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贡区水利局抗旱总结

2024-05-17

章贡区水利局抗旱总结(共4篇)

章贡区水利局抗旱总结 篇1

章贡区抗旱工作总结

(章贡区水利局)

一、旱情基本情况

8月中旬以来,我区气候持续高温无雨,至使局部地区受旱较重。其中,沙石镇沙石村、南田村,沙河镇沙河村、华林村,水西镇黄沙村,赣州开发区湖边镇叶山村、官田村等镇村旱情较重。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2446亩,其中干枯面积75亩,重旱面积 755亩、轻旱面积1616亩;因干旱导致人口饮水困难980人,牲畜饮水困难近300头。

二、采取有力措施

一、强化责任,人员到位。坚持把防旱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中,分层面强化责任,层层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抗旱。区四套班子领导按照挂点安排,全部下到镇村指导抗旱工作;区直部门(单位)所有“三送”干部下到所挂点镇村,带领群众齐心抗旱。目前,全区共有53 个部门(单位)、423名“三送”干部在农村一线开展抗。截止8月21日,全区投入抗旱人员累计达4310人。二是专业人员迅速到位。8月19日以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技术人员30余人,到各镇指导抗旱工作,农业、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做好保苗、改种、节水灌溉等工作。三是组建抗旱应急服务队伍。全区建立抗旱应急服务队伍10支,组建100余人的民兵应急服务队,其中各镇分别建立一支抗旱机动服务队。

二、迅速落实抗旱资金,确保工作经费到位。近段时间,我区已投入抗旱经费282.5万元,其中区级150.3万元,镇级61.5万元,群众自筹70.7万元。8月21日下午,区财政拨付100万元抗旱专项资金,下一步还将根据抗旱实际需要追加资金,保证全区抗旱工作经费。同时,各镇加大抗旱经费投入,近期我区4个镇投入抗旱资金56万元,保障了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三、配齐抗旱物资,确保设施装备到位。我区进一步增加各类抗旱物资储备,确保不因设施装备而影响抗旱工作。目前,全区投入移动水泵719台(含赣州开发区),其中区抗旱应急服务队配备7台,区直部门支援各镇31台,各镇分别配备5台以上(我区4个镇共有84台)。8月21日,区财政新增投入20万元,用于抽水机、水泵等抗旱物资采购。截止8月21日,全区投入各类抗旱设备756台。

四、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针对各镇村水源情况和不同程度的旱情,“一对一”制定措施,立足抓早、抓大,努力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确保大面积连片农田不受旱,将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一是实行旱情零报告制度。我区于8月21日13时开始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各级干部深入村组一线,继续对旱情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及时发现和全面掌握旱情,并对旱情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对受灾程度较重的区域,研究针对性强的措施,及时组织力量抗旱。二是保证人畜饮水。一段时间以来,沙石镇沙石村、南田村,沙河镇黄龙村、华林村,水西镇黄沙村、横江村,湖边镇叶山村、官田村等少数村,人畜饮水存在一定困难。对这些旱情较严重的村,我区积极采取引水、打井、组织送水、寻找新水源、加快通自来水等方法,缓解人畜饮水困难。比如沙石镇南田村,8月19日下午区委书记曾少华对该村100多户群众饮水难问题进行了现场察看和研究,及时与水务部门进行协调,要求沙石镇在20天内要解决群众饮用自来水问题;沙河镇黄龙村200余人出现饮水困难,在镇村和“三送”干部帮助下,另找到一处水源,开挖了新沟渠,问题得到解决。目前,上述旱情较严重的村已解决饮水困难290人、牲畜107头。三是保证大面积连片农田的灌溉。组织干部群众200余人对沟渠进行清淤疏圳,完成沟渠清淤、开挖、延伸32公里,完成修复水利工程15处。加强水库、山塘运行管理,统一调度抽水机、水泵等灌溉机械设备,协调抽水浇地和运送物资等作业,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745亩。同时,立即启动一批涉农保水项目,开展大规模的投工投劳。四是强化督促检查。组织6个专门督查组,分赴各镇督促抗旱工作,特别是对人员到位、物资经费保障、工作措施落实等情况开展重点检查。将抗旱工作作为考察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单位)和干部将实施问责,确保各级干部全身心投入,进一步推进全区防旱抗旱工作。

五、启动预案,积极响应。8月21日13时,按照市防指《关于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的通知》,同时我区也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全区各级认真落实抗旱应急响应工作,把思想上真正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就抓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一来,明确责任,落实责任,确保抗旱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区水利局支援沙河镇、沙石镇移动抽水泵6台(套),各镇相应成立抗旱应急流动服务队,每个镇机动抽水设备5台(套),解决实际问题。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各镇组织清淤疏浚灌溉渠道,添臵抗旱设备,积极寻找水源,新建临时抗旱工程,增强防旱抗旱能力。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预案到位、措施到位、防范到位,效果到位,收到了好的效果,8月25日11时结束抗旱IV级应急响应(历时94小时)。

通过以上措施,我区旱情进一步得到了缓解,截止25日晚8时统计,全区(含开发区)受旱面积1269亩,25日投入抗旱人员2567人,其中机关干部741人,“三送”干部627人,投工投劳1199人次;投入抗旱设备701台,包括水泵、发电设备及车辆;共投入抗旱资金299.8万元,其中区级150.3万,镇级73.2万,群众自筹76.3万;渠道清於、开挖、延伸共计62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348亩。

章贡区水利局 2011-8-26

章贡区水利局抗旱总结 篇2

2011年,章贡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细化收支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完成良好,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一、注重财政收入稳健增长,收入再上新台阶 2011年以来,我局按照年初既定目标,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财税工作协调配合,实现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并强化税收征管,确保任务目标完成。财政收入接连突破12亿、13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3.8亿元,完成年预算的 113.4%,比上年增收3.49亿元,增长33.8%,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奋斗目标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6亿元, 完成年预算的114.6%,增长28.4%,接连突破6亿、7亿关口。2011年章贡区财政总收入及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创近三年新高,全年税收收入完成13.1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95.3%,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位列全市第一,全省首位,财政总收入占占区属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17.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注重依法科学理财,财政支出体现惠民生 一年来,我局紧紧抓住‚十二五‛时期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全年一般预算 支出完成17.3亿元,完成年预算的182.47%,比上年增支5.7亿元,增长49%,高出收入增幅14.8个百分点,比总收入高出4亿元,增幅创近三年新高,实现“三年翻番”。在财政支出安排上,注重科学理财,严格按照要求实现‚五个确保‛,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促进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

1、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集中财力服务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区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我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及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规划等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加强与省、市财政等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汇报和协调,向银行争取贷款额度6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2亿元,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棚改项目的推进,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规划项目、‚百街小巷‛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区财政及时安排240多万元专项资金,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围绕我区‚园区(基地)提升年‛及‚项目决战年‛活动,我局千方百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全年累计投入园区(基地)各类资金近6亿元,其中克服国家紧缩银根的不利影响,积极争取银行信贷资金1.7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基地)的建设。

2、着力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全年仅本级财政拨付扶持三产发展资金540万元,重点支持物流、旅游、餐饮、民航等行业发展,特别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先行垫付400万元,全年累计拨付4593万元支持‚家电下乡‛、‚汽摩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需,全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30.9%,带动批发零售、商业服务、居民服务业等商业行业税收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商业行业税收入库预计4亿元,增长65%,比上年增收1.6亿元,占同期财政增收总额的52.2%;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资助、盘活国有资产等方式,支持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结构。全年累计安排各类扶持企业发展资金1.08亿元,其中工业发展资金4500万元,企业税收贡献和固定资产投资奖励资金3000万元,财政贴息补助3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工业企业发展,全年工业企业实现税收4.2亿元,同比增收1亿元,增长31.3%。拨付支柱产业培育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四大支柱和三大新兴产业中的虔东集团、逸豪优美科、华劲纸业、青峰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年上述四户企业预计实现税收2.7亿元以上,占全区财政收入五分之一。其中青峰药业、虔东稀土(含科力稀土)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做大区级投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加强担保公司与企业之间的融资沟通对接,发挥融资担保作用,为区属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亿元,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及区属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与权属匹配制度,制定了《赣州市章贡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已改制国有企业注入区城投公司的经营性资产租金收入运行程序》,盘活资产,做大做强区级融资平台。

3、着力发挥财政调控作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区镇财政体制,完善了《章贡区‘镇财区管’改革实 施意见》,制定了账户管理办法、票据管理办法、原始凭证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制度等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办法,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加大新农村建设扶持力度,加大生态环保支持力度,筹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2040万元,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产品开发、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生态园区建设方面,建立稳定的生态环保财力增长机制,增强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4、着力发挥财政保障作用,加快改善社会民生。认真贯彻落实省‚66项‛、市‚100项‛民生工程政策,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将新增和超收财力主要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年预计涉及民生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五方面支出将突破1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5%以上,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0%以上。努力实现‚五个确保‛:确保‚三农‛资金稳定支出。拨付新农村建设资金950万元;整合资金85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资金2200万元;投入‚三送‛经费180万元,用于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投入‚一大四小‛城市景观节点绿化工程资金500万元。并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的使用进行了绩效管理与考核,惠农资金‚一卡通‛实现项目发放率100%。极大地改善了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足额配套资金2560万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增加养老金140元/月;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330元/月,农村 低保提高至130元/月,城镇大集体、手工业联社、返城未就业未参保退休职工生活补助均提高至265元/月;高龄老人提标扩面政策落实到位。足额配套200万元在全区所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足额配套资金95万元,支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25元/人;安排配套资金2463万元,确保2.2万名国有关改破产企业、城镇大集休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位;足额配套资金520万元,支持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提高至200元/人,大幅提高医疗保险报账比例,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确保教育事业发展优先。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按照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着力加大教育发展投入,全年教育支出预计达2.4亿元,占财政支出14.6%。足额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绩效工资补助资金约1.2亿元,确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到位。全年预计投入资金7072万元,加大学校新改扩建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工资、津补贴政策落实到位。根据国家规范津补贴和绩效工资政策,积极筹措资金,提高、兑现干部职工津补贴和绩效工资发放标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积极向上争取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助和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49亿元;全面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力度,累计融资25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征地拆迁、返迁安置房建设资金需要。此外,还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了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城市管理‚三治‛、‚和谐平安章贡‛建设的投入,使我区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注重强化财政监督,开创监督工作新局面

1、以提高与发展为重点,努力深化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全面开展财政资金安全大检查和财政专户整顿工作,做到‚统一开户、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对涉及财政资金安全的10个方面51个项目内容进行逐一检查,堵塞资金安全管理漏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财政专户整顿工作要求,将财政专户压缩至35个;二是开展教育系统会计信息质量和实施绩效工资情况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违规发放误餐费、加班费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纠正并追回违纪资金 15万元;三是加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力度,进一步规范项目评审程序,主动与负责的建设单位、拆迁办等及时沟通、联系,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限时完成评审工作任务,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全年共审核283个基建项目预算8.07亿元,核减预算金额1617万元。

2、以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切实巩固“小金库”防治成果。2011年是‚小金库‛专项治理的收官之年,在抓紧做好处理处罚和整改落实工作的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对全区307户行政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小金库治理复查,复查面达100%。

3、以提高层次与效果为重点,积极开展会计监管工作。完善制度建设、重点检查、日常监管、处罚公告等会市场监督长效机制。严格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继续做好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财税法规的宣传工作,并组织全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法》知识培训。

4、以廉政风险防控为重点,加快健全财政内部控制机 制。在局各科室及各工作岗位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严格落实内部监督工作领导负责制。对各岗位廉能风险进行评估,查摆高级别廉能风险点并加以制度完善。

四、注重创新管理,财政改革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改革是做好财政工作、推进财政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稳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强对部门采取信息手段编制预算的业务指导,实行预算分类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按照‚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超支不拨款‛的原则硬化部门预算约束。对收支脱钩后单位征收非税收入所发生支出,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编制办法核定支出成本。并做好部门预算数据与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库数据及部门决算报表数据的相互衔接工作。

2、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公务卡改革是规范现金运行、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工具,是健全预防腐败体系、打造阳光政务的重要举措。今年11月启动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工作,召开公务卡改革动员大会,印发《章贡区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推行公务卡建立起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联动机制,改变了过去对现金提取后使用缺乏监控的状况,促进了公务消费的透明化。

3、实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镇财区管‛总体框架下,按照全面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坚持预算单位资金管理权、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和各级财政管理责任‚五个不变‛,建立统一的国库单一帐户 体系。除保留1个‚村帐镇代理‛帐户外,撤销各镇(街办)财政原有其它账户。镇(街办)财政不设总预算会计,统一由区财政局代理镇(街办)财政总会计业务,分镇(街办)进行核算。

4、推行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职能市场化改革。2011年元月1日起,章贡区在全市19个县市区中率先推行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职能市场化工作,褪去了原来的‚政府‛色彩,彻底实现采管分离。印发《关于区本级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职能市场化的通知》,进一步厘清了政府采购各方责任。相应制定了《章贡区政府采购集中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采购代理机构建立绩效档案。全区完成政府采购预算1.6亿元,节约资金1555万元,资金节约率达9.72%,改革不但提高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也从体制上保证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

五、注重资金安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资金安全运行是财政工作的生命线。一是实现预算收支平衡,确保资金闭合运行。精确测算财力,突出重点,优先保障基本运转支出和重点民生支出,通过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指标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的有机融合,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系统管理,防止体外循环;二是加强流程管理,实现环环相扣。制定完善了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及资金审核拨付每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做到了层层把关;三是加强资金安全管理,认真查找风险点。着重对预算安排、资金分配、财政审批等权限较大以及内控机制不健全的岗位,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原则,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合理分权制衡,科学设置岗位,完善稽核对账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双安全‛。四是防范债务风险。制定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监测办法,实施政府债务全程管理、动态管理和安全预警,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监管,建立章贡区政府融资平台偿债准备金制度,预算安排偿债准备金5000万元,确保政府性债务总额在可控范围之内,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五是推进“金财工程”网络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金财工程‛网络大平台建设,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技术支撑;加大财政监督与检查力度,构建覆盖财政大监督格局,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六、注重队伍建设,打造“五型”财政

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财政工作的基础建设,抓好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树立财政形象,建立发展型财政、公共型财政、调控型财政、精细型财政、效能型财政的基础。

1、抓好作风建设。一是重视制度建设。对内修定了28项局机关管理制度;对外制定了《区财政局行为规范及办事指南》、《公务卡改革及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文件汇编》;二是重视文明创建活动。在我局去年被评为全省财政先进集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积极做好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单位的申报工作;三是重视厉行节约。注重节约型机关构建,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内部管理,规范车辆管理、建立健全接待制度,合理控制接待支出,提高办公设施及办公用品的使用率和节约率。三是重视监督评议工作。积极配合人大开展了对财政的民主评议工作,认 真办理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满意率达到100%。

2、抓好发展提升年活动的开展。结合创先争优及机关党建等工作,力争特色狠抓发展提升年活动。一是重视牵头工作开展。制定并印发‚章贡区围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做好了发展提升年财政牵头组织工作,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及工作台帐。二是坚持创新创特,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承载主题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发展提升、向财政干部张学森、李红英同志学习‛活动;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大型‚阳光财政、和谐之歌‛文艺晚会、‚立足财政比提升、创先争优促发展‛演讲比赛、发展提升年知识竞赛、主题座谈等行动,参与了全区歌咏大赛获优秀奖、全区机关篮球比赛获第四名。颂扬了财政改革发展新成就,展现了财政团结向上的新风貌,营造了财政开拓进取的新气象。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体制、责任约束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切实加强党风党纪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写体会文章等形式强化廉政教育,要求全体干部签定《章贡区机关干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章贡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七不准‛》、《区财政廉政建设承诺书》及《章贡区制违拆违工作自查表》等,进一步增强干部的纪律观念。

章贡区水利局抗旱总结 篇3

2011年3月

2006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章贡区委领导班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大力实施“依托主城区,建设新章贡”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个核心,六个抓实”(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抓支柱强工业,抓招商增投入,抓三产促繁荣,抓服务拓空间,抓民生促和谐,抓党建强保障)总体工作部署,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五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全省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市、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区、全省“七项体系建设”先进单位、江西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江西工业崛起贡献奖、全省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区,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区、全省资源节约先进集体、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区、全省“十五”交通建设先进区、全省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验收先进单位、全省民生工程先进区、全省社会建设先进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区、全省和谐平安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征兵工作先进社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全省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先进区、全

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宣传思想工作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先进、全省党员电教工作二十周年先进区等称号。

一、区委领导班子政治坚定、务实创新、团结和谐、清正廉洁,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

始终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

1.讲政治、顾大局,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高。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是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学习制度,实行学习预告制度、封闭学习制度、月学习制度、撰写读书笔记制度、专题调研制度等“五项制度”。以区委中心组学习为重要载体,着重抓好中央、省委、市委历次全会精神、市场经济理论、政策法规以及外地先进理念的学习,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理清思路、敢闯敢干,提出并坚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章贡区实际的正确思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三是坚决服从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以“服务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市民”为发展定位,始终顾全大局、服务全局、服从整体,对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城市管理、“两城同创”、“三城同创”、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农业农村工作等都能主动靠前,全力做好配合服务工作,体现了较强的党性原则。尤其是紧紧围绕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城市管理治脏治乱治堵、——

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综合改造等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规模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有效确保了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坚决制止和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基本上得到遏制;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两城同创”、“三城同创”工作,城区人居环境有较大改观。同时,有力维护了中心城区社会政治稳定。

2.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举措。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抓住影响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矛盾和节点难点问题,提出并坚持以“服务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市民”为发展定位,以“依托主城区,建设新章贡”为发展战略,以“在服务中求发展,在配合中求提高,在稳定中求和谐”为工作方略,以“一个核心,六个抓实”为总体工作部署,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按照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目标,深入实施“立足主城区,建设新章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服务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不断增强主城区首位度与辐射力,进一步巩固提升龙头引擎地位,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活跃、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赣州首善之区”的总体工作要求。实践证明,这些发展战略、思路和举措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时代的要求,适合章贡区区情,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一是区委班子内部通力合作、和谐共事,民主氛围浓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赣州市、县(市、区)党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出台了《章贡区决策议事会议制度》和《关于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涉及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都坚持做到集体讨论决定。班子各成员凡事能从大局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工作上分工不分家,彼此间相互宽容、和谐融洽。二是区四套班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工作协调到位。区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些重大决策、措施的出台,区委能充分征求、吸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做到集思广益。区各套班子工作协调,工作积极性高;班子成员意志统一,心情比较舒畅。三是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引导全区上下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客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深化对区情的再认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断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全区上下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浓厚,拥有一支想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共为。

4.勤政廉政、务实为民,班子整体战斗力强。在区级建制条——

件下,尽管部分重要行政职能缺失,政府调控能力不如兄弟县(市),工作难度较大,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不渝地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区委领导班子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意识比较浓,政策观念、法制观念比较强;能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宗旨意识比较强;能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务实冷静,不图虚名;班子成员能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

二、围绕提升主城区首位度与辐射力,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坚持发展为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壮大经济综合实力。2010年,完成全区生产总值144.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8%;实现财政总收入10.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92亿元,分别增长3%和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增长35.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亿元,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4元,分别增长10.1%、11.3%。

1.着眼于夯实发展基础,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突出抓好重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我区“抓项目促发展”案例被列为全省典型,被评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区。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重点投资领域,全力抓好项目策划、包装、储备、推介工作,精心运作了一批优势项目,2010年有33

个项目入选市级项目库,是全市唯一超额完成项目编制任务的县(市、区)。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会战年”和重点项目“百日决战”活动,2010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2个,总投资突破百亿元、达109亿元,完成投资23.1亿元,列入市重点调度的11个项目提前5个月完成全年投资计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居全市之首,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力度为历年之最。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开展争资争项工作,2010年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5861.6万元。认真抓好以抢信贷资金、抢用地指标为内容的“双抢”工作,2010年获得批准信贷(转贷)资金4.33亿元、新增区本级用地报批指标246.6公顷,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的资金与用地需求。

2.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坚持选商引资、招大引强,主攻产业招商,引进了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将微电子新型材料产业作为新的招商重点,出台专项政策,在深圳举办首个县级专题招商会,2010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微电子新型材料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达32.8亿元,为我区打造全国新兴的微电子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以协会和商会为重点,推行敲门招商、企业招商、顾问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全区共引进重大投资项目170个,累计实进内资6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4亿美元。其中,2010年,全区新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重大项目引进取得历史性突破,实进内资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33万美元,现汇进资2267万美元,分别增长12%、9.35%和178.16%,现汇进资增幅居全市第一。先后被评为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区、全市引进内资工作先进区、全市外贸工作先进区,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区域——

出口基地。

3.着眼于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强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实施主攻工业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先后被评为江西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江西工业崛起贡献奖。继2008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均实现三年翻番后,2010年区属工业三项指标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3亿元,实现增加值22亿元、利税10.7亿元,分别增长50%、24%和50.4%。实施工业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突出做大做强有色冶金及新材料、机械制造、现代轻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培育扶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电子电器及信息等三大成长型产业。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亿元、利税8.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80%。坚持每年抓好“三个十”工作,即新引进企业十个,新开工企业十个,新投产企业十个,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每年确定一批企业实行重点帮扶。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户,目前利税5000万元以上企业4户、亿元以上3户。

4.着眼于壮大工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地)建设。坚持“特色建园、效益建园、生态建园、和谐建园”原则,按照“土地集约化、项目族群化、产业链条化”思路,开展“园区提升年”活动,加快功能配套建设和产业集聚,园区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沙河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引进企业126家。2010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利税10.73亿元、上缴税金4.2亿元,分别增长65.6%、72.4%、4.92%;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达13家。先后被

评为全省重点工业园区、全省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全市生态环保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被命名为省机电工业城、省级民营科技园。水西有色冶金基地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完成员工生活服务区、纸制品产业区、微电子新型材料电子产业区、金属深加工产业区、工业基础配套区、货运仓储区等6大功能区规划;以建设3900亩赣州微电子新型材料产业园为重点,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基本形成了“三横五纵”道路格局。近年来,基地引进企业25家,2010年签约项目9个,签约资金48.18亿元,实现税收2183万元,基地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5.着眼于繁荣活跃城市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集约提升”思路,做大生产性服务业,做强生活性服务业,城市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科学编制《2010—2020年章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发展专业市场、大型商贸零售业、现代物流业、高档文化娱乐业等符合中心城区需要和特点的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式、高端化发展。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物流行业管理协会,赣州港水西货运综合码头物流中心、赣南金属交易物流中心和白云货场等现代物流项目稳步推进,传统物流正加速向现代物流迈进。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全面抓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工作,家电下乡零售额6040万元,兑付率达99%;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3758万元,兑付率达100%,位居全市第一。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培育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举办两届文化休闲旅游节,重点打造仰屏山、火燃等生态旅游项目。宝葫芦农庄、五龙客家风情园先后被评为国家4A景区。

——

6.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纵深推进城郊型新农村建设。按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思路,全力推进“五新一好”各项工作,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建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型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2010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415万元,开展25个省、市、区共建点建设,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围绕满足市民生活需要,加快郊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扶持发展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大力引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达16个,总量居全市第一;建立了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有力保障了中心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连续2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区。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注重农村精神风貌的塑造,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塑造新风貌先进单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集居住、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着力建设沙石郊区生态示范镇,启动水西“赣江两岸统筹城乡发展示范镇”建设,通过试点推进,有力提升全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2010年完成造林面积1.63万亩,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的135%,被评为全省2009—2010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城镇绿化先进县(市、区)。

7.着眼于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按照“打造亮点,突出特色”的要求,开展了“十大体系”进工业园区、进市场、进城乡社区活动,被评为全市十大体系建设综合先进县(市、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对接先进区。在全市率先

实行“镇财区管”和“村财镇管”改革,镇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优化整合国有资产资源,组建区财源投资担保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进一步加快全区融资步伐。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被评为全省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验收先进单位。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合同聘用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卫生、教育系统新进人员实行了人事代理制。推进政务信息网内网扩容工程建设,被评为全市信息化工作先进区。与赣州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农业农村工作对接,实现平稳过渡,并运行有序。

三、围绕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全力做好配合服务工作,城市化水平实现新跨越

立足“服务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市民”工作定位,按照“新城区富有现代都市气息,老城区彰显历史文化特色”要求,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做优做美城市环境,为打造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紧扣提升城市品位,扎实推进城市化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城市化项目建设作为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的龙头工程,重点抓好国有改制困难企业职工危旧房改造、章江新区农民返迁房、新市民公寓、水西有色冶金基地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园区(基地)基础设施、区政中心、奥林匹克广场改造等项目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着手启动中心城区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综合改造,扎实做好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制定政策等前期工作。在全市率先建设新市民公寓,一期518套住房已竣工并公开摇号,极大改善了进城务工农民居住条件。区政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首——

次实现区四套班子机关集中办公,促进了群众办事环境的改善和机关工作效能的提高。全力支持市重点项目建设,被评为市重点工程建设先进责任单位。

2.紧扣构建特大城市,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坚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文明拆迁、平安拆迁”理念,着力破解征地拆迁中的节点难点问题,全区征地拆迁工作呈现规范、快速、有序的良好局面。分片区成立5个征地拆迁工作推进组,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有效汇聚强大合力。实行属地化管理以来,共完成土地征用19376.22万亩,拆迁房屋 14115户、339.35万平方米。2010年实施了征地拆迁项目34个,完成征地5093亩,拆迁房屋8542户、218万平方米,有效保障了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和市、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为构建赣州特大城市储备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3.紧扣优化城市建设环境,坚决制止和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按照“高位推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思路,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建设清理整治工作,制违拆违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强化舆论宣传,积极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宣传活动,形成制违拆违的强大声势。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巡查及清理整治力度,保持制违拆违行动常态化,并适时组织大规模集中强制拆除行动,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实行属地化管理以来,全区共拆除违法违规建筑7282处、107万平方米。2010年共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750处、37.3万平方米,其中组织大规模拆违行动24次,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基本上得到遏制。

4.紧扣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水平。全力推进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工作,采取标本兼治、— 11 —

综合治理的方法,对重点区域、节点路段开展大力度集中整治,中心城区城市面貌在短时期内实现大变样。扎实开展“两城同创”、“三城同创”和“城市管理年”活动,着力抓好日常保洁、市场秩序、占道经营、车辆停放等管理工作,市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开展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卫府里、蕻菜塘等5个菜市场通过部、省级验收;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东阳山、张家围2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市级验收。深入探索现代社区建设新路子,大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部,适时上调村(居)干部待遇,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中山路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全省民族工作先进社区,东郊路社区被评为全省十大和谐社区。

四、围绕构建和谐平安章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投入民生资金7.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5%,同比增长14.4%。先后被评为全省民生工程先进区、全省社会建设先进区。

1.大力发展普惠型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复评,2010年科技工作位居全市第一、获全省先进。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1个,推进了16所合格学校建设,先后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全省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区,被确定为全省扩充城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改革试点区。完善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再度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实施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着力改善市立医院、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硬件水平和服务质量,市立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被评为省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个,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落实国家扩大规划免疫工作,实现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全覆盖。全面提升群众性体育竞技水平,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先进区,2010年在全省竞技体育中位居第九,荣获“江西省县(市、区)竞技体育贡献奖”。认真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8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2.着力抓好民生工程,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2010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6%,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发放小额贷款4900万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3515万元。强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五年来新增扩面39355人,确保了全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被征地农民身份确认等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民免费体检工作,为1752户农民家庭建立健康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1.3万人,参合率95.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3.46万人,同比增加426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19.35万人。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动态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被评为全省、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区。

3.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中心城区社会和谐稳定。树立积极的维稳观,完善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和综合工作体系,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大政策文件备案审查、维稳信息快速研判和三级预警等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了不稳定因素。在全省率先实行信访工作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被评为全省县(市、区)领导大接访先进集体;全力做好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期间信访稳定工作,确保了重要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被评为全省和谐平安区,并连续9年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区,在2009年全省99个县(市、区)公众安全感指数测评中名列第9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先后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4.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快“依法治区”进程。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加强党管武装工作,被南京军区授予“抗冰抢险先进单位”,军事训练、征兵工作等被评为全省先进,拥军优属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狠抓司法改革与队伍建设,区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区检察院检察长吕端胜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区公安分局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局,并被命名为全省执法示范单位。

五、围绕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全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得到新提升

坚持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位一体”建设,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

施意见》,全区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1.立足推动科学发展,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区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有关经验做法在全省作巡回报告,被评为全市先进集体;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我市县(市、区)唯一代表在全省作典型发言。抓住固本强基、促进和谐这个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有标准、争有平台、学有标杆氛围浓厚,相关经验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农村党建》、《社区党建》、《组织人事报》、《江西日报》等媒体刊发推介。同时,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以“抓基层、抓基础,促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双抓双促”活动、以“弘扬苏区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的“一弘扬三服务”活动,以及“科学发展见行动,千名干部下基层”、“三送”等活动,建立区领导联系镇(街道)和村(社区)、区直单位联系村(社区)、镇(街道)领导挂点村(社区)的定点联系责任制度、干部定期深入基层制度和联系服务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立足营造心齐气顺的干事氛围,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水平。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主调,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和舆论监督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组织开展了“给温总理写信”活动,温总理亲笔回信,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2010年举办千人以上形势报告会3场,邀请中国科学院和高校专家学者开展学习讲座。组织开展了建国60周年、建区1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了社区、农民、— 15 —

工业园区文化艺术节、大型合唱节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组建了大型军乐团,凝聚起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强大合力。围绕项目建设、产业招商、征地拆迁、制违拆违、“两城同创”等中心工作,加强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全区宣传思想工作连续5年获全省先进。

3.立足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开展社区党组织“四联四创”活动和村党组织“创建先进村班子,打造综合实力强村”活动,全区有10个社区被评为市级“红旗社区”。坚持党建带群建,突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创新“一会三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相关经验获中组部《党建研究》“十佳创新”奖。创新“1+5”市场党建工作机制,开展“十佳党员经营示范户”创评活动。建设赣州城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推行网络信息化服务管理模式,成立流动党员互助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全市作典型发言。在全区各村建立“党员议事会”,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组织服务网络,推进党组织进区入会,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和农民返迁小区党建。加强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学用管理的做法在全市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和谐社区126”党建工作机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选学积分制”等,得到中组部和省委肯定;党建和组织工作宣传被评为全省先进;党员电教连续多年获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二十周年先进区;好班子创建被评为全市先进,沙河镇五龙村被中组部表彰。

4.立足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眼于扩大干部选任民主、落实干部选任责任,建立干部人事制度改——

革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差额选拔、竞争性选拔干部和署名推荐、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常委会差额票决干部等措施,我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法在全市作典型发言。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考察干部,推行经济建设、征地拆迁、信访稳定“三个平台”培养锻炼干部的办法,举办离岗考察培训班4期,考察培训133人。加大公选力度,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方式,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考。实行考选人员试用期“绩效档案”考核机制和差额淘汰机制,对新考选(选聘)的事业单位人员全部放到镇、村试用,试用一年后按不低于10%的淘汰比例,做到好中选优,有效解决了干部招聘中“会考不会干”、“一考定终身”等问题,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网、人民网、《江西日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转载。2010年差额选拔37名科级干部,公开选拔12名科级干部,考选586名干部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用人环境。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工作法规,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切实把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换届以来,区委共调整科级干部630人次,其中:提拔231人,平职交流215人,免职、改任非领导及其他172人,公开选拔正科级干部4人,副科级干部8人。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体系,增强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科学性,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干部监督工作作为全市典型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在2009年全省99个县(市、区)组织工作满意度综合排名中,我区列全省第13位、全市第1

位,其中干部选拔任用满意度、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分别列全省第14位和第11位。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和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的办法,健全区领导挂点联系企业高层次人才机制,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作为县(市、区)唯一代表作典型发言,《江西日报》头版头条以《章贡区工业发展“人才两盛”》为题报道了我区人才工作,我区获“赣州市突出贡献人才”和第二届“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数均居县(市、区)之首。

5.立足标本兼治,努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严肃执纪与科学执纪相统一,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抓好“廉内助”培训和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综合效能。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网络,在全市率先成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监督。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扎实开展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对46个区属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清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出台了机关效能建设“七不准”规定。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等活动,创新“扣分预警制”管理并在全市推广,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被评为全市机关效能年活动先进区、全市创业服务年活动先进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推进区镇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区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先进单位。

五年来,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

章贡区水利局抗旱总结 篇4

(2011年9月**日)

县委副书记

同志们:

现在开会。

经县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研究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县水利发展思路,拓展水利功能,大兴水利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出席今天会议领导有:县委书记张本强,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开华;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

参加会议的有: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管水利工作的负责同志。

今天会议议程有三项,一是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同志传达8月25日全省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二是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开华同志作讲话;三是县委书记张本强同志作重要讲话。

下面,逐项进行:

首先,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同志传达8月25日全省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传达完毕)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开华同志作讲话。(大家欢迎)

(讲话完毕)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县委书记张本强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讲话完毕)

同志们,刚才**同志传达了8月25日全省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本强书记、开华县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两位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开创性,为我县抗旱工作和水利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我县当前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提三点要求:

一是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会后,各乡镇、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特别要组织学习好张本强书记和杨开华县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我们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当前抗旱救灾和水利工作的各项要求上来,打赢全县抗旱救灾这场硬仗,推进水利工作进程。

二是要切实抓好抗旱工作的落实。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落实会议部署工作。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深入群众,切实帮助解难题、办实事。特别要帮助缺水乡镇和村寨想办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和灌溉用水问题,共同努力度过难关,确保将人民群众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要抓好我县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要把保证水利工程进度和质量作为水利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对在建和即将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要切实加强水利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检查和监管,及时督促各项在建水利工程进度,主动配合协调,保证工程按时、按要求完工。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上一篇:药店季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1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