“美帝”眼皮底下坚持了60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到北美工作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古巴走走看看。终于在今年春节有了这样的机会,去了它的首都哈瓦那和海滨城市巴拉德罗。

古巴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位于北纬19°至24°,大体与我国海南岛纬度相当,夏天酷暑炎热,不时有飓风来袭,冬天则相当舒适,平均气温20多度。每年11月到来年4月是古巴旅游旺季,会享福的加拿大人成群结队地来古度假。

古巴地理位置险要,扼守巴拿马运河与美国东岸之间的海路要道,距美国佛罗里达最近距离仅有145公里,被形容为“墨西哥湾的钥匙”。古巴国名在土著语言中意为“肥沃之地”,自从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到达该岛后,西班牙人就赖着不肯走,其殖民统治一直沿续到1898年被美国人打跑为止。1762年英国人曾短暂占领过,一年后西班牙人用佛罗里达换回了古巴。

古巴和远东的菲律宾有些相似,都被西班牙殖民多年,19世纪末几乎同时被后起的美国夺走后实现名义上的独立。但在经历了20世纪风云变幻后,两个国家的命运却有了天壤之别。现今菲律宾仍是美国的小兄弟,政治经济社会全面美国化,有参众两院,说英语,除了大多数国民信奉天主教和剩下的几处城堡外,几乎看不到西班牙人的影子。古巴则仍在语言、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保留了西班牙400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在古期间看到与美国有关的最多的东西,除了比白宫还要雄伟的古巴参议院旧址,就是古巴革命后美国人仓皇跑路时留下来的大量老爷车了。

在中国人眼里,古巴是个年轻的国家,但在拉美地区这里却是遍地古迹,我遇到的一个哥斯达黎加人对此羡慕不已。哈瓦那老城区位于哈瓦那湾入口处,城区面积并不大,40分钟就可以从头走到尾,但大量的从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巴洛克建筑到受美苏影响而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和装饰主义的建筑,古香古色,保存完好,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目录。据说1950年代的巴蒂斯塔政权曾因为街道狭窄,无法满足美国游客对酒店和娱乐场所的需求,决定拆除老城区,幸亏革命及时阻止了这一疯狂的计划,使我们今天仍能一饱眼福。

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作为加勒比最大港口的哈瓦那开始迅速发展,至50年代已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据记载,1958年古巴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当年的意大利相差无几,上世纪50年代的哈瓦那人曾把当时的美国迈阿密轻蔑地称为“乡下”。如今漫步在老城区,殖民地城堡、总督府、侯爵府、教堂、博物馆、酒吧、餐馆林立,不难想象当年灯红酒绿的繁华景象。

加勒比海上的“明灯”

在古巴,革命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去古巴之前我一直有个疑问,这个岛国何以能够在60多年前独树一帜地建立起美洲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这个外表看上去的穷国为何能在苏东剧变后仍多年立于不败之地?几天的走马观花或许让我找到了一个粗浅的答案。

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古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巴建立了高效完善的基础医疗体制,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医疗投入占GDP10%左右,平均每163人就拥有一名医生,生物医药和多项重要公共健康指数都达到了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水平,数十年来向世界100多个国家派出了12.6万名卫生工作者,目前还有36400名古巴医生、牙科大夫、护士、技术员、工程师在几十个国家提供援助,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国也有数百名留学生在古巴学习医学。

古巴的教育普及程度在整个拉美国家中名列前茅,教育支出常年占财政支出的一成左右。各级学校均为公立,一律免学费和书本费,还免费提供伙食和校服。小学入学率为100%,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受教育总人数的57%,识字率达99.9%,居世界先进水平。古巴也是体育强国,排球、棒球、田径、拳击实力强大,全民免费观看各项体育比赛。这个只有1280万人的国家涌现出无数世界冠军,古巴女排在国际赛事中多次与中国队对决,罗伯斯曾刷新了由刘翔保持的男子110米跨栏世界纪录。

古巴文化艺术也很发达,我们在哈瓦那看了一场芭蕾舞《天鹅湖》,演出十分精彩。更令我们敬佩的是,古巴观众的文化素养相当高。演出开始前,剧场突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原来是德高望重的芭蕾舞泰斗Alicia Alonso也到场观看。演出结束后,这位艺术老前辈率领演员谢幕,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一位“小众”的艺术家能够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被热捧,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经济动物”汗颜。

古巴人均工资收入并不高,医生月收入仅相当于两三百元人民币,但世界银行公布的人均GDP却与中国差不多。哈瓦那街头市民穿着体面,营养良好,看来这个国家的福利还是很好的,工资并不代表一切收入。2006年,古巴成为全球惟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国家。2014年,古巴凭借78.3岁的预期寿命和99.9%的识字率,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行列。

古巴社会治安良好,游客即使深夜逛街也没有任何安全担心。这可能得益于古巴受教育程度高,或者与社会贫富差距不大有关。古巴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美国压力之下坚持这么长时间,主要原因还在于卡斯特罗两兄弟的执政,以及他们的政策惠及了广大民众,顺应了古巴社会最迫切的诉求。

我在朝鲜学习过一年,曾在越南从北走到南,也曾在老挝从南走到北,加上古巴,就把当今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全了。在我看来,可以把这些国家分成两类,一类是中国、越南和老挝,均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另一类就是朝鲜和古巴,总体上还在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不过,2011年,劳尔·卡斯特罗担任最高领导人后,古巴也启动了经济改革计划,明确继续以基本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及依据个人能力和劳动进行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为基础,部分放松管制,将个体工商业者的经营许可范围由29个扩大到178个,2013年还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哈瓦那街头,私人餐厅、旅馆、咖啡馆和理发店随处可见,居民乐于与外国人交往,各方面的自由度要比我们改革开放前宽松不少。

nlc202309011520

当然,目前古巴的改革还很有限,没有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据当地中国留学生说,古国营企业人浮于事,吃大锅饭,常常出工不出力,国家和企业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损公肥私之类的事件十分普遍。改革措施出台后,分配领域的脑体倒挂现象比较突出,一个出租车司机就对小商小贩和警察的收入比医生和博士的还高而愤愤不平,当我问他是想改变政府还是希望政府有所改革的时候,他想了想说,还是希望政府做出一些改革。

“菲德尔”与“切”

卡斯特罗与格瓦拉是古巴革命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是古巴的另外一个传奇,他们被古巴人亲切地称为“菲德尔”与“切”。这两位革命领袖都出身高贵,却都富有反抗精神,从小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刻的感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运动。1956年11月的一个深夜,几乎没有什么战斗经验的老卡与格瓦拉率领区区81名战友乘坐“格拉玛”号游艇从墨西哥返回古巴,但一上岸即遭到狙击,最后只剩下12人到山区打游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仅两年过后古巴革命就取得了胜利,1959年起义军在万民欢呼声中挺进首都哈瓦那,此时老卡和格瓦拉分别才33岁和31岁!

古巴革命领袖都极具个人魅力,传奇般的经历和顽强的英雄气概使老卡和格瓦拉的感染力超乎寻常,已经成为古巴革命的象征。老卡数十年来以一身戎装和遒劲虬髯出现在世人面前,率领古巴人民打破美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入侵、颠覆暗杀,坚持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他原是个法律博士和律师,早年起义失败被捕后曾为自己辩护,高呼:“历史将宣判我无罪,为祖国而死就是永生!”老卡的魅力即使在他的敌人面前也无法阻挡。美国中情局曾策划让他的老友在餐厅刺杀他,当机会到来时,这名损友居然在即将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崩溃了,一屁股瘫软在地,眼睁睁看着老卡吃完饭从容离去。还有一次,中情局绑架了他的一个德国情人玛莉塔,对其洗脑后送回古巴行刺老卡。老卡觉察出有异,大度地把手枪递给她,说:“你是来杀我的吧?给,开枪吧。”面对气度非凡的老卡,百炼钢顿成绕指柔,玛莉塔扔掉手枪哭着说:“哦,菲德尔,我不能。”多么狗血的剧情,居然就发生了!

格瓦拉原本是阿根廷人,医学院学习期间曾休学一年与同伴骑摩托车穿越整个南美洲,深刻了解到拉丁美洲人民的贫穷与苦难,逐渐产生了国际主义理想(他曾对当年大学时期的我产生极大的鼓舞,但我终究没有领袖的勇气,只是买了件印有格瓦拉头像的T恤穿在身上)。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遇到了老卡兄弟,作为军医参加了古巴革命,之后他在药箱和子弹箱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成功后,格瓦拉被授予古巴国籍,但他短暂担任古巴军事监狱检察长和国家银行行长等职后于1965年再次投身世界革命,先后在刚果和玻利维亚打游击,两年后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

格瓦拉的魅力如同甘醇,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浓烈。如果说老卡是个坚定的革命主义领袖的话,格瓦拉的浪漫主义色彩就更加浓厚一些。虽然格瓦拉曾被周总理批评为“脱离群众、放把火就走的盲动主义”,但“一个阿根廷青年,毫无利己的动机,投身于古巴的革命事业;革命成功后,舍弃在古巴的高官和权位,继续投身于非洲和拉美的革命事业,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做到了世界上99%的人做不到的事”。格瓦拉牺牲时才37岁,死在了浪漫的理想中。他那张戴着贝雷帽、目视远方的标志性肖像,已经成为20世纪最具革命性、最有战斗力的标志。

在今天的古巴,老卡和格瓦拉的光辉形象仍然随处可见。老卡虽已年近90岁,但不时还能发出钢刀般的言论。格瓦拉斯人已逝,但在古巴有他的墓、铜像,还有以他命名的广场。两人的形象更是经常同时出现在挂历、海报上,更重要的,存在于古巴人民的心中。

我的中国心

古巴华人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最初的华人于1847年乘坐苦力船抵达哈瓦那。当时西班牙人引入华工到古巴,是为了取代已被取缔的黑奴制度,事实上华工地位无异于奴隶。据记载,从1847年至1902年输入古巴的华工总计15万人,途中死亡率高达10%以上。西班牙人拟定的华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华工一旦与中介者签约,“便得放弃与其工作性质相左的基本人权”。可以说,早年古巴华人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后来华工积极投入古巴独立战争。古巴人对华工在独立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感怀念与感激,1931年在哈瓦那竖起一座两丈高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面用西班牙文刻着“古巴的中国人无逃兵,古巴的中国人无叛徒”。

19世纪中后期,华人经营有方,日渐富裕,最多时有十多万人生活在古巴。虽然古巴距故国遥远,但华人心系祖国,在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中均曾积极募捐。由于古巴华人多为有产者,因此在古巴革命后大多移居他国。现在纯粹的老华侨不到300人。现存的古巴唐人街坐落在哈瓦那市中心,紧靠国会大厦,入口处有个高大的中国式牌坊,上书“华人街”,但事实上已没有多少中国痕迹。里面的“中国城”也不大,有三四家中餐馆,其中真正由华人经营的叫“天坛饭店”,老板是上海人、画家,据他自己说是陈逸飞的师兄,1990年代出国到古巴定居下来,一住就是20年。

资料上讲目前华人约占古巴总人口的1%,这可能把诸多混血的华裔包含在内了。在哈瓦那看完芭蕾舞,突然有人用中文跟我打招呼:“你好!”我扭头一看,是个东方人面孔的老者。他说自己父亲是华人,母亲是西班牙人,自己是个艺术家。他基本上不会讲中文,只记得自己叫“邱清福”,他也不会讲英文,一个劲地抓住我们的手用西班牙语比划,仿佛遇到了多年未见的亲人。后来在老城区,碰到一个黑人小伙子,也是兴奋拿出他爷爷的照片给我们看,说他爷爷就是中国人,现在90多岁了还健在。由于种种原因,古巴的这些华裔可能一辈子都没到过中国,外表上也渐渐看不出华人的容貌了,但他们依然怀抱着一颗炽热的中国心,让我们十分感动。

我的Daiquiri在La Floridita,我的Mojito在Bodeguita

海明威是美国人,古巴人同样热爱他。海明威一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哈瓦那度过,他曾经这样描述古巴:“我热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使人感觉像家一样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乡,就是命运归宿的地方。”海明威在古巴先后住在“两个世界饭店”和维西亚庄园,其足迹遍布哈瓦那。

“两个世界饭店”建于1923年,位于哈瓦那老城区总督府——现城市博物馆后面的繁华地段。从1928年到1939年,海明威每次来古巴都住在这里,饭店老板把511房间留给他专用,该房间推窗可见哈瓦那湾和老城区。由于环境与设施安逸舒适,海明威在这里完成了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部分章节并为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现在该房间已被开辟成一个小型的海明威博物馆,十几平米,一张单人床,还有他用过的打字机,里面的陈设与当初一模一样,仿佛主人刚刚出门。

海明威有句名言:“我的Daiquiri在La Floridita,我的Mojito在Bodeguita”。Mojiho是一种鸡尾酒,由古巴特产朗姆酒和薄荷、柠檬、苏打水调制而成,是海明威的最爱。Bodeguita又叫五分钱小酒店,离“两个世界饭店”不远,现在仍是熙熙攘攘,游客当然也是来这里喝一杯Mojito,体验一把大文豪当年的氛围。海明威手书的那句名言就挂在酒吧最显眼的位置——酒柜正中央,四周墙壁上布满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签名和涂鸦,还有巴西前总理卢拉和多位世界政要的照片。

海明威亲身经历过巴蒂斯塔政权的恐怖统治,曾写过反对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统治的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曾想方设法给他戴上共产党员的帽子。海明威欢迎古巴革命,与卡斯特罗关系不错,两人还一起举办过钓鱼比赛。但随着古美关系交恶,海明威在哈瓦那过冬、在爱荷达避暑的日子难再继续,不得不在两个祖国之间做出抉择。1960年海明威回到美国,一年后去世。

(作者为青年外交官、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机设专业前沿讲座下一篇:公路工程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