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购书三年级作文

2024-10-17

第一次购书三年级作文(共15篇)

第一次购书三年级作文 篇1

第一次网购书作文300字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我背着书包一蹦一跳的回到家里。只见妈妈神秘的对我说:小泰纳,猜猜妈妈给你带了什么?我疑惑不解的摇摇头。

看!妈妈从包里提出一套书,给了我。我仔细的瞧了瞧,这不是妈妈告诉我要从网上购来的书吗?我兴奋把第一本拿出来,封面上印着金光闪闪的字:杰罗尼摩的.欢乐假期。

翻看首页

老鼠记者是真幽默之书,让你阅读地嘻嘻哈哈,甚至抱头鼠窜,这是童年的幸福。伴随着美妙无比的前言,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篇故事:我叫斯蒂顿,杰罗尼摩·斯蒂顿。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这篇诙谐的趣味故事。每当我笑的前俯后仰的时候,妈妈总是奇怪地看这我,以为我吃了狂笑丸一样。可并不是,因为这里面的故事实在是太搞笑了,就连平常特别严肃的人都会咯咯咯地笑起来。

这里面最让人吸引的是它那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花体字和色彩鲜艳的图片。

我仍旧沉浸在幽默诙谐的故事之中

第一次网购书的感觉就是不同!看来就是网购的书更精彩好看!以后我一定买书都在网上买!

第一次购书三年级作文 篇2

1.能写清楚活动的过程, 学习为作文加题目。

2.学习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3.在动笔习作和评价交流的过程中, 感受习作的乐趣, 树立习作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用比较通顺的语言书面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 点拨方法

1.孩子们, 这节课, 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木﹒——头——人。

2.交待游戏要求:每个同学的头、手、脚摆有趣的造型;保持1分钟。

3.师生拍手唱儿歌, 生摆造型。

4.教师引导:教室里静悄悄的, 听, 有没有声音;看, 周围的同学都做了些什么动作。……才过1分钟, 你的手、脚怎么样, 心里是怎么想的?……时间马上到了, 5、4、3、2、1时间到!

5.“面”的指导。

(1) 在这60秒里, 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同学们的表现。 (2) 在活动中你听到了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听想)

6.“点”的指导。

刚才呀, 各种各样的木头人出现在了我们的教室里, 不过, 老师发现有一个木头人很特别——请生摆造型。

(1)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木头人摆的是什么姿势? (2) 再从头、脚、身子等引导观察。抓住了木头人的动作。 (板书:动作) 。 (3) 请同学们给木头人的面部来个特写。观察的是木头人的表情。 (板书:表情) 看到他这个样子, 你猜想他想干什么? (4)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木头人的动作和表情, (扣板书) 请同学们把刚才前面同学说的按先说整体印象, 再分别介绍头、脚、身子的顺序, 连起来给大伙介绍一下。 (5) 运用刚才的方法,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某个木头人。

7.总结:孩子们, 咱们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60秒, 但你们的收获可不小, 你们已经掌握了观察活动的方法, 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同时, 重点观察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扣板书) 如果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将你观察到的认真地写下来, 就是一篇好习作。

【本环节教学理念:本环节设计了三个达成目标:一是教给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的方法:用眼看, 用耳听, 用心想,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二是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表达出来。三是教给学生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二、读题审题, 拓宽思路

1.在学校里, 你还参加过哪些像木头人一样有趣的活动?今天我们就用笔把这些快乐写下来。看,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学校校刊正在开展一次征稿。 (出示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快速默读,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明确了“写什么” (板书:写一次活动) 。 (2) 明确了“怎么写”, 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并加上题目。

【本环节教学理念:“作文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项目”, 是生活的需要, 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孩子们为什么要习作?参加孩子们喜爱的《少年先锋报》的征稿活动激起孩子们想把自己喜欢的活动记录下来的兴趣, 让孩子们明白:习作是为自己所“用”。审题能力是学生写好作文必备的最基本能力, 征稿启事的内容就是“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既让学生明确了本次征稿的要求, 也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学生习作, 师巡指导

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只完成活动过程中最精彩的片段。选择你参加过的喜欢的一次活动为内容, 以“_______活动开始了”为开头往下写。

四、师生共评, 指导修改

1.大声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边读边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错标点或不通顺的句子。

2.评改一篇习作。

(1) 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 看看这篇习作活动过程是否清楚, 是否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2) 你们觉得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3) 你对这篇习作有什么建议吗?师生共同修改

小结:看来呀,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3.同桌交换欣赏习作, 发现别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红笔用“△”和波浪线勾出来。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修改符号改改或在空白处给他指出来。

【本环节教学理念:习作的交流评价, 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此环节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欣赏、修改习作的方法, 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习作的习惯, 在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五、指导拟题, 连段成篇

1.刚才我们完成了活动过程精彩片段的描写, 再在习作中写上活动的时间、地点, 写写自己活动后的感受, 加上一个题目, 这次活动就写得更完整了。如果能拟上题目就更完美了。 (引导学生从活动内容、活动时的心情等方面拟题)

孩子们, 课后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自己的习作, 老师期待着在校刊上能见到同学们的名字!

【本环节教学理念:这是学生接触习作以来第一次进行拟题指导, 除了让孩子们知道拟题的基本要求外, 主要是想拓展学生的拟题思路, 多方面思考拟题。让学生连段成篇, 完成整个活动过程的描写。】

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3

一个声音:“回去吧,回去吧,害怕不是男子汉!”可另一个声音在呐喊:“干嘛回去,留在这里不好吗?”这样的吵闹弄得我心烦意乱。

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等不及了就先回去吧,我还要2个小时。"我一听2小时,算了“走就走。”

走出门,寒风像刀一样刮得我的脸生疼。突然我身后闪过一道光,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远处汽车的灯光。我加快脚步,很快把那片树林甩在了身后。

我缓缓的走到一盏路灯下,猛然间看到身后有个影子在跟踪我,我毫不犹豫地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那个人也拿起了一根棍子,我飞快的用棍子向后狂打,却什么动静也没有。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自己的影子,真是虚惊一场。我暗自发笑,用手抚了抚我砰砰直跳的心脏。

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4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想,我就帮妈妈洗碗吧!

我等妈妈爸爸吃完饭后,收拾起了碗筷,放进水池里,准备洗碗。可是我个子有点儿矮,够不到上面。于是我就到屋里拿了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总算够到了水池。接下来我就开始认真地洗碗了。

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5

我们坐上了校车,几分钟后,我们就到了。我们一开始认识了一个老师,于老师,他打高尔夫可是一级棒,一打就能打到150米的距离。然后,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高尔夫的常识。

打高尔夫的时间终于到了。我先拿起球杆,然后,我把球放在固定的地方,再开始打球。第一个球打得很差,第二个球也打得很差,第三个球还打得很差,直到于老师来指导了一下我的动作,我才打到50米的距离。第20个球的时候我终于打到了接近75米的距离。后来,打得越来越好了。最后,时间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得离开了。

第一次购书三年级作文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番禺区 14 所小学在校二、三年级学生共5 632 名。其中二年级学生2 754名, 三年级学生2 878 名。

1. 2方法以班级为单位, 对所调查学生的第一恒磨牙状况[3]和口腔健康行为进行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填写, 由调查员统一回收, 当场检查调查表的填写情况, 并及时更正补充; 然后由专业检查人员进行第一恒磨牙的发育和患龋状况检查。

负责检查的3位人员均为从事临床工作2 a以上的口腔全科医生, 经统一培训, 并通过龋病标准一致性检验, Kappa值均在0.85以上。每位检查者配备记录员1名。

1. 3第一恒磨牙检查标准恒磨牙检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 ( 第4版) [4], 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标准[5]进行。检查人员在统一光源下, 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 使用平面口镜、CPI号探针等依次检查16, 26, 36, 46。计算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

相关定义[6]: ( 1) 未完全萌出。牙冠边缘未完全萌出于牙龈, 牙龈全部或部分覆盖牙冠远中边缘嵴。 ( 2) 无龋齿。牙冠健康, 无充填物, 也无龋坏迹象的完整牙冠; 龋洞形成前阶段及其他类似早期龋的情况, 诊断不确定的按无龋齿计算。 ( 3) 龋齿。点隙窝沟或光滑面有明显龋洞、釉质下破坏、可探及底部发软或洞壁的病损; 牙齿上有暂时充填物, 窝沟封闭同时伴有龋者, 已充填龋、牙冠有永久充填材料者, 但有继发龋者或其他部位患龋都按有龋牙计算。 ( 4) 已充填无龋。牙冠有永久充填材料且无任何部位龋坏。 ( 5) 失牙。因龋拔出的牙, 因先天或因正畸、牙周病、外伤等丧失的牙齿除外。

1. 4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计算采用自制的百分制表, 内容除年级、姓名、联系方式等一般项目外,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1) 错误的刷牙方法和频率不但不能有效清洁牙齿, 而且对牙齿有害; ( 2)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发生[7]; ( 3) 窝沟封闭是有效的防龋方式; ( 4) 合理使用氟化物可以降低龋齿发生率; ( 5) 口腔疾患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所以应定期口腔检查。将总分相加, ≥90分为非常了解, 60 ~89分为较了解, 30 ~59分为熟悉, <30分为不熟悉; 以非常了解和较了解之和为知晓, 计算知晓率。

1. 5口腔卫生习惯评价为百分制自制表,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1) 刷牙行为和习惯[8]; ( 2) 使用牙线; ( 3) 良好的饮食习惯[9,10]; ( 4)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11]。将总分相加, ≥90分为良好, 60 ~89分为较好, 30 ~59分为一般, <30分为差。

1. 6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6. 0 进行 χ2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第一恒磨牙患龋状况共有1 508名 ( 26. 8% ) 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 包括二年级学生604名 ( 21.9% ) , 三年级学生904名 ( 31. 4% ) ; 其中只有292名 ( 19.3%) 患龋学生进行龋补治疗。学生第一恒磨牙的龋均为0.617, 二年级学生为0. 479, 三年级学生为0. 749; 充填率仅为17. 1% , 二年级学生为11. 7% , 三年级学生为19.5%。见表1 ~2。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2. 2口腔卫生相关知识与口腔卫生习惯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整体不高, 口腔卫生习惯也不好。其中无龋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持有率均高于有龋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见表3 ~4。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3 讨论

目前, 龋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第三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 ( 癌症、心血管病、龋病) [12]。近年来, 我国小学阶段学生恒牙患龋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3], 因此做好龋病的三级预防极为重要。窝沟封闭 ( pit and fissure sealants, PFS) 自1967年被推荐使用[14], 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如今已成为世界公认预防恒磨牙窝沟龋最有效方法之一[15]。本研究对二、三年级学生第一恒磨牙的发育健康状况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中发现, 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就已达26.8% , 龋均高达0. 617。提示小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 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患龋率和龋均较高的主要原因。

本调查显示, 学生口腔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 但无龋学生的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患龋学生。有调查表明, 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并让他们获得口腔健康的正确相关知识, 可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生率[16,17]。

口腔健康行为主要包括刷牙、牙线使用在内的口腔卫生行为, 自我诊断、预防及治疗在内的自我口腔保健行为, 使用含氟牙膏的预防保健行为以及定期体检或就医的口腔医疗服务行为[18,19]。本调查显示, 无龋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形成率明显高于有龋学生。因此, 在政府推广窝沟封闭的同时, 应进行有效的口腔健康宣教, 指导儿童青少年学会并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养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 对不健康行为进行早期干预, 为保持终生的口腔保健打下牢固的基础[20,21]。

值得注意的是, 1 508名患龋学生中仅有292名接受过治疗, 龋均达0.617, 而充填率仅17.1%。可能是由于学生、家长及教师对第一恒磨牙重要性认识不够。提示必须大力宣传龋病的危害性以及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提高口腔保健意识, 促进口腔乃至全身健康。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和口腔健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22], 与许多因素相关, 应通过各种途径, 尽早完成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 保护口腔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 为小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番禺区14所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共5 632名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 并对第一恒磨牙的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 龋均达0.167, 充填率仅为17.1%。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整体不好, 且无龋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持有率均明显高于有龋学生 (P值均<0.05) 。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情况较严重。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口腔健康宣教, 指导学生养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

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7

首先学的是蛙泳。第一步学漂浮和换气。看看盈盈碧绿的池水,我不禁跳了下去,‘扑通’身上没有了夏天的焦热,但换来的却是我的瑟瑟发抖。我努力漂浮在水中,上下晃动着头,用嘴呼气,可不一会儿便沉入水中,教练一把把我揪了出来。我看那些老学员,一个个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水中嬉闹着,便下定绝心一定要把游泳学会。虽然我每天被冻得嘴唇哆嗦,牙齿打颤,但是我仍没有害怕,经过教练的指点,几天后我终于学会了游泳。

我虽然学会了,但我们还没通过考试。从学游泳那天起,我就对这考试望而生畏。这一天,考试的时间到了,我来到池边先用脚试探了一下,根本没底。我迟迟不肯下水,老师见状就用手猛地把我推入池中,我措不及防落入水中,恐惧让我拼命打水、挣扎,却丝毫不起作用。教练突然朝我大喊道 “我是怎么教你的,只要会了,就不要惧怕”!这句话似乎像一副镇静剂扎在我的心上。我先漂浮,尽力去稳定自己,之后我在二米一游了几圈一点也不再害怕了。

第一次野炊三年级作文 篇8

我们上午去捞菱角、拔萝卜、挖地瓜。中午自己烧饭,下午去玩好玩的游戏。

捞菱角可难捞了,还要去臭水沟里捞。刚开始捞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难玩,但是我捞着捞着,就捞了一个。然后我们就往里走,找另外的菱角,我用竹竿捞上一根根,上面有几片绿油油的叶子,根上面有很多奇怪的东西,有点像菱角,可又不是,我很快就在这根根上面找到了一个菱角,菱角有点像牛角,两个角竖在那里,但这个菱角跟我们平时吃的有点不一样,我们平时吃的菱角都是黑色的,我们捞的这些菱角不是黑色的,而是红色加绿色的。后来我一问妈妈才知道,原来这些菱角需要烧过变成黑色,才能吃。我和妈妈一起捞,捞了好多好多,但还有同学捞了满满一袋。

我们后来又玩了很多好玩的游戏,缅甸桥是比较刺激的一个项目,是考验我们的平衡力。先要穿上安全带,再把安全带上的绳索套到绳子上,扶着旁边的两根绳子走,我刚开始小心翼翼地走,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渐渐地我掌握了一个诀窍,脚要外八字走,这样才能掌握平衡。我加快速度走,哈哈,总算走到了对岸。

梁方仲先生在穗的购书发票 篇9

梁方仲先生一生藏书丰厚, 所收藏书达5800多种、15000余册。2002年11月23日, 先生的后人将其毕生收藏的图书和手稿捐赠给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现在, 这些常常被先生翻阅批注的书籍, 记录着伴随先生的难忘岁月, 静静地排列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四楼特藏部的“梁方仲先生纪念馆”内。书架上, 泛黄且有些破旧的书册, 每翻阅一页都能感受到先生严谨治学的气息;墙壁上, 黑白且依旧清晰的老照片, 每行至一个角落都能感觉到先生平和的音容笑貌。旧书籍特有的清香伴随着梁先生的治学精神弥散于整个纪念馆内, 弥散于安静而具有人文气息的图书馆的各个角落, 弥散于绿树成荫、许多著名学者曾经徜徉过的中山大学古朴的校园中。

由于先生的纪念馆内存有许多我需要的书籍资料,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流连于此。将这些不时散落书屑的书籍慢慢翻开阅读的时候, 我意外地发现了先生散留于书中的一些购书发票。开始为意外发现, 后来则有意记录整理。

先生一生, 因求学与治学走过许多地方, 1949年因母亲病重回穗侍亲, 任职于岭南大学经济商学系。1952年, 中山大学从广州石牌迁移至现在的校址江南康乐园, 并进行了院系调整, 先生被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1966年, 长达17年的时间, 先生一直留在广州中山大学任职。我所发现的这些书票, 便是其从1952年到1958年在穗的购书发票。抚摸着这些清晰地记载着购书日期、购书地点、所购书名的旧书票, 先生已经逝去的身影突然鲜活了起来, 将我带回了半个世纪以前先生那孜孜以求、永不倦累的读书岁月。

从发票上来看, 1952年先生购书主要来源于中国图书发行公司。1954年以后, 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合并新华书店, 由新华书店统一进行图书发行工作后, 先生购书则主要来源于新华书店的广州各分店。那时, 新华书店在广州设立的分店与供应处为数不少, 在发票上的印章来看, 有太平南路14号、河南洪德路267号、东山庙前直街45号、下九路51号、永汉北路112号等。除了常常去这些分店以外, 先生还经常去一些供应处购求新书, 如光顾最多的是中山大学供应处和附近的康乐供应处。先生还常常乘船过珠江, 到江北的长堤门市部, 或去永汉北路138号的广州市古籍书店购买书籍。

逛书店已经成为先生固定的生活习惯。我所见到的发票, 仅仅是先生所购书海中的沧海一粟, 但却已经能看出, 先生去书店的频繁。试看先生在1955年的5月至6月以及1957年的1月至2月的购书日程就可得知。1955年5月至6月, 先生分别于5月17日、5月20日、6月1日、6月10日购买多本书籍, 其中有记录的分别是石俊、任继愈、朱伯崑编著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 朱偰编著的《中国人民开发台湾反抗侵略斗争史略》, 苏仲翔的《白居易传论》以及陈梦家的《六国纪年》。1957年1月至2月, 先生分别于1月7日、1月17日、1月19日和2月24日去过新华书店的各个分店。所购书目为周振甫选注的《严复诗文选》、三联书店出版的《义和团运动史论丛》、杨培之著的《颜习斋与李恕谷》以及苏联经济学家安娜·罗彻斯特所著的《美国资本主义》。这仅仅是将存留下来的发票进行排列后得出的日程。实际上, 很可能梁先生每天都要去书店走走, 甚至有时一天光顾多家书店。如1956年9月8日, 先生至少去了两家书店, 分别购买了钱宏著的《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若干手工业部门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列宁全集》 (第一卷) 。我们还要注意, 1957年2月24日, 是农历1956年的腊月二十四日, 距离1957年的除夕仅有五天。

从先生的藏书来看, 许多古籍丛书应是早已拥有。1952年至1958年, 先生所购多为一些学术新著或是刚翻译出版的苏联学者的学术前沿著作。从新书出版与购书的日期对比来看, 先生非常关注一些刚出版的新书, 往往新书一到, 便立即购买。从所存留的所有发票来看, 几乎没有一本例外。拿1954年所购书籍的出版日期与发票购买日期对照来看, 如邓中夏著的《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为1953年11月出版, 先生购买于1954年3月1日;苏联学者梁士琴科著的《苏联国民经济史 (第二卷资本主义) 》, 为1954年4月出版, 先生于1954年7月15日购得;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1954年10月出版, 先生于1954年12月27日就买到了。

先生购书非常系统, 对于一套丛书或是某一个学术问题总要将相关的书籍陆续买来研读。如1952年5月31日, 先生购买了苏联科兹洛夫《借贷资本与信用》一书, 这是一套丛书, 当时的丛书大多不是同一时间同时出版, 先生每每在几年内将丛书跟踪追购而成。这套丛书还有马罗佐夫著的《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和托克罗拉耶夫著的《商业资本与商业利益》, 按照出版日期和先生买书的习惯, 当于1951年购买。而孔纳科夫的《工资与劳动日》应当是在1953年购买的。再如关于颜习斋的书籍, 先生就购有多册, 除了上面提到1957年1月19日购买了《颜习斋与李恕谷》之外, 还有像《颜习斋学谱》, 虽然未存留发票, 但从出版的时间为1957年12月来看, 当是梁先生继《颜习斋与李恕谷》之后于1958年初购得。

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 梁先生虽然主要致力于明代经济史的研究, 但是同样关注其他史学问题。作为亲身经历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爱国学者, 先生非常重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与评价。在现存发票上, 记录着先生所购此方面的诸多论著。1954年3月1日购买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一书, 这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中国现代史资料丛刊》中的一本。梁先生从1953年至1955年陆续将这套丛书全部购买, 像《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概况》、《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等。1955年1月, 还购买了何干之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先生还非常重视台湾问题的研究, 在纪念馆的书架上, 有多本关于台湾问题的论著, 其中在50年代购买的有《中国人民开发台湾反抗侵略斗争史略》、《台湾开发》等多本书籍。实际上, 我们所谈及的仅仅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 先生购书甚丰, 而且非常系统, 除了大部头的史籍丛书, 以及大量有关经济与经济史类的书籍以外, 还有古代史、近代史、地方史、少数民族史、世界史、考古、地理、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大量书籍。

1950年以后, 受国内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影响, 梁先生转换了治学方法, 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重新分析历史, 深入史学问题研究, 从1952年至1958年先生的购书清单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转变。这段时间, 先生购买了大量苏联学者的译著, 如托洛茨基的《斯大林与中国革命》、科兹洛夫的《借贷资本与信用》、梁士琴科的《苏联国民经济史》、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安娜·罗彻斯特的《美国资本主义》及《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等。而《列宁全集》, 先生则从1956年开始陆续购买, 先后购得《列宁全集》共48卷。在新的治学方法的指导下, 先生于1952年后先后发表了《明代一条鞭法的论战》、《明代一条鞭法年表》、《易知由单研究》、《明代粮长制度》等论文和专著, 基本上完成了以一条鞭法为中心的明代田赋制度的科学研究。

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梁方仲先生纪念馆”内, 悬挂有对梁先生详细的生平介绍, 其中有一句评价为“严谨务实的学风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这句话听来, 似乎是可以冠以每位著名学者的套语式头衔。然而翻阅过梁先生的书籍, 却觉得这是对先生最为中肯的一句评价。在先生的书架上, 我翻阅了周一良先生的《中国与亚洲各国和平友好的历史》一书, 书为1955年10月31日购得。在书中, 先生夹有两篇剪报, 一篇为《人民日报》刊登的周一良的《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深厚情谊》一文, 另一篇为吴紫金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中柬友好具有悠久的历史》一文。在这两篇剪报上, 梁先生工工整整地用铅笔标上了文章发表的日期, 分别为1958年7月28日和1960年12月15日。从1955年购得此书, 1958年与1960年又分别夹以剪报文章, 再读先生简介中的这“严谨务实”四个字, 显得尤为让人肃穆和感动。

从纪念馆的书架上来看, 先生在50年代购买书籍非常多。从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开始至1970年去世, 先生一生辗转多处、颠沛流离。1952年至1958年, 也许是先生相对最幸福最安稳的几年时光了。这记录了先生在穗几年幸福的读书时光的书票, 此时变得格外生动与鲜活。在我们眼前, 仿佛先生正匆匆行走于广州新华书店的各个门市部, 行走于中山大学的林荫道内, 静坐于家中的书桌前, 浏览、购买, 阅读、撰写。

第一次做菜三年级作文 篇10

西红柿炒鸡蛋的材料需要一个西红柿、几个鸡蛋、一些水、一些油、还有一些料酒和酱油。

首先把西红柿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然后把鸡蛋敲碎,把里面的蛋液放到干净的碗里反反复复搅拌成糊状。

妈妈点上火,倒上油,等油热了后,我将鸡蛋糊倒入锅里,只听“滋拉”一声,好像是在弹奏乐曲。吓得我赶紧往后退了几步,这时我看到到鸡蛋上面变得鼓鼓的`,还冒着小泡泡呢!

鸡蛋煮好了,我再把鸡蛋放进碗里,再把西红柿倒入锅里,然后把料酒和酱油,再盖上盖子焖一会儿,大约过了两三分钟,西红柿就煮好了。于是我把盖子掀开,再把鸡蛋倒进锅里,和西红柿搅拌均匀,然后把它铲出来,倒进盘子里。一道香喷喷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

妈妈把西红柿炒鸡蛋端上了餐桌,我看那金灿灿的蛋和红通通的西红柿再加上那香喷喷的气味,馋得我口水直下三千尺。于是我赶紧找来一双筷子,尝了一口,自言自语道:“自己做的菜就是好吃!”

第一次购物作文三年级 篇11

我妈给我五块钱买波塞冬的醋。我拿着钱,飞快地跑出房子,只为了过马路。突然想起之前老师说过,过马路要左右看,等没车了,就等路上没车了再跑过去。我来到超市,那里有很多商品和人。售货员阿姨问我要什么,我紧紧的说:“阿姨,醋呢?”“孩子第一次来买东西,买醋,往南走,右转到调味区,那里醋很多。”“嗯,谢谢阿姨。”于是我朝阿姨说的方向走去。这里东西太多了。眼花缭乱,差点忘了买醋。到了地点,我选了一个?“海神”牌醋。

我拿着醋走了,走啊走。“孩子,你还没给钱。”我吓了一跳。哦,是的,我差点忘了。“阿姨,多少钱?”“哦,两元五角。”“能便宜点吗?”阿姨说:“不用,一般两块八毛。小孩子是不是挺会砍价的?”我把钱拿出来给了阿姨。找完钱,我数了数。嘿,怎么多了一毛钱?“阿姨,你多给了我一毛钱,还给你了。”阿姨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策略谈 篇12

一、强化兴趣引入, 以趣激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初次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刚起步时有一定的难度, 易产生畏难心理。这时, 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手段, 降低难度, 激发兴趣, 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或班级中一个同学的外貌, 然后让老师和同学一起猜猜是哪位同学。这样做, 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抓住人物外貌特点, 如何按一定顺序介绍人物, 为以后学习作文打下基础。

二、强化口语训练, 以说导写

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 学生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流畅。实践证明, 以说导写既是小学作文教学应该遵循的程序, 也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原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 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上来看, 口语交际作为一项教学内容, 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始终。三年级学生由于具有了两年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已具有初步说的能力, 掌握了初步的说的方法与技巧。因此, 三年级的起步作文, 就要把学生从说引导到写上来。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做到从说到写, 凡写必说, 说写并重, 相互促进。

如在三年级学生上第一堂作文课、写第一篇作文时, 我们就这样告诉学生:你们并不是今天才开始学作文的, 学说话就是学作文的开始。作文, 就是把你要说的话用笔写出来, 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 也可以问老师, 有什么可怕的呢?这样一讲, 学生的畏难情绪一下就给打消了。接下来, 我们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鲜有趣的事, 每人说一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法, 补充纠正不足, 使其完整流畅。这样做可使学生明白“我口说我心, 我笔写我口”便是作文。学生一点也不觉得作文困难, 从而轻松地跨过了由说到写这道“鸿沟”。

三、强化阅读引领, 以读助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 这些话鲜明地道出了读与写的关系。教学实践证明, 要想使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 有准确优美的句子积累, 有新颖的作文思路, 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

首先, 要引领学生学好教材, 打牢双基。小学语文课本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 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 均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有责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一些妙语佳句, 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 这样“日积月累, 方能生悟” (叶圣陶语) 。

其次, 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刊,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给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培养他们认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把看到的、听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记下来, 并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强化观察指导, 以看带写

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观察则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 是作文获得感性认识和“积蓄”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东西而来。同时, 观察越多, 学的知识越牢固。”那么,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其一, 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年级可先让他们观察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如小猫、小鸡、小鸟, 观察它们的外形和动作, 从而引起其对观察事物的兴趣。随着年级的递增和观察水平的不断提高, 可逐步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 提高其观察的自觉性, 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诸如观察周围的人, 观察自己的小玩具, 观察大自然, 观察树木花草, 观察丰富的课余生活, 观察社会生活, 进行参观访问, 等等, 逐步引导学生把观察的兴趣转移到把握事物的特征上来。

其二,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性、情绪性表现明显, 让他们观察图画或事物的时候, 他们常常离开观察的目标, 注意力转移到次要的或者与观察要求不相干的方面去;而且他们观察时常伴有随意性, 东张西望, 注意力极不稳定。让他们长时间观察一样事物, 是十分困难的。因此, 教学时, 在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后, 教给常用的观察方法尤为重要。如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由远及近, 从上到下, 由前至后等) ;让学生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 或者从整体入手, 再具体观察每一个细节等等。学生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 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了。

五、强化实践感悟, 以做引写

第一次做饭三年级作文 篇13

星期天中午,我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想自己煮面条吃。”妈妈很惊讶地问:“你会吗?”我相信我能行的,妈妈同意了。

我打开水管接了两碗水,把锅放在燃气灶上开始烧水,这时我拿了一棵葱把葱皮剥掉,然后洗干净,切成段,拿个碗把葱放在里面,放点香油、盐、十三香、酱油,搅拌好。这时水直冒“烟”,妈妈说:“水开了,可以煮面条了”,我把锅盖拿掉,把我一人吃的龙须面撒入锅内,用筷子把面条搅开,盖上锅盖,开始煮面条。煮了三四分钟,面条就煮好了,我把葱花倒入锅内,用勺子搅了搅,把火关掉。

我们闻着香喷喷的面条,妈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也开心的笑了。

第一次做饭三年级作文 篇14

今天我在家,总觉得无聊,想找点事做。到了下午5:00的时候,我想妈妈一定快回来了,我的脑海里顿时冒出了一个想法:妈妈每天都为我和爸爸做饭,今天就让我给妈妈爸爸做一回饭吧!我下定决心,要给妈妈爸爸做饭了。在做饭之前,我努力的回想妈妈做饭的情景,第一:把锅添上水,量五碗水添入锅中,第二:添三勺米,淘一淘,开开煤气,大功告成!

汤终于滚好了,可是妈妈还没回来,时间慢慢的溜走了,终于,我听见妈妈按门铃的声音。太好了!但是我一看汤已经成米饭了!但是妈妈却说:“没关系,多多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我好高兴,原来,帮妈妈做家务活也很开心呀!

让三年级的孩子爱上写作文 篇15

一、引入游戏,玩中学写

平淡枯燥的习作指导,学生易于疲劳,常会出现厌烦之感。但游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欲望,同时也为表达创造了条件。

如三年级第一篇习作,要求是选择生活中曾经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初看题目似乎很简单,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三年级的小孩子还小,还不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所以,我打算在课堂上边做游戏,边观察,边指导,边写。

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一面镜子。上课铃响了,我捧着盒子走进教室,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盒子,里面藏着一个神奇的宝贝,这个神奇的宝贝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猜一猜,这个神奇的宝贝是什么?”因为猜中有奖所以同学们兴趣盎然,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有的猜是树叶,有的猜是小动物,有的猜是美食,还有的猜是玩具等。我抓住契机,请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一段文字写下来。谁写得好,就请他先睹为快。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习作,十分钟后生动的语句纷纷“出炉”。经过交流,几名学生先获得机会看宝贝,并约定不泄密。在他们上台看宝贝时,我提醒其他同学认真、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看完之后,让学生交流。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带上宝贝离开教室。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我完全激发起来了,纷纷去找那几个看过宝贝的同学,但因有约定,他们守口如瓶。越是不说,他们越是想知道,这种期待的心情在他们的习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第二节课上,同学们终于有机会看了,但当他们看到盒子里只是一面普通镜子的时候,我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说想不通,为什么这普通的镜子,老师却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宝贝?在我引导、启发下,终于有个聪明的小孩子想到了,说:“在镜中,我看到了自己。镜中的我不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宝贝吗?”同学们恍然大悟,迫不及待地要把整个游戏过程写下来。第一篇习作就这样完成了,孩子们觉很开心,很有趣,期待下次作文课的到来。

第二篇作文,我准备了许多吹泡泡的材料,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先分好组,然后进行吹泡泡比赛,比哪组吹得大,吹得多。看着泡泡在阳光下闪着绚丽的色彩,荡荡悠悠地往下飘,大家可兴奋了。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泡泡像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像葡萄,有的说像糖葫芦,有的说像气球……我继续引导,如果我们把泡泡当人,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有的说,泡泡飞到天上,跟白云姐姐捉迷藏。有的说,泡泡飞到大地妈妈的怀里,跟大地妈妈做游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抓住时机,要他们把所玩、所见、所感写下来。学生有了真切愉悦的体验,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一篇篇生动有趣、有血有肉的习作就诞生了。

二、走进自然,学习写作

三年级的小学生年纪还小,平时不善于观察自然和生活。秋天,我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学生走出封闭的校园,走进大自然,来到学校附近的农庄。当同学们看到橘园中一棵棵橘子树上缀满黄澄澄的橘时,兴奋得叫啊、跳啊。走进桔园,亲手摘下一个个橘子时,个个脸上笑开了花,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也都积极地参与到采橘子的活动中,大家分工合作,最后满载而归。一路上,同学们吃着自己亲手摘的橘子,甭提有多高兴了。回到教室,我问:“同学们,今天开心不开心?愿不愿把今天的事记录下来,告诉爸爸妈妈?”就这样一篇《采橘子》习作很快写成了。放学时,同学们带着亲手摘的橘子和新出炉的文章,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三年级第二学期,有一篇习作,题目是《我的发现》。我利用带孩子扫墓的契机,来到公园,寻找自己的新发现。孩子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又唱又跳,兴奋极了。来到小河边,他们惊喜地发现了水中的蝌蚪、小鱼,来到草地上,孩子们拨开草丛,寻找着什么,突然,一个孩子叫道:“这里有只小甲虫!”几个孩子连忙跑过去,趴在地上,看着,笑着,还拿出面包,捏成屑,喂它们……回到学校后,同学们把自己来到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怎么活动的,自己是怎么做的,都详详细细地写了出来,非常形象生动。

三、利用教材,模仿习作

语文书上的许多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我们要好好地利用,不要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因为空洞,学生就会感到烦躁无味,也就失去了写作兴趣。

例如学习《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观察关于石榴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最后学习有顺序地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四、学习童话,编写故事

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听童话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转向寓言故事、英雄故事、科幻故事等。教师可采用续编、看图编、改编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编写童话故事。

一天,我们学习童话故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讲的是小骆驼受到小红马的嘲笑,很委屈,于是骆驼妈妈带着小骆驼来到了沙漠,在这次沙漠之旅中,他们经历了风沙、饥饿等困难,小骆驼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脚掌、睫毛、驼峰的作用,感到很自豪。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事后,我提问:小骆驼再次遇到了小红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教室里立即炸开了锅,学生争着要说。在让他们充分表达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把自己想的、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驰骋,这时在语文课中学到的读写知识、积累的词汇就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半小时时间,大部分学生就写成了一篇五百字左右的童话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小红马跟着小骆驼来到了沙漠,开始了他们的沙漠之旅。在沙漠中,小骆驼帮助小红马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安全回家,从此他们成为好朋友。

有时可给学生几个词,任孩子们尽情地驰骋思想,自由地倾诉表达,充分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质。三年级的孩子你没有给他们一些写作的条条框框,他们反而会无拘无束,自由想象,创意编写。

五、源于生活,学写日记

新课标要求学生习作时“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所以,我从三年级起开始让学生写日记,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习作时才会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我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察什么?春天到了,我在班里养了一些蚕宝宝,引导学生每天去给蚕宝宝喂桑叶,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写观察日记。家里,在父母的配合下,做种子发芽的实验,天天观察,写观察日记。还利用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家里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经常给它喂食、交流、观察,写观察日记。

在观察、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中,孩子们变得更有爱心,更快乐,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真是一举多得。

六、做好评价,激励写作

三年级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假如我是%%%%”、“一件小事”等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

三年级小学生天真可爱,对能获得成功并带来喜悦的事情才会感兴趣。因此在作文评讲的时候要尽可能激励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范文宣读,好词好句收集等来表扬写得好的学生。所以,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细心、留心,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激励,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为此,我还特意做了一个班级网页,把好的作文发表在班级网站上,让更多的学生、家长看到,大大地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不但要使其发展,而且要让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教学生作文不是为了培养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愿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打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我们只有切实加强作文启蒙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使他们爱上写作文,让他们的文章焕发出生命的异彩。

摘要:作者在作文的启蒙教学阶段, 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 让孩子在游戏中, 在大自然中, 体验生活, 模仿例文, 学写作文, 爱上作文, 提高写作水平。

上一篇:付庄小学校务公开制度下一篇: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