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汇报讲解

2024-06-28

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汇报讲解(共10篇)

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汇报讲解 篇1

深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全面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根据上级部署,我局准确地把握当前酒类产品监管的工作形势,经过深入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此次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规范了酒类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圆满完成了最初的工作目标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下面我将我局此次酒类专项整治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加强沟通,努力增加政府支持力度

按照“依靠政府、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的原则,我局紧紧依靠旗政府,多次向政府相关领导汇报,此项工作也引起了旗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向各相关单位下发了文件,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协助我局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

我局积极与商务、工商、公安等其他职能部门联系,进行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同时,与各企业所在苏木、镇政府进行沟通,促使其协助我局做好日常监督工作。

二、关口前移,积极引导企业发展革新

为提高获证企业的证书质量,减轻证后监管的难度,我局在各企业申证和换证前,主动介入企业的准备工作中,帮助企业规划硬件的建设和改造,避免企业在硬件上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同

时,积极指导企业的软件建设,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类文件、台账及记录的档案的

在我局的引导和帮扶下,辖区内的多家酒类生产企业都进行了投资再建设。例如,巴林左旗蒙古春酒业有限公司现有生产条件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亟需扩大生产,该企业拟投资60万元来扩大生产规模,规模600多平米的新厂房正在建设当中。赤峰市蒙鹿源老白干酒业有限公司投资12万元,对以前不合理的装酒车间格局按《白酒企业生产条件验收细则》的要求进行了完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该企业又投资4万余元,将老式的“硅藻土过滤机”更换为“高分子膜片式过滤机”,通过设备的更换,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三、落实责任,全面整顿酒类生产企业

我局所属辖区共有9家酒类生产企业,获得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8家,获得配制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家。各企业注册资金从300万元至1.039亿元不等,共有窖池数357个,基础酒生产能力为7000千升/年。针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调查摸底、帮扶整改

根据我旗酒类生产企业的数量和生产经营的基本状况,我局按工作方案,由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进行摸底巡查工作。

1、建档。以酒类生产企业生产许可申请书提供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企业进行信息登记来建立

企业档案,并在后面的巡查中不断核实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局为9家企业都建立了档案,为以后的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强化企业责任人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主要通过检查企业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生产过程控制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销售台账制度等七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一步考查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制度建立不完善的方面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执法人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认真交谈,并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二)重拳出击、全面治理

在对白酒生产加工企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局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治理。

1、建立局领导负总责的监管体系。我局领导表示要以“坚决的态度、过硬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加大惩处力度,规范酒类企业的生产行为。

2、严把酒类产品生产许可,从严审核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依法关停不符合生产许可条件的企业。

3、排查清理企业购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我局执法人员对企业的生产车间、原料库和成品库内进行了仔细的查 3

看,对所使用的添加剂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审查,未发现企业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4、规范产品标识标签情况。在规范的过程中,发现有两家企业生产的白酒存在着虚假标注生产日期的情况,执法人员立即进行了立案查处,责令相关企业立即改正此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罚。

5、严格产品出厂检验。执法人员对企业的化验室和产品检验报告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确保产品批批检验后才能出厂销售。并在企业的成品库内对6家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的9个批次的白酒进行了监督检验,检验结果为两家酒厂的3个批次的白酒不合格。我局检验人员就不合格项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帮助企业就不合格项制定了整改方案,要求企业按方案进行整改。企业按要求整改后,提出了复检申请,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的处理中。

(三)总结评估、巩固成效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42人次,执法车辆50余台次,共立案4起,涉案金额达104,763元。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促进酒类生产企业良性发展。对制假售假,恶意无序竞争行为的,实行信誉等级评估,问题严重的将打入黑名单,问题特别严重的企业要上报市局,吊销酒类产品生产许可证。此外,我局还与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状”和“食品添加剂采购配料岗位责任 4

状”,使食品生产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树立起食品生产者和食品监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建立监管的长效性机制。

四、多措并举,不断提高自身执法水平

(一)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在酒类企业的整顿工作中,我局采用了检查与宣传相结合的做法。一是更好的宣传“12365”举报电话的作用,扩大发现违法线索的渠道,及时处置违法案件,形成全社会的监管氛围,把酒类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工作由质监人员的“独角戏”变成全社会参与的“大合唱”。三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围绕产品安全工作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为法律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积极参加各类执法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今年,我局对一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重视。先后派出多名一线执法人员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全区执法人员培训班”和旗法制办组织的“全旗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培训中,主要对依法行政、执法能力、执法技巧等进行了学习。通过这些培训,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

(三)本着学习的心态,与兄弟单位积极交流经验 为做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我局专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10余人,抽出紧迫的工作时间,到执法经验丰富的红山区分

局和酒类生产企业较多的宁城县局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活动,执法人员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经验。

五、明确目标,逐步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为巩固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强化酒类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我旗酒类生产加工企业不出现质量问题,结合我旗实际,拟在下步开展以下工作:

(一)制定监管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酒类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重点区域整治机制和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影响酒类安全的隐患性、区域性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企业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二是加强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抓好酒类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三是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2、进一步落实产品的进货、出厂登记和索证、索票等制度,逐步实现产品及产品质量责任的可追溯。积极指导和督促酒类生产加工企业对原辅料进货、生产过程、添加剂、产品存储、产品包装、产品出厂检验以及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进行严格把关,全面实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酒类产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环 6

环相扣的监管链条,严防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酒类产品进入市场,一经发现,坚决退市和召回。

(二)建立健全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对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工作机制,逐步建立酒类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完善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制度,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使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得到及时有效监控和处理。

(三)继续实施多种监管

1、加强日常监管,制定监督检查操作规范,全面检查原料采储、生产记录、出厂检查、生产环境条件等,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及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巡查。以区域监管为基础,组织对辖区企业进行巡查。

2、继续开展酒类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酒类生产企业滥加食品添加剂、无证生产、违法违规标识标注等行为,使酒类生产企业的生产秩序得到规范,促进酒类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切实保护百姓身心健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对已掌握的酒类生产企业,补充相关数据信息,完善档案内容。实

行分类监管、分类指导,提高监管的覆盖面、针对性和有效性。

4、强化监督检验,实施重点监控。一是定期开展监督检验,对企业产品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二是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抽查。除实施产品监督检验外,根据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不定期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抽查。

通过此次酒类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了我旗酒类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今后,我们的工作将本着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监管和惩处措施,完善全民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促进酒类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酒类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篇2

抓重点扫“盲区”

“此次酒类专项整治‘攻坚行动’以白酒及其他酒生产企业、白酒小作坊、散装白酒和餐饮服务自泡酒等为重点对象,着力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化学物质,非法勾兑和虚假标识等违法行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酒类安全事关百姓健康,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逗硬处理,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绝不手软。

为确保消除监管“盲区”,该局细化工作方案,主动增加抽检批次,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共检查酒类生产经营单位1036家次,其中检查酒类生产加工小作坊200家次,酒类经营者411家次,餐饮服务提供者425家次。

同时,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酒类生产加工及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单位全面开展普查登记,着力规范酒类标识(以散装酒、泡制酒、葡萄酒为重点),督促酒类生产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台账记录制度,严格落实年度检验制度,全面做好备案等工作,确保白酒质量安全监管无死角。

随机督查保实效

为确保整治行动起到实效,该局成立三个督导检查组,采取随机督查、直赴现场、抽检同步等方式,督导检查白酒及其他酒生产企业、白酒小作坊、白酒经营者(以散装酒为重点)和餐饮服务自泡酒共计33家,其中白酒生产企业2家,其他酒生产企业4家,白酒小作坊8家,酒类经营店15家,餐饮服务自泡酒4家。在督导检查中,发现涉嫌使用酒精勾调制假售假行为和标识虚假夸大宣传违法行为线索2起,对可能存在酒类质量安全问题的26家酒类生产经营者抽样送检28批次,检出问题酒类2批次。

针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该局及时组织召开风险研判会,进一步查找风险隐患点,分析问题,形成专题报告,通报到各县(市、区)局,督促其责令改正;对抽检不合格的问题食品和涉嫌非法勾调及酒类标识虚假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并按照属地原则开展跟踪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汇报讲解 篇3

关于开展生产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

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省质检院:

为深入贯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根据国务院食安委、国家质检总局加强酒类质量安全的工作部署和《2012年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要点》,落实《省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鄂质监食函[2011]648号,以下简称《方案》),省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产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1年监督检查情况

2011年底,省局组织各地质监局对部分酒类生产企业实施了监督检查。全省共有152家白酒生产企业、22家啤酒生产企业、113家其他酒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大部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齐全、记录清晰,能够按照有关要求规范生产,产品质量稳定。部分小企业存在使用非白酒发酵的呈香物质或食用酒精、香精香料生产非液态白酒,产品标识不规范等问题。此次监督检查中,抽样检验白酒128批次,合格118批次,合格率92.2%,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酒精度、总酯、己酸乙酯、糖精钠等;抽样检验啤酒26批次,全部合格。

二、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酒类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委、国家质检总局有关文件精神,督促酒类产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酒类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引导酒类产品生产企业健康规范发展,力争实现酒类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有所增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生产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止。酒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抓好几项重点工作

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我省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酒类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现结合前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就各级质监部门进一步深化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如下工作重点:

(一)严格审查酒类产品生产许可。

1、酒类产品的生产许可,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29号)及审查通则、细则从严审查,严禁酒类非法分装,对使用外购原酒加工灌装的企业进一步严格许可条件。

对白酒生产许可,省局将对每个许可事项逐一组织证前抽查,达不到许可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

2、按照《方案》要求,各市州局应于2月20日前完成辖区内获

—2— 证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条件重新核查,结果报送至当地政府和省局食监处。目前仍有部分市州未报送重新核查结果,部分市州报送的结果存在审查不具体、不严格、不全面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白酒生产企业重新核查是开展今年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请各市州引起高度重视,严格贯彻落实省局有关文件要求,扎实开展重新核查工作。未报送或报送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市州,于3月20日前将详细工作情况及结果报省局食品处。

各市州对基本符合但需整改的企业,要明确限定整改时间,整改后仍达不到生产许可条件的以及在现场审核时判定为不符合的企业,报省局依法撤销白酒生产许可证。省局将根据各地重新核查情况,组织专家对核查工作进行督查。

3、对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及存在其他应当依法撤销生产许可或吊销生产许可证情形的企业,各地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送省局,省局依法进行处理。

4、酒类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提出换证申请的,视为无证,拟继续生产酒类产品的企业,应当提交已到期的证书原件并依据有关规定按新发证申请,重新编号。

(二)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根据2011年底监督检查和重新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市州质监局要督促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自查自纠,积极整改。及时向企业宣贯省局关于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督促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强化法制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建立酒类产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签订责任书,报当地质监部

—3— 门备案。

(三)加强酒类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管。

各地质监部门在前期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发现问题和检查不到位的企业的监管力度:

一是督促酒类生产企业严守三个环节、建立五项制度、完善五本台帐。重点开展对使用外购原酒加工灌装企业的专项检查,尤其对证书上标明使用外购原酒加工灌装的酒类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外购原酒来源和质量安全的监管,督促企业加强自检,严防使用工业原料生产酒类产品。

二是按照《湖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鄂政办发„2011‟58号)界定的职责,清理辖区内的监管对象,加强对酒类生产小作坊的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并配合当地政府,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杜绝使用食用酒精窜蒸提高出酒率的行为。

三是加强对酒类容器和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监管。督促酒类容器和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进行生产,禁止生产假冒酒类产品包装、标签。

四是根据掌握的企业信息,建立健全酒类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完善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记录,全面推进酒类产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有失信记录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监管,对有食品安全犯罪和严重失信记录的要依法实行行业禁入。

(四)扎实开展酒类产品风险监测。

各地质监部门要严格按照《2012年湖北省食品生产环节风险监测计划》(鄂质监食„2012‟4号),扎实开展承检项目的风险监测,做

—4— 好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风险管理等工作。在酒类产品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风险因素,要做好信息通报和调查取证工作,及时通报分析研判结果,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问题。

(五)建立酒类产品电子追溯体系。

强化酒类生产企业各环节查验、记录的衔接,提高可追溯性。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以白酒和葡萄酒为重点,开展酒类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仓储、运输、批发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实现酒类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确保在各个环节都能快速辨别产品真伪。

(六)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酒类生产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各地要严格按照“四个必须”、“五不放过”的要求,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等产品标签问题和制假制劣的违法行为。

二是堵塞酒类制假包装原料的来源。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全面清理取缔不具备相关资质的酒类包装材料生产单位,依法查处无证生产酒类包装等食品相关产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酒类产品包装、标签违法行为。对于酒类生产加工企业使用的制假原料、假冒酒类产品包装、标签要追查来源,依法查处,涉及相关部门职能的,要及时通报。

三是严厉打击使用甲醇等工业产品生产白酒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酒类生产加工环节中发现的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违法行为,特别是使用工业酒精等非食用物质以及滥用甜味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违法

—5— 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处罚,并向社会公布违法单位和个人信息及处罚结果。

四是加强酒类产品违法违规重要案件督查督办工作。对跨地区跨部门的案件,要做好信息通报和调查取证配合工作。酒类产品生产企业有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的,在严厉查处问题品牌产品的同时,还要依法暂停该企业所有品牌产品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查明情况并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四、专项工作实施步骤

此次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从2012年3月开始,至2012年12月结束。具体分为学习动员、组织实施、检查验收三个步骤。

(一)学习动员(3月)。

今年3月,省局组织召开生产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宣贯会议,指导生产环节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统一检查标准,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深入开展。

参加人员为各市州食品科(处)长、从事酒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和国家注册白酒审查人员。为便于酒类生产企业了解专项整治要求,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酒类产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获得酒类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此次宣贯会议。

会后,各市州要组织食品监管人员、酒类生产企业(小作坊)负责人认真学习此次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督促企业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要求食品监管人员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

此次宣贯会议委托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具体承办。会

—6— 议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另行通知。

(二)组织实施(4月-9月)。

4月至5月,以普查建档为主,在前期对获证酒类生产企业重新核查的基础上,按照职责界定,清理辖区内的监管对象,建立企业档案,重点加强对酒类生产企业的监管。6月至8月,全面推进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从生产许可、日常监管、监督检查、风险监测等多个方面,加大对酒类生产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和省局。9月至10月,做好前期问题的后处理收尾工作,督查督办违法违规案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建设一批酒类产品生产示范园区,建立一套酒类产品电子追溯体系。

(三)检查验收(10月-11月)。

除了采取对白酒生产许可逐一组织证前抽查,省局还将组织从事酒类监管、审查、检验的人员,对获得酒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得企业进行随机检查。年底,将采取省局督查、市州互查、企业自查等形式,对全年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将作为2012年度食品生产监管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专项整治工作总体要求

酒类质量安全工作是国家质检总局今年的重点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酒类质量安全专项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专项工作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措施具体、责任到人。

部分市州在前期专项工作过程中存在汇报不及时、不客观等情况,请各地在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向省局和地方政府请示

—7— 工作要求,汇报工作进展,及时、客观的向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报告落实酒类质量安全专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合力。

二○一二年三月七日

主题词:食品安全

酒类整治

通知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2012年3月12日印发 校对:裴卫清。

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汇报讲解 篇4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关于2012年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要求,落实市局相关的文件精神,为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马山工商所决定,今年第一季度在辖区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的专项整治行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白酒和葡萄酒等酒类市场为靶向,集中开展辖区专项整治执法检查行动,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白酒、葡萄酒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假冒他人酒类商品注册商标、仿冒知名白酒、葡萄酒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清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标识行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有效杜绝有毒有害酒类商品流入市场,及时、有力地打击经销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行为,进一步规范流通环节酒类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整治时间及重点

此次行动于2月20日启动,3月底结束,为期40天。着重围绕“三个重点”开展工作,力求有效解决流通环节酒类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重点品种:国家和省、市知名品牌的白酒、葡萄酒和洋酒等酒类产品。

(二)重点对象:酒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

市、名优土特产店、烟酒专卖店、宾馆、酒(饭)店、歌厅、酒吧等。

(三)重点区域:集镇农批市场、农村地区、旅游景点、车站码头、仓库等。

三、整治措施

(一)严格市场准入。各单位要依法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行为,坚持先证后照,严把酒类等食品市场准入关。要对辖区内的酒类经营主体进行一次普遍的清理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的经营资格是否合法,对无证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发现问题,依法查处。

(二)突出检查重点。严格落实酒类经营者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以假冒名优白酒、葡萄酒,特别是进口葡萄酒、洋酒等酒类为重点产品,以葡萄酒、白酒等酒类集中销售的区域为重点区域,严厉打击假冒侵权酒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约谈各酒类品牌区域代理商,摸清红酒商标、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授权商户等情况,重点对未授权出售名酒商户进行清理。

(三)严查违法行为。加强酒类商品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通过市场巡查、投诉举报、媒体反映等多种途径发现案件线索,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白酒、葡萄酒等酒类产品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酒类产品违法行为。对依法确认的假冒伪劣和不合格的白酒、葡萄酒等酒类产品,以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涉

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四)落实监管制度。一是依法督促酒类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执行索证索票,建立电子台账,不断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机制,提高“靶向”打击的准确性。二是积极推行网格化监管,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三是切实推行监管重心下移和监管关口前移,防止出现监管盲区和职能缺位,把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水平。四是建立酒类重点经营户台帐,重点包括歌厅、批发户、专卖店等,把酒类市场监管融入到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中,切实促进经营者自律经营、讲诚信、保质量。

(五)畅通举报渠道。要充分发挥好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严格落实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政务值守制度,确保申诉举报网络畅通,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妥善解决消费纠纷。

(六)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向经营者、消费者及人民群众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假冒侵权酒类产品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曝光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专项整治氛围。

(七)强化部门协作。各办公室要认真履职,在严厉打击假冒侵权酒类产品专项整治工作中切实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专项整治工作情

况,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质检、公安和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强化信息交流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高效有为地做好酒类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马山工商所

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篇5

为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根据省教育厅印发的《全省中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赣教办函[2016]112号)要求,我校开展了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工作,现将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扎实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教育。我们坚持把搞好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治理的首要环节来抓。6月13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学生集会、班会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的主题教育。6月20日,全体教师会上由校领导组织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校园欺凌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台帐。学校领导班子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发生过激行为。要加强住校生的教育管理,摸清底细、建档造册,积极利用好家校沟通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特别关注学生的课业和心理负担,防止因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引发事故案件。对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存在纠纷和积怨的人员、精神异常人员、有暴力倾向或过激行为人员、仇视社会或扬言滋事报复人员等重点对象和人员,进行细致排查,属于校内人员的学校要切实做好工作,并逐一建档,落实专人加强管控。

(四)加强预防。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市专项整治情况工作汇报 篇6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专项整治有关指示精神,切实按照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整体联动,形成合力,量化指标已实现,专项整治成果显著。现将我市专项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政府重视,组织严密。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为组长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根据上级专项整治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各牵头责任部门对照总体要求,分别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各自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举措,列出工作时间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为了将专项整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制定出台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部署、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全市各牵头责任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别召开专项整治动员大会,部署各自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投入到专项整治工作中去。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全体会议,及时总结各阶段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交流各牵头部门在推进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最大程度地推进各项工作。

2、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在市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各职能部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紧紧围绕专项整治的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市工商局、市卫生局采取联合行动,对全市的小餐馆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两部门采取联合行动进行清理, 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核发放证照。市质监局作为牵头部门,将普查中发现的无证照企业名单、厂址、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及时向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移交。同时,向所在镇(区)进行通报。市农林、质监、公安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查处了一起病死猪肉案。积极发挥整体联动机制的.作用,环环紧扣,层层把关,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3、全员发动,全民参与。我市各职能部门充分认清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层层动员,把国务院的特别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电视、报纸等进行集中宣传。组织召开企业、商场、酒店等负责人会议,明确企业责任主体。质监局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分别召开了有证、无证和小作坊企业负责人会议,督促企业严格自律,签定责任状,递交承诺书。工商、农林、卫生、药监部门结合各自监管职能,通过召开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编发了15期信息简报,及时将法律法规要求宣传到位,总结和交流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促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

二、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9月份以来,我市强势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各职能部门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对照总体要求,围绕10个100%专项整治工作目标,整体联动,强化大局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抢抓时点,攻坚克难,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基本实现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到目前为止,我市已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完成率100%;镇的生猪进点屠宰率100%,其他镇为95。5%。镇市场、超市354户,已全部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完成率100%;各镇、街道、社区食杂店总数为5630家,已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5630家,完成率100%;镇20家市场、超市猪肉全部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完成率100%。全市所有食堂和镇餐饮经营单位总数820家,已建立进货索证制度820家,完成率100%;镇餐饮经营单位总数630家,猪肉全部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完成率100%。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数183家,已领取生产许可证企业总数166家,还有17家已通过现场考核验收,完成率100%;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总数73家,签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企业73家,完成率100%;14类产品企业总数18家,已建立质量档案企业13家,还有5家企业已经建议吊销生产许可证,完成率100%。另外,还完成了11家3C认证产品企业的质量建档工作。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面,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面广,包括管理层、生产者、经营者,以及广大的消费者等,市农林局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平台,大力宣传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识,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4000份、《动物疫法》4000份,《特别规定》份,并下发了关于禁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剧毒农药的紧急通知。各镇生猪办、各屠宰场向市生猪办递交了承诺书,对全市部分鱼药经营部和市水产养殖场、中心沙水产养殖场等养殖企业开展了鱼药执法检查。市农林局查获外省市流入的私屠滥宰猪肉8头,查处违法案件10起。

在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市质监局多次组织召开了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分别对有证和小作坊企业业主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宣讲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26个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分别与到会的企业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和承诺书。到目前为止,我市已经有166家企业申领到生产许可证,17家企业通过了现场考核验收。同时,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原料进货、添加剂备案、产品出厂检验等台帐资料。督促食品小作坊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食品原料、不滥用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产品不进入商场和超市销售、不超出承诺区域销售。

在消费品等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面,市质监局按照统一部署,对十四类许可证管理目录的产品进行整理归类,积极推进企业质量建档工作。结合“国庆”、“中秋”两节临近的特点,加强对许可证管理类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强化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巩固业已取得的成果。从8月1日起至今,市质监局出动行政执法人员610多人次,立案查处案件15件,涉案货值8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案件13件。

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面,市工商局自部署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752人次,检查企业和经营者8963户次、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120个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96份,发放责令停业通知书36份,清理无照经营298户,检查粮油、肉制品、酒、月饼、饮料、奶及奶制品、儿童食品等食品26320品次,下架和就地销毁处理“三无”、过期食品1537袋(瓶)。全市在册流通领域食品经营户6044户,普遍建立了进货验收登记制度,进货验收登记台帐使用率达100%。全系统共查处各类食品经营简易案件1304起,一般程序案件171起,涉案金额30多万元。

在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面,市卫生局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餐饮业餐具消毒不规范、熟菜卫生不达标、环境卫生脏乱差等违法现象,减少和控制因饮食不卫生导致的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的发生,为每个餐饮业单位印制了一份食品原料采购登记表,帮助他们建立原料索证制度。重点对肉禽类和食用油进行登记和索取检验合格证和检验检疫合格证,使这些易腐坏、易污染、易假冒的食品可溯源。组织人员对集体食堂的硬件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验收,全市100余所学校食堂已消除无证现象,对各类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抽检,对79家餐饮单位进行了量化分级。为防止通过市售的卤菜传播肠道传染病和其他食源性疾患,共抽检卤菜82份,作微生物指标检验和亚硝酸盐的检验,对56起涉嫌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

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方面,市食药监管局结合源头企业监管、“两网”建设、药品抽验和日常监管等日常工作,督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按月上报原辅料数据、生产情况、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岗位技能培训等情况。完成了向我市两家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工作。监督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使用登记制度,包括进货验收、正常运转、检验校正、维修等记录。重点检查医疗机构使用的外科植入物的进货记录、产品来源、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共出动检查820多人次,检查涉药涉械单位260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34起,为进一步净化我市医药市场秩序,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正在有序推进,初见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特别是广大农村,而质监和药监在基层没有分支机构,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容易形成“监管盲区”,长效管理机制还亟需完善。

今后,我们将按照胡总书记在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立足以质取胜战略”的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1、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巩固业已取得的专项整治成果,抓住主要矛盾、主要对象,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把生产集中地、小作坊、集贸市场等作为重点,在规范完善上下功夫,切实防治问题反弹。

2、从严执法,重拳出击。要继续强化社会监督,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活动,要根据群众举报和检查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加大侦破查处力度,坚决铲除非法生产经营的窝点,摧毁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基地、分销网络和批发市场。

3、整体联动,强化监管。在专项整治过程中,要加强部门之间协作,各个环节有序衔接,及时发现和解决源头性问题。发现问题不仅要督促整改,还要追根究源,把整治工作引向深入。探索建立辖区打假责任巡视制度,形成辖区打假责任制和职能工作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杜绝出现监管漏洞和盲区。

白酒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汇报 篇7

为切实加强白酒市场专项整治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白酒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派出所、工商所、卫生院、司法所、工贸中心、各村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工作,工作报告《白酒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汇报》。切实把本次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宣传教育,深刻吸取“问题奶粉”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切实增强开展白酒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在郑楼、陈圩、古城三个集市拉横幅、贴标语宣传,将《宿城区白酒市场整治工作意见》发放到超市、酒品专卖店、饭店和经营门市。我们组织工商、派出所、城建和各村居全面做好清查工作,确保全镇从事酒类经营户、一户不漏地备案登记,对其经营的品种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摸底,全面掌握经营户基本情况。召开经营户座谈会,执法人员在检查的同时耐心向经营户和消费者宣传酒类商品的法律法规,宣传劣质酒、假酒、毒酒的危害性,不断提高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篇8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大全市药品经营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保证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我局专门成立由局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药品经营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药品经营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针对我市监管对象多、布局分散的实际,将__个乡镇划分为三个责任区,由局领导分包三个责任区,量化任务、责任到人,严格工作程序,坚持做到工作有目标、监督有记录、查处有案卷、验收有签名、举报有回音,对药品市场经常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违反《药品管理法》的不法行为。

二、大力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主要开展以下工作:_、开展了特殊储藏药品专项检查。以抗生素、疫苗和生物制品等要求冷处、阴凉保存药品为重点,开展了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和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的专项检查。查处因仓储条件不合格的劣药案件_起,对_家无冷藏设施的医疗机构进行了限期整改。

_、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治理活动。_月份在全市城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中药材市场、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取缔无证经营个体户_个,没收销毁虫蛀、霉烂、劣质中药材__公斤;查出无品名、产地、调出单位中药饮片__公斤;捣毁生产、加工、分装和销售中药饮片窝点_个。

_、认真贯彻省局文件精神,加强药品购销发票和药品清单的监管。专门召开了全市药品经营企业、乡镇卫生院、驻武企业医院、市直医疗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税票管理工作会,下发了《关于转发〈某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药品购销发票和药品清单管理的通知〉》,并于_月_日至_月_日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

_、认真开展终止妊娠药品专项治理。我局以零售药房和个体门诊为重点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零售药房__家,个体门诊___家,查处违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案件_起。

_、搞好GSp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加大对可疑药品的抽验力度,截止目前共出动车辆___台次,执法人员____人次,共监督检查各类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含村级卫生所和个体门诊)____余家,共抽检药品__批次。

中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篇9

中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参阅!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县市场监管局根据节日市场消费特点,组织力量开展以月饼为主的相关节令性消费品的执法检查,排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节日期间消费安全,营造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集中检查销售月饼等节令性消费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查看经营者是否证照齐全,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等情况,坚决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对食品经营户要求必须持有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二是严把“产品质量关”。从进货渠道、外观标识和内在品质三方面着手,要求经营者出示月饼供货商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及进货发票等,检查产品名称、厂名、厂址,QS标志是否齐全,着重检查月饼保质期、生产日期是否齐全。

三是严把“守法经营关”。对月饼经营户进行检查,引导经营业主诚信守法经营,依法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经营行为,对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行为的经营者,一经发现,坚决予以依法查处。

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监管工作汇报 篇10

一.周密计划,重点突破。

今年我省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层层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各级都制定了实施意见和整治方案。根据我省建材市场存在的实际问题,将全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定为:一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建材产品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查处关系国计民生、人身财产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各类假冒伪劣建筑用钢材、水泥、低压电器、电线电缆、涂料、胶粘剂、人造板、木器家具、壁纸和地毯等产品。重点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二是整顿和规范建材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重点整治辐射面广、群众反映大、假冒伪劣问题比较严重的建材市场,加大抽查力度,强化质量监督,确保建材产品质量,严厉查处欺诈消费者的不法活动以及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产品质量做虚假宣传

等违法行为。对市场周边地区涉嫌假冒伪劣建材产品的仓储地进行严格检查,堵源截流,端窝挖点,确保假冒伪劣建材不流入市常三是整顿和规范区域性建材生产经营活动。对建材生产经营违法活动突出的和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区别不同情况开展集中整治。取缔一批无证无照、不具备产品质量保证条件或使用国家淘汰生产工艺生产建材、生产假冒伪劣及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企业和窝点;关停并转一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及污染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帮促一批具有合法资格但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四是整顿建筑工地和重要基础设施工程违法违规活动。重点查处建筑工地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采购和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行为;重点查处未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见证取样规定,对进入建筑工地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现场验收和复验的行为;重点查处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擅自使用或安装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行为;重点查处使用有害物质超过限量的装饰装修材料的行为。列出了整治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尝重点地区、重点工地和时间的安排,全省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一目了然。

二.突出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力争扶优扶强。

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等八部局关于“在人造板生产、销售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展区域性整治”的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扶优扶强与打假治劣并举的基本方针,在邳州市组织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而又讲求实效的人造板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企业生产行为迅速规范,产品不断提档升级,人造板产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具体主要做法为:

(一) 整治融入政府工作,科学制订专项整治的规划

邳州人造板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规划中徐州范围内主要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集群产业,是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邳州人造板产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企业对产品质量认识不足,XX年,全市仅有22家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仅41.7%,甲醛释放量超标问题比较严重。邳州质监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呈送了《邳州市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的调查报告,建议把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从重视速度效益转变到重视质量效益上来,从源头抓质量,从根本上提高产品、企业、产业和地区竞争力。

邳州市委、市政府对整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年的以“创建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为目标的人造板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促使人造板行业提升整体质量水平,使邳州人造板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既能“守得庄:又能“打得出’:市委、市政府把整治工作列入了月度、年度工作计划,作为政府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调度,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成立了督查组,不定期督查、指导各镇。

(二)落实监管措施,建立健全区域性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的新体制

在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中,紧紧抓住无证生产和甲醛释放量超标两大主要问题,拿出了最严厉的监管和处罚措施,探索了源头监管质量的新模式。

1、实行区域监管。成立6个监管分局,向各生产企业派驻产品质量监督员,使监管网络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两个档案,完善四项制度,落实五项措施,将监

管网遍布各个角落。

2、以申办生产许可证促进企业规范化生产。积极宣传人造板产品生产许可证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免费为企业送去8000余套法律法规和标准文本,主动上门并组织人造板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证。同时,严格按照《人造板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细则》的要求帮助企业改善硬件设施,指导企业新增生产设备300余台、检测设备4000余台(件),新建实验室1 87个,改造厂房20万平方米,硬化厂区35万平方米。全市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全部达到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水平,已有176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获证率90.3%。

3、实行分类管理。按照《邳州市人造板企业质量管理等级分类细则(试行)》的评分标准,对每一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全面考核其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将全市27 1家企业划分为a、b、c三级,分类监管,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4、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自XX年以来,我们开展集中行动22次,开展专项质量抽查5次,对全市具有成品生产线的人造板企业全面进行了检查,覆盖面100%,累计抽检产品500余批次,查处无证生产、不执行国家标准和伪造冒用他人厂名产地、名优标志的质量违法案件62件,涉案人造板产品标值200万余元,勒令120余家企业停产整顿,强制关停并转67家问题严重的企业。

5、建立全国性的监管网络。为切实打造优质人造板基地,向全国市场展示邳州人造板品牌,我们分别向苏南、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湖南等地193个市、县质监、工商部门发出了质量监控函,主动请他们加强对邳州人造板产品的监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二)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提高区域性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的实效性

质监部门充分发挥人才、装备和技术优势,把整治工作作为“一号工程”,真诚为产业发展服务,真心为企业办实事。

1、积极开展“采标”工作。鼓励和指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2,开展免费培训活动。举办9期培训班,免费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959人次,推动人造板产业健康发展。

3、加强质量认证工作。指导人造板企业建立健全标准、计量检测、质量管理三大技术体系,对产品生产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规范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4、加大培育名牌产品的力度。大力宣传邳州人造板产业和骨干企业,提升邳州人造板品牌形象。全市已有1个江苏省名牌产品、2个徐州市名牌产品,有50多家企业计划在XX年申报国家免检和各级名牌产品。

目前-邳州人造板市场形成了“以质取胜、人人创优、诚信经营”的良好局面。企业普遍提高了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充分认识到甲醛释放量超标等问题给消费者身心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自觉追求质量,完善质保体系,创造优质吕牌,整个集群产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人造板企业23个,生产线总计达到1100条,上半年产量420万立方米,出口量300万立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8%、25.3%,并拉动了化工、包装、建筑、运输、面粉、机械、制胶等产业,扩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了部分下岗职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强化复合地板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从国外引进的新型建材产品。常州市横林、崔桥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国强化地板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部分企业特别是新办小企业采用低质低价的手段来牟取市场份额,少数企业生产的地板甲醛释放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最低限量要求,耐磨转数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损害了崔桥地板的声誉,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常州市质监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等九部委《关于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坚持以促进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为目的,创新整治模式,与横林镇政府共同开展了强化地板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l、与地方政府共同进行专项整治,落实政府和部门两个责任制。专项整治开始前,常州质监局与横林镇党委、政府进行了多次研究、协商、沟通,就这次专项整治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方法步骤等达成了共识,并专程到南京向省质监局领导作了汇报。横林镇政府专门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创新专项整治模式,全力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以往的专项整治,主要是以检查和处理为主。这次整治,他们没有采取以往的模式,而是以教育为主,着眼于帮助、提高,全力‘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横林镇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成立了地板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始终以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秩序、树立行业形象为已任,在专项整治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4、加强监管,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常州市质监局在一手抓服务的同时,另一手认真抓好监管。常州质监局和横林镇政府、常州市地板协会共同对近百家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检查,对三家故意违法的企业实施了处罚,对其余存在一些问题的均实行首查不罚,发出58份责令整改通知书和稽查建议书。又对被责令整改的企业再次进行了检查,绝大部分企业均按要求进行了整改。今年对新成立的一些小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加强监管,确保专项整治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l、强化地板的总体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专项整治前,有的企业生产十几个牌子的地板,但市场主打品牌少,专项整治后,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在逐步提高,“以质取胜“的观念已经渐渐深入到企业的心中,许多企业表示,他们深深体会到恶性竞争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后果,渴望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上规模的企业在主打自己的品牌,不愿沦为别人的加工常

2、区域性、规模化、集约型的高速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崔桥地区已有地板行业企业412家,其中强化地板终端生产企业130余家,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豪迈生产线5条、地板开槽线250条、浸渍线101条、压贴线142条、淋漆线21条、印刷线23条,已达到8000万平方米的年生产能力。今年产品已出口到英国、加拿大等2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比去年成倍上升。

三、突出重点产品专项整治,保持高压态势

“地条钢”的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会对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国家将地条钢及其制品列入了淘汰产品目录,并要求对制售“地条钢”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但是,由于受利益的驱动,不少企业(个人)仍不顾国家禁令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镇江市质监部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非常重视,立即向镇江市政府汇报,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镇江市地条钢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研究实施方案,部署整治行动,对镇江市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进行了全面整治。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曾经作为镇江整治的重点产品“地条钢”违法行为已得到基本控制。

(一)主要成效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打击“地条钢“建筑用材非法生产销售行为的紧急通知》,镇江市政府牵头组织多部门联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摸底排查、督促整改、执法检查、复查验收、不断巡查五个阶段,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XX余人次,联合检查8次,突击检查63次,曰常巡查200余次,对全市2l0家钢材生产销售企业(个人)进行了检查,立案查处“地条钢”及其制品案件140余起,查处“地条钢”生产窝点86家,其中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个人)19家,捣毁“地条钢”生产窝点5 1家,查获“地条钢”1600余吨,货值300余万元,没收模具等生产设备近2200根(台),对70余家“地条钢”生产企业(个人)采取了断电措施,对其中已整改、转产的4家根据他们的申请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予以确认的事实恢复了供电。

(二)主要做法

1、政府重视,切实履行打假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镇江市各级政府对打击假冒伪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非常重视,在端正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发挥职能优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履行了打假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召开情况通报会,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质监、工商、经贸委、环保、公安、纪检监察、供电等七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镇江市地条钢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市政府办公室以特急电报形式,向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行为的通知》,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履行职能、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等方面,对开展地条钢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排查摸底,锁定整治的重点区域和目标。整治工作之初,首先将全市范围内曾经生产过“地条钢”的44家企业(个人)一一列出表格,并多次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一线调查摸底。经过精心组织和策划,在全市发布了300多份《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行为的公告》,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了举报电话,出台了相关奖励措施,动员全市广大群众参与专项整治行动,提高了区域排查的效果。经过艰苦细致的摸底排查工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一些制售“地条钢”企业(个人)的名称、地址、规模、负责人、生产规律等,并将33家企业(个人)列入“黑名单“,为参与联合行动的各执法检查组稳、准、狠地集中整治,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违法制售“地条钢”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纳入到监控范围。

3、齐抓共管,增强监管打击的合力。打击取缔“地条钢’:彻底铲除这一毒瘤顽症,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特别是各个职能部门的力量,进行联合监管,实施综合治理。在这次整治行动中,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镇江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统一共识。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各成员单位在整治过程中,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广泛运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宣传,介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披露违法制售“地条钢”的行为,报道查处工作的进展情况,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

4、重拳出击,保持打击的高压态势。为了躲避或规避检查,违法制售“地条钢“的企业普遍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产地偏远,进出隐蔽;二是白天关门,夜晚开炉;三是即产即销,不存现货;四是设施简陋,随处扎营;五是厂中设厂,交替生产。这些情况无疑给查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给大规模联合行动设置了障碍。为此,在整治工作的前后质监部门都作了认真的研究和缜密的部署,重点实施了“五查”措施:一是“拉网式”排查。二是突击检查。三是执法检查。四是不间断的巡查。五是督查验收。5、标本兼治,实施长效管理。通过专项整治,虽然取得成绩,但离彻底清剿和取缔的目标仍有距离。目前,仍有一些不法份子还在继续零星生产、顶风作业,部分被查处过的企业(个人)也没有就此甘心罢手,还在四处观望、伺机“再生’:想弥补损失、谋取暴利。我局对近年查处“地条钢”情况的初步统计,在查处的80余家“地条钢“生产企业和窝点中,被查处过两次的有17家,查处过三次的有1 5家,查处过四次的有1家,查处过五次及以上的有4家,还有1家居然被查处过8次。XX年,镇江质监部门仍然查处了制售“地条钢”企业、窝点15家,查获地条钢产品30余吨,模具近200根。这些情况说明了我市违法生产“地条钢”的行为尚未彻底根除,整治“地条钢”的任务还远没有彻底结束。

四、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材市场专项整治。

建材市场专项整治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更重要的是要发动广大消费者、新闻单位、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组成更广泛的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统一战线,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全省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加强了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有关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的政策和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同时,把整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制假售假地区的曝光上,放在制假售假企业的曝光上,放在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的曝光上,选择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识别假冒伪劣建材产品的能力作为抵御假冒伪劣建材产品泛滥的重要一环,动员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强对真假建材产品识别方法的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中,省质监局、南京林业大学、现代快报在南京(金盛装饰城、金陵装饰城、南京石林广尝金桥装饰城、南京装饰大世界、南京红太阳商业大世界)、宿迁(开辉装饰大世界)、盐城(高力装饰城)开展了“来自质量技术监督的保障,家装材料免费检测专场"活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免费地板、细木工板检测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的举报制度,设立了举报电话,认真查处人民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答复。这大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热情,全省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查获的大案要案80%来自群众的举报。

尽管我省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突出表现在:一是建材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仍然还比较严重,少数工地业主和施工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使用假冒伪劣建筑材料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二是少数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性制假售假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仍有少数地方的领导对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对专项整治工作采取消极应付态度;四是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打击的力度不够,查封假冒伪劣产品和窝点的多,对人的处理少;对违法犯罪分子行政处罚的多,追究刑事责任的少。

五、深入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的工作打算

明年,是我省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关键时期,对照《整顿和规范建材市场秩序(XX年一XX年)规划所确定目标,我省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从源头整治的力度,深入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使假冒伪劣建材产品泛滥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建材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趋于规范,企业和消费者对建材市场的满意程度有较大提高,全省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务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认真搞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成效,关键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想上要有位置,工作上要有路子。各级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对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制,建立起逐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执法力度到位、管理合力到位,确保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继续抓妤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查处大案要案。

继续突出抓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抓好关系国计民生、人身财产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建筑用钢材、水泥、低压电器、电线电缆、涂料、胶粘剂、人造板等重点产品的

专项整治;抓好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总结和推广区域性专项整治的成功经验;抓好对建设工地的专项整治,加大使用建筑材料的检查力度,确保建筑材料优质安全。在下一步的整治行动中,我们将坚持除恶务尽的方针,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涉及面广、数额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取缔一批制假售假企业,惩处一批首恶分子和惯犯,处理一批违法违纪公务人员,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犯罪分子的器张气焰。同时,认真分析产生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坚持“整治、疏导、帮助、规范”的方针,认真抓好建材产品质量的源头管理。

积极贯彻《江苏省质量振兴实施计划》,继续坚持“打扶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在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和集中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和非公制企业的基础质量管理工作,改进和完善产品质量保证制度,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建筑材料行业、建筑材料产品质量上水平,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

(四)建立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的长效工作机制。

努力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泳,ui条件下市场监管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建材市场整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包括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执法部门与企业之间各方面协同作战、联合打假的机制;对生产、运输、仓储、批发、销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的机制;打假治劣与扶持引导相结合的机制等,提高整顿和规范建材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充分发挥各级质监、发展计划委、公安、监察、建设、经贸委、“工商、环保等部门的作用,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的整体优势。全面实施标本兼治,进一步强化把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纳入法制轨道,完善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建材市场主体守信、自律的机制。

六、几点建议

(一)从整顿和规范建材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期考虑,必须改变目前建材市场和建设工地行政执法权力过于分散的情况,往往市场上一出事,质检、工商、建设等部门悉数出动,造成人、财、力的无谓损耗,建议有一个部门来专管建材市场的打假工作,统一职能,简化手续,强化打击力度。

(二)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希望国家能从财政渠道安排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的经费。

江苏的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希望督查组对我省的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欢迎大家今后多来江苏指导工作。

上一篇:物流企业存货管理下一篇:露珠的启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