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文言文翻译

2024-06-20

锲而不舍文言文翻译(精选8篇)

锲而不舍文言文翻译 篇1

屈而不信文言文翻译

屈而不信这则故事中,孟子用一则小事件,寥寥数语,就生动又略带嘲讽地批评了那些“心不若人,则不知恶”的人。屈而不信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屈而不信》

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伸,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他的)无名指弯了,不能伸直,并不疼痛碍事。如果有能使它伸直的.人,(这个人)就一定不以去秦楚的路为远(而去求治),这为的是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它;内心不如别人,竟不知道厌恶(它),这就叫做不知轻重主次。”(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

1. 信:通“伸”。

2. 则(第一个):就。

3. 不远秦、楚之路:不以去秦国去楚国的路途为远。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4. 则(第二个):竟然,却。

5. 恶:厌恶。

6. 此之谓:这就叫作。

7. 不知类:不知轻重主次。类,类推。

※无名指:中指与小指之间的指头,人类最不灵活的手指。

《屈而不信》阅读练习

1、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

2、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

B.指不若人,则如恶之

C.心不若人,则不知恶

D.学而不思则罔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如有能信之者

(2)则不远秦、楚之路

4、翻译句子。

(1)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

(2)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5、“此之谓不知类也”“此”指代什么?“不知类”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

1.“信”通“伸”,伸直。

2.C。

3.(1)信—通“伸”,使……伸直

(2)远—以……为远

4.(1).如果有能使它伸直的人,(这个人)就一定不以去秦楚的路为远(而去求治),这为的是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

(2).(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它;内心不如别人,竟不知道厌恶,这就叫做不知轻重主次。

5.“此”指代“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不知类”的意思是“不知轻重主次”。

锲而不舍文言文翻译 篇2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作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作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面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意才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应在数词“两”后面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

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应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来说,文言文翻译必须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作增添,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经常”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文言文翻译刍议 篇3

文言文的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来的用词造句的特点,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甚至原来的表达方式也要保留,直译的好处是忠于原文。不足之处是,有时译文难懂,语言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比较大的表达方式。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原文的语言表达习惯,通顺、流畅、易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不能字字落实。翻译文言文采用哪一种方式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忠于原文,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加;所谓“达”就是做到通顺,译文要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所谓“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从高考考查的题目来看,重在“信”。即重点在字、词、句的落实上,也就是要对句中每一个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都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同时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语气。因此,在这三个要求之中,“信”是最基本的。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是“留、对、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年号、国号、职称、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则不用翻译;“沛公军霸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中的“沛公”和“霸上”也不用翻译。

“对”,就是对译。按照原文的数字、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翻译。例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蒲松龄《狼》)对译为: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史记·鸿门宴》)翻译为: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气助词,不用翻译。

“补”,就是“增补”。下面几种情况需要增补: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语句,要加括号。例如:

1.不违农时(《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您)估计我回到军营的时候,您才进去。

3.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史记·鸿门宴》)译文:樊哙说:“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张良说,“(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汉语替代古代词汇。如:“吾、余、”等换成“我”,“尔、汝”等换成“你”。如:“岁征民间”(蒲松龄《促织》),“岁”换成“年”。

“调”,就是调整。把一些特殊的句式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而这些特殊的句式大部分是倒装句。倒装句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例如;

l.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笨得太厉害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解决疑难问题。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苟况《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可它的颜色比蓼蓝还青。

4.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找一个可以出使到秦国去回复秦国的人。

“变”就是变通。在基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翻译有关文字。例如:波澜不惊(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湖面)风平浪静。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材料都出自课外,给广大考生阅读带来很大的麻烦,有时无迹可寻,无从下手。但是,只要我们遵循文言文的规律,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翻译文言文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步骤:

一、注意补充省略成分。文言文里省略的成分很多,有省略主语的,有省略谓语的,有省略宾语的……翻译时,要注意补出来。这方面的例子已在前文的“翻译的具体方法”之“补”中作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二、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常有变式句出现,主要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翻译时要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颠三倒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变式句的具体例子,已在翻译的具体方法之“调”中作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三、注意活用现象。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把握住词语的含义。例如:

1.项伯杀人,臣活之(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活:使……活,动词的使动用法)

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如今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尊:使……的地位尊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先击败秦军攻入咸阳的,让他做王。(王:使……为王,让……做王,名词的使动用法)

4.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打鱼的人认为其很奇怪。(异:认为……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译文:他懂得的道理远比我早,我跟随他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师: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6.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司马迁《史记·鸿门宴》)译文: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国相。(王:为王,名词活用动词)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众位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赏。(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四、注意抓关键词。文言文里往往因为个别的词而影响了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关键词。阅读时应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例文: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无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牟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市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翻译: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2.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题1中的关键词语“王”和“亡”。王,名词活用动词,可译为“称王”:亡,身亡。译文: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题2中关键词“解”和“东”。解,突破重围;东,名词活用动词,向东而去。译文: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后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文言文翻译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但只要我们注意翻译的基本原则、要求、具体方法、步骤,我们就会方便得多。

文言文翻译 篇4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授编纂修书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弹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次清查,都没有头绪。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边发生水灾,陶澍买了十万石的粮食赈灾,仔细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又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经的地方,陶澍告诫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保障农业用水。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任,亲自去上海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海运开通之后,被皇帝重赏赐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陶澍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和刘河、白茆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于是把海运节省下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用于治理吴淞江,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和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详细记载。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帝下诏褒奖,称他“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帮助。和左宗 2010广东卷 【参考译文】

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住的百姓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说:“通往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高峰林立,是北方边境通往北平的咽喉。如果有一百个人(在这个地方),那么有一万个人窥视中原,据守此地就可以不用担心北面的忧患。现在,俞瑱占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们势必要把它夺回来。就好像家的后门,怎么能够允许把它舍弃给强盗土匪呢。现在趁着俞瑱刚刚到达(居庸关),又忙于抢掠,民心不服,占领(居庸关)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刚纵他而不去攻打,他们增加兵力据守(居庸关),以后再想攻打就困难了。”于是就命令徐安前往居庸关讨伐俞瑱。徐安攻占了这座城池,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于宋忠。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说:“假如贼人知道坚持团结人民,笼络民心,小心谨慎地坚守这座城池,即使我们想攻占它,怎么能够这么快就攻破呢?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于是命令千户吴玉据守(居庸关)。

皇上对诸位将领说:“宋忠率领军队驻扎怀来,有必然(与我们)争夺居庸关的势头,因为他还没有到达,(我们)可以首先攻击他。”诸位将领都说:“贼人众多,我们人少,很难与他们争锋,攻打他们没有益处,应该坚守来等待他的到来。”皇上说:“你们有所不知,贼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内心并不一致,宋忠轻敌暴躁,缺少谋略,生性凶残,自以为是,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癸未,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携带盔甲而进军。甲申,(大军)到达怀来。在到达之前,抓获了贼人的间谍,(间谍)说宋忠欺骗(部队)中北平籍的将士:你们全家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你们)应该给他们报仇。将士听到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就让他们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他们原来的旗帜,(宋忠的)众多将士远远看见那些旗帜,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还活着,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是宋都督在其骗我们,差一点被他误导了。”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降。宋忠和余下的众人仓惶摆兵布阵没有成功,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宋忠大败,逃入城池。王师趁机攻入城池,宋忠急忙藏匿在厕所,被王师搜查抓获,并且还擒获了俞瑱,在阵前斩杀了孙泰,其余的人全都投降了。

诸位将领擒获宋忠以后,面带笑容,非常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凭借着能说会道,阿谀奉承,用财务贿赂奸恶之人,获得官职,执掌军权,便骄躁放纵,他能够迷惑一般的将士民众,但是(我们)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小小的胜利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大家都磕头说皇上说的对.【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参考译文】

周访,字士达,祖先本为汝南安城人,汉代末年为躲避战乱而迁居江南,到周访已是第四代。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了家。周访年少时性格沉稳坚毅,谦逊而能礼让,做事果断,周济贫困人家,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财。周访做了县里的功曹,当时陶侃是一名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去做主薄,和他结为朋友,还把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举为孝廉,任命为郎中,上甲令,但他都不去就任。

到元帝渡江时,命令周访参与镇江东军事。当时有个人与周访同名同姓,犯了死罪,官吏错捉了周访,周访奋起反击扣留他的人,随后几十个人都四散逃走了,周访自己去向元帝自首,元帝不但不怪罪他,不久还任命他为扬烈将军,讨伐华轶。周访所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所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相勾结,周访就扣留并杀了他。冯逸来攻打周访,被周访率领众军打败。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应付周访,华轶全军溃败,周访便平定了江州。

元帝命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他和众军一起讨伐杜弢(同“韬”)。杜弢制作桔槔来攻打官军的战舰,周访则制作长岐枨(音同“长”)来抵挡,桔槔无法造成伤害。周访又乘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到达富口,于是杜弢派杜弘出军海昏。周访徒步走到柴桑,偷偷地渡过江,与敌军作战,杀了敌军几百人。敌军撤退以守庐陵,周访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杜弘将大批宝物丢出城外,士兵们争相去捡,杜弘趁乱突围出城。周访率兵追击,得到许多鞍马与铠杖。杜弘逃到南康,太守率兵攻击,又打败了杜弘,跑到了临贺。元帝又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襄阳后,致力于农业生产,训练士卒,勤于采纳意见,选拔人才。王敦担心他对自己有威胁,但害怕周访的强大,所以没有异心。周访以威严的风范闻名后,远近的人都归附于他,他智勇过人,成为了中兴名将。周访性格谦虚,从不与人讨论战功。有人问周访:“人们做了小小的好事,都很少有不自夸的,您的功勋卓著,却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周访说:“将士们都舍弃了性命冲锋陷阵,我又有什么功劳呢?”将士们因此更加尊重他。

周访训练兵马,精简士卒,想进攻中原,慷慨激昂而有平定河洛之志。他善于安抚招纳军民,众兵士都愿意为他赴死。他听说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访一直对他切齿痛恨。王敦虽然有叛乱的心思,但在周访去世前

。07参考译文: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

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 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参考译文: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出来,担任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高祖即位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不久他被授为司徒左长史,晋爵为河南郡公爵。当时吐谷浑侵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因功升任上开府知府,后来接任沧州刺史。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令狐熙就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当时回乡的就有一万户。他在任几年,风尚教化遍及沧州,被称为好刺史。开皇四年(584年),皇上来到洛阳,令狐熙前往朝见,沧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悲痛饮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沧州时,百姓出境迎接,欢呼叫喊声充满整条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临时在汴州停留,对当地因商贸富庶繁盛,不法之徒众多的社会风气很厌恶,于是任命令狐熙担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严禁百姓游手好闲、不劳而食,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百姓有向街开门经商的,就禁止他们,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们聚居到村落里,在外乡居住的百姓,都赶他们回乡务农,有积压或拖延未审结的案子,都审判发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称为良政。皇上听说后嘉奖他,回头看着侍臣们说:“邺城,是天下难治理的地方。”这年令狐熙来京朝见皇上,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皇上赐给他布帛三百匹,并颁告天下。

皇上因为岭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乱,就调令狐熙去总管桂州等十七州的军事,同意他随机行事,刺史以下官员,他可以按制度补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讲究信誉,那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领互相交流说:“以前的总管,总是以武力来威胁我们,如今的总管有事却是亲笔写信相告,我们怎能违背他呢?”于是一起归附朝廷。

令狐熙在职几年后,向皇上上表说:“我寄居岭南,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我已经六十一岁了。才学浅薄,责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十分广阔,安抚十分困难。我虽然未能马上革除夷人旧习,但他们也慢慢地认识到皇朝的教化。如今我年纪老了,疾病又重,怎能当此重任?请解除我现在的职务。” 皇上发下嘉奖诏书,不允许请辞,赐给他一些医药。后来因为李佛子反叛一事,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走到永州,令狐熙因忧愤发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独家翻译。转载请标注。

表字仑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许君年少时便有超绝的大志向。他刚满六岁那年,母亲病重,就知道长跪在祖庙祭坛前,连续十几天为母亲祷告祈福,未见丝毫倦意。等到长大后,他便跟随私塾先生接受学习,聪明智慧超出了同龄人,对于书籍无所不读。然后,他的父亲因为正直诚信被同族人所怨愤,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年都得不到申述,最终满怀愤懑地死去。许君对于此事始终不能释怀,多次向官府控诉,又过去了十几年,公理才开始得到了伸张。然而许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没有任何收获啊,他于是花费了一些财物候补官职,谋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职。松江地处海滨,过去专门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这种船叫乌船。从前的通判监督修理,官府上下几乎都从中谋取暴利。修出来的那些船却一遇到大风立马就会损坏。许君独自一人亲自检验调试,乌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在这之前,很远的商人都挑着货物到松江来贩卖。松江那些奸诈的商民强取他们的货物,却违背货物本身的价值不给予支付。许君到了之后,惩处了其中的几个最狡猾奸诈的人,那些挑着货物贩卖的人都此都感激涕零。

松江的河道细小狭长,很容易导致填塞淤积。一旦河道填塞淤积,那来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没有办法得到灌溉。所以,在冬天河水枯竭之时,当地征用疏浚河道的民工,这项费用都是从民间收取的,累积下来有上万。官府马虎地去兴修筑造,但超过了其应该的耗费有许多。唯独,许君认为让一个人去谋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许多血汗,内心无法忍受。于是,他亲自丈量河道的纵深和宽度,命令工匠们在尺寸上不得有丝毫差距。百姓为此都称道欢呼,认为这是几十年来都从未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道旁边立了一块碑,用来记录这件事。沿海失业的百姓有许多通过出海来获取利益,这种现象久禁不止。许君奉命对此进行督察,那些装载私贩的货物超过口粮的海船竟有一百多艘。许君想到都是一些贫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因为无知贪图利润而招致犯法。他觉得一定要加以详细禀报,虽然自己有捕获犯人的名誉,但是人一旦处死就不可能复生。于是,他悄悄地拜见布政使辰公,请求他能宽恕赦免他们。辰公深知许君是发自内心地体恤百姓,对此深为赞赏。(后来)上级准备讨论把许君调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这一年生了病,六月十八日这一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年五十八岁。当初许君年轻时,胸怀壮志背负雄心,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那些和许君相知的士大夫们,都估计许君将来必定会被朝廷重用。然而他却遭受家庭诸多变故,不能实现他的抱负。等到他当官时,拿着俸禄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间奔走烦闷。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差不多就有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了,却不曾想最终死去。难道这确实是命数?即使这样,把许君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借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君难道比他们欠缺吗?哎,真得很可悲啊!

彻里是燕只吉台氏人。曾祖父太赤,任马步军都元帅,跟随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给他徐邳二州,所以在徐定居。彻里幼年丧父,母亲蒲察氏教她读书。

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召见了他,他对答周详文雅,世祖非常喜欢他。他跟随世祖征讨东北边疆后返回,趁机进言大军所经过的地方,百姓承受不起烦扰,饥寒交迫将要死亡,应当予以赈济供给。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赐给边疆百姓粮食、布匹、牛马,依靠这些存活下来的人很多。至元二十三年,他奉命出使江南。这时行省正急于整理财政,卖掉所在地区的学田,用所得的钱充实府库。彻里说:“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呢?”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回到朝廷把这件事情上报皇帝,皇帝很高兴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至元二十四年,桑哥担任丞相,推荐任用他的党羽,查核全国的赋税,百姓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自杀以及死在牢里的人用百来计算,朝廷和地方都人心浮动。朝臣们有所顾忌,都不敢讲话。彻里于是在皇帝面前,详细地陈述桑哥奸诈贪婪误国害民的情况,言语十分激烈。皇帝十分生气,(世祖)说他诽谤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规矩,命令身边的人打他的脸颊。彻里争辩更加激烈,并且说:“我和桑哥没有仇,之所以极力列举他的罪行而不顾全自身,正是为国家打算啊。如果怕惹皇帝生气而不敢讲话,那么奸臣怎么能够除掉,百姓受到的伤害从何停止!并且使陛下蒙受拒绝劝谏的名声,我私底下害怕这个啊。”于是皇帝完全醒悟,就命令他率领三百羽林军前去抄桑哥的家,搜得的珍宝多达宫内收藏的一半。桑哥不久被诛杀,各类被冤枉逮捕的人才得到释放。彻里又遵照圣旨前往江南,抄没桑哥的亲家江浙行省大臣乌马儿和湖广行省大臣要束木等人的家,将他们全都在闹市处以死刑,天下人心大快。彻里在执行这项命令的来回过程中,总共四次经过徐州,都是过家门而不入。

他晋升为御史中丞,不久升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等地的大盗欧狗长期不能平定,于是彻里引兵征讨他,号令森严,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遇到前来投降的人,就用酒和食物来犒劳他们并且劝慰释放他们回去,说:“我猜想你们怎么会是造反的人呢?确实是因为官吏的卑污暴虐造成的。现在既然来归顺,就成了平民百姓,我怎么忍心治你们的罪?你们返回家乡耕田采桑,安居在你们的田园里,不要害怕。”其他山寨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全部投降了。不久,欧狗被他的党羽绑送到军营,被斩首示众,随从的人一个也不杀,汀、漳地区平定了。

文言文翻译 篇5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

①流辈:人们。

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⑤诟(gòu):责骂。

⑥胡:为什么。

翻译:

张丞相喜好书法但不用功,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觉得自己应该像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写得乱的地方,侄子看不懂写得什么,拿着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便责怪侄子:“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得什么了。”

启示:

1.不要随便把错误归结在别人头上;

2. 做事贵在勤于用功,到关键时才派得上用场;

3.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

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方法,培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培养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2.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三、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说明》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誊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五、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 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 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 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 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 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 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 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 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 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 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 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 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六、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1.对(对译法)

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译文:

2.留(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例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译文:

例4: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

3.换(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该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例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

例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4.删(删减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

例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

5、补(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例9: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文: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10: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译文:

③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1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例1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

6、调(调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例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

例14: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可使报秦之人 译文:

七、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色彩变化 译文: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文:

③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词义变化 译文: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作状

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为动用法 译文: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 译文: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文:

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文:

比喻

③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文: 借代

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文: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译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译文:

5、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省略句 译文: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译文: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定语后置 译文:

④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文: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译文:

6、注意固定句式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八、注意点 ①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宜用意译。例: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译文:

②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补充。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文:

③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译时要凝缩。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文:

九、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十、文言文翻译实战训练

(一)①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②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思考 篇7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文言字词,想法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有人说,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学生在完成课外文言文练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困难。很多学生面对文言字、词、句如同面对天书一般,实在不知所云,也无从下手。如语文期中试卷的课外文言文曾选用了“程门立雪”这一典故,大多数学生在字词释义上,考试成绩不容乐观。

文言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就是翻译,也就是能读懂文意。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对于初中生而言,翻译是文言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用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翻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文言文字词翻译的思考

文言文翻译最为精要的一个方法,可以总结为“字字落实”。也就是说,要翻译一个句子先要把重点字词弄清楚。

1. 传统积累法

积累文言字词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一个方法,犹如我们学英语首先要记单词一样。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字词。如在初一时,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一些字词:走(跑)、去(离开)、尝(曾经)、是(这、这样)、既(已经)、期(约定)……除了积累这些单音节词以外,我们还可以积累一些词语或短语。如:与其……孰若……(与其……不如……),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以……故……(因为……所以……)。当然,在具体落实到一篇文言文时,还必须观照上下文语境,联系平时学习的积累。总之,要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平时积累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2. 组词法

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用组词法去释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即把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童趣》中“故时有物外之趣”一句,“时”可以组词为:按时、时常、时间……然后从中挑选一个最为合理的放到句子翻译中去,这样我们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句子翻译。但运用这一方法,需注意的是要选择最适合句意的一个词语,否则将前功尽弃。

3. 词类活用法

我们在翻译文言语句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从表面上看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的意义似乎区别不大,但一旦译成现代汉语,放到句子中就不是很通了。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中的“雨”等。因此,在释这些词语的义时,我们必须要活用。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某些类型的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而具有新的语法功能,离开了这种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这种性质和功能。如“异”原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对……感到奇怪”或“以……为异”,“水”原为名词,现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泳”。这些字词活用后再放进原句,句子马上就变得通顺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我总会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这一类词汇,培养学生对该类词汇的敏感性。多想想词类活用,这样或许在翻译时会轻松不少。

二、对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思考

文言文翻译的另一个方法,可以总结为“句句清楚”。一般说来,一个句子中如果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释义某几个词语,就可以将整个句子翻译出来。但是,另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 连词成句需注意增减

译文必须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为了达到翻译时“达”和“雅”的要求,有时还需要增加或删减一些词语,当然这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例如,陈寿的《隆中对》中有一句:“先主曰:‘君与俱来。’”在翻译“君与俱来”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原句上加“之”,可以将整句话翻译成:“你和他一起来。”只有增加了这个字,句子翻译起来才完整。

2. 掌握特殊的文言句式

翻译文言文时,还需了解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比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把字句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关注并了解这些特殊的句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文言文里的倒装这一语言现象。这时,就可以用到调整法,即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按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倒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状语后置,在文言文里面出现频繁。如在沈复《童趣》一文中出现了好几处状语后置句: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徐喷以烟、又留蚊于素帐中……学生倘若一眼就能看出这一句式,翻译时就能很顺利地将句子翻顺。因此,课堂上对特殊句式的练习仍需进一步强化。

3. 省略成分需适时补充

文言文翻译得分技巧 篇8

【关键词】宏观跳读法;聚焦揣摩法

纵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得分,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众多考生该题的得分普遍较低。笔者从教多年,得出“宏观跳读法、聚焦揣摩法”的应用能提高考生文言文翻译题的得分率,现将该技巧的内容要点介绍如下:

1.先按“宏观跳读法”把握全文大意和情感倾向性,审视句子特点,按照“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直译‘留(保留,古今同义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删(无须译出文言虚词,如句首的“夫”、“盖”等发语词;句中结构助词“之”、表停顿的“者”、“也”及表并列和顺承的“以”;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之”等)‘换(替换,现代词汇换古代词汇),意译‘调(调整句式,主要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补(增补,补出省略成分和省略语句)‘变(变通,主要指文言文中的修辞)。”从而做好翻译的前期工作。

2.再按“聚焦揣摩法”精准翻译。此法就是要明晰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关键得分点。此法具体做法如下:

①抓关键词。

a.古今异义词。如“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全国卷Ⅰ),“及/其享受爵禄”(四川卷)等。

b.一词多义(包括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如“发吾粟振之(‘振通‘赈)民?于征发(通‘疲)”、“非所以事天地(用来……的方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等。

c.词类活用。如“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动词用作名词:引发含欲的事)(全国卷)、“怒万乘之主”(使动用法)(四川卷)、“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使动用法)(安徽卷)、“槐起衣冠而坐”(名词用动词)(天津卷)、“光武难其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与交友者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

上一篇:南昌市豫章小学下一篇:公墓业务员工个人口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