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共8篇)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篇1
2007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1-5 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由来和最新测试趋势
5-7 07年公务员《申论》热点: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探讨
7-8 200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文体分类精讲--议论文
页 共 8 页
页 共 8 页
页 共 8 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由来和最新测试趋势
从2000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在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中新增设了申论科目,至今,申论科目已经考了七年,由于申论把对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测查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很好地测查出考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中央、省、地、县等各级公务员考试都把申论作为必考科目,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了解申论科目的由来和发展趋势,对于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将大有裨益。
1999年,鉴于先前的公务员考试重知识轻能务的客观事实,人事部着手进行公务员考试科目的改革,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取消了基础知识和写作,增加了申论。申论科目主要侧重考查考生的广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务以及文字概括表达能力。其所测查的这些能力是与机关的工作性质对一个合格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统一的。
首先,公务员每天要接触或处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对于这些文字材料,公务员应该能很好地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支持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要既能理解具体的事实,双能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既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双能把握全文的脉络;
其次,公务员应有全局观念和综合能务,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善于把多种事物、多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地分析,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
试的申论题目都和国家大事有关,关系到“国计民生”,都很“大气”。在今后的公务员考试中,可能还会沿袭这一特点,考生在准备时,可有所侧重
07年公务员《申论》热点: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探讨
一、存在问题
(1)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对人口的迁徙进行限制,人为的划分城市和农村两个人力资源市场,从而使得价格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弱化,降低了经济的效率。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实际上是提高了劳动力的使用成本
(2)从结构优化的角度看,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打破现有的户籍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
(3)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强化了城里人和乡村人的身份等级色彩。这种限制不仅不是市场化改革的任何制度创新,而只能是户籍制度和就业体制改革进程的一种倒退。
(4)对城乡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很多的福利待遇往往是只是针对城里人的,相对贫困的农民却被排除了在了福利保障之外。
二、原因
我国的户籍制度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登记制度,它承担着一些其他的社会功能:区分了城乡户口的差别、对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流动进行限制、和不同的户口类别相对应,有不同的福利标准。正是户籍制度的这些附加功能使得户籍制度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越不相适应。
三、对策
当前户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看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户籍和社会待遇脱钩。户籍彻底和社会待遇脱钩,恢复户籍的本来面目,消除户籍所引起的社会公平问题,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2)集中人口管理权,成立统一的管理部门,减少人口管理的杂乱无章、政出多门的情况。加强人口统计,统一协调管理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3)实行统一的户口,取消城乡的户口差别,取消户籍的区域歧视,解决“人户分离”的问题。
(4)逐步降低人口迁移的门槛,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篇2
内蒙古历年申论真题特点及命题趋势分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阳光灿烂大地宽广的草原上,即将展开2014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有志于此的广大考生们此时也该收敛心神,踏上备考之旅了。在公务员考试路上,唯有吃透历年真题,把握真题特点与命题者的思维,而后加强对真题的实战演练,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08年以来,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2014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考试,华图教育专家参考2007-2011年5年间的7套申论真题,为大家解析内蒙古历年申论真题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变化趋势。
(一)主题集中于经济和社会
内蒙古申论的题材从选择范围来看,始终没有超出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为: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生态方面。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在7次申论命题中,题材的倾向性较强,以社会主题和经济主题为主。
【命题趋势】
申论考试的题材选择无外乎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五方面,根据多省公务员考试和自主命题的不同,其题材也各有所异。浏览2007-2011的真题,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内蒙古自主命题的申论都偏重于社会主题,比如2007年的“大学生自主创业”、2008年的“兰州牛肉面限价”、2009年上半年的“大学生村官”以及2011年的“扶贫工作”,都是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的,更贴近百姓生活。而三次多省公务员考试的主题都更偏向于经济方面,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的考查更趋于宏观视角。2012可能自主命题,但又不排除多省公务员考试的可能,因此华图教育专家认为,从社会和经济两方面都极有可能进行考查。
但考生切忌掉以轻心,在平时复习时仍要全面掌握五大方面的各种主题,要以经济、社会为主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复习。
(二)题量以三、四道为主
从内蒙古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呈现三题模式与四题模式相互交替之势。2007年、2008年以及三次多省公务员考试的题目都是四道试题,而2009年上半年“大学生村官”以及最近一次的2011年“扶贫工作”这两套试卷分别出现了三道题的情况。
【命题趋势】
从全国各地的申论考试情况来看,四道申论试题属于主流的命题方式。内蒙古申论考试的题目数量较为稳定,通常是三道或四道,而四题的情况居多。
华图网校资料下载库:http://v.huatu.com/news/list_1999_1.html
内蒙公考交流群:215483820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华图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即便是四道题,按照正常速度和答题要求作答即可;如果试卷有三道题,每道题的分值便有所上升,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审清题目要求,一不能偏题、二不能因字数不够而失分、三不能答案混乱,书写答案时要尽量逻辑清晰、要点全面、结构完整,保证每道题都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三)题型重概括和分析
归纳概括题的比重大于一般省考申论试题的分值比例。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内蒙古区考自主命题的试卷当中。以2007年为例:
【示例】假如上述给定的材料是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请你概括出“大学生自主就业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30分)
要求:归纳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篇幅不超过500字。(2007·内蒙古·第一题)
内蒙古2007年考查的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主题,一共四道题目,上述示例是其中第一题,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常在四题试卷中归纳概括题的分值会在20分以下,但此题居然达到了30分,使得作文分数只占了35分。
另外提醒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不仅归纳概括试题倍受重视,综合分析也经常受之青睐。举两个例子:
【示例一】资料八用“尴尬”一词来形容兰州牛肉面“限价令”,从给定资料来看,这个“限价令”的尴尬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25分)(2008·内蒙古·第二题)
【示例二】就给定资料4中“大学生村官”易福被辞退一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顺畅,不超过400字。(30分)(2009上半年·内蒙古·第二题)
【命题趋势】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归纳概括题和综合分析题的比重都是比较高的,因此考生要在备考过程中注意加强对这几种类型题目的训练和掌握,在分值较重的部分多投入些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题型就不必关注,考生们在多管齐下的同时有所擅长,才能增加更多的获胜希望。
(四)语言规定更细致
2011年的招录简章对试卷形式及答题语言做了明确的规定:
“笔试试卷提供蒙汉两种文字试卷,选择蒙古文试卷的考生必须用蒙古文作答,选择汉文试卷的考生必须用汉文作答;对同一科试卷出现两种以上文字的按零分处理。报考蒙汉兼通职位的考生,笔试必须选用蒙古文试卷并用蒙古文作答,面试时必须用汉语回答。对不按规定语言、文字答题的按零分处理。”
【华图提醒】
命题要求更明确、严格,考生要倍加注意自己语言的选择,答题时的语言务必符合规定要求,千万不要因一时马虎而导致出现零分的后果。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篇3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已开始,如何才能抓住备考方向与重点,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题型特点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实行省部级职位和地市级职位分卷考试,其中省部级职位的题分别是:第一大题两道小题均为语义类分析题,第二大题为启示类分析题,第三大题为公文报告的内容要点,最后一道为大作文。地市级职位的题分别为:第一大题两小题是概括题和语义分析题,第二大题是直接对策题,第三大题是公文宣传纲要,最后一道为大作文。以此,可以分析概括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题型主要有以下特点:
1、首次采用分卷考试,侧重点和难度略有不同。省级以上职位的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体现领导能力和全局管理能力;地市级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体现在具体的题中则表现在省级以上的第一、二大题均为综合分析题,而地市级的第一题有概括题并且第二题体现为传统的对策提,难度系数相比较更低一些。
2、综合分析题占的比重与往年相比直线上升。通过分析题来间接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概括题和直接对策提的考试比重逐年下降,尤其是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职位的申论题中已经找不到直接的概括题和对策题了,地市级的题还出现了概括题和对策题,但分值已逐渐减少。由此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难度也在逐年的增大。
3、公文题卷土重来。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职位和地市级职位申论考试均考了一道公务写作,虽然对公文格式没有做严格要求,但由于考生对公文格式和内容都不了解,加大了考试的难度。
公文写作在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以演讲稿的形式出现过,2004年则是关于交通拥堵的报告,直到2010年又卷土重来,这无疑给广大考生提了个醒,也指明了方向——公文题型必须重视。
二、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
从上述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题型特点可以预测以下几点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趋势:
1、直接概括题和对策题作为传统基本题型仍然有其可考性。对广大考生来说,这两类题型的难度较小,比较容易得分。因此需作为基础来复习。从命题上来说,虽然考试的比重下降,但在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的可能是还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报考地市级的考生来说,这两类题型考查的可能性更大。
2、综合分析题必然是重点题型。从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命题趋势可以看出,综合分析题已经愈来愈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不管是省级还是地市级申论题中都明显的加大了对于分析题的考查,传统的直接概括题和对策提比率逐年下降,这也就提醒广大考生,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到综合分析题上。
对考生来说,分析题是得分率最低,难度较大的题型。其主要因为分析的的问题设置比较多变,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要求高。建议考生从现在开始做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从中把握分析的的方法和套路。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篇4
一、申论考试的命题结构
申论试卷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给定资料范围
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设计,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3.申论要求
(1)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本要求每年虽有变化,但大致是一致的。
二、申论考试的能力要求
1.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就是读者运用本身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顺利进行阅读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记忆能力及其阅读速度。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需要不断完成优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由给定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以外的其他事物。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则材料,角度不同的人,往往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有的应考者能看得深些,有的应考者则看的浅些,这样就可以充分反映出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
2.分析归纳能力
一般来说,分析归纳就是指对材料的提炼加工,其能力就是从思维到具体到思维的抽象。申论考试给出的材料并不是完整的文章,一般仅仅是半成品,这些材料有些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有些则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有些内容反映了质的东西,而有些内容甚至完全是滥竽充数,增加对应考者的迷惑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应考者能够在众多材料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体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要完成这个任务,一要分析给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内容和问题、方面和层次;二要分析给定材料的质的方面,即给定材料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在实际应考的过程中,应考者不但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充分考虑材料所包含的两极,避免片面化、绝对化。这样对于后面所提出的方案,尤其是议论部分,都会有基础性的作用。
3.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是申论的主要考察目标。也就是考察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前面所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最终也表现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公务员每天面对的就是许许多多具体的事务,怎样应对这些事务便反映了公务员的真正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处理一般事物的能力,一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两方面实际上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4.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
公务员要把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警醒书面汇报,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规范、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说理透彻。申论的问题虽然非常灵活,但是对申论语言的要求一般没有很大的变化。其中间接可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由此可见,申论不仅要求应试者具备相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它还需要应试者表现出深刻地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尤其是较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难度显然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命题作文。
三、答题要领
一般来说,解这类题目,首先要抓住并确立中心议题,这是整个解答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应考者在下笔写之前,大脑里一定有个清晰的主线,也就是中心议题。这样对从大脑里搜集材料和选择材料都指明了方向,能够节约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应考者要根据实体的中心议题来确立论点。由于时间的限制,论点不宜过多,安排也应由主次之分,尽可能得将重要的论点前置,次要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后面,以免把时间耗费在以以较小的内容上面。再次,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是此类题目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或要求。应考者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出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作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够有效地为论点服务。而不要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到毫无疑义的材料上面。再其次,论证一定要全面,充分。公务员是要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这就要求公务员在考虑问题上比较成熟。中心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地体现,同时,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切忌应避免层次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属理论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事结合起来,并运用这些理论来对现实事物作出解释。最后,不要忘记回应主题。这不但证明自己的逻辑清楚,同时还能使全文论点更加突出。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篇5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到底考什么、侧重点在哪部分?这是每一个考生都关心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测每个知识点、每道题会怎么考,但是通过对近几年、尤其是2012年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试题分析研究,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总结出数量关系模块的一些新的命题趋向,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解题思想 【例1】(深圳2012-11)举办排球比赛,选男员工的1/11和12名女员工,剩余男员工是剩余女员工的2倍,总员工人数156人,问:男员工有多少人?
A.100B.99C.111D.1
21简析:数字特性法+代入排除法,选B
【例2】(山东2012-59)某公司的6名员工一起去用餐,他们各自购买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的一种,且每人只购买了一份。已知盖饭15元一份,水饺7元一份,面条9元一份,他们一共花费了60元。问他们中最多有几人买了水饺?
A.1B.2C.3D.4简析:不定方程组+因子分析法,选C
二、浓度问题 【例】(安徽2012-62)在某状态下,将28g某种溶质放入99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从中取出1/4溶液加入4g溶质和11g水,请问此时浓度变为多少?
1A.21.61%B.22.05%C.23.53%D.24.15%
简析:饱和状态下的浓度,是溶液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选B
三、容斥原理 【例1】(北京2012-80)运动会上100名运动员排成一列,从左向右依次编号为1-100,选出编号为3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开幕式队列,而编号为5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闭幕式队列。问既不参加开幕式又不参加闭幕式队列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A.46B.47C.53D.54简析:先求出参加开幕式、闭幕式以及都参加的人数,然后代入两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选C
【例2】(浙江2012-60)如下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5cm,AC、BD
分
别是以点
D和点
C
为圆心,半径为
5cm的圆弧,问阴影部分
a
比阴影部分
b的面积小多少?(π为
3.14)
A.13.75平方厘米
C.14.75平方厘米B.14.25平方厘米 D.15.25平方厘米
简析:将扇形ACD和BCD分别看成条件1和条件2覆盖的区域,正方形ABCD看成总体,则(b-a)=都满足的-都不满足的,选B
四、计数问题 【例1】(421联考2012-53)12个啤酒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01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的啤酒为()。
A.10瓶B.11瓶C.8瓶D.9瓶
简析:空瓶换水问题(2006年国考曾出现过),选D
【例2】(北京2012-84)环保部门对一定时间内的河流水质进行采样,原计划每41分钟采样1次,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采样的时间与原计划相同,每两次采样的间隔变成20分钟,采样次数比原计划增加了1倍。问实际采样次数是多少次?
A.22B.32C.42D.52简析:单边线型植树模型,把对应关系找清楚,选C
【例3】(广东2012-9)有绿、白两种颜色且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瓷砖共400块。将这些瓷砖铺在一块正方形的地面上:最外面的一周用绿色瓷砖铺,从外往里数的第二周用白色瓷砖铺,第三周用绿色瓷砖,第四周用白色瓷砖……这样依次交替铺下去,恰好将所有瓷砖用完。这块正方形地面上的绿色瓷砖共有()块。
A.180B.196C.210D.220
简析:方阵问题+等差数列求和,注意一边与一圈个数之间的关系,选D
五、牛吃草问题
【例1】(国考2009-119)一个水库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全市12
万人20年的用水量。在该市新迁入3万人之后,该水库只够维持15年的用水量。市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能将水库的使用寿命提高到30年。那么,该市市民平均需要节约多少比例的水才能实现政府制定的目标?
A.2/5B.2/7C.1/3D.1/4
简析:牛吃草模型仍然适用,节约用水后,相当于“牛吃草的速度”不再是恒定的“单位1”,选A
【例2】(贵州2012-44)由于天气干旱,村委会决定用抽水机抽取水库中剩余的水浇灌农田。假如每天水库的水以均匀的速度蒸发,经计算,若用20台抽水机全力抽水,水库中水可用5周;若用16台抽水机,水库中水可用6周;若用11台抽水机,水库中的水可用多少周?
A.7B.8C.9D.11
简析:本题可看做工程问题,也能用牛吃草公式求解,只是“长草”速度为负值,选B
小 结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篇6
作者:张志凤
为适应会计工作需要,在总结多年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基础上,财政部和人事部决定,从2005年起,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
(一)》和《中级会计实务
(二)》科目合并为《中级会计实务》科目。
《中级会计实务》是全国会计专业中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如何顺利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是广大考生尤为关注的问题。首先,考生应全面深入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基本内容及重点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其次,要熟悉《中级会计实务》课程的命题规律;最后,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考试成绩达到理想水平。
一、《中级会计实务》基本结构
和2004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考试大纲及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二》考试大纲及教材相比,2005年全国会计专业中级会计技术资格《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及教材的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增加、删除和变动较大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增加的内容
(1)会计确认和计量;(2)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3)接受捐赠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的会计核算;(4)委托贷款的核算;(5)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6)对外捐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及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7)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8)债务重组披露;(9)债务人以现金资产抵偿债务,债权人收到的现金介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之间的会计处理等。
(二)删除的内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货币资金的核算;(3)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4)存货计划成本法的计算及账务处理;(5)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6)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分类;(7)小税种的会计核算;(8)国库集中收付制度;(9)政府采购;(10)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11)出租人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12)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13)合并现金流量表;(14)或有事项的披露等。
(三)变动较大的主要内容
(1)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3)固定资产期末计价;(4)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5)资本公积的核算;(6)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收益”的公式;
(7)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章相当于重新编写;(8)外币业务的核算只在“借款费用”一节涉及;(9)简化了所得税核算;(10)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只在“债务重组”汀白什赫砣蘸笫孪睢绷秸律婕暗取?br>调整后的考试大纲共17章。主要内容是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可分为四个部分,总括如下:
(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书的框架,是会计理论部分。考生应掌握和理解会计确认和计量、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的内涵。
(二)第二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共10章,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分章节进行了阐述。考生在理解每章内容时,应特别注意理解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和计量”。如第三章“存货”,就是围绕存货的确认、存货的计量(取得时计价,持有期间计价和期末计价)阐述的,考生掌握了存货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掌握了这一章的内容。
(三)第三部分
财务会计报告是全书的重点内容,考生应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掌握会计政策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对会计报表的调整;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等。这部分内容与会计对象确认和计量关系密切,考生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前提是掌握前面章节涉及的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四)第四部分
这部分内容考生应掌握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掌握预算会计的特点。
二、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虽然2005年将原《中级会计实务
(一)》和《中级会计实务
(二)》科目合并为《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但是考试的题型和命题规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一)考试的题型
近三年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往往是通过计算考核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例如,通过存货成本的计算测试考生是否熟练掌握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各种发出存货的基本计价方法;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实际支付款项中各个构成内容的计算,测试考生是否熟练掌握“初始投资成本”的基本概念等等。考生必须用尽量少的时间审题,计算和做出正确判断,这就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应熟练掌握,除此没有其他途径。
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3.判断题
判断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4.计算分析题
计算分析题的特点是,通过计算和会计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考察考生对某一特定业务的处理能力和熟练程度。例如,固定资产取得、计提折旧和出售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计提减值准备和出售等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等。
5.综合题
综合题的突出特点是每一题涉及多个相关知识点,知识点之间有比较强的关联关系,其与实务紧密相连,以考核考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例如,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和利润表的编制等内容,涉及会计差错的各种业务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结合等。
(二)命题规律总结
从近三年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全面考核、重点突出。
试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考试范围,同时重点也较为突出。如教材中涉及的“投资”准则、“收入”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合格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是否能从所掌握信息资料中识别相关信息,从复杂情况中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直观的试题相对较少。
3.综合性强。
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要面对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会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
素质之一。试题中跨章节的内容占的比重较高。综合题有两个题目,分数在33分以上,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从近三年考试试题来看,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章节分为三个层次,即非常重要、重要、和比较重要。第一层次(非常重要)包括:第四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
第二层次(重要)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
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真题 篇7
的确,马拉松比赛参与人数多、参与面广、参赛门槛低、赛事轻松活泼,又兼有一定的旅游观光的特点
。很多地方都希望通过马拉松展示城市形象,吸引更多客流,带动旅游消费。然而一些新近举办的赛事虽然动辄标榜“国际”头衔,但实际报名率却很低。这不仅浪费办赛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还带来了交通问题和群众安全隐患。由于赛事等级评定对参赛人数、参赛标准甚至参赛成绩等都有严格要求,有些小赛事为了达到目标,不惜拉人头撑场面,甚至花钱请选手,让比赛变味。同时,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马拉松赛事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和限制,往往“一号难求”。于是“号码黄牛”转让参赛号码布成为灰色产业链条,这扰乱了赛事组织秩序,给赛事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和管理难题。
马拉松比赛声势浩大,动辄几万人参加,有相当大的组织难度,非常考验城市管理者、主办方的管理智慧和专业能力。一位社评家甚至评价其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马拉松运动来说,在“跑马乱象”面前树立规则大旗,强化规则意识,这需要参赛者、赛事组织者以专业管理运营来呵护它的成长。就现状来说,提高我们马拉松赛事的质量和水平,可能需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一场马拉松。
其实,马拉松赛事并不一定要追求声势和规模。它可以有很多细分区间,既有竞速比赛,也有越野赛、集体赛,还可以情怀、趣味等作为亮点。这需要举办地找准定位,利用有限的资源,办出特点,办出口碑。任何新事物发展都会有“成长的烦恼”。近年来,马拉松赛事中替跑、转让号码布等问题屡禁不止,比赛
补给不足、补给食品过期、参赛者半途迷路、关门时间未到路段解封等也时有报道,最近更是出现集体抄近路、骑单车“赛跑”、工作人员终点“搀扶”运动员等不良事件,引发大众吐槽。这些问题,既是参赛者的,也是主办方和运营方的。马拉松运动热催生了一批体育产业的运营商。它们在承办赛事时也往往显得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这说明我们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方面还有不足。”某地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说道,“不得不承认,比起体育发达国家,我们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和管理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一切迫在眉睫啊!”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 篇8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备考:关系型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四川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在线咨询。
一、作文题(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和要求写作)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环境状况每况愈下,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环保安全问题日益尖锐。2013年,雾霾天气位列全国十大健康事件之首,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4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空气污染曾经在许多国家引起全国关注。比如,1952年12月,英国首都发生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四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1956年,英国政府通过洁净空气法案,采取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的炉灶,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而在我国,PM2.5走进公众的视野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增加了PM2.5的监测。随后,各地对于PM2.5的监测才进入正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结合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围绕“环保与发展”这一主题,用不超过1000字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二、综合写作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执着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则留恋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不只登山,工作也是这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进取心与平常心!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证充实,语言流畅,800字以上。
三、写作
请你结合案例三,以“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为话题,联系实际,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策论文章,要求:1.观点正确,中心明确,观点与实际紧密结合,论据能够有力支持论点;2.论证清晰,结构完整,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表达流畅,总字数1000字左右。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在具体写作上就要求我们考生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二者之间关系,不可顾此失彼。
关系型作文与单一的话题作文不同。它既有“材料”,但又不拘泥于“材料”,这样,考生不会因为没有引用材料的内容而被判离题。又由于有“话题”的限制,“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你必须围绕这个“话题”写。也就是说,你不围绕这个“话题”写,就算你离题,你围绕这个“话题”写就不会离题。这样,审题的要求显然是宽松了,考生审题也相应地轻松了,不必为选一个不离题的观点而绞尽脑汁。这些“话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构成,意思或相关或相联,或互为转换的题旨。
面对关系型命题作文,我们又该如何作答呢?审读此类文题的题意时,我们必须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把相关概念置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精准地确定立意点,确保过好审题、立意关。
(一)关系型命题作文的审题重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1.从梳理关系入手,有效把握材料内涵; 2.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选取最佳立意构思行文
写作命题中,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自选角度,中心明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样就对材料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多角度审题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角度,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要从某个角度出发,统筹整个材料的内容或引发的思考。换言之,多角度审题不能理解为断章取义或瞎子摸象。对于“关系”型材料作文题而言,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明确材料中包含着哪组关系,进而洞悉考题隐含的方向与命制意图。
例题: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执着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则留恋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不只登山,工作也是这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进取心与平常心!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证充实,语言流畅,800字以上。这是一道典型的关系型作文题,首先梳理关系入手,有效把握材料内涵,要分析两个概念的内涵。相对而言,“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至于“平常心”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具体表现为:
一、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
二、是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
三、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通过内涵分析可以看出“进取心”和“平常心”实际上是追求事物的两种心态,并无褒贬之分。其次要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选取最佳立意构思行文。很显然“进取心”和“平常心”是并列关系,它们并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平常心没有进取心,会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而无所作为;只有进取心没有平常心,遇到挫折就难以正确对待,甚至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既要有平常心又要有进取心,并努力做到该平常时则平常、该进取时则进取,以成就人生。这应该是这篇文章的最佳立意。如果厚此薄彼,偏重于其中任一方面,就可能导致审题立意的偏差。
(二)关系型命题写作误区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首先是确定主旨时偏指一方。如话题“公共利益与个人立意”,有不少考生一味赞扬“公共利益”,贬低“个人利益”。这些观点孤立地理解,都没有错,但显然都不符合命题的要求。
其次是孤立地理解两个概念。有些考生虽然也说到了两个概念,但没有明白两个概念是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没有阐述两个概念间的关系。结果一会儿说要相信自己,一会儿又说要听取别人意见,显得毫无主见。这样文章的观点就不明确,更不用说其他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更多四川省考申论备考资料请点击查看四川省考申论答题技巧!点击阅读四川省考申论热点,了解当前热点资讯及解读分析,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建议您根据考试内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夯实基础、巩固难点、强化训练、最后冲刺。
【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命题规律总结及命题趋势】推荐阅读:
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05-28
名师总结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万用句型及08-10
广东公务员面试考情分析与命题趋势11-07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08-12
新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12-16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09-12
2018 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10-07
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