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开幕式的日记

2024-09-17

运动会开幕式的日记(通用11篇)

运动会开幕式的日记 篇1

这周的星期五,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开幕式以及团体比赛,这次活动让我既开心又伤心。

星期五,我外婆也受到邀请来观看运动会开幕式,这使我更开心了。我来到学校,早读完,我们全体来到小操场候场。不一会儿,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大部分班级都陆陆续续地进场了。我们班也紧随其后,来到司令台前,我们举起我们手中的道具,还出嘹亮的口号:“五(2),五(2),非同一般;五(2),五(2),独一无二。”经过司令后,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好队伍。首先,是许校长致词,她令人兴奋的致词,让我无比期待运动会。接下来便是施天啸代表学生宣誓,最后就是冯老师代表裁判老师宣誓,终于经过了一系列程序,刘校长宣布:“第二十七那锛驹硕会正式开幕!”当时,我们的欢呼声响得都要震天了。

在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了,各年级团体比赛也就要开始了,我们来到操场,开始漫长的等待。开始,我和刘舒怡她们去做准备活动,可后来,我就去看孙若宁拍的照片了。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随着裁判老师的一声令下,顾佳向我们跳来,一开始我们落后了一点点,可后来,我们反超了一班,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可到了最后,我们又落后了,可能是因为紧张的原因,我也在途中掉了一次。最后,连我也没有想到我们是最后一名,当时我五味杂陈,心中非常难受。回到教室,张老师也对我们这个成绩非常不满意,还让我们分析输的原因。

这次活动,真是让我既开心又伤心啊!希望运动会个人赛的时候,我们成绩能有所提高。

运动会开幕式的日记 篇2

武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踢打摔拿等攻防格斗的动作为基本功,按照攻守进退、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为徒手和器械的运动形式。其拳种繁多,形式丰富,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太极拳;威武勇猛、发声助威的南拳;动静急徐、舒展大方的长拳;节奏风快、响声阵阵的刀术等。这些武术元素倍受各类运动会开幕式的青睐,风靡于各类校园运动会、节庆日文艺表演和各类展示活动等等。因为通过武术展示,或是振奋人心,或是推动大会气势……

1 武术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的运用情况汇总

从表1可知,武术被屡次运用于历届重大类型的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历程最早是随着全国运动会的召开而出现的。从1933年和1935年旧中国第五、六届运动会到1987年新中国第六届全运会和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均涉及了武术表演,项目内容也有所拓宽,从最初的太极拳,出现了南拳、功夫扇、剑术等。从表2可知,作为全国运动会之外的其他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武术也被频繁运用。如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表演,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拳术表演,第29届奥运会的太极拳表演,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太极功夫扇和刀术表演。从整体上体现了武术运用于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涉及的范围和级别层次。

2 不同时期武术元素进入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社会背景分析

2.1 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第五届全运会的社会背景分析

民国时期第五届全运会处于风雨如晦的年代。“原定于1931年10月在南京举行,后因长江水灾泛滥及九一八事变,不得不宣布运动会延期至1932年5月举行,到1932年又因“一·二八”淞沪战役,运动会被迫再次推迟至1933年10月在南京召开。”[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并时刻窥视华北,激起了全国人民保家御敌、收回失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时期,国难严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困难,加上日本侵略者不断挑衅,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运动会的召开是国民政府“体育救国”思想的宣传和运用,参与开幕式太极拳表演的学生来自南京市的逸仙桥、大行宫、邓府巷、武定门、夫子庙、鼓楼、五台山等41所小学,参与表演的小学生有2360人,这是武术第一次被运用于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武术运用的原因是对运动会的推波助澜,当前阶段中国人民需要发挥尚武爱国精神,扬我中华国威,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自强保种。正如国民政府要员林森在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训词“国家强盛必须康健民族,尚武精神尤须具有武德。”

2.2 20世纪90年代---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社会背景分析

1990年9月20日首都北京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这是中国首次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也是这届亚运会,中国武术首次进入亚运会比赛项目。这次成功举办是中国人的一次扬眉吐气,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150周年,圆明园被焚130周年,八国联军入侵90周年。当时的海外华人报刊讲:“回想旧中国,不要说举办国际性的体育比赛,连参加国际性比赛的机会都很少,国际性体育比赛的金牌更是与中国无缘。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把中国人压得抬不起头来”。[2]

作为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团体操的负责人之一的路健康说:“北京亚运会的召开,对于当时振奋人心,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回顾1990年前后,中国的形势处于非常紧张的局面,在亚运赛场之外,还存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角力的双方是中国和并不友善的国际环境。在当时身为国家体委国际司一处处长的张清说:“当时,欧美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多数都是负面的。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遭到空前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十分需要发挥体育作为民间外交主要平台的作用,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打开局面,改善周边环境。

北京亚运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有6000多名,观赛的外国游客和报道赛事的媒体记者接近20万人,通过各种报道了解亚运关注北京的外国人更是数以亿计,这无疑给了中国一个最好的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华武术”的运用正是诠释本届亚运会主题“团结、友谊、进步”,并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勤劳智慧的民族性格。众所周知,武术起源于我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日太极拳爱好者联合表演用意是为强调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领邦,两国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太极拳在中国和日本及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受到广泛的欢迎,一方面为庆祝亚运会的召开,一方面为加强亚洲人民之间的友谊,增进各国各地区的人民的交流和了解。更重要的是,武术是伴随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产生发展的,从最开始的原始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武力搏杀到为民族崛起的武术争光再到对国家形象的宣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性格的体现。

2.3 21世纪初—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社会背景分析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发生了许多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一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界碑,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大发展阶段---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太空行走。整体而言,综合国力正在增强,国际形象得以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也是这一年,中国一些省市遭受了重大冰雪灾害;四川发生了汶川特大地震,波及范围广,损害程度大;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可以说2008年,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头,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993年9月的蒙特卡洛,北京以两票之差错失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资格,虽然此次申奥失利,但是伟大的祖国并没有停止努力的步伐,在继续申奥的过程中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自强不息、日益强盛的中国。于1999年4月6日再次向国际奥委会递交北京市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当又一次的站在申奥起跑线上时,中国抓住了这次契机,取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申办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圆了亿万中国人的奥运梦。8月8日晚上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在“鸟巢”拉开帷幕,在下篇的“辉煌时代”武术板块由2008名太极拳表演者展示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相融合的平衡、和谐、自然。武术源于中国,这是中国所独有和不可复制的文化现象。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发展,武术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在世界各地也取得一席之地,全民健身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对外宣传和交流它是国家文化和形象代表,各种展示总能获得雀雀掌声;武术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多元价值,本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太极拳表演正是中国人向世界诉说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方式。另外,武术元素的运用是太极拳项目文化特点“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体现,用意点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990年北京第一次举办亚运会,武术首次进入亚运会比赛项目。从那开始,武术届的老前辈、学者和政府部门一致为武术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而努力。笔者认为,开幕式《自然》的表演另一目可能是武术入奥的一种“营销手段”,让世界人民都注视到太极拳生长的土壤———中国武术。

3 武术运用于历届重大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原因分析

从哲学观点分析,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中,适应着生产力发展与社会构架。而武术作为一种事物,必要然适应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以突显自身的阶段特性。在旧中国的全国运动会,武术的目的是利用武术的民族性和大集体演练气势振奋民族精神,实行强国强种;到1990年亚运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性赛事,武术元素的运用原因是表达中国与世界和平友好相处,宣传民族文化,让世界初步了解中国,展示国家形象;到2008年,武术元素运用的功能主要是展示大国气势和民族文化,增强国家形象,扩大世界影响力。由此可见,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武术元素被运用于各类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其用途和原因是受社会发展所处阶段背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决定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年代和时间的变化,武术被运用于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体现出主题思想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展现形式从单一到丰富全面;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紧密结合的趋势,旨在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多彩、多元的中国!

参考文献

[1]姚敏.体育救国:民国时期全运会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运动会开幕式的日记 篇3

关键词:高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意义

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系统性、计划性和直接性,而校运会开幕式表演作为校园内规模最大、人员最多、影响最广的体育活动,是对课堂体育教学的补充和检验,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体育审美意识,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校运会开幕式表演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开幕式表演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几十分钟的表演过程,而是大学生运动、表演能力以及学院体育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如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篮球与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跆拳道和体育舞蹈以及健美操和广播体操等,把这些内容运用在校运会的开幕式中进行表演或比赛,不仅能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巨大的活力,更能以演促练、以赛促练,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校运会开幕式表演有助于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每一个学校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开幕式表演可以进一步凸显其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开幕式表演在坚持与本校传统相结合,与学科文化相结合,与区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下,更加体现学校特色。开幕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磨练坚韧性格、培养求索精神的又一有效平台。因此重视开幕式表演的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可以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利用开幕式表演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良好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学生会努力使其运动行为与校园体育文化相匹配,积极投身于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使他们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调整自己的认知行为,使之与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相协调。

三、校运会开幕式表演有助于带动学院的全民健身

校园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集主题思想、音乐伴奏、造型变换、服装道具以及众多的参与者为一体,是当今高校体育中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对学校形象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对学生有很好的凝聚作用。它使体育进一步深入人心,充分展现了体育的魅力,对广大师生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强化了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同时也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体育、文化、艺术水平,犹如一个“有形的窗口”展示学校风采。开幕式表演节目的精彩、气势的恢宏、场面的壮观以及人数较多的参与者,都对学院的全民健身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四、校运会开幕式表演有助于推动师生社团活动的发展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开幕式表演都比课堂内的教育更为生动活泼。这种在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开展的活动,更容易为陷于严谨繁杂的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大学生接受。丰富多彩的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内容正符合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点,避免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

开幕式表演中还可以穿插社团展示时间,将学院发展较好的学生、教工社团节目展现在全院师生眼前,在丰富表演形式的同时也为社团提供了更好的宣传平台,使更多的师生了解社团活动、参与社团活动,推动学院社团活动的发展。

五、校运会开幕式表演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当代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薄弱,一旦遇到挫折,就出现心理失衡,甚至绝望,主要原因是缺乏“磨练教育”。而开幕式表演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磨练教育,使学生沉浸在体育的欢乐中,因注意力转移而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忘却不愉快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形式,能使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人格上变得更加完美,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前,上至国际性的奥运会、亚运会,下至学校、企业小规模的运动会,都会有精彩的表演在运动会开幕式中呈现,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已逐渐演绎为体育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展现自己特色文化的有力媒介。高校作为科技、知识、人才等的集聚地,有更多的时间和方式来体现自己的文化特点,校运会是高校体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大规模的开展形式,而开幕式表演更是个规模大、人员多、影响广的体育活动,在传播体育文化、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宣扬了学院的运动宗旨。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需要开幕式这个载体来表现,组织开展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使其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霞,陈建华.高校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的实践与探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

运动会开幕式日记500字 篇4

由于昨天经过主席台时没喊口号,我们早上被老师批了一顿,又在课室里彩排,练该怎么喊口号。两位领队同学从课室后面走到课室最前端,便开始挥手。当他们挥手时,就要开始喊口号:“挑战自我极限,超越属于自己的记录。五年二班加油!”在说加油时还要把手握成拳头举起来。

终于可以下楼啦!我们冲出课室,排成了四大长队。我们井然有序的下了楼,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小操场。

我们在操场上等待,等待着我们能走动的那一刻。这一时刻来得很快,我们跟在了一班后面,踏向大操场。

“起步——走!”一声口令传来,我们开始行动。一,二,一二一。我们随着哨声,有秩序地走着正步。经过主席台,领队同学向主席台挥挥手,我们立马喊起口号:“挑战自我极限,超越属于自己的记录。五年二班加油!”同时举起了右手。我们又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草坪。

所有班都到场了,持有彩旗的一个班又按着顺序,围了操场一圈。持有气球的一个班一齐松开绳子,气球群似一条腾天的龙,在天空中游荡。拉拉队的成员们伴着音乐跳起了舞,可惜我们只能欣赏欣赏音乐了。校长说了些关于运动会的话,具体说什么我没有听清。

最后是升旗仪式。鲜红的五星红旗寄托着我们的梦想与希望,缓缓上升。

描写运动会开幕式日记300字 篇5

星期四的上午,是我们学校的“第六届体育文化节运动会”开幕式。每个班都有节目,我们班参加的节目是“乒乓小表演”。我们班参加乒乓小表演的有28个同学,其中就有我,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我感到很高兴。

其他没有参加的同学在主席台下给我们鼓掌加油!这次是从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排的,等了好长时间才轮到我们班的节目,鲁家源喊着口号,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了主席台,因为我们班是一年级的第一个上场的,我心里感到很紧张和激动,我想“这是我们班的集体荣誉,我一定要好好做,不要紧张,为班级争光。”鲁家源喊成体操队形散开,第一个动作是我们单打练习的动作,然后一、三排向后转两个人对打的动作,可惜的就是没有乒乓球和乒乓球台,我们还喊着“乒乓乒乓,为国争光”的口号,表演完我们就下台了。

不一会儿所有的节目就表演完了。校长讲话,还升了国旗、唱了国歌,活动在歌声中结束了。运动会开幕式的节目真精彩,非常好,我非常喜欢。

秋季运动会开幕式日记400字 篇6

我的意志力只能体现在最艰苦的女子乙组600米中。我怀着必输的心理站到了起跑线上,心都悬在嗓子眼了,腿也不停地发抖。眼看就要开始了,我只好勉强摆好起跑的姿势。

“各就各位,预备,跑!”徐老师一声令下,运动员如离弦之箭,冲出了起跑线,我马上窜到了那条最短的跑道。可是,我身后的运动员也紧追不舍,并且,我不知前面怎么突然闪出一名运动员,我赶紧迈开大步,奋力往前冲,不一会就与她不分上下。此时,我已跑了约300米,就快到头啦!我咬紧牙关,闭上眼,不顾一切地开始冲刺,但因为我有尽了力气,有4名运动员冲在我前头了。看台上一片沸腾,同学们不停地为我呐喊助威,我受到了鼓舞,憋足一口气,拼命向终点冲去。

运动会开幕式的日记 篇7

一冬运会开幕式的音频转播介绍

首先说一下开幕式,开幕式往往都是运动会的重中之重,俗话说开幕式成功了整个运动会也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对于开幕式的转播工作也是格外重视。此次转播开幕式和速度滑冰使用的是中央电视台的A1转播车,该车配备了STAGETEC AURUS数字调音台,配有2个远端光缆箱,光缆箱的摆放位置考虑了开幕式和速度滑冰这两个直播的需求,保证转场不会更换光缆箱的位置,节约转场时间。所有赛场内的信号都是通过光缆箱回传至转播车。

开幕式的音频转播工作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介绍:一是与现场扩声信号的连接,二是现场评论间的信号制作,三是现场、观众的效果声拾取,四是应急备份预案。

1.扩声信号的连接

作为音频工作者,大家都知道一个大型节目的播出信号和扩声信号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扩声信号的比例和场地的空间大小、扩声音箱的类型、扩声音箱的摆放位置等因素相关,可能不同位置的音箱比例会不同,不同类型的音箱(比如线阵列音箱和点声源音箱)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播出信号如果使用扩声的全信号是绝对不可以的,但同一种类的声音比例几乎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这里使用将声音分组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如下的分组:音乐及VCR的L声道、音乐及VCR的R声道、司仪及主席台VIP话筒、运动员及教练员宣誓话筒、仪式部分主持人话筒信号(由于现场导演为了开幕式的效果更好,希望开幕式文艺演出时的中央台评论员兼做现场的主持人,因此这路信号在最后直播时进行了调整,使用评论间系统完成仪式部分的主持和文艺演出部分的评论工作)。

2.现场评论间的信号制作

在这次开幕式的转播中现场评论间担负了仪式主持和文艺演出解说的工作,贯穿了整个开幕式的始终,是开幕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信号了,因此我们在评论间的系统设计从输入到输出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进行了备份,并采用了双调音台1:1的热备份方式,保证“0”秒主备切换,评论间系统使用UPS供电,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3.第三现场、观众效果声的拾取

此次开幕式场馆为单侧观众席设置,且观众席的范围不是很大,因此此次在观众效果话筒的设置上使用了1支SCHOEPS的ORTF制式立体声话筒吊装在观众席正中间,距离观众头顶5米的位置,负责拾取整个观众席的大环境声(大观效);在观众席两侧的对称位置分别使用了一支DPA 4027小振膜电容话筒吊装在距离观众席2米高的位置,负责拾取观众席的一些细节的声音(近场观效)。这样的设置观效话筒更能体现出观众席的层次感,使电视观众更能贴近现场的感受。此外开幕式场地中央有两台无线摄像机负责拍摄一些仪式和节目的特写镜头,我们在这两台摄像机上分别安装了两支SENNHEISER 418S立体声超指向话筒。开幕式当中比如队列的脚步声、欢呼声,升旗仪式上国旗班的口令声,都是通过这两支话筒拾取回来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应急备份方案

在前边已经提到,开幕式的转播是此次转播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有国家重要领导参加,转播系统的安全性一定要高,应急预案一定要完善。因此我们在多个重要节点上进行了备份。首先是现场节目信号的备份: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几个从扩声系统取得的分组信号外,还要求扩声系统为我们提供一对立体声的全信号作为分组信号的备份,并且在主扩声音箱旁放置了一支话筒,这支话筒直接通过光缆箱与转播车相连,当转播车与扩声系统之间的链路出现严重问题不能使用时将启用这支话筒,保证现场的信号不会中断。其次我们为领导人单独准备了一支纽扣话筒,这支话筒隐藏在现场扩声系统的VIP桌架话筒的防风罩内,在画面上不会发现,这支话筒也是通过光缆箱直接和转播车相连,当现场音响系统出现严重问题,VIP话筒不能扩声时,转播车将启用这支话筒拾取领导的声音,完成转播工作。第三就是上边提到的评论间系统的备份方案,这个在上边已经做过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所有的重要信号到转播车上都会同时送至主备调音台,保证主调音台一旦出现问题,备调音台可以在10秒内完成对主调音台功能的接管,继续完成直播工作。

开幕式的制作难度并不是很大,但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如和现场调音人员的打和,现场氛围的营造,以及非常重要的系统安全性。在制作上需要考虑评论解说与现场效果及音乐的比例,做到语言清晰、音乐清楚、现场感强但又不能太空。

二速度滑冰项目公共信号的音频制作

速度滑冰又称大道速滑,比赛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选手按逆时针方向滑行。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分内、外两道,道宽5米。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跑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所有比赛都是两名选手同时进行,选手按能力分组进行随机抽签,每组2人,在“各就各位”口令下达后,运动员要在起跑线与预备线之间静止站好;“预备”口令下达后,立即做好起跑姿势,鸣枪前不准活动,保持静止,枪响后同时滑跑,用时最少者获胜。每滑1圈交换1次内、外道。男子项目有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女子项目有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

可能很多人对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有一些混淆,下面做一些解释:速度滑冰其实就是跟秒表来竞争,因为自己滑自己的跑道,跟秒表竞争,出来的成绩是最后的结果。短道速滑是人和人之间,战术、有一些速度,还有体能,最后以名次分结果,两个比赛滑法差不多,但其实比赛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对速度滑冰项目有了简单了解后,下面将从系统设计、声场的搭建和话筒摆位以及起终点位置的变化及声音拾取这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速度滑冰项目的音频制作。

1.系统设计

由于开幕式和速度滑冰的转播之间只有一天的转场时间,时间非常紧,因此在开幕式布置光缆箱的时候我们就考虑了开幕式和速度滑冰这两个直播的需求,保证转场不会更换光缆箱的位置,节约了转场时间。系统的输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远端光缆箱、2#远端光缆箱和本地光缆箱。其中体育展示、6路FOP内场有线超指向话筒、观众效果话筒接入1#远端光缆箱,另外两路FOP内场有线超指向话筒和8路FOP内场无线超指向话筒接入2#远端光缆箱,6路机头超指向话筒通过摄像机CCU接入本地光缆箱,EVS信号接入本地光缆箱。光缆箱信号均通过光纤同时接入主备调音台。主调音台选择全部信号进行处理并将主PGM信号送至转播车主加嵌器,备份调音台受处理能力的限制,仅接入主要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备PGM信号送至转播车备加嵌器。

2.声场的搭建及话筒的摆放

速度滑冰场馆比赛周长为400米,相当于一个田径场那么大,在这么大的室内空间里搭建一个均匀、自然的声场是不容易的。要做到有点有面,怎么叫做有点有面呢?那就是又要总体上对观众有一个大环境的交代,说白了就是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要突出整个比赛细节的声音。如何做到有点有面的呢?我们在下面话筒的选型和摆放里做详细的介绍。

这么大的比赛场馆,想把每一个比赛细节的声音展现在电视机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布置大量的话筒尽量均匀地布置在比赛场中(如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MIC7、MIC8、MIC9为观众效果话筒,其中MIC7和MIC8为单声道小振膜电容话筒,吊装在距观众席2米的位置,负责观众席较近距离拾音;MIC9为ORTF立体声电容话筒,吊装在观众席中间高6米左右的位置,负责整个观众席大环境声场的拾取。这样使用3支电容话筒已经营造出了一个大概的观众席区域的声场。

接下来就是布置内场的话筒了,为了方便讲解我们为话筒分类并编号,同种话筒编号前的字母代表着话筒不同的连接方式,MIC代表有线连接,CM代表连接到摄像机机头利用摄像机通路连接传输,WM(wireless mic)使用无线手雷连接,在这里我们为了保证音色的一致性,在赛场内使用的立体声及单声道超指向话筒均采用SENNHEISER品牌的话筒。CM5、CM6是上在11#和12#摄像机上的话筒,选用的是SENNHEISER 418立体声超指向话筒,负责拾取内场运动员准备、热身声音。MIC1~MIC6,CM1~CM4和WM1~WM8这18支话筒使用的是SENNHEISER 416超指向话筒,均匀地布置在比赛场一周,负责拾取选手比赛时的声音。在这里大家可能注意到这18支话筒没有采用常规的“绕场一周”的摆放方式,而是选择在靠近观众席一侧在外沿摆放,在远离观众席一侧在赛道内沿摆放的方式。这样摆放是根据比赛场馆的特点设计的,优点有三:第一,此次冬运会速度滑冰场馆只有一侧观众席设计,如此摆放话筒可以尽量减少这些话筒对观众席声音的拾取,可以更加突出比赛的细节声音;第二,在比赛时观众席对面一侧赛道外是教练员区域,教练会在这个区域对运动员进行呼喊举牌,提示运动员滑行时间及速度等信息。这样由内向外的话筒指向正好兼顾对教练员声音的拾取;第三,速度滑冰比赛选手高速滑行过弯时是极容易失去平衡摔倒的,由于离心力一定会向赛道外侧摔倒,这也就是比赛场地外侧的防撞海绵要比内侧的高很多厚很多的原因了。减少弯道处外侧摆放话筒,可以减少运动员碰到话筒的可能。

3.起终点位置的变化及声音拾取

速度滑冰比赛分男子组比赛和女子组比赛,其中男子组项目有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成年女子组项目有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起跑点的变化和终点的变化,随着赛事滑行长短的变化,起跑点与终点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里需要注意有两个细节的声音需要拾取,一个是发令员的口令声音,另一个是类似田径比赛倒数最后一圈时的计时铃声。发令员通常在起点附近,而计时铃一般在终点附近,所以一定要了解每一个长度比赛的起终点位置,在比赛前对起终点的话筒进行微调,从而达到最佳的拾音效果。

还有一种速度滑冰的团体比赛为团体追逐赛,每队三名选手,在冰场相对的两侧同时出发,两支参赛队在同一赛道比赛,起点均在直道,但两队相距200米。计时以本队第三名选手到达终点的时间为准。

团体追逐赛当中的音频事宜与个人竞速赛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起点发令员的位置将位于场地中央,需要注意对发令员音箱的拾音。

起终点的位置变化见图5,红色为起点位置,绿色为终点位置。

三结语

运动会开幕式的日记 篇8

摘 要 团体操表演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随着团体操表演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此,它也成为评价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成败的重要标志,本文以郴州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型团体操的创编视角、排练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团体操的创编视角主要有动作、队形、场景、道具、音乐、灯光等。而排练要点主要涉及演员思想的动员,质量效果的保证等方面,基于此,希望本研究能对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团体表演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学生 运动会 开幕式 创编 排练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宝贵的文化财产,且彰显其时代价值,一览已逝的北京奥运会、亚运会、城运会、残运会等一系列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的政治、经济、管理等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点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对人民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是由大型团体操表演发展演变成为现在的广场体育艺术或大型文体表演。以学校为举办地点的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展示其精神面貌和进步的平台。进一步推动着学校和社会的建设,省市中学生运动会每年都会举行,而且每年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节目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以团体操和龙狮运动为主要题材的大型开幕式表演是近些年以来众多大型盛会的一个亮点,团体操是体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龙狮表演是民族传统体育当中的一块不朽的瑰宝,以前的开幕式表演当中,大都呈单独表现形式,没有将多种形式表演同场融合,使得表演效果虽有热闹之氛围,但没有在深度和广度上体现出运动会的内涵实质。那么,针对这种特殊的表演,到底应该如何合理编排,如何合理演绎呢?本人认为其中的要点就是要针对具体时空环境下,顺着崭新的理念引领出开幕式散发出新的气象,新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郴州市第17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人查阅了近几年来相关的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相关文献资料。

2.专家访谈法

走访相关经验丰富的专家,向其咨询有关开幕式团体表演的编排等问题。

3.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桂东县一中、桂东县职业中专内发放400份问卷对参加此次表演的演员进行了调查,回收问卷389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388份,有效率为96%。

二、团体操的历史沿革

团体操最初是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它是由德国体操之父阿特尔夫•施皮斯一手开创,但仅仅在当时被称作为一种徒手体操、道具体操等,直到20世纪初,这种体操形式则为人们称作一种具备观赏性的表演体操,特别是在1892年捷克等国家在庆祝体育协会成立大会上首次举行了盛大的团体操表演,因此团体操从此在世界各国慢慢兴起。19世纪中叶,我国的团体操是随着现代体操的引进而缓慢诞生的。起初的团体操形式也是一种单一、统一的集体口令形式的操练,但随着体操逐步融入体育教学后,加上学校运动会的开展,势必给体操以发挥表现的余地,进而团体操就以一种独特的形式面向大众。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概念定义

所谓概念,其实是一种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自我对事物所感知到的众多属性中,抽取出的特有属性[1]。这一认识过程使人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当然,这种认识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的。概念有内涵与外延之分,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例如“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他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例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因此,我们只有将概念明确规定,才能进行合理的逻辑判断。这也是对团体操排练研究的起点。

(二)团体操、创编视角定义

由于团体操在国内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对它的定义也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比如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团体操的基本形式以徒手操和道具操为主。这种操的特点基本上是整齐划一,统一演练,后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集体体操。随着我们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与西方国家文化接洽后,团体操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以往的队列操练形式,而是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所展现的一种多样化的文体艺术形式,这样一来就使得人们对于团体操的称谓发生了位移。有的学者将其称作“广场艺术”、“运动艺术”等等,可以说是百家争鸣。近几年以来, 我国学者对团体操的概念也作了一些归纳。

纵观团体操的发展以及结合众多专家的观点,可以把团体操定义为: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文体表演项目,它是由众多表演者在表现动作时配以各种巧妙的队形变化,并与音乐、服装、道具等各种艺术装饰融为一体,并能表达一定思想内涵的表演整体。

关于创编视角的概念,我们可以近似的将其看作创编视点,在秦秀白的《文体学概论》中,对视点有如下解释:视点是指,故事讲述者组织故事时的两种心理倾向,分为时间视点、空间视点、观念视点和心理视点,笔者认为视点指的是说话者或语篇建构者看待世界具有创意的角度和态度。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本人的思考,可以将团体操的创编视点的概念作如下表述:团体操创编视点是创编者根据团体操表演的构成要素,对艺术形象的追求所具有的创新或创造的角度和态度。

四、团体操的创编

(一)明确主题,详细制定创编方案

创编团体操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因为没有目的性就等于没有规划,就像摸着石子过河一样,使人陷入困境,要明确目的旨在迎合运动会的主题思想,要有对开幕式的整体观的认识,这种整体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人员配备、场地安排、队形变换等,作为指导者更应该从大体上全局上把握其整体性。当然,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思想还不能足以实践,需要有蓝图来进行指导,因为个人把握全局的能力有限,拥有清晰的蓝本能够让我们一步一步的向目标迈进,使得表演顺利进行。

(二)动态性内容选择,以适应变化的编排与队形

在创编团体操的初期,工作人员对于内容的把握是分散的,这些内容尽管是从许多优秀项目中挑选出来的精华,但是各自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自成体系,团体操所要求的不是追求单独演练效果,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配合美,整体美,这就需要这些纷繁复杂的艺术品开怀相融其它项目内容的艺术品质,以突出大会主题的文化内涵与意境。

(三)精心设计创编要素,努力展现美的法则

通过专家访谈认为,中学生运动会大型团体操的创编要素大致可以从队形、动作、场景、道具、道具、音乐、服装、灯光等七个方面进行考虑,但就本次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是在白天举行,故灯光效果在此体现得不明显。

1.动作元素分析

首先,正如上文所说,一切编排都应该围绕大会的主题思想,这是一切行动的指导,当然,在排练当中,其动作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要表达自我的演练风格,而且要充分表达大会思想的深层含义。其次,编排动作要充分考虑到表演者的演练水平,要关注表演者的个人能力,团体风格特点以及运动员的优势劣势等。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正是这一道理的真实写照。再次,在编排动作上,节目负责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开始,整齐划一的表达技术动作,充分发挥表演者的水平,根据这一特点,随时调整动作难度,做到稳中求超越。最后,动作的特征要有较为强烈的对比性,其主要表现在动作的起伏、刚柔、动静、快慢、开合、高低等方面,巧妙的加以创新,结合多种组合形式,进而提高艺术欣赏价值。

2.道具元素

团体操演练中,道具作一种重要的艺术工具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来使人与道具达到完美配合的目的。首先,道具选择方面,作为大型开幕式表演,在观赏效果上,充当了完美角色,从本质上讲,使用道具旨在发挥人的艺术演练效果,扩充了演练时空。可是选择道具时,不要选择重量太大,难于操作的道具,在开幕式表演中基本上要求道具较轻,通过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手持道具最短重量感受实验,表明它们对此类道具具有最适感觉(见表1)。

此外还要求使道具占有一定的空间体积,根据观察效果大体判断,道具最大遮挡面能遮住身体为宜,遮挡人体面积太小不能发挥出道具明显的艺术效果,遮挡面积太大同样不能发挥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

3.队形要素

队形的变化主要是由图形的不同排列组合而形成,其中包括点、线、面的有机构造。队形的变化有其变化规律,它们分别表现为相遇、相套、联合、渐变、错位、层次等方面。

4.场景元素分析

场景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由一定的人物和人物活动所组成的表演画面。是事物发生的背景和空间,场景的设置不仅是提供表演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体现设计者的艺术和意图,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场景要求显示出丰富的艺术层面,但是本次运动会的场景有所不同,基于地势的特殊性,因处于山区,四面环山的桂东县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魅力,一座座山峰雄奇险峻,昂扬挺拔。山上植被青松蓬勃生长,正体现出了回归自然,绿色桂东的新理念。所以作为设计者,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的场景资源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做法。

5.服装元素分析

我们知道,大型团体操表演一般在运动场上进行,其所追求的效果乃是大效果,因此,在服装设计上不能平庸,要有点夸张的趋势,但不宜过度夸张,且形象要鲜明,因为远距离对视觉的要求,它不仅是比生活更强烈,更鲜艳夺目,比一般舞台艺术也要更强烈,更鲜艳[4]。而且对服装的选取要体现出体育特征、民族特征、色彩特征、仿生特征、时代特征、以假代真、陈述与点缀及地域特点。

6.音乐元素分析

音乐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出阳光、激情、潮气、教育的特点,音乐在团体操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旨在能够烘托气氛、渲染场景、突出主题、交融感情,对于音乐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运动会的主要思想,团体操的动作特征,路线特点来进行选择,郴州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以和谐桂东、生态桂东、开放桂东为主题,以《我爱你,桂东》为主题曲,充分表达了对桂东的感情。此外,对于音乐的选择还要根据团体操演练过程中动作的起伏,动作变化的快慢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各种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比如龙狮表演中单侧舞龙、摇船舞龙等,表演者会在完成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自我叫嚣的力度来增加表演的气势,音乐选择和剪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团体表演的整体效果和运动员场上的发挥。

7.元素表现手法分析

团体操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个传统而创新的概念,现代的团体操除了保持经常使用的人海战术之外,更多的思考一些科技元素的运用,本文以最近几年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的创编视点为立足点,对其表现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按其认同的等级,认为重要的计2分,认为一般的计1分,认为不重要的计0分,最后按每个问题的得分情况进行排列,具体排列情况如下(见表2):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按各表现手法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突出主题、人、物合一、一物多用、点面配合、对比反差、巧使道具、多变服装。

五、团体操的排练

对于一般的大型团体操表演而言,在其正式演出之前都有充足的时间和场地进行磨合排练,本次大型开幕式团体操表演节目不但克服了重重困难,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排练效果。我们的教练、导演在如下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

(一)选拔优秀人才,保证人员质量

大型团体操表演是一项操作性较难的表演项目,表演的成功与否,与队员们的各方面的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像大型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主要在学校田径场进行,观众离场地不是太近,因此在选材的时候最好挑选身高,身体素质等占优势的队员,这样可以保证排练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根据不同节目的排练风格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拔要求相关气质类型的队员进行排练表演。

(二)做好思想动员

大型团体操的排练相对个人而言是一项任务较为艰巨的表演,因此保证表演的顺利进行是首要法则,由于人数 较多不易指挥,因此在排练过程中会出现困难和挫折,受伤的情况是屡见不鲜,倘若在众多表演中有一个人出现受伤情况,将会给排练还来阻碍,因此,作为指挥者,要深思熟虑,这要求考虑到各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天气恶劣时,教练员如何根据天气的变化来给予场地安排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要使表演者统一思想和行动,严格落实纪律并在排练中给予关怀,这是调动队员们积极性的最佳秘方。

(三)教练要全面负责,保证排练质量效果

大型团体操是由教练员精心设计的,引领我们的思想与行动,由于教练是团体操的设计者,也许因为其难度大,不易操作,因此在排练过程中,经常会使学生产生负性情绪,因此,教练员在指导排练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训练法则,此外,还要有弹性的调整训练情况,训练中,教练员要以一颗饱满活泼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当有学生消极训练时,教练员要积极引导。可是,教练员在进行教授的过程中,持续的训练会让学生疲劳,因此,教练员要注重方法,比如设置目标法即根据具体情况,一步一个脚印,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

(四)抓关键队员,定正确路线

大型团体操表演讲究的一个“齐”字,是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型力的有力见证,因为人数多,观众想看清每个队员是不可能的,它所追求的一种大气美。这种美需要一种整齐划一的新队伍来整合完成,倘若在排练过程上如果有一名演员稍不注意则会影响到整体美。因此,作为教练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强化队员的主体意识,正确跑位,这项工作任务繁重的,需要教练员进行精心的指导。

六、结论与建议

团体操是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文体表演项目,它是由众多表演者在表现动作时配以各种巧妙的队形变化,并与音乐、服装、道具等各种艺术装饰融为一体并能表达一定思想内涵的表演整体。

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校园、地区的文化建设,能很好的在当地进行传播,激发学生和当地人民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团体操的开展必须在教练员、队员、编排者的精心指导和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在进行编排时,编排者要充分考虑大会的主题思想,恰当的选择人员、道具、服饰等。排练时,教练员要体现自身素质、敬业精神、创造力和应变能力等,要积极引导队员们不怕吃苦的进取心。政府政策支持、物质保障、社会支持等,都是保证团体操表演和谢幕的关键和保证。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出版社.2001:3745.

[2] 辛治国.高校运动会开幕式武术团体表演排练研究[J].赤峰学院报.2011.5.

[3] 徐丽娜,等.高校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的创编与训练方案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7.

精彩的运动会开幕式 篇9

阳光明媚,金风送爽。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欢快精彩的第十 届校运动会。操场上欢歌笑语,彩旗飘扬。

8:00入场式开始了。此时《运动员进行曲》骤然响起。最先出场的是鼓号队。他们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吹着小号。指挥的拿着一根镶嵌着红星的棒子,根据节奏上下左右地晃动着。他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前进。紧接着,鲜花队、彩旗队出场。后来各班从一年级开始按序登场。大家穿着整齐的校服,挥舞着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道具,喊着响亮、有力的口号,精神抖擞地迈步前进,真像一支支等待检阅的队伍……

最可爱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了。瞧,迎面走来的是一年二班,最前面的四个小朋友一人戴着一个笑嘻嘻的大头娃娃的面具,腰间扎着一条红绸巾,舞着两条红绸带,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扭着秧歌想我们走来。他们的出场引起操场上一片欢笑。

二年一班的入场也很有创意。同学们的手上握着一大把氢气球,他们个个神气十足,直盯着前方在指挥的钟老师,真像一个个小武警战士。当他们走过主席台的时候,同学们把手里的氢气球放飞了,五颜六色的飘散开,就像一朵慢慢盛开的巨大的花朵,引起操场上一片喝彩。

要轮到我们四年级入场了,我的心怦怦直跳,看看左,看看右,同学们个个都一丝不苟、整装待发,聚精会神只等着起步的口令。这时,我心想:要是踏步的时候不小心踩错了节奏怎么办?……我的心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只听黄征一声令下“踏步走!”,我果断地提起步子。我用眼睛的余光瞟了瞟左右的同学,我们是多么整齐呀!于是,我渐渐放松下来,自信地踏着步眼睛直盯着前方,头抬得高高的,精神抖擞,双臂有力地前后摆动,大踏步向前进。快到主席台了,只听杨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领呼起口号:“一二三四”我们马上异口同声地喊到:“二班二班,不同一般!”我们一高呼,全校师生都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台上也立即以最热烈的掌声欢送我们通过主席台。

六年级的表演也很出色。在八个班中要属二班手上拿的道具最节约、环保、最引人注目了。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两个用空饮料罐和豆子做成的道具,一摇起来就发出清脆的响声,既整齐又热闹,好听极了。各班同学的精彩表演给整个运动场带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整个运动场仿佛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看着操场上充满活力的老师和同学,听着整齐的脚步声和嘹亮的口号,我的心中激情荡漾。

难忘的运动会开幕式作文 篇10

当主持人宣布开幕式开始首先向主席台走来的是四个方队。分别是气球队、鼓号队、彩旗队、鲜花队。气球队拿着气球挺着胸向主席台走来鼓号队敲着动听的交响乐鲜花队举着鲜花摆动着向主席台致敬彩旗队挥动着旗子给开幕式加了点光彩。随后各个公司、村庄、学校的运动员进场了他们迈着整齐的步子一个个雄纠纠、气昂昂地踏着坚定的步伐向主席台走去每个人脸上充满了自信。我们班很荣幸地成为了鲜花队的成员。接着运动场上放飞了鸽子又放飞了彩球。它代表和平、喜庆。

然后庆祝开幕式的节目开始了。那精彩的节目像磁石般地把我吸引住了。最使人们的气氛涨到最高潮的节目是龙狮共舞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一开始两条巨龙腾云驾雾随着火球出来了。身上的鳞片金光闪闪张开大嘴两眼炯炯有神满眼三味真火龙须长长的细长挺拔两只狮子也跟着火球出来了它俩不时地眨着眼睛雪亮雪亮的又不时地摇头好似一对顺风耳在听声音它们挺着胸抬着头。龙狮都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龙仿佛一把长枪狮子仿佛一把大刀。它们跟着火球左右摆动又绕成团。真是有趣!

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华武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扬名天下。一开场少林弟子们精神抖擞地走上台先是舞剑他们按剑在手收紧笑容“唰”地亮出架势两只眼睛像流星般一闪眼波随着手势舞得恰似一团银花。那剑舞得越快就像一条银龙绕着他上下翻飞左右盘绕。其中一人舞得静若伏虎动若飞龙缓若游云疾若闪电又稳健又飘洒。接下来的是打拳他们打的这套拳真棒拳似流星眼似电身如蛇行腿似钻刚劲有力一招一式从容自若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他们舞得双结棍如来雷带电一样快如光芒神出鬼没。真是眼花缭乱花样繁多千姿白态。

吴宓日记中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篇11

我常常喜欢先从结尾看作品或者文章,所以这次也是倒着看吴宓日记的,其中和“五四”有关的记载确实不少,首先被我看到的是1969年那一次。那时,文革浩劫已持续数年,但暂时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吴宓也和无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继续在经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他数十年来最为佩服也最为尊重的老友陈寅恪,就在这一年死了。在那样一个疯狂的岁月里,吴宓尽管无比担心陈寅恪的情况,却无法得到任何陈寅恪的消息。这一年,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十周年。虽然是非常时期,当时的所谓“两报一刊”还是发表了纪念性的社论。

也许是这个特殊的日子激起吴宓的思绪,在1969年5月4日的日记中,他不仅记下了“两报一刊”发表纪念性社论的消息,还阅读了毛泽东有关五四运动的著作两种,即《青年运动的方向》和《新民主主义论》。此外,为表示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坦白罪行的决心,吴宓还打算“撰交代材料一篇,述说宓1919年在美国对五四运动之误解(不合于毛主席之思想)及反对‘打倒孔家店’之顽固态度,而未成”。

那么,这个材料何时写成的?据吴宓日记,其实是直到5月22日才开始写,中间还中断了几天,到6月1日完成。开始仅有三页,最后6月2日上交时为七页,内容还算丰富。可惜,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看到这个材料的具体内容。不过,既然是吴宓对自己1919年在美国留学时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言行的自我批判,自然可以从其当年的日记中,先看看1919年的吴宓,对当时尚在进行的五四运动说了些什么。

可惜吴宓1919年5月日记已经缺失,故只能从5月之后的日记中发现他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态度和意见,其比较重要者有下列几条:

8月31日:今国中之妄谈白话文学,或鼓吹女子参政者,彼非不知西国亦轻视此等事。特自欲得名利,而遂悍然无所顾耳。

9月7日:吾国人情势隔阂,其自命新学通人,所见适得其反。

9月19日:林君(林语堂)人极聪敏,惟沉溺于白话文学一流,未能为同志也。

11月12日:近见国中所出之《新潮》等杂志,无知狂徒,妖言煽惑,耸动听闻,淆乱人心,贻害邦家,日滋月盛,殊可惊扰。又其妄言“白话文学”,少年学子,纷纷向风。于是文学益将堕落,黑白颠倒,良莠不别。弃珠玉而美粪土,流潮所趋,莫或能挽。

12月14日:今之盛倡白话文学者,其流毒甚大,而其实不值通人之一笑。明眼人一见,即知其谬鄙,无待喋喋辞辟,而中国举世风靡。哀哉,吾民之无学也!

12月30日:新文学之非是,不待词说。一言以蔽之,曰:凡读得几本中国书者,皆不赞成。兼通中西学者,最不赞成。惟中西文之书,皆未多读,不明世界实情,不顾国之兴亡,而只喜自己放纵邀名者,则趋附“新文学”焉。……夫“新文学”者,乱国之文学也。其所主张,其所描摹,凡国之衰亡时,皆必有之。……“新文学”者,土匪文学也,……今中国之以土匪得志者多,故人人思为土匪。

以下为1920年中比较重要的几条,因在内容上与上年有连贯性,故也摘引如下:

2月12日:陈君寅恪来,谈中国白话文学及全国教育会等事。倒行逆施,贻毒召乱,益用惊心。

3月28日:幼涵来书,慨伤国中现状,劝宓等早归,捐钱自办一报,以树风声而遏横流。宓他年回国之日,必成此志。此间习文学诸君,学深而品粹者,均莫不痛恨胡、陈之流毒祸世。张君鑫海谓羽翼未成,不可轻飞。他年学问成,同志集,定必与若辈鏖战一番。盖胡、陈之学说,本不值识者一笑。凡稍读书者,均知其非。乃其势炙手可热,举世风靡,至于如此,实属怪异。然亦足见今日中国人心反常,诸凡破坏之情形。……

4月6日:我侪以文学为专治之业,尚未升堂入室,而中国流毒已遍布。“白话文学”也,“写实主义”也,“易卜生”也,“解放”也,以及种种牛鬼蛇神,怪象必呈。

显而易见,吴宓与陈寅恪以及当时留学哈佛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确实有异议乃至反对意见。由于是私人记录,吴宓的语言有些甚至近于谩骂。至于吴宓的行动,自然是当时就撰写了一些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章以及回国后与梅光迪等创办《学衡》,正式与新文化运动唱对台戏,其反对态度应该是自始至终没有改变。

对此,可从其之后的日记中找到“证据”,看每年的“五四”前后这个敏感时间,其日记中是否有些相关记载。为此我把时间段限定为每年的5月1日至5月7日,也即吴宓最有可能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表感想和回忆往事的时间。尽管其日记残缺,还是发现有九个年份的5月4日前后,其日记中有关于五四运动的内容。其中1949年之前为三次,之后为六次:

1940年5月4日:是日五四运动纪念,放假。上午精神动员会,庆祝五四。宓未往。读沈从文等之文,益增感痛矣。

1944年5月4日:今日五四,联大放假。昨晚今宵,更事演讲庆祝。宓思胡适等白话文之倡,罪重未惩,举国昏瞀。心厌若辈所为,故终日深居简出。……早寝。

1945年5月5日:燕大上课。讲封建帝国之定义,以斥叶绍钧等五四之谬说。

上述三条内容,显然可以说明吴宓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没有任何改变。不过有一点要指出,吴宓尽管反对新文化运动,但与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倡导者和代表性人物的私交还算不错,这在其日记中有记载可证。此外,吴宓对新文化运动也不是一概反对,比如对于新文学的一些创作成果,他一样给予很高的评价,例如对徐志摩的新诗、茅盾的小说等,他还特意撰文给予赞美。

不过,吴宓的这种态度在1949年后发生了微妙变化,这自然是由于五四运动在1949年之后已经被定为伟大的思想启蒙、文化启蒙运动和伟大的爱国运动,吴宓自然不会再公然发表什么反对意见。只是,既然是日记,则吴宓还是可以说一些在我看来已是“俗语套话”的不敬之词。例如1958年的那个5月4日,吴宓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操场学生举行五四运动纪念会,按如五四运动等之意义,今已全改。今后之人,无人能知历史之真相。以身历五四运动之人,而不许谈,不能谈,不敢谈五四运动。历史何在?真理何存?……”

这吴宓也确实“顽固”,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以及反右运动后,他还是如此“执迷不悟”!我于是想看看在1952年,那个知识分子改造运动高潮中,吴宓对五四的看法是否有些不同?结果是看到他那年5月5日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晚,赴庆祝五四青年节大会,由新青团主办。……某一年级女士述党团对其教育,(简言之,使成为无人性之坚强工具而已。)而终于对伊父(金城银行经理之类)之检举及斗争。彼韶秀其貌而虺蜴其心,是新教育最上之出产品也。后来为游艺节目,如朗诵诗、短剧、合唱等,千篇一律,并其腔调亦今昔不异。”看来那知识分子改造运动,还没有触及吴宓的灵魂,尽管他十分不情愿地写了长篇检讨并在报刊上发表〔1〕。

至于吴宓在1955年5月7日之日记中,则不仅依然坚持对胡适及其美国老师杜威的攻击,而且他还“狗胆包天”地攻击当时的苏联专家,说苏联专家的学术著作不过是政治宣传品而已,说在苏联指使下开展的批判胡适,其实不过是为了反对美国,并非真正的学术批评。

至此,我们可以说,吴宓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是“耿耿于怀”、“腹诽”不断的,也就难怪他一直居于学术界和文化界的边缘,且常常遭受批判。在1949年之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敌人,在1949年之后,他的角色自然不会变,但其当年的对手之一胡适,竟然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敌人,不知不觉中,他们站在了一起——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吴宓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有过正面评价的,不过不是在日记里,而是在他所亲自撰写的个人年谱中。仅将有关文字引用如下:

本年,为巴黎和会及五四运动之年。……五四运动初起,北京学生殴打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毁其住宅,又逼劝商人抵制日货,宓以为此系反对日本之爱国运动而已。虽其后得见五四运动成为提倡新诗、白话文、国语、打倒“孔家店”、攻击旧礼教之新文化运动,兼及新教育、聘请杜威与罗素赴中国讲学。而终不知五四运动急转直下,六月三日已变成“六三运动”,此时即有《向导周报》杂众刊物中出现,但显然为共产主义者之机关报。演变至1949三十年后。遂有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领导下,解放了全中国,统治着全中国,且进而指导世界人民革命。如此丰功伟烈,岂宓当年在美国所能梦见者哉!〔2〕

可惜的是,吴宓此段中对五四运动的赞美有些言不由衷,显然是以后修改过的,这从其语句的前后不连贯看得十分清楚。特别是最后一句,明显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关于吴宓修改自己的自编年谱事,已有人写过文章,不赘。

最后,我忽然想到,该看看胡适在五四这样的纪念日有些什么回忆。于是打开《胡适的日记》,见其1937年5月4日这一天是这样写的:“今日为五四十八周年纪念,北大同学今开会欢迎蔡先生,地点在老万全,我去稍晚,同学签到簿上已满二百人。狄君武致开会辞,蔡先生演说完即辞去。我有演说,颇带感情,最后竟哽咽不能说完。”看来,这胜利者终究是胜利者,即便是哽咽,心中恐怕也多的是高兴和激动。只是不知道那时的胡适,是否预料到十几年后,他会和吴宓一起,被置于受批判的境遇?历史老人开起玩笑来,有时确实是不知轻重也不懂是非的,因为他知道,没有人会怪罪他也无法怪罪他的。而且,谁让我们自己主动上台表演的?吴宓曾经和陈寅恪相约,实在无处可去,连书也不能教时,就辞职经商去,也许中国确实少了两个成功的企业家也说不定呢。

注释:

〔1〕拙作《国谁之国?》,载《随笔》2008年第三期,对此事有详细评述。

上一篇:一个人优点有哪些方面下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