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面试《物流说课稿》

2024-09-30

教师资格面试《物流说课稿》(精选7篇)

教师资格面试《物流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现代物流的运输和仓储》,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教材作简要说明。《现代物流的运输和仓储》是选自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范学谦和李建丽主编的《现代物流管理》的第二章中的运输和仓储。此教材突出了“理论够用,重在实操”的特色。学生通过物流功能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开展配送中心调研,针对其物流配送进行合理的选择能力,能够结合实际对各物流环节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规划和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对物流运输整个环节运作的了解。

二、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如下:综合考虑大学二年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有较强的自立自理能力,多喜欢表现自己,我制定本章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物流系统所涵盖的各个基本机能,了解各个机能的概念、作用、合理性措施及之间的○

联系,在具体物流实践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运输方式、仓储方式等物流环节进行合理的选择,解决物流的实际○

问题。能结合实际对货物配送制定方案设计。

3感情态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物流行业的复杂性,责任性,养成高度自制力,建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和掌握物流各个运输方式与功能,并能够合理安排管理货物的运输仓储流程,自主制定运输方案,使物流运输与仓储一体化。

由于专业认识在今天所讲的内容当中非常重要,我不仅把它视为重点也把它视为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我首先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采用解说式教学法,运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或现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接触的概念,让学生从听课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同时我还采用了

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举出现物流企业的运输流程,画图分析该物流企业运输的优势和弱势,制定新的货物运输流程管理。使学生加深了对物流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法:教学改革倡导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人分别承担不同职责,锻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思,挖掘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法;构建合作互助的课堂学习小组,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合作人际交往和学习中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有力地促进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课程的自信心。

五、教学程序

本章节总课时为5个课时,强化实践学习。在教学中我以:案例导入——讲解——讨论——评价总结——布置任务为课堂教学主线。

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讲解,通过案例引入新课程,了解主要学习的任务,物流功能的运输、仓储、和如何选择运输方式,达到最佳合理化。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提出疑问,老师进行引导答疑系统性总结。通过分组讨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能够很自然的掌握课本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言,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能力,培养了情感。

评价总结,本次课程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模拟物流实训为情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看说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巩固了新知识的学习。

布置任务:每节课请一位同学发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根据学生的发言,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知识点的缺漏,及时查遗补缺。

体育教师面试说课稿 篇2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具备终身体育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侧手翻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体操项目技巧内容,该技术动作由助跑,踏跳,支撑,腾空,着地等环节组成。同时支撑跳跃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协调、灵敏、上肢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逐步养成勇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战胜自我消除恐惧心理,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三、学情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水平三的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同时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四、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初步掌握支撑跳跃的动作要领,80%的学生能准确做出支撑跳跃的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合作练习,纠正错误法等教学方法,发展协调、灵敏、上肢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勇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战胜自我消除恐惧心理,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已经确立,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

【重点】

助跑与踏跳紧密结合,提臀、分腿、顶肩。

【难点】

助跑踏跳连贯,迅速有力;推手及时,抬上体。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分解练习法、游戏法、启发式教学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

首先我会进行课堂常规,内容如下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在导入部分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我们都做过俯卧撑,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技术动作和俯卧撑非常类似,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挑战一番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支撑跳跃。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的过渡,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队列练习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

(二)准备部分

1.游戏:单腿长龙赛跑

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组内前一名同学抓住后一名同学的一条腿,形成单腿长龙,从起点跑向终点,每组的最后一名同学越过终点线时计时结束,用时短的小组获胜,如果队伍在跑动的过程中发生了断裂,则必须要连接上才能继续参加比赛,否则直接淘汰。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设计意图: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徒手操配上音乐,乐与律的结合,造成艺术的氛围,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三)基本部分

1.为了给学生呈现技术动作表象,我会采取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并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动作要点

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老师在示范时,手臂是直臂还是曲臂?

通过教师示范技术动作为学生呈现动作直观表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2.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助跑,双脚踏跳,双手支撑器械,提臀,两腿伸直向两侧分开,迅速推离器械,使身体向前上方越过器械,两腿向前制动挺身,两臂斜上举;并腿用前脚掌着地,屈膝成半蹲。

并介绍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帮助: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者站在山羊斜前方,面向练习者,两脚前后站立,当练习者撑器械后,双手握其上臂,顺势向上提拉过器械并顺势后撤步至落地,换至一手扶腰背,另一手护其胸腹。自我保护的方法:当落地不稳、身体过于前倾失去平衡时,应迅速低头团身前滚翻。切勿用手撑地,防止戳伤、骨折。

3.练习

(1)原地起跳,空中分腿练习。

(2)助跑-支撑-分腿提臀-跳。组内一人保护帮助,2次一轮换。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在分腿跳的过程中,有曲臂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跳跃的高度不够,支撑没有力量,大家可以来进行分腿立撑,推手挺身跳练习。

(3)完整的支撑跳跃练习。

(4)个人技术熟练后,可进行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跳箱的高度完成动作。

4.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5. 素质练习:“推小车接力”

规则:体育小组为单位,两人一组,一人俯卧,另一人抓住同伴的两条腿,从起点跑向终点的标志物,两人交换,回到起点,与下一组击掌接力,依次完成比赛,用时短的小组获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八、场地器材

体操垫8块、跳台8个、体操馆。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00次/分钟~120次/分钟;运动强度:中等。

小学体育教师面试说课稿 篇3

1、指导思想

本课以兴趣教学为主线,以技术教学为重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运动愉悦感。通过的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2、教材分析

本科的教学内容为是项目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一项适合年级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的运动项目。通过技能的学习,初步掌握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年纪的学生,共人。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并善于模仿,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表现欲望较强,但是他们注意力较分散,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容易疲劳。因此本科以游戏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的动作要领和要点。②通过学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5、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为难点为。

6、教学方法

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并突破重难点呢?我采用情境导入。讲解示范,游戏比赛。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练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7、教学流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我将本次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准备部分

①课堂常规,这部分用一分钟,强化学生时间观念。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②进行2分钟左右的队列队形练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改善学生身体形态。

③安排见习生。安全教学 ④通过模仿动物的走跑等,进行情境导入,通过分组进行动物走跑的比赛,使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逐步达到运动的最佳状态。避免运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身心尽快进到学习的状态。这部分用时5分钟。

二、基础部分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实质阶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①通过情况导入,向学生介绍的动作技术结构。技术要求和对发展人格各项素质作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及注意事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教师出示挂图讲解示范的动作。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作表象。并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强化该技术动作的重难点。

③教师领做,学生集体练习,模仿教师的动作,体会动作要领。④老师按照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严密组织合理调动队伍。提高练习密度,在组长的带领下加深动作技术映像。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对于大部分学生未掌握的动作进行集体纠错。

⑤学生展示。为体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根据上面的分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对其动作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与分析,目的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活跃课堂气氛。

⑥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结合教师的评价,组内边练边评价,总结各自优缺点。并采取针对性的练习方法。

⑦游戏。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每组设计一个与本课所学技术动作相关的游戏。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学生一起做游戏,教师进行指导加强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享游戏快乐,体验成功喜悦。

三、结束部分 4

①教师集合整队

②教师带领学生充分地放松身心

③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心得

④清点器材,师生道别

8、预计效果

练习密度:

25%-30%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9、本节课所用场地器材为:

1、场地:田径场

2、······

10、教学特点与设计亮点

①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身心全面发展

③循序渐进,由易至难,层层深入的进行教学

小学英语教师面试说课稿 篇4

I.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Now let’s come to the first part--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The class is from second A of Unit 2 Junior School Grade 7, which is published by PEP . The main topic is about the professions in our daily life. It’s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sson. It is very common, so it will be very useful and helpful for students.

II.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Next is the second part--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The students are in this period have learnt some basic English skills such 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but not very well. In addition, they are full of curiosity and very active . So I will give them lots of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in the class.

III.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The thir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According to the syllabus and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 and students, I want to explain my teaching aims from three aspects:

Knowledge aims: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new words such as doctor, scientists and so on. And the sentence “What professions do you like?”

Ability aims: students can use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can be improved.

Emotional aims: After this clas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all kinds of professions and have their own dreams.

IV.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It comes to the fourth part--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The key points are to use the new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The difficult point for students is how to use these words and sentence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their life appropriately.

V.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next part is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studying methods. I will adopt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s for studying method, autonomous learning method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are mainly used. In this way, students will be the host of the class.

VI.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aid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better, I will mainly adopt pictures and tape recorder as teaching aids.

VII.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Procedure

After the above analysis, I want to explain the main part in my teaching design,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procedures. I will talk about it from the following parts: warming-up, 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post-listening, summary and homework.

The first step is warming-up. I will let students chant with me to review the words about colors. ‘Green, green, yellow, yellow, blue, blue, white white’ It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is lesson. It’s good for me to start the next stage.

The second step is pre-listening. I will play a song for students called “What you wanna be?”, which can students relaxed because it is a pop song. Meanwhile, I will ask students “what is our lesson about? Can you guess?” Then it comes to our topic today “professions”.

After warming-up, let’s move to the next step while-listening. In this step, I will let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wo times. The first time, I will ask students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is conversation. For the second time, Students should finish the exercise 1. For example, “what professions do you like?” “I like doctor. ” In this way, students can know how to talk about professions in daily excommunication

Next, it’s the fourth step, post-listening. In this process, there are some practice activities. I will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o make a new conversation in 3 minutes. Then I will call some representatives to show. Then another activities. I will guide students to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 and make a new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and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act it out in five minutes. This activity can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new knowledge much easier and more deeply. In the whole lesson, I will encourage students to open their mouth to improve confidence in speaking English.

The last step is summary and homework. I will sum up the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together with students. About the homework, I will make students search on line to collect other professions and share them next class. It will help students horizon their sight and develop the habit of learning English.

VIII. The analysis of blackboard design

Finally, my blackboard design is the last part. I will write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on the left. And key patterns are the right,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better. For students, it’s very clear.

幼儿教师面试通用版说课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种瓜 》我将从说教材、说活动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 种瓜》及其贴近幼儿的心里,在幼儿语言的发展阶段中,要注重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健康发展。

二、说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把目标制定如下:

1、认知目标:使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故事的体会说出来。

其中重点:使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难点是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说活动准备

我准备了(挂图,头饰和故事的碟子)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以“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

2、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来扮演自己喜欢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

3、直观法:通过播放碟子,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故事。

4、启发式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发,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

5、讨论法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幼儿可以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五、说活动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本次的活动的目标,我采用的活动过程如下:

一、先做手指游戏(蚂蚁操嘿)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歌曲导入)

我将与幼儿亲切的交谈:“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了,今天老师又要和你们讲故事了,故事里会有谁呢?”(出示图片)进一步提问:“ 他们在做怎么呢?”让我们来听听、看看吧!

三、播放碟子,听故事

四、教师引导孩子观看故事

引导幼儿仔细观看,自由讨论。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从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小朋友讨论完以后,我又让他们大胆地站起来把自己的看法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对表现好的予以表扬。(做爱的鼓励)

五、完整欣赏故事后,进行角色游戏表演。(发头饰给孩子)

角色表演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的方法,在孩子们初步学习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体验故事人物形象的情感。

六、改编故事

在幼儿改编故事前,教师先示范着改编故事然后让幼儿试着改编故事。这样既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同时对讲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做棒棒你真棒檫亮你的光圈,鼓动你的翅膀勇敢的向前飞呀)

七、课后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给父母当小老师,把今天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说课稿(精编) 篇6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说课稿(精编)

诚实与信任

一、说教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与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我打算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http://

2.再读课文,讨论造成事故的原因:

天气环境的原因——天黑、有雾、能见度差

小汽车车主原因——车头超出停出线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归心似箭

(四)品读对话,体验真诚

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设计对话的提示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五)拓展延伸,激情导行

1.读、背最后一段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2.屏幕出示故事《宽恕》,让学生读一读,并做简短的发言。3.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总之,我力图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最终达到学有所得。

19、诚实与信任

无人知晓留条回电„„„„„„„„„„„„„诚实与信任(比)买反光镜的费用„„„„„„„„„„„„„„金钱(更)人与人的之间和谐、信任„„„„„„„„„„重要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事业单位教师 面试 说课环节中设计板书的时候忌讳无声板书、长时间课堂空白,可以在板书的同时结合问题和内容,做适当的讲解。说话写字速度不能太慢。太慢了大家会怀疑你的做事效率。字不要太差。可以适当看看讲稿,自然地看即可,不能照着说课稿读,因为评委和你的说课稿是一致的。】

http://

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3.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有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明白了: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对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探究理解中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有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随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1)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2)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3)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奋和喜悦。)由于这三个问题相对独立,内涵辐射全篇,教学顺序可根据学生会报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扩大学生阅读面,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课堂上你争我辨,气氛活跃,既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探究体验后,我再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升华,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作者写出了这好的文章,可见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http://

观 潮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观潮》是四年级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写作材料》,它既是第二单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继续,又是第四单元《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延续,同时还为完成第五单元《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篇讲读课文,按顺序抓特点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中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观潮》这一课的特点,应达到以下4个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4.给课文分段,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段。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

教具:录相带、投影片。

二、说教法

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离不开爱,教学情为先。我充分应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钱塘江大潮来临时雄伟壮美的景象中,使编者情、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我抓住学生和教师感情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还能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对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

http://

5.教师趁热打铁,抓住机遇巧引导:

阅读3、4自然段,思考(1)作者观察顺序是怎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2)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来写?(3)用“”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同桌可以讨论。

学生通过读、划、议,明白以“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这些词语中,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录相之后,再回到文中细品评,学生陶醉在有声有色有形的情景中,潮水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的景象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落实了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课堂上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落实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6.引导学生美读3、4段。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学,学中读,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浩浩荡荡”读得顿挫有力,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读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领读、自由朗读、齐读、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7.再次观看潮来时的录象,深化理解,加深感受,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把情境教学法和看、听、读、品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机揉合在一起,把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和文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教学艺术的境界,真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8.学习第五自然段,读读,想想,潮过后是怎样的情形? 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明白潮过之后江面才恢复平静,江水涨了两丈来高。这从水量之大讲江潮的壮观,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9.师生共同总结全文。

把你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从写作、词句、思想等方面来考虑)。

学生想好后,自告奋勇说给大家听。在总结全文时,教师有意识从思想、知识、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变教师“一言堂”小结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小结”。这种形式独特新颖,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总之,在《观潮》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应用了电化教学的先进手段,发挥了课堂教学“三为主”的调控作用,围绕“注意积累写作材料”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注重导方法、导技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

http://

长相思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的课文,不论诗词还是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第三次接触词这种文体了,可以说对词这种文体并不陌生。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2、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读诗句,背诵积累语言。难点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二)读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http://

悟到词人何事离别,是为了保家卫国。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或歌曲背一背或唱一唱,以丰富学而生的语言积累。

上完了这节课,觉得还有不少缺憾,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整个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我愈发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细致深刻,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工作在实小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中,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动力。今后,我唯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无愧于学校对我们的培养。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http://

一开始就直接切入重点段。在这篇课文里,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会从花生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在重点段的教学上,我采用的是八字教学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这里,我根据自身讲课的特点,给他们调换了顺序。第一步,读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比如:生字词读不准音,不理解的句子等,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自由结合读。第二步:议议,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人小组,讨论各自得到的启示以及自己对这个启示的想法和看法。第三步:讲讲,对自己的小组成员,结合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对启示的感受(可以举出生活中具有落花生精神的物和人,如:蜡烛、清洁工),感悟诚实做人,做有用的人的重要性;第四步:练练,在这里,教师可以将父亲说的富有哲理的那段话制成课件,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反复阅读,达到背诵的目的。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学完课文后举行“实话实说”辩论会。并紧紧围绕辩论题“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先让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接着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当主持人。来理解和体会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受到教育。

为了更好地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两处使用了多媒体:其一是导入新课时,使用多媒体显示花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落花生的由来;其二是理解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两段话时,多媒体出示这两段话,既向学生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又方便了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和指导朗读,真正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说学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教学时我采用开放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通过设疑、小组讨论汇报、朗读比赛、辩论会、读写结合、拓展活动等多种形式,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造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积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读自悟、质疑讨论、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全面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人人参与,覆盖面广,达到了大面积训练的目的。实现教学中多边活动的教学思想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样化,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问:同学们,现在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花生!你们吃过花生吗?喜欢吃吗?有谁知道花生的生长过程?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带着这些问题去揭示课题,我希望通

http://

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当主持人。

2.辩论结束后,老师小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比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至于同学们是像花生一样默默的奉献,还是像石榴、桃子、苹果那样张扬自己,那应该由同学们自己去选择。

3.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二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五)设计扩展活动,实现知识迁移

课文学完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道综合实践题:每位同学回家后,买上些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并与家人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最后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五、说板书设计

落花生

好处多:味儿美、榨油、价钱便宜

(物)最可贵:不图虚名、默默奉献(春蚕、蜡烛„„)↓(借物喻人)(人)最高尚:实实在在、无私奉献(清洁工、老师„„)这一板书设计突出文本线索,简洁明了,抓住本文重点,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http://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

含有图片,重点句段及板书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和学法及理论根据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根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闰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我一边出示课件一边听我的配乐介绍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加深了对闰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重研读,创教学新路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如何能够让学生既学得有兴趣,他们的讨论又能做到有的放矢呢?我设计的课件是开放而又灵活的,学生说到那就出示那。教师既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能及时调整他们学习的方向,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这一部分结合教案、幻灯片来讲内容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评价代讲,以画代讲,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捕鸟”这一部分时,我用课件演

http:// 的有机结合。

(六)说板书

少年闰土

看瓜刺猹 健康可爱 雪地捕鸟 经验丰富 海边拾贝 机智勇敢 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

简洁而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展现了写人记事一类文章的特点,充分的凸现人物形象。

六、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愿努力探索。

http://

我根据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特点设计了这样的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听过、看过、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回答。从中体会神话故事的有趣、神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像,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

这样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使学生初步感受、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二)由图入手,揭题释题

接下来出示文中插图,用美丽的图画再次吸引学生,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与神秘色彩,由此引出课题的理解和课文的学习。

司机问学生: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针对学生的回答趁机介绍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女娲补天》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也把神话故事的有趣、神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的教育润物与无声的渗透其中。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借机梳理问题(1)女娲是谁呢?(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3)女娲怎么补天呢? 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渗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读文能力的培养。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由读文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句等。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写字方法,自主独立识写生字。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字、写字方法。如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等。对于易写错的字放手学生自主发现。认真观察,交流所得:请你当小老师,这些字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如,“隆”的右边“生”上不要少写“—”,“冶”不要写成三点水,“炼”的右边不要写成“东”„„对于不容易写好的生字让学生自主发现。要发现书写规律,注意“燃、熄、炼”中“火”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的学生自主发现并充当小老师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效果肯定要比教师的强加认记的效果会好很多。

为了避免学生疲劳,我把1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分散安排到了两节课。注意了写字的质量和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http://

2.女娲是一个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英雄。3.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七)课后拓展,积累巩固 积累优美词句。

课外阅读古代神话故事,开个故事会。

四、板书设计

31、女娲补天(神话故事)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http://

第一次抱母亲

【此片说课稿,是2015年事业单位教师面试,教师资格试讲的一篇真题,考试公告出来后,考生就积极准备面试的专业知识,抽到题目后从容的写出说课稿之后就熟悉说课稿,面试顺利通过,也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富有情感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文章记叙了由于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更换床单,就这样一个非常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由于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知不觉地溺爱,已使孩子们对父爱、母爱的认识变得淡化,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学情,结合教材的特色及新课程标准,我初步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3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2为教学难点。

以上目标,我初步设想通过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我决定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词语的含义,初步感悟角色特点,理清文章思路。首先,伴随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我通过一组图片激情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抱母亲?”放手让学生试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摔”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力大无穷、突发奇想”;通过查词典来理解“翻山越岭、愧疚”;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承受、动情”等词语。而读的时候,着重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中的几个重点人物的情感点,并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作业,找到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抄写下来,想想,它为什么牵动了你的心。为下文进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下面,我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

我将以两个没想到为切入点,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深入文本。

一、从作者感受入手,整体感知文本

基于学生对第一课时的了解,教学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想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感受。学生不难说出作者发现母亲很轻。接着,我顺势指导学生到文中找一找,画一

http://

三春晖。”那种浓浓的母子情充溢学生心中,此时,再来完整地而投入地朗读四、五自然段,学生会倍加感慨,本文的难点也得以突破。

五、用笔表达心声,读写结合

为了让学生换位思考,将所感悟的情感表达出来,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请将自己心中对妈妈的感动、感激说出来,在准备好的千纸鹤上写下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句问候,并“放飞”于黑板之上。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课后我预留供学生选择的作业:让学生把写好祝福语的千纸鹤轻轻放在妈妈的床头,给妈妈一个惊喜。或是收集、阅读关于母爱亲情的文章,做好摘记。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初步设想,在真正地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回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http://

基点,随机引导,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品析诗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通过多种诵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

(二)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取“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采用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全班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读,即读诗中的重点词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想”,想自己悟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问”,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始终在教师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在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教学程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是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问题、多元朗读、个性表达,感悟文本,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谈话导入,提示诗题

谈话导入: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别表达深厚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学过李白的哪首描写送别的诗?(一生背《赠汪伦》),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教师便揭示诗题。【设计意图】教师动情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

(二)预习交流,了解学情 1.指名学生读诗。

2.让学生自主质疑,如:“广陵”在什么地方?“故人”指的是谁?“西辞”是什么意思?“烟花三月”指的是什么样的情景?“下扬州”的“下”、“孤帆”、“唯见”是什么意思?“天际流”是怎么回事?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问号被称为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课开始便让学生带着问题迫不及待地进入古诗的学习。这样,能使课之始,疑即生。

(三)阅读讨论,体会诗情

1.带着疑问,再次自学,还可以和同学交流,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2.学生自学,交流讨论。

3.生交流汇报,师随机指导。如:帮助学生理解“西辞”,可以借助示意图:

0

http://

德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净化,朗读训练也将水到渠成。

(五)拓展阅读,深化感情 1.生背诵课前收录的送别诗。2.比较阅读李白的送别送诗。

3.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学自己喜欢的古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的课程体系。

美国华特有句名言:知识是宝库,实践是钥匙,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农民耕而不播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课堂最后,我让学生背诵课前收录的有关送别的古诗,拓展比较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的诗,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阔。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选学自己喜欢的古诗,可个人自学,可小组合作学,可读,可画,可写,学懂多少是多少,强调自我感悟,个性发展。学习后集中交流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收获。这样,以课堂为载体,以有限拓无限,会给语文教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六)作业超市,选择自由

1.读一读 阅读李白和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画一画 画出自己想象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画面。3.写一写 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

4.学一学 借助资料自学崔颢写的《黄鹤楼》。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作业。

【设计意图】这样自主选择或自行设计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耳目一新,又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当学习小主人的自主与快乐,并且能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树立大语文观,学生各取所需,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力图建立一个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课堂结构,建立起师生平等感悟的课堂,对话与实践的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在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在说课的过程中,板书就是你的教学大纲,是有始有终的,最后别忘了布置作业。(如果对粉笔字不自信、或者无要求板书,可以减少板书或者不板书,但是要注意安排好考试时间】

教师资格面试《物流说课稿》 篇7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弹力》,对本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的设计我有一些新的理解,在说课中我会重点分析。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弹力》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知识,也是是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会重点学习到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弹力的方向判定及弹力大小与形变的关系等知识。这些内容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学习本节知识有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知识的传授最终将落实到学生身上,所以我们要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高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形变和弹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深入。因此本节课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学生个人感受性实验、师生合作演示性实验等,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探究形变和弹力的关系,进而让学生对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的认识更进一步。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形变,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画出它们的方向。3.理解胡克定律。【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立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综合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难点】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结合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采用了教师启发引导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并辅以问答法、多媒体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的多种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至此,课程教学前的所有准备就已经就绪了,接下来就是进行整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我的导入会用活动作为开端,具体会给每个学生小组分发尺子和一些弹簧,让学生试着把玩这些物件。在操作过程中思考被拉或压的弹簧,弯动的尺子的有什么共同点是什么?以此引入形变并过度到课题《弹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根据导入环节打下的基础,我会归纳出形变的概念。并提问: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学生此时因为一些生活实际现象会产生疑惑,我不会直接理论解释而是以现场演示用手挤压烧瓶时玻璃细管液面显出来的形变与播放桌面微小形变的激光演示实验视频双管齐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由感性认识会上升到理性认识,感知物体形变的普遍性,顺势提出弹性形变的概念。

接下来在学生已活跃的思维的基础上乘机提问: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请举例说明?以此层层递进归纳出弹力的概念,强调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同时由学思考、总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几种弹力的方向

了解弹力的概念之后,就会举出实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几种弹力,如压力、支持力与拉力,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几种弹力的方向,重点分析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三)胡克定律

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教学中我会将探究胡克定律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安排为学生探究实验。具体我会先引导得出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的结论。然后说明弹力和形变的定量关系一般来讲很复杂,这节课研究最简单的情况——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提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何测量弹簧的形变量x和弹簧弹力F的大小? 2.如何描绘F-x关系最简洁直观?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强调实验中弹簧不可超过限度。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给出胡克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适用范围的特点。

采用这种探究实验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问题的结论,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的环节我计划顺势而下,向学生出示几组图片,要求画出图中弹力的示意图。之后进行总结,面面接触,点面接触和点点接触三种接触情况下弹力的方向特点。以此来拓展知识面,并强化学生对弹力特点的认知。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最后,我通过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请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课后开放式地讨论:从形变与弹力知识去思考,撑杆跳高运动员跳得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用生活实际的场景的现象分析能打破常规的习题作业,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此将课堂延续到课后。

七、说板书设计

上一篇:室内装饰装修管理规定下一篇:最美中学生事迹材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