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2024-07-28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共14篇)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

现在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中去,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我们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况。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兴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2

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 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会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 就批评他, 或直接让他坐下, 而不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 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 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 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 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 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 有教师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 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进步 (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 粗心的毛病改掉了……) 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更加厌学, 产生恶性循环。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二、认真反思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 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 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 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 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语言说话不当, 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 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 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 那至少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 我们也可以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舍弃糟粕, 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 取其精华用在以后的教学中, 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

现在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 “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 而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 从而对他们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 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 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能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等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 与教师实现互动, 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 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 就不会出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 冷场之类的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 索性就不做了;任务太低了, 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无事可做, 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 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 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 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 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家长、同学)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 没有性别的差异, 没有性格的差异, 没有身份的差异, 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 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 可以进行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 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 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值得讨论的是, 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中进行。

五、注意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 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 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 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 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 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 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没有保障, 因此, 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和互联网建设现状, 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 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 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 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 引入资源中心资源, 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 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信息协作平台。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3

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会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直接让他坐下,而不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有教师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进步(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厌学,产生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二、认真反思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可以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在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

现在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能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等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就不会出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无事可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性格的差异,没有身份的差异,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可以进行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值得讨论的是,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中进行。

五、注意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没有保障,因此,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和互联网建设现状,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引入资源中心资源,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信息协作平台。

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篇4

谢贵明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以下就是我在这一学期来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体会和总结。

通过上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已会简单的使用计算机了。但是,毕竟学生求知欲比较强,这样在后期的教学中,我们采取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发散思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情地去探索、去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比如,有的同学在学习WPS2000时,对插入图片提出了问题:怎样在引入之前,对图片作一下处理,让它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便把一些图形编辑处理软件介绍给他们,学生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再如我们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输入、编辑,各种各样的材料,给我们也出了不少难题,几名教师全部靠上辅导,师生相德益彰,都有很大收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习书本知识阶段,由于学生一周一节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差大,我们通过对比总结,把原来在教室内上一节理论课,再从微机房上一至两节实践课,改为全部在微机室上课,四十五分钟时间,基本按“讲—练—讲—练—总结”这个模式,教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教师主机边讲边操作演示,把每一个知识点视难易程度,进行一至二遍讲解和演示,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15分钟左右,接着教师利用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重点进行第二次讲解,之后学生再练习10至15分钟,最后5分钟时间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把所学知识点系统起来。每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时间安排。这样一路走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迅速、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的步伐。结合现状,激发学生为强国而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为我国各产业的长足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如何使将来有更多的有志者为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作贡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把我国信息技术业的现状讲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我国信息技术业在世界上的位置,不断激发起他们好好学习、为国效力的决心和毅力,让我国的IT业快速发展,以期早日赶上和超过IT业的发达国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存在差异性,有的已经能够使用现有的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有的还不会键盘打字。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

2、培养并渗透网络德育教育;

3、通过学习评价、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的信息技能;

4、使学生掌握通式操作,知道如何求助;

5、学生能够从网上查找、下载、管理信息,并公与他人分享。

三、教材分析:

今年的教材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分为3个模块:“信息与信息技术”,该模块讲述了信息的获取、加工、应用的过程,信息技术过去、现在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展望;“网络安全”主要是提高学生安全方面的素养,通过现实生活的实例,如微信诈骗、电信诈骗等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数据处理”讲述了数据的输入,常用的公式sum()、等函数的使用,学生可以做个个人开支记账簿、与数学函数结合探讨数学知识等。

四、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综合实践、合作探究学习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与信息技术 2课时

2、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2课时

3、计算机安全问题

第二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概述

1课时

2、因特网初步 1课时

3、网上信息的获取 1课时

4、电子邮件 1课时 第三章 电子表格

1、电子表格概述

1课时

课时

2、建立工作表

2课时

3、工作表的编辑

2课时

4、工作表的修饰与打印 2课时 第四章 多媒体信息处理

1、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1课时

2、多媒体制作工具

1课时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6

腰站中学韩雪源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共8个班,1256为实验班,为3478平行班,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所有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及计算机软硬件、多媒体、上网获取处理信息、用word处理文字,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但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遗忘性大,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课后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学生掌握情况不好,但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1》,内容包括:第三单元电子表格—Excel。内容实用性,趣味性,实践性强。

三、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学校要求,明确课程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能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根据数据创建图表;

2、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五、保证措施

1、根据学校实施课改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进行四型五步教学改革。

2、积极参与本组及校内的四型五步教学改革,提高自己的理论与实战水平。

3、教师精心备课,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先进带后进的作用。

4、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严格纪律要求,保证课堂气氛活跃、有序、高效。

5、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六、业务学习

1、积极参与本组的业务学习和学校的课改论坛。

2、完成所担任课题并结题,争取通过答辩。

3、努力学习本学科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7

一、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将游戏和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整合, 不是拘泥于单纯的游戏活动, 而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传授知识与技能, 使讲电脑不再“严肃”, 学电脑不再“烦闷”, 使课堂变为活泼地“玩电脑”和轻松地“用电脑”, 改变以往死气沉沉的气氛, 让学生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在课堂导入中运用

“导入新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导入新课要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而运用游戏就是一种好方法。课伊始, 新鲜好奇让学生愿意学, 有悬念、有学头让学生喜欢学, 悄无声息中, 学生随着教师一起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如教学《鼠标》一课时, 如果只是把鼠标的几种操作方式简单地告知学生, 学生自然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没有学习的兴趣, 一味地讲解反而会使学习效果欠佳。而此时我们有必要采用游戏教学法, 如让学生扫地雷, 比谁花的时间少, 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致。通过游戏, 学生都深有体会:只有熟练掌握鼠标的用法才能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这时, 教师顺势讲解鼠标的有关知识就水到渠成了。通过一番学习与练习, 再玩起此类游戏, 学生的技术会好很多。如此一来,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保持了, 还能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在新课教学中运用

“教师演示, 学生模仿”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不会顾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 虽有一定的效果, 但长此以往, 效果会锐减。此时,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边看游戏动画边学操作, 或边操作边看动画, 将动画游戏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确定是否需要学习。这样既能在游戏中加深学生的记忆, 又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更能让学生接受, 教师的教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久远的。尤其是学生对游戏很有兴趣, 自然能够在学习各种复杂的游戏规则中做到不辞辛劳、兢兢业业,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那努力探求的精神也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 我们可以将游戏中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去繁从简,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

3.在巩固练习中运用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选择不同的游戏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对练习软件进行适当地改变, 使原本枯燥的练习变成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以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例如, 指法学习是相当乏味的, 学生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 才能熟悉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这样学生会学得身心疲惫, 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为此, 笔者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 比比看谁打字的速度快, 让学生在“警察抓小偷”“打地鼠”“青蛙过河”等游戏中熟练指法, 也可以巧妙地在游戏中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让学生去理解那些回车键、空白键、退格键等的作用与使用方法。在运用中, 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摸清键盘上的一些功能, 慢慢熟悉指法要点。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反思

1.关注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不能让游戏教学法滋生、孕育“网虫”“网迷”, 而应成为预防、矫正“网虫”“网迷”的试验田。学生沉迷于网络, 主要症结还是在于他们的自控能力弱。利用计算机游戏组织教学活动是游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爱玩计算机游戏也是“网虫”的基本特征, 所以利用计算机游戏教学法中的游戏操作来监测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程度、自控能力水平, 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 高中生喜欢策略类游戏, 而初中生更喜欢一些Flash在线小游戏;男生喜欢对战类游戏, 女生喜欢装扮类及QQ农场等游戏, 这为以后的课堂游戏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制作游戏课件和下载一些适合教学的小游戏,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学生不再沉迷于上网和玩网络游戏。这对学生的自控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2.关注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

游戏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既然是“教学法”, 那必须是严谨的, 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游戏的趣味性容易让学生“忘乎所以”, 因此, 教师必须将自己的主导作用发挥好, 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地监督, 对游戏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 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 启动或停止游戏或转入其他的学习形式, 而不能任由游戏的娱乐性泛滥。

游戏教学法宜与其他教学法整合, 特别是与任务驱动法相整合。学生游戏时兴致高涨, 游戏后却不知获得了什么, 这是游戏教学法最大的风险所在;而与任务驱动法相整合, 则可以将任务驱动法中学生 “接受任务”“被迫完成任务”的意识完全淡化, 巧妙地把“任务驱动”转换为兴趣浓厚的“自主游戏”, 两者实现了互补。

3.关注德育教育的渗透

游戏教学法与游戏是不等同的, 它是一种教学法。教师在游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直接影响了游戏教学法运用的成败, 教师只有对游戏软件与游戏过程中的教育元素充分挖掘与开发, 在教育中适应渗透德育教育, 这样“玩中寓教, 玩中育人”的目标才能被更好地实现。

4.关注教学评价与反馈

游戏教学后的小结评价也是必要的。除了对游戏的练习进行正确的引导, 开展恰当的游戏竞赛以外, 游戏结束时, 我们还可以评出胜负, 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扬;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指导改正。这些工作可以由学生一起参与, 始终做到准确、公正、客观、全面。工作做得细致与否, 对学生的情绪和游戏的效果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必不可少,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既要亲身经历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又要完成练习教学目标中需要他们会做的事情, 还要让教师得到有关他们表现的反馈信息。通过向学生提供与教学目标直接相关的活动, 可以极大地扩展学习过程, 这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有很多, 可以是案例观摩、感知体验、问题/任务分析、信息检索、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尝试练习、规划设计、实践操作、完成任务等。反馈的形式也很多, 可以是肯定或否定的强化, 提供一个正确答案或者给一个例子, 甚至是教师肯定的表情、在多媒体教学中跳出来的动画或激动的音乐、同伴的认同、特别权利, 或者是能做某个其他活动的机会等。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实践;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性强,因此该学科的教学评价也具备一些独有的特点。一方面,信息技术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软件操作步骤的含义并可熟练推导,死记硬背式的学习难以扎实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难以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应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应突出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

从大的范围讲,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前置性、过程性、终结性评价三个类型。其中前置性评价实施于教学活动之前,主要目的在于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情况,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过程性评价兼顾目标与过程,是一种全面性的评价,包括学习动机等关乎学习的多种因素,评价过程伴随整个教学过程,开放性强,是目前较为推崇的一种评价模式,有形成性评价等多种形式;终结性评价顾名思义指的是对教与学质量的结论性评价,一般采用笔试+上机测试或是信息技术考试的模式。

从小的范围讲,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常用的有笔试测评、模块考试测评、作业式评价、电子档案式评价:笔试测评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评价方法,即给出试卷、学生笔试、教师判分批改,由于评价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便于大范围实施,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应用极为广泛,然而这种方式仍存留有应试教育痕迹,无法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甚至容易误导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通过笔试,因此目前不被推崇;模块考试测评是上机考试,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选题并自动评分,能够较好的考核学生操作能力,且考核结果反馈快,便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但缺点在于对硬件水平要求较高,需更新维护数据库,而且同样无法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业式评价即是对学生作业、作品进行的评价,通常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模式,能够评价学生的态度、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和保持,但缺点在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以保证客观公正,评价标准难以制定,容易受学生代做、教师个人因素等影响产生一定的评价偏差;电子档案式评价是建立每个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电子档案,对其进行交流和评价,由于评价周期较长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准确,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学习热情等均有裨益,但耗费精力较大,评价成本高于其它评价方法。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基于上述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有效。

1.关注个体差异

作为学习和评价的主体,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时因个人家庭环境、性格爱好等因素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其个人状况的不同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以尊重、鼓励为主,辅以指点和引导,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不同起点、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从教学评价中有所得。另外,对于同一作品的设计思路及风格不应过于限定,应肯定、鼓励学生的创新,加以适当的引导,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2.关注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不应局限于学生或教师,应充分发挥参与学习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结合使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灵活采用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评价方式,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另外,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选择应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以保证评价内容、方式、标准等因素的客观、全面、公平。

3.关注方式多样化

评价方式不应局限于现有的模式,应灵活采用小组讨论、主题活动、完成评价表等方式来丰富评价手段;评价语言也不应局限于常用的夸奖、赞许,还应兼具引导等作用;不局限于评价结果、学生成绩,还要关注评价过程和学生的道德品质、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个性因素、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内容;不局限于书面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开放性的形成性评价。

4.关注学生成长

评价的目的在于服务于教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素质型人才,因此教学评价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保证评价的客观、公平,评价眼光应随学生成长而发展,评价标准的选择要合理且分出层次,并重视评价的价值导向作用,例如给予“创意小达人”等荣誉封号,帮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乐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每种评价方式均有其优点和不足,教师应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价,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教学评价促进教与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靖.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解决策略[J],信息教研周刊,2012.09.

[2]税真洪.论教学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3]乐清 林美荣.初中信息技带课堂教学评价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2.06.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9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三个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每班都超过40为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1、播放动画并初识Flash mx、制作逐帧动画、在动画中导入位图

2、绘制具有渐变色效果的图像、制作现状渐变动画、制作动作渐变动画、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3、制作模仿写字效果的动画、制作神奇的遮罩动画、在动画中插入声音

4、制作有“影片剪辑”的动画、使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制作多场景动画、利用按钮来实现场景的跳转

5、综合制作

(一)、(二)

二、教学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每节课都对学校的电脑进行检查安排,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教学。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1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1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1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1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学生方面:

(1)采用学生竞赛的方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看谁的表现操作、完成任务等最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2)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4、个人提高方面: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查阅大量的书籍。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

5、及时做总结、写反思。认真进行课后写教学博客。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内容衔接,抓住重点。因此在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及时更正。只有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

三、主要开展的活动:

本学期组织我校五年级两个班开展了以“缝补高手”打字比赛的竞赛,第一名:五(2)班陈志引每分钟能打出32个正确的汉字速度,第二名:五(1)班姜文文每分钟能打出26个正确的汉字速度第三名:五(1)班郑 義每分钟能打出24个正确的汉字速度;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网页、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学习资料,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实用性。

四、电脑室管理方面

1、本学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电脑室完成了教学和使用任务。

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一个教室的卫生。每周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5、计算机室的使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教师上完课及时进行卫生的打扫。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

五、存在的不足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2、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3、个别学生有在计算机教室吃零食的习惯、上课结束后没有养成关机、摆放好桌凳、书籍的习惯。

回顾这学期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我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也出现不如人意的事。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创新,一定能将教学水平提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0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尤刚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三年级一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加强教学理论素养,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

从开学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工作计划,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需要自己去努力的,就是本学期内一定要把三年级的课备好,制作课件,以便上课的时候能更直观形象的将每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操作步骤完整的展示给学生看,让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简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即学即用,因材施教:

工具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突出特点,即学即用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淡化学科系统性,将每一个教学模块相对独立出来,在每一个教学点后,我都尽量安排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学以致用。

因为各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一,所以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差异也很大。针对这一状况,我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因材实施,学习任务安排上分层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基础好的学生积极协助老师辅导基础较差的同学共同进步。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放下严肃的面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包容学生无知的过错,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共同面对的困难、应对措施和目标拿出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结合现实,讲明学涎雒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就树立坚决的学习动机。由易到难,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多表扬,不偏袒;多激励,不打击;营造轻松的,没有压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

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

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它的更新速度快得实在让人不敢怠慢,只要你有鞘微的不留神,你绝对被抛得远远的,而且你永远无法追赶上它的脚步,所以对于我来说,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在日常的设备维护中积累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不论是看电脑杂志,还是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我都非常认真,更甚者,我会不断地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或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掌握它们的操作方法,使用技巧。这对于平时的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对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1

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第三板块为动画制作,通过运动和变形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第四板块为信息技术应用,此板块是将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解决具体问题。因为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才能够顺利完成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今年的测试次数增多,计算机课时会受影响,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必须当堂消化、吸收,不济占学生课余时间,减轻学生负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理解概念,提高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技巧,熟练利用各种工具。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修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肩负的重任,为祖国的发展而学习。

4、成绩目标。在本学期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尝试、发展,抓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提高,争取70%的学生成绩达到合格等级,为培养学生的信息修养打下良好基础。

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主要通过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上收集、交流信息的基本操作;通过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初步学会把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转换为程序。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国家有关因特网管理及信息安全的法规;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但难度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的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村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内容: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总共有六个模块的内容,模块一是《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模块二是《演示文稿》,模块三是《flash动画制作》,模块四是《网页设计与制作》,模块五是《QBASIC程序设计》,模块六是《智能机器人》。

3、重、难点:重点在于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应用;难点在于对模块二的内容要在学会操作之外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方法和主要的措施

针对以上几点,主要措施如下:

1、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习过程的精细化。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

2、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精细化。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3、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风气。具体每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三人左右,从中挑选出有责任心、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成为小组负责人,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上机操作时有些同学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4、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课程基本上全在机房上课。对于基本知识,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比较直观边看演示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于网络应用的操作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四、业务自修

1、在备课的精细化上多钻研: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2、注重课堂教学的精细化: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和蔼、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2

20xx年9月2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转眼几天过去了,才发现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结合我的第一次课,谈几点体会。

一、对待学生要宽严相济,要把握好度。

现在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本,重人文关怀,要求老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但是有时候个人觉得还是要严肃一点。过于微笑对待学生会让他觉得这个老师特别随和特容易相处,那么在你的课堂上他就会目无纪律非常随便。周四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更好相处,我提前了10分钟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和学生们聊关于信息技术、关于学习和生活,大家聊的都非常开心,然后伴着上课铃声开始上课。也许课前的聊天激起了学生讲话的兴趣,结果即使上课了他们还在下面一直说话。我面带微笑一连说了几次请大家安静,但是根本止不住学生说话的声音。看着他们那么可爱,也不忍心板着脸。后来我停顿了一小会,然后说,既然大家有话说,那么我请一位同学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教室这才安静下来。正因为有了这次经验和教训,所以当我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虽然也提前走进教室和学生聊学习和生活,但是我不在随意释放自己的情感,我都会时刻保持老师的身份。课堂上当学生触犯纪律的时候我会非常严厉,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会微笑地表扬他。就这样第二次课要比第一次好多了。总之,我觉得在老师的身上严父和慈母都要有所体现,无论是严还是宽关键要把握好度,尽量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考虑到信息技术课都是在下午,而午后学生可能多会犯困,为了帮助他们提起精神上课,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为上课前设计了一个小的游戏。可能游戏过于简单了,结果在实施的时候,我的学生竟然说“老师,你真幼稚”。呵呵,当时我觉得真是可笑,这个游戏是以前在大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都觉得很好玩。可是没想到把它用在我的学生身上,他们竟说我幼稚。看来真是有点低估我的学生了。今后在设计课前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游戏的使用对象,尤其要考虑是否符合我的学生。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说,还会削减你在学生心中的魅力,威信扫地。

三、灵活掌控课堂纪律的,能做到张弛有度。

就我个人而言,还相差甚远。连续上了几次课,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纪律大都不是很好。我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纵使你把嗓子喊哑,他们保持不到两分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我想起以前王军老师提到的那个晕倒在讲台上的老师了,不过还好至少我的意识还是清醒的。想想自己上了那么多班,还是有一些班级的纪律非常好的。之所以纪律好,除了和班级本身建设有关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①第一节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师生生生相互了解,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都站起来介绍的话,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在介绍自己之后,开始搞小动作导致课堂纪律不好。因此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要保证自己的声音能够让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到,学生答完之后,我会不经意找另外一个同学重复;其次我事先准备了几个能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让他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使他们能够深入思考而不是流于表面化简单说自己叫什么,同时也便于老师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接着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不仅让学生介绍自己还要介绍所在的小组;最后我让学生介绍的时候没有按照次序,而是任意抽几个小组。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准备了两个小的视频。但是,在观看视频之前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这样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③答的比较好的学生我会当即表扬,同时让全班同学鼓掌表示鼓励等等。而答的不是很正确的同学,我会适当引导和完善,会用眼神和微笑来鼓励他们。通过采用这些方式,教学效果明显要好一些。

四、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拥有真正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的四个成员分别赋予了小组长、技术员、记录员和汇报员的职责,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活动。使得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后,也能掌握需要接受的知识。我在让小组展开讨论的时候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强而且他们讨论的结果非常好,有时候我让汇报员汇报本组成果的时候,汇报员敏捷的思维,流利的表达都让我望尘莫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问题:①学生讨论的声音非常大,他们都很活跃,都想说。这个时候课堂的纪律显得有点乱。在这个时候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值得学习和思考。②小组代表在汇报本组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只顾讨论本小组的问题并没有注意听。如何让学生都能够注意听呢?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3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复习课第二课时)曲中附中

吴芳

《图形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课题,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1.成功之处:

(1)本节课重在复习角的相关概念,并运用其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在内容上能注意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切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某些实际情境,并且注意用基础题训练相关概念和计算,根据实际问题初步学会建立模型.

(2)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关注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自己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分析实例,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考察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课内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节约了时间,有保证了效果.由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解决简单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锻炼了“小老师”的能力.

2.不足之处:

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题目容量较大. 3.改进之处:

(1)要注意让学生归纳知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建模”的应用.

(3)可让学生充分探讨、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建模”的重要意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期末 篇14

阿布德拉合曼·吾肯

初中《信息技术》不是中考科目,在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好坏的今天,基本上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每周只有一节课;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玩游戏,并且机房相对教室在纪律要求上显的宽松自由,所以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一旦面对枯燥的技术学习时兴趣就会大减。因此,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摆在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及自己在实践中的探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同行参考讨论。

一、课前复习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强调了知识复习的重要性。初中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间隔时间长、课后作业少,学生课后也没有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很多学生学了下节忘了上节,很难将知识连贯起来,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课前复习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此,课前我会精心设计“课前小练习”作为“课前复习”之用,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效果很明显。

“课前小练习”对于教学的促进,主要表现在:

1、“课前小练习”是一种复习

通过“课前小练习”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甚至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的记忆,是第二次记忆,就记忆理论来说,第二次记忆可以使遗忘的机率大大减少,从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课前小练习”是一种补充

通过“课前小练习”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要善于从学生的练习中找出所存在的对知识点的模糊和错误的理解,及时进行纠正,以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3、“课前小练习”是一种铺垫

“课前小练习”是一种“承上”,也是一种“启下”,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尤其是对涉及到与新课知识点有关知识点的复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进一步培养寻找知识点之间相关关系的能力,会整理、梳理知识点,在自己的头脑中学会逐步建立知识框架。

4、“课前小练习”是一种缓冲

何为“缓冲”,即缓和一下学生激动的情绪,经历了10分钟的课间休息,特别是如果上一节课为体育课或课外实验课,那么绝大多数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心思很难一下子就收回来,他们有一个稳定情绪,调整注意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授新知识,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施行了“课前小练习”这一措施,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缓冲”,让学生在做小练习的同时调整一下情绪,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接下来的教学必会事半功倍。

在实施“课前小练习”应做到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小练习”的内容不要过多,但覆盖的知识面要广。

2、“课前小练习”题目不应该太难。

3、“课前小练习”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课堂板书

参加教研活动听信息技术课,发现很多老师不写板书或者很少写板书,主要依赖课件和投影。在传统的教学中视“板书”为“老师的责任田”,师范院校一直将“三笔一话”列为学生必修科目,由此可见“板书”的地位。

诚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它出现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背景下,但是我个人认为“板书”不可或缺。

三、丰富的资源

我们学校位于城郊,学生中还有很多是外来打工者子女,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家里基本上没有电脑,平时除了上信息技术课就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更不要说上网搜索素材、观看作品,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在制作电脑作品时品位不高、流于表面、内容干瘪。

因此我在课上尽可能提供丰富、贴切、方便的教学资源,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品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上一篇:我的中国梦:梦想是什么下一篇:煤矿典型顶板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