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练习题找规律题(精选6篇)
公务员练习题找规律题 篇1
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课后练习题
1. 4、10、16、22、28……,求第n位数( )。
2. 2、3、5、9,17增幅为1、2、4、8. 第n位数( )
3. 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第n个数是---------。
4. 1,9,25,49,( ),( ),的第n项为( ),
5: 2、9、28、65.....:第n位数 ( )
6:2、4、8、16...... 第n位数. ( )
7:2、5、10、17、26……,第n位数. ( )
8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
9、观察下面两行数
2,4,8,16,32,64, ...(1)
5,7,11,19,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
10、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 排列的珠子,前20xx个中有几个是黑的?
公务员练习题找规律题 篇2
一、运用一次函数解题
1. (丹东) 如图, 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案,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 第100个图案需棋子____枚.
解 设第n个图案的棋子为s枚, 得s=an+b.
由第一个图案得, n=1时, s=5.由第二个图案得, n=2时, s=8.
代入s=an+b中, 得
undefined
解得
undefined
所以, s=3n+2 (n为正整数) .
那么此题就是当n=100时, s=302.即第100个图案需棋子302枚.
2.用边长为1 cm的小正方形搭成如下的塔状图形, 则第n次所搭图形的周长是____cm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
解 设第n次所搭图形的周长是C cm, 得C=an+b.
由第一个图案得, n=1时, C=4.由第二个图案得, n=2时, C=8.
代入C=an+b中, 得
undefined
解得
undefined
所以, C=4n (n为正整数) .
即第n次所搭图形的周长是4n cm.
小结 运用一次函数求解的“找规律”题, 我们发现相邻之间的数据差相等.
二、运用二次函数解题
3.如下图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子摆成的小房子, 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 写出第n个小房子用了____块石子.
解 设第n个小房子用了s块石子, 得s=an2+bn+c.
由第一个图案得, n=1时, s=5.由第二个图案得, n=2时, s=12.由第三个图案得, n=3时, s=21.
代入s=an2+bn+C中, 得
undefined
解得
undefined
所以, s=n2+4n (n为正整数) .
即第n个小房子用了n2+4n块石子.
4.图1是棱长为a的小正方体, 图2、图3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摆放而成.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摆放, 由上而下分别叫第一层、第二层、…、第n层, 第n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s.解答下列问题:
解 设第n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s, 得s=an2+bn+c.
由第一个图案得, n=1时, s=1.由第二个图案得, n=2时, s=3.由第三个图案得, n=3时, s=6.
代入s=an2+bn+c中, 得
undefined
解得
undefined
所以, s=0.5n2+0.5n (n为正整数) .
即第n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s=0.5n2+0.5n.
小结:运用二次函数求解的“找规律”题, 我们发现相邻之间的数据差等差.
三、运用an类型函数解题
5. (抚顺) 观察下列图形 (每幅图中最小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 请写出第n个图中最小的三角形的个数有____个.
解 第n个图中最小的三角形的个数有s个.
得s=2an-b.
由第一个图案得, n=1时, s=1.由第二个图案得, n=2时, s=4.
代入s=2an-b中, 得
undefined
解得
undefined
所以, s=22n-2 (n为正整数) .
即第n个图中最小的三角形的个数有22n-2个.
小结 一般的运用an类型函数求解的“找规律”题, 我们发现相邻之间的数据商相等.
四、综合运用
6.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 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那么, 当输入数据是8时, 输出的数据是 ( ) .
undefined
解 由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 分子是一次函数规律, 分母是二次函数规律.
所以, 输出的数据undefined为输入数据) .
巧找听力题规律夺高分 篇3
考点一·判断地点与方位
判断地点是听力题中出现较多的题型,这类题常出现两大类表示地点的名词。一是国家与城市名,如China,America,Canada,Britain,Australia,Japan,India,Beijing,New York,London,Tokyo,Washington等。二是公共场所、单位等,如cinema,theatre,hotel,restaurant,school,farm,factory,hospital,library,airport,post office等。
判断地点与方位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第一种是比较简单的地点判断,往往是问对话的发生地点,一般回答公共场所等,或者是对话的一方目前(从前/将来)住在哪里,一般回答国家与城市。
例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bus station. B. At a hospital.
C. In the office.
【录音原文】
M: My head aches and I have a fever.
W: Let me examine you. Have you any cold?
【解析】对话中出现几个关键信息词:head aches,fever,cold。男士说:“我头痛发烧”,女士说:“让我给你检查一下,你是不是感冒了?”可见这是大夫与病人之间的对话。根据答案的正常性原则,此对话应发生在医院。
【规律总结】考生可以从试卷中总结常考的几个地点:教室,一般与class,work等相关;商店,一般与on sale,color,price,change等相关;餐厅,与drink,order meal,menu,bill,soup等相关;医院或者诊所,与take medicine,temperature,headache,fever等相关。此外常考的还有airport,railway station等公共场所。考生一定要注意总结这些地点的相关词汇,这与判断双方之间关系(这类题型近几年的考查力度有所下降,几乎没有考查,在此不做详细展开)的题型相似性非常大,只是设问方式不同。
判断地点与方位的第二种考查方式主要是方位地点的综合判断,这属于比较难的题目,同时也是热点,一般以长对话的形式出现,经常都是问路和指路的过程,但是由于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地方和方向词语太多,考生在听取的时候很难准确获取方位信息。
【规律总结】听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问路人所在的位置、要去的地方,然后在草稿纸上按所听顺序写下一些动词、方位词,如:go along this way,until come to,first,turn left 等,但不是把整个单词都写出来,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做最简单的符号,如果考生有很强的方位感,那么还可以直接根据对话将简单的地图快速画出来,这样不仅直观,而且准确率高。考生想要稳拿这类题目,一定要熟记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词语。
考点二·判断时间
判断时间是听力题中经常出现的考点,三个选项一般都是表达时刻、年、月、日、星期几的数字或单词。这类题有时较简单,可直接听出答案;有时较复杂,需要通过简单运算才能得出答案。
例2. 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5:20. B.5:l0. C.4:40.
【录音原文】
M: Let’s meet at 20 to 5.
W: Well. Could we make it 20 past 5?
W: That’s a bit late for me. I could manage 10 past.
M: OK. See you then.
【解析】此题直接出现了选项中的两个时间——5:20与4:40,一般来说,直接出现的时间都可以不选,因为大部分的考题都需要你通过一定的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当你听到That’s a bit late for me时,就可以排除5:20这个选项了。10 past则是针对5:00所说的,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答案为B。本题关键词为a bit late和past。
【规律总结】这类测试题常出现half past...,a quarter to..., ...a.m., ...p.m.,before,ahead,earlier等表示时间提前的词;later,delay,put off等表示时间推后的词。此外,还有近音干扰,如fourteen和forty等也常出现在考题中。
考点三·判断数字
数字也是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的常见考点。其内容主要包括年代、价格、电话号码、人(物)的数量或重量、距离、街道或门牌号码、航班、车次等。
例3. What's the weight of the woman's cat?
A. 3 pounds. B. 2 pounds. C. 1.5 pounds.
【录音原文】
M: My cat is very fat. It's 3 pounds.
W: Mine is not so fat as yours. It's only half of that of yours.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目问的是女士的猫的重量。录音中有关键词3 pounds,指男士的猫的重量。从女士说她的猫“is not so fat as yours”可判断她的猫比男士的轻,接着根据half of that of yours,就能很轻松地得出3的一半等于1.5,即女士的猫的重量。
【规律总结】这类试题常用以测试考生对序数词、基数词、分数、小数、百分比、货币名称、价格的掌握情况,因此试题中常出现与数字有关的常用词,如couple,dozen,score, twice,daily,monthly,half past...,in 2012以及fifty,fifteen之类的读音干扰等。
考点四·判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
高考听力中经常会出现两个人在讨论某一项计划的安排与实施,比如如何安排度假,是否度假等。一般是考查原定计划的变更或者是对某项计划的程序安排等。这类题目的特点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但一般不需推理,只要听清、听准其细节,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一段对话出现go shopping in the morning,have lunch at home,go for an outing in the afternoon,watch TV in the evening等。针对这类情况,其问题常是某人打算做什么或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或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什么。
例4.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2)题。
(1)Where is Ben?
A.In the kitchen. B.At school.
C.In the park.
(2)What will the children do in the afternoon?
A.Help set the table. B.Have a party.
C.Do their homework.
【录音原文】
W: Hey, where is everybody?
M: They took Ben to the park. Where have you been?
W: Sorry, I’m late. I picked up the cake and it took me longer than I expected. When will the party start?
M: Ben invited eight children from school. And they’ll arrive at about 2 in the afternoon.
W: OK. Then I’ll put the candles on the cake and leave it in the kitchen and then I’ll come and help set the table.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判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题,涉及park,school,kitchen等地点,以及Ben,eight children等人物,信息量较多,干扰信息也很多。在没有听到录音原文的时候,我们通过浏览题干可知该题设问孩子们下午的安排,只要在听的过程中竖起耳朵、集中精力,听清楚事情的安排、进展就可以了,一般需要注意时间节点词、动作指示词、序数词等。本题中的afternoon,then,and等就是连接各个动作的关键词。答案为1.C,2.B。
【规律总结】考生在听录音时要注意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及动作之间有无必然联系。有时对话中出现一连串动作,如sit down,open your mouth,say“ah”等,则可根据三个动作关系判断这是在医院看病。
考点五·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属于较难的题目,主要出现在较长的对话以及独白中。在较长对话中,较多情况下,说话者通常都不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常用委婉甚至有意用拐弯抹角的方式间接表达。这要求考生既要理解表层意思,又要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态度、写作意图等,同时还要求考生能结合自己应有的常识去理解。
例5.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4)题。
(l)Why do some people say they never have dreams according to Dr. Garfield?
A.They forget about their dreams.
B.They don’t want to tell the truth.
C.They have no bad experiences.
(2)Why did Davis stop having dreams?
A.He got a serious heart attack.
B.He was too sad about his brother’s death.
C.He was frightened by a terrible dream.
(3)What is Dr. Garfield’s opinion about dreaming?
A.It is very useful.
B.It makes things worse.
C.It prevents the mind from working.
(4)Why do some people turn off their dreams completely?
A.To sleep better.
B.To recover from illnesses.
C.To stay away from their problems.
【录音原文】
M: We are glad to have Dr. Garfield to talk to us today about dreams. Let me start by asking the first question. Does everyone dream?
W: It appears that everyone does. Mostly when people say that they never dream, what they really mean is that they don’t remember their dreams or they don’t think their dreams are important. The reason behind is that they might have been made fun of with a child when they first reported their dreams or it was so frightening that they just turned off dreaming completely. The other day, someone named Davis came to me and said that he used to be a great dreamer, but suddenly he stopped having dreams. I asked him what it happened. It turned out that his brother died by heart attack and he never expected that such a terrible thing would happen to a young person. Generally, when there was some frightening event and dream about it was too terrible. People prefer not to dream about it. Actually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do is stop dreaming. Because it means that the bad experience would be too painful to even appear in dreams. As long as you dream about it and even the dream is frightening, your mind is working on it. My personal opinion about what dreams do is that they help us deal with our problems. We see certain patterns take place in dreams. When a person is hurt deep inside, when a person is seriously ill or when a person has been really sad, if people turn off their dreams totally, it means they don’t love themselves to even think about it.
【解析】该段录音主要谈及梦。在没有听录音之前,考生可以通过题干获得一定的信息,并且根据常识来做猜测。
(1)为什么有些人说他们从来都没有做过梦呢?A.他们忘记了自己做过梦。B.他们不想说出真相。C.他们没有不好的经历。根据常识——几乎每个人都会做梦,我们可以大致猜测答案为A.
(2)为什么Davis不再做梦了?A.他心脏病发作。B.他因哥哥的死而太伤心。C.他被一个噩梦吓到了。根据常识可知,心脏病发作不太可能导致不再做梦。可以排除A选项。
(3)关于做梦,Dr. Garfield的看法是什么?A.他觉得做梦很有用。B.他觉做梦会使事情变得更糟。C.做梦会使阻止意识工作。根据常识可知,做梦不一定会使得事情变更糟糕,而做梦就是意识的一种工作状态。大致可以确定答案为A选项。
(4)为什么有些人永远都不再做梦?A.为了睡得更好。B.为了从悲伤中恢复。C.为了逃避问题。根据常识可知,不做梦不见得睡得更好,不做梦也不一定能够从悲伤中恢复过来。可以排除A、B选项。
至此,我们已经在心里面有底了,只要竖起耳朵听录音就可以一一确定我们的猜测。
答案:(1)A;(2)B;(3)A;(4)C
【规律总结】做这类独白听力题时,最重要的是能够从题干以及选项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且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做出大胆的推测。
找规律的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4
2、2、3、5、9,17增幅为1、2、4、8 第n位数( )
3、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第n个数是---------。
4、1,9,25,49,( ),( ),的第n项为( ),
5、2、9、28、65.....:第n位数 ( )
6、2、4、8、16...... 第n位数. ( )
7、2、5、10、17、26……,第n位数. ( )
8、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
9、观察下面两行数
2,4,8,16,32,64, ...(1)
5,7,11,19,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
公务员练习题找规律题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1、 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础练习(脱式计算)
11×12+36 30×23+86 70×90-150
800-22×21 (37+13)×26 12×31-12
三、综合运算
1、看谁写得多。
( )×( )=400 ( )×( )=1200
( )×( )=400 ( )×( )=1200
( )×( )=400 ( )×( )=1200
2、南瓜每筐22元,萝卜每筐18元,买了10筐南瓜和20筐萝卜。(1)两种蔬菜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1小题中强调“各”字,就是“分别”的意思。
南瓜:22×10=220(元) 萝卜:18×20=360(元)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2×10+18×20=580(元))
3、根据下面的价格来计算。
品名 单价
篮球 60元 足球 35元
排球 40元 羽毛球拍 18元
书包 30元
1) 买20个足球,要付多少钱?
2) 王老师要买35个书包,带上1000元够吗?
3) 黎明带上2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4、王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加共26个零件。
工作5天能加工多少各零件?(26×8×5)
四、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 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看图编题:
今天,我们轮到笑笑整理图书了,这个书架有12层,每层能防14本书,这里有150本书,请问,这150本书能放得下吗?
二、展开
1、让同学们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问题独立列式。(14×12=?)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⑴、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过计算,有什么办法能找出这个计算结果的一个范围?
生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
生2:再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结果应该大约为150。
(引导学生关注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发表意见)
B、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
150本书”吗?
(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解决这个问题靠估算不行,须计算。)
⑵、①独立思考14×12=?计算方法,小组交流算法。
②集体汇报。
③思考三种算法之间的异同,引导选用最佳计算方法。
三、习题巩固
试一试:11×43 24×12 44×21
练一练:第1、2题,同学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在交流时试着让学生说出算理。
第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学校位他们购置桌椅,一
张桌子24元,一张椅子11元。买桌椅各花多少钱?一共
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小结
整理书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3、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二、 游戏引入
看那两只小蜜蜂相乘的积最接近花朵上的数?画“√”
(16×25)
三、 基础练习
1、直接说出的数。
6×40= 17×4= 18×50= 45×40=
60×40= 17×40= 60×60= 76×20=
2、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23×21 12×22 12×32 35×22
(学生独立计算,指明说说自己的算理。)
3、用竖式计算。
3 2 4 3 4 2 2 3 5 6
×2 3 ×1 2 ×2 2 ×2 1 ×2 5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礼堂有20排,每排有28个座位,这个礼堂可以坐多少人?(28×20)
2、李老师平均每分能走65米路,1小时能走多远的路?
(65×60)
3、商场里每个足球卖23元,学校买了12个这样的足球大约需要多少钱?(23×12)
四、综合运用
1、三(2)班有21个女生,她们各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衣服,裤子每件20元,衣服每件31元。
① 买上衣共花了多少元?(21×31)
② 卖裤子共花了多少元?(21×20)
③ 一共花了多少元? (21×31+21×20)
2、“佳华商场”有男职工19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13倍。请问:女职工多少人?全商场多少职工?
四、 课堂小结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16×11 12×14 32×21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 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
(3) 列出算式:
板书:21×26 或 26×21
A、先估算结果
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
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
程展示于黑板。
(4) 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
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 书写竖式:
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
四、习题巩固
1、课本31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
2、课本32页练一练1
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五、 课堂小结
练习一(一)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一、 游戏引入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小猪跑得快。
27×16 32×44 54×26 27×13 31×12 43×26
二、习题
第1题:熟练进行口算。
第2题:
“选数填空”是一道开放题。结合这一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如:请大家想想:能否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划掉,来进行选数填空呢?(此为“特殊化”策略。)
第3题:
21×60=1260(千米) 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
此题中强调“时”和“分”的单位换算。
第4题:
28×60=2080(元) 答:应付2080元。
第5题:
18×42=756(人) 答:共有756人。
第6题:
此为一道数学趣味题,解题有两种方法:
① 估算,只有28×19的计算结果在500与600之间,所以只有它能打开万宝箱。
② 看哪个算式的积的个位数是2。
第7题:
引导学生不必计算,利用估算进行判断。
(1)54×24=4526 把54看成60,24看成30
(2)37 × 84=318 把37看成40,84看成80
(3)12×35=442 想:10×35=350 2×35=70 350+70=420
(4)35×70=2450 想:35×70=35×7×10=245×10=2450
第8题:(两种算法)
a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几箱,再算一共有几瓶?
b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一共有几瓶?
两种算法殊途同归,不一定要求学生一定要列综合算式。
公务员练习题找规律题 篇6
1.克鲁特是德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北极熊,北极熊是北极名副其实的霸主,因此,克鲁特是名副其实的北极霸主。
以下哪项除外,均与上述论证中出现的谬误相似?
A.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小雅是儿童,因此,小雅是祖国的花朵
B.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作品。因此《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C.中国人是不怕困难的,我是中国人。因此,我是不怕困难的
D.康怡花园坐落在清水街,清水街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因此,康怡花园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
2.十六世纪英国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铸币,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足值与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货币(良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的货币(劣币)赶紧花出去,结果,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就是格雷欣法则,是一种“优败劣胜”的自然与社会现象。
以下哪种现象如果为真,最符合以上的结论? A.猴群中强者为王
B.山寨手机在手机市场上流行一时 C.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能够广为流传的 D.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总是容易脱颖而出
3.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以下哪种推理方式与上面的这段论述最为相似?
A.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一支队伍能够战无不胜的纪律保证。所以,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提倡令行禁止,服从大局
B.经过对最近六个月销售的健身器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或返修。因此,可以说这批健身器的质量是合格的
C.如果某种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就可能出现滞销现象。“草群”领带的供应量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因此,一定会出现滞销现象
D.凡是超越代理人权限所签的合同都是无效的。这份房地产建设合同是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所以它是无效的
4.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蚂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的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他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如果我们把一个分工协调的组织视为一个“蚂蚁群”的话,那么,一个组织在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时,更需要的是()。
A.善于根据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分工和配置的领导者 B.无所事事、不求上进的懒惰者 C.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勤奋者
D.怠于具体事务,专心于组织创新、发展大局方向的顾全大局者
5.美国政府决策者面临的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例如,尽管民意测验一次又一次地显示公众大多数都赞成建新的监狱,但是,当决策者正式宣布计划要在某地新建一所监狱时,总遭到附近居民的抗议,并且抗议者总有办法使计划搁浅。
以下哪项也属于上面所说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
A.某家长主张,感染了艾滋病毒素的孩子不能被允许入公共学校,当知道一个感染了艾滋病毒素的孩子进入了他孩子的学校时,他立即办理了自己孩子的退学手续
B.某政客主张所有政府官员必须履行个人财产公开登记,他自己递交了一份虚假的财产登记表
C.某教授主张宗教团体有义务从事慈善事业,但他自己拒绝捐款资助索马里饥民 D.某汽车商主张和外国进行汽车自由贸易,以有利于本国经济,但要求本国政府限制外国制造的汽车进口
6.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情书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花朵看得见,春天看不见;水果看得见,营养看不见;帮助看得见,关心看不见;刮风看得见,空气看不见;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有人由此得出结论:看不见的东西比看得见的东西更有价值。
下面哪个选项使用了与题干中同样的推理方法?
A.三角形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三种。直角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80℃,钝角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80℃,锐角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80℃,所以,所有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都等于180℃。
B.我喜欢“偶然”胜过“必然”。你看,奥运会比赛中充满了悬念,比赛因此激动人心;艺术家的创作大多出自“灵机一动”;科学发现与发明常常与“直觉”、“灵感”、“顿悟”、“机遇”连在一起;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碰到“他”或“她”,互相射出丘比特之箭,成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姻缘。因此,我爱“偶然”,我要高呼“偶然性万岁”!
C.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时可以看X光片,律师在为被告辩护时可以查看辩护书,建筑师在盖房子时可以对照设计图,教师备课可以看各种参考书,为什么不允许学生在考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时看教科书及其他相关材料?
D.玫瑰花好看,因为所有的花都好看。
7.某公司规定,只有在本公司连续工作20年以上或者具有突出业绩的职工,才能享受公司发放的特殊津贴。小张虽然只在该公司工作了3年,但现在却享受公司发放的特殊津贴,因此他一定是作出了突出业绩。
下列选项的推理方式与上述题干最为类似的是()。
A.要想取得好成绩,既要勤奋学习,又要方法得当。汪洋虽然勤奋,但成绩不太好,看来他的学习方法不当
B.一个罪犯要实施犯罪,必须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时间。在某案中A嫌疑人有作案动机,但却无作案时间,因此,A嫌疑人不是该案的作案者
C.如果既经营无方又铺张浪费,那么一个企业必将严重亏损。大鹏公司虽经营无方,但并没出现严重亏损,这说明它至少没有铺张浪费
D.法制的健全或者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维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某国社会稳定,但法制尚不健全,因此,其执政者一定具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
8.所有向日葵都是向阳的,这棵植物是向阴的,所以这棵植物不是向日葵。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与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A.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都穿钉鞋,小李不是职业短跑运动员,所以小李不穿钉鞋 B.所有纳税人都有存款,这位姑娘有存款,所以这位姑娘是纳税人 C.所有法警都在法院工作,小王在法院工作,所以小王是法警
D.所有铅笔的外壳都是木头做的,这支笔是铝做的,所以这支笔不是铅笔
9.一支攻击型军队必须具有“三大件”:一是航母编队,一是战斗机,一是海外军事基地。目前的中国“一无所有”,根本无法形成攻击链。因此,聪明的兰德公司认为:“中国距离‘破坏’地区军事平衡还相差很远。”
下面哪一选项在论证方式上与题干相同?
A.崛起的中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自己的脊梁。中国要崛起,所以,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B.只有聪明且勤奋,才能有大成就;李明既不聪明也不勤奋,所以,他不会有大成就 C.如果吃高蛋白、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品过多,就会发胖;我很少吃这类食品,所以,我不会发胖
D.如果139是偶数,则它能够被2整除;139不能被2整除,所以,139不是偶数 10.一棵树的年头越长,它的年轮越多,老王家槐树的年头比老张家的长,因此,老王家槐树的年轮比老张家的多。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以下选项中的推理与题干最为类似的是()。
A.今年百米冠军的成绩比去年好,李某是今年的百米冠军,因此,他今年的百米成绩比去年的好
B.班级人数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差,一班教学效果比二班的差,因此,一班人数比二班的多
C.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因为西宁的海拔高于西安,因此,西宁的空气比西安稀薄 D.一种外语的词汇量越大,就越难学,法语比西班牙语难学,因此,法语的词汇量比西班牙语的大
1.【答案】D。中公解析: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其中两个“北极熊”的含义不同,且都出现在前提中;A项两个“儿童”的含义不同;B项两个“鲁迅的作品”含义不同;C项两个“中国人”含义不同。A、B、C三项所犯的错误都与题干相似。而D项康怡花园和康怡花园的建筑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分别出现在前提和结论中,所犯的错误与题干不同。
2.【答案】B。中公解析:题干解释了劣币把良币赶出市场这一“优败劣胜”的自然社会现象。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符合这一结论的实例。实际上这是一个类比论证,根据其特点,需要找具有相同性质的实例。
A、C、D三项都是强者为王,优胜劣汰的现象,与题干中的现象相反,不符合题干结论;B项山寨手机淘汰了优秀的正牌手机,属于优败劣胜的现象,符合结论。故答案选B。
3.【答案】D。中公解析:题目中的论述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式推理,大前提“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小前提“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出结论“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只有D项也是三段论推理,推理方式与它相同。故答案选D。
4.【答案】D。中公解析:通过题干描述,需要对“懒蚂蚁”性格特征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概括。题干最后侧重于分析平时看似“懒惰”的蚂蚁在蚁群面临生存危机时所起到的组织协调作用,因此意在表达一个组织面临发展危机时需要那种能够制定发展方向,顾全大局的领导者,尽管平时看上去在具体事务的工作上并非勤勤恳恳。故答案选D。
5.【答案】D。中公解析:题干论述了“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的具体表现,要求选出符合该症状的一项。将选项与题干信息进行比较,A项家长的主张和其行为一致,不符合;B项政客只是主张政府官员公开财产登记,他自己并不是政府官员;C项教授只是主张宗教团体有义务,其个人拒绝资助与其主张也不矛盾;D项汽车商主张自由贸易与其要求存在矛盾。故答案选D。
6.【答案】B。中公解析:题干和B项都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A项是完全归纳推理;C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项是类比推理;D项是省略三段论推理。故答案选B。
7.【答案】D。中公解析:题干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形式,只有(p或q)才r,r且非p,则q。
A项的推理形式是:只有(p且q)才r,p且非r,则非q,与题干不同; B项的推理形式是:只有(p且q)才r,p且非q,则非r,与题干不同; C项的推理形式是:如果(p且q)那么r,p且非r,则非q,与题干不同; D项的推理形式是只有(p或q)才r,r且非p,则q,与题干相同。直接根据题干有选言命题也可选出答案为D。
8.【答案】D。中公解析:题干是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其推理形式是:所有S都是P,a不是P,所以a不是S。
A项的推理形式是:所有S都是P,a不是S,所以a不是P,与题干推理不同; B项的推理形式是:所有S都是P,a是P,所以a是S,与题干推理不同; C项的推理形式是:所有S都是P,a是P,所以,a是S,与题干推理不同;
D项的推理形式是:所有S都是P,a不是P,所以a不是S,与题干的推理形式一样。故答案选D。
9.【答案】B。中公解析:首先分析题干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A项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Q,所以P,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B项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与题干相同; C项的论证方式是:如果P,那么Q;非P,所以非Q,与题干不同; D项的论证方式是: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与题干不同。故答案选B。
【公务员练习题找规律题】推荐阅读:
江苏省公务员面试题型分析及三大规律01-04
公务员面试100题05-14
经典公务员面试题08-09
公务员面试题610-09
公务员语句衔接题11-08
新疆公务员面试题11-26
公务员考试推理题12-06
公务员常识题题库01-10
公务员面试题求职动机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