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雷锋演讲稿

2024-06-16

颂雷锋演讲稿(共10篇)

颂雷锋演讲稿 篇1

颂雷锋

——奉献精神永不朽

很高兴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参加南阳理工学院第三届“颂雷锋”演讲比赛,1963年,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如今已经52年过去了,52年春秋轮转,四季走过,雷锋早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雷锋无私的奉献精神,却从未离开我们,他无私无畏,克己奉公的美好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永垂不朽。下面请欣赏我带来的演讲“颂雷锋——奉献精神永不朽。”

又是一年的春暖花开,又是一年雷锋日,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来怀念一个人,一个服务于人民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他就是—雷锋。

我们总是说要宣扬雷锋精神,那么雷锋具体说的是什么呢,大家来看一下我在PPT上列出来这四点雷锋精神。

它们分别为,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既然要分析雷锋精神,那么我们就来简单谈一下,钉子精神和螺丝钉精神,主要是雷锋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它代表的是雷锋对工作负责忍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源于雷锋的成长环境,孤儿的身份和他坚韧的品性,勤俭节约的品格。那么我可以做一个总结,这四个精神,都可以归结为第一个奉献精神。所谓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是雷锋对工作奉献的表现,艰苦奋斗则是他高尚的个人品格的体现,所以总的来说,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奉献。”这也是我们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部分。

那么谈到这里我就有了一个问题,说到奉献精神,雷锋不是唯一的一个; 古往今来,波涛荏苒,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历史前赴后继,奉献一切,雷锋,他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大事记,但是却只有一个人,成为了所有奉献精神的代表,并拥有属于他的全国纪念日和纪念月。

那么,既然有那么多的奉献人物,为什么雷锋可以成为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并且永垂不朽呢?

那么要想寻找答案,我们就必须从雷锋本人,从他的奉献精神,从他所生活的时代说起.简单的看一下雷锋的生平吧。(展示PPT)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原名:雷正兴),湖南 望城县雷锋镇人,生平内容比较多,我们重点来看,这几个事件。

1957年2月8日: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在鞍钢一年零二个多月时间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60年8月: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二等功一次。

1960年8月:把平时节约下来的100元钱捐赠,受到部队表彰,树立雷锋为“节约标兵”。

1960年11月9日:工兵团党委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为中士军衔。1962年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好的,以上是雷锋一生中所获得的荣誉,我们来看看这些数不清的劳动标兵,节约标兵,二等功,先进工作者,党代会代表。多次受到表扬,多次获得功勋,这也从侧面表示了雷锋是一个严以律己,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人。按当时的时代特点来看,雷锋同志可是一位正红的社会主义建设战士。假如当时有大学的话,我想他应该也是我们大学里的要叫“风云人物”的学长学姐吧。

咳咳,好的,回归正题,总的来说,这就是雷锋的一生,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生几乎没有任何传奇性的历史色彩,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波涛,也没有力挽狂澜的历史壮举,他是做了很多的好事,但是这些事都非常的小,它们对历史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简单说,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没有今天的美洲,但是如果没有雷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么?这个说法显然很不合情理。我们都知道雷锋精神发扬的是钉子精神“做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它的精神号召人们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开阔新社会哦!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没有开阔历史的人物,却可以成为历史人物呢?

好的,探寻历史回归历史,我们先来找一下历史对雷锋的评价: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5日题词。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雷锋纪念日。

有人说:雷锋出门不到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做了许多平凡的小事,但是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变,无论是捐款,救灾抢险,还是支援灾区,他都不停在做,没有停止。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是坚持下来做一辈子,却很难。

对此,政府的官方评价是:雷锋的奉献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思想精神的要求,将雷锋精神推行,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

那么由此可见,推扬雷锋精神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接下来从社会和历史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需要。

做一个简单的推理:从生物的角度来说,生物的意识来源于最初的生理需求。同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作为社会是: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社会意识:生存在社会中个体的意识总和。

而同时: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意识受到个体成长的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所以我们可以推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雷锋精神推广原因在于社会的思想需要。人类社会对这种利他主义奉献精神的需要。

对此,[英]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类的美德也源自基因的自私。

利于他人利于社会即美德,即:能够带给大多数基因更好的生存条件的就是美德。把对人类有利的虫子称为益虫而保护,把自愿牺牲个人利益为群体服务定位为好事,从宏观上看都是为了确保包括大多数基因更好的去复制,这也是基因“自私”的表现。就像蜂群死保蜂后,因为只有保住蜂王基因才能复制给下一代,这就是基因自私所控制了。那些不知道誓死保护蜂王的蜂群已经在进化史上淘汰掉了。和蜜蜂勤劳勇敢的美德一样,人类的美德也是源自基因的“自私”。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所以从人类的从众心理和社会心理出发,个体依从于群体,群体则依从于首领和榜样的力量,为了社会的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有什么比推行奉献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榜样更能够引领社会思想风尚的呢? 接下来从历史上谈:

看下1963年前后的国际国内局势吧。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50—1969年间,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国内政治局势:

1962年北京工作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在会议上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口号,督促各地注意阶级斗争和教育问题。

1963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把社会主义中的阶级斗争做了扩大化和绝对化的估计。

在这种国家外有威胁,内有不安定因素的条件下,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思想觉悟和出身都极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推扬雷锋奉献精神,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历史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雷锋,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表,以领导姿态提高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而雷锋,用他伟大的奉献精神,用他的优秀,让历史在千千万万人中选中了他。历史选择了雷锋,雷锋选择了历史,奉献精神将以他为代表,在千千万万人当中永远流传下去,永垂不朽!

最后,请允许我用这样一段话来结束我们对雷锋的讲述:

他拥有古道热肠,他有一颗赤诚红热的心。在生活中,他甘为孺子牛,为人民服务是他的宗旨。在军队里,他发扬钉子精神,苦练杀敌本领是他的口号。他用他有力的双手为那些困难的人们撑起一片天空,他用他温暖的心给予人民帮助。他能受到百姓爱戴,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永远装着百姓与祖国!

雷锋精神颂活动总结 篇2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让师生们懂得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性,横牌子小学于2013年4月17日在学校礼堂举办“雷锋精神颂”主题演讲比赛。比赛由赵慧颖老师主持,在比赛开始之初,赵校长语重心长的讲话,让全校师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比赛过程公平公正,依照评分标准由评委老师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评定。参赛选手们准备充分,语气把握的十分准确,语言流畅,口齿清晰。比赛进行的激烈,学生观众专心的聆听。在评委老师﹑参赛选手以及学生观众的积极配合下,比赛进行的很成功,收到了预期效果。参赛选手亲身参与雷锋精神的传诵,对雷锋同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多的理解;学生观众通过细心聆听,也接受了一次雷锋精神的洗礼。比赛结束之前,李主任简短而深刻的总结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领悟学习雷锋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主题演讲比赛,学生们在学雷锋﹑颂雷锋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懂得该如何亲身践行雷锋精神,更加深刻的懂得该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小雷锋。比赛结束了,但是践行雷锋精神的行动仍在继续,全校师生定将学习雷锋精神的行动坚持到底,把雷锋精神作为恒久不变的信仰,当作永远的人生信条,亲身践行,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就不再是小事,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积善成德,天道酬勤。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同学们定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中华颂演讲稿 篇3

第二,李大钊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寻找到把“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当他还是一个民主主义者的时候,就提出了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性,中国的国情要靠中国人来研究、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解决的思想。他认为,考虑中国的问题是不能“置吾国情于不顾”的。这里的“国情”既包括“近今之国情”,也包括“往昔之国情”,而且“近今之国情,较往昔之国情为尤要”。在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条件下的实际运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接受某一学者的学说时,“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有着与西方先进国家根本不同的历史任务。他指出:“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1923年10月,李大钊对日本记者谈道:“由于俄国与中国的国情完全不同,不管外国怎样宣传,我国的改造惟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完成”。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走中国自己的解放之路,虽然这只是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初步认识,但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奠基的意义:

首先,李大钊思想中的灵活性原则,其核心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法,没有这一原则,也就不会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何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在李大钊的“根本解决”思想之中,他特别强调了“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他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竞争”理论视为达到“根本解决”目标的重要手段或“工具”。实际上他是把阶级之间的对立与共存视为达到社会进步和改造的重要政治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说,他对“阶级竞争”的理解更具有哲学意味和客观性,这样的认识使他在革命与改良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如前所述,在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之时,已经与他自身的政治改良主义立场相脱离,但他在选择“阶级竞争”为“根本解决”的政治手段时,又对社会上诸种政治改良思潮表达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改良只是达到推翻旧制度这个大目标的某种方法,并非目标本身,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这也是李大钊与胡适在“问题与主义”论争中的深刻分歧所在。李大钊认为:“我们应该承认:遇着时机,因着情形,或须取一个根本解决的方法,而在根本解决以前,还须有相当的准备活动才是。”李大钊的“根本解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充满了五四时代智慧的。他以社会革命论容纳了社会进化说的不少合理的地方,他并不认为“根本解决”之前,就不需要以新的理想尺度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就可以随意嘲笑真诚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人们的徒劳无功;他的“交互为用,并行不悖”的说法,以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表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特殊国情条件下运用的理解。正是在这一点上,先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李大钊比陈独秀在理论上更加深刻和成熟。

其次,李大钊保持了理论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即用自己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尽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其他理论的合理成份,不固守成见,保持了理论思维的开放性。李大钊的“根本解决”这一思想包含了这样几个成分:有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的把握,有对“互助论”主张的吸收,有对人道主义的认同及倡导人类的“物心两面改造”。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必须以阶级斗争为政治手段,这一点在李大钊那里是十分明确的,但他又不把阶级斗争视为目的。在这里,他对“互助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我们应该看到,在对“阶级竞争”的理解上,他与马克思主义并无冲突,但在人类生存的未来和本质上,他强调“互助”的意义,使他把手段与目的严格区分开来。他认为“人类应该相爱互助,可能依互助而生存,而进化;不可依战争而生存,不能依战争而进化。这是我们确信不移的道理。依人类最高的努力,从物心两方面改造世界、改造人类,必能创造出来一个互助生存的世界”。他的结论是:以阶级竞争为手段改造社会组织,以互助原理为信条改造人类精神,实行“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李大钊的这一主张具有双重含义:它与中国传统的道德主义思想相区别,强调对社会组织进行改造的重要意义;它包含有对偏重物质进步而忽视人类伦理进步意义思想的批判和匡正。这是一个唯物史观的命题,并非是一种二元论的主张,而且从现实性来看,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颂名师演讲稿 篇4

你们好!我是来自达川第四中学的教师。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党旗下成长》。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从此以后,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党派,有人为了我们的利益而奋斗。那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脱离了贫穷,获得的尊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所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2012年7月1日,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日子,在鲜红的党旗下,我庄严地举起右拳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的一切已经不再属于我自己,我将更属于培养我的党和人民。2012年9月,我以一个学生党员的身份进入达川第四中学工作,由一个受教育者转变为一个教育者,角jué色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加重。对于刚踏出校园门口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我茫然的站在人生的路口不知所措。

但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进入的是一所优秀的学校,遇到了一群责任感强烈的同事。我还记得,刚进入学校时我没有住的地方,也不了解周围的环境。我就像刚离巢的小兽内心充满了恐惧。教务处郑晓君主任知道这种情况后,马上帮我联系了后勤部,给我安排的住房,并且亲自将我带到了食堂帮我办好了饭卡,当时我有千言万语在心中,但是我什么都说不出口,这份温暖让我一直铭记。

在教学方面,我什么也不懂,我甚至不知道要从哪方面开始学习,也不知道我要学些什么,幸运的是达川四中一直有一项传统就是“老带新,结对子”,学校为每一位新进教师安排了一位师傅,要求师傅每周听三次徒弟的课,徒弟每周听五次师傅的课,并且要求师傅每周检查徒弟的备课本。事情多而繁琐,没有任何待遇,但是带我的师傅----卞家成老师却做的一丝不苟,甚至更多。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我,大到教学理念,小到教学细节,甚至连一句话如何遣词造句都要和我讨论很长时间。吃饭的时间到了,我说请师傅吃顿简餐,他还一本正经的说:“刚出来工作的小姑娘能有多少钱,该师傅请你。”无声的泪从我眼眶滑过。我是多么幸运啊!卞老师不仅仅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师傅,更是值得我尊敬、感激的长辈。

除了我上面所说的两位老师以外,我们学校还有很多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老前辈。比如李秀英老师,当你走进我们的办公室,你会发现有这样一位女老师:她双鬓白发,却精神矍铄,坐在电脑前戴着耳塞听语文优质课视频,看到精彩的教学环节,她就反复播放,并用钢笔在她的笔记本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我有时和她开玩笑说:“李阿姨,你都是要退休的人了,干嘛还学这些?”这时她就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丫头,我这不是怕我那些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如今的教学实际吗?那不是害了娃儿,再说,我也得 ‘活到老,学到老’嘛。”听到这样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还有廖德荣老师,他是我们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党员,他上课思路清晰,有针对性,有侧重点,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很受学生的欢迎。其实他是有秘诀的,那就是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丰富,当再遇到类似的知识点时,他就将自己总结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觉悟感染着我们这些年轻的共产党员,他不愧于共产党员的这个光荣称号。

模范就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默默奉献于自己平凡岗位的人身上。面对着党旗,我感到,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谆谆教诲,是多么地幸福!

浩渺的天空,群星璀璨,那里面,有你、有我,我们用共同的信念支撑着党的事业!

我愿用一生去向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去为我的理想信念奋斗,不负这红色的印记给我的骄傲!

中华美德颂演讲稿 篇5

尧都区临钢中学178班王艳君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对于我们每个人乃至中华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使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使人仗义疏财,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乡村医生”邓前堆,“最美警察” 李博亚,“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最美妈妈”吴菊萍,在这一个个感动中国的人物当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

在吴林香9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后来,妈妈再婚,又给她添了一个可爱的弟弟。2012年,外婆突发脑溢血,从此瘫痪在床,不久,妈妈又查出患了肺癌,加之外公早年摔倒右手一直残疾,这个家庭顿时陷入困顿。

面对母亲身患癌症、外公外婆双双残疾、继父外出打工和弟弟的年幼;面对种种的不幸,吴林香能坚强的去面对,她不但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且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大”家。

吴林香和我们是同龄人,她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所以她被称为“最美孝心少年”。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学习她勤劳、坚强,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尊长、知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已传承了数千年,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永远都不能丢弃的根。中华美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中华美德是火,点燃生命之灯;中华美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中华美德是路,带我们走向灿烂的未来!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二十一世纪的朝阳冉冉升起,历史的飞跃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与辉煌。中华美德是历史的瑰宝,是中国的财富,是华夏儿女的灵魂。当代社会的我们,要让中华美德永存人间,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想。

传承中华美德— 实现中国梦

中华精神颂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二年三班的兰云瑞,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我们永远铭记那轰轰烈烈的创业年代》。“我们生活在一座英雄的创业城市。”这是爸爸告诉我的。50 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大荒原。可忽然有一天,5 万多人的石油大军,从四面八方涌向了这里,其中有一个人后来成为我们大庆的英雄,他就是铁人爷爷。

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寒冷的冬天里,根本就没有地方住,铁人爷爷和石油工人就睡在牛棚里、雪地里;没有大型机械,钻井设备根本无法运到井场,铁人爷爷和石油工人就用绳子拉、肩膀扛、铁棍撬,硬是活生生地把几百吨重的钻机和井架立了起来;没有钻井用水,铁人爷爷和石油工人就用脸盆从远处的湖里端水打井??就这样,他们打出了一口又一口油井。铁人爷爷说过,宁可少活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爸爸说,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是何等的豪情与壮志,但是我知道,我们今天生活在这样的美丽城市,有着这样幸福的生活,都是铁人爷爷们辛苦劳动、无私奉献的结果!

中华美德颂演讲稿 篇7

该塔高高地矗立在黄河大街东段的平梁上,非常醒目惹眼,主体部分由青砖白灰垒砌,是一座圆形实心塔,高20多米,底部直径约6米,往上渐小,至顶部骤然缩为圆锥形。底座为青砖砌成的圆台,高约8米,顶部用石块铺就,直径约18米,平坦宽阔,边沿有戴石帽的砖围护栏,南北两侧各有50级台阶盘旋而上,可供游者登台览胜。

塔座下层方台朝南的一面是刻有“白朴公园”四个隶体大字的石质墙壁,西、北、东三面便是2005年县里新建的文笔塔碑廊,古色古香的雕梁回廊镌刻着全国64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墨宝真迹,隶楷草行,书艺荟萃,诗词曲赋,应有尽有,更兼以书载道,格调高雅,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文笔塔旧称“状元笔”,又称“笔尖”,为乾隆戊甲科(1788年)举人侯维世采纳一风水先生的建议,号召本县众生员一起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捐资修建,本意是“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为肇倡文风,以兴文运,使文人蔚起,多出人才。

白朴故里,人杰地灵。从建起文笔塔至1905年废科举的110余年中,河曲中进士11人,举人18人,出过二品甚至一品大员。民国时期河曲涌现出不少大学生、留洋生,如建国初山西大学第一任校长张克昌等。进入新社会的五十余年里,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三十余年来,河曲教育振兴,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学子跨入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学府的大门,先后有近百人获得博士学位,更有让河曲人引以为荣的中科院院士刘耀这样一位国际知名的学者,河曲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碑廊、塔座、笔尖,是白朴公园的主体建筑,园内还有广场、花卉、山丘以及大片的草坪和无数的松柏,书法艺术、古建文化、园林景观融为一体,贴近自然,蔚为大观,在河曲现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登上文笔塔座台顶四处眺望,但见青山环挠,绿树成荫,人车熙攘,高楼栉比,风光秀美。塔东百余米是“蒙古包式”的银河山庄,再远处便是雄伟壮观的河曲大电厂;塔南有象征河曲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腾飞”纪念塔;塔西就是繁华热闹的河曲县城,总长十里的黄河大街一头连着西口古渡,一头连着大电厂,犹如一条饮黄腾飞的巨龙,又似一幅银光闪烁的玉带,横贯其间,东西还各自巍然屹立着一座四柱多顶的高大牌楼;塔北十余里的黄河上更有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娘娘滩”,不愧为“九曲圣境”。

文笔凌空,翰墨飘香。文笔塔为秀丽、繁荣的河曲县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使得河曲这颗“三晋明珠”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中华美德颂演讲稿 篇8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颂中华美德,做文明少年》。

我生在中国,中国是一段历史悠久的长河,中国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中国是飞翔了千余年的白鸽,中国更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美德。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是一个文明古国,更是一个美德大学。作为一个中国少年,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千百年来,有多少传统美德的事例,他们如暖暖的春风,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忘不了,融四岁能让梨;

忘不了,香九龄,能温席;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杜环侍老…

仙鹤长鸣,神鹿奔腾,日夜轮回,世代不息,古人如是,今人亦如斯。

忘不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徐特立先生60寿辰时,向老师写信祝贺,信中说作文:你是我前的先生,你现在依然是我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忘不了,汶川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响声四起,人们捐钱捐物奔赴灾区。52岁的女教师王光香救了25名幼儿园宝宝的生命,却牺牲了自己;

忘不了,想初中的曹秋芳带着母亲读高中上大学,的坚持,守得云开日出,如今他的母亲终于能站起来了!

……

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前进的圣火。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重任,走在建设祖国的长征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同学们,我相信,只要美德在我们心中,祖国就会欣欣向荣;只要我们发扬践行,做文明少年,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师德师风演讲稿《师德颂》 篇9

师德颂

那是一抹烛光,在黑暗中指引方向; 那是一根细线,拽着风筝自由翱翔; 那是一场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大地; 那是一缕茶香,沁人心脾。

这就是我们教师,不懈努力,以师之德,育生之果。

每一粒石子都是风沙的孩子; 每一颗珍珠都需贝壳的孕育; 每一棵小树都有光照的温馨; 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地呵护。

这就是我们教师,认真负责,以师之德,解生之惑。

我们感谢三尺讲台,站在上面会重新认识自我; 我们感谢根根粉笔,用它们来写人生给予快乐; 我们感谢美丽校园,在这里挥洒汗水认真工作; 我们感谢稚嫩少年,与你们在一起,青春永不凋落。

迎国庆颂家乡演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献礼》。

再过两天,我们就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2周年的纪念日。62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豪迈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巨人的呐喊,震荡寰宇,群山响应。从那以后,华夏儿女用灵魂之火温暖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热血点燃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歌声编织祖国一身的彩霞。62年是一条长河,翻腾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惊涛骇浪;62年是一道长路,记载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创造的灿烂辉煌。62年的励精图治,62年的上下求索,如今的祖国已挺立在古老的东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天宫一号振翅待飞,遨游太空的构想逐渐清晰;我们的体育突飞猛进,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金牌数首次超越欧美军团,位列第一;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第一首航空母舰已试水黄海,扬眉亮剑展国威。这些都在向世人昭示:我们的祖国是腾飞的蛟龙,我们的祖国是屹立的巨人。

在普天同庆祖国生日之际,我们也即将迎来×××建县

14周年。回想14年前的月日,×××县诞生在了川中腹地、涪江中游。承续千年风云变幻,历经数十朝代兴衰,在这一天,我们的家乡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从这一天起,年轻的×××开始了崭新的跨越发展历程,勤劳的某某某人民开始了披荆斩棘的奋斗征途。

14年来,在三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低矮的茅草屋棚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曾经坑坑洼洼的乡间小径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曾经工业基础薄弱的川北小镇成了石化盐化产业大县。回眸14年,我们扭住项目和招商两大关键,加快产业提升,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回眸14年,我们突出产业和增收两个重点,加快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强劲发展;回眸14年,我们狠抓环境和品牌两大建设,加快商旅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兴盛;回眸14年,我们紧扣民生和稳定两项任务,加快富民惠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回眸14年,我们围绕思想和作风两大主题,加快能力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作为一名×××人,我亲身体验了×××14年的大变化;作为一名组工人,我切身感受到了×××建设者们负重奋进、永争一流的精神。走进组工队伍已经三年了,我在这里汲取营养、成长进步,在这群组工人身上,时刻展现着拼搏进取、追求跨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精神。

还记得,每一年的党代会期间,组织部的办公室里总是

灯火通明,部领导带领我们从梳理流程、修订议程、撰写报告到布置会场、装订材料等等,一遍一遍地念、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斟酌,一分一分地计算时间。连续十几个日日夜夜,直到党代会胜利闭幕那刻,大家才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默默地感受那份成功的喜悦。部里给大家放了休息假,可大家还是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不约而同的来到办公室做着党代会的后续工作。

这群组工人时间观念“很差”,通宵达旦忙加班、披星戴月来回赶;这群组工人家庭观念“很弱”,一心牵挂公家事、难顾妻儿忘小家;这群组工人自我意识“很淡”,不图虚名不谋利、甘为他人做嫁衣。

组工干部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疲倦的干着、写着。这种讲大局、重实干、能付出的精神,就是整个×××精神的缩影,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家乡才能在短短14年时间里,赢得众多荣誉,实现跨越发展。

上一篇:和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汇报下一篇:阵雨过后的天空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