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的读后感

2024-08-28

梁家河的读后感(共12篇)

梁家河的读后感 篇1

【《梁家河》读后感】永远的梁家河

畅言人 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

昨天公司党委给所有的干部党团员发放了一本书叫做《梁家河》,主要讲述的是总书记在陕西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报纸上说,5月21日陕西省委中心组集体围绕《梁家河》一书进行交流研讨时,常委们一致认为:梁家河有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中华复兴的梦想,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

原本想闲了抽时间看看,可看了报纸上的报导,就忍不住“日夜兼程”的看看,快速通读完后很多地方感同身受。我虽然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在很短的时期内感受过陕北的“苦”“乐”滋味。我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生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接界的地方,我家属于渭南地区,我外婆家属于延安地区。因为是长孙和长外孙,所以小的时候就经常被大人们当做宝贝疙瘩这几天在我家,那几天在外婆家,以至于我外婆经常说我们家的老头子(我爷爷)不愿意叫他孙子去她们家,可外婆照样过一段时间还是要把我接到她们家。

小时候我感觉陕北还不错,至少那个叫做黄龙山的陕北小村子还不错,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从我们家到外婆家大约要走十五里路,那时候外公外婆还比较年轻,基本上是背着我,架着我去她们家的,外公每次把我放在他们家炕上,气喘吁吁的说我这娃难伺候得很,抱着嫌勒,背着嫌咯,架在脖子上闲高。那时候我才不管外公怎么说呢,因为外婆早就把一碗甜甜糖水端到我跟前了,大口的喝下去真是美极了。那时候人穷,到谁家能有一碗糖水就算是最高规格的接待了。就像我不高兴的时候,他们给我一个糖瓶子,一根筷子,用筷子蘸着糖哄我。

我至现在都不太喜欢吃土豆,当地人叫洋芋。那时候外婆她们那个片地方因为干旱和土质的原因盛产洋芋,所以洋芋既是主食又是菜,有可多种做法。整个的洋芋可以蒸、煮、烤,可以切丝炒菜,可以和面和在一起烙饼子,也可以凉拌或者做成麦饭。因为粮食不够吃,所以大家就变着花样吃洋芋。早上睡在炕上,外婆就会把灶火里烤好的洋芋给我扔到炕上叫“小懒虫”吃,我的早餐基本上是在被窝吃的,吃早饭的时候会用一种叫做炭勺的炒菜器具炒一小份洋芋丝,倒在很小的洋瓷盘里,那时候炒菜就是淋几滴油,(那时候的油很金贵,好一点的家庭会用这个月吃了多少油来表示日子好),但不管怎么吃它还是洋芋,吃多了就吃厌烦了。很小的洋芋就在锅里煮到洋芋皮裂开,然后倒在盆里用木棍捣成泥状喂猪吃,所以我现在看到小土豆炖排骨,我经常说,过去这土豆我们都是喂猪的,多数时候会惹来一脸的惊诧。

陕北的小吃很多,金银馒头就是一种,粮食不够吃,就是用白面和玉米面蒸的馍,还有钢丝饸烙,其实就是玉米面压的很劲道的饸烙,吃多了也不好吃,还有软糜子饼,还有用红薯粉或者洋芋粉做的凉粉等等。

陕北很多地方是缺水的,《梁家河》一书中说到的挑水,当地人叫做担水。有一年放暑假我也主动的加入担水的行列,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沟里担水,村里的老老少少到沟里一个山泉畔排队担水,早上刚起来水质很清澈,能看见泉底的水草。外婆怕我不会用水担,就给水担上穿了一只棉套袖(陕北人冬天防手腕冻的),我挑着一担水摇摇晃晃的跟在队伍里,慢慢的就落在了后面,去沟里的山路崎岖不平,只有上了沟坡才有平处可以歇脚,可是我不行,累的实在走不动,肩膀也被水担磨红肿了,在半坡上休息,还必须让水担吃上劲,因为地面不平,水桶一半悬空,要保持平衡,否则水就会流出来。就这样走走歇歇总算把水担回去了,到家里也只剩下多半桶了,半路上遇到人家返二趟的就感觉很丢人。山里人很朴实,有的笑着点点头,有的鼓励我说慢慢走,步子要稳,要不然水就漾出来了。就这多半桶水让外公外婆高兴了好长时间,见人就说,我娃长大了,能担水了。

正如《梁家河》里所说的那样,陕北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很多人病了就是扛着,或者用土办法自己治,我都记得有些小孩子晚上不停地哭,他们就写:“天皇皇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贴在村子人容易看到经过的地方,现在谁都知道肯定是孩子哪里不舒服。我的舅舅也就是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里殁的,其实就是拉痢疾脱水把命要了,等感觉人没有力气,起不了炕,送到乡上卫生院已经晚了。

陕北人很淳朴,很厚道,也老实。用路不拾遗形容那个小村子的人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们就把猪啊羊啊什么的养在大门外,也没有人偷,有时候鸡下蛋下到邻居家院子,他们都会给主人家送回来,村里人去地里干活根本不锁门,害怕牲畜跑院里就在门栓上插个树棍棍就可以了。谁家来亲戚了,邻家会把他们家种的菜送一些,让给客人变饭(就是做好吃的)。谁家有人生病了,她们会用手绢包几个鸡蛋送来看望,或者买一斤白糖或者一把挂面。

外婆家的村子有个小的集会,每月阴历逢4和7过会,周边各村的人都来上会,基本上就是买土特产,布匹,交易牲口,还有卖吃的,那时候就没有假货这一说。我就曾经在集市上卖过水,2分钱和5分钱两种,2分钱的是小杯糖精水,5分钱的是大杯白糖水。卖吃的基本上是油条油糕,饸烙面皮,凉粉等当地的小吃,也有面人、糖人之类的。我最喜欢看的是买卖牲口,当地人不谈价,而是由经纪(就是现在的中间人)把手伸到对方的袖子里捏价钱,我感觉很神奇,摇摇头,点点头,两面就捏合适了,生意就谈妥了。

其实陕北的有些山上有很多宝贝,不纯粹是光秃秃的卯梁,我就跟村里人挖过药材,像黄芪、远志、柴胡等等,还有野酸枣仁也能入药,交给药材店卖钱。晚上拿着手电逮蝎子,蝎子是很贵的,论两卖,一两好几十元呢,不过很不好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政策活了,自留地承包地,小商小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回去看到的是一排排的青砖瓦房,甚至是平房或者二层小楼,陕北人的观念变了,不再认为土窑洞冬暖夏凉是最好的,喜欢住窑洞的也盖成了砖窑、石窑。到处绿茵成林、瓜果飘香、水泥路柏油路、通村客车、各家门口不是小轿车就是农用车,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漂亮的村委会、健身场,父老乡亲,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也跳起了广场舞。

习总书记说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其实陕北有很多地方和梁家河很像,我想总书记说的大学问,应该是陕北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地方,敢于和天斗和地斗,用自己艰苦的劳作,坚忍不拔的精神,经过长期的奋斗实现了“陕北小江南”的再造;应该是陕北人民在解放后依然保持了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把原有的淳朴民风融入到了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中去,甚至激发到中国梦的实现之中去;应该是陕北人民保持和发扬永不褪色的延安精神,始终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畅言人)

梁家河的梦 篇2

这片神奇的土地,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蕴育了多情的故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穷不过的庄稼汉们,在日月煎熬中,骨子里流淌着英雄的血液,凝聚着英雄的气概,无情与艰难总摧不垮那不屈的脊梁。从北魏年间多民族汇聚中,这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豪气的陕北男人和似水的陕北女人唱着信天游,走过了一道道山梁……

“陕北是个好地方。”在离开陕北时,毛泽东望着这块他在困境中生活了十三年的土地,望着这块厚土荡歌的第二故乡,说出了内心的肺腑之语。李子洲、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大批这块土地成长起来的热血男儿们在生于斯、死于斯的黄土高原上,成为永恒的雕像。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大批城市青年怀揣着梦想投入了生活苦焦的黄土高原,与庄稼汉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泪水和汗水浇灌着这块土地……

习近平,一个十五六岁的娃娃,走进了父辈抛洒热血的高原,在延川县一个叫梁家河的小山村落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了巧克力,没有了牛奶和鸡蛋,没有了糖果,也没有了父爱和母爱般的关心和教诲,一个刚刚懂事的小大人就成了挣公分的扛硬劳力,自己打粮,自己做饭,自己砍柴,一切都是他人生经历当中的第一次……走惯了城市柏油马路的人,却要脚踩在黄土里刨食,上山下洼,泥里踩,水里泡,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都要学习。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种地、种菜、养牛、养猪、养鸡,煤油灯下的学习日日进行,连女人缝衣补烂都要学会和操作。再有本事的人,在沉寂的生活中也要低头适应,适应,成了生存的门槛。

文化在这里成了庄户人的向往,有文化的人成了百姓们心中的“神”。因为改变这个世界和生存环境不仅仅是有生命力的人,是有文化的人,是有抱负的人,是用知识来改变贫穷和命运的人。从男女改厕,从刷牙洗澡,从记日记,写笔记,从沼气能源生活做饭、养猪、养鸡、栽果树,从打坎造地,从修石窑和办村办企业,生活中的改变是人性的升华——他,依靠人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百姓把他当成亲人,他视百姓为父母。众乡亲们拥戴他当了村支书,“当家人”的感觉使他掂出了民心的分量。

山里人总盼好光景,好光景不会从天而降,苦熬苦挣、流血流汗、顶天立地,才能开天辟地。习近平凭着真心和决心,带领乡亲们在七年时间里创造了许多奇迹,改变了山里的一切,在即将离开梁家河的那段日子里,习近平的内心充满着感激、踏实、欣慰。感激的是梁家河使他收获了人生的初心、百姓的智慧、人间的大爱,见证了梁家河的变化。欣慰的是,梁家河人走上了一条通向富裕的金光大道,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变富了,梦想定会实现!

望着土窑洞变石窑洞,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打的坎长出了好庄稼,果树、枣树载满了山,牛羊满圈,沼气能源实现了电灯照明、气灶做饭,循环经济改变了落后与贫穷,拖拉机等现代农业机械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习近平笑了,笑得是那样甜。这一刻,他非常高兴。从那张离别上大学的合影中,我能看出习近平对梁家河的七年是自豪的,更是欣慰的,百姓是感激的。

离开梁家河之后,习近平放不下村里的乡亲们,曾经几次回乡,给残疾人治病,看望村支书,看望众乡亲,主动与乡亲们每家每户合影,因为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中国梦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波澜,梁家河的梦在总书记的牵挂下实现了,这个小山村成了中国农村由穷变富的缩影,是精准扶贫的缩影。

责任编辑:蒋建伟

梁家河的读后感1000字 篇3

1.喜欢读书,充满对知识的渴望

书中讲到,习近平在梁家河知青的岁月,从北京特意带了两箱书到延安,在那个年代,下乡当知青是去吃苦的,没有功夫去读圣贤书。这在当时很多村民都不理解,但就是因为这些书,成为了他融入当地小伙伴的敲门砖,书中的内容给村里的娃娃们走向美好前程的向导。读书带来很多快乐,从书中收到启发,通过读书开拓思维,正是这些书籍给梁家河带来很多新的思路。

习近平回忆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他在乡村教师那儿惊喜地发现了《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和明清时代的课本;从退伍军人那里借到了《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他还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事实上,他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书就不少。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母亲》等,看完这些书,他并不知足。习近平曾在采访时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其实,习近平无形中也教了梁家河很多东西。

2.融入群众,敢于吃苦

当年的陕北乃至全中国生产力落后,劳动基本上全靠“使蛮力”,生产工具落后,也没有劳保用品。在打坝造田时,没有手套保护,习近平和老乡一样,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还得照旧干,泡磨破了就开始流血,直到后来手上磨出了老茧。我们很难把这样的劳动场面与一个插队的稚嫩知青联系起来,但这就是年轻时的习近平。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刚融化,气温依然很低。当时习近平在寨子沟打水坠坝,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最忙时要从清晨干到深夜。人们对干活不“撒奸儿”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

当时的陕北窑洞里,不仅有虱子、跳蚤、老鼠、蝎子,甚至还有蛇出没。露天厕所,夏天有蚊蝇,冬天寒风刺骨。贫瘠的土壤,干旱的气候,落后的“老镢头”、没有弹性的木扁担,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粮食不够吃,柴火经不住烧。在极饿极馋的寒冬腊月,习近平和他的小伙伴生吃过猪肉。就是这么苦,习近平都曾经做好长期在梁家河生活的准备。

《梁家河》读后感 篇4

《梁家河》是一本纪实文学,讲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阅历,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梁家河精神。而我心目中的“梁家河”就是如何将这种精神发扬和继承。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习总书记和其他知青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理想追求。

每个人的青春经历都不同,但都类同,如何把握青春?坚定信念?习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教育课。它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引发人们深思,启迪人们成长,震撼我们的心灵,洗礼我们的精神。

他的经历,虽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他的故事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我们,照亮着我们把激昂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

他经历的岁月,也是我们共产党由曲折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只有经历这一段岁月,才能让经历的人,更加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才能让后来人,以史为鉴明得失。他们那一代人绽放青春光芒的奋斗史和充溢真理光辉的精神宝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它,可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众人口述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这种精神,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

梁家河读后感 篇5

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梁家河》这本书,感受颇多,从内心上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里面很多精典的语言和实实在在的事例,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总书记卓越的领导才能、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真挚为民的情怀。正如他在接受《我是延安人》栏目专访时回忆插队岁月:“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1969年,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先后闯过了跳蚤关、饮食观、劳动观、思想观,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梁家河迎来巨变,而这正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启示我们:唯有奋斗,才能不负芳华;唯有奋斗,方可梦想成真,奋斗需有处变不惊的定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初到梁家河,巨大的生活落差及迷茫、苦闷等精神压力席卷而来,历经短时的彷徨,他便决心“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于是,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成为他汲取思想养分、丰富精神世界的方式,帮当地群众兴办实事、好事成为他提升能力素养的“大练场”。在这个小村庄里,他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

奋斗需有勤学苦练的执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北京娃”到“受苦人”,从“挣工分不如妇女”到成为“种地的好把式”,再到当地百姓夸他“好后生”、干活“不撒尖”。一系列称谓的变化,源于他“不服输”的劲头,是他勤学苦练,能力得到群众认可的有力证明。前往四川取“真经”,解决技术、土壤松软、材料运送等难题,打破“沼气过不了秦岭”的论断,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克服植被、土壤、地势等不良因素影响,说服群众一块干,修建了村里老几辈人不敢想的“淤地坝”„„

奋斗需有扎根群众的智慧。我们共产党人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习近平回忆:初到梁家河,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干活随意,老百姓对他印象不好。经过家人的教导,他带着“团结观”,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经过苦干实干,成为“陕北的孩子”,百姓口中的“好人才”。即使离开梁家河四十多年,他始终惦念着梁家河和当地的父老乡亲,多次帮助村里的老乡渡过难关。

伊家河航道的综合开发利用初探 篇6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从韩庄运河航道通过疏浚恢复通航以来,京杭运河枣庄段航道上的船舶趋向于标准化、大型化,而六级航道已难以适应这一趋势,伊家河航道目前处于停航状态。与此同时,枣庄市委、市政府围绕着台儿庄运河古城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方兴未艾;南水北调工程启用在即,韩庄运河沿岸港口、造船厂等项目急需整合以确保输水水质,伊家河与韩庄运河之间河套地区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这些问题都让我们有理由从新考虑对伊家河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问题,以服务于沿岸地区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由于伊家河航道右岸多为农田,有部分散落的废弃码头和工矿设施,左岸河套地区除部分宽阔地带为又少量农田外,其余多为自然村落民居,故对其的综合开发应结合沿岸地区地理、经济的现状分区域,分航段进行。

首先,在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伊家河上主要水利、桥梁及港航设施加以改建,对现有航槽加以疏浚,将伊家河航道通航标准提升至四级以上。

其次,针对现有码头进行分类改造。对于交通便利,有宽阔自然水域,腹地资源丰富的码头,可以利用其作为港口资源整合的基础,疏浚港池,拓宽航道,提升硬件设施,提高吞吐能力。对于规模较小的码头、渡口,可将其改造成旅游专用码头,结合当地的一些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打造运河旅游特色经济。

再次,依托伊家河航道打造船舶产业园。目前京杭运河枣庄段的船舶生产企业多分布于韩庄运河两侧,焊接、喷砂等作业给运河水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造船企业分散经营,也不利于统一管理,发挥集群效应。故可以利用伊家河的重新规划,打造鲁南船舶产业园,提升枣庄船舶制造业水平和规模。

《梁家河》读后感作文 篇7

一、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始终牢记党员干部要一心为民。1969年,青年习近平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来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习总书记下乡插队时年仅十六岁,是当时“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那样一个艰苦的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切身践行着做干部一定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的宗旨。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而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群众的最大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农田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打坝大部分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建成了14座淤地坝,这么多年一直是梁家河村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开始有余粮了。1974年,习近平带领大家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铁、穿衣等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知青和村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习总书记就是这样一个心向群众、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的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善于依靠群众,做到倾听民声、广聚民智、汇集民力,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而不懈努力。我们在一个地方,不可能工作一辈子,在一个地方的服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好事。

二、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做人、当干部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待了7年,这7年他与当地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挑粪,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书中是这样描绘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那天的。“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前一天晚上,他和乡亲们拉话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得较晚。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看到这里,我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习总书记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厚重情谊。习总书记无论是回到梁家河,还是见到梁家河的人,叫出来的一个个小名,说出来的一句句陕北方言,充分体现出他对大家的深厚感情。总书记关心的,也都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情况,从中我们能看出总书记心里一直惦念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习总书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习总书记曾经有过这样的自述:“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发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的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习总书记牵挂着梁家河的每一位乡亲。1993年、20习总书记曾两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钱为其看病,他支持建设了梁家河小学和延川中学教学楼,还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寄来了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延安遭受了持续降雨灾害,总书记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害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总书记的话句句体现出他的群众意识。从你我做起,自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于没有一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很多好人,在困境中帮助我们,让我们心存感激,但是扪心自问又有几个做到了回报和答谢呢?说到这里也许我们都会感到很惭愧。所以,从今天做起,我们都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充满爱心地与人相处,收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

三、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有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逆境最能检验人的品格。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忍受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劳作、压抑的政治生活,面对重重压力,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如饥似渴地求知,更加积极地入团入党向党靠拢,为群众做成了许多实事、好事,成了各公社争抢的“好人才”。梁家河的艰难困苦没有压垮他,反而更好的磨砺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从中我们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在新年贺词中讲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句话的逻辑起点就在梁家河。没有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带领大家实干苦干,就没有梁家河人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我们应该立足自身条件,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充分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

第一书记梁家河读后感 篇8

张志雄(顺宁镇白草台村第一书记)

今年,按照县上要求,我在驻村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梁家河》一书,对我本人而言,感受深、触动大、收获多,受益匪浅,结合《梁家河》和自身一年多来的驻村实践,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就是要学习总书记的不忘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对党的忠诚、心系百姓、关心群众作为做人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驻村站位不失位,到位不越位,遵守纪律和规矩,尽职尽责,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要有公仆情怀,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全面补足精神之“钙”.以“四讲四有”、“三严三实”的标准,扎实工作,认真履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

二、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不知民需,难解民忧。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就是要介入农村全盘工作,执行好政策,落实好责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交朋友,拉家常,话发展,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把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谋事、倾力干事、多干实事,把惠及群众的切身事情做细、干实、办好;要有工作担当,责任担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理思路、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立足本职工作,抓住工作要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动真碰硬,直面困难和问题,善于化解矛盾,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党建示范引领,助推脱贫攻坚

好班子好队伍至关重要,要始终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包扶工作包什么?扶什么?心里必须有杆秤,其实质就是解民需、解民忧、解民困、共致富,而民需、民忧、民困,要用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一件一件的实事来完成,要坚持以“两联”为平台,以“三包”为抓手,步步推进,件件落实。

一是包党建,促脱贫。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要深入群众,立足实际,按照选优配强的思路,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对理想信念坚定、文化素质高、群众基础扎实、工作实绩突出的人员作为重点进行推选。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此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党员群众学习上,要采取集中与分散、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形式,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远程教育“云平台”的学习管理。按照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充分发挥“五个载体”作用,狠抓“四化建设”,严格执行村干部坐值班制度、党员固定活动日和“三会一课”制度。

二是包产业,促发展。村看村户看户,发展产业是支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就是要学习总书记的谋略和干劲,结合农村实际,协助制定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在主导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实行大户带动,小户覆盖。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培育种植、养殖等专业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在“三变改革”和乡村振兴上,要积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把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集中连片开发,建立种养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河道治理等工作纳入镇村工作的“大盘子里”,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全面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三是包扶贫,促富裕。“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白草台驻村伊始,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首先应该从了解掌握村情民意,人员结构,产业现状入手。在7户12人建档立卡户中,有种养户、五保户,也有精神病人。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政策上引导,组织帮扶干部针对所包的贫困户,进行村户走访,了解掌握情况,因户施策,因户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要进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落实长短期产业发展,增加家庭收入,早日实现脱贫。对无劳动能力、五保人员,实行政策兜底,集中供养。同时还要对漏评、错退的,进行大摸底、大排查,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人,要在思想上教育,精神上鼓励,提振他们重树生活信心,按照政策程序实现脱贫,过上美好生活。

马家河:库区村的全民总动员 篇9

一条路改变生活

40岁的王杏祥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平日繁忙的劳动,让他的腰椎出现了问题,严重时走路都困难,重活不得不由妻子完成。他们家有1.6亩地,其中1亩分布在山上,妻子一人根本忙不过来。原本就贫瘠的土地,后来基本成了荒地。

望着高高的大山,妻子无奈道:“挑一担水,歇三次也上不去。”

在马家河,像王杏祥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大多是老弱病残,上山劳动成了他们共同的难题。大量山地因无水、无路而变成荒地,村民生活更加贫困。

马家河社区人均四分地,到了汛期还会淹掉一分最好的良田,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种植蜜桃、养殖长毛兔。泥泞不堪的道路,简陋的生活,杂乱的环境,王泽洋一到马家河社区,就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

修路成为他进村后的第一要务,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村委全力配合,一些村民还要牺牲部分土地。村委干部带头把自家的树砍了,7人工作队和村民一起参与到修路大战中。

修路的前一天晚上,王泽洋几乎一夜未眠,这条寄托了全村村民梦想的上山路,感染着他。打路基、铺水泥,一道道工序进行得如火如荼,村民也跑前跑后张罗,村里热闹得像过年。

历经20多天,投资70万元直通山顶的2000米生产路修好。竣工的那天,村里来了演出队,在同样是刚修好的大舞台上演出。

一位村民说:“我要把花椒树砍了,种上桃树,有了路,往下运桃就不成问题了。”

王杏祥和妻子驾驶着机动车很快抵达自家田地,在荒废的土地上开启美好生活。

云蒙湖边的广场舞

站在山顶俯瞰,干旱的云蒙湖如一条溪流横在村侧,整个村子的大部分土地绵延在这片山上,如果没有水,桃的生长难以想象。

虽位于云蒙湖边,但由于近几年天旱,即使是汛期,湖水已有两年没有光临马家河。“过去水大的时候,湖水淹没很多良田,直接延续到村委会旁边。”村支书马洪武说。

去年7月,大旱。王泽洋和村民一起,在库底的沙滩上,顶着烈日,干了三四天,终于打出一眼井。“正好赶上桃的成熟期,需要水的时候,井打出来了,桃保住了。”马洪武说。

通过走访,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王泽洋和6位同事一起,做出一系列举措。首先是投资50万元实施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吃上了安全的自来水;为了方便出行,投资50万元进行户户通工程;投资40万元,新上两处灌溉工程,比原来多浇300亩地。投资8万元整修村办公室;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对村里的部分厕所进行了改造;针对扶贫户,投资40万元建了大型长毛兔养殖场。

村委会对面,原本是一个5米深的大坑。第一书记来了之后,投资50万元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深受村民的欢迎。

“原来想都不敢想,这个坑太大了,”马洪武说,“这个广场对我们村形象提升很大,外村的人都来跳舞。”过去到了晚上,除了看电视也没别的娱乐,现在,至少五六十个村民自发到广场跳舞。“干一天活,再累,也有很多人过来,成了一种习惯。”在明亮的广场灯下,看着村民们欢快的舞姿,王泽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梁家河的读后感 篇10

艰苦恶劣的环境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当年,习近平插队到梁家河,条件非常艰苦,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梁家河的知青旧居刘金莲女士回忆说到“他来这七年是受苦来了、受罪来了”但是习近平同志他克“五关”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克服了重重困难,办成了一件件实事。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让一位城市青年蜕变成了一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的农村好干部,结合自身,箱厂的生活固然枯燥、单调、乏味,作为一名新时代技术工作人员要以此为平台,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心中有信仰,人生才有方向。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习近平说到“15岁来到梁家河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时我坚定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同志以党的崇高信仰和“为人民办实事”的执着追求,与梁家河村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带领梁家河村民搏击贫困、艰苦创业,读后感.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拥护。作为一名技术工作人员,要时刻想着生产车间的工人,以自身的能力为工人减轻劳动强度,时刻不忘工人提出的任何问题与意见,贴近生产、贴近工人。

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600字 篇11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学问之大在于他根植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源于习仲勋红色革命传统严格的家教。习近平在前往梁家河时,随身携带着两大箱书,是村民们可以眼见的,而带来的融于血液中红色革命传统是村民们不可眼见的。

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青年习近平在昏暗的油灯下,如饥似渴的学习,在艰苦繁重的劳作中历练,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

在生活中“从不抱怨、不诉苦、很坚强,见识多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为人很实在。”理论上的认知,指导着习近平在知青岁月中开拓创新、快速成长,立下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志向,继而在持续的实践中又进一步将理论认知愈来愈趋于完美,与梁家河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这种理论认知,实践于一村,便为全村人民服务,可使一村欣欣向荣;实践于一县,便为全县人民服务,使一县飞速发展;实践于一国,便与全国人民血脉相连,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硕成果,并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智慧支持。

梁家辉:惟演是贤 篇12

一个Tony在塑造角色时,带着浓厚的个人气质,而另外一个,则深深地隐匿在角色后面,让你觉得似幻还真。

近些年来,在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上,梁家辉似乎越走越远,而在他最近出演的两部电影中,他一直流连在冰封的北国,一部是刚刚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智取威虎山》,另外一部,是将于4月15日上映的导演徐伟的《冰河追凶》。

极度寒冷

在新片《冰河追凶》中,梁家辉演一个警察。

一个身处东北小城,空有一身才华本领,却满肚子不合时宜的老警察。

剧本中对于角色的前因后果并没有具体的交待,但他却自己给角色连缀上这样的前世今生:他是广东人,早年间因为爱情或者其他,从南国落户到此,虽然生活习惯上与一般东北人无异,但一口浓重的广式普通话却是改不了的。

他的命运并不够幸运,后来,爱情没了,妻子走了,唯一的女儿与自己也并不亲厚,即将要去投奔大洋彼岸的前妻。

在这部电影中,梁家辉体会到的是彻头彻尾极致的寒冷。

他此前去过南极,但那时候是南极的夏天,拍摄这部电影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却是天寒地冻的严冬,零下四十度也是稀松平常。

有一个镜头,梁家辉躺在结冰的湖面上,角色的设定是刚刚从冰湖中爬上来,摄影师远远拉开镜头,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一大片飘雪的冰湖,和躺在冰面上的几个小点的人。梁家辉知道即便隔着远远的距离,穿着冰湿的衣服与干爽之间,还是会在画面上产生差异,于是他开始往身上浇冰水,然后又继续在冰面上躺了五六分钟。

他几乎是剧组里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人。连导演也是初执导筒,但梁家辉似乎没有想过如何在一群年轻人当中得过且过,“其实我希望给大家做一次示范,然后他们以后再遇到同样的环境就知道应该怎样做,当然你也可以看完就算了,我不强求。”梁家辉笑着补充,那姿态有一点像一个宽容的父亲。

很多年前,梁家辉曾经给自己的人生下过一个注解:平步青云,善感多愁,幻想童年,婚姻如戏,虚伪情人,无奈人生,惟演是贤。

今天他依然说,这句话没有变过,但在我们看来,前面的几句似乎有点戏虐,唯有最后一句,依然笃定。

流金岁月

梁家辉对于世界的最初印象,来自于旧时代的电影院。

他的妈妈是香港乐声戏院的电话接线员,才八个月大,他就被妈妈提在摇篮里,带进电影院中,一直到上小学之前,他都是那里的常客。

那座旧戏院就在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旁边,现在已经消失不见,被一座现代大厦取代。但在半世纪以前,那却是一座充满了奇幻光影的乐土。

记忆里的各式物体,都带着一种不合比例的巨大。那时,乐声戏院在香港专司放映“首轮西片”,仰起头,就看见一幕由六块幕布拼合起的硕大海报,好莱坞明星的脸上,有着毛茸茸的眼睛和湿漉漉的红唇,几个俗怆却艳光浮动的中文字点缀旁边:美人如玉剑如虹。

“小时候电影院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很多。”今天的他回忆说。

因为妈妈要工作,而且接线间又满是电线杂物,有时候,她就把梁家辉放在女厕所里,他甚至还记得那个穿着白衣黑裤梳着长辫子的广东阿妈,在里面悉悉索索地叠厕纸。电影开始前,穿着旗袍、画着细细眉毛的女人们陆续走进来,她就一张张递给她们。

凡俗的人间与浮华的光影,就在同一时间诡异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对于人世最初的记忆。

甚至,幼年的梁家辉,还在这里体会到繁华与落寞间仅隔一线的距离。

“有时候下午场的电影放完了,晚场还没开始,中间有一个钟的时间,我可以留在一间空荡荡的电影院中。”

他坐在最后一排,头顶上是关闭着的放映机,刚刚这里还充满着鬓影衣香,而过不了多久,这里又是一片喧嚣,但此刻,只有寂静。

“我就对着空荡荡的一片座位,只有四个角落的出口有光亮,绿灯一闪一闪,写着‘EXIT。”

很多年以后,梁家辉去南极,他坐在船上,面对着眼前一块硕大的、缓缓移动着的冰山,他又有了类似的感受。

仿佛茫茫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那种感觉,让他觉得孤独,同时也很放松。

小时候的梁家辉,并不算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他很内敛,但很喜欢幻想。

家在一幢老式的骑楼中,带一个露台,楼下是窄窄的电车道。

他就蹲在露台上,看下面的行人和街道,看缓缓驶来的叮当车,放下一批人,又带走一拨人,来来去去的,想象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我还会找一个人‘盯,叮当车很慢的,每到一站,都要停一分多钟,我就随便找一个人,看着他的背影,然后不到一分钟,他一定会回头看,每次都很准。”

“我不知道这种感觉叫什么,也许是潜意识里的意志力,从那以后我开始相信,只要一个人专注地想一个事情,你的意志力和脑电波就会传达过去。”

即便后来成了演员,他的秘诀,无非也是这样:“我很相信我自己的意志力,我只要专注,在一个角色里头,不要想太多,去设计这个,设计那个,我也不要想着怎样去让观众哭或者笑,只是专注意志力在角色里,我就会变成那个人。”

对于很多热衷观看港片的观众来说,上世纪90年代,无异于一段黄金岁月,那些并不够精致的影像,里面充满了青春、热血,无厘头的笑话与荡气回肠的英雄美人,以及古意盎然的粤语歌,今天看来,仍旧显得足够迷人。

但对于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那个时代,也许并不算一个好时候,或者说,能够平安地匆匆度过,已然是壮举,他们来不及回味是好还是坏。

曾经,梁家辉把那段岁月形容为香港电影的“黑暗时期”,而关于那些黑帮介入电影,用枪顶着某明星的脑袋强迫其拍片的影影绰绰的传闻,他也未置可否。但如今再问起他关于那段时光的印象,只剩下忙与累。

从1992年到1995年,大约有三年多的时间,梁家辉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在最忙碌的一年,他拍了十三部电影,从此江湖上有了“梁十三”的绰号。

“一天跑三个组,三个不一样的角色,等于每一天我要‘穿越三次。”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最忙的时候,每天的睡眠时间是45分钟,在车上睡。快到他出场,制片会提前来叫醒,手里拎着一个冰桶,里面放一块浸湿的毛巾。

用冰水抹一把脸,然后在混沌状态下去补妆,制片助理把剧本递过来,上面标注着即将要进行拍摄的场次,然后他对着镜子深呼一口气,好,知道了,拍!

“我经常会陷入梦和现实不分的状态,我以为我回家了,结果旁边人都在喊‘家辉哥,我就会恍惚,咦?我怎么还在这个片场?”

梁家辉甚至在那段岁月里,提前体会了一种类似“中年危机”的感觉,那时候,他的双胞胎女儿刚刚出生,他要肩负起一个家的责任,而种种外界因素,又迫使他不能停下脚步,他来不及去探究眼前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只能继续向前走,不回头。

白天,跟王家卫拍《东邪西毒》,没有故事,没有剧本,人物也在变来变去,“昨天导演告诉我,东邪啊,你要喝酒,你历尽沧桑想要忘记一切。然后第二天,你突然发现,东邪成了一个风流倜傥的情人,而那个一身沧桑的江湖人变成了张国荣演的西毒了。”梁家辉回忆。

晚上,转战刘镇伟的《东成西就》剧组,梁家辉与张国荣又要穿着鲜艳的古装丝绸衣服,被打扮成两只花蝴蝶,载歌载舞地演着一曲《双飞燕》。

剧情设置是女扮男装的梁家辉将张国荣灌醉,诱惑他开口说出“我爱你”,帮助自己得道成仙,剧中的梁家辉戴着高高的、厚重的古装发髻,由于太重,他每每跳上两步,发髻就掉下来一块,“折腾了很多次,头疼得厉害,后来我就干脆挂上一块纱巾,边跳边甩头发……”

歌词是张国荣根据粤曲小调所编,“美婵娟,千载难见,兰麝香气使我极晕眩……”梁家辉与张国荣就在一片晕眩中手拉手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演着戏,“我们俩演得超认真,结果旁边工作人员笑得停不下来,他们拿机器的手就一直抖啊抖,完全拍不下去。”梁家辉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

就在那一片奔波中,反而磨炼出了梁家辉的演技,“每天就是那样不停地训练训练训练,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逼着你去塑造完全不同的角色。”

家山北望

走过港片岁月的梁家辉,看上去,似乎并没有经历过“北上”后“水土不服”的痛楚,与香港的“我城”概念相比,他同样也愿意去思考更多的“家国”情怀。

1982年,梁家辉第一次来到北京,拍李翰祥导演的《垂帘听政》与《火烧圆明园》。

在此之前,他几乎从未离开过香港,北方广袤却略显荒芜的土地让他颇感新奇。

老旧的北京城也让他觉得有趣,他看到满街骑自行车,穿着蓝制服、白衬衣领子翻在外面的人们,也第一次看到了飘飞的雪花,落在了紫禁城的红墙上,然后又在地上堆积起薄薄的一层,踩上去嘎吱嘎吱响。

他们在故宫里实景拍摄,没有游人,眼前的景致华丽、厚重,又有一点颓靡的柔媚。而剃去头发的梁家辉扮相清秀,确实很像历史上那个壮志未酬的孱弱皇帝。

日日在紫禁城里拍片,他甚至还真的坐上了太和殿的龙椅,“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皇帝都会坐得直直的,因为椅子的靠背有一个顶出来的木质龙头,让你不得不挺直了啊。”

那时候,整个剧组,算上梁家辉只有四个香港本土人,另外三个是不善言辞的灯光师,“我们那时候的普通话水准极差,说一句,你好,请给我一杯牛奶,几乎没有人听得懂。”因为年轻和好奇,梁家辉开始和那片相对陌生的土地和操着不同口音的同胞们打起交道,等到再拍完电影回到香港,他讲着一口标准的“广普”,甚至让香港电影界以为眼前这个单眼皮、模样清俊的小伙子是李翰祥导演刚挖掘出来的大陆新秀。

李翰祥不仅手把手教梁家辉演戏,还引领他认识了整个电影创作与制作的流程。

在北京拍片的那段时间内,梁家辉四点起床,然后到李翰祥的房间里拿当天拍摄的剧本,重新抄一遍,复印好,塞到每个人的门里。然后再拿着导演开好的道具单,交代给道具房,此时天已经亮了,他再挨个敲演员的房门,“刘晓庆!该起床化妆了啊!”

拍完戏没事干的时间,梁家辉就跑到导演房间里,看他怎么剪片子,李翰祥剪下来的胶片,随手就挂在梁家辉身上,挂满了以后,导演头也不抬,吩咐说,“Tony,给我刘晓庆那个34A的镜头。”梁家辉就举直了胳膊,把胶片送到他面前。

在北京的那段岁月,梁家辉还体验过老式的绿皮火车,“导演让我和一个副导演一起去承德避暑山庄看景,坐了八个小时的硬座,那么窄的一点点地方。”车上挤满了人、行李以及农民的鸡笼,“副导演给了我一个大的搪瓷缸子,里面可以随时灌热水,他打起盹睡着了,我喝着水,还觉得挺舒服。”

但水喝多了,就得挤出去上厕所,回来以后发现,座位没了,四处都是人,连两座车厢的连接处,也找不到一点空余位置,“我就只好站着,把两只脚小心放置在一大堆鸡笼中间。后来下了车,整个人都要虚脱了。”梁家辉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如今讲起这段往事,梁家辉依旧觉得很好笑,但并不是出于对贫穷的猎奇心理,更多的是对于一种经历与未知生活方式的探究。十年之后,梁家辉甚至把这段挤绿皮火车的经历放在根据钟阿城小说改编、严浩导演、他本人参与编剧的电影《棋王》中,在那部电影里,他饰演一个身处文革漩涡中,却懵懂不自知一心只有下棋的“棋痴”。身穿军绿色外套,戴着老式大框塑胶眼镜的梁家辉,在乱世的火车上,聚精会神地扫荡着一缸子米饭,演技之逼真,几乎像是历史上刚刚撕下的泛黄一页。

今日,梁家辉喜欢把他的“家国情结”归结于早年来北京拍戏的经历,那段时光,似乎开启了一个年轻人从一座茫茫独立于海中的小岛,放眼到更广阔历史情境的心胸,他甚至也喜欢在电影中探究历史,并问自己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会经历那么多战争?为什么要自己人打自己人?为什么要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他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去寻找香港课本上自近代以来就戛然而止的历史。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梁家辉对于中国的概念,怀着一种相对“痛苦”的“爱”,他并不能够理解和明白很多问题与现象,但却在茫然中,企图抓住更多的归属与认同感。他喜欢演那种表现苍茫大时代的电影,并在那些漂泊于乱世的人们身上,寻找着问题的答案。《爱在他乡的季节》《南京的基督》《何日君再来》……都曾让他心有戚戚焉,他还在《建国大业》中露过脸,在《太行山上》演过八路军,甚至,梁家辉还演过一部主旋律电影,讲述一位乡村教师四十年人生经历的《我的教师生涯》,目的是“我想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讨厌主旋律题材”。

夕阳之歌

梁家辉并不是一个怀旧的人。

过去不论是光明抑或黑暗,阳光灿烂或者布满乌云,他都显得足够洒脱淡漠,“我不会刻意地去怀旧,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回头,想以前的事儿,我关注的点在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我整个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以后应该怎么样进行,我要向前走。”

如今他的大部分事业主要放在大陆,偶尔想起港片时代的老朋友们,他也会显得有点寂寞,“朝伟每年拍一两部,曼玉也不拍了,王祖贤就归隐了,青霞出自传了,估计是不会复出的了……”他兀自念叨着。

前几年,梁家辉在一个电影节上遇到一位韩国导演,他对梁家辉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拍电影吗?就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太多你演的香港电影。”

有时候,在路上,梁家辉也会遇到行人对他喊,“段王爷!”或者:“任因久!”他很开心,“因为他们记住的是角色,而不是我的名字,这说明我演得成功。”

在那些角色中,梁家辉隐藏得很深,我们几乎很难分辨出哪些是角色说的,而哪些是梁家辉的心里话。

周淮安在《新龙门客栈》里举起一杯烈酒,“为这没名没姓的时代干一杯!”

周朝先在《黑金》里霸气外露:“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神神道道的段王爷在《东成西就》里寻觅着真心人,“你可以对我说一句‘我爱你吗?”

而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又把玛格丽特·杜拉斯那句“他就在那儿,远远地坐在车后,那隐隐约约可见的身影,纹风不动,心如粉碎”形容得那么让人肝肠寸断。

事实上,“向前看”之外的梁家辉很细腻,他甚至还在无戏可拍的日子里,在香港《文汇报》写专栏,没有一丁点关于水银灯下的生活,他写一场大雨,一片落叶,还有花开的烦恼和叶落的惆怅,文笔相当细腻,像那种“五四”时代的笔调。

他的家庭生活,经过媒体略微包装过之后,也是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曼妙童话,媒体比对过几张照片,在老照片中,梁家辉的太太江嘉年穿着白婚纱或者旗袍,涂着桃红色的唇膏,与他站在一起,确实一对璧人;但现在的照片,她花白头发,身材走样,面容浮肿,他们的手依然紧紧握在一起。

梁家辉并不承认童话,“你们看到各种传言,觉得我是一个超好的老公和老爸,但坦白讲,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状况和问题,大家都不清楚,只看到表面上的一些,帮我慢慢一点点粉刷我这个人,变成很多观众中的完美,其实我经历过很多,在生活里也经历过很多问题,和太太之间,和小孩之间,和亲人朋友之间,只不过及时解决了,没有被别人挖出来。”

现在的他活得很素淡,拍片之余,就在家里给垃圾分类,种花养草。而在采访中,关于自己的问题,他回答得真诚且毫无保留,而一旦涉其他人,他都会模糊处理。

在近期的一次电视采访中,主持人问梁家辉,你最近一次流泪是什么时候,他答,是在一个朋友的纪念演唱会上,但他不肯说出那个朋友的名字,因为希望不要打搅到她。

但事实上,我们都能够猜到,那个朋友与他一起主演了两部电影,分别叫做《夕阳之歌》与《何日君再来》。

它们都讲述了在动荡大时代中,人们是如何相聚又别离。

还有人问他,你是一个愿意宣泄情绪的人吗?

梁家辉回答:在没人看见的时候。

这回答,不由让人想起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一个人背部中箭,别人带着点好奇的心理问他,疼不疼,中箭的人答:只有在我笑的时候。

是啊,关于很多过去的故事,我们确实还在意犹未尽,但那些故事其实早已经说完了。

曾经经历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他也许还记得,但那只是偶尔出神的片段。“有时候想起来,你会很满足,但反正都已经过去了,过去那么多年了。”

上一篇:保健老师培训小结下一篇:爱情励志话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