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2024-07-20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精选10篇)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篇1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有效地保护了现有天然林资源,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解决了森工企业职工的生存和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提升了林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阶段性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工程建设情况 八年来,我县加强了 241 万亩天然林资源的管护,确保了现有天然林资源的安全;累计完成封山育林 30.92 万亩,占总封山育林总任务 40 万亩的 77.3% ;天保人工造林 1 万亩,占总任务的 100% ;飞播造林 3.5 万亩 , 占总任务 5 万亩的 70% ;建成了一个 500 亩的中心苗圃;完成了 7500 亩栎类采种基地的建设任务;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 351 人,230 名混岗职工安置工作正在进行;建立建全了 495 名林业职工的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和失业保险基本保障体系。目前,中央下达我县天保工程建设资金 7085.06 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投资 2245.3 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投资 4839.76 万元 , 实际完成投资 7085.06 万元,占中央总投资 12364.2 万元的 57.3%。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林建设、种苗工程、森林防火、科技支撑等支出 , 其中用于公益林建设 2245.3 万元(封山育林 1656.1 万元、天保人工造林 200 万元、飞播造林 160 万元),种苗 112.5 万元,森林防火 106.7 万元,科技支撑 10 万元。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篇2

1 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 把责任落到实处

1.1 各级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

没有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和领导,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不可能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在国务院批准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 明确了工程实施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省级政府负全责和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 将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 各级工程主管部门、承担专业核查的规划设计院 (所) 要建立严格的工程核查验收工作责任制, 认真履行职责, 参与核查的人员要对承担核查验收工作的结果负责,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层层签订责任状, 层层对上负责, 由省级政府对国家负总责, 要把工程实施的好坏作为考核、任用、提拔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定期进行考核, 奖优罚劣。国家林业局主要负责组织编制工程实施方案、指导工程实施、组织工程检查验收等;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从宏观上把握工程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协调解决工程的投入政策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协调解决各地职工分流安置、养老统筹等方面的问题;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将就下一步企业因停伐而无力偿还银行债务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各省 (区、市) 可参照这种做法,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努力为基层做好服务, 解忧帮困, 推进工程建设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工程领导和管理机构。国家林业局成立了重点工程资金稽查办公室, 承担重点工程资金的稽查任务。工程区各级政府也应成立由各级政府领导牵头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统一研究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工程任务重、责任大、时间长、涉及面广的特点, 成立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也是很有必要的。

1.2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对各项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才能够建立起投资责任约束机制, 规范项目法人的行为, 对各项工程的项目法人都能够明确其责任、权力和利益, 增强其责任心, 由项目法人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负责, 确保工程实施的质量, 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工程实施卓位的企业法人, 如森工局的局长、国营林场的场长就是项目法人。在项目法人的统一组织和管理下, 从勘察设计、种苗生产、材料设备供应到组织施工、资金管理、招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和检查验收等工程实施所涉及的各个环节, 按照业务分工, 都要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身上, 每个环节都要有人负责。所有领导责任人、项目法人代表, 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种苗和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单位负责人, 都要按照职责对经手的工程项目质量负终身责任, 如果出现问题, 不管调到哪里, 都要追究有关责任。

2 大力推行工程资金报账制管理, 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2.1 报账制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对公益性建设项目采用报账制管理, 是当前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所谓报账制, 就是把整个工程建设分解为若干个阶段, 对每个阶段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 经检查验收合格, 才予以报账付款。否则, 要责令返工, 并按合同给予处罚。一个项目能否取得成功, 质量是根本。保证质量的根本是严格的资金管理, 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工程项目的报账过程是一个严格的审批、质量检验、资金把关的过程, 使报账制真正成为把握项目质量和效益的经济手段。报账制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谁花钱, 谁申请报账:谁出资, 谁审批报账申请。出资者也可委托专门的机构或人员检查验收工程项目, 审查批准报账申请。

2.2 报账制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需要

报账制强化了对工程项目全过程, 尤其是对主要环节的监督、控制, 有一套严格的工程记录、责任人签字、检查验收文件等程序控制, 能有效地防止虚假现象的发生, 使监督机制处于主动的位置。近几年来, 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几个造林及资源管护项目, 还有利用德国援款营造的长江防护林项目, 都采用了报账制管理模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报账制是集计划、项目、资金、质量管理于一体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成效显著, 很适合我国的国情。在两年多的试点过程中, 有些基层单位试行了报账制管理, 工程建设就比较顺利, 资金使用效益也较好。按照老办法管理的单位, 出问题就比较多。

2.3 报账制的实施步骤和具体作法

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议 篇3

【关键词】林业工程;保护建议

天然林区的保护一直是国家强力推进的,森林保护顾名思义就是对森林的保护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保护森林,我国的森林主要是原始森林和天然次生林,由于时代飞速发展,我国森林不但不能得到原有的抚育管理保护,而且还受到了乱砍滥伐和森林火灾等的严重破坏,森林病虫害等持续发生,严重地损伤了林区。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天然林区和已经成林的天然次生林,提出“森林保护和保护森林”。这也成了发展林业的重中之重。我国一直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活动,从而使得我国在林区的发展上得到了有效提高,面对我国如此广大的林区,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十分异常的条件下,仅仅靠保护是很难保证这些林区的健康发展。随着造林和保护林地的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森林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和加强,因此,转变思想成了重要目标,从根本上认识森林的病虫害的防控,确保森林疾病健康,把保护和自卫结合起来,以自卫为主要目标,把预防和治理同时抓,确立重点,真正把防控措施贯彻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让林区的保护意识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就像一个集体和个人一样,如果只求别人的保护而自己没有自卫的能力,那就不可能真正地强大独立。所以森林保护是保护森林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森林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条件。

1.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要制定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和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

2.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营造林工作

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近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和绿化达标,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个别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乱砍滥伐、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仍然存在。林地流失不少,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毁林开垦案件点多面广,林地逆转现象严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乱砍滥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营造林工作。目前全林区营造林任务艰巨,造林地块无法落实,林牧矛盾突出,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营造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在二期天保顺利实施。

3.全面实施绿色工程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祖国上下将绿色工程列在基础工程的第一位,充分说明了林业在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大多位于河流的源头或上游,水文作用大,一旦砍伐再想恢复就难了。因此,我们在保护好现有天然森林资源的同时,还要在各河流流域范围内实施生态重建工程,大力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尽快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注重森林生态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具体而言,就是要尽快绿化洮河河两岸各2公里和公路两侧各1公里以及乡镇村屯房前屋后1130米的宜林荒山,重点抓好洮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石山地区封山育林、城镇大环境绿化、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等生态林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工作,重塑生态文明。

4.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森林法》是我国的林业大法,一定要坚决执行,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加强森业法制建设,围绕新森林法的实施,抓好林业的立法和法规的配套工作,重点抓紧做好林地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的制定工作;加强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坚持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凭证运输木材;坚持林地总量控制、用途管制和征占用林地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坚决制止乱砍盗伐林木,狠狠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继续实施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状》,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真正作为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考核,落实奖惩。对执行《责任状》的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通报,表彰先进,制定整改措施,真正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肩上,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真正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监督,大力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

6.结语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复杂,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顺利实施,就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秀民,薛伟.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J].吉林林业科技,2008,37(3):30-34.

[2]国政,聂华,臧润国,等.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65-72.

[3]国政,聂华,臧润国.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35—15038.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践与探索 篇4

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王鹏

内容提要: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作为国有四大林区之一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林业局面对木材减产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根据本局实际情况,如何转变思想,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为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打好基础,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缓解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天然林资源切实得到保护,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林区的生态环境与林区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

关键词:调整结构措施可持续发展

森林与湿地、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森林保障着人类和生命的延续,给世界带来了文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提供林木产品和林副产品的作用。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掠夺性采伐和破坏。近些年,随着洪水泛滥、风暴肆虐、沙漠扩大、沙尘暴的频频袭来,于是,人们将视线逐步聚焦在保护生态的屏障——森林上。保护森林,保障生命线成为时代的一种强音。

在人们的大声疾呼中,1998年9月,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满归林业局,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于390295公顷的施业区内,有声有色的进行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一、伐木人到看林人的转变

保护生态,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这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

标,基于此,木材减产就成为摆在林业产业工人面前的新课题。减产就意味着减少收入,减产就意味着多年从事林业生产的工人要转行。但是满归林业局能从大局着想,木材生产计划由1997年28.6万立方米调减到2003年的17.2万立方米,调减幅度为39.8%。钱从哪里来,人往何处去。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满归林业局首先从作好森林管护工作做起,把全局按林场划分为8个管护区,安排950人,对施业区内372 244公顷的林业用地进行了全面管护。在各干线、支线、分界线、沟系等主要路口,合理设置站点,建立管护站36个,配置了相应的办公设施。并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实际、内容详细、操作性强的涉及工程管理、生产、营林、资源管理、森林管护等方面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25个。实现了林业产业工人由“砍树人”到“护林人”的转变。

二、调整产业结构安置富余人员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木材产量锐减,大量的转产人员无法安置,“独木”支撑的格局很难维持企业的经济。面对木材产量调减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满归林业局根据企业的实际,在木材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木材和剩余物利用率方面做文章,让有限的木材资源在企业内部增值。2000年提出了“一体两翼”(即以木材生产为主体,以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为两翼)的发展思路,投资200万元,建成了一条年产20亿支的雪条棒生产线,安排就业人员近1000人。林产工业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2001年确定到“十五”期末,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的经济结构比例要达到3:4:3的经营格局,把林产工业的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木材资源,本着“优材优用,劣材优用,综合利用”的原则,对林产工业项目进行合理布局,确定林产工业要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形成了以利用小材小料、剩余物加工雪条棒、圆棒、卫生筷子、木珠工艺品等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基地,以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细木工板、集成材、均质刨花板等人造板为主的技术密集型基地。2003年满归林业局提出要全面加快工业化强企、产业化富民的建设进程,加大了林产工业建设力度。着重建设了以三和人造板厂为核心的林产工业园区,以形成群体优势和综合功能,扩大林产工业的影响力。继华茂木制品厂、兴达木业厂、三和人造板厂、木珠工艺品厂成立后,又将干燥材和细木工板从三和人造板厂剥离出来,成立了东深木制品厂。加大了雪条棒、卫生筷子、均质刨花板和木珠项目工艺的改进力度,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注重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开拓市场,努力抓好销售,增强林产工业产品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发挥林产工业的主导作用。仅2003年林产工业总产值达3467万元,占林业局工业总产值的29%,林产工业销售收入达到了3232万元。现在林产工业从业人员达到了3000人,安置了富余人员,保持了地区稳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三、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就业渠道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后,林业产业由单一的木材生产结构向多

种经营、多业并举立体开发森林资源转变。满归林业局把工业化强企,产业化富民作为发展经济的基本思路。在多种经营发展上,按照“重点抓多经,突出在家庭,全力促富民”的总体思路,把多经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全面规划建设种、养、加基地,建立了食用菌、特色蔬菜种植、森林鸡、肉牛、柳编和仔猪等多种经营六大基地。同时,还建立了纯净水厂、纸箱厂、制氧厂等多种经营项目。尽全力安置好人员就业,抓好转产项目的建设增强企业后劲。使多经成为职工就业和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实现了多种经营产业化、效益社会化。

四、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满归林业局根据的自身条件将具备经营能力和经营条件的单位,逐步推向市场,实行股份制经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要求,依据一次性安置的相关政策,对1062人进行了一次性分流安置,对企业用工进行了清理整顿,使职工队伍由“天保工程”前的6000余人减至4000余人,规范了用工管理,减轻了企业负担。

五、合理的森林采伐是森林培育的必要手段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农、牧业的生产是与林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没有林业就不会有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同时木材又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森林又有它的特殊性,一是可再生,二是无污染。林木在形成过程中,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根据满归林业局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一方面幼、中龄林的生长量比较大达335450立方米,占林分总生长量的59.1%。过熟林面积42300公顷,蓄积4499616立方米,成过熟林生长量为168483立方米,占林分总生长量的29.7%。另一方面幼林面积、蓄积增长幅度大,针阔比合理,因地处大兴安岭西北坡具备较好的天然更新条件。但是成过熟林的损耗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过熟木倒地自然腐朽。因此,对于大量成过熟林木,应及时进行人工处理,既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又能降低森林的火险等级。天然林保护工程要求禁伐是必要的,但由于森林的生长周期长,如果完全排除合理的人为干扰,森林世代更替和生长周期将更长。根据林分状况,采用不同的采伐方式,可以优化林分树种结构和年龄结构。林分在生长过程中,采取透光伐、疏伐、生长伐等不同的抚育采伐措施,可以促进林分的生长,提高林分的质量和数量,还可获得大量的木材。

六、强化森林经营提高森林数量和质量解决木材需求问题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核心应当是森林经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后,一方面给森林带来了休养生息的难得机遇,另一方面却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困难,全国各主要林区全面实行限产、停产,这必将导致木材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而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长,长期为重要物资供应中的短线。因此,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区划,进一步推进森林的集约经营。强化森林经营,提高森林数量和质量,把以木材为主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能

使林业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实现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发挥森林的生态作用。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东风指引下,只要我们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强调土地的利用和森林的保护、培养和利用。制定好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的长远规划,大力开展林业科学研究,提倡木材的综合利用事业。森林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天然资源,尽管个别地区蕴藏丰富,但总有告竭之日,唯独森林是能够更新的天然资源,只要青山常在、永续作业就能够永久造福于人类。

附:

作者简介:王鹏,男,1972年12月生,大专文化,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满归林业局营林生产部

通讯地址:内蒙古根河市满归林业局营林生产部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篇5

—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档案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规划的省级、地级和县级实施单位。

第二条 天保工程档案是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

天保工程档案是部门或单位档案全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门类的档案(文书档案、财会档案、设备档案等)一起由部门或单位综合档案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条 天保工程档案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应将其纳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第四条 天保工程档案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林业局监督、检查和指导省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的档案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或其林业主管部门集中保管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全部工程档案,监督、检查和指导辖区内的天保工程档案工作。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 各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工程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天保工程档案领导责任制,并保证开展工程档案工作所需的资金、设施和设备。

第六条 各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工程档案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保证档案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

天保工程档案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及其他待遇上享受与其他工程管理人员同等待遇。第七条 天保工程管理部门应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负责天保工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前材料的提供利用及归档移交工作。

(三)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辖区内的工程档案工作,并组织对工程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第八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根据本办法,做好天保工程的档案工作。

第九条 天保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力量。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随时收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材料并及时完整地交由工程档案人员保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丢失、损坏或据为己有。天保工程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档案人员发生变动时,应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做好工程档案材料的移交工作。

第十条 各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要从源头上抓好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工作,纳入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和后期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与系统。

第三章 形成和整理

第十一条 归档文件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手工书写用笔仅限于碳素墨水、蓝黑墨水或质量上乘的签字笔,且字迹工整、图文清楚、数据表格完整准确,签字盖章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标识要完备,不得随意涂改。

第十二条 八需归档的录音、录像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等特殊载体材料应音像清晰,并配以相应的目录和说明;八需归档的照片和图片,应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用以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相关介质材料之间及各介质材料与相关文字材料之间,要建立关联互见。

第四章 分类和归档

第十三条 天保工程档案包括文书档案、技术档案、财会档案等门类。各门类档案按有关规定自编档号,各成体系、分类整理,统一编号。根据分类整理结果和查阅利用的需要,编制案卷目录或文件目录。

第十四条 归档门类及归档时间

(一)文书档案:政策性文件、办法、机构设置、会议文件等。本6月底前完成对上形成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

(二)技术与管理档案:工程规划、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工程施工、,检查验收、后期管理等各环节所形成的报告、图、表、卡、册、计算机数据等原始材料。按归档,每年6月底前完成对上形成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会计档案: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在本会计结束之后,由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国家林业局《林业重点生态建设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归档。

(四)音像及电子介质档案:参照技术与管理档案归档。

(五)实物档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归档。第十五条 归档内容

(一)工程管理:上级批复和下达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上级下达的木材生产、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的计划;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的各种文件、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本级上报的各种文件和材料,本级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的各类文件、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及职能、人员编制、领导任命等行政管理类材料;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下级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项目责任书。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会议记录、纪要,会议材料、培训材料;工程自查、复查和核查报告,各种统计报表、验收报告材料;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材料,违法违纪事件的处理材料;案件举报材料及查处结果;工作简讯、简报等。

(二)木村停伐减产:森林分类经营区划;采伐限额与木材生产计划,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伐区作业设计,采伐证、伐区检查验收资料,木材生产登记台账,统计报表等;人工林采伐试点的有关资料等。

(三)公益林建设:公益林建设实施方案,人工造林、电播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及其他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作业设计、协议书、合同书、责任书,招投标过程形成的资料,种苗供应的有关材料,施工文件,检查验收材料,施工监理资料,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林权证发放情况,后期管护情况和经营利用情况,灾害损失和核销情况等。

(四)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管护实施方案,管护体系的组织结构,管护人员资料,管护责任书、合同书、协议书、管护项目招投标过程形成的资料;管护区基本情况(责任区、分布图、小班卡片等),管护日志与巡山记录,管护工作检查记录,管护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管护站点、管护设备、管护标牌的建设、使用及维护情况;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违章用火、人畜破坏森林资源等记录和处罚情况,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事件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森林病虫害、火情火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保护森林资源宣传活动的记录;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资料等。

(五)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施方案,在册与在岗职工明细、汇总表,分流到森林资源管护、公益林建设、种苗工程、森林旅游、林下资源开发及其他分流渠道的相关材料;一次性安置实施方案的制定、相关机构的批准、批复过程形成的材料,一次性安置人员明细、汇总表,申请书,合同书、协议书,公示材料,解除与企业劳动关系的公证书,办理养老保险的有关材料;加工企业破产职工安置过程中形成的材料;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明细、汇总表,与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的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和代缴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合同,再就业培训情况,再就业情况,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形成的材料,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凭证,进入其他安置渠道的有关情况;其他下岗职工明细、汇总表,享受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待遇或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情况;单位职工内部退养、停薪留职、自谋职业等人员的明细、汇总表及相关的合同书、协议书;混岗职工明细、汇总表、分流安置情况;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等。

(六)政社性人员和社会保障:在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社会统筹明细、汇总表,公捡法、文教卫生等政社性人员明细、汇总表;分离学校、医院等企业力、社会机构的执行情况;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等。

(七)森林防火、种苗建设和科技支撑等其他工程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材料,上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文件;责任书、合同书、协议书,招投标过程的全部资料,施工文件,检查验收材料,设备采购、安装的有关资料,施工监理资料,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等。

(八)资金到位和使用:各级下达的中央资金计划、地方配套资金计划、资金拨付文件、拨付凭证、会计凭证,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决算;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减收的财政转移支付的拨付文件等。公益林建设、森林防火、种苗建设、科技支撑等工程项目的结算清单,一次性安置费领取凭证,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和代缴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凭证,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有关凭证,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明细、汇总表及凭证,工资及其他经费的支出凭证等。

(九)其他政策执行情况:采伐和加工企业银行债务的减免过程中形成的资料;世行贷款减免或停息挂账过程中形成的资料:企业破产和重组的有关情况;森工企业主辅分离的情况;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的情况;后续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示范点建设的有关资料等。

第十六条 保管期限

按档案材料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分永久、长期和短期保管。其中、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5至50年,短期为3至15年。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永久保管的包括:工程实施方案、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机构设置与调整、企业改革与改制情况,森林资源调查等基础资料,工程监测评估材料,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有关资料,林权和经营权管理情况等。长期保管的包括:各种政策性文件、管理办法、技术标准、计划、作业设计、施工文件、招投标文件、责任书、合同书、协议书,各种明细、汇总表,检查验收材料,施工监理资料,资金拨付情况,支付凭证等。

短期保管的包括:巡山记录,领导讲话、会议材料、培训材料,工作简讯、简报等。

第十七条 各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与手段、配备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积极开展电子档案工。作,使档案材料实现网终资源共享,方便调阅。

第五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八条 各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要将档案工作纳入下级工程实施单位的工程核查和目标考核,对档案工作不符合要求的,不能评为工程实施的先进单位。

第十九条 对在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档案材料失真、损毁、丢失或其他不良影响的,林业主管部门应会同档案管理部门予以严肃处理,追究有关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各省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根据《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以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工作。

第三条

森林管护,是指对纳入天保工程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看管和保护,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

第四条

按照天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森林管护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同意是主要责任人,要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

第五条

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国有林场等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森林管护工作,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定期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明晰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保其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森林管护应本着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高的原则,根据森林的生态区位重要程度实行分类管护,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管护。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八条

实施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所辖区域内的森林管护项目,要采取措施,将森林管护的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人。

第九条

实施单位要合理安排管护站点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管护设备,划定管护人员,做到图册和实地一致。

第十条

实施单位要按照批准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森林管护实施方案,作为组织实施以及安排和护资金和检查验收的依据。

第十一条

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由县(局)、乡镇(林场)、村(组、工区)及管护站点组成的森林管护体系,把森林管护责任具体落实到森林管护人员。集体林区管护站的建设,可依托乡镇林业工作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第十二条

国有林的管护应优先安排国有林业企业富余职工,集体林应由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负责管护,也可委托其它组织和个人管护。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合理聘用专职及兼职管护人员,降低管护成本。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行森林管护项目招标制。

第十三条

实施单位负责组织培训森林管护人员,努力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经考核合格的,方能聘为管护员。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第十四条

森林管护应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对森林管护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明确管护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报酬。

第十五条

除国家和地方列入保护名录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外,在确保不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允许管护承包人依据管护合同有关条款的规定,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下资源,增加林业职工或林农的收益。

第十六条

实施单位要建立完整的森林管护档案,及时准确提交有关报表和信息。积极采用先进的手段,逐步实施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第十七条

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制定 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管理使用好森林管护财政专项资金。第三章

管护责任制

第十八条

森林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广泛宣传天保工程的重大意义和有关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

(二)制止偷砍滥伐森林和林木、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的行为,及时报告情况。

(三)负责森林防火巡查,制止违章用火,发现火情要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报告情况。

(四)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病虫害情况。

(五)阻止猎杀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并及时报告情况。

(六)阻止人畜进入管护区毁坏林木及林下植被。

第十九条

实施单位要根据辖区内森林资源类型、地形、地貌、交通、火险等级、人畜活动等条件,实行分类和护,对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管护,确保管护成效。要因地制宜,采取合伙承包、家庭承包、个体承包和股份合作等方式,也可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采取设立固定管护点,实行封山管护。

第二十条

签订的森林管护合同,要明确管护四至界限、管护面积、管护责任、管护质量要求、管护年限、管护措施,以及管按劳取酬记报酬、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和奖惩措施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管护人员要按照管护合同的要求,认真覆行管护责任,做好巡山记录,有关管护资源要归档管理。

第二十二条

按照管护合同完成管护任务并达到质量要求的,实施单位要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兑现管护报酬,确保森林管护人员的权益。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三条

各极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对实施单位森林管护成效进行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管护责任的落实情况

(二)管护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效。

(三)管护设施建设和完成情况。

(四)管护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

(五)管护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情况。

(六)管护报酬及奖惩措施兑现情况。第二十四条

实施单位应将自查的结果,作为对森林管护承包单位和个人支付管护经费和报酬的主要依据;省、市(地、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复查结果,作为对实施单位森林管护事业费提出调整和安排意见的主要依据;国家级核查的结果,作为对省级森林管护事业费提出调整和安排意见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五条

国家林业局对各省级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项目进行的抽查,统一纳入国家级工程核查和工程“四到省”考核工作范围。

第五章

奖惩措施

第二十六条

实施单位要对森林管护成效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认真总结森林管护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管护措施和办法。

第二十七条

对森林管护效果好、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管护效果差、保护森林资源不力或违规使用森林管护资金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八条

对玩忽职守、造成森林资源严惩破坏,或者严重违规使用森林管护资金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林业局备案。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篇7

1 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管护的相关含义

1.1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概述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意便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中长远计划工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方案, 逐步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 实施建设转产项目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 使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得到恢复与保护, 缓解生态环境、人口需求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充分发挥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 森林管护的具体含义

森林管护是一种职业, 有正式和临时2种类型, 工作的目的在于防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林木生长问题的发生。森林管护工作的意义就是保护森林环境, 进一步维持生态平衡, 发挥森林的生态屏障功能, 起到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时森林管护人员需要提高保护森林的技能, 全面提高林木管护的综合素质, 自觉成为高素质的森林管护队伍, 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现状

据统计,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14%, 甚至是更少的比例, 同时我国的森林资源存在着严重分布不均的现象, 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别。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以及边疆地区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 而山西、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的森林资源就比较匮乏, 最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西北地区, 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都达不到1%。这些现象提示着人们不能无节制地利用森林资源, 特别是天然林的森林资源, 否则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后代的未来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 我们要了解森林管护工作的现状, 包括取得的一些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高大家的森林保护意识,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2.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目前,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首先,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在各地得到较好的执行, 得到实施单位领导的重视, 能够较快地落实保护林木的工作。其次, 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下, 各地的森林管护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采取减少森林采伐量、开展建设营造林和调整优化林区经济结构等方式, 有针对性、有策略性的管护森林资源, 确保森林管护起着真实可靠的作用。最后, 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完善, 真正取得保护天然林,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效果。

2.2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现存的困难与问题

2.2.1 有关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的合同条款内容不齐全、不规范, 与实际管护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关于合同后期执行力度也存在着不足。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的奖惩制度不明确、不严谨, 对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导致部分管护成员的责任意识不高。

2.2.2 资金投入不足。

首先, 管护工作主要以静态投资为主, 其效果与回报不能马上表现出来, 并不适应我国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速度。其次, 对于森林管护人员来说, 由于目前的工资待遇较低, 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完善, 所以, 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大。最后, 新增的森林面积却没有相对应的管理经费, 相对减少了森林管护人员的收入, 增加了管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与生活负担。

2.2.3 公民意识不高。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砍伐林木呈现出无节制的状态, 导致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大于其生长量, 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再生功能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森林资源在保护中较难控制的一项内容就是火灾防范, 人为火灾预防更是至关重要, 而在实际的森林管护工作中, 真正做到火灾防范的单位不多。 (3) 我国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不大, 再加上一些特殊地区人们的思想觉悟不高、知识水平较低, 于是造成这些地区人们对林木进行乱砍滥伐, 偶尔会发生将森林变成耕地的情况。

3 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质量的对策

3.1 健全规范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

首先, 各地主管林业部门应该落实规范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合同条例的管理工作, 深入学习解读《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格式一致的森林管护合同, 并且可以将合同后期执行情况纳入管护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职称等有关制度中, 实现科学的管理森林管护合同。各地主管部门应该加强森林管护人员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促进森林管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 相关部门能够不定时地检查森林管护人员平时出勤、巡山记录和宣传护林等工作, 通过定期的抽查、测试等考核方式, 不断提升他们的行政执法能力与责任意识, 能够有效落实各项森林管护的规章制度。

3.2 多渠道增加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资金的投入

各级各地的林业管理部门要适当调整经费的投入, 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对森林管护工作的投资标准, 对于新增的森林面积, 也要逐步地增加管护资金的投入, 确保天然林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全面与有效的保护。同时通过社会企业筹集森林管护资金, 特别是提高林业企业的责任意识, 按照产品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 确保森林管护工作必要的物质条件, 提高管护人员的工作待遇, 全面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3.3 加大森林保护的宣传工作力度, 提高全民的森林保护意识

首先, 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 让群众深入了解森林保护的相关法律, 如《森林法》等法规, 从法律的基础上约束人们的行为。针对居住在山区的群众, 应该采取村委会宣传、广告标语和晚会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森林法规教育, 提高他们的森林保护意识, 夯实保护森林工作的群众基础。其次, 作为森林保护工作的最高职权部门———林业部门, 需要不断增强在全国范围内森林开采的指导力度, 明确科学合理采伐天然林的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开采计划。同时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式,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改变某些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单一经营模式, 提倡木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 提高它们的经济价值与当地人的生活水平, 鼓励开发和利用木材代用品。最后, 增强林业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 加大林业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森林管保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意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行政执法能力, 提高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例如, 在实际的管理中, 还要加强有关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 提高森林救火能力, 确保森林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4 结语

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保护地球上有限而珍贵的森林资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担当的责任。目前,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 森林管护工作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国家将会加大工作力度规范森林市场, 并制定出相应的森林保护政策。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将会应用于森林保护工作中。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 森林砍伐将会得到有效的规范, 森林管护工作质量将会得到不断地提升。

摘要:阐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管护的相关含义, 分析了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现状, 并提出了提高森林管护工作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加强陕西天然林保护的策略[J].北京农业, 2015 (6)

[2] 邓永刚.我国天然林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 2015 (8)

[3] 李品莹.天然林保护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黑龙江档案, 2013 (5)

[4] 国家林业局天然林可持续经营保护考察团.澳大利亚、新西兰天然林保护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绿色中国, 2005 (10)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篇8

摘 要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得以休养生息。影响森林火灾的因子回归天然,人为影响日渐释缓。林分结构、林相发生了根本变化,靠公路护林扑救森林火灾态热两极分化。长期冻结人事,不补充年富力强人员,能参加扑救人员越多越少,森林防火经费少了从木材收益中提取这一大块从而面临不足。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使森林防火工作更加出色。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防火;形势变化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1998年,国家出台并启动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国有林区生存与发展为宗旨,以生态环境需求为导向,停止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采伐;同时,大幅度调减其他地区天然林采伐量,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用新思路、新办法,优化林区经济结构,加强林区多资源开发,广辟就业门路,妥善安置林区富余人员,国有林区进一步发挥生态保障作用,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经过长达16 a的运作,森林防火形势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1 林相发生根本变化

林相就是“森林的外形”:一是指林冠的层次,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二是指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林木价值较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则称为林相不良。人工纯林易形成单层林、同龄林,易发生森林火灾,天然林通过天然更新形成,为复层异龄林,在很好地方表现为针阔混交,可燃物难燃程度不一,含水率不一,森林火灾难以发生、传播。

过去的人工纯林,经过十几年的修养生息,逐步过渡为天然混交林。人工林林分结构单一,森林植被附属物多,郁密度小,进入林下光照多,可燃物含水率高,森林自身抗火能力低下。

过去经过择伐后的单层同龄林,逐步演生为复层异龄林、针阔混交林。异龄混交林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程度不尽相同,火灾的强度、烈度和蔓延速度不同,可燃物的热对流、热幅射,热传导不在同一林层,防火性能比人工林优良。

2 人为活动大为减少

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等多种因素制约,林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发展任务非常艰巨。林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就地扶贫”难度大、成本高、成效差,返贫概率很高。各地政府相继启动移民搬迁工程。林区人为活动日益减少。据统计,目前造成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火。

深山区移民政策的逐渐落实,居住在林区的村民越来越少,大部分搬到山外,农业生产用火、生活用火大为减少。森林火灾大多数为人们用火不慎引起的,林区火源得到有效管控[1]。

丰富的林业及林副产品资源,为林区林农发展营林经济、木材加工和林副产品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林农过去靠山吃山,长期靠加工和采集林副产品增加收入。现在没有从事伐木的生产人员,从事林副产品的人员也大幅减少。

3 林区公路两极分化

林区公路可以向火线快速、大量输送物资和人员,同时兼以防火线的作用预防林火蔓延,控制大面积林火发生。

主干线公路由地方政府管理,养路经费得以落实,有专门的管护人员养护,道路畅通。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到行政村的道路全部畅通硬化。靠公路巡视防火、运送防火物质越多越畅捷[2]。

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后,森工企业人员大幅裁判,林区公路养护队撤销,养路机械报废。林区岔线公路年久失修,水毁严重,木质桥梁腐朽、迎水边坡路面及涵洞垮塌,路面长满杂灌,大多都不具备通车条件,甚至于人也难以通行。原来靠公路分割成的不同区块连成一块,不再有防火线的功能[3]。

4 水源涵养功能增强

森林具有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消洪减灾、补给河水和净化水质等水源涵养功能。森林可燃物的含水率决定森林火灾的难燃程度和传播程度。森林保护好的地方,水源涵养功能强,地表枯枝落叶层中含水率升高。

没有人为活动,枯枝落叶层加厚,可燃物载量增加,水土流失得以有效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加强,林区林下表自然含水率比天保前增加1.9倍,森林耐燃性能提升,森林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河道由于泥石流的長期淤积,水流变缓,河床变宽。原来的季节河形成常年河。由山洪带来的枯枝落叶在这里腐化,森林火灾从河床、公路两侧引发机会降低。

5 护林人员结构老化

护林人员的责任是认真看护山场,加强巡视和防范,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发现火情及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时,应做到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及时组织处置并立即报告。专业扑火队由护林人员构成负责人等迅速制定出扑救方案、进入火场扑灭森林火灾。

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后,森林企业人事关系冻结,实行只出不进,16 a来,除安置极少量的复转军人外,没有新鲜血液输入,原来的人员现已步入不惑之年,能上山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有生力量逐年减少,有的林业局已不足以组建快速灭火队,满足专业和半专业扑火人员的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劳动力大量迁移集中到沿海发达地区。在落后的林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老人、妇女。青壮年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做生意,林区能够护林防火的人员几乎断档。妇女老人是干农活的主力军,农事活动引发林火案仍屡禁不止。

6 森林防火经费减少

森林防火经费包括了森林防火预防、扑救和基本建设投资、扑火设备配备保障等工作所需要经费。随着生态保护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尤其极端异常高温天气增多,林区可燃物载量大,加上传统的农事生产用火和祭祀陋习难以彻底根除,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加以预防和落实相关工作。这就要求不断投入森林防火经费,主要用于防火宣传、购置扑火装备等。

木材采伐年代,《森林法》对于森林防火费有明确要求,从采伐限量中提取,2元/m3,在过去提取比例和金额还是比效大的,森林防火的基本工作都能得以保障。而今时过境迁,没有采伐量,就没有这方面的提取,森林防火经费主要靠上级拨款[4]。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第八条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关于“要积极建立稳定的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的规定这部分费用远远不足。

7 结语

森林防火在林区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造成林区许多因素越生了变化,森林防火的形势也就随之变化。天然林保护工程使森林得以休养生息,林分更趋于天然化,森林火灾总體上减少了,但可燃物载量在不断增加中,扑救难度增加了,发生火灾也将会比以前更大。因此,在森林防火上,一是做好动员部署,落实防火责任。护林员具体负责每日巡逻和上报的森林防火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防火责任。二是广泛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用火、管火,使广大民众时刻警钟长鸣,共同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三是加强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在森林防火期内,要在林区进行造林炼山等生产性用火的,必须经过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审批,对擅自用火者,要严肃追究其责任。对重点部位、重点地区、高火险区要安排专人值守、严防死守,对重点人群(智障人员、留守老人及妇女等)明确专人监管,切实消除一切火灾隐患。四是加强值班备勤,掌握火情动态。进入森林防火期,乡防火办、各村和村办林场要坚持24 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面、准确地掌握火情动态。五是加林对森林防火的投入。从物质、经费和人员上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会福,龚立群.新时期秦岭林区留守村森林防火形势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3(15).

[2]孙宝平,魏继强,王俊明.林区公路防火[J].北京农业,2012(36).

[3]权西强,王秀丽,王俊明.秦岭林区公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2(9).

[4]韩焕金.新旧《森林防火条例》的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9(12).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篇9

第一条 为确保我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有效地管护森林资源,努力改善全村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对本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生态保护区(即禁伐区)和一般生态保护区(即限伐区)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等森林资源(以下简称森林资源)进行管护,以及对其林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的管护实行各农业社负总责,农户具体主管,村社积极配合,村民全面实施的组织管理模式。

第四条 各农业社在确保森林资源管护最佳效果的前提下,要打破国有、集体、个体权属界限和行政区划界限,实行集中连片、有效管护的政策。

第五条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大力倡导广大村民投入森林资源管护活动。积极推行个体承包、合伙承包、业主承包等管护承包责任制。林地承包者优先拥有管护承包权。

鼓励广大村民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的管护依法进行监督。

第六条 村社之间,各社与农户之间应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制,并要依法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或合同),严格兑现补助和奖惩政策。

第七条 森林资源管护要做到管护区域、保护标志、管护任务、责任单位、承包人员、管护措施、奖惩制度的落实。

各农业社要明确管护区域,做到森林资源管护地块四至界限清楚、明晰,并与有关图件、文字表述和统计表格保持一致。要在工程实施区的显著位置建立“国家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碑;在森林资源分布集中的区域设立森林资源管护碑,并告示“管护区域、管护面积、管护效果、责任单位、承包人员、奖惩措施”等内容。

村委会要将森林资源管护任务和管护责任下达到各农业社。各农业社也要将管护任务和管护责任相应地落实到每一块需要管护的林地及其承包人员。

第八条 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单位和承包人员,应履行以下主要义务:

(一)积极配合或主动落实森林资源管护区域、保护标志、管护任务、管护措施;

(二)积极配合或主动做好森林“三防”工作(即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防止盗伐滥伐);

(三)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

(四)防止毁林开垦或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的发生,制止非法征占用林地;

(五)促进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良性发展。

第九条 各农业社要按合同对森林资源管护业绩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分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半年检查、检查和合同期满检查五

类。

第十条 承包人员因管护不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要全额扣减年森林资源管护补助费,并立即中止其管护合同,直至追究相应责任。

(一)发生森林火警或森林火灾不及时处置和报告的;

(二)发生毁林开垦或者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发生非法征占用林地不及时制止和报告的;

(三)发生盗伐滥伐案件不及时制止和报告的;

(四)发生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不及时制止和报告的;

(五)发生森林病虫灾害不及时防治和报告的(非承包人员责任的除外)。

第十二条 对管护业绩特别差,或者屡次发生除第十一条规定以外的其他问题且影响较坏的承包人员,应依法中止其管护合同,并相应给予从重处罚。致使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在确保森林资源良性发展及其所有权、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森林资源管护承包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凡是当年完成森林资源管护任务,并经乡镇人民政府(或国有森林经营单位)检查属实的承包人,都要全额拨付年森林资源管护补助费。国有森林资源管护补助费按每亩每年补助2元计拨,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资源管护补助费按每亩每年补助1元计拨。年森林资源管护补助费在上半年检查合格时预付总额的30%、年底检查合格时补拨余下的70%。

(二)在国家允许的政策范围内,优先开发利用管护区内的林下资源,如采摘种子、山果、药材、菇类等。

(三)在所管护的一般生态保护区内有人工林合法采伐任务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优先安排承包人实施作业,并获得劳务收入。

(四)对所在村组有国家安排公益林建设任务的,优先安排承包人承担建设,并按规定支付其承担建设补助费。

(五)在管护区内安排有国家统一开展的建设项目(如森林病虫害防治、较大型的工程保护标志等)时,优先安排承包人承担实施,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保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总结 篇10

1、全县基本概况………………………………….….………1 1.1 自然概况………………………………………..………..1 1.2 社会经济条件…………………………………..………..3

2、指导思想、建设原则设计依据和建设任务……………..4 2.1指导思想………………………………………….………4 2.2建设原则…………………………………..….…………5 2.3设计依据…………………………………………………5 2.4建设任务和工程布局……………………………………6 3 区划系统……………….…………………………………6 4 封山育林设计…………….………………………………6 4.1封山育林区现状…………………………………………6 4.2封育类型的确定…………………………………………8 4.3 封育方式…..………….…………………………………8 4.4 封育年限…..………….…………………………………8 4.5 封禁措施…..………….…………………………………9 4.6 人工辅助育林………….………………..………………9 4.7 森林保护…..………….………..………………………10 4.8 封育组织管理形式…...………..………………………10 5工程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10 5.1 工程投资概算………….………..……..………………10 5.2 资金筹措……………….………..……..………………11 重庆市丰都县双兴林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作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是我国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落到实处,确保工程建设成效,我局于2011年10月20日至10月31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重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重庆市林业局关于下达重庆市2011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投(2007)387号),开展了2011年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现将作业设计分述如下。全县基本概况 1.1 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臵

丰都县位于长江中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三峡库区淹没腹心地带,距重庆市172公里,东邻石柱,南接武隆、彭水,西靠涪陵,北邻垫江、忠县,地理位臵在东经107°28′03″~ 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之间。呈西北至东南向的长方形,东西宽39公里,南北长75公里。

1.1.2 地貌

丰都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平行岭谷与盆周山区的过渡带,整个地貌为西北低东南高,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从西北至东南依次排列为黄草山、蒋家山、方斗山、七曜山,呈“四山夹三槽"的地貌格局,低山丘陵相间分布,西北部地形开阔较缓,东南部地形狭窄陡峻,从地势来看,全县500米以下地区占36%,500~1000米地区占34%,1000米以上地区占30%。

1.1.3 土壤

县境内土壤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和黄棕壤5个土类、7个亚业、23个土属、80个土种。森林土壤属四川盆周山地湿润亚热带森林土壤区,主要有紫色土、黄壤和山地黄棕壤。

1.1.4 气候

我县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地区差异大,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无霜期长,冬无严寒,春早冷暖多变,夏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垂直变化显著,水平差异不明显。无霜期336~220天,年均气温18.3℃,年均降 雨量为10蓉7.3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276小时。

1.1.5 水资源

我县河流均为长江水系,有长江一、二级支流1037条,主要支流有龙河、渠溪河、碧溪河,水资源总量为32215亿立方米,年人平4386立方米,低于全国全市水平。

1.1.6 土地资源

全县幅员面积435.4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96.62万亩,占总面积的45.2%;农业用地158.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5.00万亩),占总面积的36.4%,人均占有耕地1.48亩;牧业用地面积1.05万亩,占总面积的0.2%;其它用地79.16万亩,占总面积的18.2%。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2.5%。

1.2 社会经济条件 1.2.1行政区划及人口

全县行政区划为31个乡镇、4个林业场所、2个非林业事业单位,辖346个村民委员会,26个居民委员会。有总户数24.54万户,其中:农户19.7万户。总人口77.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近1 O.81万人,农业人口66.97万人,农业劳动力42.07万人。全县人口密度为263人/平方公里。

1.2.2 经济概况 丰都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山区县,近几年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尚未从根本上摆脱贫困,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仅24.0357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现值)24.035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10.3亿元,农业总产值13.7357亿元,粮食总产量33.64万吨,农村人均纯收入2193元。

1.2.3 交通通讯

丰都县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公路里程1155公里,连接全县3 1个乡镇以及部分村社,有民用汽车2030辆,公路年货运量143.5万吨,客运量1650万人。长江横贯其境,有县城和高镇两大港口,上可直通重庆,下可直达上海。

丰都县邮电通讯发展较快,电话交换机总客量达到了10万门,电话普及率为43%,移动电话用户达8万户以上。

2指导思想、建设原则、设计依据和建设任务 2.1 指导思想

生态公益林建设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分类经营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领先科技进步,发展与保护并重,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管、防、治、补相结合,积极培育和限制性利用相结合,逐步建成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2.2 建设原则

2.2.1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列入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2.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管理、责权明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为投资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2.2.3生态效益优先,生态公益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总体效益与局部效益协调,长期效益与当前利益兼顾。

2.2.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2.2.5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科技先导、综合整治。2.3 设计依据

(1)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林业局关于下达重庆市2011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投(2007)387号)(2)GB/T 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3)GB/T 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

(4)GB/T 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5)GB/T 18337.2—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6)GB/T 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7)LY/T 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8)丰都县农业资源调查及农业区划(9)丰都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丰都县“十一五”期间及2010年林业发展规划 2.4 建设任务和工程布局

双兴林场2011年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总任务为140公顷,布局在建国管护站;新造林66.7公顷,布局在包鸾镇日照坝村。区划系统

林场——管护站二级区划。对过去已区划的界线,应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不宜更改。封山育林设计 4.1封山育林区现状

双兴林场。规划区位于建国管护站5林班,设计规模140公顷,划为11个小班,封育小班为疏林地,位于山体中、上部,海拔590-1180米,坡度25-34度,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厚度在35-45厘米之间。现每公顷有马尾松90-130株,郁闭度在0.15-0.19;主要灌木有句米子、悬勾子、箭竹等,每公顷有700-800株(丛),盖度30-40%;草本以禾草、蕨为主,盖度20-30%。

4.2 封育类型的确定

在小班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以及母树、幼树幼 苗、萌蘖根株等情况,通过封育措施,封育区预期能形成的森林植被类型,按照培养目的和目的树种比例全部为乔木型培育类型。

乔木型:因人为干扰而形成的疏林地以及乔木适宜生长区域内,达到封育条件且乔木树种的母树、幼树、幼苗、根株占优势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应封育为乔木型。本类型面积为140公顷。

4.3 封育方式

各封育小班均在边远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恢复植被相当困难的区域,据此全部确定为全封。在封育期间,禁止实施育林措施以外的一切人为活动。

4.4 封育年限

根据GB/T18337.1-2001中11.1的规定,结合本次封育区所在地域的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以及演替规律,确定各类型的封育年限为5年。

4.5 封禁措施 4.5.1 人工巡护

根据封禁范围大小和人、畜危害程度,设臵管护机构和专职或兼职护林员,每个护林员管护面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确定,一般为60公顷左右。需聘请护林员1人。4.5.2 设臵警示标志

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如山口、主要交通路口树立坚固的标牌。设臵封育碑1座,警示标牌2快。

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应设臵界桩以示界线,界桩间距视人口密度和管护难易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50米,界桩密度总体控制在5个/公顷以内。需设臵界桩200个。4.6 人工辅助育林

4.6.1 松土除草除萌

在封育年限内,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对符合封育目标的乔、灌树种采取除草、松土、除蘖、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具体为2012年10月对全场11个封育小班,面积140公顷疏林地进行一次松土除草除萌。

4.6.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对有足够的母树群体,但林下植被盖度大或土壤板结的小班,结合松土除草除萌,开展人工促进整地措施,促进不同树种形成混交林。具体为2011年11月进行一次人工促进整地。

4.7 森林保护

在封育年限内,按照“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火、病、虫、鼠等灾害的预测、预防和防治工作,避免环境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4.8 封育组织管理形式

国有林场的封育由各场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实行报帐制。

5造林作业设计

5.1作业区的选择和区划

根据任务安排和宜林地分布情况,按照《造林作业》及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造林地资源分布状况,本着交通方便、相对集中、立地条件较好的原则选择作业区。作业区选择在三元镇何家坝村。

人工造林区划采用林场-作业区-小班3级区划,以林场为单位统一编制设计文件,以作业区为单位组织施工作业区为一级统计单位,小班为最基本的设计和施工单位。

5.2小班区划调查

根据技术标准要求,小班界线利用1:10000地形图勾绘,统一编号。在选定的作业区内分别不同的坡向、坡位、土层厚度、植被情况划分小班,并现地区划调查,2011年人工造林涉及6个小班,调查总面积66.7公顷,平均小班面积11.1公顷。

各小班现状详见造林小班现状调查表(附表3)5.3作业区地类面积

造林作业区总面积66.7公顷,地类全部为荒地。5.4人工造林设计 5.4.1造林类型设计 根据造林作业区立地类型,不同树种的生物特性及《造林作业设计办法》的具体要求所制定的,包括林种、树种、整地、种苗、栽植、抚育、管护等一系列技术方案,本次共设计1种造林类型,即桉树纯林。

5.5.2林种规划及土地权属

根据项目建设要求,结合丰都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分类界定结果,本次全部设计为水土保持林。

双兴林场2011年人工造林土地权属均为集体。5.5.3树种选择及配臵

根据双兴林场天保工程2011年人工造林作业区的立地条件,结合各树种的生物等特性,确定造林树种为桉树。配臵方式为纯林。

5.5.4造林苗木设计

根据工程建设要求,人工造林苗木要求为营养袋基质苗。优先选用自育苗,要选用长势旺盛、发育良好、基茎粗壮、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凡是感染病害、遭受虫害、须根短少、主根过短,梢部没有木质化,以及起苗后在假植、运输过程中发生霉烂的苗木,都不得使用。栽植时暂时不用的苗木应假植在背风阴凉的地方,随取随栽;正在栽植的苗木应放在塑料袋或盛有水的桶中,或用湿草覆盖。当天起苗最好当天栽完。

(1)苗木标准 人工造林的苗木必须符合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质量分级》规定的Ⅱ级以上苗木质量标准,且“二证一签”齐全。桉树营养袋基质苗地径0.1cm以上,苗高12cm以上。

(2)苗木需要量

双兴林场天保工程2011年人工造林共需苗木111000株。5.6造林技术措施(1)整地方式

整地,即造林地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主要是土壤条件)的一道工序,根据实际情况,配臵形式为长方形配臵,采用块状整地,要求整地规格: 50×50×30㎝。整地时,可根据小地形的变化灵活选定位臵,以有利于充分充分利用岩石裸露山地上土层较厚的地方,投工少,成本低,要求生熟土分别堆放,捡净穴及土中的石块、杂草、树根等。

(2)造林密度

依据GB/T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树种初植密度》要求,结合造林地立地条件,设计造林密度为:纯林111株/亩,株行距2×3米。

(3)造林方法设计

1、造林方式: 植苗造林

2、造林方法:栽植深度要高于苗木根茎处2-3㎝,栽植位臵位于穴的中央,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3、造林技术措施 栽植时熟土回填在苗木根部,生土填埋在最上部。栽植点配臵采用长方形配臵,坡面破碎、地形复杂地段栽植点位臵可灵活掌握,可以不受株行距限制,但要保证单位面积上栽植点的数量。

(4)造林季节

根据丰都县气候变化规律和当地群众植树造林习惯,造林季节为秋季造林。本项目要求2011年11月底全部完成造林任务。

(5)成活率调查与人工补植

成活率调查在新幼苗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进行.调查方法是在当年造林地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地,按小班面积10%进行调查,并分别统计成活与死亡株数。由于苗木质量、栽植及外界等因素影响,造林后往往有部分死亡株数,当死亡超过一定界限,影响幼林郁闭时,应补植.按《造林技术规程》规定,调查结果分别按成活率85%以上,41-85%、41%以下三级统计。成活率在41%以下的要重新造林,成活率在41-85%之间的按设计进行补植,当年秋季用同龄苗木补植,补植必须按原来的株行距进行,要求用同树种的苗木(最好苗龄与幼林一致)以便赶上已成活植株。为了避免补植时增加苗木运输费用,并使苗龄与幼林一致,可以在造林同时留出一定量苗木假植于造林地附近阴凉处或在造林地内局部密植,在抚育过程中如发现缺苗,可随时就近带土起苗补植,补植按造林密度的20%计算。

(7)幼林抚育设计 幼林抚育是指在郁闭前一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恢复(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这是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林木快速生长关系极大,幼林抚育创建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通过松土、除草、扩穴等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清除杂草、灌木对幼树的水、肥、光竞争。

松土除草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的要求,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树梢,除净杂草、拾净石块,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际,并把锄下的杂草覆盖到树根附近,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松土深度适当,做到里浅外深,造林第一年浅,以后逐年加深。

抚育次数:造林后,幼林抚育3年,3次,按1-1-1次序进行。(8)幼林管护

造林后应建立造林管护制度,确定管护人员(每个实施单位1名护林员),明确责、权、切实做好管护工作,每年应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地检查。

5.7病虫害防治

根据“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森林保护措施,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法教育造林区周边群众,使其树立高度的森林保护意识,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根据造林区地形特点,充分利用遭受的河流、道路、农田等自然界线,建立有效的 防火体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造林区及周边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活动情况及危害程度设立标准地进行长期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及有害生物的测报工作,发现有病、虫、鼠害及有害生物的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力争有效防治率(灾害有效控制率)达到85%以上,森林植被检疫率达到85%以上,确保造林一片,成林一片。

5.8组织管理

为了使人工造林工作有序开展,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双兴林场为实施的管理部门,负责协调上下关系,具体负责计划安排、作业地块落实、作业设计及方案上报审批、项目验收、成效调查以及各工程项目的实施等工作。工程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按天然林保护工程标准计算我场天然林保护工程总投资546222元。

6.1 封育工程投资概算 6.1.1 投资标准

管护标准按30元/公顷.年管护费标准执行。封山育林警示标牌1000元/块,封育界桩50元/块。

封育措施的投资标准按各作业区的立地条件和劳动力情况确定,具体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63.25元/公顷。松土除草除 萌450元/公顷。

森林保护包括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按每公顷36.75元计算,占总投资的3.5%。

其它费用为设计、检查、宣传、管理及不可预见等费用,按每公顷36.75元左右计算,占总投资的3.5%。

6.1.2 投资概算

按有关投资标准计算,本作业区封山育林总投资147000元。

6.1.3 资金筹措

本作业区封山育林总投资147000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117600元,占总投资的80%;市县配套29400元,占20%。

6.2造林工程投资概算 6.2.1投资标准

造林投资中苗木费按0.85元/株计算,整地按1332元/公顷计算,植苗按0.3元/株计算,施底肥按0.2元/株计算;管护投资中护林费按75元/公顷计算,抚育(含追肥)按832.5元/公顷计,算病虫害防治按1500元/公顷计算。

6.2.2投资概算

按有关投资标准计算,本作业区造林总投资399222元。6.2.3资金筹措

造林总投资399222元,其中市县配套300000元,占75%。自筹99222,占25%。7.1生态效益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其中,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3.7%,是流域水土流失颁布最集中、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因此在长江上游地区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对保护长江,对保护长江,维持国土生态安全意义非常重大。

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保护和恢复丰都县的生态环境对三峡库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封山育林措施进行公益林建设,首先,可以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增加林草盖度,提高林分质量。2010年封育区封育期满后,可直接增加森林面积18666.8公顷;其次,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和恢复生态平衡。根据有关专家的实验数据测算,封育期满后,大约可减少土壤流失1.1万吨;再次,涵养水源,调节江河径流量、减少库容淤积。根据有关专家的实验数据测算,封育期满后,大约可增加蓄水量123.3万吨。

7.2社会效益

通过土封山育林的组织实施,不仅可得到全社会对林业的 关注,增强群众保护森林、改善环境的自觉性,同时通过补植厚朴等兼用树种,提高封育部分群众的经济收入,以贯彻落实重庆市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通过封山育林项目建设,使植被得以恢复一,环境得以改善,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维护封育区社会安定团结、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等均起积极的作用。

7.3经济效益

封山育林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以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近期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封山育林期满后,一方面,可储备大量的木材,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特别是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构建混交林,对增大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减缓大气中CO2加,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第八章保障措施

8.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是为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之一,任务重,要求严。为确保公益林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单位丰都县林业局要制 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施工队伍,选调树种、严把苗木质量关。在施工中重点抓好该工程实施前工作指导,检查督促,竣工验收三个环节。通过工程实施前工作指导,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防患于未然;检查督促始终贯彻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竣工验收,奖优罚劣,确保最终达到封育目的的宗旨。同时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人,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责任书内容要具体,责任要明确,便于操作、检查和考核。

8.2强化工程验收,建立健全档案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丰都县林业局要制定具体的检查验收办法,适时开展成效验收。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开展县级自查验收;在达到封育年限后,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或由林业主管部门指导成效验收和成效评定。同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作好工程跟踪检查,确保封山育林的建设成效。为确保工程建设档案的真实无误,在工程实施过程当中,要建立健全工程信息档案,对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等资料及时归档,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齐全、准确,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8.3严格财务制度,加大建设资金监管力度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于中央预算 内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我。因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具体实施单位一不定期要严格执照国家政策及《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管理规定》进行预算、支出和报销,实行工程报账制度。要按照工程建设的预算和进度拨款,严把资金使用关。工程建设资金要严格执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做到建设资金专户存储,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统一管理。严格禁止和杜绝任何方式、任何的挤占、截留、滞留和挪用,严格控制开支标准,规范核算手续。

上一篇:写人要凸显个性教案下一篇:利率管理暂行规定何时取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