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友人诗歌

2024-06-18

致友人诗歌(精选6篇)

致友人诗歌 篇1

致友人

在这宁静的黄昏

百鸟归林

太阳收起炙热的笑脸

我卸下满怀风尘

吟一声长长思念

遥寄远方的友人

你还好吗我的朋友

我想真诚地祝福于你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

华美的文章

还是闲暇时的欢乐

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

纵然是星光不在清风已息

时光流转

岁月无常

我们的友情却依然

绽放光彩

今日的短暂别离

它日定能再度聚首

纵使无缘再相见

始终还是好朋友

倘若关山万里两地遥

不能见面友谊也变不了

在漫漫生命航程中

即使如花美梦都褪色

万千希望均破灭

岁月集成的果实都腐烂

人去楼空世事多沧桑

友谊却不会丝毫有改变

请你不要忘记

我们在一起欢呼喝彩的日子

那些消逝的美好时光

还有一起伤心难过的分分秒秒

再遥远的距离

也抵不住我们永恒不变的友谊

愿友谊的温馨能满足你心灵的滋养

带着美好事物的记忆和回声

融解你心中的孤独

愿祝福和怀念能轻慰你疲惫的心房

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

开心潇洒过好生命的每一天

致友人诗歌 篇2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的女性爱情世界。

一、教材分析

《致橡树》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高雅杰老师主编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编大学语文》友爱真情篇。本篇目选取了14篇古今关于友情、爱情的文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不同问题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友情、爱情观。

《致橡树》是当代女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爱情诗。诗歌采用象征手法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爱情观:既平等独立又互相依护。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大一新生。会计专业最大特点就是女生较多,大概占90%。这些学生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但大多数知识面狭窄,文学鉴赏能力不高,因此教学中将使用情景设置法、激情诵读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们正值青春萌动年龄,憧憬爱情,但对爱情的理解甚为肤浅,需要及时正确地引导。教学中应立足学习主体,突出文本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学生今后人生打上精神底色。

三、教学目标

(一)三个目标呈金字塔状不断推进。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朦胧诗、舒婷诗歌的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歌中橡树和木棉等意象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和品味,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学习过程中探究诗歌的意象和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诗人平等独立又互相依护、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各种意象的内涵;感悟诗人提倡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意象象征的爱情观———自主独立、平等依存、亲密相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

3. 课时:2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教法设计。

1. 情景设置法:创设爱情诗歌学习情境,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2. 激情诵读法:让学生通过激情诵读,感悟诗情,探究本诗主旨。

3.提问探究法:提出问题,爱情是什么?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网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预习音视频,课后布置作业,在线批改,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向教师倾诉,教师及时回复。

(二)学法设计。

1. 设疑探究法: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诗。

2. 品读感知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欣赏品读,让学生感知诗歌魅力特色。

3.互动共鸣法: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互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问卷调查,让学生在学习和品读中与诗歌产生共鸣,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深情开场,导入新课。

开场导语: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两颗心的吸引,或两颗心的撞击。

提出问题:爱情到底是什么?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样的?走近作者,介绍作者、朦胧诗和创作背景。把学生带入诗歌创作情境中。

简单介绍木棉和橡树两种树,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二)欣赏诗歌,品味感知。

听赏诗歌,初步感受诗境,体味诗境,让师生静听来自诗人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三)分析意象,探究赏析。

1. 提出问题:诗名中的“致”是什么意思?是谁致橡树?其实质内涵是什么?待学生思考回答之后说出正确答案。

2. 赏析意象,理解诗意: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除了橡树和木棉,诗中还出现了哪些意象?

(2)对这些意象,诗人持什么态度呢?

(3)诗人为什么对这些意象持否定的态度呢?

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否定的意象。请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找出木棉和橡树关系亲密的句子?

(2)分析木棉和橡树形象及象征意义?

(3)木棉和橡树应当怎样面对生活?

(4)诗人向往的是一种怎样的爱情?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明白诗人的爱情观。

3. 诗意总结作者在诗中表达的向往的理想爱情模式。

4. 归纳全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阅读,横向体会。

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播放电影《简·爱》片段,补充《简·爱》对白。《简·爱》通过描写简·爱与罗切斯特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地位低下但是独立坚强勇敢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无独有偶,在《致橡树》中作者把“木棉树”幻化为一个温柔的女性向爱人“橡树”表达自己纯洁高尚热烈的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木棉”的自立坚强。除了主旨,在人物形象上,两篇文章默契十足。

从“横向延伸”这个方面拓展话题,目的是通过把话题延伸到课外,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思维[2]。

(五)师生互动,讨论正确爱情观。

1. 提问在座的同学们是否赞同舒婷对爱情的态度?

2.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爱情是什么样的呢?

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代入本诗,多元化理解课文,从“纵向深入”这个方面拓展话题,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产生更深刻且多元的感悟[2]。

(六)作业完成。

让学生登录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完成作业,反馈学习情况。教师在线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

(七)学习总结。

爱,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女人对爱情的追求绝不亚于男人对事业的执著。自古以来,爱成为多少女人终生的困惑,她们在爱情中寻觅自我,最后又在爱情中失去自我。

舒婷在《致橡树》中解释了她的爱情观———爱不但是心灵相通,更是人格的相互吸引,两个相爱的人只有相互平等独立才能相互交流、并进。舒婷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表现了现代女性的自觉、自省、自强,反映了知识女性爱情观、价值观的觉醒,显示了女性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欣赏、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节课在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质疑、探究、争鸣中创设了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学观,真正实践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致橡树》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诗歌文本,将意象、情思、哲理融为一体,非常适合朗读[4]。但无论以何种方式朗读,都必须建立在必要的分析理解基础上。所以本课在必要的知识交代基础上注重指导学生品读,以期贯彻本教材的基本理念,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凯果,熊宝莲.女性诗歌的崛起——论舒婷诗歌的艺术世界[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2][3]王玮.实现“对话教学”的四种形式[J].人民教育,2004,(8).

友人致友人 篇3

我们的周遭充满了各种廉价的心灵鸡汤—它们不会告诉你生活的惨烈真相,也不会告诉你自己身上的慵懒懈怠,而只会粉饰一个充满希望但无力行动的虚假世界。那位从未谋面的朋友清醒而冷峻。他说:“有两种斗争形式。一种是骑士式的斗争,与自立的对手较量,各归各,胜败自负。还有一种是虫豸式的斗争,虫豸不仅蜇人,而且为了生存还要吸血。这是职业战士,这就是你。你缺乏生活能力,可是又要过得舒服、无忧无虑、不需自责,于是你便证明,是我夺去了你的一切生活能力并将之揣入口袋。”

或许,如今我们都没有什么机会做骑士式的斗争,而每天几乎都在面对虫豸般的敌手—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所以那个朋友说过:“我什么都不缺,只缺我自己。”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感觉在照一面残酷的镜子。此后每每站在这个城市的十字路口—抬头望着遮天蔽日的高楼大厦,身边走过无数行色匆匆的陌生人—我都会想起这句话。

他就是弗兰茨·卡夫卡。在现实中,他的生活丝毫不比她更加轻松。他遵循着父亲制定的人生规划,顺利获得学位,在布拉格波希米亚王国工人事故保险公司取得了一个衣食无忧但了无生气的职位。在他看来,办公大楼就是一座《城堡》。写字台后的自己,每天都在经历一场《变形记》。他对自己说:“倘若心中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 他决定在工作中沉沦,在工作外生存。于是,他每天下班后,独自写作。他的文字并不是为了发表,而仅仅是写给自己。他相信,真正有效的反抗并不是逃离旧有的世界,而是开创一个全新的天地。他说: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

我并不想给她提什么建议或安慰。无论是旅行、摄影、读书还是写作,大概都可成为“凿开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我已然瞥见了你心中那团可以点燃一切的星火。

真正好的友人并不是一个他,而是另一种我的可能。不要等待他人的热,持久燃烧的火只能从自己来。是为友人致友人。

致友人- 篇4

我亲爱的朋友,你如今还好吗?我的内心有无数的话语翻滚难耐,可到了唇边我又将它深深把它埋进了心里。我亲爱的朋友,隐秘的烛光,曾一并燃烧着我们的灵魂,如今它仍在燃烧着吗?Le vent se lève!……il faut tenter de vivre。

是否你还记得牧马的夫人呢,何时我们还能一同去拜访她在森林的小屋?今日,清晨温柔的风吹拂过我的灵魂,在梦的世界里,我的躯体和目光穿透湿润的雾气,它好像能依稀看见,故乡的红花羊蹄甲开了花儿,花儿们像羞赧的姑娘,面孔染着绯红的装扮,故乡漫漫流淌的溪水,流淌进咸咸的海风里,海妖唱着她叮叮当当的歌,淡蓝的大海呀,我们无数次眺望的鲜活大海,在海的另一岸,是梦想的船帆,是醉酒的渔夫和无数的海妖,我亲爱的朋友,你曾经向缓缓我说起,像智者也像勇士那样,轻柔却庄严,“鼓起风帆,拉紧缆绳,我将越过苏禄海,越过苏拉威,我将回到外祖父的故乡,我古老的故乡,它在南洋的边远国度里,我的生命中,流淌着华族和南洋的血液,在狂暴的海浪上,上帝威严的雷霆肆虐,而我便是这无畏的海之儿女,先祖留给我两件礼物,告诉我这荣誉与勇气所在,正是我心中流淌着鲜活的希望,和我年轻鲜活的生命”勇气,勇气,我的朋友,这是一种多么令人钦佩的力量,幻想能够使人精神愉悦,勇气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心灵的自由。

我的挚友,如今我来到这浩瀚的高原之上,远离故乡温柔的榕树林,远离这湿润的土壤散发泥土的清香,远离那颗栽种在学校里的凤凰木,每到离别的秋季,一年一度,它就盛芳着五彩的花儿,来自阿非利加州的马达加斯加,这阳光灼热之地,盛放的花儿就像是凤凰的羽毛,我的挚友呀,你还记得吗,你曾将它紧贴着你微颤的胸,仿佛能听到轻微的气流从你脸庞流过,爱情的火焰呀,在你心中绽放了多少菩提花,爱情不是使人坠入梦幻之中,就是让人陷入无尽的泪水里,上帝造出人来,在人的心底留下敏锐的情感,崇高的天真,就像风暴一样席卷你我的心灵。而如今我听从你的劝告,远远地离开她,徒然在漫步这广阔的荒原,想着心灵竟然如此贴近宇宙,想念多年之前,在旁遮普的犍陀罗国,国王迦腻色伽放下所有的权利,请来东方的贤者,那时,智慧的思想像流光自由交谈着,philosophy,难道这不就是你我共同的愿望吗?我在这校园里,总能遇见严肃而清贫的学者,他们离开财富,独自在真理的道路攀岩,真是又诚挚又感人。而现在我又回到了寻求哲学的问题上了,我一直都在思绪关于美的本质,所幸我还能找到诗人缪斯塔法的话语:“美呀,并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欢悦,美是一颗燃烧的心,一个陶醉的`灵魂,美是闭着眼睛能看到的景象,又是捂着耳朵能听到的歌,美是一座鲜花不败的花园呀。”美呀,就是揭开面纱露出圣洁笑容的生命。可是人世间,有多少人对美视而不见,多少人的生命为毫无意义的事物所累,像是梭罗告诫我们的那样,“成为生活的奴隶。”美从他们走过,就像是幽灵走过他们,毫无痕迹留下,无论春天降临之时,绛红的梅花,穿梭而国的山雀而,还是秋天凋零落叶,萧瑟的大地,他们就像木偶人一样视而不见。我曾遇见一些人,他们生命像是沉闷的气息,没有欢乐,也没有情感,却也要他人成为像他们一样,过着糜烂毫无生气的生活,这些每日吃茶的大老爷们,深思熟虑,而且沉着冷静,你让我要如何对他们说呢,这些人生活无忧,既看不见世界的不辛也看不到幸福,对这个世界他们就是毫无感触呀。不过我的挚友,我在这里还是遇上许多充满友善的人,尽管我们之间也会有误解,也许那会我太过分的悲伤了吧,仔细看来,他们都有着不错的心地呢。楚田先生虽然有些懒惰不过却心地善良,泷野先生与介秀是都是很聪慧的人,只是这些聪慧有时会使得他们看到太多腐烂的事物,至于佾衣先生,除了他不爱读书这一点,真是既谦虚又勤奋。那时在咖啡馆里,我就曾想着,画廊里看到的骑士,有朝一日他也会手持盾牌和长剑,奔赴他所要去的战场,尽管小爱神射出他的箭,要用这蔷薇缠着他的腿,可时代总是要前进的,在众人搏击的时候,我怎能被温柔的绮思羁绊,深陷这悲伤的陷阱呢。

经验主义哲学将人的世界分为现象和本体,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性认识,是无法使我们脱离经验观察到事物的本体的。想要透过过去的叹息和雾霭,让你我的目光抵达未来,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物呀。过去的事物就让随风离去吧,往日种种的欢笑和痛苦,就让它们埋进我们的心底,割舍这些情感固然困难,可是为了她与我,为了两颗心的安逸,如今只能与她永远分别道别了,至于我,就让沃尔夫冈。歌德完完全全征服我的心吧。

你我都知道,无论是诗歌还是文学的意义,是要去讲述真诚的思想,振奋那些摇摆不定,深陷沉闷的灵魂,让人们倾述互相所不能倾述的情感,我们在人世间做的许多事情,不都是因为我们充沛的情感,我们爱上一个人,为爱的人牺牲自己,我们用优美的文字,信件,歌声,舞蹈来表达我们的爱意,但是回头看看这个时代,在文学上,人们要么只会用常规习俗去办事,要么就想要去走阴郁偏激的道路,有些作家,甚至还平实地描述腐朽与黑暗,他们写的事物,不仅没有鼓舞人们的精神,却使人的灵魂变得更加怯懦和悲伤,使原本那些犹豫的人们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不是逼迫他们变得冷淡坚硬就是使得他们变得惨淡发疯,这样的作品,和一把屠杀人的刀又有什么区别呢?用言语迫人死亡,是更加痛苦呀!本来在世间,想要用心去体会哲学,想要用头脑去思考一切,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一些人还确实缺乏这样的勇气,人们依着荣誉为人,正像”有人为奴隶,还用手湿润自己的唇”,不过这些又有什么好说的?我以为我这颗可怜的心,这颗比某些缠绵病榻上还要煎熬的心,在痛楚的煎熬里,更能体会到这点。

有时我漫游在这里,心中所想的全是故乡的林荫小道,在这韶华季节,明媚的阳光大概正照着篱墙的牵牛花吧,我常常思念这温柔阳光,想着变幻为其间的金甲虫,遨游在芬芳馥郁的田野中,或是变成这自由的海鸥,在悬崖峭壁间自由的飞翔,然后乘着夜晚清冽的月光,向这儿告别,回到我们共同的故乡。还有菜穗子小姐的小花园,我总惦记着那有着一个情感丰富的灵魂,她将多少忧思和愁绪都寄托在这小小的花园里,也将多少欢乐和幸福寄托在宇宙的星辰之中。讲起菜穗子小姐,不知到她现在还好吗,我总惦记着她讲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模样,她婀娜的步姿,干净得就像是水晶的灵魂,讲课文时地缓缓开口,充满多少温柔的情感:“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当初她将写作所有的幻想和美妙的旋律都告诉了我。,我却没有珍惜那时的时光,回想起来总有些难过……不过我现在来到了这坚硬的荒原,也只能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来思念她亲切的模样了。

我亲爱的朋友,从前我是一个颇为胆怯的人呢,但有一天,我在梦中走进宫崎骏先生的梦里,我看见他安静在屋子里画着画,就像年轻的掘越二郎,我始终不能忘记这个美丽的故事,也不能忘记他指引式地谈话。人生呀,就像是克里斯蒂娜的诗歌:

谁曾见过风

你我皆不曾

但见万木垂梢首

友人诗歌 篇5

南国诗兄又发约,北疆学印昼奔波;

鹏城五月日当烈,怎及仁兄情似火。

机场焦盼苦等待,绥中一别思亲切;

相见如初衷未改,不恋西子恋诗歌。

身居他乡如归家,精心料理细筹谋;

深圳好景逐一到,早茶晚酒喜对酌。

莲花山上迎酷暑,小平像前久沉默;

大运盛会先饱眼,文博会展最喜悦。

沙头角镇巧安排,世界之窗陪始末;

环球舞台并肩坐,曲终人散心还热。

凯宾斯基初尝鲜,日本料理称尊客;

万象城里留身影,东门走遍商业街。

香蜜湖畔品风味,梅沙海湾识乳鸽;

仁兄贤嫂诚设宴,莜面村里记深刻。

诗兄待我情千尺,我与诗兄赠几何?

临行留对青花瓷,略表心意仅一波。

千言万语桩桩事,千情百感滴滴多;

愿兄体康笔常健,淡定人生享愉乐!

妙笔华章引世眼,诗词歌赋绘山河;

《春夜别友人 》诗歌赏析 篇6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大致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春。这时年方二十余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梓州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言事。临行前,友人设宴为他饯行。面对金樽美酒,他诗兴盎然,通过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依依不舍的离情。

首联写别筵将尽,宾主相对无言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晶莹洁白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着精美丰盛的宴席。

颔联伤琴瑟之分离,恨山川之迢递,渲染别意之缠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饯别的厅堂里感受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颈联写户外所见,明月长河均已隐没,时光催人,终须一别: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宴会从夜晚延续到拂晓,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之中。

尾联写后会难期,由别意顿生离愁: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这一分手,谁能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与友人见面?

注释:

(1)银烛:晶莹洁白的蜡烛。金樽:形容酒杯华贵,考究。

(2)绮筵:精美丰盛的酒宴。

(3)琴瑟:本为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合,故比喻朋友的情意融洽。

(4)长河:银河。悠悠:悠长。

作者:

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二十四岁举进士,上书论政,得到武后的重视,任为麟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他一方面支持武则天的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对当时的弊政也屡次提出尖锐的批评。他曾在二十六岁、三十六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后一次出塞,因为和主将武攸宜意见不合,遭受排斥打击。三十八岁后辞职还乡。最后被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上一篇:车商服务合作意向书下一篇:与超市合作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