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李慧芳

2024-08-21

读后感李慧芳(通用11篇)

读后感李慧芳 篇1

书中讲述了鲁西西在开午餐肉罐头时,发现里面没有肉,而有五个火柴大小的小人,读后感李慧芳。鲁西西决定要保护这五个小人。罐头小人们各有所长,聪明过人,十分惹人喜爱。皮皮鲁和鲁西西带罐头小人一起上学。有次皮皮鲁上学睡觉,被老师发现,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名叫博士的罐头小人告诉了他准确的答案,避免了让皮皮鲁出丑。还有次,在一次外宾招待会,皮皮鲁组织了所有坏学生故意去参加了升国旗,博士帮助鲁西西用四国语言和外国来宾交流,为学校争光出彩,坏学生的形象得到改变,读后感《读后感李慧芳》。我非常喜欢皮皮鲁和鲁西西,皮皮鲁活泼,鲁西西善良,他们都有一颗“爱”心。读完,我深深的感觉到只要努力学习,坏学生就会超越好学生。让我们牢牢记住“人的一生在于勤”。

读后感李慧芳 篇2

她是……她到底还是什么?她到底还能变成什么?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 她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忠于职守、充满热忱的心。

她叫李慧芳, 是我们急诊科的“百变女郎”, 是我们急诊科每位护士心中的榜样和标杆, 她的“百变”身份无论哪一个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海绵”的她:时间是挤出来的, 活到老, 学到老

打针、换药、安抚病人……这些似乎成了护士工作过程中的全部, 把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占据得满满的。虽然繁忙紧凑的生活让我们感觉透不过气, 但我们清楚地知道, 我们已经离开了每天面对理论知识的枯燥的学习生活, 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会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偶有闲暇, 我们总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犒劳自己, 消遣自己, 却把书本遗忘在某个角落。

“即使动手操作能力再强, 理论知识也不能忽略。”护士长李慧芳总是一再强调。而她自己也正是把这句话落实到了行动上。平日里, 不管工作多忙, 她总是会挤出时间看书, 每天坚持学习医学护理知识, 不断琢磨总结护理经验, 钻研新知识新理论, 再把学到的新观念、新理论及时运用到具体临床实践中去。而她的勤奋与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每次院里举行护士季度考试她都名列前茅。

除了看医疗知识类的专业书本外, 她还经常阅读其他课外书, 拓展知识面, 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要总是说没时间, 那都是借口, 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 都是挤出来的。人对知识的渴求也要像海绵吸水一样, 不仅要学, 而且要把学到的好东西不断地积累起来, 越积越多, 用到的时候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对知识的渴求要永远不满足, 活到老, 学到老。”护士长常常谈自己的学习观。

这种积极进取、永远追求知识的可贵精神, 让护士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言行举止都吐露出不凡的气质和风度。

“海绵护士长”让我们惊叹!

“机器人”的她:当你真正为病人着想时, 细枝末节都是浮云

在护士这个神圣的职业, 我只是一只刚刚飞上道的菜鸟。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 虽然娇生惯养, 却也不乏吃苦耐劳的劲儿。但护士长李慧芳用看似平凡却非常人能及的小事告诉了我, 当护士光能吃苦是绝对不行的, 有时, 你必须要把自己变成没有感官细胞的“机器人”。

在医院, 患者大小便不能自制或失禁的尴尬情况时有发生, 而这种窘状, 常让我们护士感到为难和尴尬。而在李慧芳看来, 这些细枝末节都是浮云。

前不久, 一位患脑梗的老爷爷, 由于长期卧床不起, 因便秘多日未排大便, 使用多种药物效果甚微。看着老爷爷痛苦的样子, 医生护士虽同情却都爱莫能助。而李慧芳却不放弃, 她细心地给老人灌肠护理。由于大便过干, 灌肠初期依然没有效果, 她便弯下腰来, 竟然用手为他抠出了干硬如石的大便。此时病房弥漫着一股令人恶心的恶臭, 其他病友和护士都下意识地掩了掩鼻子, 或扭头离开, 而李慧芳却表情镇定, 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闻到一样。她为老人把身上擦洗干净, 换上新床单, 处理粪便……整个过程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忙完后, 她擦擦额头上的汗水, 脸上露出了微笑。

当同事问她是否嫌脏嫌臭时, 她微笑着摇摇头:“有时候, 我们要把自己当做没有嗅觉甚至没有感觉的‘机器人’, 如果你真正为病人着想, 一心一意做这件事时, 你闻不到臭, 更感觉不到脏。这些‘细枝末节’都是浮云。”

原来, 人有的时候, 感觉会缺失, 因为只要你的心真正充满热忱心系他人时, 你会成为不在乎“细枝末节”感官残缺的“机器人”。

“警察”的她:医德没有界限, 工作不分你我

严格来说, 李慧芳算我们的长辈, 也是我们的上司。工作中的她, 虽是我们急诊科的上司, 却从来不摆架子, 在她身上, 威严与和蔼共存, 威慑力与亲和力并露。我永远无法想象她娇小的身体里面究竟蕴含了多大的能量, 以至于很多同事们都私下称她“太平洋的警察”。

永远都是做的比说的多, 永远都是亲自上阵, 把别人的事儿也揽给自己。这是她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

她把工作时时放在心里, 即使是难得的节假日仍不忘打电话询问患者的情况;急诊科忙碌时, 缺少护理工作人员, 作为“上司”的她本可以把上班的任务下达给“下属”, 自己在家休息, 但她为了让其他护士休息, 总是主动自己来填补, 毫无怨言;其他同事有困难时, 即使在她的工作范畴之外, 她也是总是尽力帮忙;作为“上司“的她从不对我们指手划脚, 而是把我们当做好朋友, 甚至是亲密的家人。

同事和医生偶尔开玩笑地称其为“太平洋的警察”, 她却诙谐地回复:“我是大西洋的。”博得大家哈哈大笑。李慧芳说:“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我能力许可范围之内, 能帮助大家就尽量帮助, 我并不是想显示自己能力有多强, 而是因为我们这个科室、医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会更好。在医院工作中, 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这是医德, 而医德是没有界限的。”

医德没有界限, 工作不分你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 我们共同努力, 急诊科多次获得“红旗护士站”的光荣称号。

“心灵导师”的她:有时, 对心理的治疗比对身体的治疗更重要

在医疗纠纷频频发生的今天, 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在受到深刻的质疑和考验。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教育更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因而医务工作人员更需要重视与患者和家属的心灵沟通, 不能忽略与他们的语言交流。

“要学会和病人交流, 有些病人病迟迟不能好转的症结非病本身, 而是心灵。而有些医疗事故的发生也正是因为护士医生缺乏和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李慧芳说。因此, 她非常重视与病人的沟通, 非常重视开导病人及其家属。2012年7月份, 一位慢性病患者, 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一段时间也不见好转, 患者和家人都十分担心病情。患者对治疗越来越没信心, 每天愁眉苦脸。而家属也觉得住院这么久却效果甚微, 对医生护士颇有微词, 有点不悦。李慧芳发现端倪后, 积极与家属沟通, 告诉他们病情的治愈是一个过程, 告诉他们患者有微妙好转的地方。同时, 她还开导患者, 告诉他不要愁眉苦脸, 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她一边给患者药物治疗, 一边给他心灵“良药“。慢慢地, 患者对自己有信心了, 心态好多了, 病情也很快好转。

“有时, 对心理的治疗比对身体的治疗更重要, 我们要时刻关注病人的心理, 时刻不忘与病人家属沟通, 给病人信心和力量。”李慧芳说。她帮助无数病人重新建立起信心, 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她是护士, 更是心灵导师。

“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理事业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曾这样说。“在患难时忠于义务, 是伟大的。”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曾这样赞美护士。

如果说南丁格尔和德谟克利特用语言指出了作为护士的本职, 那么李慧芳便是用行动诠释了当代护士在本职之外更应坚守的“身份”和拥有的可贵品质。

柴生芳观后感 篇3

公益办 王兴伟

自从观看了电影《柴生芳》后,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这句话:“干一些自己所能干的事。”这句话听起来平淡且简单,但是真正践行诺言该怎么做?或许是几分钟的事,或许是一辈子的事。出门招商,回家下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下乡县长”,用他的行动和工作热情去履行自己的诺言。

为什么叫“下乡县长”呢?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下基层调研,才能掌握一个乡镇及一个村社的实际情况,如果待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再好的规划和操作方案都是一副“空架子”。下基层调研和画家写生是一样的,没有实地的观察和评估,所做的“画”就不会那么生动,只有根据各个村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扶贫计划,“对症下药”才是群众路线教育的根本领会,柴县长才真正领会并把群众路线教育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该如何将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与本职岗位工作相结合,满足新形势下群众路线教育工作的需要,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有以下体会:

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尤其是作为一名民政专干就要像柴生芳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心系百姓。勤入户,勤走访。柴生芳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

学习他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柴生芳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临洮县任县长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临洮县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临洮人民走向富裕,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柴生芳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习他立足本职、热爱本职的思想。柴生芳同志,无论是在国外留学,还是在党政机关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学习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柴生芳同志对自己、对家人都非常严格,他不允许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更要像柴生芳同志那样,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干事,树立好自身形象。

读后感李慧芳 篇4

随着余杭区百丈镇仙岩村乡村医生王妙芳的先进事迹在各级媒体的广泛传播,全院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王妙芳的热潮,作为一名山村医生,王妙芳扎根山村40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群众看病,她用平凡的人生诠释着不平凡的坚持、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凡的感动。

同是医务工作者的王妙芳同志,40年如一日坚守在我区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在仙岩村的基层卫生战线认真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通过学习,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看病坐了40年的小木凳,仿佛看到了她出诊背了40年的小药箱,仿佛看到了仙岩村陡峭山路上印下的40年足迹„„同时医务工作者我们体会到了远离城镇的山村上艰苦的环境;我们看到了岛上老百姓对她的信任与爱戴。在深受感动与启发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换位思考,想想她,四十年风雨、四十年山路、四十年值守,为村民送医送药,除病消灾是多么的不容易。想想她,舍小家为大家,耐得平淡,舍得付出,服务山村,扎根山村,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想想她,从19岁妙龄少女到现在59岁的鬓染霜雪,但依然锲而不舍,无怨无悔坚守在仙岩村上,默默奉献着火红的余热,需要多么崇高的无私情怀!

王妙芳就是这样,只要老百姓有困难,她都会竭力去帮,我们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并不在最基层的山村,但我们面对的患者仍然是最基层的群众,服务好群众是我们的职责和

使命。徐立毅书记批示:难在坚持、贵在爱心。坚持40载不仅仅是40年如一日的山村值守,更她把自己的爱心扎根山村的体现。平日里我们要学习她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再多病人也要逐一细心服务;再难的沟通的病人也要细心讲解;再累的工作也要克服困难尽力完成。

人常说:高尚源于平凡。我们每个人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医德,胸怀远大理想和目标,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自觉注重医德修养,具有崇高的思想和境界,真正体现了医务工作者仁爱奉献的博大胸怀和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敬业精神。

我要向王妙芳学习,学习她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学习她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学习她刻苦勤勉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像她一样坚定信念,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是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廉洁行医,尽心尽力、尽心尽职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耐心的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

读后感李慧芳 篇5

感动中国人物周秀芳观后感范文一

我想,真正的梦想当如是,如一颗闪耀的火种,随时等待燃烧的那一刻。现有周秀芳,“搬运”了爱心,“传递””能量,“燃”起了希望。未来的未来,优质的种子会破土、发芽、成长,终会形成森森绿源,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带去更多希望的火种。

周老师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权力、金钱、作秀以及任何商业元素,有的,只有那条件艰苦和充满了阳光的情感。周老师就是团温暖的光,她离开宁波去温暖更多的人,她也温暖了我们。

周秀芳老师的事迹,让人感动,令人振奋,促人奋进,她鼓舞着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用自己的大爱去谱写一首壮丽诗篇。

周奶奶用她属于教育工作者的耐心、爱心、真心帮助溆浦的孩子,为其带去阳光,这种向阳而生的力量让我感悟良多,今生追逐光,追逐热,也发出光,发出热。

感动中国人物周秀芳观后感范文二

周秀芳,她在古稀之年远赴湖南省溆浦县支教,并架起爱心桥梁。4年多时间里,经周秀芳多方协调,宁波、上海等地的爱心人士在湖南溆浦捐建了27所希望小学,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近3000万元。

“做好事没有底,我将一直做下去,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续传递这份爱心。”周秀芳说。

不只是周秀芳,年轻一代的志愿者也不甘落后。

12月3日,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现场传来喜讯,鄞州区推送的银巢养老服务中心获得金奖,全国仅10家!

而银巢养老志愿服务项目的创始人,是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宁波市“最美90后”李靖慧,2015年,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李靖慧发起了银巢积极养老公益项目,并在学校创办了专项服务老年人的公益协会。2017年,她注册成立了“宁波市鄞州区银巢养老服务中心”,成为省内首个由在校大学生注册的养老民非机构。

她致力于实现老年人从“被服务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转变,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当天,她也来到了座谈会现场并分享感受:“社会因为志愿者参与而变得温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志愿服务开出不一样的花。”

感动中国人物周秀芳观后感范文三

梦想是什么?就是一种东西,你很想要;就是很累很累了,都还想往前走;就是很痛很痛了,都不觉得委屈;就是很苦很苦,都从没想过要放弃。面对日日夜夜、庸庸碌碌的我们,就像大雾突然弥漫在海面,急需要梦想来照散迷雾,像周老师一样用那种未曾有过的方式蓬勃而出;像周老师一样,用汗水和泪水把梦想和人生雕琢得异常美丽;像周老师一样,一路行走,一路欢歌,一路花开。

她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耕耘好自己的一方教室,用真诚的爱浇灌好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在他们的心里播下善良、有爱和向上的种子。

周奶奶用她的热情、真心播洒着一个支教老年人的仁爱情怀,用行动证明着一个教育者的担当。

读后感李慧芳 篇6

她是“支教奶奶”,古稀之年远赴贵州、湖南支教,将先进教学经验送进大山深处;她是“爱心搬运工”,汇聚长三角上万市民爱心,在湖南溆浦捐建29所希望小学,让400多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3400余万元;她是“扶贫带头人”,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溆浦、延边产业脱贫,还在延边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在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孩子点燃了希望之灯,也为扶贫协作搭建了爱心之桥。

她的亲身经历让老师们了解到在中国的某些大山深处真真切切地存在着那么多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孩子与家庭,也让老师们了解到社会中有着不少像周老师一样甘愿无私奉献的爱心人士,尤其是周老师的仁爱与善良,为大家诠释了何为“大爱无疆”。周老师的实际行动让老师们深刻领悟到“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教育人守初心、担使命的价值追求”的真谛。

读后感李慧芳 篇7

此次进京参加表彰大会,周秀芳心里最牵挂的还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周秀芳爱心工作室募集了3大卡车的物资,她筹划着要运往到延吉和溆浦;知道此次获奖人士中也有建了很多希望小学的爱心人士,她希望有机会多和那位爱心企业家交流:“溆浦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些学校男生没有宿舍住,只能睡走廊,看着真是令人心疼。”

在捐建希望小学,助学结对贫困学子之外,周秀芳也致力于产业扶贫。在她的努力下,象山“红美人”柑橘有望免费在溆浦尝试100亩的嫁接;浙江茶叶协会会长毛立民两次到溆浦考察后,将于明年4月,到北斗溪镇宝山村,帮助那里的茶农们在采茶、销售等品质提升上帮扶一把,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上周,周秀芳参加了央视扶贫攻坚表彰特别节目录制,节目以“庄严的承诺”为主题,通过视频短片、现场颁奖、情景MV、光影表演秀等方式,对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的99位先进个人和40个先进单位做一次集中展示。节目将在17日晚上播出。

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周秀芳认识了获奖人士中安吉白茶生产基地的相关人士,她努力牵线,希望能够把安吉白茶引进到溆浦去,继续拓展产业扶贫的力度。16日晚上,她还和参会的延边州一名扶贫干部,商量运送爱心物资的事宜。

李慧事迹材料 篇8

-------中方县泸阳小学残疾教师李慧先进事迹

中方县泸阳镇最偏远的山界--黄花树村教学点,钉满了纸板的一间简陋教室里,每天都坐着11位孩子,这是一个由2个年级组成的复式班,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孩,由一位40岁出头的女老师带着,孩子们习惯地称她 ‚妈妈老师‛!

孩子的 ‚妈妈‛叫李慧,右手从小不慎烧伤导致残疾,失去了五个手指头,只能靠右手板和仅剩一小节拇指夹着粉笔写字,书写极为不便。21岁那年她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她 ‚手板‛执教大山深处的教学生涯,这一教就是24年,24个年头过去了,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出去,李慧老师却一直留在了这个大山深处。

‚手不方便,腿脚却发达起来了……‛

黄花树教学点是典型的‚一师一校‛模式,在孩子们眼里,李老师是老师,又是校长;是管理员,又是炊事员;是保姆,又是妈妈。要带好这个复式班11位学生,李老师承担着常人难以承担的艰辛。李老师前些年工作日都住在学校,因在石门读初中的儿子迷恋上了上网,彻夜不归留宿网吧,成绩一落千丈,李老师意识到对儿子所欠太多,便从学校搬下来一起住在石门。这样以来,李老师每天早晨不到5点就起床,要给脚亦残疾的丈夫和在读中学的儿子做早餐,6点钟独自一人打着手电从石门街上出发,徒步行走近30里山路赶往学校,因为黄花树村地处泸阳镇与新建乡相交的山界上,平日没有通汽车,加之李老师手不方便骑自行车,每天需要花费5个多小时奔波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我的生活像一只座钟,每天的弦都绷得紧紧的‛。

李老师忙着搬凳子招呼我们的时候,望着李老师粗壮的脚,不禁让我们想起她往返在山路的身影,常年在山路上来回奔波,李老师不知道磨穿了多少双鞋。不经意间看到正屋墙角放着一双沾满泥土的 ‚高桶油鞋‛,玩笑中和李老师细算了一笔帐: ‚每天徒步来回60里路,一个学年下来,大约要走5600多公里。多年下来,就好比走了几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手不方便,腿脚却发达起来了……‛李老师笑着迎合我们。

‚学生心里有我,我感觉值……‛

面对一群质朴纯真的山里娃,李老师倾注了全部心血。黄花树300多户村民分散在30多个大大小小的山旮旯里,11位读书的孩子中有3位孩子家长长年在外打工,‚留守孩子‛只能寄托在爷爷奶奶家,孩子们早上出门至傍晚放学回家,这一整天都交给了李老师照管。学生上学时衣服被雨水打湿,李老师就生火帮他们把衣服烤干再上课;遇到下雪,在放学送学生回家的路上,李老师总是走在前头,将年幼的学生安全地送到家才反程。2006年的一个下雪天,正值新学期刚开学,李老师的爱人想到这样的下雪天,又刚开学,便劝说其不要去上课了,但李老师想到孩子们一定都会去学校上课的,因为学校从来没有随便停过课,她就照常赶往学校去上课。因下雪,路非常难走,一不小心,她从一个陡坡上滑下十几米,把脚给扭脱臼了,只有 ‚手板‛的右手也被树枝划得鲜血直流。但她忍着剧痛爬了起来,继续赶往学校,一路上脚慢慢肿起来了,赶到学校时,脚已经肿得碗口那么大了。当李老师用右 ‚手板‛撑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学生们看着慢慢染红的粉笔,个个都哇哇大哭起来。这一次,李老师与11位学生哭成了一团,回忆起这段往事,眼角有一丝红润的李老师笑着说道:‚学生心里有我,我感觉值……‛。

‚看到11个孩子都坐在讲台下,我才踏实……‛

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百般的热情激励每一个学生进步,李老师一直以来都这么做。2002年‚五一‛黄金周后,一个叫蒲海波的学生,因为父母从外地打工回来,要求将其从外地转到李老师班上。当时只有学前班和三年级,而海波在外地读的是二年级,想到如果要到外校读书极不方便,在他父母的再三恳求下,李老师最终答应接受蒲海波跳级到她班上。为了把蒲海波的课补上来,李老师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由于补课时间太短,蒲海波的成绩在全镇统测中还是不太理想,最终还影响到李老师的年终考核评优。对别的老师来说,多数是会拒绝接受蒲海波跳级的,但是李老师却选择留下了海波。

不放弃每一个来黄花树教学点求学的孩子,更不让在黄花树教学点上学的每一个孩子辍学。2006年春季,二年级班上有位叫蒲宏丽的女学生开学一个星期后未来报名,周未,李老师便找到这个女孩子的家里,劝她的父母送孩子上学。可这位父亲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不读也罢!再说了,以后到外地打工只要会写名字就行了。‛李老师耐心地劝说:‚话可不能这么说,男孩女孩都是宝,关键要把书读好。你就忍心让女儿跟你一样吃尽没有文化的苦头吗?以后就是要外出打工只会写自己名字也是行不通的。这样吧,如果是钱的问题,我给你垫上,你明天就送女儿来学校吧!‛。第二天,家长还是让蒲宏丽来上学了。其实,李老师何尝不知道,这学费一垫出去,指不定要垫到什么时候啊!她的爱人告诉我们,到现在为止,还垫资近三千元的学生学费。李老师无奈地笑着说:‚只有看到11个孩子都坐在讲台下,我才踏实……‛。

‚李老师不回来,我们的崽女就不读书了……‛

李老师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在周边群众心里是家喻户晓,在当地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02年的暑假,她突发阑尾炎住进了医院,本该动手术。因为学校即将开学,她怕影响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最后她选择了不动手术,而是出院靠服用中药控制病情,毅然拖着病体,赶回学校为孩子们上课。

2005年,对于李慧老师来说,是从教20年来的一个转折点,因学校布局调整,泸阳镇将靠近新建乡山界上的2所村小撤并,学校领导考虑到李老师的不便,将其调到邻近一个规模较大的村小工作。重新安排一位老师担任黄花树教学点的负责人,村民们得知此消息后,村支书、村长及部分群众一行10人提着鸡蛋、西瓜等物品来到李老师家中,劝说李老师留下,要李老师继续留在这里工作。村长用山民最原始的方式劝求到: ‚李老师,你带我们的子弟我们放心,学生也都喊您 ‘妈妈老师’,要是您不回来,我们的崽女就不读书了……‛。也许是为黄花树村民的诚心所感动;也许是李老师对那些孩子们太眷恋,也许……,最终李老师留了下来。

读书节征文 李慧 篇9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商学院 12级人力资源管理

学号:12060911

3姓名:李慧

我是在大一军训的时候从室友那里借到的这本书,刚拿到书的时候看简介就觉得题材很特别,所以就忍不住的想看这本书。主仆关系、亲情、友情、种族、朋友与兄弟,当我真正地投入到书中时,我彻底被这些情感所震撼。对于阿米尔和哈桑的关系,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哈桑作为仆人的儿子也理所应当地做了少爷阿米尔的仆人、同龄的朋友和兄弟。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每当阿米尔被人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保护他。有人说是哈桑的善良天性使然,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哈桑作为一个仆人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父亲是怎样忠心耿耿地对主人的,所以当自己看见阿米尔被欺负时他想到的或许就只是保护自己的主人。他们同吃一个奶妈的奶,他从不欺骗阿米尔,哈桑以为自己的忠心会从阿米尔那里得到一样的友谊。然而,当哈桑为捍卫阿米尔的荣誉而被人凌辱时,阿米尔却选择了逃避。不仅如此,阿米尔还为了躲避哈桑,设计将哈桑驱逐出自己家门。一次次遭受背叛,一次次受到伤害。哈桑直到临死前仍坚守着友谊。但阿米尔就真的对这些无动于衷吗?我想不是的。

阿米尔是一个懦弱的孩子,他不敢正视自己,也不敢面对被自己背叛的哈桑,尤其是当他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时。我觉得将哈桑赶走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至少能让哈桑免于受辱。他怀着极大的不安与痛苦诬陷了哈桑,然而哈桑最后一次救了他。阿米尔明白了:“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水怪。”

阿米尔从小就遭受许多不幸,一出生失去了母亲,父亲又对自己态度冷冷冰冰,甚至是嫌弃。身边只有哈桑真心地对待自己。只是懦弱与自私才让他一次次的逃避,因逃避而背叛。但是,我相信阿米尔是爱哈桑的,非常的深爱,所以后来他为了哈桑遗留在人间的儿子索拉博,不惜与疯狂的阿塞夫战斗,将索拉博救

出。

全书的后半部分都是在围绕着阿尔米的内疚与自责展开的,他后悔背叛了千千万万为自己的哈桑,所以他必须千百倍地对索拉博好才能将自己救赎出来。故事的最后,主人公阿米尔鼓起勇气,第一次像男子汉般的回到了故乡,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找到了老朋友,在得知惊人秘密后,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正如他父亲所期许地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这本书真的是看过的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本,以前只知道阿富汗战火连天,却不知道人们遭受这么大的迫害。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没有童年。如果他们是在中国或者是任何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平的年代,没有种族歧视、没有战争,我相信阿米尔和哈桑最后会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但就是因为生不逢时,哈桑为了守护阿米尔的房子和妻子一起被打死,阿米尔虽然最后回去挽救了索拉博但我相信他一生都会带有自责地生活。书中一直在传达:珍惜爱,珍惜和平。

另一个震撼我的便是哈桑与阿米尔的友谊。正如索拉博说的,他担心阿米尔会厌烦他、讨厌他,我觉得这也是哈桑想的,他害怕阿米尔会讨厌他。这是多么伟大的友谊啊!反思到现实中,我恐怕连哈桑的一半都不及,他一直在单方面无止境地付出着对阿米尔的爱,即使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哈桑:善良与忠诚。我想不出更贴切的词来形容这个男孩。他继承了人类的几乎所有的美德,为善良而生,因忠诚而死。但他身上有着致命的弱点——自卑。他无法忘记自己的奴仆身份和自己与阿米尔的差距,阿米尔在他心中的身份在主人和朋友间徘徊,这就是他痛苦并屡遭磨难的原因。他的一生也在追逐一只风筝——阿米尔,他渴望得到阿米尔的肯定,和阿米尔的友情。

酒店员工李慧的辞职报告 篇10

酒店员工李慧的辞职报告

Respectable director, manager: Hello!Work for some time in the hotel in, acquired a lot of knowledge, the business condition of the hotel also is to behave favorable situation all the time.Be very obliged the company gave me to such opportunity works in favorable environment and learn.Although be in the hotel,fundament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master already basically, but common saying says ” of “ knowledge is infinite, have a lot of sides or need continuous study.Put forward to resign I thought very long.The environment of the hotel to the clerk very take care of very protection(at least for the individual interest to us).Want to be reached in hotel ego promotion in view of my individual character grow the hotshot to block one side alone, the likelihood below the environment that is in protection is very difficult.Myself also realized bend of him individual character at introversion, actually, no matter this is breed a talent to the hotel or be the difficulty that my oneself is perfected is a breakthrough.Although my idea is: Person need is ceaseless development, progress, perfect.I also am changed in effort all the time, become acclimatization, so that the better effect that produces oneself.But I feel oneself all the time breakthrough of it doesn’t matter, considered very long, decided need alternates the environment comes go through the mill.Personnel of hotel near future is fluctuant bigger, because this hands over the job,the likelihood needs a period.I hope to control the job that finish to have sex in 7/15.This time is closer perhaps, if carry out,go up have too much difficulty, I agree with proper defer period of time.But I or hope manager understand.When I hope to refer this demit Cheng in me, before leaving post, although allocate,the job that is me is in charge of please, I can use up my duty certainly, had done the thing that should do.Additional, hope the director does not persuade me to stay, actually, leaving is very hate to part with, the reason need not explain oneself.But already decided already, persuade to stay when can making me final leave more difficult.Thank!Finally,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hope company as always all the way violent wind rises!Work of director and each colleague is great!

河北科技大学辅导员李慧卿 篇11

——河北科技大学辅导员李慧卿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李慧卿,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6月生。2003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0年担任河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10级(393人)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2009年:

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一等奖。

三、工作情况

李慧卿从2003年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曾担任02级、04级、06级、10级辅导员,共36个班1201名学生。所带班级中有2个班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获国家级三好学生称号1人,省级三好学生称号5人,省级模范干部3人,各项科技比赛中获国家二等奖3项、三等奖和优秀奖15人,省级获奖者六十余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李慧卿总是有着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实践、探索、创新是她的工作特色。她组织的活动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很多活动具有较好的社会反响,在校园里更是成为经典的品牌。她的学生工作创新思路在学校引发了学生工作创新热潮。

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信念基础

辅导员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艰巨任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李慧卿深切领会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常谈常新的问题,工作中李慧卿紧密结合社会现状和学生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人寻味的事例、主题鲜明独具匠心的活动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寓于学生工作之中。04年启动了“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教导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从基础文明抓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活动荣获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三等奖。针对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大学·责任·担当”系列活动,学校要搬迁发起了“我爱校园手抄报”活动,“再见母校”爱校荣校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李慧卿的工作中无处不在,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践行着、传播着。2011年1月李慧卿很荣幸地做为辅导员代表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这次座谈更加增强了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爱心铸就真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爱心、奉献、巧学、实干是她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在向老辅导员学习的同时,她积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用真心、爱心铸就师生真情,学生的情况就象一本明白账了然于心。一位连续两年降级的学生,面临着退学的可能,在李老师的帮助下,他由试读生转为正式生,并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学生的父母打来电话感动地说:谢谢李老师,本来我们已对他不报希望了,真是绝处逢生啊。热能班一同学的父亲突然去世,李老师安慰她先回家,同时根据其家庭情况为她申请补助,这让学生至今不忘。正在西安交大读博的她每次回来都要看看李老师,并把李慧卿老师放在她QQ空间最值得尊敬的人之中。在李老师的爱心引领下,热能班孤傲的男生与宿舍成员关系融洽了,自卑的贫困生变得自信了,失恋的学生走出了感情的低谷,降级生奋然直追考上了研究生。业务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保障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学问,辅导员应该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工作之余,李慧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讲座,通过各种学习机会来提高自己工作业务能力。曾参加全国大中学校团干部心理健康工作培训班、河北省学生工作心理健康培训、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职业指导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河北省KAB创业教育项目第一期师资培训班。拿到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为了更好的汲取知识现就读于师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涉猎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在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修养》、《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形式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参与省级立项4项,主持3项,市级1项,校级3项,发表论文十多篇。用智慧之光点亮学生的心灯

在不断学习和勤奋工作中,李慧卿历练成为了一名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智慧型”辅导员。

1.以聊天室为依托有效地开展助人自助工作

从担任辅导员开始她每天至少两小时是专门接待学生聊天的。以聊天的形式给学生一个倾诉的机会,同时让自己更好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给学生提供自助的力量。

2.以大学生成长中心为依托,通过主题教育进行成长辅导 大学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烦恼与问题,对于这些共性问题,她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通过不同主题的工作坊进行共同成长辅导。如“毕业了,我们一起失恋”,“大学,我如何与人交际”等。该活动荣获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3.以心理剧汇演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2005年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李慧卿组织策划了河北科技大学第一届“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剧汇演”,同学们通过自编自演的形式诠释着他们的世界,进行着生活的思考与观察——面对压力怎样自我解压、自我调节,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我爱我”心理剧汇演,成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很好载体,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关注和认可,成为了学校的经典品牌。该活动获得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一等奖。4.情感教育开启爱心之门

情感教育是李慧卿老师一直坚持的教育模式。评奖、助、学、贷时开展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诚信教育,节假日到了开展感恩教育,发起了“感恩贺卡”活动,学生自制贺卡寄给家人,湖南的一位家长回信道:孩子懂事了,长大了。她不仅关注自己年级的学生,还服务于任何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修养》课,用生动的语言,寓意深刻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健康引导。电子邮件、QQ、短信、电话成了师生交流的大舞台,在这里无数个迷茫的心灵被点亮,有的短信说:李老师,听了你的课纠结在我心中的疙瘩没了,我豁然了。奉献是辅导员工作的主旋律

上一篇:乡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考核办法下一篇:毕业论文之外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