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2024-08-14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通用9篇)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篇1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全区教育工作以办“均衡普惠、优质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总体工作定位,以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重点,以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提高教育质量、维护安全稳定为核心,解放思想,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2015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项目建设进展顺利。XX区第一小学操场主席台新建及室外运动场改造工程、XX区第二小学学生食堂周边铺装硬化及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双湾镇中心小学学生生活区改造维修工程于6月19日完成招投标,7月份开工建设,已全部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双湾镇天生炕小学附属幼儿园改造工程于7月3日完成招投标后开工建设,8月份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和控辍保学工作,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6%。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确定实施项目学校5所,计划建设的64间平板一体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已经省教育厅完成招标工作,等待接受安装。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举办了XX区教育系统首届汉字听写大赛,有力提升了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和校园文化品位。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考生;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顺利完成了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夏季初中会考及大中专院校招生报名、体检、考试、建档和填报志愿等工作。

(四)教研教改日益创新。组建了XX区各学科教育研究会,对全区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进行了诊断;在区直各校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录制校级优课80节,评选区级优课22节,其中6节被评为市级优课,目前已送省上参评。组织427人参加全国小学英语竞赛,11人获得一等奖,6人获得二等奖;组织34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1人获得一等奖。集中结题鉴定省级课题12项,市级课题2项;申报2015年省级立项课题17项,4项立项。

(五)师资素质大幅提高。将2015年确定为全区教师基本技能提高管理年,制定下发了《XX区教师能力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XX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根据教师个体差异,分年龄、分专业、分岗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继续和金川总校开展校际合作交流,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广泛开展了结对帮扶、对口交流、城乡互动活动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下发了《XX区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各中小学严格按照发放办法落实班主任工作津贴,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六)体育运动深入推进。成功举办了“公益体彩快乐操场”体育器材捐赠仪式、“百万音响进村社”音响发放仪式、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浪漫花城·喜迎中秋”及2500人参加的“全民健步走”等活动,为各社区健身站点发放音响42套,为双湾镇中小学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体育器材,培训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1名。组队参加了XX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了成人组男子篮球第一名、男子排球第一名、广播操比赛第一名、沙滩排球第一名等优异成绩。申报并经省政府确定的高岸子社区和龙云里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工程于6月底完成招投标,8月开工建设,9月中旬建设完成,10月28日顺利通过省体育局对惠民工程的验收工作,现已投入使用。

(七)救助体系更趋规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一餐”等教育救助政策,全年补助农村公用经费274万元,免除城市学生杂费59.69万元,寄宿生困难生活补助88.57万元,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418.17万元;为306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186.75万元;完成2014年“万名品学兼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为2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资助,金额2.25万元。

(八)安全教育长抓不懈。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指导与管理,多次召开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会议,部署安全工作;制定下发了《XX区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安全主体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对学校安全工作实施“一岗双责”制;联合安监、公安、交通、消防、卫生、药监等部门多次对校园安全、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卫生、交通、消防等方面进行了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健全了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二是科学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学前教育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督导评估,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努力解决“农村教育弱、城区教育挤”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区义务教育的均衡普惠水平。

三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基石。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建构学校德育格局,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校打造学校体艺特色,搭建学生个性发展平台。探索建立涵盖学生品德修养、学业水平等主要方面和若干关键性指标的多元综合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着力推进有效作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激励、惩处、监督、保障等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水平不断提升。巩固扩大全区教师基本技能提高管理年(2015年)活动成果,继续对教师分类培训、分类提高,对校级领导进行听、评课考核,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

五是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科学发展水平。深化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对教学设计、环境创设等开展深入研究,形成有效策略,打造有效、高效课堂。完成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收官之年的总结工作,引导学校不断完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文环境,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以人文校园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出台《XX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评估办法》,持续推动校园文化向纵深、品牌、特色发展。

六是抓实党风政风行风,构建风清气正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夯实“一岗双责”安全主体责任,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行政审批制度的管理监督,深化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人事、评优奖先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教意识。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篇2

一、主要任务

(一) 以均衡发展为目标,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初我厅已经促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接下来要抓好落实, 加快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创建, 下大力气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发展差距, 确保海口市龙华区、文昌、琼海、洋浦等第一批四个县 (市、区) 按期实现均衡并申请教育部审核认定, 重点指导好海口市美兰区和屯昌县等第二批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的县 (市、区) 。组织实施好思源实验学校首批优质教育资源拓展项目。二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 逐步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针对部分地区“两基”后出现辍学现象反弹的状况, 要进一步强化措施, 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 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一个都不少”。三是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 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开学检查, 对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进行通报并严肃查处, 重点清理整顿“挂靠学籍”的行为。加强教材、教辅材料的使用与管理。

(二) 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 着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一是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今年是我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 要落实好三年行动计划并制定新一轮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好《海南省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的意见》, 开展幼儿园评估定级、未注册幼儿园清理整顿、已注册幼儿园年检复查等工作。督促市县加快推进幼儿园项目建设进度, 全面完成2011年和2012年的幼儿园建设项目, 加快推进2013年51所幼儿园建设。实施好省级示范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项目。二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海南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加强落实, 深化普通高中课改和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建设, 探索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2013年省内公办本科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三是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组织实施好普通高中改善条件建设工程, 新增普通高中学位6000个以上, 力争新增3所左右的“省一级学校”。

(三) 着力推进中职教育内涵发展, 不断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

一是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完成2012年13所省属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并加快推进2013年项目。力争新增2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和专业建设, 加大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市县中等职业学校工作力度。二是加强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做好13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积极探索招生模式改革, 优化招生结构, 确保完成年度招生任务。研究制定中职学校有关专业建设标准, 加强重点专业和品牌优势专业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推动中职学校管理规范化。三是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对“巾帼励志班”、“村官班”、“建筑类专业实验班”等办学形式的管理。加强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和开放办学、合作办学。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四) 注重内涵发展, 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着力推动重点大学和重点项目建设。指导海南大学实施好“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等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加大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建设力度和琼州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省市共建工作力度。依托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好开放大学。扎实推进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和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省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二是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继续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项目。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继续实施好高校质量工程。落实好国家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 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三是着力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重点学科建设。指导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分别做好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工作。指导琼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五)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各地各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今年要着重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去年年底出台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及配套文件, 促请省政府出台我省实施意见, 并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活动, 继续开展教师自查自评活动, 落实好教师坐班制、集体备课制等各项教学常规, 重点整治不关爱学生、工作责任心不强和有偿补课等行为。组织开展全省“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书育人楷模”评选。二是组织实施好2013年国培、省培计划, 指导市县组织实施好市县级教师培训。开展上海、天津对口支援跟班培训、海口市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培训等专项培训。三是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指导屯昌做好在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 指导海口市全面完成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做好特岗教师招聘工作, 落实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四是完成中职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 继续做好中职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加快市县职校教师职称由普教职称向职教职称转化。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遴选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等项目。

(六) 坚持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在全省中小学校扎实开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我先行”、文明交通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创建绿色文明校园。组织开展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进一步做好体育卫生工作。促请省政府出台我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和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学生体质监测,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使我省实施面和及格率分别达到85%以上。深入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三是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开足开好艺术教育类课程, 深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 力争让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四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修订地方课程, 规范中小学课程设置与实施。加强义务教育样本校建设, 推动课改规范校、特色校创建。做好有效教学实验成果推广, 打造一批样板校。扩大国学教育的试点区域和试点年级。

(七) 改革创新, 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六项国家级和四项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做好有关组织、协调和实施指导工作。二是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全面完成我省标准化考场建设, 推进我省考试命题评价中心建设。推进“云海工程”建设、高职专科自主招生、自学考试课程衔接等各项改革。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实施准备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指导和评估文昌、琼海、洋浦、海口龙华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申请教育部审核认定, 复查屯昌和海口市美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修订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 初步构建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四是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推动我省高校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合作举办高等院校项目落地。出台我省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管理办法, 制订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审定和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批权由教育部划转到地方的实施细则。启动中国 (海南) 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海南中学国际学校建设。加强与天津、武汉等教育发达地区和名校的合作。

(八)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加强教育项目和资金的管理

一是加大筹措教育经费力度。重点保障落实好各项教育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资金。积极争取增加省部共建资金、中央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债券及土地出让收益等教育专款及扩大其支持范围。启动高中债务化解工作, 进一步加强高校贷款管理。研究制定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二是加强教育系统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建立教育系统预算项目库, 进一步规范预算项目编审程序, 加快执行进度。加强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强教育系统审计制度建设, 着重开展基建项目审计工作, 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对重点项目实施竞争性分配。三是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做好各级各类学生的资助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 为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做好资金测算及分配。免除全省16.5万名中职在校学生学费, 积极研究中职全免学费后的综合配套政策。

(九)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当前要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和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二) 以一天也不耽误的实干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教育重点工作。

2013年, 教育领域共有13项重点工作、3项重点项目和2项为民办实事事项, 请大家务必高度重视重这些事项的推进, 有关责任单位要把抓落实作为全年工作的第一要务和重中之重。

(三)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执行力, 争当全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表率。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篇3

会议指出,过去5年是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省(区、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明显提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谋划和推动“十三五”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很好基础。

会议强调,“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谋划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期盼,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动态及影响,全面梳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适应需求,创造和提供有效的、优质的教育供给。“十三五”时期,要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瞄准教育现代化目标,科学定位、提前谋划、深化改革、依法治教,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更高的质量、更优的结构、更顺的体制、更强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要求,2016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重点抓好八件有全局影响的工作: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扶贫工作,积极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全力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会议还对职教战线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各项要求作了部署。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篇4

2010年度瑞安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2010学年对于瑞祥职专的师生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自从我校瑞祥新区的建校地块功能被改变后,全体教师的情绪就受到极大影响。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我们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科学观统领全局,坚持改革创新,经上级部门的大力配合,我们寻求到集团办学的新思路:即与我市的职教龙头——瑞安职业中专开展紧密式集团办学,从专业到师资都展开统一的规划和整合,使我们两校的特色专业都有发展前途,将优异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加大我市职教发展的步伐。目前集团化办学的大框架已经确定,细节问题也基本达成共识并签定了意向书报局党委研究。

全体教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和廉政知识、教育法规测试,总结廉政体会。开展党员创先争优“自愿服务岗”活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不甘落后。以庆贺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回顾党的艰难历程,并参演党的九十华诞庆典,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教师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工作的热情。加强校党支部自身建设,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促师德师风再上新台阶。

改革创新招生思路,积极利用市局开展提前招生的大好机会,成功组织了一场学生专业技能展示演出,着重宣传我们的特色专业,收到良好效果。本次提前招生考试分笔试、面试,考生504人,录取60人;三个星期学习时间共开设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礼仪、心理、营养健康课程,并进行结业考核、表彰优秀学员。预科班的教学成果显著,并且在社会上形成良好舆论导向,使我校招生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在今年中职招生普遍处于困境的大环境下提前、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加强班主任团队建设,坚持一月一次德育工作例会,加强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理论学习。强化安全教育(溺水、食品安全卫生);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实施礼仪活动周制度,继续完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班主任考核办法、德育学分制、寝室星级评比制度。大力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六届校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等。建立10个学生社团

定期开展活动并组织成果展示,今年的市艺术节比赛有三个项目获得瑞安市一等奖,有三个项目获得瑞安市三等奖。选送参加温州市比赛的剪纸作品获二等奖、素描作品获三等奖。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设计精美的专业宣传画报,并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活动镜框,真正体现“低碳”、“环保”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教室安装闭路电视,添置体育活动器材。

立足学校,以专业服务社会是我们学校团委工作的特色。学生们每周定期去市图书馆帮助整理图书、不定期在玉海广场举办义卖活动。学生响应温州市春芽计划的“爱驻夕阳关爱老人”活动号召,多次去西门社区、云江社区看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为帮助生病的文琼小姑娘,全校师生积极行动,共募捐2800元爱心款,东丰社区的同志们参加安阳街道的“唱红歌”活动,我校美容专业的三个老师四个学生自愿为他们做形象造型服务。我们志愿者活动得到社会一致好评,今年被评为温州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温州市团组织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瑞安市优秀团组织。团委书记翁丽洁同志被评为温州市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特色教研活动,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多下习作室,重视职高学生的就业实习,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就业搭建平台。立足市场,深入企业调研,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效率提高。加强了教研组队伍的建设,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通过各项教研活动,狠抓“五认真”教学常规的养成,同时立足课堂,发挥各自特色,开展多形式教研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

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 篇5

一、落实责任,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

20-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由市教育局承担的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有三项,分别是“加快五中、一外、二外、十二中、成成中学等10所名校双十二轨新校建设,完成二十七、五十三、六十中等10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强制性规范配建幼儿园、小学,满足宜居城市基本服务半径”、“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大幅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同时,在市委督察工作中,我局承担两项任务,其中一项与市政府第一项重点工作完全相同,另外一项为“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一)加快五中等10所名校双十二轨新校建设,完成二十七中等10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强制性规范配建幼儿园、小学,满足宜居城市基本服务半径

20-市新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共计20所。其中,异地新建学校10所,为5中新校、外国语新校、二外新校、成成中学新校、幼师新校、12中新校、卫校新校、职教园区、62中新校、教育园区学校;原址新改扩建学校10所,为27中、67中、11中、育英中学、60中、53中、五实验、进山中学、三实验中学(民航校区)、明德学校。总建筑面积876000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79398万元;至年底完成投资额29995万元。

为推进项目学校建设,市教育局积极请示政府,成立了新校建设办公室,并积极与规划、国土等部门沟通,推进项目学校建设步伐。目前,20所项目校已开工建设学校4所,分别为27中、67中、幼师新校区、11中;前期手续办理完毕,准备开工建设学校3所,分别为育英中学、成成中学新校区、明德学校;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学校13所,分别为5中新校区、外国语新校区、二外新校区、53中、五实验中学、三实验中学(民航校区)、60中、进山中学、12中新校区、太原卫校新校区、职教园区、62中、教育园区学校。待以上学校建设完工,我市直属学校的硬件水平将再上新台阶,同时能够解决62中、教育园区学校的历史遗留问题。

强制性规范配建幼儿园、小学方面,按照市政府要求,教育设施异地配套建设资金由市政务服务中心住建委窗口开始审核收取。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工作,由市规划局与市教育局规划处对接,提前介入审核。由市教育局起草了《关于-市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和验收移交长效机制工作方案》,现已上报市政府,目前法制办正在审核中。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大幅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在20-要计划完成三项工作,分别是到20-完成全市宽带网络“校校通”、“班班通”工作,再完成全市6%的多媒体教室建设,20-达到全市学校教室的92%。建设全部教师和初中60%以上学生“网络空间人人通”工程。三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857万元。

“校校通”、“班班通”及多媒体教室建设:“校校通”是指各级各类校园通宽带网络,“班班通”是指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直接进入班级。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到12月初,市直属普通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完成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室建设覆盖率达到100%。10县(市、区)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建设达到89.5%,多媒体教室覆盖达到89%。其中市直属中小学均已完成既定目标,10县(市、区)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平均值超计划1.5%,多媒体教室覆盖平均值超计划1%。

“网络空间人人通”工程建设:“网络空间人人通”是指每个教师、学生通过网络建立资源空间,实现资源互通和共享。20-市教育局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专家意见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并完善了项目的招标需求。12月初,向市政府提交“网络空间人人通”项目招标需求报告,共需资金240万元,已报政府招标采购。

(三)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近年来,我市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均衡,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至20-,全市已有45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占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60%以上。20-我市验收达标学校201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比例达到94.6%。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资源,提升质量

20-市教育局积极启动职业教育园区筹建工作,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开展首批重点建设专业建设工作,举办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加大中职招生宣传力度,探索中职学生基础素质监测机制,强化中职学校内部管理,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继续落实我省免学费全覆盖工作,全面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争取划拨资金对-市财政金融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市卫生学校药剂、助产专业实训室、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实训室、-市财贸学校客户信服务与电子商务实训室、-市交通学校汽修实训室、太原广播电视中专学校影视专业实训室、-市第七职业中学校网络安防及网络构建实训室等项目进行新改扩建。组织20-/20-学年度职业院校技能训练活动,安排20-年-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项目。组织-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展示活动,展现我市职业教育的成果。

20-,我市交通学校、市卫校、市财政金融学校、市财贸学校、市旅游职业学院等7所学校、42名学生、26名指导教师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终取得团体及个人项目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4个、优秀奖3个的好成绩。同时,我市积极申报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项目,-市财贸学校申报成功,获得省财政配套资金150万元。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英语专业评审通过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二、强力推进,确保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圆满完成

(一)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前教育阶段,年内投入资金5195万元,再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园28所,新增学位4807个;积极推进早教试点,探索政府购买民办园优质服务模式,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高位均衡发展为主题,切实夯实硬件、体制、师资和生源基础,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普通高中开始步入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坚持引导普通高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以高质量的特色办学,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平台。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以星级管理评估和示范院校建设为引领,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层次。

(二)致力教育均衡发展

因为历史原因,我市县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客观上存在差距,“择校热”现象随之产生。为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努力从整体上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20-年,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实施新校建设工程。20-五中、成成中学、外国语学校、第十八中学校等一批学校的新校建设提上日程。待这一批学校建设完工,我市学校的硬件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二是继续深化“联盟校”政策。从 20-月我市启动了以教师交流为重点的义务教育“联盟校”试点工作以来,全市“联盟校”总数达到152所,交流教师488名。目前,大多数潜力学校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已有效缓解了全市的择校压力。20-全市提出义务教育阶段10%的校长、教师进行交流,实际交流校长17.8%,交流教师 15.25%,进一步均衡了师资。

三是启动城乡合作共建项目。过去两年,市教育局分别与-市政府、-县政府、-县政府签署了教育合作共建协议书。此外,市教育局还组织城区的-区、-区、-区与农村的-市、-县、-县开展区域之间教育合作共建。作为试点,市直属成成中学、五中、十二中、十五中、十八中、外国语学校及太师一附小、二附小、三附小还分别与-市、-县、-县的部分学校开展校际合作共建,以此推进县域均衡发展。这是我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举措,标志着全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深度合作局面初步形成。此外,我市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向农村教师倾斜。近三年,农村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6名,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的1名;降低农村教师笔试分数线,仅20-年就有36名农村教师受益晋升职称。

(三)开展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制定了具体交流措施,确定了年终考核目标。校长交流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新提拔干部原则上必须交流;二是任职8年以上干部原则上必须交流;三是优质学校干部交流时原则上向薄弱学校倾斜;四是年轻干部交流原则上到边远学校锻炼。

教师交流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实行划片交流。

二是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与职称评审挂钩。

三是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与特级教师评选、评先选优挂钩。四是建立教师交流工作的保障机制。五是加强教师交流工作的考核。截至目前,完成交流校级干部203人(市直6人,县区197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校长(含副校长)人数(729人)的27.8%;20- 月份新学期,全市实际交流教师2551名,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16728名)的15.25%。两项任务均大幅度超额完成。

三、创新改革,教育亮点工作频现

(一)积极探索公办园入园模式

针对“入公办园难”问题,积极探索规范有效的入园模式。20-年,首先在7所市直属公办园园招生工作中明确招生方式,提出“五统一两不同”,即7所幼儿园统一时间向社会张贴招生通知(时间为五天)、统一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统一审核录取时间、统一对烈士子女或孤儿入园的优惠以及统一补录方式,同时允许各幼儿园根据本园所处位置特别是住宅小区配建的幼儿园有各自不同的招生范围和不同的招生条件。经过各园认真准备、周密安排与部署,在监察室和信息技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7所公办园顺利完成了秋季招生工作,为公办园招生工作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进一步推进招考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小升初”办法改革。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有效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对口直升,并加大统筹力度,确保每名小学毕业生有一个公办初中学校学位。对民办初中首次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入学。全市民办初中学校入学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和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办法是:确定部分试点学校,当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人数时,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时,招生计划数的30%采用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其余70%实行自主招生。

二是规范中考招生行为。严格按照经省教育厅批准下达的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和经市教育局严格限定的招生范围进行招生;不再招收推荐保送生,继续进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收定向生工作,并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严格普通高中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含择校生数)的10%,为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打下坚实基础;严格学籍管理,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学籍注册严格限定在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内,高一年级招生班容量严格控制在50人以内,三年内最大班容量不得突破55人,凡未经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录取考生或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学校)私自录取低于全市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普通高中学校学籍,不得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能领取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及时公开信息,保证公示时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继续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均衡编班。20-年全市小学新生均衡编班时间为8月26日,全市初中新生均衡编班时间为8月28日。在均衡编班当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公办、民办学校都按照市的统一规定,使用-市教育局统一编制的“-市小学和初中新生均衡编班系统”组织进行了均衡编班和均衡配置教师工作。同时,全市各学校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干部、新闻媒体记者及家长代表参加均衡编班的监督工作。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派出督查人员进行现场督查。

(三)严厉查处非法办学

为了进一步净化民办教育,草拟并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年查处非法办学机构工作安排的通知》(并政办函〔20-8号),并从7月份开始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排查摸底,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共查处非法培训机构385所;取缔2所非法民办学历学校,安全妥善分流了299名学生;整个查处过程有新闻媒体持续跟踪报道,在民办教育网上进行曝光了非法办学机构名单,在《太原日报》上公布了全市年检合格的406所民办培训学校及94个教学区,为市民、家长甄别非法、合法学校提供了依据;8月13日,市政府召开了20-年全市查处非法办学机构工作专题汇报会,对全市工作进行通报总结,形成了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排查摸底,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新闻媒体跟踪报道的工作机制。

四、规范办学,维护教育公平

严格规范基础教育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招生秩序,严格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民办学校按照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统一时间、统一程序等规定,组织进行中小学校招生工作,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有效维护了正常的招生秩序。认真调查处理违规补课行为。重申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通知精神,并提出具体落实要求。20-年,-市教育局先后对省教育厅转办的涉及-市中小学违规补课共7个批次的举报件进行了调查核实及处理。

坚持把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好上学”的工作立足点放在扩大教育资源上,通过加强中小学基本建设,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截至20-年9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101490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25%左右,约占全省随迁子女的三分之一强,切实保障了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633名,其中1788名被录取到省市示范高中。

同时,市教育局全面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收费减免政策,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困难家庭资助体系,建立了教育扶困助学制度,设立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奖励资金,并逐年大幅度提高奖励资金比例,由20-年的943万,提高到20-年7970万。近三年来,全市此项经费总计超过1个亿。从20-至今,共为包括随迁子女在内的2280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切实减轻随迁子女的经济负担。其次,推进考试招生改革,使随迁子女上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此外,办好“名师公益课堂”, 扩大了名师面对面辅导覆盖面,让随迁子女不出家门口就能分享到优质师资教育。通过以上举措,真正实现了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零障碍”、“全放开”、“同待遇”,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茁壮成长。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影响我市教育发展的问题有五个方面,主要是新校建设问题、“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一是部分新校建设进度仍然缓慢。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百姓对教育的迫切希望。改造薄弱学校。20-年,市政府确定新建、改扩建包括五中、成成等一大批优质学校在内的项目校20所。到目前为止,开工在建学校只有4所,仅占项目校总数的20%。为加快以上新校建设进度,我市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二:一是保障资金的投入,二是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

二是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然存在。百姓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其历史原因。20-年前,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是“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因此,20-年前的20-年间,全市公办园只增加了8所。因其质量高、收费低,深受百姓欢迎。但此类幼儿园班容量严重超编,且只能容纳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 11.7%。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办幼儿园提出更高要求,兼之企事业单位办园的逐年萎缩(20-的20-年间共减少97所),加速发展公办幼儿园已势在必行。20-年,全市投入1.13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村办幼儿园28所。加上前两年的努力,“”前三年共新改扩建幼儿园139所,解决学位2万个,“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略有缓解。20-计划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8所。目前已全部完工。

彻底解决全市“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我市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工作模式。未来几年内,我们拟主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不断增加公办园的数量,提供更多的公办幼儿园学位。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快为这些新建的公办幼儿园解决教师编制,使其迅速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二是收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由当地政府将其建成公办幼儿园。近年来,新建住宅小区建设速度迅猛,但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的步伐却非常缓慢。20- 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管理的意见》,此项工作获得了政策支持,但推进困难,真正建成并移交的学校、幼儿园数量极少,难以满足市民就近入学的需求。我市需尽快建立新建住宅配建校园建设、验收、移交的相应机制,使学校的布局跟上新建住宅小区建设的步伐。三是扶持企事业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和村集体办幼儿园,以政府发放“入园券”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助,购买这些幼儿园的服务,降低老百姓的入园费用。

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目前,百姓反映强烈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其实是教育均衡问题。近年来,我市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到20-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比例将达到94.6%。但是,以上数据不包括各县(市、区)的教学点。20-省教育厅已将教学点列入计划。此项工作越是后期通过的学校困难越大,直接关系着我市各县(市、区)参加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的结果。20-年,我市-区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20-此项验收在我市成为空白,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市。20-我市将有-区、-区、-区、-区、-市、-县等六县(市、区)参加验收,所以,各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同时,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缺乏应有的配套政策,制约着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为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将在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继续加快各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步伐。20-年,各县(市、区)需补充配置教学设备所需资金,以最低标准统计,不包括校舍建设和操场改造,-区需投入3976万元,-区需投入2500万元,-区需投入 2640万元,-区需投入2041万元,-市需投入3296万元,-县需投入3371万元,-县需投入3122万元,-县需投入1733万元,以上8县(市、区)共需2.2679亿元。以上资金将重点投入到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上。二是按照省厅要求,加大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参照今年交流教师人数(2150人),按照每天12元的标准,以198天计算,大约需支出510万元。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缓慢。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面临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生源日益萎缩,办学优势难以形成,适应性强的拳头专业打造难度较大,办学水平仍然偏低,服务我市经济社会的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尽快建成市级职业教育园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规模办学优势。同时,充分调查研究,针对我省、我市具体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市场对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打造拳头专业,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五是高等教育发展动力不足。我市市属高校中,唯一的本科院校(太原学院)也是由高职院校升级而来,其他均为高职院校,均应以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培养方向,但存在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和数量不足、规模有限、质量不高、适应性差等问题。此外,驻省城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也存在对接度不高、衔接性不强的问题。

教育年度工作总结 篇6

一、加强教研员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教研员整体素质

本学年教研室学习理论项目有:《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员工作职责》《教研员学习制度》“各学科新课标”、“有关教育教学刊物”等。三位教研员参加市级十二五课题中期汇报和结题。各科教研员下乡听课不少于100多节,召开反馈会20场次。两位教研员参加国培、及省级教研员培训。全体教研员到参加培训2次。

二、走出去汲取经验,积极参加省级市级教研活动

20xx年教研室组织并参加市级各学科教研活动达80多次,参加人数800多人.活动的项目有:(小学各科及幼儿园):教师教法展示、说课活动、优质课评选、(语数外)教师素养大赛、各科同课异构活动、中考命题及试卷分析、心理健康综合评比活动等。获得一等奖500多人,二等奖200多人。

三、积极组织教研活动,提高全县教师整体素质

我室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根本大事来抓,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20xx年教研室一年来组织的大型活动有:上半年开展特岗教师语数外说课活动、特岗教师其他学科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到各个教学点调研活动、评选学科名师活动(我县共评出名师14人)、打造名师效应活动:1建立名师工作室活动;2.并组成“名师宣讲团”,为我县各所学校送教下乡或汇报课16场,培养青年教师活动(重点对全县特岗教师、骨干教师、幼儿教师进行培养:课堂教学指导、示范课引领、参加市级培训活动等)。下半年正在开展全县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活动、小学语数外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等,学科教研组成员培训及引领活动、召开教导主任例会8次等。

四、强化教学质量监测

学校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关键是把好质量关。每学期教研室都要定期对全县中小学进行期中期末试卷命题及考察。6月份对全县2201名小学毕业生进行了小学毕业年级质量检测;7月份对非毕业年级进行质量期末检测,以及八年级地理、生物结业检测。考试结束后到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试卷质量调研,分析试卷和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了调研情况小结,为教师诊断教学和加强教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五、以研促教,把好课题关

本学年我县共有一项省规划办课题立项,6项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立项;9项十二五课题参加中期汇报;9项十二五课题顺利结题;有一项省教育学会课题顺利结题。开展课题培训会2次。

六、做好校本课程监督工作

在教研室的组织指导下,各校利用所在区域的地理资源、人力资源,已初步建立起校本课程框架,并开发出第一、二阶段的课程内容。其中第二中学开设了《人生小站大舞台》《成长足迹》等课程;学校开发了《黑河情》、小学的《走进玉辉》、学校开设了《猪苓栽培技术》等。这些校本课程已经步入学校的教学常规,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七、切实做好教学评估,推进全县学校规范办学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篇7

一、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把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教育系统各级党委 (组) 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 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 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党性教育活动。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要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积极推进教育系统内外干部交流, 加大干部培养工作力度。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抓好监督执纪问责, 严格实行“一案双查”, 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要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发扬马上就办、钉钉子精神, 围绕全省教育系统的重大事项和专项工作开展督查督办。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深入开展整治教师有偿补课“教育亮剑”行动, 加大对教育乱收费行为的整治力度, 严肃查处教师违规收受礼金等“六条禁令”行为。强化对考试招生的监管, 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 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招生行为。继续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公开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政策解读和教育舆情的监测应对、解读,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营造有利于海南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建设。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举办中职学校“赏名篇、诵古诗”活动。完善省级校外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出台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办法, 加快海口、儋州、万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承办粤、桂、赣、滇、琼五省 (区)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建立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监测机制。围绕高考综合改革, 开展一批课题研究和样本学校实验。出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培育并推广一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要做好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推广大课间活动, 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推动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建设。扎实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 遴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0 所和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0 所。要加强学校美育工作, 出台《海南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送培到市县”艺术教师专业培训活动。组织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 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海南汉语方言调查工作。组织第19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和汉字简化方案公布50 周年纪念活动, 办好2016 年海南省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三、优化教育结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新建、改扩建35 所公办幼儿园, 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机制, 理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管理体制, 督促指导市县全面完成40 个国营农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移交属地市县管理。要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确保年底前校舍建设类项目竣工率和设备购置完成率分别占总规划的55%和50%以上。对工作滞后的县 (市、区) 采取督查整改和约谈方式推进工作进度, 对已经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的县 (市、区) 开展“回头看”。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出台 《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指导督促市县创建1~2 所“省一级学校”。新建一批普通高中标准化实验室。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合我省“三大优势”和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 调整专业结构, 做大做强重点特色专业。继续做好职成教示范校、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出台《海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指导意见》, 推动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加大海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后的建设力度。支持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支持海南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推动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健康管理职业学院等院校的设立工作。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支持海南电视广播大学开展学分银行建设试点工作, 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工作, 指导文昌市办好2016 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

四、加强法治建设是教育改革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做好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启动建设海口市桂林洋和三亚市荔枝沟两个教育科技园区, 签订厅市共建园区协议, 完善厅市共建工作机制, 建立园区招商推介项目库, 优先在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高质量的小学和幼儿园, 探索教育引领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子。要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改革事项。出台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文件, 开展应对高考综合改革课题实验和样本校建设。深化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 支持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变, 遴选20 个左右本科专业先期开展专业转型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 启动委托第三方进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与监测”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测评”。组织实施第三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积极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 督导“创新县”国家评估认定申报工作。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制定《海南省依法治教实施方案 (2016~2020 年) 》和全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规划。完成公办高职院校章程核准, 推进全省中小学 (含幼儿园、中职) 章程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校务公开、教代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简政放权, 探索承诺办理制, 加强事后核查监管, 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开展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中期检查, 实现全省中小学10M以上宽带接入比例达到70%以上, 班级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教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 90%的教师和5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完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要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出台《海南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申报及管理暂行办法》, 加快筹建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拓展省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资助名额, 扩大国际学生规模, 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深化与天津、江苏、福建等教育发达省份合作, 推动每个市县都与省外一所优质中学和一所优质小学开展合作办学, 加快推进海口、乐东等地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有关高校合作建设附属中学。要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落实对民办教育的有关政策, 设立省级民办教育发展扶持专项资金, 支持民办学校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和集团化发展。

五、打造高素质干部和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出台建立健全中小学 (幼儿园) 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强化师德考核。组织第六批海南省特级教师评选。要加强市县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 市县教育局长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现代教育科学理念, 勇于开拓进取。各市县要在本行政区域或更大范围内, 以竞争性公开选拔等多种有效方式配备教育领导干部和中小学校长。要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面向全国招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要加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引进和培养, 争取引进120 名优秀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继续做好全省中小学 (幼儿园) “卓越校长工作室”、“卓越教师工作室”以及厅直属中学课改实验高中学科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工作。要强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推动有关部门按国家编制标准做好中小学校 (含中职学校) 核编定岗工作。加大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轮岗, 继续推进屯昌、澄迈、定安、五指山、文昌、琼海等市县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要建设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 安排专门岗位用于引进或聘用有绝艺的“能工巧匠”和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 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要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高校“海外名师”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试行“冬季小学期”制。

六、让每个孩子都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体现

要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出台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完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出台有关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办法、省本级教育经费审计办法、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办法等相关制度, 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要做好各级各类教育学生资助工作, 制定并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及补助生活费的政策。指导普通高校完善奖、助学金管理办法。要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 全面落实《海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年) 实施方案》, 指导推动琼海、万宁、东方、陵水等4 个市县做好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 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办好海南中学、海南省国兴中学民族特招班。要加强教育扶贫工作, 出台《海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 (2016-2018 年) 》, 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计划, 率先对建档立卡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 巩固思源实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拓展项目成果。

3 月底, 将召开全省学校安全工作会议, 各地各校要迅速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 及时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坚决预防各类学生死亡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篇8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作主题报告,他指出,当前职业教育已经进入社会环境支持参与职教改革发展的新境界,迈上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新台阶,进入内涵与质量建设的新阶段,站上了激发改革活力的体制机制新起点,适应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常态,提高了职教保障条件等新水平。因此,2016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要在这些新的起点上,重新定位和出发,抓规划、抓制度建设和质量保障等主体,通过各类改革探索,谋长远、强使命、创氛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作工作报告,他回顾了学会2015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要点,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服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委托的相关工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治理能力等。

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篇9

(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制订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各校和有关部门落实相关任务和责任。建立贯彻落实与监测评估机制,开展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估。编制教育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导各地各高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2.精心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提升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社区教育行动计划、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扩大教育开放行动计划等10项重大项目,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研究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力求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估。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效益。3.稳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稳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构建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闽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等6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10个方面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指导各地各校科学制订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及时跟踪了解,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强分类指导,总结成功经验,积极宣传推广。鼓励各地各校因地(校)制宜,找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形成上下结合、全面联动的教育改革局面。4.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调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扩大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覆盖面。继续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第十一届文明学校考评推荐工作。完善具有教育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5.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先行学校、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和安防能力建设,完善学校安全稳定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考评。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继续开展“三项教育”和各类防灾抗灾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定期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督导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抓好寄宿制学校安全、校车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遏制重大校园治安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好信访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化解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抓好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1.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导县(市、区)编制幼儿园三年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公办园,重点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园目标。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2.多渠道补充幼儿师资。制订并颁布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全省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工作。通过扩大幼教师资培养规模、转岗培训农村小学学科富余教师、招聘非幼教专业师范毕业生、引导培训非幼教专业高校毕业生等方式,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启动实施“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园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3.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制订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实行幼儿园年检制度,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和乱收费。坚持科学保教,推进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9.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构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诊断、反馈指导和改进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推进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推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初中校做法。依托省市农村课改基地校,抓好课改样本校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继续加强课改网站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网络学习交流。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10.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制订中职中小学德育三年提升计划,全面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持续开展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数字平台,健全学校德育考评机制。在全省中职学校全面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启动万名骨干班主任、千名心理健康和生管教师、百名德育名师培养培训计划,建立一批中职中小学德育骨干实训基地。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指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创建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评选省级示范基地。制订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规范管理办法。加强青少年养成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习困难学生档案,加大帮扶力度。11.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组织举办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公布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重视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加大对传染病防控、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督查力度,开展控烟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及新春音乐会,推进高雅艺术和乡土艺术进校园活动。完善大学新生军训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制度。

(四)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推动中小学布局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按标准配置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艺术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料。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鼓励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倾斜,改善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招生划片或电脑派位等办法。妥善处置闲置校舍。2.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加强远程教育硬件建设,探索构建以县为中心的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丰富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条目,力争覆盖省内中小学主要学科和主要版本。构建高效开放的农村教师远程培训体系,完善项目县(市、区)远程教育工程服务体系。3.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适当增加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制度,继续实施“免费营养早餐工程”。指导县市做好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

(五)创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1.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职教集团实质性运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制度,扩大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规模。创新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模式。办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加强中职学校面向社会职业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抓好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2,完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示范专业和改革创新重点专业。鼓励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机械、通信、建工等省级行业公共实训基地及设区市综合性或区域特色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3.完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贯彻省政府批转的《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协调各地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措施和优惠政策,指导中职学校用足用好政策。加强中职学校规范化管理,开展办学资质重新登记注册工作。启动新一轮中职学校合格评估和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评估。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统筹管理,指导各设区市制订区域专业结构调整工作规划,增设紧缺专业。加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教学工作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学校学籍变动每月“零报告”制度和教育行政部门学籍变动定期巡查制度。

(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公布支持高校重点增设专业名单,组织开展年度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培训调研,制订实施海洋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师范教育等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规划。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等,资助1000个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深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区改革与建设工程。建立高校内涵建设主要指标监测机制。组织开展教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授课情况、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组织开展本科高校教学水平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新建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检查。组织开展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专业的评估工作。推进地区大学新校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4.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优秀文科人才培养计划等,推动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实施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试点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轻纺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推动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建设一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推进大学“政府、高校、企业和中介”四位一体的工程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试点工作、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5.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制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意见。组织大学、师范大学、农林大学和医科大学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推进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建设与高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6.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创新团队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一批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力争在省部级以上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组织省内外高校参加第九届“6?18”活动。举办“高校科技服务海西”活动。推动“蓝火计划”落户龙岩。开展高校科研成果奖励评选活动。继续做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七)统筹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终身教育 1.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向市区、县城集中办学。加强优质高中内涵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普通高中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及各类教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开设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2.切实抓好特殊教育。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提高特教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开展特教标准化学校评估,推动市、县两级落实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推动开设学前班,推进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开展省级特教片区教研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3.重视支持民族教育。制订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意见,加强农村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建设,完善少数民族中学生升学考试照顾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完成中央下达的内地西藏班、高中班扩招任务,加强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教育对口库区工作。4.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加强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协调机构建设。筹建开放大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和施教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建设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推进计划。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培育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继续实施社区教育机构“十百千”计划和社区教育队伍“百千万”计划。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终身教育宣传表彰活动。

(八)认真落实教育惠民举措 1.认真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基本完成重点区域无设防和非重点区域C级及以上危房重建任务。新建、改扩建169所公办幼儿园,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新建和改造特教学校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对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的基础上,实行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完善大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扩大普通高中资助覆盖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高中生助学金标准。实行全省城乡低保家庭入园幼儿保教费补助。新增学位4.5万个,解决新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超大班额”问题。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继续实施“选调生”、“选聘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把创业就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创业就业课程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做好首届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落实应征入伍毕业生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退役毕业生专升本等服务工作。3.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规范助学金发放行为,做好中职学生资助卡“统一办理、集中支付”工作。加强助学资金的监管,全面开展高校、中职和高中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检查工作。健全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和中学民族班少数民族学生助学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4.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档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公办学校充分吸纳、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中招录取的办法。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5.推进高招录取办法改革。完善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艺术类专业考试办法,实行“高职单招”“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推进普通高校招生改革,开展高校按大类招生试点,规范加分政策。探索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做好考试命题、试卷安全保密工作。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推进“专升本”衔接。6.做好地区大学新校区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拆迁交地工作,完成省重点项目建设年度任务。加大地区大学新校区环境建设和整治力度,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大学新校区整体形象。稳妥推进教师生活区限价商品住房销售管理工作,积极做好配套中小学建设工作。

(九)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学纲要、强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召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大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特岗计划、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加大农村紧缺学科师资补充力度。研究制订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实施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开展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经济困难县农村教师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做好百名教学名师和千名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开展百名名校长、千名骨干校长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批名师工作室。继续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开展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达标评估工作。3.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设置“特聘教师”岗位,鼓励中职学校吸收行业企业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级以上人员担任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建立健全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4.积极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订高校领军人才引进与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做好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推荐申报工作。继续实施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启动实施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优秀青年博士开展科学研究、优秀中青年教师访学研修或到海外高水平大学深造、实验室技术骨干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和大中型企业进修学习。深入实施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计划。5.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订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办法,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全省统一公开招聘工作。出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闽侯等11个试点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工作。修订教师职称评审文件,推进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实施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规范民办学校教职工聘用合同和档案管理。

(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1.深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综合实验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和大学新校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设。推动省重点建设高校与高校的优质学科专业资源在合作举办二级学院,推进“大学”筹建工作和“产业创新联合研究院”组建工作。促进交大、大学在厦门共同举办研究院。加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校校企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办好“三个论坛”、“三个大赛”、“三项活动”等闽台教育交流合作活动,举办青少年文体比赛、学生夏令营和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动。加强与地区各层次教育的双向交流,推动高校与知名大学合作举办教育机构。2.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推进高中外合作办学。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创办国际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海外名师项目”,吸引更多外国文教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闽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积极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推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出国留学奖学金。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上一篇:浙江省药学会2009年工作总结5则范文下一篇:党员转正大会入党转正介绍人介绍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