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2024-07-05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共10篇)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篇1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1

初读《喧哗与骚动》,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吃力,故事竟然可以这样组织的。后来才知道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总体感觉好混乱,好糊涂啊,完全没有章法,各种片断,好像都莫名其妙的交织在一起。如果没有译者大量的注解,完全看地不知所云,但说实话,即使看了下面的注解,还是不太清楚福克纳到底在这本书中要表达什么思想。我想,也许正如这题目的来源莎士比亚里的《麦克白》里说的那句话,“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没有任何意义。”这本说,也是“痴人”福克纳的梦靥呓语,没有什么意义吧。我人生没意义,你还得活下去;读完一本书,即使没什么想法,也还得写读书笔记。

同一部小说,有人对作者的艺术技法条分缕析;有人从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祖宗八代解构故事诞生的必然因素;有人像杜撰明星八卦一样猜测人物的原型及可能的含沙射影;还有人拿它与别的小说做一番可有可无的比较。这几者,当属于职业评论家之流。而我读小说,仅限于故事本身和语言文字。如同欣赏美人,不宜用手持手术刀的医生的眼光;欣赏美景,不宜用科学家解释眼睛成像的方法。那我就把自己从开始到结束,谈谈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描写了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祖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外孙勒斯特了。一家之长康普生先生于1912年病逝。他在世时算是一个律师,但从不见他接洽业务。他整天醉醺醺,唠唠叨叨地发些愤世嫉俗的空论,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她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实际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她时时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以致她仅仅成了一种“身份”的化身,而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和妻子应有的温情,家中没有一个人能从她那里得到爱与温暖。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家族的衰落和家庭中的颓败、冷漠气氛,使她从一个“南方淑女”变成了轻佻放荡的女人。凯蒂的沦落给他家庭,给她的三兄弟造成里毁灭性的影响。

《喧哗与骚动》与一般小说比,主人公穿越多个时间层进行连锁式回忆,引用很多神话传说还有《圣经》的故事,大段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这些都很特别。但格外引起我注意的,则是主人公在回想的过程里多次重复的某些小词小词组或是小句子。比如班吉无数次在某段描述中突然提到的“她身上有树上的香气”,杰生提到的“他说起来吧”这句话。这样几个字可以将正在专注于阅读的读者猛然拉回一两分钟之前的段落里,逼着读者同主人公一起,思想轻飘飘地混沌起来,时而飘摇到十年前,时而回到当下。循规蹈矩的读者可能会到不解和不悦,这些无序的“小东西”打乱了他们的思路,而我则不怎么认为。我第一次读到班吉嗅到凯蒂身上树的香气时,我有感于班吉对他姐姐纯洁的喜爱,第二次读到时感到班吉心中充满着对凯蒂重重的依恋,第三次第四次,渐渐感到心惊。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很正常,而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无意中就想到另一个人,这则超越了一般思念的概念。这是程度非常深的思念,而这程度,并不是通过细致的描写体现,而是通过这种“无意识”的重复出现而生动强烈的展现。何为文字的表现力度,如何在文字中渗透浓厚的感情,在我看来,这些小东西便足以回答这两个难度不小的问题。

我一直认同小词小句子在长篇文字中的重要性,这种重复的写作手法(姑且称之为一种写作手法)我也在尝试使用。其实不仅福克纳,在这之前我已经在其他作品中领略到重复出现的小词小句子的魅力。美国硬派恐怖小说家,本特利利特,他的多部小说中用到这种手法。在恐怖小说里,小词小句的重复出现无疑会加重恐怖的色彩。由于小词小句联系到前面的情节,在这里我仅仅列举一些例子,不作过于详细的分析。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2

意识流过脑海,顺手抓一把上来。这句话,是我高中意识流系列周记的题记。那时候,习惯于将每一次印象深刻的胡思乱想都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反复阅读,细细回味,并乐此不疲。而今天翻看周记本,重读那所谓的“意识流”周记,不禁哑然失笑,有些不过是人物、场景和事件幻想得比较具体的故事,有些则是相对于彼时较为深邃的思想的沉淀。与此刻我手中的《喧哗与骚动》所不同的是,我刻意地记录思想起伏,刻意地细致描述思绪的片段,而在福克纳笔下,无论班吉还是杰生,他们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的任何碰撞都被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微黄的纸张之上,太精确太详尽,以至于我深感班吉部分杂乱无章,杰生部分拖沓冗长,最终没有读完便放下书,揉揉酸涩的眼睛,拍拍紧绷的双颊。

班吉天生智障,或者说是一个可怜的痴呆儿,他脑海中流淌的意识,纯粹而简单,相对于之后杰生的描述,可以说较为粗犷。因为即使班吉能够写作,水平也不会多么高明,至多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哪天的事便笔一挥写下去,文字无论如何都谈不上优美细腻。但正是因为他低智商,单纯无知,由他的`视角望去,整个世界才显得那么真实。他前前后后回想起数个时期发生的事,无忧无虑的童年,改名的那天晚上,凯蒂失身,凯蒂结婚,等等。在班吉的世界里,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只有看得见看不见,闻得见闻不见,听得见听不见这些分别。常人的内心与外界交织,班吉则只用五官感知世界,或者可以说,感官地感知世界。他的意识,真正的由“感”而发。可以想见,这个家庭人员比较多,有等级制度但不森严,仆人对班吉并不够尊重,全家只有凯蒂和父母对班吉有亲人的感情。我想起七十年代的电影版《简爱》,开场古旧的欧式音乐,昏暗的山坳,阴云密布的天空,年代久远的独门宅第,衣衫整洁紧闭双唇的欧洲男女,——在班吉的眼里,我想象着他的家庭也是这样的一派场景。似乎他的家庭氛围从来与快乐安详无关,在通篇的描述中我仅仅在班吉提到凯蒂身上树的香气时略微感到轻松。他大哭大吼大闹,他看到黑夜来了又去,他不伸鼻子也闻得到死亡的气味儿——他仿佛一个能够预知灾难与悲剧的愚者,作者仿佛在字里行间暗示,班吉平时哼哼唧唧仿佛展现着这个家族毫无生机的气氛,班吉哭哭啼啼则作为某一次不幸事件的隐喻,班吉闻到了病,闻到了死则毫无掩饰地证明悲剧的降临。以感官代替心灵触碰并反映世界,我想这就是班吉部分的特点。

杰生是哈佛的高材生,却内心压抑,决定自杀。和班吉恰恰相反,他的思想敏感得像个女孩,而他又明显具有悲观主义倾向,于是,家族的衰落使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一片昏暗;原本天真善良的妹妹失去贞洁,也成为自己的错,自己要负上臆想中“乱来”的责任;父亲的思想明明腐朽不堪,他却被其深深影响,不可自拔。家里的奴仆是下等人,学校的同学不可一世,他都不愿也无法与之倾诉心声。久久郁结于心中的负面情感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用我们现在人的话说就是,心里怎么也想不开,于是想到了死,想到了以死亡结束并代替苟活。可是他自杀之前要交代的事怎么会如此之多,去很多地方见各种人物,每个略过他眼前的事物都一一跃然纸上,让我在阅读过程中甚至产生这样的怀疑,他如此留恋人间,何必选择死亡。然而我转念一想,死前的人,眼睛格外清澈,思想格外清晰,世界在他的眼中,也格外透明和真实,的确是这样。

昆丁部分我并没有读,但仅就前两个人物来看,作者选择两个相对普通人来讲比较特殊的人物,由他们的双目反射那个色彩灰暗落寞的时代,真可谓苦心经营独具匠心。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3

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用我通常赞赏的口吻说,是“有巨大的信息含量”的小说。此前,对于福克纳,只闻其声,未读其作。只是知道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大家。我在图书馆某个阴暗角落无意发现它的时候,赫然发现这本书收集在《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的集子里,与海明威、纪德、川端康成、菲茨杰拉德、黑塞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师们的作品摆在一起。我将它带回家,用了几乎整整两个星期,每天陆续读一点,完成了它。我得说,如果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几乎是无法读完这本具有高超的创作艺术的小说的。这是福克纳最为喜欢的作品,也被认为是一本小说创作的教科书。什么是我认为的“具有巨大的信息量”的小说呢?我认为它首先在胸襟上体现了一种广阔,深深触及灵魂,超越时间的局限,让五十年一百年后的读者读来,仍然感觉新鲜。它的具体表现并非一般线性叙事的那类以情节推动的小说,无论情节如何精彩,总是显现出某种单薄,它有一种让人一下子难以言清的思想性文学性上的交融互汇。

这本书以通篇的意流识手法,描写了一个没落的美国南方种植园家族在时代的崩溃。我总是不愿意在一个书评中来详细介绍一个小说的故事梗概,这绝不能体现出作者在创作一部作品时的所有精神气质。如果我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尽可能表达出作者不同寻常的创作艺术,这才是我写一个书评的最初愿望。

在最初的那些没有连贯性的意识流里,恐怕每一个读者都会感觉到,当你粗粗读几页的时候,感觉是多么困难。人物意识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段大段从一个意识跳跃到一个意识,只在有些地方用不同的字体来给你提示,或者,以某种气味,某样东西给一点提示,这些零乱的、无序的意识流手法,很奇特地,在阅读中虽然让人感觉到相当的不厌其烦,但是,当你耐心读完后,却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阅读过程中的这个问题,到了最后,却变成一幅幅鲜明而图象,让人感觉是这样的印象深刻。福克纳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即具体在刻化人物性格时,从外部世界逐少过渡到内心世界,他反其道而行之,以意识的流动,引领着读者在阅读本身的过程中去参与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最后,他以生花妙笔,拨开重重迷雾,让我们来到阳光之下。而在那些大篇幅的意识流里,各种场影不断以人物内心的意识交错,表面看起来完全没有秩序,但是在阅读结束之后,这些场景就如油画中一层又一层的叠加色彩,显现出丰富的明朗的层次。

福克纳同样在这篇小说的构思上独辟蹊径。小说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以四个主要人物,从各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看来构成了一个漂亮的四重奏乐章。各个部分固然不是相对独立,而有大量的事件上的交叉,完全抛开了线性叙事上的时间推移关系,而将它打乱在可能的任何一个部分。福克纳在每个部分的标题里,都用一个具体的日子来描写这个人物在这一天的活动以及意识。康普生家历史中的这四天,都与基督受难的四个主要日子有关联。这种手法,被称为是“神话模式”。所谓的神话模式,就是在创作中,有意识地使故事、人物、结构,大致与人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如我们熟知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实际上就是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修斯》的神话的一个典型。我想福克纳采用这种神话模式,除了给这部作品添加了一种神密的色彩之外,也使故事本身从一个家庭的日常琐事中完全突破出来,带有一个探讨人命运问题的寓意。这就使得这部作品带有一种广泛的思想深度。当我从最初的不习惯中解放出来,渐渐被福克纳在大量的意识流里,通过那些并不平常的思绪活动逐渐地看清楚一系列相当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我们虽然无法去形象他们的面貌(福克纳根本就不会用这种通常的人物描写的白描手法),但是我们无一例外地能准确地把握了这些人物的精神状态。哪怕是一个在主要人物的意识里想象的一个根本没有露过面的次要角色,也通过主要人物的意识流,显得跃然纸上,无法从脑海中抹去对他们的印象。

福克纳终生都在不断地写“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福克纳语),这句话本身就多么具有诗意。哪怕他那邮票般大小的家乡,是通过想象虚构的一个在地图上没有的地方,但这怎么能构成这块地方发生过的那些虚构的历史,未曾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然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呢?这总是福克纳的伟大的地方。福克纳正是以高超的小说创作技巧,毫不流俗地对美国的南方社会作了写照。

福克纳以他的小说直指现代西方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难以沟通的问题,精神的净化与得救的问题。它的小说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指人们心灵世界的所有隐秘。正是因此,福克纳的作品中中所发出的痛苦呐喊才如此深入人心,拨动了我们不轻易也害怕去触及的一些问题。福克纳的这部小说,显现了一种反映了精神实质的神似。它对人性的内心生活的掘进了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他采用的多角度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与真实感。我想福克纳是那种真正对小说创作艺术做出了贡献的伟大作家。错综复杂的结构衔接得天衣无缝令人信服。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极为广阔地展现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如果你是一个希望通过一本轻松的书来打发无聊时光的人,我劝你别去读它,因为你根本不能得到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乐趣。如果你是一个想在小说艺术价值方面有所增进的人,我热烈地向您推荐这本书,你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一定远远超过你所能想象到的------也许在这时候,用这句话来说,才是对“巨大的信息含量”的贴切比喻。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4

这本书时间跨度很大、涉及到一个家族中众多的人物。在福克纳这里,只需要用几天里发生的事情,就说清了这么多年来这个家族里的众多事件,这不能不归功于他高妙的叙事技术。而将众多人物与事件集中于数天时间和几个人物,显示的纯粹与精准令人叹服。试想在一个次一些的作家手里,这得写多少人物、多少个晨昏与风花雪月的故事啊!写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困难,写一个智障者的内心世界,写其体察、写其对事件、人物,对整个世界的表达,其实又何其艰难!那么,请看,班吉,他,是怎么说出自己的故事的,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福克纳能做到这一点……

十年读书生涯渐渐让我觉得,对几乎所有打小背鹅鹅鹅、鹿柴、大林寺桃花、望庐山瀑布出身的人来说,读尤利西斯、追忆逝水年华、喧哗与骚动真是一种灾难,作者的文笔或许直指人的灵魂深处,但是你是否感到隔膜。这些书不能使我亲近。咱看到的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法,至于作品内容和蕴涵的情感,则不知所云。读这些书的难度不及读古籍,读古诗文带来的乐趣亦远胜读尤、喧。这些书本该是外国文学爱好者的珍馐佳肴,在咱这里却使之蒙尘了。总之是外国文学名著虽显赫,能使人亲近者亦鲜矣,喧哗与骚动就是典例。当然不是说就没有,像大江健三郎的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是可以理解并体味的。此书咱未能卒读,咱的感觉是还不如读楚辞去,纯粹的是受洋罪。唐宋传奇集也较这尤、喧于人来得亲近。楚辞、陶渊明集、禅,咱认为医治的恰巧是尤喧的病……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5

开始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下面是从别处寻得的能体现一点相似想法的观点。我会自己不断地完善,修改。

全书分四个部分,分别用四个不同的任务口吻来叙述:班吉,昆丁,杰生和作者自己。四个部分的叙事都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首先是是班的这一部分,班是个智障儿,虽然三十岁了,可智力还是停留在三岁的水平,他的思维可以说最适合用意识流的手法来写,时间跳跃非常大,但是从混乱的记忆中,可以窥见到他和凯蒂深厚情感。这一部分非常考验读者的参与度,需要细心的阅读和体会才能够体察到文字背后那深深的情感。同时也描述了凯蒂和昆丁和杰生之间的兄妹之情感。

第二部分是昆丁的自叙,时间跨度比较小,主要是在凯蒂失贞后、结婚前后与凯蒂的谈话和自己自杀前的心理之间跳动。他的意识流可以看为一个人自杀前高度集中、清晰却也混乱的思维。他过去的思绪都与凯蒂有关,特别是凯蒂的失贞和结婚。对昆丁来说,“未来是看不见的”。表面上他是为妹妹而死,实际小则是为家庭没有前途而亡。第三部分是杰生的自述,相比较前两者,杰生意识流的跨度就更短了,过去的回忆里在他脑海中的只有自己工作机会的丢失、家族最后一块农场的变卖(为给昆丁凑哈佛的学费和凯蒂婚礼的费用),亲情的回忆站得很少。杰生与他的弟兄姊妹完全不同,他看中利益、金钱超过一切,其实他也爱母亲,但关注于自己超越了这一切。他养活班,只是碍于母亲还在世,母亲去世后他就将班送去了精神病院,甚至在母亲在世时瞒着母亲给班做了绝育手术;凯蒂的失真是他没有脸面,但他更关心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一份工作;昆丁去读哈佛,理应为之骄傲,但父亲卖掉牧场却令他不满,家里没有给他任何物质上的供应,反过来,他却要养活一家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他是生活得最为凄惨的一个,他省吃俭用攒前,却被侄女抢走并只能吃哑巴亏,他的生命界限如此小,凯蒂可以在被抛弃后依然闯荡世界,昆丁有勇气去死亡,可他自己却仍旧生活在杰弗生,每日为赚钱绞尽脑汁。第四部分则是作者的叙述,可以说是描述,也就是正常方式的写作。

凯蒂的女儿小昆丁可以说是这个家族最大的牺牲品,如野花般自身自灭,消失了。

女仆迪尔西有温柔、忍耐还有怜悯,评论说她是福克纳书中的亮光,福克纳也是受基督教信仰影响很大的作家,可以说在美国宗教背景下每个人的思想都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希望女仆迪尔西所代表的爱与饶恕,还有忍耐可以成为这个悲惨世界中的希望,所以通过迪尔思体现着福克纳的积极思想。班在这部分有着一种预知的能力的迹象,比如 小昆丁离开、在到墓地途中线路变更的悲创,但我更从文字中感觉他的衰嚎更预示着这个家族的末日即将到来的一种悲哀。

一本书,描绘了一个家族的衰败,最后结束。《百年孤独》 也是一个家族,更主要是一个家庭的兴与衰!寓意一要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都很感慨!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篇2

在读到第一章的后面, 我越来越为班吉的身世感到怜悯。母亲康普生太太抛弃了他, 因为他作为一个白痴在某种程度上玷污了她娘家的名声, 所以她要把班吉的名字由原来同舅舅同名的“毛莱”改为“班吉明”, 以此来推脱她在这个白痴孩子上的责任。小说中凯蒂姐是对班吉最好的人, 她曾多次保护班吉不受杰生的欺侮,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他们童年的时候, 杰生把班吉的纸娃娃都剪碎了, 凯蒂挺身去教训杰生, 不顾自己一个女孩子的力量也许敌不过男孩子, 并把杰生揍哭。但是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凯蒂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 哪里有能力保护班吉呢?在第二章中, 凯蒂在马上就要嫁人的前夕, 不断央求自己的哥哥昆丁来保护这个白痴小弟弟, 不要让家人在她走后把班吉送去疯人院, 这也许是凯蒂能为班吉做的最后一点, 即使微不足道。当凯蒂把保护班吉的希望寄托在哥哥昆丁身上时, 我又不得不感叹命运无常, 凯蒂也许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哥哥, 自己从小敬爱的哥哥, 会因为自己的失贞而结束生命, 放弃了哈佛的大好前程。

昆丁这个人物形象一直备受争议, 他的性格以及他与妹妹凯蒂微妙的兄妹关系。昆丁作为长子, 自然是南方传统的继承人,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 他自始至终都放不开对妹妹凯蒂失贞的纠缠。作为一个传统的守道者, 他把家族门第荣誉看得高于一切, 高于亲情, 高于生命, 这仿佛是他赖以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唯一根基。所以当妹妹失贞的事实无法改变, 唯有死才能使他摆脱这种道德责问。当然, 我们在第二章中也应该看到, 老康普生, 昆丁的父亲也应该对儿子的自杀负一定的责任。老康普生作为父亲, 并没有给儿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反而是把他骨子里那些虚无主义情绪都传染给了儿子。在第二章中, 我们反复看到昆丁一直陷入同父亲的对话中, 老康普生的那种悲观厌世的话语一直像影子一样伴随在昆丁耳畔, 无论他走到哪里, 做什么事情, 抑或是看到什么人, 耳畔都会回荡起老康普生的那些话, 直至死亡。细读老康普生的话, 我仿佛能感受到他说出的那些话并不是毫无道理或毫无缘由的, 那些语句体现了一个没落的奴隶主世界观上的绝望, 旧的体制已不复存在, 家族荣耀已不可复制, 所有一切都在走向消亡。

无论国内外都有一批学者认为, 昆丁的死部分是因为他的妒火, 他得知凯蒂失贞, 有了心爱的人, 到后来嫁人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都使昆丁无法与妹妹再维持那种爱恋的关系。作为一个感情上极其敏感多虑的男性, 他感到绝望, 选择死亡。我想学者们的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 从第二章中昆丁向父亲承认他与凯蒂发生了乱伦关系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猜想昆丁和凯蒂的关系应该不只简单的兄妹关系那么单纯。但是, 我觉得即便昆丁与凯蒂多少有些暧昧, 但是也不至于发展到一种实质上的情人关系。其实, 昆丁与凯蒂的感情在我看来并不难以理解, 他们俩兄妹本来就同出一个血缘, 这种天生的亲缘关系就注定了他们的“亲密”。昆丁和凯蒂这样从小到大都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兄妹, 这种“暧昧”可以理解为一种血缘关系上的亲密。

最后说说杰生这个人物, 杰生在小说中的感觉一直给人不一样的色调。如果说康普生夫妇, 班吉、昆丁和凯蒂三兄妹给人一种阴郁黯淡的灰色调的话, 那么杰生从一出场就给人一种精明贪婪的黄色调。从某种意义上说, 杰生是整个康普生家族成员的一个“亮点”, 因为他并没有像他的父母那样整天无所事事, 自怨自艾, 而是自食其力, 挣钱养活自己, 当然很多时候他为了钱露出了自私残酷的本性;也不像他的几个兄弟姐妹那样, 个个拥有悲惨的命运, 要么是白痴, 要么英年自杀, 要么远走他乡, 相比较来说, 他的命运在整个康普生家族中算是比较正常的了。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一直致力于把杰生塑造成一个恶人形象, 从一开始他就和家中其他几个孩子分开玩, 我们能感觉到班吉、昆丁和凯蒂是一伙的, 非常要好, 而杰生常常被他们孤立在外。书中第一章有这样一个情节, 杰生从小就懂得做生意赚钱之道, 他与别人合伙卖风筝, 直到因为分钱不均而散伙。这为后来杰生痛恨凯蒂、折磨小昆丁埋下了伏笔。其实, 他并不是真正与他的姐姐凯蒂都多仇深似海, 只是因为为了凯蒂的婚礼家里卖掉了牧场, 从而使他损失了一部分财产。而凯蒂后来被丈夫抛弃, 让他即将到手的好差事飞了, 他的利益再次受到损失, 所以他要报复凯蒂。他侵吞小昆丁的赡养费, 百般虐待小昆丁, 都是因为他是一个为钱而生的人, 杰生这个人物形象其实象征了南方种植园主势力的衰落而北方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

《喧哗与骚动》艺术特色三题 篇3

《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生活与历史具有高度的认识、概括能力。尽管《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显得扑朔迷离,有的部分的确如痴人说梦,但实际上它通过一个南方庄园主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变化的一个侧面。南方原有的社会体制正如康普生家族一样分崩离析,走向死亡。福克纳以此为他心爱的南方农业社会描绘了一幅色调惨淡而又凄凉无比的夕阳晚景,既体现了这种体制的必然崩溃,又表达了他本人对资本主义“新”价值标准的批判。1949年,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然这部经典的意识流作品读起来较为晦涩,结构复杂,寓意较深,是对读者耐心的较大考验,但其繁复的小说结构和多变的叙述手法让人惊叹,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一、复调结构

《喧哗与骚动》在叙事上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复调结构”。全书的四个部分分别由康普生家的四个人物用四种“声音”来叙述,揭示了这个庄园主家族的衰败过程。在小说的前三部分中,福克纳让康普生家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儿子用各自的内心独白来叙述他们的经历和家庭的变迁。然而,小说的中心人物并不是他们,而是女儿凯蒂。全书中的每一部分都叙述了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她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凯蒂成了联系这些人物的重要纽带。福克纳通过对人物的意识展示向读者提供了一些零碎、混沌的事件,并将不同的意识流汇聚为一体,组成了小说的基本情节。小说的四个部分展示了四个不同的世界,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映衬,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基本框架与结构,共同勾画了美国南方社会生活的图景。

二、多视角叙述

福克纳十分强调视角转换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在《喧哗与骚动》中,人物的视角分为“班吉的部分”“昆丁的部分”“杰生的部分”和“迪尔西的部分”。小说的第一部分由康普生家的白痴班吉来叙述,其混乱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第二部分由注重道德观念的正确与完善的昆丁来叙述,昆丁是小说中最复杂也是最痛苦的人物。凯蒂因生活放荡、未婚先孕,使得昆丁万念俱灰,精神濒于崩溃,最终投河自尽。第三部分由杰生来叙述,杰生是极端利己主义者,他的世界完全建立在唯利是图的原则之上。第四部分,即“迪尔西的部分”,是对前面三个部分的平衡。康普生家的女仆迪尔西可以说是小说中唯一健康的主人公。她的忠心、忍耐与仁爱同前面康普生家的三个儿子病态的性格形成了对照。通过她,作者讴歌了纯朴的劳动人民身上的精神。

三、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作品中描述西方人的异化感、焦虑和绝望。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通过深入探索痛苦的“自我”,来发掘人物的悲观情绪和复杂心态。小说的第一位叙述者班吉是弱智,他没有正常的思维方式,只能以嚎啕大哭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顺从,现代人的绝望感和异化感被充分地表现出来,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小说第二部分的叙述者昆丁是极其看重家族名誉、捍卫伦理道德的一个人物。他的“自我”充满了焦虑和绝望,最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逃避变化的现实世界。第三个叙述者杰生虽然顺应了现实,但生存的需要使他变得唯利是图,对金钱的渴求近乎疯狂,同样沉浸在焦虑和狂躁之中。相比之下,女仆迪尔西所代表的爱与饶恕、温柔和忍耐可以说是这个“悲惨世界”中的希望。小说中多处使用了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表现手法,显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和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2]潘小松.福克纳-美国南方文学巨匠[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4

这个错误我现在不打算去修正了,当初读的时候晕晕乎乎,就让这股劲儿贯穿始终吧。晕,但真实!

意识流过脑海,顺手抓一把上来。这句话,是我高中意识流系列周记的题记。那时候,习惯于将每一次印象深刻的胡思乱想都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反复阅读,细细回味,并乐此不疲。而今天翻看周记本,重读那所谓的“意识流”周记,不禁哑然失笑,有些不过是人物、场景和事件幻想得比较具体的故事,有些则是相对于彼时较为深邃的思想的沉淀。与此刻我手中的《喧哗与骚动》所不同的是,我刻意地记录思想起伏,刻意地细致描述思绪的片段,而在福克纳笔下,无论班吉还是杰生,他们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的任何碰撞都被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微黄的纸张之上,太精确太详尽,以至于我深感班吉部分杂乱无章,杰生部分拖沓冗长,最终没有读完便放下书,揉揉酸涩的眼睛,拍拍紧绷的双颊。

班吉天生智障,或者说是一个可怜的痴呆儿,他脑海中流淌的意识,纯粹而简单,相对于之后杰生的描述,可以说较为粗犷。因为即使班吉能够写作,水平也不会多么高明,至多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哪天的事便笔一挥写下去,文字无论如何都谈不上优美细腻。但正是因为他低智商,单纯无知,由他的视角望去,整个世界才显得那么真实。他前前后后回想起数个时期发生的事,无忧无虑的童年,改名的那天晚上,凯蒂失身,凯蒂结婚,等等。在班吉的世界里,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只有看得见看不见,闻得见闻不见,听得见听不见这些分别。常人的内心与外界交织,班吉则只用五官感知世界,或者可以说,感官地感知世界。他的意识,真正的由“感”而发。可以想见,这个家庭人员比较多,有等级制度但不森严,仆人对班吉并不够尊重,全家只有凯蒂和父母对班吉有亲人的感情。我想起七十年代的电影版《简爱》,开场古旧的欧式音乐,昏暗的山坳,阴云密布的天空,年代久远的独门宅第,衣衫整洁紧闭双唇的欧洲男女,——在班吉的眼里,我想象着他的家庭也是这样的一派场景。似乎他的家庭氛围从来与快乐安详无关,在通篇的描述中我仅仅在班吉提到凯蒂身上树的香气时略微感到轻松。他大哭大吼大闹,他看到黑夜来了又去,他不伸鼻子也闻得到死亡的气味儿——他仿佛一个能够预知灾难与悲剧的愚者,作者仿佛在字里行间暗示,班吉平时哼哼唧唧仿佛展现着这个家族毫无生机的气氛,班吉哭哭啼啼则作为某一次不幸事件的隐喻,班吉闻到了病,闻到了死则毫无掩饰地证明悲剧的降临。以感官代替心灵触碰并反映世界,我想这就是班吉部分的特点。

杰生是哈佛的高材生,却内心压抑,决定自杀。和班吉恰恰相反,他的思想敏感得像个女孩,而他又明显具有悲观主义倾向,于是,家族的衰落使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一片昏暗;原本天真善良的妹妹失去贞洁,也成为自己的错,自己要负上臆想中“乱伦”的责任;父亲的思想明明腐朽不堪,他却被其深深影响,不可自拔。家里的奴仆是下等人,学校的同学不可一世,他都不愿也无法与之倾诉心声。久久郁结于心中的负面情感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用我们现在人的话说就是,心里怎么也想不开,于是想到了死,想到了以死亡结束并代替苟活。可是他自杀之前要交代的事怎么会如此之多,去很多地方见各种人物,每个略过他眼前的事物都一一跃然纸上,让我在阅读过程中甚至产生这样的怀疑,他如此留恋人间,何必选择死亡。然而我转念一想,死前的人,眼睛格外清澈,思想格外清晰,世界在他的眼中,也格外透明和真实,的确是这样。

喧哗与骚动的读后感 篇5

书中所描绘的是南北战争后黑奴解放的美国南部庄园,主角是没落的庄园主康普生一家。与《飘》中“砖红色的沃土上长满了一望无际的棉花”的佐治亚或者田纳西不同,杰弗生镇只有污浊的小河沟,支棱的藤蔓。寒冷刺骨的冬日,阴雨连绵却没有烫砖和嗅盐。这里的南方好像长满了绿油油滑腻腻的小苔藓,给衰败的房屋抹上薄薄地一层清幽。

昔日的荣光早已随着战争归于齑粉,衰微的门庭残存着往日的幻影,但是遗老遗少们仍然以阿Q式的姿态昂起高高的头颅,对大厦将倾的危机视而不见。有的人率先觉醒了惊慌失措,有的人始终长眠于美梦之中,他们都没能逃脱凋敝的宿命。是遗传还是环境?康普生太太矫揉造作而自私冷酷,昆丁软弱又自我厌恶与愤懑,凯蒂有着冲破一切藩篱的勇敢,但最终迷失在路途,游荡人间。所有的祖上的教养都被一场飓风吹毁了,只剩下空壳与残枝。福克纳想要告诉我们——这个家族就是被蚁穴倾覆的朽木,骨髓里都是朽败的。

福克纳采取了多角度的叙述办法,就像是用三张图片合成三维的图像,而它们的交错重合处则交与守护者公正地审判。班吉、昆丁、杰生每个人都像是一盏灯照在一个球上,不同的亮度、远近、高低让这同一个物体在墙壁上投下了各种扭曲变形的阴影,而这些光怪陆离的阴影却都是真实的一部分。

意识流是福克纳采取的另一种手法,但是意识流又各有不同之处。譬如班吉停留在婴孩阶段的心智让他拥有感官的通感,他的意识流是触发式的,能够根据某一物件的触发而跳跃时空,他是时间线上的舞者。长子昆丁格外敏感,疯狂的矛盾的心理使他的思想来回穿梭,像是在疯狂倒转的沙漏,被不同的意识洪流打断、交织、震荡、融合,昆丁是崩溃边缘的疯癫,强烈的激情引发谵妄,昆丁的脑海里不停翻滚的意识流犹如万花筒般绚烂,使他的灵魂粉身碎骨。

当然这个家还是有温情的,那就是以迪尔西为核心的黑佣们。迪尔西和《飘》里的“黑妈妈”太像了,她们都是应该穿着像天使翅膀一样会簌簌作响的塔夫绸裙升入天堂的人。迪尔西用智慧、勇敢、宽容、忠心耿耿的灵魂拼尽全力维系着这个家族,她用母爱的温暖怀抱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她作为最后一位拥有健全人格的叙述者,和班吉、昆丁和杰生的病态形成鲜明对照,她是整幅画卷唯一的暖色调,是杂乱无章的整本书唯一准确的页码。迪尔西的血脉是强壮有力的,她的子女们也兢兢业业地服侍着康普生一家。感谢黑小厮们帮助读者分辨班吉的意识流。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6

其不幸之总和而已“。下面我就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就像阅读《幽灵之家》那样,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福克纳的小说采用意识流的手法,第一次阅读意识流这样的小说,觉得非常奇特。书名选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书名很有味道,也暗示着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骚动而不平静的。

比如第一个人物班吉。他的症候性在于明显地认清事物的变化却悲剧原因,在无能(天生傻子)的表象下有一颗炽热、真诚、善良的心。班吉爱凯蒂,小说一开始就以凯蒂带班吉踢球为叙事的脉络,文章说”球在这里,开弟。把球棒袋拿过来。“在第四部分,叙述达尔西的时候,又说了这句话,前后照应。班吉也喜欢看炉火上的火光,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光明和希望的追寻,班吉在凯蒂失身那晚,拼命地催他姐姐去浴室;在凯蒂结婚那天,班吉本能地感觉到凯蒂即将离开他,便在门外木箱下大声吼叫起来。挚爱班吉的凯蒂听到后不顾一切地朝班吉奔去安慰他;在勒斯特收拾鞋子时,看到一只白缎子的拖鞋,虽然这只拖鞋已经发黄、脆裂了。可是班吉看到姐姐的鞋,也在不停地哼哭。班吉是白人家族亲情最温暖的象征。康普生太太对杰生,是自私与野蛮的传递,康普生太太对凯蒂、对昆丁都是一味地引以为耻,从来不会思考自己身上的自怨自艾、牢骚满腹。而班吉对凯蒂,正如昆丁对凯蒂,才让这个家族有了一丝温暖,哪怕失身这件事情上,至少凯蒂的堕落也与家族思想的腐朽有关。

达尔西是一个睿智又有同情心的角色。康普生太太可一说,完全不具备母亲与妻子应有的温情。凯蒂”太多的责任导致了不负责任。“书中一切人物的行为都与她有关,只有最后出走,我才看到了一丝解放的症候。小说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法。五个部分,分别是班吉、昆丁、杰生、达尔西、附录。这五个部分像五片颜色、大小不同的玻璃,杂沓地放在一起。意识流的小说手法,比如:文中经常出现钟表嘀嗒嘀嗒嘀声音,问到恶的味道,忍冬的味道,特别是在”昆丁的部分“,这样的场景转移发生得最多,书中还提及到”神话模式,文中印象深刻的是讲述耶稣复活的事例,“我看见了初,也看见了终。”这句话成为一个哲学的表达。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篇7

凯蒂, 作为在此大环境下塑造的小说的主人公, 威廉·福克纳却自始至终都未让她在小说中正面出场过。凯蒂的形象只是零散地出现在几个叙述者的对位叙述当中。她存在于她的兄弟班吉、昆丁和杰生的故事里, 而她自己则一直扮演一个被言说的对象, 处于失语的境地。福克纳对这一安排的解释是:“凯蒂太美了, 太动人了, 因而不能由她本人来讲, 从旁人的眼光来看她会更动人。”福克纳相信最好的叙述手段是尽量去表现花的姿态和影子, 让心灵去创造那只花。这种叙事策略, 赋予了凯蒂这一人物形象浓厚的复调色彩。

一、温柔的母亲

班吉是个白痴, 也是小说的第一个叙述者。实际上, 他的叙述只是些“痴人说梦”般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 所以凯蒂的形象在此是以意识流的形式表现的。在班吉零碎的印象中, 他“描述”了只有凯蒂记得给他过33岁生日的事情以及他的三次“哭闹”的场景, 一次是在班吉改名字的晚上, 班吉感到了母亲对自己的讨厌, 哭闹不停, 是凯蒂安慰了他, 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班吉缺失的母爱;另一次发生在凯蒂失真的那天, 班吉内心痛苦不已, 不断地哭喊;第三次是凯蒂结婚时, 班吉感到似乎要永远失去疼爱自己的姐姐, 便哭闹着大吼起来。班吉对现实的感受是痛苦的, 只有凯蒂才会让他觉得安全和温暖。对于班吉来说, 凯蒂是一个充满爱心且温柔善良的存在, 更像是母亲般的关爱着他。

二、完美的情人

在昆丁的故事里, 凯蒂不再是母亲的形象, 昆丁把她看做是天使、情人。昆丁和凯蒂因为从小缺失来自家庭的关爱, 彼此互相依赖, 这却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乱伦之情。随着两人的慢慢长大和心智上的成熟, 凯蒂选择了其他异性作为伴侣, 而昆丁却深陷这种不伦之恋中无法自拔。在他眼中, 凯蒂是完美的情人。他不能接受凯蒂的堕落, 且病态地偏执于将家族的“荣耀”系于凯蒂的贞操上。于是随着凯蒂的失真和婚礼, 昆丁彻底崩溃, 并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悲惨结局。从昆丁的叙述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女性魅力又散发着女性原罪诱惑的凯蒂。

三、下贱的荡妇

杰生的叙述中之所以会出现凯蒂, 并非因为某种美好的情感, 而是纯粹因为仇恨。在他看来, 凯蒂是个荡妇, 下贱、风流成性。她未婚先孕, 有辱家族的声誉, 婚后又被抛弃, 不仅一无所有, 还害得杰生失去马上就要到手的银行工作。为此, 杰生一直怀恨在心, 并报复在凯蒂的女儿小昆丁身上。他不停地咒骂凯蒂是贱胚、婊子, 骂他的女儿是野种。并不断地刺激折磨凯蒂, 阻碍凯蒂母女见面。他的心中只有恨, 没有爱, 甚至仇恨整个世界。在杰生看来, 凯蒂就是一个完全下贱的荡妇并将最终为此遭到报应。

温柔的母亲、完美的情人、下贱的荡妇, 究竟哪一个更能代表真实的凯蒂?小说通过几个不同叙述者的叙述, 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主人公形象。然而他们各自对凯蒂的描述只是展现了其形象的一部分, 只有将这些不同的侧面糅合在一起才能勾勒出相对完整的凯蒂形象。如此, 由于作品在塑造凯蒂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复调性的叙事手法, 使得凯蒂的形象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

摘要:《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力作。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打破传统, 堪称现代派小说的典范。本文立足于复调小说理论, 着重探讨了小说在主人公凯蒂的形象塑造方面所展现出的复调性, 并进一步挖掘福克纳的创作理念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复调,凯蒂,形象

参考文献

[1]Bakhtin, Mikhail.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Trans.Caryl Emers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2]Faulkner, William.The Sound and the Fury.Random House:London, 1995.

[3]董艳众.浅谈《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形象[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 (3) .

[4]刘波.论《喧哗与骚动》的复调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2) .

[5]姚乃强.关于福克纳的研究.文学自由谈, 2004 (4) .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篇8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福克纳;女性形象;旧南方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64-02

一、引言

出版于1929年的《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的南方作家,同时也是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小说主要围绕杰佛森镇的康普生一家展开,讲述了这个家族从兴盛到衰退,最终走向灭亡的过程。很多人都从南方贵族的没落以及南方旧的社会秩序的分崩离析来理解这部小说,但是关注南方女性形象也是这部作品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作品中,福克纳批判了美国南方摧残女性的清教思想和妇道观,但也流露出作为一个南方人对那方女性的矛盾心理。

本文试图通过作品中几个主要的女性人物(凯蒂、康普生夫人、小昆丁、迪尔西)来揭示福克纳笔下旧南方女性的形象和命运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二、凯蒂的堕落

凯蒂是连接所有人物纽带,她的一生从反抗传统和追求爱开始,但最终竟沦落成为冷漠、没有任何道德观念的妓女和情妇。在童年,凯蒂对于班吉来说就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关心她,给他温暖和关爱,当班吉受到欺负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保护他。不仅如此,她敢于揭露她母亲的虚伪,不害怕父亲用鞭子打她。当她长大以后,她努力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愿按照南方传统的妇道观和清教思想成为一个“大家闺秀”,而是展示出蔑视和不屑。但这也恰恰揭开了她悲剧的一生。尽管康普生家族已经衰落,但仍然坚持南方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家人对凯蒂的冷漠导致她越来越感到孤独寂寞,母亲的冷酷无情、班吉只知道不断地索取她的爱、昆丁无耻自私的破坏了她和达尔顿的爱情。逐渐的,那个原本活泼、勇敢的凯蒂“真的是死了”。而她的母亲康普生太太在凯蒂离婚后将她赶出家门,不仅如此,她还不允许家人提凯蒂的名字,此后,凯蒂在家中被异化为高尔夫球场上人们呼喊“球童”的声音,康普生太太焚烧凯蒂寄来的支票的声音,她是“那个名字”。最后,凯蒂只能到外面去寻找真正的爱,但没想到自己未婚先孕,甚至连谁是小孩的父亲也不知道,被家人赶出门并沦落为妓女,最后成为纳粹军官的情妇。凯蒂在小说中最后的出场是在一位纳粹军官的敞篷跑车中,脸上“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而很多的学者都认为,“纳粹军官只是另一个版本的杰生”。

三、康普生太太的可悲

康普生太太是美国南方传统女性的代表,在清教思想的妇道观下成长为“大家闺秀”。可悲的是,在这种传统的观念下,她唯一的身份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淑女,而不是母亲和妻子,“作为母亲,卡洛琳康普生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她一生都是在努力的去成为南方传统和世俗所规范的那种女性,她毫无个人的想法、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康普生太太和她的大儿子昆丁曾有这样一段叙述:“我小时候家里有本书里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一片黑暗,只有斜斜的一道微弱的光射在从黑暗中抬起来的两张脸上……我得重新看到那张画才知道……她和父亲在微弱的光线中握着手向上走而我们迷失在下面不知什么地方即使是他们也没有一点光线。”事实上,这幅画正是康普生家庭的真实写照。因此,康普生太太也是南方妇道观的受害者。

但是,正是由于她这种对家庭和家人的冷漠无情使她又成为南方清教思想和妇道观的残忍的帮凶。对于自己的孩子她都没有任何感情,对于凯蒂和昆丁她内心是充满着敌意、对于班吉她甚至感到羞耻。正是由于家人在心灵上无法得到关爱,使得康普生先生和几个孩子最终走向毁灭,凯蒂沦为妓女和情妇、班吉被人阉割并送进精神病院、昆丁变得极度的悲观厌世,并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杰生变得贪婪无耻,毫无信义、康普生先生整日沉醉在酒精中并最终因此丧命。这些种种悲剧都毫无疑问的和康普生太太那种被南方清教思想和传统的妇道观所扭曲的、畸形的罪恶人性密切相关。

四、小昆丁的抗争

凯蒂的女儿小昆丁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一个堕落者,像她母亲一样,从小生活在没有关爱的家庭里,从小就断绝了和母亲的联系、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经常受到杰生的打骂及精神上的折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性格越来越孤僻,逃学、撒谎、甚至和男人在外面鬼混。正是这些大逆不道的行为颠覆了传统的南方淑女的形象,使她沦为“堕落者”。但事实上,小昆丁身上充满了对这些传统的清教思想和妇道观的抗争。当家人一次次的称她为坏女孩的时候,她愤怒的抗争说她之所以变坏也是被逼出来的。面对杰生整天都上着锁的房间,康普生太太毫无办法,“除了星期天打扫房间,别人从来不进去”。但是小昆丁则不管这些,有一天她打碎了杰生房间的窗户进入他的房内,将他这些年来克扣的凯蒂给小昆丁的抚养费和存款洗劫一空,之后便离家出走。这次经历给杰生以沉重的打击。小昆丁逃跑的日子是复活节,作者以此来把小昆丁的离家出走作为对南方那种压抑人性的清教思想和妇道观的一种唾弃,象征着南方传统的淑女文化终将灭亡。

五、迪尔西的慈爱

在灰暗阴郁的作品中,迪尔西可以说是一位慈爱、智慧、淳朴并与大自然有密切联系的女性。尽管她只是一个黑人女佣,但她却是福克纳所倡导的忠诚、仁爱、坚强和忍耐等美德的化身。她将自己的关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身边的人,无怨无悔的照顾自私冷漠的康普生太太并悉心照顾缺乏母爱的凯蒂几兄妹,所以当昆丁最终选择自杀的时候,迪尔西的厨房是他内心唯一让他感到温情的地方,对于备受欺负的小昆丁,迪尔西更像是一位母亲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敢于批评主人的恶心、保护弱者,比如在杰生虐待小昆丁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呵斥杰生的暴行。恰恰是她的这种正直和慈爱,连杰生心里对她都充满了敬畏。迪尔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德和优秀品质与康普生家的人行程来鲜明的对照,迪尔西工作的温暖的厨房与康普生一家居住的阴森凄冷的房子也是明显的对比。最后迪尔西的复活也象征了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慈爱、人性、淳朴、正直等美德的复苏,寄托了福克纳对人性复苏、美德再现的希望。

六、结语

《喧哗与骚动》创作的大的背景正是南北战争后,南方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化。以南方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族主义以及清教思想为基础产生的那种摧残女性的妇道观,即贞洁观,正随着传统的文化价值和生活习惯的破坏而正在分崩离析。福克纳通过对凯蒂和康普生夫人的塑造,猛烈地抨击这种传统的妇道观和畸形的清教思想对南方女性的迫害;通过对小昆丁的描述来展示一部分不愿生活在这种枷锁下的女性的反抗与抗争;最后又通过对黑人女奴迪尔西的刻画来宣扬南方要重拾传统的美德和人性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Dawn Trouard. Faulkner's Text Which Is Not One [M Noel Polk. New Esayso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Ber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篇9

《喧哗与骚动》的对位结构-艺术观念的现代性转向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体现了传统艺术观念向现代艺术观念的转变.到了20世纪,作家的创作促进了复调理论自身的深化和内部转变,本文主要对<喧哗与骚动>的对位式结构进行重点分析,揭示艺术观念的转向.

作 者:蒋莉莎 郭文意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1 关键词:整体性   大型对话   对位结构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篇10

关键词:异化;自私;无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100-02

《喧嚣与骚动》是福克纳的得意之作,可以从社会、历史、心理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它的多重含义使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以往人们总是从历史和社会层面来看,认为它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没落。文学其实是人学,优秀的作品都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受。福克纳不遗余力地绘制出南方人被异化的生存困境和绝望的人生悲剧,因为他看到了社会通过各种力量压迫着现代人,把人变成毫无思想,丧失个性的“空心人”[1]。因此,本文要分析的就是处在缺乏信仰、道德败坏的环境下现代人的表现。

一、人性的异化

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制定准则规范人类行为。宗教教义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使人们的行为合乎规矩。谁也不能从传统伦理或宗教的支配中解脱出来,注定遭受异化的悲剧。清教徒带来的清教思想始终是美国文化的主流,而由此衍生出的南方妇道观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清教妇道观要把南方妇女塑造成“大家闺秀”——贞节、虔诚、美丽、优雅、顺从。然而“大家闺秀”逐渐成为缺乏感情、没有自主意志的人。她们犹如摆放在橱窗里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被神化为纯洁的象征。

康普生太太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南方妇道观约束着她的一切行为。她常以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自居,整天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她自私冷漠,完全没有作为母亲和妻子应具有的爱心与宽容。在一个家庭中,妻子和母亲应该是爱的源泉,但是康普生夫人却是一个冷漠、虚伪、自私的女人,永不休止地哀叹和抱怨,对丈夫和孩子毫无体贴、关心和爱。她对班吉不仅没有一点温情,反而为他感到羞耻,并认为他是“老天对我的一种惩罚”[3]118。班吉本来名从舅舅毛莱,康普生夫人希望通过改名来摆脱这种耻辱。在凯蒂失身后的第二天,康普生夫人穿着参加葬礼的黑色礼服在家里走来走去,说女儿死了。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凯蒂嫁出去,以保住家族名誉。在女儿遭遇如此重大的事情之后,她想到的只是没有生命的家族名誉。凯蒂婚变后,康普生夫人不让她踏进家门。对于没有家的女性,她们缺乏经济能力,只有出卖自己的身体才能生存下去。更过分的是,康普生夫人剥夺了凯蒂见女儿小昆丁的权利,使失去家庭依靠和女儿的凯蒂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信念。

康普生夫人只是名义上的母亲,对子女没有付出任何的爱。康普生夫人的自私和冷漠在孩子们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她更是以整日的呻吟和唠叨腐蚀着正常的家庭关系,竭力以传统道德规范自己,维护所谓的“高贵”。然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旧传统压抑了她作为大家闺秀本应有的温柔、贤淑和慈祥,最后成为康普生先生所说的,一只快死的“蝴蝶”。社会用各种方式剥夺人的个性,人越来越被社会所异化,越来越丧失人的本性,成为被泯灭了内在本质的社会与宗教的附属品[4]。康普生夫人成为南方妇道观的牺牲品,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发生了异化。

二、人心的自私自利

班吉极力阻止凯蒂“堕落”,不仅有清教道德上的意义,而且还出于十分自私的目的[5]。他们竭力保护她的纯洁,只不过是想阻止她成长,妄图把她禁锢在纯洁或童贞之中,从此永远拥有她。凯蒂长大后穿成人的衣裙和用香水本属正常,然而班吉却哭闹不止,因为这标志着凯蒂的成长,他感到了失去她的威胁。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愿望和需要只能从凯蒂那儿得到满足,他却不容许凯蒂满足自己的正常需要。试图阻止凯蒂成长,希望一切都维持现状的倾向是班吉性格的本质。

妄图保持现状的强烈愿望,这种对改变的恐惧同样也是昆丁性格的本质[6]。由于昆丁的阻扰,凯蒂错过向情人达尔顿·艾密司解释的机会。昆丁扼杀了凯蒂的第一次爱情。凯蒂失贞的时候,昆丁向康普生先生承认是他干的,试图以乱伦来阻止凯蒂嫁给别人。当确定凯蒂要嫁给赫伯特·海德时,他说赫伯特在哈佛大学考试作弊、打小抄,并退学了。他的一系列举动无非是不想凯蒂成为别人的女人,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没有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因为如果凯蒂真能嫁出去,对于家族的名誉是有利的。

无论是班吉还是昆丁,他们都想把凯蒂禁锢在象牙塔里,只为自己所有。凯蒂不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女孩,她会变成大姑娘。凯蒂在青春期,需要接触男孩子,得到他们的欢迎,以树立自信,然而她成长的需要总会受到兄弟的阻扰。班吉和昆丁都没有考虑凯蒂的人生,他们在凯蒂的人生路上设置障碍,因为他们的自私,牺牲了凯蒂的幸福。凯蒂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这两兄弟也需要负责任。

三、人生意义的丧失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父母的期望成长,在家人的关爱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而小昆丁是个例外,她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小昆丁从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承欢膝下的小昆丁已经很可怜了。面对无病呻吟的外婆,她感到恶心。剩下唯一的亲人——杰生舅舅也对她万般虐待,尽管外祖母有时出面阻止,但她也不能从她那里得到需要的温暖和爱,而杰生除了对她进行打骂还从精神上折磨她,使她感到难以生活下去。她说:“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3]212。小昆丁的到来让她的母亲被丈夫抛弃。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无尽的苦楚。杰生由于凯蒂的失身,失去了在银行的职位,只能在杂货铺当小伙计。他把一切的责任都归咎在凯蒂的身上,小昆丁则成为舅舅的报复对象。不难想象小昆丁的生活是一片黑暗。缺乏人生正确指导的小昆丁开始逃学,与男孩子厮混,自暴自弃。

童年的不幸是悲剧的根源,小昆丁带着受伤的心灵选择了与人私奔。她憎恨这个家,希望早点从中解脱。严格说来,小昆丁从来就没有过家,她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和孤独。家本来是每一个人的归宿,心灵的栖息地,小昆丁失去了这样一块安息的净土,所以她的心总是在路上漂泊。她在外婆家是隐形人,没有人关心她的感受,得不到作为人应有的尊重。没有人告诉她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又没有什么值得珍惜和留恋的。小昆丁悲惨的童年让她对未来感到绝望,生活没有给她活着的意义。她选择了除死亡以外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即浑浑噩噩地活着。面对自己的人生,她没有任何打算,只是走一步算一步。毫无疑问,小昆丁是放弃了自己,因为社会先把她给抛弃了。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句人生哲理也适用于小昆丁。因为她的灵魂已经消亡,只剩下了躯壳,无异于行尸走肉[7]。她走上了和母亲凯蒂相似的道路,形成了人生的一个轮回。

《喧哗与骚动》是以人性的异化来揭示美国南方社会压迫人性的罪恶。福克纳非常关心人本身的存在价值,他向往着尊重人性的理想境界。因此,他对美国南方的清教充满了愤慨,对被蹂躏、被压迫者充满了同情。康普生夫人的冷漠、凯蒂的堕落,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美国南方加尔文宗教对人性的摧残[8]。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试图走近他人。互相给予彼此的温暖是家人应该做到的,也是生活的信念所在。康普生家族却不是这样,最先想到的只有自己。这样生活的人他的世界变得很狭窄,眼光也只局限于周围。一旦支撑生活的信念变得荡然无存时,他们会走向崩溃,人生的大厦倾然倒塌。康普生家族的孩子们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班吉失去了他最美好的东西——凯蒂,他总是抓着栅栏等待凯蒂的归来,殊不知凯蒂是永远回不来了。凯蒂丧失了人生中全部的温情,哥哥的死亡和女儿的出走击垮了她人生的全部希望。经历过这样曲折的人生后,他们都没有得到什么。回过头来想,康普生家族的成员简直是白活了。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晚年能够有值得回忆的东西。他们却没有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和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每个人物的命运都印证了这部书名,人生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一点意义。

参考文献:

[1]查日新.解析美国南方的困境——论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焦虑”主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3]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钱满素.美国“南方淑女”的消亡[J].外国文学评论,1987,(3).

[5]覃礼兰.《喧哗与骚动》里的人物分析[J].文学教育,2011,(16).

[6]谌晓明.《喧嚣与骚动》:三兄弟与本我、自我和超我[J].长沙大学学报,2008,(4).

[7]曹曦颖.精神荒原上的挣扎——精神分析批评视角下的《喧哗与骚动》人物群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不扰乱上课秩序不大声喧哗的保证书06-08

上一篇: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下一篇:学生大会演讲稿(学习经验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