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难过岔路口作文

2024-07-04

鬣狗难过岔路口作文(共6篇)

鬣狗难过岔路口作文 篇1

岔路口初二作文

廊坊市第四中学202班 胡陈晨 放学的路上,总要经过一个很小的花园。花园里有两条路。 每每走入花园的大门时,总要先想想应该走那条路呢?左边的一条宽阔明亮,一目了然;右边的一条野草凄凄,神秘莫测。但是左边的一条人们进进出出,热闹非凡;而右边的一条却很少有人光顾,枯叶附着在路面,孤寂地躺着。人们便自然地选择左边的哪一条。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右边的一条,便渐渐匿形于人们的脑海之中了。

我是花园的常客。放学后,总要在花园里小憩一会儿,尽管身体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但小小的心还是得到了满足。不过,右边的那条路上从未有过我的脚印。也许人的多少就是最佳导航吧!

但在左边的路上,那简单重复的经历已经让我毫无兴趣!也许这里干净些;也许这里的植物规范些;也许这里的“导航”更多些,但是放松的神经却常常被无情的吵闹声紧绷起来。那曾经闲适的`记忆终于淹没在人群中。

偶尔有一次,空气中漂浮着轻风,路边的树轻轻摇曳。一种好奇心让我脱离了众多人群,来到右边那条极为狭窄的路口。路边的小花也开始招呼我,轻风向前推着我。我的脚便不自主地慢慢走了进去。

果然,这里的枯叶铺了一地,不知是何时落下的黄毯子,这会儿起了作用。脚踏上去发出了轻轻的碎裂声,仿佛麻雀的叫声。偶尔一株极娇嫩的绿从石缝间迸出,夹带着没有蒸发的露珠,在斑斑阳光中绽放着光芒,不远处的草坪旁还静伏着一张石凳,旁边野草丛生,生机盎然。在这片与世隔绝的花园里没有了喧嚣,不大的天空中时时飘过一团白云,与地上的花草相互辉映,一种舒适的、美的感受由心底而生,不!是从地面升起来的!在这片被人遗忘了的空间里,真正蕴藏着恬静的美。

在告别花园的一刻,不禁回头看看左边的路。那里仍然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随着“导航”而行的人,心中究竟少了什么?少了在右边路上那特有的气氛;少了人在路上过往时应有的惊叹、悠闲。少了……少了……

放学的路上仍可以看到那座不大的花园,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有了非凡的意义。

社会这条无比宽阔的路上,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岔路。你固然可以踏着前人的脚印向前,找到所谓的幸福。但有时,打破常规,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尽管会面临人群冷漠和嘲笑的危险,但当你面对从未见过的花而大声称赞时,生命的空气中自然会充满惊叹和喜悦。那才是人生路上最完美的衬托!

人生的花园里,有许多路。站在不同的路上,会看到不同的花朵,会有不同的收获。面对人生的岔路口,你将何去何从?

一个人生的岔路口作文 篇2

在一个人生的岔路口,一面通向道德,一面则走向利益。大多数人可能都说会选择道德吧,我也不例外。可真正实践起来就不一定了。这不,这样的好事让我赶上了。

下午活动课打乒乓球,我觉得老樊(辰涛)借的球拍不太完美(在我的眼里),这时樊文晗说:“那儿有一个正版的‘红双喜二星’”。于是我就拿着用了。回到班级后,我们个个汗流浃背,恨不得马上洗个冷水澡(运动过后是不能立刻洗凉水澡的)才舒服,可是没有洗澡的东西,只能去渴水。于是大伙蜂拥而上,冲着饮水机。我没来得及还拍子,就对樊文晗说:“樊文晗,拍子还你了,放在你桌子上的那个就是”。“那不是我的。”樊文晗说。“啊?”我又坐下来细细端详,寻找蛛丝马迹,好象是名侦探福尔摩斯。终于我找到了三个字‘适合攻’,天哪,这有什么用!于是我再想要么拿回家怎么样,可拿回家怎么说呢?还给主人,可主人是谁?纠结啊,我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找水——七上八下。

最终,我决定上交老师,可是今天没机会,明天吧。

网点发展岔路口 篇3

2013年07月12日 17:09 《零售银行》

开篇

网点是商业银行服务及产品销售的主渠道,是商业银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网点布局、定位的准确与否、软硬件水平的匹配程度、对外形象的优与劣、经营效益的好与坏,对每一家银行来说都意义重大。

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内银行的网点历经了一个波澜起伏的发展过程。到今天,银行网点的发展与扩张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进步的印证与缩影。从目前来看,网点发展仍大致处于数量扩张的高峰期。但伴随着国内各家银行网点数量的与日俱增,对于网点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定位也成为银行面对的种种难题之一。

网点的发展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是对原有组织格局、经营理念、业务流程的调整和梳理,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也就是说,大多数银行站在了网点发展的岔路口,无论选择怎样一条道路继续下去,前路都密布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阻力。银行需要正视困难,认清客观形势和内部条件,与时俱进地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一条网点发展道路,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Part 1 网点发展的“那些年”

文/章飚

如同人生从少年走向青年走向壮年,由懵懂到青涩到成熟。国内银行网点的发展,也有“那些年”一路走来的曲折与感慨。

回溯过往,国内商业银行网点发展主要经过了下面三个阶段:

1、低效率网点的盲目扩张阶段

1998年以前,国有银行为寻求市场份额的快速提高,采取“网点战术”和“人海战术”盲目地扩张网点,过度招收人员。由于这些网点所处理的业务,基本都是低附加值的行政管理、普通交易及后台处理业务,不仅没能给银行带来利润,还增加了大量的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

2、集约化调整阶段

1998年之后,四大国有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轨,股份制银行走上前台,国内银行业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为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降低经营成本,各银行开始集约化管理改革,对经营效益较差的网点进行了大规模撤并。以中行为例,1998年-2001年,中行的机构总数由15251家下降到12529家,到2004年,这一数字为11307家。

3、转型时代的全面扩张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及金融市场的日渐开放,国内银行先后开始了网点的转型工作,以网点改造为主导的转型之路正式铺开。伴随着网点转型的逐步推广、深入,网点的数量和类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网点类型、功能区分日渐明晰,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贵宾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中心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也在不断补强自己的网点短板,进行大规模的网点扩张。总体来看,国内银行在不断保持、加强网点数量优势的同时,开始注重对于网点布局、定位的细分,网点扩张进入数量、质量齐增的新时期。

据中国银行(2.82,-0.03,-1.05%)业协会公布的《2012中国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0.51万家,全年新增网点超42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自助设备50.9万台,全年新增10万台。

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在网点增量方面,建行以新增540家网点的数量位居国有大行头名。紧随其后的是工行,新增434家,中行新增296家,交行新增64家,农行新增21家。股份制银行中,各家银行新增网点的数量均在100家以内,虽然绝对值少于国有大行,但增幅上远远超过国有大行。其中,中信银行(3.81,-0.03,-0.78%)、民生银行(9.00,-0.19,-2.07%)增量居首位,二者均增加112家。

作为国内银行业的“第三梯队”,城商行的网点扩张在经过几年的“疯狂”之后,网点增量大幅下滑。过去十年,五大行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3%,而城商行的市场份额每年却增加0.5%。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全国城商行总资产12.93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的9.16%。城商行的网点发展将如何进行下去,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商行规模增长速度能否持续。

另外,截至2012年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总数2411家,包括农村商业银行337家、农村合作银行147家、农信社1927家,共有机构网点7.4万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的村镇银行。自2007年首家村镇银行获准开业迄今,六年时间,中国的村镇银行从无到有,数量已达到1502家(含分支机构)。

网点总量方面,国有大行仍然牢牢把控着第一梯队的位置。网点数量超过1万家的银行总共有五家,五大行占据四席。先后为农行(23472家)、工行(17125家)、建行(14121家)、中行(10512家)、交行(2701家)。也就是说,五家国有大行拥有的网点数达到6.79万家,占全国银行业网点总数的33.1%。另外,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达到3.9万家,在所有国内银行中排名榜首,行业占比高达19%。

所有股份行的网点数量均未超过1000家。股份制银行中,招行网点数量位居行业第一,达到961家。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9.93,-0.19,-1.88%)位列二、三位,拥有的网点数分别为885个和824个。

上市银行网点发展情况可见下表:

银行名称 网点总数(境内)新增网点(境内)网均创利

农业银行(2.50,-0.01,-0.40%)23472 21 618万

工商银行(3.84,-0.02,-0.52%)17125 434 1392万

建设银行(4.27,-0.03,-0.70%)14121 540 1368万

中国银行 10521 296 1236万

交通银行(4.21,-0.04,-0.94%)2701 64 2161万

招商银行(10.63,-0.13,-1.21%)961 未透露 4711万

中信银行 885 112 3506万

浦发银行 824 83 4149万

民生银行 702 112 5350万

兴业银行(11.20,-0.14,-1.23%)717 未透露 4842万

光大银行[微博](2.83,-0.03,-1.05%)699 75 3375万

华夏银行(7.41,-0.13,-1.72%)475 50 2694万

平安银行(12.05,-0.28,-2.27%)450 55 2978万

北京银行(7.97,-0.11,-1.36%)236 未透露 4946万

宁波银行(8.97,-0.09,-0.99%)173 未透露 2351万

南京银行(8.26,-0.08,-0.96%)100 11 4012万

依照上表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国有大行网点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增幅总体来看也保持较大势头,但网均创利能力明显滞后与股份行和城商行。为此,五大国有行在保持一定的网点扩张速度的同时,纷纷展开了网点优化、提升的工作。

农行零售业务部相关人士曾表示,农行网点数量在五大行中位列第一,数量远超其他国有银行。因此,农行目前重要的不是新设网点,而是优化配置。年报显示,农行2012年共完成1140个网点的布局迁址和3701个网点的标准化转型建设。工行2012年加强了对营业面积小、从业人员少、产出效能低的网点改造,共完成对547家低效网点的优化调整。交行2012网点机构总数增加了64家,但实际情况是新开业87家,撤销了低产网点23家。中行则不断完善网点的服务功能,至2012年末累计建成大中型全功能网点1876家,以期发挥大中型网点服务客户的标杆作用。建行更是掀起了网点“三代转型”的浪潮,力图在业界打造“蓝色银行”理念,又一次走在了大行网点转型的前列。

另一方面,以民生、兴业、招行为代表的股份行,虽然在网均创利上遥遥领先于国有大行,但却又非常明确地表示出对于网点扩张的野心。

民生银行2012年新增112家网点,位列股份行网点扩张之首;招行在马蔚华时代就非常注重网点的扩张,由建行出身的田惠宇接班之后,已明确放出加强网点布局的信号;至于刚刚完成收购动作的新平安银行,今年第一季度就开出了3家分支机构,全年计划新增55家;同样出身于“建行系”的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更表示计划年内新增200家网点,并不排除收购小银行补强网点短板的可能„„

至于异地扩张受阻、IPO上市遥遥无期的众多城商行,在监管层的引导下,已经把网点扩张的触角深入到本地市场。增设本地网点、加速网点转型、设立特色网点成为大部分城商行的首选,省内异地分行网点的不断完善,一方面让城商行呈“燎原之势”深入到二三线城市,另一方面也着实给地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方便。

此外,村镇银行也成为一个银行网点发展的突破口。尤其是对于一心做大,但又扩张受阻的城商行来说,由于村镇银行可以帮助自己突破地域的限制,改善经营的业绩,因此城商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热情要远大于国有行和股份行,这也直接推动了村镇银行在县乡一级遍地开花。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银行业无论如何强调其他渠道的改革和发展,但对于物理网点的依赖并未减轻,甚至比以前更为狂热。在银行看来,网点是银行提供与客户面对面服务的触角,也是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前沿阵地。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复杂性的不断提升,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急剧增加,客户的服务期许和理财意识也日渐高企,这都需要银行加大网点布局的力度,优化网点布局的范围,提升网点服务的能力,以满足客户越来越多的“面对面”、“一对一”专属金融服务的需求。

但问题在于,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亦或是城商行、农商行,在网点的扩张和布局中都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虽然在总数上已经蔚为可观,但很多银行网点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和盲目性,没有明确的规划、定位、统筹,导致网点冗余、效率低下,落后于市场的需求。

未来,银行业的生存空间将会发生深刻改变,迫使银行必须节约资本发展各项业务,资本消耗太高的粗放模式已在淘汰边缘。国内银行网点未来的发展,需要合理控制网点总量、准确定位网点选址、提高网点布局的效率。这已经不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了,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想活下来,就得找准方向,拼命奔跑。站在网点发展的岔路口,银行准备好了吗?

Part2:银行网点模式多元化是趋势

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几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目前的银行网点类型和功能分区已经变得越发明晰;不管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还是其它的小型银行,他们在布局、定位和建设自己的网点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只是简单地复制与照搬,而是更加重视网点的功能与特点,从中考量,积极创新,努力营造独具特色的功能型网点。若从网点功能与定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银行网点将主要会以专业零售网点、社区银行网点、小微网点、地铁网点等几种不同的模式出现。

1、专业零售网点

专业零售网点,即传统零售网点,但在功能与定位的时候更加清晰和专业。目前全国各地的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网点实现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之后的零售网点便更趋于专业化。如小型县域支行、大型贵宾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中心网点等等。通过转型和升级,以前的营业面积小、从业人员少、产出效能低的网点形式将得到全面的改革,功能分区明晰、人员配置合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新型特色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零售银行网点成为未来网点发展的主流趋势。

不合理的网点将会撤并,独具特色的网点将会重点发展。转型升级之后,网点的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客户群体更加明晰,个性化的网点服务将更具针对性,客户满意度会大大地提高。

由于专业零售网点包括了小型县域网点、中型网点、大型财富中心网点以及私人银行中心网点,各种网点的规模、功能与定位各不相同,所以在网点设计上可根据物业和门面房的形状与大小,适当调整来满足业务需求,始终保持统一的品牌形象。而在业务方面,将不断地优化操作流程,构建高效的客户关系的管理系统,完善各种业务体系(如电子银行渠道体系);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从而有效地降低银行成本,提升专业零售网点作为主要交易渠道的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地推动自身零售银行网点的转型升级之路,尤其是国有四大银行在这方面投入了极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力争将传统落后的银行网点模式改造成应对不同客户群体,不同客户需求的专业性零售网点。

2、社区银行网点

过去,各家银行在网点渠道的经营上,大多数根据网点所在周边环境的特点进行设置网点功能的定位,如全功能型、销售型、简易型(金融便利店)、自助型等来简单定位和划分网点类型,根据功能定位来确定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内容,这种是从银行渠道经营的角度来定位市场。经营数年后,随着各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银行渐渐发现这种简单的功能定位划分方式因为所处的区域不同、客户群的特征不同,很难找到具有共性的经营方式,不能很好地服务到目标客户,传统的渠道经营方式没有考虑到以客户为中心,更多地是以银行提供服务和产品为中心来进行网点功能定位。事实上,地处不同特质区域的网点,因客户群聚集特点,有着相近的经营方式。例如,同是地处医院、学校、政府机构等区域内的网点对客户的经营也存在着共性的地方。因此,一些银行开始提出根据网点周边客户群聚特点来经营。这也是社区银行的雏形。

其实,最早提出社区银行概念的并不是中国,而是来自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其中的“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它既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凡是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都可称为社区银行。如今,社区银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经营模式。而对中国银行业来说,社区银行的概念与模式也在近几年内逐渐深入人心,还得到了众多银行的认可,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采用了这种网点经营模式。

比较典型的是,作为国内最大城商行的北京银行,早在2007年便与战略投资者ING集团合作,引进了社区银行的概念和模式,并进行了适当的改良。当时,北京银行对他们的社区银行设计了七个模块,助力金融业务实现转型;并且,选择了北苑路支行作为第一家试点行进行社区银行网点改造工作。北京银行通过三个项目小组,对该社区支行实施了客户智能、产品打包、支行营销、支行布局、营销文化、支行结构、业绩管理等七大模块试点改造。同时,将社区银行的服务目标定位为便利、亲和、专业。

在试点成功后,北京银行严格按照这七个模块的指导,以优异的客户服务、通过专业的员工并辅之简单有效的流程,改造了20余家营业网点。至此,该行社区银行模式在全行网点全面铺开。在完成20家网点的改造工作后,2008年北京银行正式推出社区银行品牌“社区金管家”,通过为社区居民及中小企业服务,北京银行将“心喜理财”、“现金优管家”等金融产品植入社区支行网点,让社区支行网点成为服务对象的“财富管家”。

北京银行的网点发展只是国内社区银行模式创新的一个缩影。随着社区银行概念的不断实施与推进,国内四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以及其它城商行均在不同程度地引进和建设属于自己的社区银行。总之,社区银行网点将会是银行物理网点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3、小微网点

面对中型、小微型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融资需求的日益强烈,各家银行近几年纷纷进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既给小微企业的融资带来了福音,也使银行自身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随着银行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不断深入,以及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扩大,银行开始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支行网点进行改造,并不断地以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中心,根据小微企业行业属性、客户群体、供应链条的不同,创造性地打造了一种以行业企业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的新型物理网点——小微网点。

小微网点的创立,为银行支行网点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这种网点模式的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内银行有民生银行、上海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行如汇丰银行等。其中,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网点发展最早也最具特色,其专业化、特色化经营已成为该行拓展“小微金融”战略的重要思路。为了发力小微企业,民生银行曾制定了“用三年时间建立100-150家专业支行,为特定产业的小微企业群体提供更具特色、更加专业的服务”的发展策略,并且建立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专业化小微网点。例如水产支行、石材支行、茶叶支行、服装支行、灯饰支行(中山)和轻纺城(6.55,-0.10,-1.50%)支行(广州)的设立,都是发展小微企业网点的体现。而采用了这种小微网点经营和发展模式的民生银行也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大有斩获。

除了民生银行以外,汇丰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中心;东亚银行设立了首家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的专营支行——上海张江支行;上海银行也于去年在沪开立了首家全功能一站式服务的小微专营网点——桂林路支行。上海银行小微支行的设立,有利于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之路,有针对性地为小微企业解决“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寻求可复制的专业服务模式。综合上述,小微企业网点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物理网点发展的又一趋势,也有助于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4.地铁网点

银行地铁网点,顾名思义,就是开在地铁站里面的银行网点。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银行客服人员都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指导人们办理各种业务,市民都可以通过智能系统与远程客服进行视频咨询,申请的储蓄卡可以当场拿到,信用卡则会邮寄到申请人指定地址。除了智能机器,还可以根据需要每天会有几名工作人员现场为市民提供理财服务。它与传统自助银行不同,既有能够实现“自助服务+人员值守”的服务网点;也可以是独特的人工智能的服务模式。而且营业时间贴近地铁早晚高峰期,个性化非常强。

目前,工商银行和广发银行[微博]在地铁网点方面发展较好。其中,工商银行于2009年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自助服务加理财服务于一体的地铁网点,就很好地结合了地铁网络,重点布局在地铁客流中心区域站点与居民聚集、旅游集散区域站点等区域,到2013年前已经完成了20余家地铁网点的开设,并逐步实现每个站点都配备至少2台自助设备。此外,广发银行在北京设立的地铁网点更加独具特色,它采用了全智能的运作模式,除了可实现传统自助银行的存取款和转账功能之外,还能自助开户、自助申请储蓄卡,并当场办卡和自助申请信用卡。地铁银行的开设无疑方便了广大的上班族,使他们在上下班的途中就可以办理存取及交水电费等银行业务。

5.楼宇银行网点

楼宇银行即没有沿街门面,面积只有传统银行网点的1/3,几间精致的洽谈室,两个低柜服务窗口,不做现金业务,只盯小微企业的特殊型网点。虽然该种网点并不多见,但是它仍然是物理网点模式创新的一种。

目前,浦发银行在楼宇银行网点这块做出了尝试。据了解,浦发银行市北高新(9.13,0.06,0.66%)园区支行就是首家新型“楼宇银行”的代表,该楼宇银行网点主要服务于楼宇经济,以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特色,辅以文化产业型、贸易融资型、生产经营型中小企业,并辐射网点周边区域经济和小微企业,通过“贴身、定制、便捷、周到”的营销模式和服务理念为科技、小微企业提供银行产品。

以上这些银行网点模式只是网点发展方向中的典型,不管是专业零售网点、社区银行网点、小微企业网点还是地铁网点,他们都融合了银行从业者们探索银行网点发展模式的各种精髓,值得业内各界人士的推敲与实践。在优胜劣汰的银行体制下,今后的网点模式或许还有更具特色的网点形式产生,然而,不管网点以哪种方式出现,它都离不开客户的需求;只要你找准了客户的口味,你的网点就会被吸引。因此,未来的网点模式将会更加多元化。

Part3 网点改变,正在发生

网点是银行重要的销售服务渠道和宝贵的战略资源,在银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最基本的经营机构,网点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定位、客户细分和直接为客户服务的主要功能,因此成为商业银行发展各项业务的主要渠道和参与激烈竞争的重要阵地。即使电子渠道迅速扩张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网点依然是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客户接触点和营销渠道。

纵观我国商业银行网点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盲目扩张、集约化调整、转型时代的全面扩张等阶段。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其中某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拥有的网点数量占全国银行金融机构网店总数的三分之一。

经历了近十年的改革发展期之后,各家银行在网点建设的战略上出现了分化。国有大行的网点数量增长几近停滞,而中型银行则仍然走在扩张的道路上。

网点建设进入布局调整阶段

网点是银行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和战略资源,是银行进行业务拓展和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平台,银行网点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银行经营战略的科学性。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大行网点建设进入到调整布局的阶段。对于网点基数较大的四大行,重心仍然是网点布局优化和功能调整。农行提出了“稳定乡镇网点,调整县城网点,优化城市网点”的网点建设原则;工行则加大了在发展迅速的城市新区和县域地区合理拓展渠道网络;交行提出了“探索构建以综合型旗舰网点为主,传统型基础网点为辅,特色型或专业化网点为补充的网点布局。”

股份制银行无法在网点数量上与国有大行抗衡,但会倾向于建综合性的大型网点,面积和人数都会更大。而对于广大区域性中小银行,增设网点面临着更为严厉的监管限制,尤其是跨区域开设网点已经完全没有可能。

网点转型是主要的发展趋势

为抢占竞争的高点,商业银行在网点上的投资不断增加,纷纷重新制定各自的网点战略,优化网点布局,调整网点定位,通过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的策略加快网点转型的步伐,推进银行网点的变革。农行年报显示,2012年共完成1140个网点的布局迁址和3701个网点的标准化转型建设;工行年报显示,去年加强对营业面积小、从业人员少、产出效能低的网点改造,完成了547家低效网点的优化调整;交行2012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境内银行机构营业网点合计2701家,较年初净增64家,值得注意的是,净增加数目中,新开业87家,撤销低产网点23家。

网点是银行业最为重要、最为直接的渠道资源和服务界面,大量的产品销售、客户营销、关系管理、形象宣传都需要通过网点才能得以实现。传统的网点经营和管理模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职能要求。只有加快推进网点转型,调整网点定位,丰富网点功能,改进服务手段,才能提高网点的综合竞争力和产出水平,使商业银行网点成为银行效益的发源地。

在网点数量不能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要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并取得市场份额的增长,必须提高银行网点的经营效率,在现有人力资源的支持下,达到网点地点、规模、生产率、服务效率、销售能力的最佳组合,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需要,网点转型成为必然。

国外银行的网点转型经验表明,成功的网点转型需要综合考虑网点战略、网点网络优化和网点运营提升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1、明确网点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网点网络优化和运营提升的前提。

2、无论是网点的扩张还是网点网络的再造,国外优秀银行均从战略的高度思考网点网络优化。

美国市民银行与美国最大的食品零售商和食品分销商GIANT EAGLE、美国银行与零售商SAFE WAY和VONS的合作,在零售商店建立“店中店”,方便客户在同一地方完成每天、每周需要完成的各类银行交易。

3、成功的网点转型还必须包括运营的提升,即通过网点流程再造、组织与人员变革、网点内部设计与IT技术,提升网点的运营效率、增加销售、改善客户体验。

未来的网点模式

可以说,银行网点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设立物理网点到物理网点加上自助渠道及网点整合这两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网点差异化的阶段。即银行基于各网点不同的市场定位,并根据网点周边环境的不同,明确相应的网点设立模式。不同于以往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定位,网点设立模式体现了网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主要包括:超市型网点、社区型网点、小微网点、专业型网点、离行式自助网点(地铁网点)等。

以社区网点为例,这种模式在美国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在我国当前的网点发展形势下,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在我国银行业金融的体系中,四大国有银行在确保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压力下,全面撤并基层网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设立网点;大量地区性金融机构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全国3万多家城信社、农信社,总体来说风险状况比较突出,人才不足,服务手段单一落后。由此可见,现有银行体系对中高端客户争抢有余,对普通客户服务不足,导致金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引入社区银行这种有效服务中小企业和大众的经营模式或许恰逢其时。

推广社区银行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推动小型金融机构向社区银行转变。针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留下的市场空白,城信社、农信社及部分资产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农商行,应准确定位,合理细分市场,在贷款条件、利率定价、担保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和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树立在地区市场中的品牌,使我国真正形成分层次、全方位的银行服务体系。

二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可部分引入社区银行经营模式。中高端市场由于风险小、利润高而成为各大银行角逐的焦点,但同时也会摊薄盈利,造成垒大户现象,增大信贷风险。另外,中小企业资源丰富,个人理财需求日益增强,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市场空间,有利于银行调整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集中度,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大中型银行应因地制宜,选择部分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小客户聚集区域的支行网点,引入社区银行经营机制,通过与地区客户的良好互动,来争取这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

无论未来的网点最终有多少种模式,但这些网点总体目标是不会变的,那就是:

1、未来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通过在网点提供最佳服务和产品提高客户忠诚度和销售额;

2、提高网点网络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有效性从而降低网点的整体运营成本;

3、为网点提供先进、灵活和有弹性的基础架构。

Part 4:网点的歧路:亡羊之惑

文/厉增业

虽然在整个金融结构中,银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银行隐然感受到金融脱媒的压力,传统信贷业务面临直接融资与息差收窄压力冲击,而新兴中间业务增长并不顺利。作为银行金字塔结构桩基的银行网点,是客户关系搭建与维护的第一环节,围绕网点建设与优化的命题,一直存在歧路亡羊的困惑。通过将要素合理整合,实现最适宜的数量控制,最有效的资源调度,最优化的结构布局,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在银行发展的黄金期,这些错误被掩盖,不赚钱的业务被赚钱的业务覆盖,不赚钱的网点被赚钱的网点养活,不太关注成本控制的业务扩张总能带来业务量的攀升,并落地为看似更丰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但随着温暖季风季的过去,银行“钱荒”、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失衡与资本收益率下滑成为新问题,零售网点下一步如何发展,价值挖掘何处着力值得思考。

网点扩张黄金期的终结

银行业可能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与一轮又一轮货币扩张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受益于持续的基础货币扩张与金融深化,银行利润水涨船高。货币池子扩容中,银行从容分羹新生的金融资源和金融需求,较典型的便是四大行占全量金融资产比值份额相对下滑,但是各行的绝对量都经历了爆发式成长。四大行之外,股份制银行快速异地扩张,城商行、农商行以及一度经营困难的信用社都如鱼得水,效益蒸蒸日上。行业性繁荣的背景环境正发生潜变,经济成长速度放缓与M2/GDP的高悬,昭示货币信贷扩张的基础性支持力面临弱化,极大支撑银行资产业务的投资拉动(政府基础建设投资与企业扩大再生产)、贸易贡献(外贸企业的产能扩张与贸易融资需求)与个人按揭贷款业务成长度趋缓。网点型扩张进入到金融密度过饱和的阶段,基础金融资源不足的网点面临着生存的难题,温州等有效金融需求出现下滑的地区,一部分扩展激进的银行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

另外,维持一个网点开业的运营成本则快速攀升,营运网点不论买入还是租入,成本都极为高昂,前者占用大量经济资本后者则面临租金不断抬升,此外人力资本与设备投入上,让一个网点运转流畅并实现盈亏平衡并不容易。实践中,一些传统居民区的纯储蓄型网点,因为难以实现收益的成本覆盖,而被调整为离行式自助银行,以控制运营成本。

一般认为,个人客户对于主办行的选择上,物理距离的便捷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网点密度是支持零售业务成长的重要基础,这也是传统四大行零售业务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股份制银行的扩张中,新开网点对公可以采取挖人渗透法人客户的捷径快速落地生根,但是零售业务往往由于网点密度不足,单点式的网点布局无法满足个人客户使用便捷性的需求,而发展欠佳。但是随着零售银行客户对网点依赖度的下降,物理网点的便捷重要性在弱化,而电子银行应用、资金汇转费用支出与信用卡用卡优惠等零售产品的体验亮点权重提升,招商银行以小型自助银行的渗透来弥补物理网点的相对不足,也可以实现零售业务的正常发展。

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内部营运成本攀升与客户物理网点依赖度下降的综合影响下,网点规模制胜的观念面临挑战。

零售银行门外的跨界野蛮人

当银行业内在踟蹰最佳网点的定位的时候,零售银行门外的搅局者已经纷至沓来,这些传统银行的门外汉,跨界进入零售金融领域,不遵循以往的陈规旧俗,大有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架势,从银行的视角,这一群人俨然就是冲进来的野蛮人,但就是这拨人或许会加速零售金融变革,加速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因为他们某些胆大的行为实质上绕行或突破了现有的金融监管规则。

最高调的搅局者无疑是马云[微博],高喊改变银行的口号,手握平台与数据优势,大肆渗透金融,在支付宝[微博]的基础上,阿里小贷从理念上变革当前小微贷款风控和业务流程模式,贷款申请全程网络界面化、信贷审批自动化与风险控制数据模型化,颠覆目前零售贷款网点受理、信贷集中个贷中心后台审批的流程模式;信用支付服务则是无卡胜有卡的在线信用卡生态,直接将信用卡业务收单业务与持卡人的信用透支内嵌在交易平台之内,一头做了收单业务,一头做了信用卡透支;最近呱呱坠地引发业界轩然大波并引发监管层点名的余额宝业务,倘若任其蔓延,将会是对物理实体网点经营的实质性打击。目前支付宝已经构成一个日趋闭环化的资金循环,银行尚有的优势便是支付宝的源头之水还是划转自银行账户,储蓄投资理财等金融功能还掌握在银行体系内。而余额宝以基金公司为管道、货币基金为载体直通银行间同业拆借等货币市场,并实现T+0的资金支付与储蓄切换,余额宝几乎成为超级账户,远胜银行活期储蓄的收益率与流动性,完全打破了现有银行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组合平衡生态,实质上突破人民银行现有的利率管理,直接将已经相对市场化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对接到零售级活期账户,这等同于美国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开放支票账户对银行的冲击。将阿里金融环环相扣,银行的物理网点面临着一个无所不能,并且业务覆盖高度重叠的虚拟网点的冲击,甚至银行网点还要吸纳阿里金融生态负的外部效应,譬如承担了阿里生态客户身份确认(为了对接支付宝,银行为阿里巴巴[微博]做了客户实名认证的工作),又譬如传统高成本的现金货币调拨、投放、清分、回收工作,而支付宝中的记账货币只要一点就可以近乎零成本地转入或转出。

互联网金融催生的虚拟零售银行网点,可能引发传统物理网点网络优势从正资产变负资产,线上电子银行以其轻资产公司架构实现逆袭,物理网点众多的大行反而面临大象转向难的问题——人员结构老化、网点调整缓慢、转型响应迟缓。

零售网点新时代的破茧成蝶之路

当B2B、B2C、C2C等模式落地为淘宝、天猫[微博]、京东等一个个成功的例子的时候,倒逼传统实体卖场竞争的苏宁转型,并借助于在线下的深耕优势,走一条自己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苏宁围绕线上与线下即网上商城与卖场的转型,对银行网点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对于银行而言,如何走出行业内竞争日趋红海化,行业外跨界者气势汹汹的局面,应当两个方面有所建树。一是线上-线下的平衡,二是实体网点人员业务双维度的适时而变。

为了降低柜面压力,实现业务分流,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建设上一直不遗余力,通过持续努力,从存款理财、转账汇兑、信用卡贷款,都一步步在网银上实现,以前信用卡申请和贷款发放可以从网络端发起并全程透明化流程展示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将最后这一块难度较大的个人业务也实现了网络化,并通过有限的物理网点落地材料真实性审核来实现效率与风控的平衡。服务体验从柜台延伸到线上应用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客户服务体验评价更大权重在于网络银行部分的体验是否满意,而传统网点更趋侧重于年长客户的服务与年轻层次客户的售后服务与理财建议。

为实现线上-线下和合理分工与能效提升,实体网点人员与业务调整成为又一关键环节。譬如,客户经理客户获取与营销的一部分角色由网络平台来分担;柜员账务处理量会下降,而对财富配置规划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个年轻客户第一次网点实名开户完成后,以后大部分的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来支持,并以遍布的ATM满足小额现金支取需求,而有限的见面签授权业务,也通过网络预处理实现最大化的效率提升,客户申请一笔住房按揭贷款,客户自助录入所有信贷审批所需的资料并通过预审批,只需要来一次网点审核纸质材料、完成抵押登记手续、签订合同,减少客户占用。而客户在网点需要深入面对面交流的,是更具专业性的理财建议或者实体网点组织的各种理财沙龙、亲子理财教育。

关于岔路口的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放下与不放下本是相悖的的,放下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不放下是一种坚守,一种精神。然而,放下与不放下又没有明显的界限。当你选择了放下某样物品,心中一定有坚守另一个更重要的;当你选择了坚守,你悟性中已放弃了本属于你的物品。因此,放与不放仅在一念之间,只看你在岔路口时候选择哪一条路。

你放下了自己,选择了为百姓坚守。

还记得吗?你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还记得吗?你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还记得吗?你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可一切随风消散,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你亲身体验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生活,你认为自己只是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看到“戎马关山北”,无奈“凭轩涕泗流”,但你看到了暮年,依然忧国忧民,穷且兼济天下。

杜甫,你宁牺牲自己,也望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那一刻,你放下了自己,放不下的是黎民,坚守的是百姓的幸福生活。

你放下自己的似锦前程,放不下祖国的美好未来。

在美国生活安稳的你,有着优渥的待遇,享受着极为发达的科技环境。本可以努力研究扬名立万的你,在听到祖国科技需要你时,毅然决然地放下所有,想要归国微国家科技贡献一份力量。你竭尽全力想要带回你的笔记,只为国家能快速发展。

钱学森,美国军方宁失去十个师团也不想让你归国,开出无数条件想让你放弃。你在踏上祖国大地的一刻起,你已经放下了你的似锦前程,坚守的是自己拳拳的报国之心。

你们放下了可贵的生命,放不下的是身后的家园。

由于纳粹有强大的野心,他们企图通过武力占领世界,各国人民拼死抵抗,世界各处打起了伤亡巨大的战役。

你们丝毫不知行动已经泄漏,在靠近诺曼底的一刻,无数炮弹袭向船只,一支支机关枪向你们吐着火舌,一架架大炮向你们咆哮,一个又一个的队友阵亡倒下。这一刻,生命是那么渺小,你们毫不退缩,踏着队友的尸体,迎着密集的弹雨,前进。心中只是想着,我们不能倒下,身后还有我的队友,背后还有我的家园,他们等着我们凯旋。

时间定格在这里,你们放下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放不下的,是身后的家园,还有和平!

放下与坚守仅在一念之间,它们是同时存在的。“一个人放下的越多,那么他就越富有”,那是因为,他选择坚守的也就越多。

站在生活的岔路口哲理美文 篇5

当一个人真正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清醒的认识,那么当他站在生活的岔路口时就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他也会做出更好的选择。生活中,总有许多诱惑,精彩的电视节目、逛街、各种游乐场所或许,我们始终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昨夜,无意中打开收音机,听到了叫作《夜色音符》的广播,主播讲了两位作家的故事,她们都是职业女性,都有孩子,却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能够做到写作、工作、家庭三不误。她们在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也抽出空来写作,哪怕时间特别短也不浪费。主播说,我们应该让生活平衡起来,要学习,也要健身,要做好自己的事业,也要有自己的爱好,也要腾出时间去郊游。这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应该过得精彩。

其实,想要得到平衡的生活就要读书。当我们有疑惑的时候,就去书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我们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灵,首先要知道怎样做,才能做到。我们也要关注身体健康。再忙碌也要注重睡眠和饮食。我们应该学会享受,不要做工作狂。学会奖励自己,学会劳逸结合。

想要平衡生活还要做到高效率,做事要快,不允许自己浪费时间。

我们应该有希望,不管路多么难走,不管我们失败了多少次,都拥有最灿烂的笑容,都对自己说我可以,那么就会更接近成功。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告诉自己每一天都是宝贵的。

鬣狗难过岔路口作文 篇6

【作者简介】张文义,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师。1 陆陆续续给本科生上过四五门专业课,每次,我都从人类学的英、法、美三个学科传统讲起,回到学科原点,探索最初的设计,及后来的生衍变化。三个传统,代表了人类学的三种理念和追求,及对人的三种不同想象:他者,社会或人类的规律,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一次次讲述中,我看到三种理念从各自为阵,到相互联系,从一个推演另一个,再到交织融汇,引领人类学的新方向。可惜,每年,我眼中逐渐合一的三个传统,在学生眼中依然各自分立。也许,三个传统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对非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有些观点简直振聋发聩。曾有一生物系学生反馈说,听到英国学派的“当他者出现,我们看见自己”时,感觉韵味无穷,总忍不住想下去。也有中山医的同学,听到美国人类学社会性与生物性合一的议题,感觉与医学院一贯的理念相悖,貌似很屌,很刺激,也很分裂。也可能,我说话时,自带太多表情和语气,明明话语字面是否定,学生会“读出”肯定。就像我谈到经典民族志《努尔人》时,充满嘲讽,戏称其更应该是《努尔牛》,因其见牛不见人。学生却觉得我推荐此书,有人在公号留言,与我讨论。无奈,努力严肃,回归学术。法国学派,汇集人类社会个案寻求社会规律,几乎没得到学生的任何肯定。在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女生数量是男生的四五倍,刻板印象下,女孩似乎都不喜欢步步为营的逻辑推理,累。每次讨论法国学派,气氛都有点沉重,教室只回荡着我的声音。上课学生多是大二大三,我努力鼓励在场的大多数:大二的女生,加油,大三会很幸福,大三的,把握机会,因为女大三,抱金砖。学生很开心,阴郁气氛一扫而光,我们顺势进入美国传统的社会性与生物性。我也明白了,有些事情需要写下来,剥离其情境的不确定性,剩下鲜明的字面意义,可能会更好。矛盾的是,理论也是其创立者,是活的。世上的人就那么几种类型,在历史长河中轮回出现。人总会遇到某个第一次见,但似曾相识的人,那可能是上辈子的你,也可能是未来的你。所以,当人去世时,会有人来安慰说“不用担心,他去了,他还会再来”。希望有一天,我的文字能传达确定的轮回与不确定的情境间的微妙生衍。

现代人类学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由马林诺夫斯基和R-布朗创立。当时,人类学研究异文化,研究他者。他者是一面镜子,当他者出现,我们眼中天经地义的事成了别人眼中的鸡毛蒜皮,我们会看见自己。人类学因此和哲学一样,构成英国公民的基本人文素养。我以时间为例来说明。时间空无,随物赋形。于我们,一年分十二月,每月30/31天,每天24小时;每份每秒,时间都在赶路,不等人,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率。效率累积而成资历、阶层、和身份,人因此分三六九等。田野中,我们会遭遇地方性时间,然后明白,我们的时间观,只是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刚到景颇山时,我总想碰到仪式,不断追问某个期待已久的仪式什么时候发生。被问烦了,人们随口说,下午三点。卡好时间,我赶到现场,就只稀稀落落几个人,等啊等,仪式五点多才开始。我学乖了,往后推两三小时。下次,我六七点出现。嗯,仪式八点多才开始。好吧,人类学家要耐心,学会等待。后来八点多我出现时,现场空无一人,人们早上十点就完成仪式了。我慢慢才明白,景颇山的仪式时间不是直线的。一年365天,五天一组,不断循环。每组中每一天的“三点”都不同 ——三点是当地时间表格中的三个圈,在同一组五天中,对应不同的钟表时刻。在这样的轮回时间中,该到的事总会到,不是你的,拼命赶时间也没用。个体身份地位的划分因此依据出生时刻和行动时机。看到别人受控于什么样的时间观念,我们反思自己的观念。并置两种时间观,我们和他们一样,都受控于各自的观念。我给学生推荐《生命的寻路人:古老生命对现代生命困境的回应》一书。此书开篇就抓住我的注意:现代社会是所有社会中最没有诗意的,我们过渡开发了理性和大脑,被市场逻辑和科学技术控制,忽略了身体对世界的感知。现代社会因此单一,缺乏想象。人类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人生存在多种选项,科学之外还有其他思考方式,我们与地球的互动也可以充满韵味,而非一味掠夺。可惜,现代文明正吞噬着所有不同的声音,世界越来越平。具体到个体,按照市场逻辑,我们追求效率和财富。选择越多,越强调效率,于是,每个人身边都不知不觉多出大量拖延症患者。拖延症是人性对现代性的对抗。我们是否停得下来,给自己留点空间,适当舒缓,放心?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学是一种希望。人类学本科教育中,有一次看见他者的机会 ——到远离自己生活的地方做一个月实习。每次实习回来,有人对人类学产生感觉,也有人开始厌恶人类学。看见他者,看见自己,需要选择如何面对自己。看见是残酷的,尤看到不想接受的一面时。平时看到的自己,在微信、微博和各种自媒体上,都是设计的形象,属于未来或想象。英国传统给个体的启示是,人类学首先是个改变自己的学科,只有经历内在转变的过程,才能认识别人和自己。我希望学生四年能遭遇有意义的他者。光读书会错失整个世界,影响生命轨迹的书不多,但现实的人和事,尤其来自不同生活世界的,会触动神经,牵动情感,你的世界有可能因他者之镜而变。课上,我让学生讨论,你是一个中大的学生,怎么看待自己?放在广州-广东-华南-中国这个背景中,放在文理医工商的背景中,放在当代中国大学-社会-市场的背景中,你会有什么不同?当然,看见自己之外,也需听见自己。我让学生录下一段自己的平常说话,尤其说外语时,回听,你会听到真实的自己,而非预期或习以为常的自己。我甚至建议二年级的学生,去访谈刚从田野回来的大三学生,田野是否改变了他们视野中的人类学和自己。今年,我把这问题设成本科学年论文选题。学人类学,先看见自己。【推荐阅读】Bruce Kapferer 2013 How Anthropologists Think: Configurations of the Exotic.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N.S.)19: 813-836.1950-70年代是人类学的法国时代,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此时,人类学与社会学殊途同归,社会学研究西方社会从前资本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过程,人类学比较归纳所有社会文化,都探求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多少带着创立者所由来的社会文化的影子。法国人既逻辑理性,也感性迷人,连厨师都爱写作,于菜谱和烹调中讨论人的认知与感受。今天,神经科学家惊讶地发现,法国厨师对人类嗅觉和味觉的感性理解,与当代神经科学的很多发现不谋而合。法国学者也多少带点厨师风范,从感性的社会生活推演理性的社会机制。如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从对食物的微妙感觉推演人类心智的无意识结构。哲学家伯格森更强烈批判西方世界的科学观,把生命当物体,丧失对生命的理解。他倡导把生命当生命来研究,关注生命的质感,补足理性逻辑的偏颇空洞。这种感性理性的组合让法国视野中的人类学显得既科学,又充满非科学的奇异色彩。课上,我们讨论神经科学家对清明梦的研究,即俗话说的灵魂出窍。梦中,人变成了两个自我,一个清醒地看着另一个投入梦境。从纯科学的角度看,清明梦纯属无稽之谈。但世界很多古老文明都发展了锻炼人的梦境的能力,如瑜伽中有专门锤炼做梦体的技术。神经科学家发现,锤炼梦境,能自如进入清明梦状态的人的意识能力,远强于只能无意闯入的人。带着法国人类学科学与非科学混融的视野,当代人类学家看到很多科学之外的景象,多与古老文明不谋而合。如中国传统医学的气,近代以来,一直只被当成一个哲学或宗教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医师在美国加州推动针灸之战,与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一起探讨,当针插入穴位时,身体内部生化反应的模式与传统针灸理论的关系。精细的生化和生物物理测量显示,传统针灸理论有现代科学的基础。从此,针灸师在美国成为合法注册医师。更进一步,科学家和人类学家推断,现代生命科学建立在卡路里这种生命能量的基础上,而中医建立在气这种能量之上。问题在于,我们看不到气的物质存在,只看到气在身体上的运转,即气的功能存在。这些发展听起来多少有点不可思议,尤其在科学和非科学被一贯对立的国度。课上,每次讲到法国人类学,都很尴尬。法国人类学在中国几乎没有根基。我们要么太英国,要么太美国,要么科学,要么非科学,不可通融。法国人视野中科学与非科学的结合,在国人眼中,高深莫测,神棍离谱。每次课上,人类学生漠然,社会学生觉得离谱,虽然法国人类学的宗旨与社会学一致。放在当代人类学的背景中看,寻求社会和人类深层机制的法国人类学更显得非主流。大多数人类学家已放弃了完整宏大的理论追求,人类学几乎沦为民族志。法国思路,孤单冷寂,尤其,社会学家一直在追求宏大理论,如亚历山大,布迪厄,哈贝马斯。每次上课,我都隐隐有点心痛,想起当代物理学家的困境。上世纪七十十年代以来,几乎所有资金和智慧都被投入超弦理论,但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半个世纪过去了,著名物理学家L.Smolin 写到:“我和许多朋友一样,满怀希望走进科学,期待能为那个飞速发展的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结果,我们却必须面对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们不像前辈,没发现任何能流传后代的东西。这令很多人产生危机,更重要的是,它还带来了物理学的危机。”在纯然只做民族志的当代人类学中,人类学家连问这问题的意识和勇气都没有:我们是否发现什么值得自己这代人骄傲的东西? 50年后我们的学生的学生是否还认为我们的东西值得教给他们的学生?Smolin 反思说,物理学家不该把所有资金和智慧投于超弦理论:“我们应该欢迎不同的方法走进研究群体.我们研究是因为即使是我们中间最聪明的人也不知道答案。答案经常在主流以外的某个方向。即使主流猜对了, 知识的进步也需要那些抱不同观点的科学家的支持”。我读出满满的讽刺与无奈。我,曾经的物理生,今天的人类学家,何其分裂!法国整合理性与感性的宏大追求在当代人类学中彻底衰落了,只剩民族志个案。于是,面对他人,人类学生哭了——你们人类学除了提供个案,还能干嘛?

【推荐阅读】卡洛斯·卡斯塔尼达 :《前往依斯特兰的旅程:智者唐望的世界》,鲁宓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1970-90年代是人类学的美国时代,在稳定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讨论社区,及社区中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结合。美国人类学创始人博厄斯的座右铭——冰冷的热情——即说明这一点:人有社会的一面,热情如火,由人文艺术表达,也有生物的一面,清澈冷静, 由科学表达。人类学因此介于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逐渐揭示生物与社会结合的机制——人由基因和经验结合而成。生物学家从研究细胞核转向细胞膜,发现细胞和身体最后成为什么样子,不仅由细胞核内的DNA编码决定,也由细胞膜与外界的能量和信息交换决定。交换影响DNA编码的表达条件及可能性,而交换过程取决于个体的社会生活:饮食结构,作息规律,及个体的经济地位和宗教信仰等。课上,我们讨论了当今女孩中普遍存在的痛经。最近十来年,痛经开始成为一种疾病和公共议题(经常听见挣工分时代的长辈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不舒服就叫,我们那时那几天还去干活…”)。医学人类学家认为,两代人生活节律、饮食、睡眠、工作方式的不同等让身体发生变化, 同样的生理现象,以前不引起多少疼痛, 现在开始变得难以忍受。更进一步,痛经随社会而变。在当代中国, 对月经的态度,从原来的不洁,慢慢转变为一个评价男人是否关爱女人的标准,透视出社会价值理念的变化。痛经可被女孩策略性地使用,以调节人际关系。在美国,痛经被政治化,上升到男女不平等,以对抗社会对女性的规训。美国社会对女人的想象是必须随时nice, 给女人很大压力, 无处舒缓。于是, 女权主义者和医生把痛经界定为一种疾病。与医药市场结合, 虽然扩大了医学对人身体的控制, 但也让女人舒缓nice woman 社会期待的压力。经期, 女人心情烦躁, 不nice, 男人必须接受,这是病理的,不是她不想nice。UIUC一位人类学家说, 美国社会对nicewoman 的社会想象不变, 痛经就是个必须应对的问题,无论以医药或别的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经历生物性与社会性的整合,虽无知无觉。我推荐学生阅读《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作者开篇直指人心,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忙的人越来越忙?当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物上,我们会专注,把事情做得精致完美。穷人会记得超市所购每件物品的价格,富人可能连今天花多少钱都不知道。但专注也让我们失去整体,只看到所关注的事物。几十年下来,人的认知宽带被固化和缩小,只见想见的,无视更广阔的生活和世界,从而做出各种愚蠢决定。所以,不仅穷人会越来越穷,忙的人会越来越忙,而且,被忽视的事依然发生,迟早会找上门。如工作,身体,家庭,过渡专注一个,忽视其他,人生就出问题。作者讲了一个“饥饿”的实验。饥饿让人对食物无比专注,能够辨识屏幕上持续时间低于三十毫秒的食物词汇,而正常情况下,人眼只能辨识持续三十毫秒以上的运动。但过分关注食物,饥饿的人甚至对电影中男欢女爱的场景都忽略不计。人生只剩下一个目标,索然无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稀缺”陷阱,可能是钱,可能是时间,也可能是情感。稀缺,形成稀缺心态,让认知专注有力,但宽带变窄,短期有力,长期失调。每次讲到美国人类学,我都深刻体会人类学在科学和艺术面前的尴尬。人类学介于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微妙平衡很难把握,人容易滑向一端。在美国,科学与人文之战,从创始人Boas 一直延续到今天。通往科学与人文之桥梁的人类学之路,遍地是陷阱。在科学这一面,人类学宣称科学只是人类认知方式的一种,不能将之视为一切,更不能以此衡量一切。人类学与这个科学理性至上的时代精神相悖。但相悖会矫枉过正。人类学生和老师,容易对科学不屑一顾,至少缺乏耐心,无视科学的强大有效。就像后现代执迷相对真理者,认定真理的底层都是权力,否认一切真理,却坚信相对性是最后的唯一真理。后现代先锋福柯晚年就意识到自己早期作品中的虚无荒谬,但徒子徒孙已走得太远,无法回头。或者,意识到科学的局限但认可其强大,人类学家又发现自己跟不上节奏。科学日新月异,每一步进展都可能推进理解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结合。追赶,永远没有前途,人类学家很尴尬。每次上课,我都希望自己班上有纯理科的学生,内心深处,既期待,又有点害怕。而在人文艺术这一面,人类学家有炙热的人文情怀,但多缺乏艺术的技能和气质。艺术整体地把握生活,教会我们如何与神秘共处,在不许诺答案的前提下,探索不可言状之物。这些往往没有答案。在知识的领土外冒险时,艺术是我们拥有的一切。可惜,人类学家写的民族志,很多不忍卒读,缺少触动人心的瞬间和无垢无尘的自然。人类学家眼中的艺术,是符号背后的社会文化,色彩背后的技术技能,声音和气味背后的自我认同...艺术被折去双翼,跌落凡尘。我没有任何艺术细胞。每次上课,都要请画画的学生讲入画状态,请跳舞的讲身体的兴奋...而且,人类学家视野宏阔,又立足细节,容易想太多,带着太多的伦理感,到处掣肘,怎么行动都有问题,跟不上世界的节奏,只好原地踏步。我总结说,人类学缺三样东西:科学,艺术,与行动力。虽然,今天人类学极力推动public/engaged anthropology。美国人类学因此描绘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一个学期,学生和我既激动,又无力,我们什么都缺,到处是陷阱和关隘。我常默默不语,想是不是对学生太残酷了,早早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真相。我自己想做但做不到的痛苦和迷茫,为什么也让学生背负。从中,我也看到自己,生活中我喜乐温和,但内心深处有点忧郁悲观,这两面时而分裂,时而统一。【推荐阅读】乔纳·莱勒:《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庄云路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上一篇:游普陀山500字五年级作文下一篇:空余时间的利用英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