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读书笔记

2024-09-11

思修课读书笔记(精选9篇)

思修课读书笔记 篇1

颠沛流离的人生 宁静自省的灵魂

——读《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有感

法国文学史上有一个无论是哪一部史书都不得不大书特书的人物,他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父亲被放逐,母亲早逝,自己在颠沛流离中成长,当过学徒,干过苦差,从未接受正统教育,却学识渊博,对诸多方面都颇有造诣。他因一篇征文而获得无数荣耀,又因一部伟大的作品而饱受苛责,流亡异乡。歌德这样评价他与他的仇敌:“伏尔泰终结了一个时代,卢梭则开创了一个时代。”

让他功成名就的文章叫《论科学与艺术》,让他身败名裂的那本书叫做《爱弥儿》,这位文学巨匠叫做——让—雅克·卢梭。

卢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社会契约论》被奉为政治学的经典著作,《爱弥儿》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忏悔录》更是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流芳百世。而我最爱的,也是我要写的,是他最短最薄的那本《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高三上期最抑郁的时候,从小养成的习惯,一压抑就去淘书看,当从家里的书柜里拽出这本薄薄的小书的时候,压根没有预料到,这本书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时候是多么的忙碌啊,天天陷在题海中,日子过得充实,却又浑浑噩噩,不知道今夕何夕,自己变得敏感而暴躁,总是把自己陷入自己的臆想中,黑暗而不知出路。总是在课间和中午抽出休息时间来看这本书。

不得不说,这本书将我改变了许多,开始渐渐学会不那么计较得失,不那么在乎周遭的眼光与看法,渐渐地学会了平和。

漫步之五里,卢梭对于幸福状态的定义成为了支撑我走过整个高三的信念——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不是残缺的、贫乏的和相对的幸福,而是圆满的、充实的、使心灵无空虚欠缺之感的幸福。卢梭说:摆脱了任何其它感觉的存在感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满足感和平和感。

回头看看现在的社会吧,我们看到了些什么?就像老师在思修课上不断提及的各种案例,莫不是为了钱,权,名利。当我们口口声声的提及权利与义务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人,不过是赤条条的来,还将赤条条的去,所有的一切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浮云而已。追逐也好,固守也罢;无论你是家财万贯还是穷困潦倒;无论你是权倾天下还是仅仅只是一直小蝼蚁;人生对我们而言,仅仅只是时间,而物质对我们而言,只是生活,而幸福对我们而言,是感觉。

对,是感觉。与金钱无关,与物质无关,与权势无关,与所有的身外物都无关。或许只是父母的一句关怀,所爱之人的一句甜言蜜语,就足矣。

而对于卢梭而言,当这个世界都已经与他背离的时候,他选择了去寻找自我,去与大自然融于一体。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的心灵确实是需要滋养的。然而,当我们被抛入世俗,我们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和获得这种“自然流露的、温柔的情感”。也许,我们终究要像卢梭一样,学会从自身之中去汲取养料,乐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渴望倾听与感受大自然的一起美妙。那么,我想,孤单,便也而获得补偿了吧? 卢梭这一生,拥有过盛名,也饱受过非议,他曾经痛苦不堪,但是,他还是挺了过来。与伏尔泰的瓜葛,与领导者的恩怨,被学界的排斥,被大众的不理解„„当这些把他伤害的体无完肤之后,他明白也醒悟了,他选择了回归自我,他在《忏悔录》里对自己进行剖析,好不避讳自己的丑行,用一颗宁静而自省的内心去面对这庞然而纷繁的尘世,以换取灵魂的自我扶正,这一点,在《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当内心强大到可以无视外界所有的中伤的时候,他成为了一个人,但是他是一个幸福的人。就像他自己写到的那样:“在漫长的岁月沧桑中,我发现回忆起来最吸引我最感动我的,并不是那些曾经享受过最甜蜜最强烈的乐趣的时刻.这种短暂的心醉神迷,无论如何痛快淋漓,却也恰恰因为太过强烈刺激,都只不过是生命中稀稀疏疏的点.它们过于罕见又瞬间即逝,无法形成一种境界,而我心灵所怀念的幸福却不是又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组成的,而是一种简单持久的境界,本身好无强烈刺激之处,但它持续越久,魅力愈增,最终在期间得到一种极致的幸福。”

不刺激的平淡生活,成为了幸福的源泉,不禁让我想起那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卢梭这个孤独的散步者是善良的,他用自己善良的灵魂孤独地承受着正直与良知的压迫,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过于明智,它十分清楚自己绝对没有能力超越自己的浅薄。然而卢梭没有退让,“我的一生都要追求真理。”卢梭始终将此作为自己的箴言。

这个孤独的散步者曾孤独地生存于这个世界,最终也孤独地离开。这种孤独的内涵其实是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没有任何功利所在而为人民世世代代心口相传。这个孤独者的生死,其实都是为了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追求真理的人。

卢梭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经历了大起大落,又曾饱受各方非议,甚至被驱逐二十年。人世对他而言不可谓不公,经历了这些的卢梭,选择了回归内心,回归自我,回归宁静。于是,他写下了这本小册子,一共也就10篇小散文,却是卢梭穷极一生的感悟。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一个经历过各种苦难的长者,将他的智慧留在了这本小书里,他用他的一生写下了这本书,为他这个孤独的人的孤独一生做了个小结。

(文章是自己写的,所有加黑的地方都是引用段)

思修课读书笔记 篇2

一、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 一方面指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知识来源于实践, 又应用到实践, 因此要求学生既要学会从生活走进课堂, 更要学会从课堂走向生活。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应是实践性人才, 并不是纸上谈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实践中发展, 将自己培养成实践性人才。在实践中检验教学的效果, 这样的方式尤其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

在这里不仅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而言, 实践性教学对于思修课来说同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思修课的性质和学习方法所决定的。由于思修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要想学好它并用它来指导人生, 特别需要注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比较和鉴别中学习。在掌握好思修课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 还要特别注重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点对于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运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分析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并在比较和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活动的开展和总结

在讲到打造合格职业人,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部分的内容时, 笔者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展开了实践性教学活动。针对这部分知识, 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关于“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辩论赛。

课堂上这个问题一提出来, 班里的学生马上就自发的形成了两种观点, 笔者就能很自然地将比赛活动引入, 学生听到这样的比赛显得很兴奋, 活动的热情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了。下面笔者将从程序上和内容上对本次活动进行分析。

程序上, 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全国大专辩论赛的流程进行。首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摩往届比赛情况, 按照正式比赛的要求进行赛前准备。分别设置了辩手、主持人、评委、记分员、摄像师,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还设置了现场的“热心观众”, 争取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这次活动。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由学生来担任。辩手们准备材料, 主持人查找资料准备台词, 评委仔细研究比赛规则, 记分员认真负责, 摄像师借来了比较专业的相机, 尽量向正式的比赛靠拢。

在这次赛前的准备活动中, 有几点值得一提:首先是学生们的独立性, 比预计的要好。这次活动的准备时间为一周, 之前笔者曾询问过, 学生没有举办类似活动的经验, 因此在准备期间, 会经常询问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事情, 每次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独立, 表示要自己完成, 不让老师帮忙;其次是创新性, 除了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准备之外, 学生们对自己还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实际比赛时, 双方队员分别换上了统一的服装, 甚至有自己队伍的统一坐姿, 班里有文体特长的学生还对班级教室进行了布置, 为双方队员制作了名牌, 主持人不是死板的照抄台词, 而是结合本班的实际串词, 使得比赛现场气氛活跃, 没有出现笔者担心的程式化、冷场的问题, 班里条件有限, 没有正式比赛现场的计时器, 学生们竟然利用课余时间自制了计时器, 这些都让笔者喜出望外;再次是主动性, 本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 在班长的组织和协调下, 克服困难认真准备, 没有出现消极和懒惰的现象, 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是学生们的学习性, 网络时代, 从互联网获取知识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本次活动很好的检验了学生们由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此期间, 笔者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作用, 并不仅是游戏和娱乐的工具, 对锻炼学生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赛结束时, 还进行了评委点评和颁奖活动, 不管是获胜方还是输了的队伍, 都颁发了奖品进行鼓励。

内容上, 这次比赛的主题贴合学生实际, 大家在课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赛场上引经据典, 一次一次地反驳对方, 不仅引来“观众们”的叫好声, 甚至激起了观众的热情, 在热心观众提问的环节, 本来每人限提问两次, 可是有的观众太激动, 连问四五次, 几乎成了第二场比赛, 最后主持人不得不出面阻止, 可见学生们对比赛的认真程度。这些值得表扬。可是不得不说的是, 由于学生们知识阅历有限, 很多时候问题说的不透彻, 有些辩手甚至出现了答不上来的情况, 这些都反映了学生们有待提高的综合素质和有待开阔的视野, 这些问题学生们自己在比赛中也有所察觉, 有的甚至为自己的表现懊恼。在最后的总结点评中, 笔者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 辩论赛不同于其他活动, 它对选手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当严格, 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想在比赛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驳倒对方, 需要的是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这些也都是将来在职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就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样的要求, 学生们听起来不再是简单的说教, 而是他们从实践中切身体会到的, 接受起来也非常轻松。

思修课,抢手课 篇3

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当高大上的课程,却让许多学生谈之色变,在他们看来思修课无非是照本宣科,

教授们深情朗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老课本,大家困得如小鸡啄米——台上自说自话,台下睡成一片。

不仅学生听得不走心,教授教得也不舒心,成了大学课程设置中公认的鸡肋。

如果你和别人谈起复旦大学的思修课,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反应。“这是我们学校最抢手的课之一。”

“陈果老师是我的女神!”“不上思修课大学不完整。”

这类回答并不鲜见,甚至隔壁的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同学们也慕名来旁听复旦的思修课。

这不禁令人好奇,颇受冷遇的思修课在复旦发生了什么变化?

面对传统思修课说教味浓、效果差的问题,

复旦教师团队历经多年的尝试和改革,让这门课完成了大变脸,

从用点名留住学生的课变成了让学生抢着上的线上公开课,从“鸡肋”变为学生们的“心灵鸡汤”。

正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所说,复旦在致力于“打造最精彩的思政课堂”。

Step1

人气青椒告别念经课

“今天我要记录的是个人的真实经历……”“楼主编故事吧,人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勇气!”

能容纳上百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几个不同的声音从教室的各个方向传来,看上去颇让人一头雾水,实际上这正是复旦思修课上一个小组在进行关于“勇气”的presentation。小组成员以论坛讨论的形式,在课堂上饰演不同ID的发言,重现网友争论的场景然后得到结论,表达小组对“勇气”这个话题的思考。这场别开生面的presentation赢得了坐在第一排的老师和学生评委的一致称赞,成为思修课当场最佳发言。

这是一堂典型的陈果式思修课,这位年轻美丽的女老师坐在学生评委席旁边,时不时点头赞许,在发言结束后进行简洁的点评。如果你仔细聆听,会发现老师诗意而感性的语言中包含了书本上的道理。身材高挑、神似王菲的陈果被学生们亲切地成为“模特姐姐”,作为复旦人气“青椒”(青年教师的昵称),她出色的口才和生动的教学方式为思修课赢得了第一批粉丝,甚至让其开设的思修课成为学生年度最喜爱课程之一。

提起传统的思修课,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老师读教材圈重点,学生昏昏入睡到期末前再临时抱佛脚,通过背功拿到一个好成绩。陈果没有使用课本的大纲,每学期的思修课会围绕类似“勇气”“真理”“正义”等话题展开,老师授课后由同学们分组以presentation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见解,由学生评委和老师共同点评、给出成绩。这种授课形式,让学生真正地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被动地配合老师变成了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早在2010年,就有喜爱陈果的学生摘录了“复旦思修课语录”放到网络上,一时间大火于博客、贴吧,不少学生都感慨“原来思修课还能上成这样”。谈及上好思修课的秘诀,陈果曾在一次报告中这样说:“理论上的对错,学生大多都知道,道德的动人之处,是在于它的感召力,打动了你。而真正要展示动人之美,需要生命的注入、心灵的袒露。” 一位已经从复旦毕业的学生告诉笔者,他在大学里印象最深的课就是陈果煲的“心灵鸡汤”,让他真正学会用课堂所学去改善自己的状态,寻求正能量。

如果说陈果的授课方式温柔如水,那么被称为“复旦思修小王子”的胡志辉则热烈如火,他的课堂常常将当下的热点及历史上的相关事件与授课内容联系起来,旁征博引,让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胡老师在课堂之外也分外贴近同学,常常出没于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了解同学们的观点和想法,这样亲民的老师让大家倍感亲切。可以说,教师团队中注入的新鲜血液,使复旦的思修课从传统走向了新颖,使大家第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门政治课。

Step2

慕课上线,师生互动

2014年复旦的思修课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思修课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同学们可以通过“慕课”网络共享课堂修读课程。所谓“慕课”(MOOC)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将学习资源和学业系统通过线上共享实现网络化教学。由复旦牵头,来自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十所中国知名高校的人气思修教师组成“明星”团队进行线上授课。据了解,“明星”团队的老师们精心制作了36个课时的在线课程,参与此项改革的高校学生只要选课,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课程视频,但要在规定时间内看完教学内容并且完成相应的作业。

说起这次思修课的大改革,同学们颇有感受。2013级的朱诚诚同学认为:“慕课把课堂时间交还给了我们。”据朱诚诚介绍,思修变成网络课程并不等于学生一个学期不用去上课,而是把吸收课本知识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课堂变为老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所。实体课一般在本校上,也可以选择到其他参与改革的学校与老师见面,或者到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外场所活动,实体课上的主题是由同学们在论坛里共同讨论出来的。“线上有十几位老师的课程可以选择,实体课主要由一位老师负责。我们叫实体课是‘见面课’,一个学期有六节左右,大家和老师进行交流,还有同学之间的辩论等等,学生的自主权很大。”2014年春季学期,思修慕课刚刚上线,复旦就有超过五百名学生选课进行了体验,可见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大家都跃跃欲试。

慕课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期内自由选择学习时间,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那么如何保证学生们认真听课呢?会不会出现开着课程网页看电影听音乐的现象?2014级的何俊解释,思修慕课有“防偷懒系统”,课程视频播放中不时会有相关的题目弹出让学生完成,如果没有做题,视频就会停止播放,不计入学习时间。“如果做错了还会有错误提示,让你重新思考做题。这比以前到了期末才开始温书有效多了!”除了观看教学视频中的“防偷懒”题目,学生还需要在学校的开课老师及助教的指导下完成平台上的练习、阅读资料、小论文等学习任务,这改变了以前仅用期中和期末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情况的弊端。

思修课改革的另一大意义是集合师资力量,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而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有一次选课机会。“以前我经常苦恼到底选陈果老师的课好,还是选胡志辉老师的课好。真感谢慕课系统,让我不用再纠结了,可以一领社科部老师们的风采。”何俊很高兴线上课程解决了他的选择障碍。共享课程负责人高国希老师认为,思修线上课由明星老师共同授课,发挥个人专长,打组合拳,能将师资力量最大化。

Step3

不改初衷,不变水课

从打破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到对课程进行彻底改革,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无疑复旦在政治课的领域走在了国内的前端。但也有人质疑:花样百出的思修课还是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吗?老师们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是否真正给学生带来了好处?

大一前五章思修读书笔记 篇4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我们的人生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然而,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我们面临的的首要问题。

认识大学的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累积生活经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英才。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德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基础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当代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代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学习“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里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只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宣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容更加丰富。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好和平,这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个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勤劳勇敢,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立国之本;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括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社会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表现和反应。端正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反对拜金、享乐、个人主义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于精神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拥有良好心态;立足于现实,检收岗位做贡献;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是前提,诚信原则是保证,宽容原则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互助原则是必然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地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地改造活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社会经济的关系必然引起道德变化。

道德的认知功能是指道德反印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人类道德的发展居有其内在规律,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要求。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精神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规范和道德要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

个人品德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道德修养的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次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次序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私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隐蔽性,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公共生活特点: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尊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次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次序的基本手段之一。

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作用,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指引实现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法律评价的标准时和发法与不合法;强制性,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其目的在于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即实施法律;教育作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处罚程序,执法监督。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适用范围,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保护坏境范围,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道路通行规则,交通的道路处理原则,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

思修课论文 篇5

李昌文

(武汉大学 城市规划一班 2011301540001)

内容摘要:中国之革命历经风雨,有成功有失败,对今日之中国影响深远,在文化与物质上改变中国之状貌。然则当今社会也急需一场新的革命,面对世界化带来的各种冲击,我们需要的是一场改变当代青年思想的革命。

关键词:革命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文化入侵

一、历史上的革命

(一)、中国古代革命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在中国古代,“革命”的意思很窄,只指改朝易性;语源是《易.革卦》的彖传:“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是变,命是天命。这一词义,两三千年里没有变化。因此我认为在中国古代,凡是权力的转移,现状的改变,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也许都可以视为中国古代的革命。于是乎,公元前1027年的牧野之战,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等等古代揭竿起义,或是改朝换代的大型决战,都可视为一次革命,这些很多是造反起义,但是对社会影响巨大的事情。然则革命也不能完全是一种朝代更替与对当权的冲击,也可以是一种制度的更替,譬如,秦王一统天下,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可以说是一种制度上的革命,革命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上的变革,譬如,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即是对当时文坛的一种风格的改变,改变了当时文人的文风,从而改变当时士子的兴趣取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潮流发展。

简单的权力的转移,而应该是从内在与外在同时发生改变的一种社会变革。这一点从中国古代的历代起义与古文运动、变法等各种事情就可以看出,改变社会的方法也就是革命,可以是一种文明的变革,不需付诸武力的革命。

(二)、国外革命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历史设想中,主要的思想是以一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个时代彼此更迭的思想;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剧变性的跃进。在陈旧的制度同争取自由的新的生产力之间,进而从人的关系上来看,在旧秩序内部的上层阶级同下层阶级之间,在以前的阶级同向它挑战的新的阶级之间,各种冲突的汇合,会带来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原来被剥削的阶级同新的统治阶级合而为一。

因此,革命也就是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思想上的冲突,造成了社会的分歧,进而爆发了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都是阶级矛盾产生的革命。当然想英国的工业革命,虽然不是一种制度上的更换,但是这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使下逐渐形成的,并且彻底改变了当时英国社会,所以人们又把这次叫做工业革命,用上了革命一词。可见,即使在国外,革命也不仅仅是只限于制度更替,更有文化与技术的革新也可称之为革命。

二、中国近代革命

(一)、辛亥革命

1911年11月,中国爆发了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这一次革命造就了现代中国的发达,而非依旧处于半殖民状态,被动挨打。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制度上的改变。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大家都十分清楚,但是其对于当时整个中国思想变革的意义,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个重大的意义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的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

(二)、五四运动

为何我会把五四运动也列为一次革命呢?之前我已说过革命不仅仅是制度与权力的变革更替,也是一种新的文化技术对社会的冲击。首先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三、中国当代青年思想分析

(一)、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是当今流行的一个词汇,那么何为文化侵略呢?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强行改变另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强制新一代学习入侵国语言文字,是文化侵略;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文化市场,并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惯,阻碍其文化传承,这也是文化侵略。美国中情局灭亡中国的《十条诫令》即是一种文化入侵的具体措施。

现在文化入侵表现在当代青年对韩国、日本、美国等文化的盲目追崇,年青一代忽视祖国传统文化,却更加了解并更愿意了解外国文化,爱国意识过低,思想肤浅腐败。前不久的小悦悦事件引起社会巨大反响,人们指责见死不救的人,然则当代社会的道德观的沦丧已经越来越明显,在文化侵略中,国民基本的道德观已经失去了。

所以文化入侵将对中国的文化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国民的爱国意识与道德观念都将受到严重打击,失去精神的民族也将不战自溃。

(二)、新的革命

革命是一种变换,我想说中国需要一场思想上的革命来拯救被文化侵略的中国国民。或许有人说,这不是一种变化,因为,我们是要去守卫自己的传统道德观。然而,革命是针对现状的改变,可以使向前改,也可以是想后改,所以,这是一场将思想变会以前的革命。

这场思想上的革命旨在让国民恢复爱国意识与传统道德观,是一种“文化返祖”,但不是返回以前的愚昧时期,是对以往纯真的挽留。而这场革命一旦成功,其意义将是非凡的,它将使我们民族重新站在历史巅峰,团结一致的民族才是改变世界的民族,许多分裂问题,与国外的各种压迫都将被摧毁,对我国的发展将起到及其强大的推进作用。

思修课听后感 篇6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园,第一次接触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而想不到传说中枯燥的思修课,竟是如此的精彩动人,老师幽默的教学竟让我每每打消用课堂时间学习数学或是小憩一下的念头。总而言之,我很喜欢这学期形式丰富多彩的思修课。

犹记得第一节课上周老师说自己是“名校之花凋谢在安大”,全班哄堂大笑,当时就深深为他的幽默功底所折服。老师随后又说既然来到大学就应该学会适应,要适时地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方法,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大学里产生极大的不认同感和自卑感,才能融入大学真正开始自己定的大学生活。这些话对于出入校门懵懂不知的我们来说,简直是金玉良言,一语点醒梦中人,也让我认真地学着去适应,学着去改变观念态度方法。现在想来,周老师的大学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课真是有醍醐灌顶之功效啊。于是我深深喜欢上了大学思修这门课,即使自己是一个理工科学生,我也开始每节课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那些时事和新闻。

周老师的思修课形式多样,最突出的一点是课间的时候老师总会给我们放一些最近的热点新闻和一些对调整我们大学生心态和世界观有帮助的访谈类节目,例如《鲁豫有约》、《央视新闻》之类的。而我们在观看这些视频的时候也是感触良多。给我的感触最深的是《鲁豫有约》访谈年轻创业成功者的那期节目,同样是二十来岁的热血青年,我们还在依靠父母,而他们却已经各自管理着庞大的公司和数以百计的员工。羡慕与惊叹的同时,再看看他们二十岁之前的人生是怎

么走的,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什么富二代,我们在大学之前是养在父母温室里的花朵,即便上了大学也不过是从温室到了与世无争的象牙塔,而他们却早已饱尝了人世的艰辛,他们可以说是把我们今后要吃的苦提前吃掉了。看到其中一位二十一岁的男生说着自己曾经的心酸,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只有奋斗才不至于被社会所弃。

思修课前演讲 篇7

c919试飞成功,可以说,这让亿万国人的“大飞机梦“ 终成现实;为百年中国航空史谱写了新的壮美华章!机长蔡俊也光荣的完成了首飞任务,凯旋而归。

这腾飞的背后,有着更多未能归来的空天英雄。中国空军有一面英烈墙,上面刻着1772个鲜红的名字。他们是在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的空勤人员和飞行员

除了空军烈士们,今天在酒泉的东风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为我国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献身的600多名英烈。他们有的是为了寻找火箭的残骸而在大漠活活渴死,有的是为了堵塞泄漏的燃料而壮烈牺牲,其中有500多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

还有太多太多的英烈故事无法叙述,也叙述不完,我们为什么把国庆的前一天定为国家烈士纪念日?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奉献,前仆后继,今天我们才能自豪激动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在他们身上,完美的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没有国家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游子。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祖**亲的报答。

希望今天在我的演讲过后,大家能多去关注一下那些为祖国付出一切的英烈们的故事,铭记我们的英雄们,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现在的和平年代,仍有那么多人,在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和安全,负重前行。希望我们一起,缅怀先烈,不负英魂。

思修课调查报告 篇8

软件学院2009级数字媒体技术2班

金思来:20092166黄晓红:20092164 郭鹏:20092161曹龙腾:20092159

2009年12月20日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

大学是一个不平凡的地方。它拥有着无限的魅力吸引到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汇集到它的怀抱,一起学习,一起为了自己的各种梦想而不断努力着。大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归究到一点就是它与学生之前所经历过的初中高中截然不同的方式,它只把一部分时间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来分配。旨在让其养成良好的自学、自我规划、合理的运用时间的能力。然而,也许是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存在某些无法避免的缺陷,也许学生本身的问题,在很多学生的眼里,那些离开课堂的时间被他们基本上是当成了纯粹放松的时间,肆意挥霍。这让很多的老师和家长深感痛心。那么,在重庆大学,是否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呢?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在调查问卷,我们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活动,共发出11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96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37个男生59个,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软件、外国语、建管、数理、艺术等23个专业的2007级5人2008级57人2009级34人。并且对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处理。(问卷式样请见附件)

对于第一个问题,“您觉得大学生地课余时间多吗?”对于这个问题肯定是对于爱好玩的同学会说觉得课余时间还不够,不过这些毕竟是少数的,有26.04%的同学人(25个)认为可与时间很多;还有42.71的同学(41个)认为课余时间一般或者合适。

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一大部分的人是觉得有十分充裕的课余时间来自己安排的用的,正是这样我们觉得我们的生活需要规划,因此我们设计了第二个问题“您对课余生活经常做规划吗?”,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人数让我们只有大约19.79的同学(19个)对于课余的时间经常做规划并按计划进行,居然还有6.25%的人认为对于这么多的课余时间根本不需要规划!

韩愈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可理解为一种预见性、计划性。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划难以达目标。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话出自世界顶尖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之口。仅仅有了方向还不够,还要沿着这个方向设定目标并不断调整目标。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对于课余时间的规划,但是我们可以以小见大,对于如此多的课余时间我们都不能的很好的规划那么对于我们的大学我们的人生又怎么能很好的规划呢!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此类似,我们不能对于小的时间就不规划,况且这又不是小的时间我们姑且想一下,我们(把周末的时间算进来)平均每天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空余的自己可安排的,那么大学我们在大学要生活四年,四年啊!这样也就像我们那么讲座的老师说的一样,别人用这部分时间来合理的学一些对于未来与发展有用的东西,而一些人却在整日的无所事事,这样四年下来,四年后那就将有奇迹出现了,呵呵!同样我们一起走进重庆大学,走出去的时候便不同了„有的人将是辉煌,是成就,而有的人呢正如辅导员说的那样可能那毕业证都发愁„„这些不同又来自何方呢,一切都是来源于态度,取决于我们对于四年来的课余时间的安排,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我们只学习不在课余的时间做好合理的规划复习的话,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课余时间安排的必要性,我们学校的学生正是应该加强这些。

对于问题“您在课余时间经常做什么(可以多选)?”从调查结果的A学习30.66% B.体育运动

19.34%

C.上网

29.25% D、闲逛 12.74%

E.其他8.02%来看还是可以的位居前两位的是学习和上网,对于现在科技的日益飞速的发展我们对于上网人数的增加不足为其,包括笔者在内,大多数青年对于网络已经是很熟识的了。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从那里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与世界更加方便的交流,更加及时的了解各种新闻,同时我们又可以完成教学、公务,下载流行歌曲,欣赏最新的影视作品,玩网络游戏,聊天„„正因为如此我们又设计了一题“您上网通常做些什么?”,选择学习查资料的占了24.22%,选择聊天及娱乐的分别占24.22%和34.92%,这些数据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对于网络的利用我们的取向还是有一点问题的,对于普及的网络的应用,我们不应该用来娱乐,我们更多的应该来做一些符合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事情,多掌握一点信息技术的相关信息与技术,增加自身的实力,以便适应将来飞速发展的社会。核技术就是一方面造福于人类,是一种极好的能源,而同时又有人用来制造核武器,令人惊恐!与此类似网络看来真的是一把双刃剑,从现实也可以看出许许多多的学生奔波于网吧,奋战在“一线”!而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正应用信息技术做着各种惊人的生产与生活。所以我们大学生起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对于生活的意义,应该更好的利用它!

还有就是对于同学们的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您参加的社团或组织有多少?”A.0个 32.29% B.1个 27.08%

C.2个 25% D.3个8.33% E.4个3.13%

F.很多4.17%数据显示我们的同学对于社团的参与还是不是很积极,不知是什么原因,其实我们的大学生活的课余时间应该参加一些活动的,一方面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大学期间人们都称之为亚社会吗!这个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人生及工作经验,为我们以后真正的加入到社会中做好准备,当我们的能力成竹在胸的时候,那时的我们将是以自己的实力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而我们学校的社团与组织就是这样一个给我们场所,给我们时间,给我们机会去挑战自己,锻炼自己,这其实就是大学期间给我们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些,为加强自己开拓更多的空间。但是令人感到不快的就是数据上对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学们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我们应该更好的分析一下,加入适合的组织或者部门去锻炼,成就自己的能力!

还有个问题“课余时间您通常:------------”A.大多时候一个人37.5% B.同室友一起活动 38.54% C.与其他死党 14.58% D.其他9.38%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或许大家交流少的原因总是用那么多的人37.5%单独自己活动,38.54%的人同室友一起活动,看来我们的活动与交流的范围还是有限的。

其实正像许多成功人士所说的那样,许多成功都是靠人脉完成的!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增加自己的人脉无疑对于我们的成功与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后,强烈的建议我们大学生朋友们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加强人脉,进而学会处理好公共关系的学问,这样我们在面对纷繁的社会,多样的人生旅程才不会空虚、寂寞!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真正的实现成功计划!

对于问题:“您觉得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应该做些什么?”A、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将来好找工作

35.88%

B、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拓展自己的交往能力23.66% C、还是该放松一下,多参加运动

25.95%

D、抓住一切可以玩的机会,不花课外时间在学习上 13.74%

E、其他

12.98%或许是由于问题选项设置的原因各种选项的比例差距不是十分明显,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十分可观的各抒己见,一大部分的同学还是选择了前两项比较积极的学习及锻炼能力,但是也不排除那些“抓住一切可以玩的机会,不花课外时间在学习上的13.74%”,但愿像大多数人那样,我们还是可以较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去做些有意义的事!

最后一个问题是问大家:“您对您的课余生活还满意吗?3.13%的人较理想

50%的人还算满意、40.63%不太满意 6.25%不满意”可见大家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还是有一点提示作用,有共46.88%的认为对自己的现状不是很满意,或者几乎就是不满意的。衷心的祝愿这些亲爱的校友们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更好的改进,祝福他们„„

全社会都在说,大学生是整个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这更加要求去我们大学生时刻去努力,把握好时机,把握好机会,奋发向上,积极向前。不说未来有一番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求能够让辛劳一辈子的父母可以安享晚年,但求自己在年老的时候可以不至于太后悔,悔不该当初那样糊涂。我们大学生需要的不是一个时刻在耳边提醒该怎么去做的人,需要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我们有没有真正的打开自己的心来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意识。

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到这次的调查。这只是大学生们生活的一个缩影,但是却很重要。如何安排课外时间考验了我们对学习的态度怎样,而我想说的是,态度往往决定了一切。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学生的态度还没有转变过来,也就是还没有习惯大学生活,所以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由此可见大学生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

高中生还才从高考的噩梦中苏醒过来,一时间满身压力得到彻底释放,于是他们便盲目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人应该没每时每刻把自己的现在当做一个新的起点,这样才不会盲目。无论是过去的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它都已成为过往了。

当代大学生是缺乏关注的一代,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是一个拥有大量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安排,有的只是对时间的无奈,有的只是对时间被自己浪费而产生的空虚,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浪费了大把时间在网吧里,甚至还有学生从来就没有搞过学习。从而相应的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不满意,纵观全局那些有着空虚感的人都是很少学习的,也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我们的大学生一天到底干嘛去了?没有学习,参加过社团活动还有的甚至在没有课的早上睡到十一点或更晚,这就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课余时间有一个较好的规划!

为此给出的建议——清醒自己的头脑,认真的做好课余时间规划:多参加社团活动,多热爱学习,多去听名人讲座,积极向上,对生活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在大学积极锻炼自己,并且善于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让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以便我们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

腾飞发展的社会有腾飞发展的我们!

加油!加油!

自己祝福自己吧„„因为一切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记得规划哦!

思修课期末重点整理 篇9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南

4.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5.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怎么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关系(2)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3)在实现中国梦的青春中放飞梦想

7.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8.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9.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0.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是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 11.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2)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

12.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一个人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也就越高。13.人生价值的评价:(1)坚持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和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14.怎么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5.怎么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6.怎么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1)坚持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7.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1)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18.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19.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20.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21.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2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2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5.有序的公共生活的意义:(1)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26.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7.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3)做好充足的择业准备

28.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创业观:(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29.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不能把友谊当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3)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5)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30.树立正确的婚姻观:(1)谨慎对待结婚成家(2)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3)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31.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办法(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2.如何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1)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2)脚踏实地,敢于担当(3)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33.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1)从体现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4)体现了继承中国法治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5)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3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3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4)建设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5)建设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

上一篇:课外阅读《三字经》教学案例下一篇:2011乡镇人大主席述 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