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

2024-07-06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共3篇)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 篇1

在我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接触了5门跟西方政治学有关的课程。最早是我们学院一位长江学者教的《政治学基础》,用的教材是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奈何这位教授颇有老顽童属性,上课东拉西扯,现在还记得的就是“孔子他妈”之类的轶事。

接下来还是这位教授教的《行政伦理学》,用的是他编撰的教材。但是无论课上还是教材,通篇充满了WTF,班上只有1名学生悟性较高、登堂入室,现已早早成为副教授。读硕士的时候,因为还在本科的学院,教这门课的依然是这位教授,所以同样的内容又听了一遍。

然后是国关学院的一位留着地中海发型(我给他起了个外号“契丹人”)的教授教我们《西方政治思想史》,算是第一次比较有体系地接触了西方政治思想。对他所讲授的记得不多,我和媳妇至今还记得他在前几课讲古希腊时说的一句话:“logos是一团火”。我俩当时面面相觑:“为什么不是一团水?”也大概是那个时候,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卢梭,接受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即使后来硕士时学了人力资源,跟着导师去郊区“闭关”时,身边也要带一本卢梭的书。

硕士的时候是景老师教的《政治学》。记得刚入学时,师姐告诉我,“景老师的课一定要好好听”,因为这是他们班公认的所有的硕士课程里面最好的一门。在这门课上,我做了最认真的一次文献阅读。以前学的都是”democracy“,我的题目是“totalitarianism、authoritarinism"和”政治动员“。

最后一门是康老师的《文献导读》。康老师理工科背景,因为研究农村扶贫问题而转向慈善,最终因此进入我们学院,组建了NGO研究所。但是他的个人兴趣却是新儒家,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在他的课上,他对葛兰西情有独钟,让我看到政治学的另一个领域。

拉拉杂杂说了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政治学是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科,即使教授们也难以全面、严谨、系统地说清楚,更遑论转化为更通俗的语言讲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但是这本书也许可以。

感觉这本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每张都从一个小故事讲起,引入一个政治学的主题。后面论述的时候文字也较为活泼,读着不犯困。偶有“神来之笔”,说着外国的事,但读者可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天朝,这一点很有意思。

二是内容系统全面。也许大家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政治学概念、理论,这本书能够把各个点串成线,形成一个较为严谨的体系。

三是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带倾向。作者在书中尽量隐藏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帮助读者用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看待中国。

杨光斌:中国民主政治的未来走向 篇2

常任制、票决制、任期制构成未来党内民主建设看点

“大部门制”将使行政管理体制更具效率和执行力

公众参与决策能够有效化解社会利益矛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日前,《小康》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教授杨光斌,希望通过一名政治学者的视角,解读十七大对中国未来政治体制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影响。

《小康》:作为一名政治学者,您如何看待十七大对未来中国政治走向的影响?

杨光斌:中共十七大的主题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轮子则是相辅相成的民生问题和民主问题。对于民生问题,学者和媒体已经解读得很多。至于民主问题,从十七大政治报告看,除了继续夯实和扩张基层民主外,国家权力机构、政党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决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着力点。通观十七大报告,可以发现在政治建设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提法,这不仅标志着执政党自身的适应性转型,也反映了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取得了新的突破。

《小康》:能否为我们大致梳理一下十七大报告在政治领域的创新之笔?

杨光斌: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十七大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首先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构。但是,目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构成比例却是严重不平衡,即城市代表与农村代表的所代表的人口比例是1:4,即假使一个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数是20万,一个来自农村的农民代表所代表的人数就是80万。这种制度安排具有时代特征,也加剧了城乡差别。为此,很多学者呼吁改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改革建议得到采纳,十七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样将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不仅如此,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只开一次会,闭会期间由人大常委会主持工作,因此,人大常委会的人员构成就至关重要。为此,十七大提出要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将使人大常委会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我们还进一步认为,不但要优化人员结构,还应该健全人大常委会的组织结构,即增设人大常委会专业委员会的数目。因为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功能是监督“一府两院”,人大常委会专业委员会与“一府两院”的部门严重不对称,从而使得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到位。而在成熟的法治国家,基本上都是政府有多少部门议会就有多少专门委员会,这点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在过去5年中,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内民主和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比如从省市党委到乡镇党委“一正二副”的改革、300多个乡镇党委书记的“公推直选”,等等。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将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样,“常任制、票决制、任期制”将构成未来5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党内民主和党的领导体制建设的看点。常任制将有利于党内民主,因为如果连代表大会都不常开,党员代表如何表达意见呢?票决制将和“一正二副”一道,在制度上防止第一把手专权,真正形成集体领导制度。任期制则是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如果没有规章制度上的任期约束,就可能形成事实上的领导干部终身制。我们相信,这些制度的建成,将极大地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第三,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我们知道,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一直在推进,比如1998年的机构大改革、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但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依然感到机构设置严重不合理,办事太难,办事的成本太高。为此,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针对我国行政管理领域广泛存在的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报告鲜明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大部门制”将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看点。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什么产品就设置什么行政主管部门,比如石油部、煤炭部、化工部。今天,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依然有计划经济的遗留,很多部门依然建立在产品基础上。比如,一个文化领域,除了有文化部外,还有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文物局、知识产权局等等。一个大文化部就够了。类似这种现象的部门设置还很多。与1998年的机构大改革相比,未来几年的机构整合力度决不会小,因此必将影响相当一部人的既得利益。

第四,建设协商民主的决策体制。 我们知道,我国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而其中的大多数事件是一些地方政府造成的,它们在推动公共事业中伤害着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什么?其中的关键是决策体制问题,习惯以长官意志办事,不顾百姓的利益和感受。相反,同样一件事情,如果增加决策的透明度,让公众广泛参与,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结果就好得多。为此,十七大报告指出:“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这样说既有的放矢,也有经验支持。像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各地普遍推行的听证会等先进经验很值得推广,应该变成全国性政策,并最终形成法律和制度。因此,如果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规定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将更有利于形成百姓对党和政府的认同。

《小康》:上面的这些提法,虽然有些借鉴了别国的经验,但更多的却是中国自己的探索。能否这样说,“中国式民主”已在实践中悄然形成?

杨光斌:任何一种政治体制和民主模式都是长期演化的产物,其中的复杂性、艰难性甚至残酷性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因此,比较民主政治的制度变迁过程,比单纯的比较民主的模式更能说明问题,“过程”才更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任何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很难在舍弃“过程”的情况下直达一个所谓理想的终极化的“模式”。

“过程”具有独特性,正是在“过程”意义上谈民主,才可以说“中国式民主”是可能的。“中国式民主”正在成长,主要表现在作为民主的制度环境的自由空间的拓展、民主观念的达成、民主形式的生长以及支撑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的成长。

从“过程”角度来理解十七大,似乎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这次党代会是执政者在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上对政治改革又一次系统而具体的部署。它是吸收政策性研究成果,根据过去成功经验而形成的一个标志着未来政治走向的改革蓝图。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读书笔记 篇3

一.导论

60年代欧美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开始对国际政治中的经济因素和世界经济中的政治因素,给予越来越多的注意,并且努力把国际政治学和世界经济学结合起来。于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脱颖而出。

在这批开创先河的学者中,著名的英国国际关系专家苏珊·斯塔兰奇教授就是一个突出代表。而《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和市场》则是她多年从事这门方兴未艾的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本书目前成为西方名牌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的首选教材。

二.内容概述及写作特色

(一)生动形象。书本以荒岛的故事开篇,以荒岛上三个团体引出受不同社会价值观念支配的三种社会模式:体现现实主义模式的封闭社会、代表理想主义模式的公社、属于经济模式的市场社会。为整本书提供了大的叙述背景,也由此引述“不同的社会在安排政治经济顺序时,会有不同的价值偏好”。模式1:市场较权力机构处于次要地位;模式2:创造财富比安全和自由更为重要;模式3:国家(或其他权力机构)对市场力量尽可能不干预。

(二)简明清晰。作者首先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分析方法、主要流派的观点做了简单评介(第一编);再区别了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以世界经济中四个基本权力结构——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第二编,第三章到第六章)以及四个从属结构——运输、贸易、能源和福利(第三编,第七章到第十章),更为详尽地综合分析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剖析国际社会频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最后提出了如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及几个相矛盾的结论(第四编)。

(三)充满批判性思维。在简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过程时,对以往各种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批判。如以国际体系问题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容易忽视或低估跨国关系、忽视原则、规范、条例和决策过程对权力的影响以及权力的来源。既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又提出自己的结构分析法,两相比较。相形之下。作者指出,“提议采用的方法——集中研究权力机构与市场之间相互关系,并着眼于分析安全、财富、自由和公正这四种基本价值观念——应当圆满地着重阐述各种体系和非体系,决策的失败和非决策,而决策的失败和决策的成功一样,已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此批判性思维亦体现在,作者正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为是否存在单凭经验的方法阐明哪一种结构居统治地位、哪一种结构变化将是决定性的;二为国家定义及受国家影响主体的不确定性、国家管辖权范围的不确定性。

(四)注重引导,以问引述。第三章叙述安全结构前提出四个一般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安全的提供是否随着参与国际政治体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安全的提供是否受到市场的作用、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阶段的影响”;“国际关系、模式或‘几何图’是否重要”;“安全结构是否受到以及如何受到技术革新、特别是各国所使用武器变化的影响”。整章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

在论述生产结构的第四章中,面对生产结构的变化提出“为什么发生这两种变化,以及已经带来了什么后果”,“为什么西欧在经济上领先?”,“生产的发展能跟得上人口的增加吗?”,“为什么美国的工业生产比欧洲领先?”“为什么跨国公司逐渐主宰和改造了全球生产结构?”,由此些问题入手,运用结构分析法,从生产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五)大量的举例论证,说服力强。在论述金融结构的第五章中,在说明了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当中金融结构的内涵后,具体地将社会主义体系和市场体系、原始的金融结构和发达的金融结构对比,运用了大量相关国家的实证。同时举例19世纪,具体地说明了这个世纪持续的金融稳定主要原因在于“主要的贸易国英国拥有一种稳定的货币,大量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均以英镑进行”;举例二战后的黄金时代,具体地分析一个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举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时期,具体地介绍纸币美元本位制。通过大量有现实背景的论述,体现出在金融结构当中所暗含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最后指出,“因为现在金融市场既能为经济服务,又可能严重危机经济发展前景”,所以“国家是负责处理货币和控制‘他们的’银行体系的权力结构——以及卷入世界市场经济的国家和金融市场的关系”。

在论述知识结构的第六章中,就以具体的时代背景为例,针对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以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科学国家。作者提出:知识结构“提供和控制信息与通讯系统方面”、“语言的使用和非口头交际渠道” 方面、“对人类条件的基本理解和信仰”方面,出现了变化,影响到对价值观念的判断,并进而影响到对政治和经济的决策、政策等等的判断。最后得三个结论;“各国之间的竞争正变成争夺知识结构领导权的竞争”;“各国在获得知识和享用知识方面的政治权力越来越大小不一”;“知识结构的变化引起国内外的权力、社会地位和势力的重新分布”。

(六)全面而体系完整。“尽管它们是根据价值取向在其中作出选择的框架,但它们也是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这四种基本结构的辅佐,四种基本结构对于次级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的”。权力结构既有重要的也有次要的,互为补充。

1.第七章中:运输体系同样受到国家和市场的影响。选择一条交通线路,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其中市场显然也在起作用。同时由谁来经办交通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政治性的选择实际上产生了颇具影响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集团的相互竞争的权益”。从整个权力结构来看,“交通不是偶然增加的。它是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发展起来,在这种国际政治体系里,国家是管理市场的主要政治机构,同时必须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条件。并且,当交通体系超越了国界,安全仍旧是政府主要考虑的问题。再者,随着生产的全球化,海运和空运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还有,金融结构通过贷款和保险,支持着交通体系的发展。通过技术,知识结构也深刻地影响着运输体系。

2.在第八章贸易中论述了国际贸易的流动、内容和条件如何地严重依赖着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由此指出“国际贸易的交换不仅仅由市场力量和供求关系所造成。相反,它们是一部分经济谈判、一部分政治谈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3.在第九章能源一章中,可知,能源供应对于国家安全影响重大,以美国为例,能源的不安全会损害美国的防务政策和外交政策。能源市场的不稳定就很大程度由生产结构造成。金融结构对能源系统的影响有两点:石油价格和国家货币的多变;富国较穷国、世界大石油公司较一些贫油国更易获得贷款。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公司的力量源泉之一。

4.最后,在第十章对福利做了具体阐述。“有关‘福利’的一个永恒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是:多少福利来自市场的运行,多少福利来自权力机构的政治干预?”从安全结构来看,随着“获得外国陆军和空军基地的重要性已经下降,而新型先进的洲际防御和进攻系统的发展日益重要,所以把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作为一种管理国家事务的一个工具,已失去了一些以政治自身利益为借口的号召力”。从知识结构来看,“有一些国际福利不是由国家机构提供的,而是由出于慈善动机和利他主义信仰的宗教组织或者非宗教组织提供的”,因此“涉及人们观念和信仰的那部分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总的来看,国家是分配福利的主要来源,所以福利主要是国家的事;不同国家之间在能够得到的福利和进行分配的福利方面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

三.小结

苏珊·斯塔兰奇独到地提出了结构分析法。从三维空间来看,每种权力结构:安全、知识、金融和生产可由四面体的一面表示,整个结构性权力的模型呈现为一个四面体。“每个面都与其余三个面接触,并且依靠它们才在这个棱锥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即每种结构影响着其余三种,但没有一种可以必然地占据主导地位。结构分析法,较以前的侧重于联系性权力的观念,更为立体形象、更为切合实际地对国际政治经济中的权力作出评价。既独到新颖,又极富借鉴意义。

尤其,当前中国仍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仍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于是,斯塔兰奇的结构分析法在今日的中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还不能不说,斯塔兰奇高超的写作才能——将如此专业的书籍写得深入浅出,生动而引人入胜。

上一篇:以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为契机下一篇:宁波建筑垃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