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古从军行》

2024-06-13

李颀——《古从军行》(通用8篇)

李颀——《古从军行》 篇1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

李颀《古从军行》赏析 篇2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①,黄昏饮马傍交河②。

行人刁斗风沙暗③,公主琵琶④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⑤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 ⑥入汉家。

①烽火:古代的一种警报。

②饮马:给马喂水。傍:顺着。交河:古代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以西。

③行人:出征的战士。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为一斗。白天用来煮饭,晚上敲击它代替更柝。

④公主琵琶:汉武帝时将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⑤“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⑥蒲桃:今作“葡萄”。

李颀,生卒年不详,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人,祖籍为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少时家本富有,后因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之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他任职多年均没有升迁,晚年仍过着隐居生活。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时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时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等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诗开的首头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的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以西,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三四句中的“刁斗”,是古代军中的铜制炊具,容量为一斗。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敲击它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一二句写了“白日”“黄昏”的情况,那么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绘: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的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相映,引起了共鸣。

接着,五六句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边塞土生土长的,尚且哀鸣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还朝呢?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锋一转,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李广利率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李广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并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讽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接一句“应将性命逐轻车”,罢兵不能,只能跟着本部的将领去与敌军拼命。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二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频繁性。全诗一步紧跟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的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现在的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伯马),开路通西域。当时随“天马”进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是什么呢?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昏庸无道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跟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量。该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从军行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从军行》是一首五言律诗,主要描写一个读书人参军报国、奋勇杀敌的场景。诗歌内容简单,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翻译出来。【学情分析】

学生对律诗并不陌生,之前也学过不少诗歌,但是单纯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本诗,稍有困难。【学习目标】

1、诵读本诗,结合注释,揣摩诗歌内容;

2、理解并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重点】

诵读本诗,揣摩诗歌内容。【学习难点】

理解并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过程】

导入:

在古代,读书人的奋斗目标就是: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很多读书人都深居书房、孜孜以求,然而一旦国家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这些文弱书生就毅然决然参军打仗,为国效力。初唐诗人杨炯就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首诗——《从军行》。环节一:学习目标

1、诵读《从军行》,揣摩诗歌内容。

2、理解并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复习旧知

1、初唐时期诗歌特点。

2、初唐四杰。环节二:自主学习

1、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本诗内容。(3分)

2、找出首联中的两个关键字,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3分)

3、颔联一句具体写了什么场景?结合诗句分析。(3分)

4、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士们怎样的特点?

(4分)

5、尾联一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注:学生结合诗歌,通过圈点勾画,独立完成各题。环节三:小组交流

各组2号学生主持:“小组交流开始,现在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环节四:班级展示

1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1题;

问: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本诗内容。

答: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都城长安,心中很是不平。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帅强悍的骑兵包围了匈奴要地龙城。大雪弥漫,天色昏暗,军旗上的图案变得模糊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我宁愿做个下等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点拨:结合课下注释,加入自己想象,句子表达要连贯通顺。2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2题;

问:找出首联中的两个关键字,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答:“照”字渲染了军情紧急的气氛。

“自”字写出书生由衷的报国激情。

3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3题;

问:颔联一句具体写了什么场景?结合诗句分析。

答: 写了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并且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地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4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4题; 问: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将士们怎样的特点?

答:“雪暗凋旗画”:视觉角度,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图案都黯然失色。

“风多杂鼓声”:听觉角度,写出狂风呼啸,和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面。

描写了将士们冒雪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5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5题;

问:尾联一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教师及时点评并补充)环节五:检测反馈 5分钟时间内背诵本词,组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班内抽查。环节六:总结评价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及其雄劲。布置作业

每组前3号同学赏析诗歌,原文和赏析写到作业本上;

我的《从军行》教案 篇4

覃玲玉

黄凤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利用背景资料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爱国情感,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诗会友引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引入新课。

2、介绍边塞诗、诗人王昌龄及诗题《从军行》

。

二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随机指导,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3.师生接读,运用多种方式读,使学生做到读准,读通,尽量读出味道。

三品悟诗情,体会诗境

1.学习第一、二句。

你从诗中看到边塞的什么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战争生活的艰苦。小结边塞之地气侯恶劣,环境艰苦,生活孤寂,为下文做下铺垫。

2、通过视频资料,引出后两句。

由“百”和“穿”感受到战事频繁,战斗艰苦。重点理解“百”、“穿”字后,更深层地渲染战争的惨烈。接着马上转入戍边将士的豪情,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将士们的誓言更加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3、战地记者采访戍边战士。让学生理解这些将士为什么终不还,感受到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升华悟情

请你以戍边战士的身份给家乡亲人写一封信,激发学生热爱和平,报效祖国的情感。

五、板书设计

从军行

解诗意

看文字

想画面

唐诗《从军行》 篇5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从军行阅读答案 篇6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湖泊

【问题】

13.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3分)

A

B

C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参考答案】

13.C

理由:(1)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或:都是边塞诗);(2)两首诗都写出出环境的`恶劣;(3)两首诗都有“雪”这个意象;(4)两首诗都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昂扬坚定的精神风貌;(5)两首诗都表现了将士们必胜的英雄气槪。

《从军行》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1、认识3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2、结合注释,借助课外资料和工具书,通过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同学们,中华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伴有战争相随,无论是哪个朝代都留下了战争的刀光剑影,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出示视频课件)2.让学生说感受。

3.这些场面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印迹,描写战争的诗歌也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从军行》。齐读课题。

二、新课讲授:

1、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么?(王昌龄)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你对王昌龄了解多少?

(学生介绍王昌龄,师补充)

2、看来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学习,拿起手中的诗读一读,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把诗读通顺。

3、再读诗(出示课件),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4、解诗意。

(1)同学们,古诗中有很多场面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去再现当时场景,这是理解古诗意的重要方法。板书:想象

(2)再读诗,结合注释,同桌合作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同学们诗意理解的可真好!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释,查字典等)

(4)查字典是一个很少的方法,出示课件“终”你认为“终”字在本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5、悟诗情 前两行

(1)王昌龄擅长以景喻情,读前两行诗,作者写到了哪几个地方?出示课件,介绍这几个地方并解说。

(2)通过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边塞什么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再读诗的前两行,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当时边塞环境的荒凉,艰苦?(3)此时此刻,守在玉门关的将士们会想些什么?(4)赶紧带着你体会的感情读一读诗的前两行。后两行

(1)王昌龄的借景抒情更加衬托了战士们孤寂的心情,然而他们一旦听见战斗的号角,将会一跃而起,冲锋陷阵,保家卫国,来,男生,齐读后两行。

(2)闭上眼睛,你都听到了什么?你仿佛都看见了什么?(出示视频)(3)带着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心境,谁再来读一读?

(4)这位同学度的可真是慷慨激昂啊!老师注意你读的时候“穿”字加重的读音,为什么?百战是什么意思?

(5)是啊,战争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塞之荒凉,这七个字概括无疑,面对艰苦的环境,惨烈的战斗,会令很多人望而生畏,然而这些将士们却发出了深沉的誓言。齐读最后一行。

(6)他们是不想回家么?那在这里为什么终不还呢?(7)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读出了什么?(坚定)

(8)举其他的不同风格的诗句,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读这三句话,你读出了坚定么?再次回到古诗,你为什么读最后一句的时候,读出了坚定?是通过那个词,哪个字?(终字),像这样的字或词就是“诗眼”,诗眼是诗的灵魂,通过诗眼,我们可以走进诗的情境,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再读诗的最后一行,读出坚定。

(9)不够坚定(生再读),不够豪迈。(生再读)。

(10)就么两行诗,我仿佛看见了身经百战的战士们,读后两行。我仿佛看见了冲锋陷阵的将领,再读。

(11)这是沉甸甸的承诺啊!让我们坚定一个战士的誓言,再有感情的读后两行。

6、整体理解

(1)大漠百战,金甲易穿,生命可抛,但是将士们报效祖国的意志却不会减!让我们再次走进边塞战场,自己练读。

(2)同学们的朗读,真是慷慨激昂啊!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吟诵,再次体会诗人豪迈的情怀。(师起头)

7、生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8、诗歌鉴赏。从这首诗中,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王昌龄豪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这在他的《从军行》第5首和第6首诗中也有所体现,生自读,体会诗人的情怀。

三、总结

《从军行》中经典意象 篇8

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人的中坚力量,素来被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搭乘着时间的巨轮,我们一路聆听历朝诗歌的余音,来到“霓裳羽衣”的盛唐和“诗歌黄金时代”的盛唐。“霓裳羽衣”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远去,千古诗歌却依然散发着盛唐的绝世繁华。然纵观盛唐诗歌,唯有边塞诗歌最能表现“盛唐之音”。无论是那“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还是那“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都透露着雄健奔放的气势,表现出激昂慷慨的精神。边塞诗派虽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但作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代表诗人,他的《从军行》、《出塞》组诗都堪称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诗歌意象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意象的产生, 是诗人的主观心态与大自然客体密切契合的结果, 是主观精神的具体感性的外在形态, 而具体感性形态表现出诗人要表达的主体的思想感情。意象有着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内容。简言之, 意象就是以可感性语词为语言外壳的主客观复合体。唐代边塞诗人们在创作边塞诗时, 不管自己有无边塞生活经历,都能够以多姿多彩的地域风光, 形形色色的民族风情为其诗歌的意象群, 进而反映征人的生活与感情, 使得边塞诗呈现出独具的风貌, 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而王昌龄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写边塞情境,一组《从军行》诗选取边塞独有的意象,道尽边塞的万般风情,下面简单欣赏《从军行》中的几个经典意象。

一 、月的意象

自古以来,诗人就喜欢用“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是寄托思念故人之情,或者表达离别之情等等。情感因“月”而生, 又被诗人赋之于“月”, 使“月”具有了人的种种情感。但是人们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感觉, 是因为主体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不同。久而久之“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诗人最喜欢使用的意象。虽然月的“悲愁哀怨”不过折射了诗人的悲愁哀怨, 却蕴含着深深的生命之痛, 蕴含着无数征人思妇痛彻肺腑的哀思,“深情苦恨, 襞积重重, 使人测之无端, 玩之无尽”(陆时雍《诗镜总论》)。

在《从军行》中,“月”的意象多次被用到,例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二),就其本身说,它展示给我们的是边境夜晚的一种和平宁静的景象。而边境的和平宁静却是戍卒们用自我牺牲、忠于戍边职守所换取来的, 进而不能不使人想到, 此时此刻万里之外的家中亲人(其中当然包括“金闺”中的妻子,)能够安安稳稳地入进休息状态, 以消除一天劳碌后的疲乏, 这不正是对戍边征夫“ 别情” 、“ 边愁” 的一种最好的回报吗?从而,也更加衬托出出征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而《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由于得到了圣上的赏识与肯定,被委以重任,心里相当的`高兴,兴奋之情洋溢于表。因此,一路狂奔,一路轻快,就连那“月”儿今晚都是格外的圆。此情此景,仿佛也只有一轮圆月方可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是月满心满,原来月圆只是为“我”而圆。

二、胡乐的意象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一)戍边将士远离中原, 深入胡地, 看的是胡风, 听的是胡音, 孤独之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乐为心声,最能表达心情、最动人心弦的当然是“伤离别”、“感物怀归”的《关山月》等曲调了。在《关山月》的感染下, 有边城游子的悲愁, 有三军将士的泪水, 有征人的乡情, 也有思妇的愁苦, 这样的感受都限定在音乐的流淌中。诗中不直接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而《从军行》不仅这一处用到胡乐的意象,“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也让人意味寻长。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哪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抛家弃子?“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久远的情感内容。

三、孤城的意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其二)青海湖上空,长云横过;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点出了戍边将士对自己所担负的重大的责任感。环顾孤城周围,是寒冷的雪山、荒凉的戈壁,无不透出荒凉感,孤城也就被赋予了孤寂、凄凉的意境,成为一个悲壮的意象。“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从军行》其三)同样,边陲小城,叶枯黄欲落,日落时起风沙的古战场,让人怎么不感觉到凄凉,让人怎么不想逃离。接下来就是惨烈的战斗,以及战斗停歇后的惨不忍睹的画面……孤独的边关小城,就意味着侵略、掠夺与抵抗战争的绞肉机,人们时刻都绷紧了心弦,一不小心就要告别世界。特殊的地理意义,让孤城成为诗人描摹的一个肃杀、萧索以及悲壮的意象。

通过对王昌龄《从军行》的经典意象的赏析做简单的研究,我认为王昌龄是一个在诗的意象经营方面的天才,不愧为唐代的“七绝圣手”。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将意象的选取、运用经营得精巧绝伦,堪称诗家典范。

【李颀——《古从军行》】推荐阅读:

望秦川唐 李颀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06-04

上一篇:五村工作队事迹下一篇:正当梅花开放时写景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