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4-08-08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共7篇)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1

西人社发„2015‟92号

西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审及岗位聘用制度

改革 有关问题的通知

城北、城南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充分发挥职称工作在人才配臵和使用中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速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现就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职称评审

(一)职称申报范围。

1、凡我县内企事业单位中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受单位所有制性质和本人就业形式限制,均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1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经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3、国有企事业单位职称申报须在岗位设臵范围内有空岗(按同职务层次内空岗总数核算)。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及执行评聘分离的单位不受岗位限制,但参评条件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申报条件一致。

4、拟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个人根据自身的工作业绩、现实表现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凡符合送评条件的,由各主管部门初审后(流动人员由县人才交流中心初审),送县职改部门审核盖章,报相应的评委会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其中初级职称评审由县级职改部门组织评审;中级职称评审由市级职改部门组织评审;高级职称评审由省级相应的高级评委会评审。申报中高级职称未经县职改部门审核盖章的,评审结果不予认可。

(二)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送评基本条件。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例》规定直接认定员级或助理级(以考代评各职称序列除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转正定级、考核合格,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确定为助理级,大学专

科学历、中专学历者直接确定为员级。

大学专科学历聘用在员级岗位上满两年可评审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大学专科学历满两年且在员级岗位上聘任满两年可评审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大学本科学历满一年在员级岗位上聘任满一年可评审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

(三)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送评基本条件。按照当年本系列职称晋升文件执行。

二、关于岗位聘用

(一)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制度是落实事业单位用人权力,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热情的重要改革措施,必须坚持“单位负责、公开公正、双向选择、能上能下”的原则,逐步实现人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1.县人社局负责本县区域内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工作,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系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各事业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工作。

2.各事业单位均应根据本单位岗位设臵情况制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实施方案》,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积极推进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做到职责明确、权限清晰、条件合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实施方案》是事业单位从事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应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由主管部门审核,报县人社局备案。对已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

员,要按照公开公正、择优聘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择优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用人单位与受聘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立聘任关系,明确聘期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3.对新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单位应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情况,聘任在相应的技术岗位上工作。如无相应岗位空缺,应先聘任在原职务岗位上,不得出现断聘、待聘等。对出现的断聘、待聘等情况的,断聘、待聘期间不予计算聘期或降低一个职务层次计算聘期。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可根据经费负担能力和工作需要,由单位自主决定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

5.对男满57周岁,女满52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事业单位法人、党支部书记及组织部门批准的单位副职,在岗位设臵范围内和本人自愿情况下可以不占用岗位进行聘用,职务撤销后,必须占岗聘用。

6.单位因政策性原因调整编制,调整后编制少于原编制而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超岗聘任的,原则上采用老人老办法方式开展岗位聘用,超岗聘用部分由单位逐年消化,并且在消化完成之前该级别岗位不得再次进行岗位聘用,在职称晋升时应将超岗部分核入该级别总岗位数再计算空岗。

7.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调整单位的,应根据新单位的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岗位空缺情况和岗位聘用条件参加岗位聘

用,如无岗位空缺可高职低聘,不得出现断聘、待聘。

8.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情况必须如实在专业技术人员本人持有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上记录,并到县职改部门审核备案。记录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续聘、晋升时任职年限计算的依据。未及时到职改部门审核备案的,记录情况一律不予认可。

(二)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考核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督促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追求进步的有效措施。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履职情况要严格进行考核。考核优秀人员报送县人社部门备案,经备案后的考核结果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证,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续聘、奖惩和解聘的重要依据。聘任期内或聘任期满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者可以续聘,考核为“基本合格”者可实行低聘,考核为“不合格”者必须低聘或予以解聘。凡不进行考核的单位,不参加考核的专业技术人员都不得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和晋升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流动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由县人才交流中心组织实施。

(三)依法开展好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能力建设得到提高和知识得到更新的重要途径。按照《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条例》的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在继续教育中要担负组织实施和提供服务的职责,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其他学习条件,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和学习期内的待遇;专业技术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努力结合本职工作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继续教育必须实行登记制度。经人社部门备案的继续教育基地或本单位按计划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各部门组织的专业科目培训,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学时或学分,并作为晋升职务和岗位聘用时的依据。凡未进行培训、培训学时不到、考核不合格、未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上登记的不能参加晋升、聘用或续聘。

(四)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公示制度。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单位在推荐申报职称和进行岗位聘任等环节,一律实行公示制。

1、公示对象和范围:拟晋升或拟聘用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在所在单位进行公示。

2、公示的内容、方法和期限:推荐申报职称时,用人单位应公示岗位空缺情况及拟申报人员名单及其学历情况、综合考核情况、继续教育、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情况、聘任情况及聘任期内的主要工作业绩等。对公示无反映和有反映但经调查核实没有问题的人员由用人单位将公示结果填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作为推荐晋升的必备材料之一。

对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须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

则实行竞聘上岗。用人单位在竞聘上岗时应对单位空缺岗位、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拟竞聘上岗人员名单应予以公示,竞聘结束后对拟聘用人员名单及其学历、考核、继续教育、工作业绩等情况进行公示。用人单位根据公示结果决定是否聘任。

公示期一般为7个工作日,如遇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对公示情况有异议的,可以向单位、主管部门及县职改部门反映,受理单位应该积极查明情况,并将查明情况向举报人反馈,如需重新公示的,公示期与前要求一致。(县职改部门举报受理电话:6217682)

(五)聘任专业技术、综合管理职务的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聘用: 初级专业技术岗位。

①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聘任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符合助理级任职资格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在十二级岗位工作满二年;大学专科毕业在十二级岗位工作满四年;中专毕业在十二级岗位工作满八年。

②专业技术十二级岗位聘任条件:中专以上学历,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参加工作见习期满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

③专业技术十三级岗位聘任条件:大中专毕业见习期满取得初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

高级、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见附件:

(1)《工程行业中高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件》(2)《教育行业中高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件》(3)《农业行业中高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件》(4)《卫计行业中高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件》(5)《其他行业中高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件》

2、综合管理岗位聘用:

①综合管理十职岗位聘任条件:大中专毕业见习期满。②综合管理九职岗位聘任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符合九职任职资格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转正定级或后取大学本科学历;大学专科毕业或或后取大学专科学历在十职岗位工作满3年;中专毕业在十职岗位工作满5年。

(六)聘任工作的程序和聘任时间的计算。

1、单位聘任。全额及差额事业单位需在岗位空缺内,单位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空缺和竞争上岗情况,会议研究后,提出聘任意见,并收集拟聘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及受聘现岗位期间取得成果和业绩证明、聘书、考核登记证书、继续教育证明及竞争上岗、公示材料,送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县人社局审核。

具体程序为:

①成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领导小组,由事业单位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职工代表组成(职工代表不得少于聘任领导小组总人数的60%)。

②事业单位向全体成员公示拟聘任岗位、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有关事项;

③符合聘用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向单位提出应聘书面申请;

④单位对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公示;

⑤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综合评议,聘任领导小组提出拟聘人员意见;

⑥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确定拟聘人员,并将拟聘人员名单、学历、考核、继续教育、工作业绩等情况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⑦对公示无异议的拟聘人员,由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任协议;

⑧单位在决定聘任人员的当月内,要将聘任结果送主管部门审核,并在规定时间报人社部门备案后办理聘用手续。

2、起聘时间:①当年新审批职称晋升人员,聘任同职务层次最低级别专业技术岗位,单位需在取得任职资格证后1个月内实施岗位聘用,并到县人社局审核备案。起聘时间从授予时间开始起算,如单位未在按规定时间到县人社局审核备案,则按审核备案的次月开始起聘。

②对同级别档次续聘人员,单位应在聘期满后1个月内实施岗位聘用,并到县人社局审核备案,起聘时间从聘期满后次月起算,如单位在聘期满后1个月内未到县人社局审核备案,则从审

核备案次月起算。

③同职务内晋升级别聘任,年内申报、年终审批,次年元月起聘。

④对教育、卫计等下属各事业单位人员调动,应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程序的通知》(西人社发„2013‟327号文件)要求办理,对由主管部门调动人员应在县人社局进行备案,经备案调动后,调入单位须在1个月内完成调入人员聘用,并办理相关聘用及审核备案手续,起聘时间按单位公示时间计算,同时调出单位应在台账上对该人员进行核销。未能及时办理聘用者,由主管部门负责予以整改,并按单位审核备案时间计算起聘时间。调动人员未经人社部门备案的,县职改部门将不予办理聘用手续。

⑤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调动后,应按照聘任要求及程序参加调入单位聘任,调入单位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聘用,并办理聘用手续,未在规定时间内聘用的,由主管部门负责予以整改,并按单位办理审核备案时间计算起聘时间。

(七)转换岗位聘任。

事业单位在相应等级岗位出现空缺的情况下,确需转换岗位的,必须符合相应岗位等级的聘任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

1、转换到管理岗位九级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本科学历;(2)具有大专学历且参加工作满3年;(3)具有中专学历且参加工作满5年。

转换到管理岗位十级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大中专学历。后取学历人员,取得学历满1年且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方可申请转换到管理岗位。

2、转换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必须符合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并聘用到相应层次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低等级;其中要求转换到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须先在低一级职务岗位上聘任且享受低一级职务待遇满1年以上。

3、转换岗位申报程序:单位根据岗位空缺和竞争上岗情况,会议研究后,提出聘用意见,并收集拟聘人员相关证明材料及竞争上岗、公示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送县人社局审核后,办理聘用手续。起聘时间从县人社局审核批准当月起计算。

三、有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岗位聘用是落实事业单位用人权利和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重要改革措施,对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新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宣传政策,强化工作落实,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二)强化政策宣传。

各部门、各单位把此项工作做为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和重要契机,落实专人负责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并保持人员相对固定,确保具体业务经办人员吃透政策,熟悉流程。同时,利用集中学习等机会对政策进行认真宣传,确保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能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三)严格责任追究。

各部门、单位要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岗位聘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政策规定,对有弄虚作假行为和其他违反职称和岗位聘用工作有关规定的单位,3年内不得推荐申报、评审任职资格,并可对直接负责的经办人员与单位直接责任领导降低级别聘用专业技术职务。事业单位与受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执行本规定发生人事争议的,经双方协商或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无效,可按规定向县人社部门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本通知从下发之日起执行,过去有与本通知不一致的地方,以本通知为准,今后如遇政策调整,另行通知。

西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5月20日

附件1 工程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

1、正高级三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四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具有高超的学术修养和技术水平,能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任四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三等奖以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过正式的专著(10万字以上);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

2、正高级四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四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3、副高级五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

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

4、副高级六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

5、副高级七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七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6、中级八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

九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近两个聘期内必须有一个考核为优秀,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九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任职期间主持、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获得过县委或县政府及以上奖励的;综合考核优秀。

7、中级九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近两个聘期内必须有一个考核为优秀,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十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任职期间主持、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获得过县委或县政府及以上奖励的;综合考核优秀。

8、中级十级聘用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十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在助理级岗位上聘任满五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合格,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获得过县委或政府及以上奖励的;受聘在助理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有一个考核优秀。

附件2 教育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

1、正高级三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四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成就和教学水平,能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任四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类荣誉称号;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发表过正式的教

学专著(10万字以上)。

2、正高级四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四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3、副高级五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类荣誉称号;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完成一项本专业的县级以上教研课题(须有完整的立项、过程和结题报告);至少出版过教学专著一本(5万字以上);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

4、副高级六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类荣誉称号;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完成一项本专业的县级以上教研课题(须有完整的立项、过程和结题报告);至少出版过教学专

著一本(5万字以上);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

5、副高级七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七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6、中级八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九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九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教学成绩突出,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模范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类荣誉称号;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完成本专业的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一项或校级教科研课题2项(必须是第一作者并须有完整的立项、过程和结题报告);公开出版过教育教学专著一部;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综合考核优秀。

7、中级九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十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教学成绩突出,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模范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类荣誉称号;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完成本专业的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一项或校级教科研课题2项(必须是第一作者并须有完整的立项、过程和结题报告);公开出版过教育教学专著一部;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综合考核优秀。

8、中级十级聘用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十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在助理级岗位上聘任满五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合格,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获得过县委或政府及以上奖励的;受聘在助理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有一个考核优秀。

附件3 农业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

1、正高级三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四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

个学时以上;具有高超的学术和技术水平,能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任四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或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组织专业师资培训不少于100课时;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三等奖以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以上(含6篇,以下同);发表过正式的专著(10万字以上)。

2、正高级四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四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3、副高级五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每年组织的技术培训课不少于100课时。

4、副高级六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

在副高级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每年组织的技术培训课不少于100课时。

5、副高级七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七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6、中级八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九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九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主持至少一个专业技术课题或试验项目,完成情况好,方案、记录、总结资料齐全;任职期间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项目并获得过县委、政府及以上奖励的;受聘在九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的(必须是第一作者);综合考核优秀。

7、中级九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其

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十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主持至少一个专业技术课题或试验项目,完成情况好,方案、记录、总结资料齐全;任职期间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项目并获得过县委、政府及以上奖励的;受聘在十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的(必须是第一作者);综合考核优秀。

3、中级十级聘用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十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在助理级岗位上聘任满五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合格,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获得过县委或政府及以上奖励的;受聘在助理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有一个考核优秀。

附件4 卫计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

1、正高级三级聘用条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四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具有高超的学术和技术水平,能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任四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三等奖以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以上(含6篇,以下同);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或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过正式的专著(10万字以上);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

2、正高级四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四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3、副高级五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

4、副高级六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

5、副高级七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七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6、中级八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

九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九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任职期间主持、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获得过县委、县政府及以上奖励的;综合考核优秀;受聘在九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的(必须是第一作者)。

7、中级九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十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任职期间主持、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获得过县委、县政府及以上奖励的;综合考核优秀;受聘在十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的(必须是第一作者)。

8、中级十级聘用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十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在助理级岗位上聘任满五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合格,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获得过县委或政府及以上奖励的;受聘在助理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有一个考核优秀。

附件5 其他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指导条

1、正高级三级聘用条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四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具有高超的学术和技术水平,能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任四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三等奖以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以上(含6篇,以下同);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或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过正式的专著(10万字以上);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

2、正高级四级聘用条件: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四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3、副高级五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

4、副高级六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在副高级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任六级期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推广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市级“三一一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称号;主持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正式的论著或技术性使用指导专著(5万字以上)。

5、副高级七级聘用条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七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

6、中级八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九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九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任职期间主持、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获得过县委或政府及以上奖励的;综合考核优秀;受聘在九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的(必须是第一作者)。

7、中级九级聘用条件:中专及以上学历,受聘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上,工作满四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80个学时以上,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十级期间工作业绩明显,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任职期间主持、参与过技术研究或推广,获得过县委或政府及以上奖励的;综合考核优秀;受聘在十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的(必须是第一作者)。

8、中级十级聘用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能够担负十级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在助理级岗位上聘任满五年,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合格,其中不得有考核不合格。能独立得担负起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获得过县委或政府及以上奖励的;受聘在助理级岗位近两个聘期内有一个考核优秀。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2

关键词: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我国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到今天, 逐步得到完善, 对于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起到了帮助作用, 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过, 随着改革步伐的快速前进, 人口老龄化、市场化以及城镇化等一些问题日趋突出, 养老保险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 我国政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新形式下, 对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 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许多问题, 这里一一进行探讨。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现状

1) 对于我国来说, 是从1993年开始推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 不过, 由于面对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上出现一定的困难, 覆盖面不够广泛, 大部分城镇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依然只停留在基本的养老保险阶段, 由于国家规定企业要先加入养老保障以后, 才能根据相关政策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只有例如金融、通讯、能源等取得好的效益的企业才有设立企业年金, 而对于取得一般经济效益的企业, 则无法设立企业年金, 而只设有最基本的养老金保障制度。

2) 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 无论是经济结构、经济水平还是收入情况, 城乡之间都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不同, 与我国的城镇地区相比, 农村的保障项目不仅少, 而且保障水平较低, 对于农村来说, 社会救助仍然是其保障核心, 而社会保险制度才刚刚起步, 保障制度更需要建立健全。随着社会化经济的发展, 我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农村受经济结构的影响, 并且农村的人口结构逐步步入老龄化, 因此, 家庭的保障问题急需解决, 急需建立健全相关的农村保障制度。

3) 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所有权悬空的状况。目前, 对于我国个人账户上的养老基金来说, 其实是属于缴费者的劳动所得或者属于其个人资本, 根据经济产权明晰理论来进行分析, 急需有一个组织来经营、管理这项基金, 而这个组织应该代表缴费者的根本利益。目前, 是由政府对这项资金进行管理, 因此, 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管理者, 实际情况是, 我国的养老基金已经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状况, 并导致‘所有者悬空’现象,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 很容易出现资金被借用或者融资困难的现象。

二、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解决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要加强养老保险制度, 只有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健全, 可以建立全方位的养老保险制度, 使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 要根据实际情况,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要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逐渐推行个人账户, 把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进行相互联系, 对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要逐步建立区级基金制度, 并落实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基金要统一进行规范和管理, 对于条件较好的企业, 可以建立企业年金。农村可以以家庭保障作为主要主体, 把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与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作为重点内容, 使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二) 使社会保险覆盖面更广

当今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广泛, 这就使得一部分职工无法享受到应该享受到的合法权益, 这样一方面使养老保险费收缴的面更窄, 基金支撑能力较差, 从而使得养老保险制度无法顺利运行;一方面使得有些企业因此趁机逃避了该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因此, 有必要使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保险政策得到完善, 对于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加快完善的步伐, 使所有的社会劳动者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 对养老金的调整机制要进行改革, 使其得到完善

对于养老金的发放, 首先要研究出合适的发放办法, 使发放形式与缴费年限、水平相协调, 要使公平和效率相互联系, 把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 对于事业单位、机关、企业等的养老金,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使不同的劳动群体养老金的待遇差距缩小, 体现公平、同等对待的原则。

(四) 使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增多

对于中央和地方、个人和企业之间的责任, 要划分清楚。要在全国市级范围内实行养老统筹, 对于区级的养老统筹要加快步伐, 使全国养老统筹得到全面落实, 逐步建立、健全基础养老金制度, 可以由中央来负责, 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 可以以完全积累的形式来进行, 把个人的责任很好地体现出来;对于企业年金可以由企业来负责, 企业可以由此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对于商业保险, 则可以以个人自愿的原则进行。对以上各个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可以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五) 使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得到完全体现

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核心是使管理服务社会化, 因此, 管理服务社会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要使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得以实现, 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平台, 并且把这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使社区平台机构得到建立、完善, 然后对业务程序进行规范, 使社区保障平台在贫困救助、就业服务以及离退休人员等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管理作用, 由此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六) 使政府社会管理得到完善, 把公共服务职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的建设目标是为全国人民谋利益,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 要加强这项制度的建立, 对于我国政府来说,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公众谋幸福, 因此, 政府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公共事业的建设上, 而社会保障制度是其核心内容, 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在资金上的投入, 以此同时, 还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使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的财务资金上增加投入, 为了使养老金能够及时、准确地发放, 可以动员更多的财政资金, 不仅如此, 还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 使参保人员的利益得到保护, 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向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三、结语

总之,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得到顺利改革, 除了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外, 社会保险部门与各个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要相互合作, 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越来越广,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做到有法可依的同时, 能够为更多的劳动者服务, 并以此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光德.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8.

[2]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3]董克用等.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报告:欧盟一体化中的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政策[R].2010.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3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2.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4.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二)完善评价标准

1.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国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见附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根据本地教育发展情况,结合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体现中学、小学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所区别。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可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各省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可在国家基本标准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三)创新评价机制

1.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各省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2.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认真总结推广同行专家评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要在水平评价中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规范。

2.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中小学教师竞聘上一职称等级的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防止在有评审通过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

3.坚持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4.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要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聘程序公正规范,评聘过程公开透明。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个人申报。中小学教师竞聘相应岗位,要按照不低于国家和当地制定的评价标准条件,按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报。

考核推荐。学校对参加竞聘的教师,要结合其任现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经集体研究,由学校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拟聘人选参加评审。

专家评审。由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评价标准和办法,对学校推荐的拟聘人选进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

学校聘用。中小学根据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通过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

5.对改革前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原有资格依然有效,聘用到相应岗位时不再需要经过评委会评审。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这部分人员择优聘用时给予适当倾斜。

6.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4

发布时间:2012-10-02来源:市政府办

井冈山管理局,井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2年9月29日

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2〕48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赣人社发〔2012〕6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实施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全市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教研室、电教、教育装备、基础教育有关的教育部门、校外教育机构和专业技术职务是中小学教师系列的教育事业单位的在职在岗并取得相应层次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可参照本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办理过渡手续和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三、主要内容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机制,创新评价办法,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2、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和小学特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二)执行新的职称(职务)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的评价标准,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的通知》(赣人社发〔2012〕62号)文件执行。各学校和评委会,要对照新的评价标准,紧密结合单位和我市实际情况,按照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注重向特别优秀教师、一线教师、农村教师适当倾斜。

(三)改革和创新中小学教师评价和监督机制

1、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要按照分类改革、分类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2、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3、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改革试点的全过程;要保障广大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行“六公开”、“两监督”制度,即:向教师公开岗位数额、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评聘程序、参评人员业绩、评聘结果、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监督,保障评聘工作的客观公正、规范透明。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1、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严格执行聘用合同,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规范。

2、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要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有空岗的情况下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中小学教师竞聘上一职称等级的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控制范围内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的教师岗位,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对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已经取得的资格依然有效,择优聘用到相应岗位时应给予适当倾斜,不需再经过评委会的评审。

为缓解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矛盾,对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或担任同一岗位层级专业技术职务累计超过12周年的中小学教师,现聘任岗位可不占单位岗位职数,实行“职数单列”,原有工资及相关待遇保持不变。过渡期满后,此项政策即停止执行。

3、根据赣府厅发〔2012〕48号文件精神,中小学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在国家、省制定新规定前,暂按《江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标准(试行)》(赣人发〔2008〕13号)有关规定执行。正高级教师结构比例数按省下达的职数执行。

四、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基本程序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应在有岗位空缺的前提下进行。学校制订竞聘工作方案,竞聘方案经学校全体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经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后实施。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一)个人申报

学校按照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公布拟聘岗位数额及竞聘条件,竞聘条件应不低于国家和我省相应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中小学教师对照竞聘条件,按照规定程序向学校提出书面申报。

(二)考核推荐

学校组建推荐委员会,推荐委员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参加竞聘教师在师德、能力、业绩、贡献和学生、教师、社会公认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按照批准的竞聘工作方案,以量化评分方式确定推荐对象,提出推荐意见,确保考核推荐结果客观公正。学校根据推荐委员会的推荐意见,集体研究等额确定推荐人选。

推荐人选的确定,要破除论资排辈,注重向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待聘人员和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倾斜,同时要注意各年龄段的结构比例。

拟聘人选的确定,应根据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的本单位岗位职数的余额总数,在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待聘人员和符合申报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中实行竞聘上岗。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待聘人员应占岗位聘任余额总数原则上不得低于70%。未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拟聘任推荐人选需经同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审查、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后,报专家评委会评审。

(三)专家评审

专业技术资格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赣人社发〔2012〕62号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学校推荐人选进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按专业技术水平确定拟聘教师人选。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

(四)学校聘用

学校根据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的结果,按照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有关要求,将评审通过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

五、时间安排

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分四个阶段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8月—9月上旬)

1、成立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抽调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办公设备;

2、制定《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批准后组织实施;

3、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学习国家、省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部署改革试点工作;

4、加强舆论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政策宣讲、学习讨论、印发文件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改革工作的主要精神和重大意义,介绍改革的内容、步骤及具体要求等;

5、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9月底前)

1、开发设计计算机管理软件;

2、调查摸底。按照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等级体系和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掌握各学校教师素质情况、年龄结构情况、评聘情况、岗位余缺情况等,为改革试点提供准确数据;

3、确定各类相关表格及证书式样。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1、核定岗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数额,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根据国家指导意见确定;其他层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及数额,由省、市按照管理权限,分别核定岗位比例及数额;

2、人员过渡。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以及现聘任的职务等级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换发相关证书;

3、核定岗位余额。人员过渡后,重新核定各单位岗位余额数;

4、竞争推荐。单位教师岗位出现余额后,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开展竞争推荐工作。通过竞争推荐且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可由学校按程序直接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须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再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上;

5、组织评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组织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6、办理相关手续。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2月底前)

按照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各县(市、区)认真开展自查和检查,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深化完善改革的意见建议,特别要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办法,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教育局共同组织检查验收县(市、区)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情况,形成改革试点工作报告,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教育厅。

六、工作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改革试点本身涉及人员过渡和评审等诸多环节,工作十分复杂,必须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开展试点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市、县(市、区)两级分别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职能分工,做好相关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的综合管理,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经费保障。学校要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工作安排,认真做好评聘工作。

2、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各县(市、区)要根据国家、省、市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文件要求,抓紧制定本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报市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

3、平稳过渡,稳慎实施。要充分认识改革试点工作的复杂性,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平稳过渡,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试点顺利有序推进。严格按照赣府厅发〔2012〕48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处理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和其他职称系列的关系,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和相应比例(数量),坚决防止和避免其他职称系列的“搭车”行为。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5

一、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二、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三、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

四、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建房[2010]5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不得参加任何展销活动。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将企业自留房屋在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前对外销售,不得采取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的方式预售商品住房,不得进行虚假交易。

(二)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加大对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已经取得预售许可,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对外公开销售,以及故意采取畸高价格销售或通过签订虚假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等方式人为制造房源紧张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三)加强房地产销售代理和房地产经纪监管。实行代理销售商品住房的,应当委托在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将经纪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显著位置公示;额外提供的延伸服务项目,需事先向当事人说明,并在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得分解收费项目和强制收取代书费、银行按揭服务费等费用。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执业人员不得炒卖房号,不得在代理过程中赚取差价,不得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违规交易,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和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采取内部认购、雇人排队等手段制造销售旺盛的虚假氛围。

(四)加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管理。各地要完善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积极推行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订和备案制度。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应对商品住房质量性能,物业会所、车位等设施归属,交付使用条件及其违约责任做出明确约定,并将《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作为合同附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在合同订立前向购房人明示。

(五)健全房地产信息公开机制。各地要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及时将批准的预售信息、可售楼盘及房源信息、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预售许可情况、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开发建设单位资质、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情况等信息,在销售现场清晰明示。

(六)鼓励推行商品住房现售试点。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商品住房现售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现售商品住房。实行现售的商品住房,应符合《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现售条件;在商品住房现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符合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报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二、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七)严格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管理。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和工程形象进度要求,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小于栋,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住房供应不足的地区,要建立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绿色通道,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支持具备预售条件的商品住房项目尽快办理预售许可。

(八)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商品住房预售方案销售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安排、预售房屋套数、面积预测及分摊情况、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具体范围、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落实情况、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住房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措施等。预售方案中主要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

(九)完善预售资金监管机制。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尚未建立监管制度的地方,要加快制定本地区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商品住房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由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建设;预售资金可按建设进度进行核拨,但必须留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建设工程竣工交付。

(十)严格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管理。商品住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各地要规范商品住房预订行为,对可售房源预订次数做出限制规定。购房人预订商品住房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预售合同的,预订应予以解除,解除的房源应当公开销售。已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并网上备案、经双方协商一致需解除合同的,双方应递交申请并说明理由,所退房源应当公开销售。

三、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

(十一)明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各地要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建设标准,制定本地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应包括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并在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北方地区住宅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已落实、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已明确、前期物业管理已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时,应当向购房人出示上述相关证明资料。

(十二)完善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商品住房项目单体工程质量、节能环保性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符合交付使用的基本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借鉴上海、山东等地经验,通过地方立法,完善新建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加强商品住房竣工验收管理,积极推行商品住房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北方地区要加强商品住房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的验收管理。

(十三)落实预售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商品住房质量承担首要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按各自职责承担相应责任。预售商品住房存在质量问题的,购房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后,有权向造成质量问题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追责。

(十四)强化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机制。暂定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时提交的预售方案,应当明确企业破产、解散等清算情况发生后的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由质量责任承担主体提供担保函。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必须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相应的赔偿能力。各地要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建立商品住房质量保证制度作为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地要鼓励推行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金制度,研究建立专业化维修制度。

四、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十五)全面开展预售商品住房项目清理。各地近期要对所有在建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和整治。对已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逐一排查,准确掌握已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正在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和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数量等情况,并将清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项目,要责成房地产开发企业限期公开销售。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要将清理结果于今年6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十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地要通过房地产信息网络公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现场巡查等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行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退房率高、价格异常以及消费者投诉集中的项目,要重点核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记入房地产信用档案,并可暂停商品住房网上签约;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其开发企业资质,并将有关信息通报土地、税收、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限制其参加土地购置、金融信贷等活动。

(十七)加强房地产信用管理。各地要积极拓展房地产信用档案功能和覆盖面,发挥信用档案作用,将销售行为、住房质量、交付使用、信息公开等方面内容纳入房地产信用体系,信用档案应当作为考核企业资质的依据。对违法违规销售、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将不符合交付条件的住房交付使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等行为,应当记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

(十八)严格相关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对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无论其在何职何岗,身居何处,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对在预售商品住房管理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十九)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度。各地要强化房地产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加强房地产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县(区)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市、县(区)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建立商品住房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加强销售现场巡查;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监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沟通和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的联合查处机制。各地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积极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其他商品房的市场监管参照本通知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6

财政部文件

财企[2000]29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中央企业集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国家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具体时间、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为了确保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就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有关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出售现住公房,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核定出售价格,不得擅自低价出售公房,并按人(户)分设备查簿进行辅助登记,长期保存。

企业出售现住公房所取得的货币资金,仍按原来有关住房出售收入的规定管理,保证住房制度改革的资金需要。

企业住房出售后,根据当地房改部门批准售房方案的具体文件和收款凭证转销有关资产帐户。对转销部分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相应停止计提折旧或摊销。

二、从本通知施行之日起,企业不再实行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管理制度。企业出售住房,包括出售住房使用权和全部及部分产权,其出售收入扣减按规定提取住宅共用部位、公用设施维修基金以及住房账面净值和清理费用后的差额,计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支出)。

对于拥有部分产权的职工出售、出租住房取得的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按规定缴纳有关税费等后,按企业和职工拥有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企业应分得的出售、出租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

职工将住房再次出售后,企业按规定收到返还的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和所得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三、取消住房周转金管理制度后,企业现有住房周转金余额做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处理。由此造成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负数,年终以过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后,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依次以下述资金弥补: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以及后实现的净利润;由此造成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正数,按正常的利润分配制度执行。

四、企业要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租金的改革,提租幅度和住房补贴标准按当地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对住房在规定标准以内的低收入职工家庭,符合当地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租金补助条件的,企业可适当给予困难补助。企业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的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五、企业按规定发给1998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无房老职工的一次性住房补贴资金,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由此 造成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负数,按照本通知第三条处理。

企业按月发给无房老职工和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的住房补贴资金,计入成本(费用);按规定补发1999年的住房补贴资金,应作调整以前损益处理。企业对应发未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资金,应作为代管资金,按当政府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规定单独管理。

六、取消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后,企业自管和委托代理住房的租金收入,计入企业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发生的用于未出售住房的维修、管理费用以及按国家规定用于房改方面的其他费用支出,计入企业其他业务支出。

对已出售住房的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维修基金,企业要转由物业管理机构代为管理,其财务收支不应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核算。

七、取消住房基金儿住房周转金制度后,企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筹集资金。对收取的住房租赁保证以及符合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条件向职工收取的建房款,作为负债管理。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职工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及有关税费之前,仅佣有使用权;企业对职工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按代管资产管理。

八、取消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后,企业自管和委托代管住房的租金收入,计入企业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发生的用未出售念的维修、管理费用以及按国家规定用于房改方面的其他费用性支出,计入企业其他业务支出。

对已出售住房的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维修基金,企业要转由物业管理机构代为管理,其财务收支不应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核算。

七、取消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后,企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筹集资金。对收取的住房租赁保证金以及符合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条件向职工收取的建房款,作为负债管理。以集次或全作方式修建住房,职工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及有关税费之前,仅佣有使用权;企业对职工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按代管资产管理。

八、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为本企业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计入成本(费用),并不得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缴交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本企业职工包括从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均在本企业的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应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由职工工个人支付,不得由企业负担。

九、各级财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加强监督和检查,做好企业房改中财务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十、本通知从发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国有及国控股的非金融企业,其他非金融企业单位可以参照执行,金融企业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7

一、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原则

(一)保基本。把握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质,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以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和优化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为主要目的,承担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二)可持续。完善财政保障、管理运行和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可持续发展。

(三)均等化。按照覆盖城乡、普遍享有的要求,面向全社会提供统一、规范、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方便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工,逐步实现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二、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及主要内容

(一)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规定,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开的要求,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主要是指面向所有劳动者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发布,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组织农村劳力转移就业和跨地区劳务协作;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组织就业见习,推荐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创业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者等重点群体提供专门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登记和跟踪服务;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失业人员管理,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开展就业、失业监测;人力资源调查和就业统计等事务。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可按经当地物价主管部门审批的成本价收取费用,并逐步实行免费服务。

(二)对目前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包括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下同)以营利为目的向劳动者提供的收费服务项目,要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逐步剥离,主要转由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及职责

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县以下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设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制定落实各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统筹协调辖区内就业管理,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并承担向辖区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责。县级以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负责开展以就业援助为重点的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实施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并承担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二)加强机构职能整合和基层平台服务功能

各地要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信息系统的要求,统筹规划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116号)提出的原则,整合原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职能,统筹管理辖区内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化服务网点的统筹规划,从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和便利出发,确保服务功能不减少,服务能力不下降。县(市、区)级原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原则上要整合建立统一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各地在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提高人员素质,改进服务手段,承担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职能。

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一)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全面实施统一的基本服务免费制度、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大型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制度、就业与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就业信息监测制度等各项就业公共服务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偿。

(二)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步拓展基本就业公共服务范围,充实服务项目,细化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逐步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明确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等具体标准,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便捷、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

(三)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

建立全区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健全全区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指标体系,加强全区统一标准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网络覆盖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以“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网络到边到底、信息全区共享”为目标,整合各类就业管理服务信息资源,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以自治区、市两级为核心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和就业信息监测体系,实现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全程标准化和信息化。自治区制定全区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指导和督促各级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服务平台建设。

(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各地要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绩效为目标,根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承担的免费服务工作量、服务效果和服务成本,研究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由上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定期对下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进行评估考核,考核结果与就业专项资金分配挂钩,突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切实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水平。

nlc202309021503

五、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一)确保公共就业服务经费支出预算落实到位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根据本地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经费投入,切实将县级(含)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县级以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各地要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根据其享有财政补助编制内实有人数,并综合考虑其承担的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量,合理安排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所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

(二)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的使用范围

1.基本支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基本支出预算根据地方财政部门的预算标准进行编制,支出内容根据当年政府收支经济分类科目确定。

2.项目支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预算根据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承担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量进行编制。项目支出主要包括:(1)公益性质的专项就业服务活动;(2)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管理服务;(3)就业信息服务与统计监测;(4)跨地区劳务协作,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5)创业服务;(6)档案管理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7)就业服务场所租赁维护修缮;(8)设备购置;(9)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10)就业政策宣传,就业维权;(11)职业培训政策宣传,定点培训机构监督管理;(12)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登记和跟踪服务;(13)人力资源和工资指导价位调查统计;(14)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15)各级政府下达的其他特定就业工作任务。

(三)加大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扶持力度

对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县级以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所需经费确有困难的,自治区财政将根据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量、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评结果等给予适当补助。

自治区财政对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建设给予适当奖励性补助。

六、加强监督管理

(一)各地可根据本通知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备案。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公益属性,研究制定预算保障方案,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各地要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安排、使用公共就业服务经费,严禁用于与就业工作无关的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监督。各级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定期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情况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

上一篇: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后练习下一篇: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