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普教职教教育科研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报告
渠县普教职教教育科研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报告 篇1
达州市普教职教教育科研项目
“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
心理调适研究”
前期研究工作报告
渠县青龙乡中心学校
《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
调适研究》课题组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一、研究进展简况
1、选择课题(2009.6—2010.1)
近年来,大量劳动力离乡经商、打工,他们的子女大多都留在家里,成为“留守学生”。与大多数学生相比,“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远离亲情关怀,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心理和生理都存在种种问题。
我校是一个乡中心学校,在校学生共2800余人,留守学生共1623人,其中完全留守学生(独自一人在家,不随任何人)共16人。他们在缺少父亲关爱的环境中,身心发展受到哪些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怎样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带着这样的疑问,并结合渠县教研室印发的《课题选题指南》,经过近半年的认真思考,并针对我校一名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校课题组一致认为将“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调适”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经以解决以上这些学校乃至社会都应深思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至此研究课题就被确定。
2、论证课题(2010年1月—3月)
(1)初步论证(2010年1月)
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后,就组织力量对课题的研究价值、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进行初步论证,到1月底形成了论证雏形。
(2)仔细论证(2010年2月—3月)
课题组人员两次参加了达州市教研室所举办的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和课题设计培训后,又再次深入学校向教师和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查阅了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章,重新审视课题产生的背景、课题研究的价值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到2010年3月终于完成了课题的更进一步的论证。
3、申请立项(2010年3月—10月)
到2010年3月,课题组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在完成课题论证的同时,也形成了比较具体、可行的研究实施方案和“达州市普教职教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并报达州市教科所申请立项。通过专家组的认真审核,在2010年10月,课题组申报的“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课题被批准为达州市普教职教教育科研项目。
4、筹备开题(2010年10月—2011年10月)
“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课题被批准立为达州市普教职教教育科研项目后,课题组在2011年10月中旬召开开题工作筹备会,认真学习“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对课题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进行分工,根据研究条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使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课题组宣告“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课题开题并进入研究阶段。
二、主要研究工作
1、课题名称的确定
为了从课题上较为准确地反映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范围,课题主研人员反复对课题名称进行推敲,也曾向有关专家请教,将课题名称先后作了“留守学生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个案研究”“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个案(内向、抑郁心理)研究”的变更,最终以“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作为课题名称。
2、两易实验方案
课题组在对课题进行初步论证后,第一次形成“留守学生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的实验草案,后向县教研室丁建立同志请教后,课题组又重新对课题进行论证,最终形成“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的研究实施方案。
3、收敛研究范围
在“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课题被立为达州市普教职教教育科研项目之后,课题组对课题从现有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周期进行反思,对课题研究范围作了如下收敛:(1)将“开展留守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撰写《留守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收敛为“归纳总结洪旭这一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2)将“探索调适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途径和办法”收敛为“探索调适留守学生洪旭不良心理的途径和办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现已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留守学生内向、抑郁的不良心理调适研究”的研究实施方案。
2、为配合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校着力构建关爱留守学生氛围,目前已投入3万元用于“留守学生之家”,已取得初步成交,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曾至此采访;重庆邮电大学、四川理工大学的学生也曾在此进行过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校长李明月同志曾代表达州市在市“关爱留守学生经验交流会”上发言,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