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友人的诗歌

2024-05-30

心音友人的诗歌(精选7篇)

心音友人的诗歌 篇1

保洁工的心音的诗歌

是天意,缘分

是命运的设定,今晚,

身不由己,被现实用目光

挑进了歌庭!一身

环保标志农民的特征!

KTW的旋律

彈醒我与隔代友人

昏睡的梦境

生活在这氛围中

触动,感受一个个每天的太阳全新

一个韵律,链接一种欲望

放飞一个梦想

这里没有命运的绝望

这里只有生活的渴望

白天,一双

打磨岁月的老茧

紧握着笤帚,笤箕

像紧握着开启

命运的密码,圆梦

一心一意,为世人清除

利欲熏心的杂念

为大众搜集

绝处逢生的惊奇

垃圾箱里堆积

形形色色的私欲

水车盛装我清晰的思维

因它,清洗我虚荣,自卑

因它绞尽我追梦的眼泪

夜晚,再次握紧

笤帚,拖把

再紧握上帝的恩赐

梦想的.花蕾,绽放

青春的妩媚

执着的追求,历经

夏的狂风骤雨

在秋高月爽的夜景里

坚定的信仰,无缘.

寻找灵魂的皈依

生活,像似精致的小刀

雕塑人们心中的佛

有时,是挑战者手中的利剑

斩龙斩妖.斩不断勇者

澎湃.的血液!

生命有限,追梦无期

扫啊扫啊!把梦扫出朦胧

把追求,扫出迷茫

扫尽了世俗的偏见,讥嘲

拖啊拖啊!把幻想拖进

大胆的畅想,

任春光永驻心潮

拖干现实的虚浮与喧嚣

气候,随季节变换

忽热忽冷,身值

随电梯身份,时降时什

走进现实,我与电梯

尽职尽责,为民生奉献真诚

走出自我,同为主人体验,

古有.哲理性的人生

走出大厅,我敢于挑战严冬

走进大厅,美美阳光

又赎回我远去的暖春

冬雪无情!浸染双鬓

金梦托起我嫩绿的岁月

舞庭,KTW的旋律

有祖国腾飞,奋进

国藐全新的最强音!包间,

彩灯闪烁我明天的憧憬

.今天我一名保洁工、

手握麦克风,紧握这机遇,!

多么自豪,多么幸运

我以诗人的执着与自信

抒发咏情!党的体改惠民

科技兴国的心音

我以歌唱家的声韵与豪情

声带拉宽,歌唱亿万人民

深感党恩!最真最亲的强音!啊!党的雨露

滋润了我的歌喉

我的心音我的歌,

永远唱给亲爱的党

一一伟大的母亲听!

送别友人的诗歌有哪些 篇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间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首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人抓住送别的时间、地点,并对其环境氛围进行描写,从而展现一幅清新明朗审美艺术画面。渭城到安西不仅路途远,而且是荒芜之地,这样的生活环境,为送别增添了幽怨凄苦之情。“浥”即湿润的意思。而这里用“浥”是说雨后使尘土沾湿,不再飞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清晨绵绵春雨飘然而降,沾湿了驿道上的灰尘,使得微尘不扬,路边的杨柳经过朝雨的洗涤润泽,这清新怡人的新绿,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诗人之所以要写“雨”,这与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用“水”(雨)喻情是相一致的。比如,“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以水喻情,表现了忧愁如江水悠长不尽。又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赠汪伦》)诗人李白用潭水之深意喻朋友间的情深。这首诗中的“朝雨”,可以这样认为,它不但描写了自然环境之清新,而且借此暗示了诗人对朋友那绵绵不尽的深情。同时,诗句中的“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象征离情别绪的。这里,诗人借“柳”形象而含蓄地表现了依依不舍的心情。特别是一个“新”字,不但突出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的清新可人,而且为后面抒发情感奠定了基础,实现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审美效果。

诗人来到客舍,为朋友远行饯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玉门关之南。,这两句来源于何焯《三体唐诗评》,其中说:“莫言一杯酒,明日难重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朋友,请您再干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要塞,可就见也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这里所截取的虽然只是饯行宴席上友人酒酣意欲告辞启程、主人殷勤劝酒的短暂场面,但是却表明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已达到了高潮。“酒”在中国文化中意蕴十分丰富——开心时饮酒,伤心时饮酒,朋友相逢饮酒,亲人离别时饮酒……甚至于有陶渊明“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燕”的情怀,有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豪放,有苏轼“把酒问青天”的豪迈,当然,也有鲁迅笔下打折了腿还要爬进“咸亨酒店”喝二两的凄凉……如此这般,酒也就成为人们生活中情感表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的,诗人王维在这里用了一个“更”字(即“再”意),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不舍之意。多喝几杯就,多停留一会,因为你出了阳关就也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因此,诗人劝朋友多喝几杯酒,不但可以温暖朋友的心,消解离别时的忧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深表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可以说,此时的一杯酒,就是一片深情;此时的一杯酒,就是一片别绪;此时这杯酒,就是一片留意……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诗人对朋友情感的珍视,也表现出诗人通过劝酒来掩饰自己的内心的不舍而产生的忧愁情感。所以,沈德潜说:“阳关在中国外,西安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西安乎。”因而,这一杯故人之酒,也更值得喝了。

《致友人》诗歌 篇3

——致友人

今朝一别,

这满园飘落的叶,片片都是离愁,片片都是别绪,

叶面上的交错纹路,

是我们曾经走过的交错的岁月。

今朝一别,

为你剪下一片云儿,片片深情,为你留住一片月光,片片皎洁,

填满我们的过往,

陪伴你离去的不知的日子。

今朝一别,

秋风也似知,秋雨也似怜,徐徐飘来,缠缠绵绵,

乱了我的长发,湿了我的衣衫,

遮住了我不舍,泪流的眸子。

今朝一别,

孤独将会绵绵无期,寂寞也会遥遥无边,

没有了你的日子,

与友人游诗歌大道参考 篇4

诗歌大道位于成都的浣花溪公园,紧邻杜甫草堂,在地下镌刻了近代到宋朝的三千年的诗歌精华。诗歌大道长200多米,很得游人的喜爱。

走在古人的诗句上

那流光滑过的痕迹

变成思绪中的伤口

停驻在追忆的泪光

定格成了永恒的坟冢

苦竹翻阅了四季

诗词落定了几多眸光

那沉甸甸的脚步

烙刻在诗歌的土地

几千年的诗韵

敲醒了月落的.叫声

那亘古的雕塑

丰满着灵动的羽翼

月光里

行走的

是古人低吟浅唱的情愫

岁月在大道上流失

日子在颜色里消褪

用冰凉的手指

抚摸一下早去了的诗词

心便温暖得

归来的心音散文随笔 篇5

忽然很想逃离这个屋子,逃到我故园的山路和田埂上。

脚随心走,我便归来,并蓄谋今晚不走了。

午后三四点,出来,走上这条至少走了一万次的路。就是它开启了我童年的欢笑歌哭,少年的烂漫忧伤。我踩着它走出村子,六上新疆,去想去的地方去。第一次出门十二三,现在刚好三十年。

我很想拉着你的手一起走走我的这条路,只有你才懂得我归来的心音。你说你回老家几乎找不到儿时的记忆,只有院墙脚我们攀爬的那个陡坡荆丛让你能感觉到先前,除此你找不到感觉,你就松懈了归乡的心。

我知道,归不去的才叫故乡,能归来的还只是家乡。我的申洼村三十年自然有沧海转变,但大体还能让我找到少时的呼吸和身影。哪块地里没有我挥锄的汗水,哪个山嘴没有我们割草的踟蹰呢?岭后那个坡是拉麦翻车的.地方,现在那个干枯的水坑可是我们总来饮牛的所在。王岭的拐弯处有个磨坊,半夜里它昏黄的灯泡给我壮胆……我打下这几行字的时候,孩子们在谷水的六楼打游戏,你在沙发上等着我的消息。我现在在这个路口怀念你们,可我心念的故园就在脚下在身边,我今夜执着地把你们背叛。

下午的日光很毒,但我没感到热,我把有感觉的地方都拍照,我怕它们消失。我给你打电话的那一刻,村里战伟他妈——我八十六岁的大娘扛着锄走出了村子,烈日好像对她没有威力。我和大娘说着话,陪着她走了几十米,老人家就一头扎进地里开始劳作,她不知道我此刻心正依依。我回头望去,村口又立了一个人,几百米不能阻挡我的眼力,我大声喊他:“新会哥,过来拍拍吧!”他应了一声,慢慢走了过来。他问我啥时回来,我说了。他比我大三岁,我们初一时曾经同班。他初中毕业后几乎一步也没离开过申洼村。我指着东沟,面对八里山的方向说:“老哥,就是这个破村把我们都弄老了,你看现在咱们都是老头了!”他笑了,没回答。他头发已经稀少,且大部分是白的了。他说我这些年离开村子真是不错,我告诉他我觉得在村子时清贫却不缺欢笑,简单却十分快乐,我真想归来,回来就不想再回那个很近的小城。

他顿了顿,说村子里的人其实羡慕出去的人。这我当然理解。我没说,但我的归来,怎么能和三十年前一样呢?人心不同,世风早移,乡园的情怀总能战胜失落的遗憾,淡淡的感伤不能阻止我对它的投奔。我说我无数次想着三十年前村里一个个大门,计算着这大门里的兴衰。新会哥说他没有感到村子的变化,我说咱们小时候的小溪干了吧,那个杨柳夹岸的河堤谁能找到呢?他无语了。

母亲的坟在离我一百米的地边,父亲在西大路边和他的老哥弟们说着闲话。侄子侄女们在指点月亮,我在狗吠和羊咩中怀想我那些星散四方的发小。这里对程远河来说是指南针,乡梦不会休,我是读书人中最俗的吧!

心音共鸣教案 篇6

人教版必修一《表达与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一. 课前导入

师: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划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我们心灵的琴弦,激起心灵的阵阵涟漪。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六十秒,回顾一下,在你的生活当中,有那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划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着你心灵的琴弦?六十秒后,请同学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二. 话题探讨:

师:那位同学先说说,让我们大家分享分享?

生1:在我一生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我以前学习很槽糕的,是他给了我很大的学习帮助,在他的监督故里下,我才考到这里来。我和他一起的好多事让我感动,比如有一次把我从网巴里逮出来,我发火了„„

生2:前段时间和妈妈去看好来坞的大片《金刚》,电影里的大猩猩爱那个美女(生笑),最后被枪杀,它从高塔上掉下来的那一瞬间,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那绝望痛苦的表情最让我感动。生3:生活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妈妈,我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发现她骂我打过我,当我犯错的时候,她也没有生气,都是温和地教育我,给我讲一些相关的故事来启发我认识自己的错误。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了这几个同学的最感动的人和事。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大家作文时却常常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同学们想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摇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个“谜”。请同学们打开书79页,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讨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多媒体出示标题)三. 文本探谜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话题探讨〉〉,看哪个同学最先找出这个“谜底”?(学生边阅读边勾画)

生1:我们之所以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的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敏感。

师:你对“敏感”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2: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观察力吧!

师:你的理解非常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种发现美的眼光。生3:我认为除了他刚才讲的要“要对生活敏感”外,还应该有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我们有时候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写,可能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司空见惯了,正如书中说的一样“面对一个生活场景,一句真情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 生4:我和他的观点一样。但我认为敏感和感恩这两个因素来说,感恩更重要。有了感恩,我们才能具备对生活的敏感。就象这个中学生写他的哑巴母亲一样,是从母亲沉默和蓄满泪水的眼睛来理解对母亲无声的教育和感恩。读到这样的文章,真的很感动。(众生鼓掌)

师:说的特别好!俗话说“唯有真情好文章”,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我们的生活时候,就一定能发现我们身边中的真情、人性中的闪光点,就有一种冲动想把这些美的东西、感人的东西给写出来。那么同学们谈论一下,我们该怎样去把我们感动的东西写出来呢? 生:(窃窃私语)四. 交流切磋

师:同学们,我和你们一样,同样有很多生活当中的人和事在我心灵的深处划过难于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着我的心灵,让我有一种感恩的幸福和疼痛。昨晚在备课时,情不自禁现写了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月亮桥〉〉,现在发给大家,供大家一起欣赏和讨论。师:(多媒体播放钢琴曲〈〈懂你〉〉,朗诵。)月 亮 桥 柏启平

我站在桥上看母亲,母亲站在桥上看我。明月装饰了母亲的窗子,我装饰了母亲的梦。——题记

故乡叫月亮湾,清水江流到此处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轻轻地绕过村子,奔向山外的世界。清水江上有座桥,母亲叫她月亮桥。

月亮桥苍翠欲滴的古树旁,月亮桥下咿咿呀呀的水磨房,月亮桥边蜿蜒如练的大山路都是我今生今世寻找最美风景的证据。

月亮湾距离小镇有几十里山路,父亲在小镇里开了一家铁匠铺子。我六岁时父亲拽着又哭又跳的我跨过月亮桥,沿着蜿蜒的山路去小镇里读书。一哭二闹三回头,那月亮桥总深情地凝望着我小小抽泣的背影,还有我回头时幼稚惘然的泪光,月亮桥总揪扯着我稚嫩的心。因为桥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

每逢放假,我就撒开脚板往月亮湾的方向奔,临近家居之地,爬上山坳。便竭力向竹幽林密的月亮桥望去,月亮湾铺排得大大方方,古朴淡雅,月亮桥亲切地扑入我的心,因为桥上站着一个我时时眷恋的母亲。夕阳西下无限好,半江瑟瑟半江红。母亲那爱和希冀的目光揉碎在月亮桥下的波光里。我老远就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母亲。站在桥上的母亲,像月亮桥,饱经风霜的脸上绽露出不同于一般母亲微笑的气质。月牙儿轻挂在月亮桥的古树梢上,少儿只识贪玩滋味的我在青藤重挂的月亮桥上和同伴们跳龙门、捉迷藏。玩累了便给坐在桥上的老祖母捶背,时不时好奇地用小手摸一摸老祖母的小小脚。远处田野的蛙声,月亮桥下的河水声,月儿下我们的欢笑声,母亲月光似的呼儿声,连成了一片。在这美丽的月亮桥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噼噼啪啪、噗噗簌簌,振翅高飞,散落在月亮桥的古树上。站在月亮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诗意清新。远处星星点点的草垛,挺拔的秀木佳树,吱呀吱呀如歌如诉的桥下水磨,与月亮桥和谐地融为一体,酿造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江水的田园香气,如痴如醉而又迷茫自失。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 我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背着书包,在母亲余音缭绕的凝视下,跨过月亮桥,踏上那蜿蜒如练的山路。回头一望,月亮桥上的风景让我心悸——母亲雕塑般的身影和月亮桥构成了我今生今世深深的记忆。母亲告诉我,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读到我书中那美丽画儿的地方中去,那儿才有更美更美的风景。我知道,月亮桥是月亮湾唯一通向山外的彩虹桥。我那时不知道母亲何以知道我每次回月亮湾的时辰,上苍也许可怜做母亲的人,赐予了她一种心灵的感应吧。她每次都站在桥上凝望着从山那边求学归来的我飞向她的身边,无论是寒暑易节,还是飞雪风雨。在我七色的梦境中,总是固执地认为月亮湾、月亮桥是我长大后最终归宿的风景,然而母亲总是坚决地摇着头,说我必须属于比月亮桥、月亮湾更美丽的风景——那就是母亲从我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书来,指着书中的画儿慈声而不失严厉的叮嘱:“读到书中这画儿的地方去,那儿才是你最美的风景。”年少的我似懂非懂。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书中的“哪儿”才是我最美的风景?为什么每次返校,母亲总要把我送上月亮桥,柔和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我迈向曲曲折折的山路,直到我翻上山坳变成了小黑点?我只知道我的背后有月亮桥,月亮桥上有我母亲不同于其他母亲月亮般的目光。

我从月亮桥上走过了春夏,迈过了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一次的回归,都定格了一幅月亮桥的永恒迎送风景画。自从父亲用他那有力的布满老茧的手拽着泪流满面的我跨过月亮桥,就注定了母亲不同于一般母亲更希冀严厉的目光。母亲和月亮桥是我梦想的起点,也是我希望的终点。月亮湾、月亮桥和母亲组合的风景是我生命点缀的鞭策和精神的家园。从此,我为了寻找比月亮桥更美的风景而跋涉在人生曲折坎坷的求学寻“画”之路上,读书读到了母亲千叮万嘱的画儿里去了。母亲用微笑的泣语告诉我,她是从风景如画的城市来到月亮湾的月亮桥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嫁给了月亮桥上的父亲。月亮桥装饰了母亲的窗子,我装饰了母亲的梦。仰视母亲泣语微笑的慈容,我才读懂了母亲不同于月亮桥上其他母亲月亮般柔和的目光和气质。母亲于1997年8月13日突然离我而去了,故乡只剩下了月亮湾的月亮桥。如今独自到了天涯海角,今朝的思情陪伴着往昔的记忆,往昔的记忆萦绕着今朝的思情。散落我风景馨香的月亮桥,时时在我脑海中划过。桥上那幅恬静淳朴、至纯至善的母子四季迎来送往图,时时掠起我思念的浓浓愁绪,定格着我人生最美的风景。

故乡叫月亮湾,月亮湾里有清水江,清水江上还有月亮桥,月亮桥上再也没有了母亲,母亲眼里却永远有着儿子寻找书中最美风景的背影。

师:(朗读毕,我的眼眶湿润了,有的学生也感动得眼眶噙满泪水。短暂的沉默之后,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和鼓励!前面是老师向你们提问,老师跟着分享了你们的观点和想法。你们看了老师写的文章,你们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和思考,同学们再阅读思考一下,我们来一个答记者问的形式,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问什么尽管问什么,我来回答,让你们分享一下老师的写作感受,好不好? 生:(掌声)好!

生1:老师,刚才听了你朗读,我真的很感动。我母亲是一个非常好的母亲,我很想把母亲的事写出来,但一提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母亲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很多,老师也是一样的,你怎么就想到用月亮桥来写母亲呢?谢谢。(生鼓掌)

师:你问得非常好!的确母亲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很多,想写的东西太多,我们不可能样样都写,否则就变成记流水帐了。这就需要选好角度,找准一个切入点,做到以小见大。我是从农村长大的孩子,母亲是从城市来到偏僻的故乡月亮湾,在哪个特殊的年代嫁给了我的父亲,生下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人。母亲有和其他孩子母亲不同的气质和思想意识,她督促我们学习,逼迫我父亲给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每次求学后回家,翻越几座大山后,看到月亮桥,母亲似乎知道我那一刻要回来一样,她都在月亮桥上注视着我回家的方向。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兄弟姊妹读书求学上,期望我们能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所以无论是寒暑易节,还是春夏秋冬对我们是迎来送往,千叮嘱万叮咛。母亲在这一点上是最触动我的心,也是我最感动的点,多少年来,我一直难于忘怀。也就是刚才我们讨论的,只要有一颗感恩和敏感的心去对待生活,就有写不完的素材。月亮桥是母亲鼓励我求学的见证,是触动我心灵人和事的见证,这样我就明确了用月亮桥做线索组织材料来怀念母亲。因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板书): 意犹帅也——写什么

生2:读了你的文章,说实在的我很感动,这是我第一次读语文老师写的文章。我特别喜欢你改编卞之林的《断章》作为题记,我写作文的时候,也想到写题记,但老是不知道怎么写,老师,你在写《月亮桥》的时候,是怎么想到改写这首诗来做题记呢?谢谢。

师:呵呵,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开头的题记,是我们前段时间学习的第一单元〈〈中外短诗五首〉〉中卞之林的《断章》。这首短诗我们学习的时候讨论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首诗的意味。昨晚我在构思写母亲的时候,就想到家乡那座母亲给命名的月亮桥,母亲多次在这个桥上一个一个地送我们兄弟姊妹去大山外求学,也在桥上等我们一个一个的学成归来。我们是母亲在桥上最美丽的风景,也是母亲今生最美的梦。所以就一下子就想到了卞之琳的〈〈断章〉〉,改造一下他的这首诗,用来作为自己的题记。很多同学作文时,喜欢在开头写一个题记之类的,但题记必须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也可以说是文章的一个引子。我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围绕题记来进行选材和构思的,题记含蓄的揭示了我写这篇文章的中心。其实,我们学的课文,有用之不尽的资源,我们的课文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有丰富的语言材料,有闪耀着的哲学观点,有震古烁今的典型事例,有光照千秋的诗文名句,都是我们作文的最好宝典,就看我们如何进行迁移、改造和创新。所以善用课本,巧用名著是两个重要的选择作文材料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精读课本和一些名著,情随意到,信手拈来,否则,你想巧也“巧”不起来哟。(板书):善用课本,巧于运用。

生3:老师,我感觉你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写景虽然写得挺美的,但我老感觉没有第二自然段写的几句景来得自然。老师,你是怎样看的呢?(众生惊讶,然后鼓掌)

师:呵呵,能挑出老师文章的毛病真是难能可贵之处,非常高兴你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写景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是点点勾勒几笔,第四自然段是细致描写,我这样写的目的是用景物来渲染和烘托母亲那美好的形象,都是景语,你这么一说,我也有这种感觉,似乎有堆砌之嫌。好的文章还得来源于反复的修改,古人有“推敲”之佳话,老师非常高兴接受你的意见,下去之后,我再去反复读读,力求把它“推敲”得更美。(学生鼓掌)刚才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启示:(板书)景物是为主题服务的,行文要自然。

生4:我最喜欢你文章中的抒情语言,特别是“今朝的思情陪伴着往昔的记忆,往昔的记忆萦绕着今朝的思情”和“故乡叫月亮湾,月亮湾里有清水江,清水江上还有月亮桥,月亮桥上再也没有了母亲,母亲眼里却永远有着儿子寻找书中最美风景的背影”的句子。有时我回忆到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很想用很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可是一提起笔,又不知写什么了,很郁闷的(生笑),老师,你说怎样才能做到你这样呢?(生笑鼓掌)

师:哈哈„„谢谢你的欣赏和鼓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想要超过老师太容易!也是我希望和最高兴的事情。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语言是文章的衣裳,因此我们要注意感情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就是刚才我们讨论的要有一颗感恩和敏感的心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直接积累;在就是要博览群书,养成一个好读书的习惯,从书本中间接积累。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白鹿洞讲学时,有一个叫黄干的学生看到朱熹读过的书页边摸成了黑色,不禁惊叹:“先生哪里是在读书,分明是在‘吃’书啊!”朱熹点头说:“对,白鹿洞的第一条学习规定,就是讲究‘吃’书。通常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吃’法,一种是‘牛吃法’,‘牛吃’,大嚼大咽,然后反刍;人‘吃’,细嚼慢咽,才见滋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既要博览群书,又要精读。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活跃我们的思维。精读甚至背诵重点诗文,可以吸收精华的东西,化在我们思想中,才能笔到随来。我在文章中写“故乡叫月亮湾,月亮湾里有清水江,清水江上有月亮桥,月亮桥上再也没有了母亲,母亲眼里却永远有着儿子寻找书中最美风景的背影”等句子,这都是我情感油然而生的,这源于平日阅读和做读书笔记的结果。所以一开始教你们,就给大家推荐好的文章和作品,要求大家学会写生活札记和读书笔记。当然老师也没有达到朱熹说的那种境界,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能说做不到吗?(生笑而鼓掌)所以啊就要(板书)阅读、积累、应用 生5:刚才听了你读完《月亮桥》,被你文章中的情感所打动,你在评点同学的作文时常说“这是一篇构思非常新颖的文章”,老师你能谈谈你的文章构思吗?(生鼓掌)师:好!说实在的,刚才给大家朗诵时,我也非常激动。我刚才说了,母亲给我感动的东西太多,要想写的东西太多,月亮桥就是我感情的切入点,也是我想写母亲的线索。所以我选择的材料都是围绕着与月亮桥有关的材料来进行的。以时间为顺序,以月亮桥为线索,把我去求学时母亲送和迎的画面串起来,就象我们平日里看到的冰糖葫芦是用一根细棒把糖葫芦串起来买的,细棒就是线索,糖葫芦就是母亲送和迎的材料,母亲反复说的那句话“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就是一个细节,以此来展现母亲对我深深的期望。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在文章中有五次写到母亲不同于其他母亲微笑的气质和眼光,当你第一次在第三自然段读到“因为桥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时,你也许会产生一种纳闷,为什么他的母亲不同于其他母亲的气质呢?难道仅仅是要孩子读书吗?天下的母亲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的呀!我这样在文章中四次写到,都没有揭示原因,直到第五次—也就是文章快要结束时,才道明原因,目的是引起读者读下去,“文是看山不喜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波澜,同时这也是一个细节描写。因此在动笔之前,要想好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写的是怎样一个人?想抓住哪一点来展开叙述?所以动笔之前要做到(板书)怎么写:构思、剪裁、细节描写。谢谢这个同学非常有深度的提问。(学生鼓掌)生6:老师,听了你朗读《月亮桥》,的确很感动。文章的题目很美,月亮桥就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题记很美,带有一种朦胧的意味;情感很美,有打动我的原因为证。但我又仔细看过几遍后,总感觉文章的语言有过分追求华丽之嫌,没有《金岳霖先生》的语言来得朴素自然,对不起,老师,这只是我的感觉而已,不知老师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生鼓掌)

师:你能提出这样挑战性的问题我自豪!同学们请再次给她掌声鼓励。(掌声)呵呵,这个问题使我高兴的同时,也的确难住了我。把老师和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作对比,实在是给老师一个最大的鼓励。(生笑)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文章的好与不好,不是作者自己来评论的,而是由读者来决定的。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的确没有注意,也许她的感觉是对的,我在写文章时,可能有意和无意识中有这种倾向,不瞒你们说,在读中学的时候写作文,语文老师也曾给我的作文作过“追求辞藻华丽”的评语,可能是涛声依旧的病又犯了而自己没有发现,(生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我下去后一定字斟句酌,把它好好的“装修”得自然大方些,再给大家汇报。(生笑鼓掌)

五、写作布置:

师:谢谢同学们和我一道共同分享了写作的感受,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老师写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和评点只是想抛砖引玉,从你们的提问中我很受启发。我想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很多多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有亲情,有同学情,有朋友情,有师生情„„那么下节课就让我们提起笔来,以“感动”为话题,一展你的才情,尽情抒写你心中那动人的往事。下课,(生起立)谢谢大家!(生鼓掌)

[教学评析] 《新课标》明确了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能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本教学实录是在重点班上写作指导课时的第一课时,落实了《新课标》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以下两大特色:

一、嫁接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桥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落实《新课标》高中作文教学目标最佳切入点的主体性原则。几乎我们所有一线的语文老师都痛感于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之艰难,各家语文教学杂志在《新课标》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目标,展开过热烈的讨论,专家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理论云集。我想,无论那一家的观点都不能能离开老师的指导。我比较赞成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师教作文必须自己先能写一点,就象数学老师不可能不会做题一样,这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只有对写作有了亲身体验,积累一些感性的东西,指导学生才具体、切实、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新课标》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实施的切入点。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教师在此过程中主导作用只能加强不能 削弱。因此,本次《表达交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教学,我与其给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如自己写一篇文章给学生看,用作文教作文,以实践教理论。这节课学生被打动了,引起了他们感情的共鸣,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深远的意义在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能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嫁接了教材和学生之间、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之间、教师的教和学生写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点燃了学生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激情,是此次作文指导课的特色。

心音友人的诗歌 篇7

别友人

作者:杨凝  朝代:唐  体裁:五绝   倦客惊危路,伤禽绕树枝。非逢暴公子,不敢涕流离。

★ 秀才开头的歇后语

★ 秀才进京的寓言故事

★ 憩黄秀才书堂,憩黄秀才书堂陆游,憩黄秀才书堂的意思,憩黄秀才书堂赏析

★ 天台范文杨

★ 秀才巧对结姻缘

★ 贻王秀才,贻王秀才齐己,贻王秀才的意思,贻王秀才赏析

★ 杨炎简介

★ 杨的成语

★ 杨业简介

上一篇:杯篮球赛报道下一篇:安利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