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新年人类学

2024-05-25

藏历新年人类学(精选5篇)

藏历新年人类学 篇1

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也是藏族节日之首,是最隆重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

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由于与农历算法不同,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不完全相同,一般会有四种情况:即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完全重合、相差一天、相差一个月或相差一个月零一天。

在“世界屋脊”的拉萨古城欢庆的藏历新年和谐而热闹,拥有很多独特而欢愉的过节习俗。一进入藏历十二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打扫房间,做切玛(即在一个木质绘有彩色花纹的长条两格斗形器具里装入糌粑、奶渣、青稞等,上面还要插上青稞穗和塑有精美的日月模型的酥油花)、炸“卡赛”(一种油炸食品)等各种过年的准备。

藏历腊月二十九日,家家都要在大门上用石灰或糌粑画出很多吉祥图案,表示人丁兴旺、粮食满仓。厨房墙上还要画白色的蝎形图案,传说巨蝎是保佑家庭平安的龙女或灶神的化身。晚饭时各家都要团坐在一起吃一种特殊的面疙瘩,叫“古突”。“古突”是由9种食物煮成,在“古突”里在放入事先包进各式各样东西的面疙瘩,谁吃到了什么东西,都必须赶快向掌勺的女主人报告。每样东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吃出羊毛的人代表其心地善良;吃出辣椒说明其人泼辣;吃出木炭表示心黑;吃出碗豆表示圆滑;吃出瓷片表示纯洁等等,因而,既是占卜又是一种娱乐,一家人边吃边开玩笑,气氛相当活跃。女主人还要在“古突”里放一个小面人,脑袋小,肚子大,谁舀到它,谁就得挨罚,学驴叫、装狗叫,还得喝九勺子面汤,喝不了就硬灌。“古突”宴会总是在欢笑和戏谑中结束。

传统习俗,新年初一黎明时分家庭的主妇要去提水,传说地狱之王辛者曲杰在这个夜里会登上雪峰去喝雪山狮的奶,一边喝,一边流,狮奶顺着高山陡坡,流进江河源头,谁起得最早,谁舀到第一桶水,里边就有狮奶,人喝了将健康长寿。主妇用这水煮好“归丹”(内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口味酸酸甜甜,很是可口),端给每位家庭成员。等全家人起床,穿上新衣服,祭祀神灵后互致祝词,喝青稞酒,吃各种节日食品。一般藏历正月初一,拉萨人都很早起来,有的甚至通宵不睡。但是,并不能开门,只能在屋里吃喝,静静地等待。当东方破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折嘎艺人在街头大声呼喊“拉结罗(神胜利了)”时,他们才兴高采烈地打开大门,开始新年第一天的庆祝活动。折嘎意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传远古时候,遇到战争胜利或者狩猎丰收,都会由一位年高德重的老人说一番祝福赞美的话,这种习俗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门的说唱艺术。但拉萨居民成千上万,折嘎艺人为数却不多,供不应求。这几年大多已改为由录音机播放赞词,电视台还播出演唱折嘎的专

题节目,使各家各户可以同时在折嘎礼赞中打开新年之门,人人皆大欢喜。

习惯上藏历新年初一这一天并不串门拜年,而是手捧“切玛”沿街挨家祝福。邻里亲朋在街头相遇,互相从对方的“切玛”盒里拿一点糌粑、几颗麦粒先向空中抛撒三次,以示供奉神灵,同时不停的祝愿“扎西德勒彭松措!(愿吉祥如意美满!)”,然后再放到嘴里品尝,之后便是喝酒,三口一杯,一人三杯。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节日期间城乡各地有藏戏表演,还有跳锅庄和旋子、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新年里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衣服,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这里面也有说法,传说神王辛者曲杰会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看着高兴会再给世人一些恩惠;如果穿得破破烂烂,他会心烦,随之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

新年初三是插旗挂幡的日子,这天拉萨居民先是登上自家屋顶进行更换经幡的仪式,然后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要举行隆重的开犁仪式。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被打扮得富丽堂皇,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经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尾巴上还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出发耕田之前,还要给耕牛喂青稞酒和食物。牛吃完之后极度亢奋,一路狂奔乱跑,农民会很高兴,因为这被认为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人们还会从家里扛出一块白色山石,这是去年从农田中请回收藏好的,再次重新恭恭敬敬安放回农田中央,称为“阿妈色多”,意为“金石头妈妈”,是庄稼的保护女神。人们还会在田里“煨桑”,插上祈福经幡,并围绕白石耕出五垄,每一垄播一种作物种子。十天以后,会再次来到田边察看作物发芽的情况,据说当地农民就是依据此来制定播种计划的。开犁礼完毕,大家会聚在一起喝酒唱歌,欢庆节日。拉萨藏历新年还有一项隆重的宗教活动就是正月初四到二十五的传昭大法会(“莫朗青波”)。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的学经僧人最高学位“格西”将在这一法会期间公开考试产生,激烈的宗教哲学辩论的精彩场面往往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而最受人尊重的高僧大德会高坐神榻,依次给排成长列的普通僧人和俗众摸顶。

藏历正月初一。古时候没有藏历,人们认为桃花一开就算一个新年的开始。现在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此,藏历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年。藏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尸尸团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语言相互祝福。

藏历新年人类学 篇2

一、藏晚的五大要素

(一) 晚会主题

主题是晚会的基调和灵魂。邓在军曾经说过“一台好的晚会, 如果主题不明确, 并让之贯穿始终, 晚会就会显得东拼西凑、毫无章法, 纵使有好的节目也给糟蹋了。”作为一台为全区300多万群众欢度藏历新年的重要晚会, 要把握好晚会的主题, 让整台晚会既符合当前形势, 又能为广大观众奉上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二) 晚会的结构和形式

再好的晚会主题也需要用一定的结构和形式来表现, 一个好的晚会框架, 更能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节庆晚会还是专题性晚会, 主要分类都是围绕着两种形式:一是串联式, 节目一通到底;另一种是板块结合式。

2014年藏晚就是比较典型的分篇章的板块形式。晚会以“吉祥如意藏家年、幸福团圆万家乐、美丽西藏和谐颂、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为了展示盛世中华雪域大联欢, 晚会的节目结构分为四个板块的组合形式:藏家年、万家乐、和谐颂、中国梦。这四个板块既是晚会主题的延伸, 更是晚会主题的载体。整台晚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藏族文化特色, 散发着浓浓的藏家年味。

(三) 晚会具体节目内容

电视联欢晚会如何吸引观众, 最大程度上满足观众的需要, 通过晚会传递给观众娱乐、美感、信息和价值观, 是一台晚会逻辑的必然。更好的在节目中设计刺激点、情绪点, 通过这些让观众在跌宕起伏的节奏中感受节目, 才能留住观众。

(四) 晚会舞美、灯光及音效

一台晚会成功与否, 灯光、舞美、音效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充分调动它们的功效, 让其更好地融入晚会总体氛围, 与晚会的整体构架完美的结合, 让灯光、舞美和音乐融入节目成为表现主题的一部分, 是节目本身的总要元素。

(五) 适当的晚会主持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 晚会主持人是一台晚会的象征, 是沟通晚会和观众的桥梁。主持人的整体形象, 临场发挥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一台晚会的成败。如何寻找具有地方特色, 又能适合晚会风格和基调的主持人, 把最好的晚会奉献给观众, 是确保藏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藏晚当前面临的困境

(一) 晚会节目形态过于固定僵化

多年来藏晚基本的节目形态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歌舞、相声小品和戏曲。如2013年藏晚43个节目中, 6个纯舞蹈、2个民间歌舞、2个相声、5个小品、2个戏曲节目和25个声乐类节目。对于整个节目流程而言, 总逃不出这样的演出模式:以歌颂春天的舞蹈开始, 然后是主打情路和搞笑的藏语小品, 内地歌手一个两个作为主打出场, 一段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必不可少。

(二) 新媒体手段运用的缺失

藏晚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方式, 如何最大程度的传播到观众视野至关重要。微博、微信等的出现和发展, 其低门槛、高速度、高效率的传播方式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截至到2012年底, 全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 到2013年微信用户人群更是超过4亿, 简单快捷的传播方式, 让其影响力日渐壮大, 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 由于藏晚未能实现直播, 我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实现网络互动, 无法利用微博、微信互动扩大收视。

(三) 晚会场地等硬件设备的限制

演出场地选择直接影响到演出规模、时空转换、场面调度、演出候场等问题, 甚至关系到整台晚会演出和电视节目录制的成败。多年来, 由于目前西藏电视台还没有自己可使用于藏晚的演播室, 很多创意和设计都无法实现, 也直接影响了晚会的现场演出效果和电视最终呈现。

三、藏晚路在何方

(一) 藏晚品牌的推广和延伸

为了让藏晚这一品牌更加具象化和广泛熟知, 2014年我们做出了新的尝试, 面向社会征集藏晚主题曲。剧组共收到125个参选作品, 并最终确定把旺堆用藏、汉双语创作的《走在春风里》作为藏晚主题曲, 由我区青年歌手次仁央宗、次旦晋美倾情演绎,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同时, 借助对口援藏便利优势, 积极推动藏晚“走出去”战略。2014年藏晚成功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 并陆续在湖南、江苏、山东等地播出, 推广了晚会品牌, 提高了晚会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 立足本土, 挖掘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挖掘民间艺术资源, 既可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民间艺术, 更能让我们的藏晚更有吸引力。如2014年藏晚中, 整台晚会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的立意, 不仅对波密卓舞《桃花深处》、扎囊果谐《白氆氇.黑氆氇》、器乐《乡音乡情》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了符合现代审美的舞台呈现, 同时还推出了当代民间以原人原唱形式表演的联唱《多彩的故乡》。

(三) 推动藏晚直播, 加强晚会新媒体互动

实现藏晚直播是我们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这需要整个晚会决策层的决心, 通过在小型晚会和活动的直播实现, 培养人才, 积累电视直播经验, 为藏晚直播储备力量。同时, 积极开展新媒体手段运用的尝试, 通过这种尝试, 为以后直播互动方式的进行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 尽早实现藏晚直播、晚会与新媒体的积极互动。

摘要:当前藏晚存在的主要问题:晚会节目形态过于固定僵化;新媒体手段运用的缺失;晚会场地等硬件设备的限制。解决措施:藏晚品牌的推广和延伸;挖掘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推动藏晚直播, 加强晚会新媒体互动。

关键词:藏晚,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陈中华.春晚失于“大一统”意识[J].青年记者, 2010, 3

[2]李大勇.品牌栏目的品牌效应[J].新闻传播, 2010, 5

拉萨藏历新年“新年味” 篇3

而目前在卫藏绝大部分地区比较通用的以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习俗源出金光明经和藏医四续派的学说,从创立之初起为汉蒙王室和藏族星算学家所接受,通行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藏历新年。

以往很多时候藏历年和春节只隔一到两天,拉萨市民可以享受十多天连续长假,今年的藏历新年跟春节整整差一个月,按惯例春节和藏历年都会放七天假,这对喜欢休闲生活的拉萨人不啻是个福音。

初三日挂经幡:祈愿福运升腾

我们说的是拉萨人的藏历新年。但严格讲,西藏过去并没有特别成型的城市文化,也没有具备规模的市民阶层,因此,很多现在城里人过年的讲究追溯起源头首先都是从农村地区发起的。

一般来讲,藏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要吃一种名为“古吐”(破九之意)的杂烩粥,其目的主要是讨各种彩头,如吃到羊毛说明你性格柔顺、为人敦厚;吃到辣椒说明你嘴巴厉害不饶人,来年要注意讲究与人相处的技巧,等等,但主要是为了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必须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度过这一晚,绝不能把愁苦的情绪带入新的一年。

初一一般不出门,人们早上朝佛,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喜乐富足。中午和晚上家人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初二开始外出拜年。

如今,很多拉萨市民喜欢在这一天安排私家车去农村和乡下亲戚一起过节,联络亲情,呼吸山乡的新鲜空气。城市里的孩子们也就有机会看到或亲身参与农村独有的新年娱乐活动,如初二这天举行的击牛角比赛等。

击牛角比赛藏语叫“多郭”,参加者多为青壮年,但一般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主持击角比赛的是两位“阿妈”(实为两支队伍的男性领队)。比赛由两位“阿妈”在几十名参赛者中通过抽签方式各带一个“家庭”来参加,赛场上“阿妈”与“阿妈”对阵,“儿子”与“儿子”比赛,再按小比分算团体成绩。

村中的一个年轻人在村中央的广场吹响铜号,表示比赛马上开始。

赛场上划两条白线,相距约十多米,在白线中间挖土立一个牛角,牛角上粘上湿泥,湿泥上按一块白石头为大靶子,两头轮换着比赛,每次比三轮。投手射中牛角视为打中小靶子,奖励三元,射中白色石头设为射中大靶子,奖励五元,投中牛角白点的可以得到重复投掷一次的机会,幸运者会跑到对面把自己刚刚击中白点的“子弹”捡回来再用,并要大声喊出“啐啐啐!”以示震慑对手,鼓舞己方士气。投石弹到地上射中靶子不计成绩。投石弹是从地上随意捡拾的,力气大的可以选一块大石条,力气小的就会吃亏不少,比的就是男子汉的勇气和技能。投掷方式不能像投手榴弹一样从肩后扔出,而要把石块托在手心从膝关节附近划出一个半圆圈,将石块上扬抛掷出去,这主要是为了考虑安全,营造出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全队所得的奖励资金由“阿妈”按具体表现分配给每个队员,也可以大家一起聚餐。

村民们还会告诉你,过去这种赛事是由庄园主和寺庙负责组织,但必须先要等到人们往地里送肥回来,才允许玩。那时候寺庙的喇嘛也可以穿俗装参赛,现在一般没有僧人参加,纯粹是俗人的娱乐活动。但比赛规则基本没有变化。

城里的孩子们跟着村民很乐于参加这种活动,进入状态后可以玩的很久,直到尽兴为止,什么时候累了才结束。这是初二那天的事。

作为一种福运升腾的象征,更换经幡是藏家人每年藏历新年间的主要传统活动之一。

初三这天早上,拉萨人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次隆重而欢乐的插经幡仪式,藏语称“托随”,意为在屋顶上进行的祭神祈福仪式。

70岁的扎西老人告诉我们:“首先我们煨桑、准备经幡、然后抛洒糌粑,根据历书上指定的巧藏(吉利方位)换插经幡,祝愿大家来年吉祥、扎西德勒!按照西藏的传统,我们每年都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行‘托随’仪式,插换经幡,煨桑,然后和院内的人们欢聚在一起,人们穿上新衣,早早的把青稞酒、‘卡赛’(油炸果子)、‘切玛’(五谷斗)等端到楼顶的平台上,邻居们隔着墙头互相拜年,再把煨桑用的柏树枝和崭新的经幡准备好,大家一起把表示福运升腾的新经幡挂起来,整个这一年就会过得舒舒坦坦的。”

朝佛季后的采购季

但是在过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轻松松地过好这个年,有一种说法叫“不是过年是赶年”,意思是为了过好这个年家庭主妇们可是每天都有赶不完的活。

现在,人们有钱了,什么东西都买得起,精明的商家就推出了很多“革新年货”吸引眼球,这可把家庭主妇们彻底解放出来了。譬如,过去过年必用的供奉在藏桌上的水煮羊头如今基本上用彩色瓷塑羊头代替,这就解决了很多无谓的劳动,而且可以反复使用,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呢?这些“革新年货”也吸引了很多农村来的消费群体。

西藏地区每年年底是所谓朝佛季,进入农闲季节的人们成群结队到拉萨拜佛、供灯、串亲戚。

等朝佛季节进入尾声的时候,藏历新年的采购时间也到了,人们会购买很多年货带回家去。

很多有想法的山乡农民乘此机会做起了自己的特色年货生意,赚得钵满盆满,笑逐颜开,合不拢嘴巴。比如这位——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农民加布——做经幡树生意已经很多年了。他说,在他的农村老家农民喜欢在后院栽种一片细细密密的柳树林,夏天可以在那里过林卡消暑,一到冬天这就是他们家的摇钱树了。

加布告诉我们说他家每年削砍200多根柳树枝,放在拖拉机或皮卡车上,开到拉萨,哥几个合伙租一间房子,在居民大院的太阳底下摆个小摊,一边舒舒服服地喝茶,一边把从冲赛康市场批发来的已经裁剪好的经幡布一幅接一幅缝在三米见长的树枝上做成经幡树卖给准备过藏历新年的拉萨市民,增加节日的喜气。

已是三个孩子父亲的加布今年带了200多根树枝,每根售价80元,这一下扣去成本可以赚到一万多块钱,这是他们全年现今收入的一部分,可以办很多事情。他说:“勤管理,追肥浇水,一般五年后柳树枝又能长到今年的高度。”

记者问他:“那明年你就不能来了吗?”

只见加布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那倒不是,我们只砍削一部分树枝,留出一部分明后年继续售卖。

正是有了加布们,拉萨的年货市场硬生生催生出来一批乡村特色年节产业,这可是藏历新年的“新年味”。在拉萨的藏历新年市场上,可以说“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有的村庄以专门推销“新年花”(实为鸡冠花,又叫胡花、羊掉米,染色后用以装点供盒)和彩染麦穗、献新青苗为主;有的村庄则独家出售“驱鬼”夜烧火用的麦秸秆;有个的村庄专门赶制彩塑酥油花“孜布卓”批发;而有个地方则以加工黑豌豆、麦仁等破九“古突粥”配料为主打产品;当然了,还有的以制作、书写藏式春联和门帘、窗帘等为特色的。

藏历年期间,布鲁、德卡、桑卡帕列等藏式面点的销量创年中新高。在堆龙德庆县小学上四年级的小平措乘寒假之机替爸爸看守德卡摊,他的爸爸在院子里的出租房忙着加工德卡。一只德卡的售价在70-90元不等,小平措的“压岁钱”是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

年前的拉萨市场一片红红火火,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美好的未来等待着勤劳聪慧的人们创造更加崭新的生活。

藏历新年作文 篇4

藏历二十九日这天,全家人就忙活起来,妈妈领着阿姨们给家里的窗户换上崭新的布帘,墙壁上贴上新的画报;爸爸带着叔叔们在自家的房顶插上色彩鲜艳的经幡,祛除旧年的邪气,迎来新年的吉祥。我和小姐妹们也没闲着,一会儿给阿姨们递布帘,一会儿给叔叔们拿经幡。奶奶转着转经筒这边看看,那边摸摸,脸上挂着笑容,嘴里不住地说着:“真好!真好!”到了傍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古突”,这是我们的新年团圆饭。“古突”是一种类似稀饭的食物,里面加入面疙瘩、奶渣、白萝卜、人参果。奶奶在一些面疙瘩里包了辣椒、盐和羊毛等东西,还做了两个太阳形状和月亮形状的面疙瘩。这些东西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太阳月亮表示心地善良,前途光明;辣椒表示嘴巴不饶人;盐表示心懒---“屁股像盐一样沉”;羊毛表示勤快。“古突”终于煮熟了,妈妈把煮好的“古突”端上来,按照年龄大小给每个人盛了一碗。我心里扑通扑通的:我会吃到什么呢?我平时那么懒,会不会吃到盐呢?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外婆心善,一心向佛,第一口就吃到了太阳。妈妈的嘴巴最厉害,从来都是得理不饶人,她果真吃到了辣椒,惹得大家哄笑起来。

爷爷摸摸我的小脑袋,对大家说:“这样的日子,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才有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啊!”

“是呀!”大家不住地点头。

我站起来大声说:“我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有志气!”全家人都夸奖我。

黑夜渐渐来到,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到处都绚丽多彩,静静的黑夜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藏历新年初三这天,我们身着节日盛装,朝拜祭祖。炉里香火烧得旺旺的,浓浓的香烟笼罩着整个天空,我和小姐妹们跟大人一起往香炉里添加桑叶、撒糌粑、拉金帆,祈求来年祖国繁荣昌盛!大地风调雨顺!大家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藏历新年 雪域高原上的视觉盛宴 篇5

大年二八、二九 甘孜寺跳神

初春的甘孜,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气息,雅砻江上还飘着大片的浮冰,树还没抽芽,大家还是裹着厚厚的冬装。这时,民族用品店的生意最好,喇嘛、觉母都来采购新装,当地居民也会添置些糌粑和新衣服。

甘孜寺是格鲁派寺院,坐落于甘孜县城北面半山,庄严古朴。藏历大年二八早上,我们大早就开始往甘孜寺走,到了广场上,太阳刚从东面山头出来,一缕光照在雪峰上,雪峰尚呈金黄色。而甘孜县城上空开始慢慢升腾起一片白雾,山谷底的民居高高低低地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影调,寺院广场上的小樽白塔和远山搭配起来,色调和谐柔美。

跳神大会尚在准备阶段,在外围摆起了一圈桌椅,这些位置是给代表村里勇士的猎手坐的。仪式开始,寺内点燃松烟,鼓号齐鸣,喇嘛身着盛装,一支由长柄鼓、铙钹、唢呐、莽号组成的寺庙乐队自大殿鱼贯而出,顺时针绕场一周坐定后,群神出场绕圈而舞,以示净化场地,祈请诸神入位。

迎新年的跳神大会比秋季跳神的舞者多很多,全部出场时能围满整个广场。他们色彩繁复的服装和夸张无比的面具,分别代表着各种护法。他们以庄严神圣的舞步徐徐走到场边,逐一旋转开始跳入主舞场,直至近20位舞者都跳入舞场围成一圈。之后,由主看台上的喇嘛鸣锣,舞者们手持打鼓附和,边敲边跳,如此反复很多圈。

接下来,饰演当地治安维持人员的金刚,戴着长长的发辫,穿着宽大无比的衣服,手持宝伞或棍棒出场。他们缓慢地围着场外围走一圈,代表当地治安稳定。之后,坐在后排的猎手们手持长枪,巡场一周。此后,所有的护法依次逐对重新入场,面向高僧和众喇嘛,进行一轮更加激烈的舞蹈。前后近四小时的跳神大会结束,表示邪恶被压制,人民受到神的祝福和护佑。

大年二九,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有一场跳神法会开场。这天的舞者是从西藏昌都地区请来的,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民众前来观看。除了成年的金刚舞者,还有不少年轻舞者表演。

在我这看热闹的外行人眼里,这天的舞蹈除了宗教性外,还充满了艺术感。年轻舞者的衣着,并非代表护法或其他宗教人物,他们头顶鲜花,身着彩衣,显得花哨漂亮。整个队伍围圈跳完后,一组一组的开始敲锣对打,而剩余舞者在外围持续着原来的动作。一组打过,退下场边观看下一组的对打,直到所有舞者一组组退下。这场表演也是到下午两点多结束,民众都奉献了,得到祝福了,新年的脚步更加近了。

藏历新年三十 祭扫

这天,家家户户准备藏餐,到雅砻江边祭奠、缅怀先祖。中午,与客栈大叔一家共进藏餐,我们边吃边聊,晒着暖洋洋的午后阳光,惬意非常。下午,我到河边走了走,河边燃了一天烟,祭拜先祖。初春的风,把烟吹得很远,也把人们的思念和祝福带到很远。

新年初一 撒糌粑

大年初一好好睡个懒觉,舒舒服服地自然醒来。汉族人如此,藏族人亦如此。这天计划去色达,我们早就坐在公路边,希望等到人拼车一起过去。等待总是难熬,没想到拼车人没有等到,却等到小孩和年轻小伙子轮番过来撒糌粑。几个一群小伙子走过来,说着“入乡随俗”,一把糌粑就朝我们抛过来,无法躲避,我的黑衣顿时变成白色,接着一句“扎西德勒”再来一勺往我们头上盖下来,据说这是祝愿我们长寿百岁之意。

我们决定转移地方等车,不然很快就要被淹没在糌粑的海洋里了。早上10点左右搭到车去炉霍再转车去色达。车子开过河东路的桥,才知道我们已经算好运,最为激烈的撒糌粑活动就在桥边,无数年轻人围在桥两侧,过一个撒一个,绝不落空。往炉霍的路上,看到不少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跨乡村撒糌粑!甘孜藏历年年味真浓啊!

新年初二 色达新年法会

经过前一天路上颠簸,在下午5点多来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此佛学院在整个藏区的地位很高,可以颁发佛学最高学位格西,等同于博士学位。到达佛学院的晚上,没有太多时间感受浩大的新年法会,只记得诵经之声彻夜未停,要持续15天。这佛学院的规模真是大,前一日下午从大路坐车上山,当满山的建筑在眼前展开,已经震撼非常,次日大早起来,登上半山,远眺喇嘛、觉母经堂和住所,像一幅让人惊叹的长卷在眼前展开。远看,他们的住所及其简单,仅有一个门,两个小小的窗,密密麻麻地覆盖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左右两边目光无法兼顾。

中午休息时间,我们来到觉母经堂,从三楼往下看,一楼的大厅除了放置长号和锣鼓的地方,所有可坐的地方都坐满了觉母,二楼和三楼的过道上也一样,自己仿佛走进了的红色的海洋。念经声一起,经筒飞转,所有觉母一起附和念诵,声音宏大直达天庭。据一位觉母说,念经的喇嘛、觉母从早上8点一直诵经到次日,每天仅在中午12点到1点,晚上7点半到8点半休息。告别色达佛学院,心潮澎湃,这种精神世界追求,是我们的心思无法触及万分之一。除了深深的敬仰和震撼,别无语言可以形容!

藏历新年初三

回到甘孜,这天甘孜祭山神,撒糌粑。整个早晨,我们站在路口观望很久,一波一波地撒糌粑的摩托车骑手经过,有的甚至停下车来撒,所以川藏公路和打金滩的商店大多关门。

下午在外溜达,经过甘孜体育场,巧遇当地民俗表演排练。场中间坐着很多学生穿着校服等待彩排,据他们说次日早上有迎新年舞蹈表演。藏族人能歌善舞是众所周知的,我就不禁期待他们穿上藏服,挥动长袖,该多美啊!

藏历新年初四

早上10点,我们就到了体育场,到了11点,升国旗领导发言之后,让人期待的歌舞表演就开始了。大概是前一天可爱的中学生的热情邀请激起了我浓厚兴趣,越是年轻越是非专业的表演者,那种与生俱来的歌舞能力,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整场表演,除了一两场是歌舞团表演和两位当地知名歌手外,其他都是高中生,跳得相当精彩,歌声嘹亮音域宽广,舞姿曼妙步调整齐。最后一个节目,是甘孜特色踢踏舞,据说舞步是活佛编的,甘孜踢踏不只强调脚上功夫,更强调手上和身上的动作,形成了更为奔放、粗犷的特色舞。此前在甘孜看见的基本上是关于宗教方面的,而这天的演出则是文艺方面的,是源于生活的,感觉轻松愉快。

藏历新年初五

这天是个吉日,郎扎寺新的千手观音像开光。一大早我们就从客栈出发,来到了山脚下。一眼望去,郎扎寺并不高大,殿堂的分布也不如甘孜寺那么广,然而这里是当地著名的觉母修行处。快到九点钟,已经听到号角声,就沿着山路急急地往上爬,当地人亦成群结队地走在我们的前后。

终于到了郎扎寺的广场上,居然已经挤满了人,广场最靠近佛堂的地方坐满了念经的喇嘛,而当地居民则或坐或站地聚在外围,很多人甚至爬到仓库的房顶,我们好不容易在台阶边上找到了一个站位,就在此杵着不敢乱动了。

过了半小时,喇嘛念经结束。半山上煮着的酥油饭已经准备好了,被一桶桶运了上来。喇嘛们先分食,之后分给来朝拜的众人。酥油饭是由米、红枣、葡萄干通过酥油炒制而成。据说,寺庙在重大节日一直会和当地居民分享酥油饭,即使是在解放前或自然灾害频繁的年代,也从来没有断过。因此,这酥油饭成了不少老辈甘孜人怀念的食物。

开光仪式结束后,寺院开始赠送开过光的郎扎活佛画像。这时,广场上的村民们几乎乱成一锅粥了。拿好佛像的民众上到二层经筒位置转一圈,并在经筒群中佛殿门口的觉母手上拿一根加持过的丝带,系在随身物件上,并在心中默祷所愿之事。与此同时,山下的空地上,一场走马会即将开始。

连蹦带跳地下山,来到走马会场,已是人声鼎沸。远远看去,赛道周围除了一层密密匝匝的人群,外围的每棵树上都挂着几个人,场面煞是有趣。走马,主要是让马一溜小跑展示骑马人对马的操控能力和马的姿势,不是速度比赛,而是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让骑马驭马的能力和传统能够延续下来,毕竟机械化的东西正在悄悄取代这些传统的事物。

骑手驭马由远及近,扬起一片灰,而观众似乎毫不在乎,反而是把赛道越围越紧,往往秩序维持人员要帮助拓宽赛道以保障马匹不会闯入人群。每当骑手策马昂首阔步跑过,观众就一阵欢呼;每当马匹不大听话,扭着头不愿走或闯入人群,观众就一阵嘘声。三趟结束,观众中爆发出一阵“扎西德勒”,走马会就结束了。一时间,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观众一下子作鸟兽散。我们相当惊叹民众的聚集和分散的迅速,似乎不需要“解散”或“集合”的口号!

藏历新年初六

从走马会回来不到一小时,天就越发阴沉下起小雪。本计划第二天离开,没想到早上起来,整个甘孜已成银装素裹的世界。当时脑子里偷懒的决定,就是再留一天,欣赏着初春之雪景。从道孚过来,翻了座雪山,只有山巅上还有积雪。而这场雪,让这个雪山之谷再次披上银纱。这难道是甘孜在我们离开之前,大自然送了我们一份的新年礼物?

上一篇:北京自考初级日语真题下一篇: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的处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