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2024-09-23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精选16篇)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1

硬盘的结构

一、物理结构:

硬盘在物理结构上由头盘组件和控制电路板两大部分组成,

㈠ 头盘组件

头盘就是磁头和盘片的意思。头盘组件包括盘体、电机、磁头等部件。所有部件密封在外壳中,绝对无尘、真空,如果你一旦开启了这个密封外壳,那么这个硬盘就会宣告作废。其中盘体由单个或多个盘片组成,各个盘片之间由垫圈隔开,盘片表面极为平整光滑,并涂有磁性介质,是记录数据的载体。盘片多为铝制品,早期出现过陶瓷制品,现在又出现了玻璃材料。一个盘片对应上下两个盘面,分别对应两个磁头。主轴电机带动盘片作高速转动. 由于盘片在高速转动时并不与读写数据的磁头接触,在磁头与盘片距离相当近的情况下,即使有一粒灰尘也会划坏硬盘表面,所以这也是电脑在开机时最忌震动的原因。

㈡ 控制电路板

控制电路板表面焊接了许多芯片,包括主控制芯片、数据传输芯片、高速数据缓存芯片等。盘片上的数据通过前置读写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板导通完成对数据的控制。

二、逻辑结构:

硬盘从逻辑结构上划分是针对存储在盘片上的数据如何进行编制的划分。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可分为五个部分。

㈠ MBR主引导区 (Main Boot Record)

MBR区在硬盘0磁道0柱面1扇区上,大小为512个字节,它由 Mbr (MasterBoot Record), DPT (Disk Partition Table) 和 Boot Record ID 三部分组成,

其中Mbr是主引导记录,点445个字节;DPT是分区表,占64个字节;Boot Record ID 即引导区标记占用两个字节。MBR由分区程序(如fdisk.exe)产生。

㈡ DBR操作系统引导区 (Dos Boot Record)

DBT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它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DBR是由高级格式化程序(即Format.com等程序)所产生。

㈢ FAT文件分配表 (File Allocation Table)

㈣ DIR根目录区 (Directory)

FAT和DIR的组合相当于横纵坐标对点的定位,它可以对DaTa区内的任何一个文件进行精确定位。

㈤ DATA数据区

数据真正存放的地方。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删除一个文件,然后再把它从回收站中清除,事实上这只是对这个文件定位信息的清除,它仍然存在于数据区中,这也是还原精灵、恢复精灵所以可以还原数据的根据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2

硬盘播出采用了数字的处理和存储方式, 具有稳定、安全、可靠、资源占用率低、效率高等优势, 但基于广播电视行业的特殊性, 硬盘播出系统安全播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播出是指导广播电视播出和传输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有续地运行;舆论导向正确, 节目内容健康;节目不被篡改, 广播电视信号不中断, 用户能正常接受广播电视节目信息。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 没有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 就没有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安全。所以, 硬盘播出系统中技术维护是安全播出的重中之重。

1.1 对硬件播出硬件系统的维护

硬盘播出设备对使用环境、人员的操作技能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各种问题的发生而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1.1.1 维护计算机系统的稳定

硬盘播出系统是基于IT技术构建, 我们对主板、网卡、硬盘等常用电脑配件都要作好备份, 一旦发生硬件故障, 要及时安装更换。

1.1.2 规范播出设备检修制度

定期检修设备。我台定为每周二下午定期检修设备。平时在使用硬盘播出设备时多观察机器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 通过眼观耳听详细判断故障所在, 及时排除和处理故障。

1.1.3 室内环境的设定。

(1) 硬盘播出设备对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比较严格, 必须使设备工作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室温下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我们在硬盘播出工作室和播出机房都装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 如有异常就通过空调调节, 以确保播出设备系统稳定。

(2) 保持机房工作环境清洁、干燥。

1.2 软件系统的维护

(1) 确保硬盘播出系统的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运行正常。实行主备机同步播出模式, 要求主备机硬件、软件必须全部相同, 这样一旦系统出现故障, 就会自动切换至备机播出, 进而提高了硬盘播出系统的安全性。

(2) 软驱和光驱及USB接口, 必须由专人将素材盘先查毒、杀毒, 以确保硬盘播出系统在无病毒环境下工作。定期进行系统杀毒维护, 要定期检测日志, 防止因错误操作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事故。

2013年6月18日, 总编室几台电脑都感染病毒, 而且打补丁也无效, 杀毒后再次重启病毒就再次出现。在几次杀毒失败后的情况下, 我果断尝试断开网络, 关闭所有进程, 再通过杀毒软件杀毒, 杀完后再次重启, 然后开启关闭进程的方式, 终于解决了病毒威胁, 保障了硬盘播出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因视频文件盘在工作中频繁被读取, 定期利用磁盘清理软件对磁盘进行清理、维护和碎片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磁盘碎片整理, 彻底删除一些无效文件、垃圾文件和临时文件, 使磁盘空间得到释放, 系统操作性能更加稳定。

(4) 硬盘播出系统工作人员要定期详查、检测各项网络工作日志, 通过日志信息及时了解网络运行的动态情况,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 可以通过查看日志信息来了解故障发生前的设备运行情况, 从而分析判断出故障的原因所在。当自动播出出现时间上的不同步等问题时, 要使用手动播出, 及时处理新闻节目无法播出的故;当播出内容出现与播出单不符的问题时, 要快速零秒切换, 将事故将到最低或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完善硬盘系统安全播出规章制度并严格按规定执行, 用制度约束人, 确保安全播出无事故

2.1 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播出奖惩制度

硬盘播出系统是需要多部门相互协作, 紧密配合, 就必须定人定岗位,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避免安全播出隐患。

2.2 严格操作规范

杜绝人为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死机现象。要求播出值班人员, 上载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同时必须及时地建立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维护制度, 一切都按照制度要求去做, 避免了因不规范操作机器出现的人为故障。

2.3 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突发故障怎样及时排除方案, 把准备工作做实做细, 冷静处理播出故障。

2011年11月3日, 正值我值主班, 总编室二套播出机突然先后出现自动重启, 经过反复检测与实验, 终于找出了问题症结, 通过更换内存, 顺利解决了重启问题, 保障了编播系统的平稳运行。

3 努力打造硬盘系统播出工作队伍

近年来, 我台为确保硬盘系统安全播出, 努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我台总编室工作人员全部是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的专业人员, 为确保过硬的技术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水平奠定了基础;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确保了安全播出年内无事故。

先进的播出设备和播放技术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 也给安全播出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对于一个电视台来, 无论规模和覆盖面的大小, 安全播出都是我们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 而安全播出必须要强有力的技术维护才能保证, 所以技术维护工作必须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预防和解决播出事故的能力, 才能有效的保证安全播出。在今后的工作中, 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努力创新, 以播出安全为重心, 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不间断的广播电视节目。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广泛应用, 传统的数字硬盘录像机刻录播出方式进而被新颖的硬盘自动播出系统所代替。我县自2004年启用硬盘播出系统以来, 运行状况良好。几年来, 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经验, 并加以改进, 确保了硬盘播出系统安全。本人结合工作实践, 对硬盘播出系统的认识以及播出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解决方法与大家进行探讨。

硬盘故障的分析及解决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硬盘;故障;解决

中图分类号:TP306+.3文献标识码:A

The Analysis and Settlement of Computer's Hard Disk

LI Fu-cheng

(Purchasing Department Petrochina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gansuLanzhou 730060)

key words: computer;hard disk;fault;settlement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硬件质量问题和用户操作不当,广大的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因为硬盘中存储着我们对算机日常操作的所有数据,如果硬盘出现故障,也许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启动或数据丢失,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就硬盘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软、硬方面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对故障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为我们更好地利用硬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 硬盘故障的分类

硬盘故障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类,其诊断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系统上电后的现象及屏幕上出现的提示信息来判断。当硬盘出现故障后,应仔细分析故障现象,判断是属软故障还是物理器件损坏。千万不要盲目拆盖、拔插控制卡或轻易将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有时还会由于维护操作不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1.1硬盘的硬故障

硬盘常见的硬故障现象有如下几种:

①硬盘电路故障:主轴电机失速,引起啸叫,伴随有硬盘批示灯不断闪烁,自检时显示出错信息:“1701” 或者 “Hard Disk Error”这说明硬盘控制电路部分有故障。硬盘电路故障在硬盘故障统计中占的比例不大,一般都是暴露在自检过程中,且故障现象较为单一。读和写控制电路的故障会同时发生,几乎没有只能读(不能写)或只能写(不能读)的现象。

②硬盘腔体故障:机器加电后,硬盘腔体异常响声,自检过程中有明显的“哒哒哒”的长时间磁头“撞车”声,说明硬盘腔体内有机械故障。这大多是磁头步进钢带松动或断裂,故障起因于盘体受到严重撞击或振动。

③硬盘适配器或接插件故障:系统加电自检到硬盘子系统时,自检不能通过,且硬盘指示灯不亮同时屏幕显示如下一些信息:“1701,Hard Disk Error”该故障现象如果不是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损坏就是硬盘子系统的硬件故障。

④硬盘0柱面损坏:硬盘经较长时间自检后,在引导时显示:“Disk Boot Failure TRACK 0 BAD”如果在此后立即死机至使引导失败,可能是磁盘0柱面损坏。其结果是导致硬盘主引导扇区,或者DOS引导扇区被破坏以致硬盘不能使用。该故障虽然属于物理故障的范畴,但是可用软件的方法来进行修复。

1.2硬盘的软故障

软故障的含义是指硬盘上一些重要的和有着特殊意义的数据丢失、损坏或被修改而引起的自举引导失败或读写故障。这是硬盘软故障的主要内容,因其绝大多数发生于磁盘的系统信息区内,线程盘中的大量文件或数据并没有丢失,故排除这类软故障显得尤为重要。引起硬盘不能自举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系统区信息损坏、CMOS参数丢失或病毒入侵造成的。一般说来,用户都可以根据屏幕上出现的提示信息来判断引起故障的原因。这些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CMOS数据参数丢失、硬盘主引导区损坏、硬盘DOS引导区出错(含DOS三个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三种。

2 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

2.1坏道引起的硬盘故障

一台机器,使用80GB硬盘,启动Windows XP系统,一直停留在启动画面,硬盘不断的"咔咔"响,显然硬盘出了问题。这个硬盘分成C(20GB)、D(30GB)、E(30GB)三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D和E盘是用户数据。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判断是系统所在的C盘有坏道。

把硬盘卸下,作为从盘接到另一台在C盘装有PartitionMagic 4.0分区软件的机器上,运行PartitionMagic,选择Disk 2;把第一分区的容量在起始位置减少1GB(可多可少,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估计!),其余的都不变;确认Apply,程序在Windows下做完一部分工作后,重新启动系统,在DOS下做完剩下的工作,出现是否需要运行盘符映射(Drive Map)的对话框时,选择不做!关闭系统,卸下这个硬盘,把它作为主盘,接回原来的机器,发现Windows系统启动正常,进入系统后,应用程序运行正常,这个硬盘可以正常工作了。

2.2受潮导致系统无法识别硬盘

一台微机,长时间未使用,用硬盘启动时,内存自检正常,自检完后,读硬盘时声音大而沉闷,并显示“1701 Error.Press F1 Key to continue.”;按F1后,出现“Boot disk failure.Type key to retry.”,当击键重试时,机器死锁。用软盘启动时,也显示“1701 Error.press F1 key to continue.”

首先判别故障是否由软故障引起,用高级诊断盘测试硬盘,但系统不承认已装入硬盘。又取一张DOS系统盘,放入A盘中启动成功后,用FDISK检查和重新对硬盘进行分区,未成功,屏幕显示“No fixed disks present.”再试图用FORMAT(下转第7页) (上接第4页)C:/S格式化硬盘,也未成功,且根据读硬盘时声音很沉闷,初步推断是硬件故障。

打开机箱,将联结硬盘驱动器的信号电缆线插头、控制卡等重新插紧,开机重试,故障仍在。又考虑到该机久未使用,硬盘及硬盘适配器等元件受潮引起故障的可能性较大,决定试用电吹风来进行加热去湿。第一次加热去湿后开机重试,故障现象虽未消失,但读硬盘时沉闷的声音明显减小了。关掉机器后,又用电吹风继续吹硬盘及硬盘适配器等元件。开机重试,当自检完成后,读硬盘时沉闷的声音消失,硬盘自举成功,故障彻底排除。该故障的排除也提醒了我们,计算机长时间不使用,一定要注意防潮。

2.3 系统无法从硬盘启动症状及解决办法

此故障的前提是系统能正常识别硬盘,如果系统不识硬盘,用户可以参考上面的内容进行故障修复。"系统无法从硬盘启动"一般来说与系统电源、BIOS设置、主板、IDE接口等有关。

我们可以先仔细检查BIOS的各项设置,看看在Standard CMOS Setup中的硬盘信息是否正确,用户可使用Auto Detect ...来自动检测一次硬盘设置。 如果是由于电源故障引起的硬盘不能自举,一般也无法用软盘启动。为了确认是否为电源故障,最好更换一个电源一试。如果电源正常,可进一步检查主板如果软盘启动工作正常,说明问题可能出在硬盘接口上,可检查IDE插槽接触是否良好。

如果软盘也不能启动,则说明问题可能出在主板控制电路或控制芯片。这时,可试试外接磁盘接口适配卡,如多功能卡等,但是使用多功能卡之前必须修改CMOS参数,禁止使用主板上(ON BOARD)的IDE接口,即把这些项设置为"Disabled"。如果经过上述这些诊断后仍然无效,则是主板出现的问题。

3 有效维护硬盘的途径

为了避免硬盘出现故障而导致计算机运行异常,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地将硬盘分区。一般重要文档、数据不要放在C盘上,并及时将重要文档备份,避免出现不可挽回故障时,重要资料的丢失。

(2)正在读写硬盘时不能关掉电源,一定要确保硬盘读写完毕后才能正常关机并切断电源。

(3)在装硬盘时,我们需要对硬盘进行加固,震动对硬盘很不利。它是出现物理坏道的罪魁祸首。

(4)控制环境温度,防止高温、潮湿、磁化,并注意防尘。

(5)注意经常对硬盘进行病毒查杀。

参考文献:

[1]易建勋.计算机维修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9).

[2]闫喜亮,李会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9).

[3]陈剑飞.计算机硬盘故障修复技术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35).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4

那个等待的时间之长啊,相当不能忍受,所以就在网上找了一下解决办法:

首先开始-->运行-->regdit进入注册表,然后进入如下目录: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

查看有个项叫做BootExecute,将其中的数值删除,保存,即搞定!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5

移动硬盘在安全删除后还在不停转的解决方法

你说的问题(移动硬盘安全删除后不停转)不用担心,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避免移动硬盘电机长时间运转,在删除硬件后顺手拔下硬盘插头即可。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6

一、移动硬盘的识别

1、USB接口未开启。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些稍老的机器上。这些机器上虽然有USB接口,但在BIOS中却是默认关闭的。这样即使系统支持也不不能识别。

开启方法:启动电脑时按住DEL键,进入BIOS设置,在ChipsetFeaturesSetup-IntegratedPeripherals中将OnChipUSB设置为Enabled,保存并重启电脑即可。

2、USB接口供电不足。

通常移动硬盘的供电电流应该在1A左右,而很多USB接口只能提供0.5A,因此,这是移动硬盘不能识别的最多原因。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这里不再多说。

解决办法:移动硬盘有外接电源是最好了(如果移动硬盘采用3.5英寸硬盘,非要外接电源不可,2.5或者1.8英寸硬盘就好多了)。如果没有,就将移动硬盘盒的专用USB连接线上分出的PS/2接头(或者是另一个USB接头)插在主板上的相应接口上,一般能解决问题。

3、分区太多。

好多用户喜欢把移到硬盘分成4个或者更多区,这样会大大影响系统识别速度,严重时会导致无法识别移动硬盘而出现错误提示,建议两个分区就够了。

二、远离乱码的烦恼。

大多数移动硬盘的用户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移动硬盘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一些乱码目录,在Windows下用删除命令删除时,电脑提示文件系统错误无法删除,如果格式化移动硬盘,盘上还有其他许多重要文件,那么该如何删除这些乱码目录呢?

首先要搞清楚乱码形成的原因:一是在还没有完全完成读写任务的状态下就拔下硬盘;另一个就是在供电不足时读写文件,典型症状表现为在读写一个或者多个较大的文件过程中,操作系统发生蓝屏,

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乱码目录。解决方法:用Windows的磁盘扫描程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运行Scandisk命令,在扫描硬盘是选择自动修复,扫描完成后,你会发现乱码目录已经消失,同时该硬盘的根目录下多了一些以CHK为扩展名的文件,这些就是乱码目录的备份文件,可以删除他们。

三、大文件拷贝。

对移动硬盘进行数据读写时,有时会出现缓存错误的提示。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拷贝大文件时,一般这种情况是因为数据线质量不好或者连接处松动造成的。更换一根新的质量好的数据线就行了,因为USB连线起着数据传输与供电的双重作用,所以质量一定不能差,好的数据线粗度都不一样。

如果仍然有问题,可以在控制面板中,将设备管理器-磁盘属性-启用写入缓存,这个选项选中。

四、硬盘盒选购。

别像装机时一样,只注重好的CPU与显卡,其他的就一般般啦。有的用户买了一块好的硬盘,买硬盘盒时,却随便就买个便宜货。这往往会使硬盘的性能大大打折。

首先从材质上看,铝合金、铝镁合金的比较好,美观而且散热好;其次是电路板,分为大、小两种电路板,小的往往直接插在硬盘上,时间长了容易损坏硬盘接口,因此,条件允许时,选择大电路板比较好;第三是接口,当然是USB2.0高速接口的要好啦,快多了嘛。

五、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进行大文件读写时,最好不使用机箱上的前置USB接口,应尽量把移动硬盘插在主板附带的USB接口上使用。

2、硬盘盒最好不要靠近强磁场,比如劣质音箱等等。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7

而我们本次讨论的存储设备即为RAID磁盘阵列, 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RAID?所谓的RAID, 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 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通过磁盘阵列与数据条块化方法相结合, 以提高数据可用率的一种结构。由1987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的, 初衷是为了将较廉价的多个小硬盘进行组合来替代价格昂贵的大容量硬盘, 希望单个硬盘损坏后不会影响到其它硬盘的继续使用, 使数据更加的安全。RAID作为一种廉价的硬盘冗余阵列, 能够提供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在提高硬盘容量的同时, 还能够充分提高硬盘的速度, 使数据更加安全, 更加易于硬盘的管理。

RAID5是磁盘阵列工作模式之一, 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 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 其中任意N-1块硬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 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硬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因此当RAID5的一个硬盘发生损坏后, 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硬盘被替换后, 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硬盘上的数据, 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 (做raid 5阵列所有硬盘容量必须一样大, 当容量不同时, 会以最小的容量为准。最好硬盘转速一样, 否则会影响性能, 而且可用空间=硬盘数n-1, 其中有一块是专门用来校验的, 在存储数据的时候, 校验盘里面是不会被存入数据的)

此情况下, 如出现一块硬盘有问题, 则存储还可正常运行, 并通过更换一块同样规格及容量的硬盘进行Rebuild操作, 可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即允许一块硬盘的报废。但如果同时出现两块硬盘报废的现象, 则存储将立即停止工作, 并影响到数据的保存及读写工作数据。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第一、停止所有运行程序, 将与存储连接的服务器断开, 以免读写操作对现有数据的更改, 利于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第二、其次找到出现故障的两块硬盘, 拔出已坏硬盘并关闭存储设备

进入存储的管理界面, 找出有问题磁盘并进行标记。切记保证设备完全处于关闭状态, 再进行拔出磁盘的操作;

第三、用两块同规格同容量的硬盘进行数据克隆,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此过程是确保已坏硬盘中的奇偶效验信息完全拷贝到新的硬盘中, 进行后续数据恢复操作。克隆的时间相对会比较长, 在克隆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对已坏或者全新的硬盘进行任何操作并保证硬盘不受物理干扰, 保证克隆操作的正常进行;

第四、将克隆完数据的硬盘插入到对应的存储槽内, 并检查设备的完整性

硬盘安装到卡槽时, 注意背面四颗螺丝全部拧上固定住, 以防存储运行时出现共振现象, 再度破坏新硬盘;

第五、开启存储设备, 进行Rebuild操作

此过程运行时间长短根据存储内存放数据量的大小所决定。为了节省Rebuild操作时间, 可以把所有连接到存储上的服务暂时停止, 停止所有数据的读写操作。

等待Rebuild操作完成 (重建时间与数据量的大小有关) 后, 再开启各服务器的服务, 问题得到解决。

思考:问题的预防比问题的解决更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及研究。

建议方案:

一、RAID组和热备盘经常查看状态, 并定期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

二、操作系统层面增强备份机制, windows下面的动态硬盘的镜像卷功能

三、维护存放存储环境, 避免静电及灰尘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张子强.浅谈RAID技术与硬盘存储技术的发展[J].中国有线电视.2003, 5:25-26.

解决系统与硬盘的内部冲突 篇8

众所周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向来遵循高级版本向下完全兼容这一准则。但当把Windows Server (2000/XP)操作系统用磁盘管理工具处理过的硬盘,交给Windows 98操作系统进行管理时,却会出现“不磨合”的现象,若处理不好则会大大影响硬盘的使用。那么,“不磨合”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当然,本文所述内容,同样适于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

起 因

笔者单位有一个仪表车间,生产流程是靠计算机控制的:CPU 2GHz,硬盘40GB,内存256MB,Windows98操作系统,逻辑运算控制程序,

生产的仪表质量好、性价比高,畅销不衰。

由于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加上天热潮湿,承载整个系统数据存储的计算机的80GB硬盘突然间无法使用了。而这一批次的仪表要出口到国外,提货时间日益接近。

时间就是效益。为降低对生产的影响,急忙到电脑市场买了一块同型号80GB希捷(Seagate)硬盘。

我们知道,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磁盘管理器,对硬盘的操作管理能力很强,分区、格式化速度快。为节省时间,笔者迅速地拆开计算机,接入其他硬盘后重新开机,进入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将硬盘分为五个分区,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

小提示: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为了存储和管理数据建立的存储结构。常用的文件系统有FAT16、FAT32和NTFS。

如何解决硬盘无法通过检测 篇9

单位办公室中的某一台共用计算机每次开机启动时,都要自动进行硬盘检测,可是在检测进度位于66%位置处时检测操作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此时也不能使用热启动功能来重新启动系统,必须关闭电源进行冷启动,现在只能在系统启动画面提示检测硬盘的那一刻,及时按下键盘上的任意键来忽略硬盘检测操作,之后登录进Windows系统界面后执行任何操作都很正常。那为什么系统在对硬盘进行检测操作时,硬盘检测无法顺利通过呢?会不会是硬盘发生了硬件损伤呢?

从上面的现象描述来看,我们估计单位共用计算机的硬盘有可能发生了硬件损坏,遇到这种现象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赶快将硬盘中的重要数据内容,挪移到其他相对安全的位置处,

在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系统切换到DOS运行状态,并在DOS命令行中执行“fdisk /mbr”字符串命令,来尝试修复硬盘中发生的软故障;要是这种修复方法尝试无效的话,我们可以到网上下载安装一些专业的硬盘坏道检测工具,来仔细检查本地硬盘中是否存在坏道现象,如果找不到硬盘坏道的话,那硬盘检测无法通过的现象很可能是逻辑故障引起的,此时我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办法就是找到对应品牌硬盘的逻辑坏道修复工具来重新修复一下硬盘,相信这么一来硬盘检测无法通过现象就能被解决了。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10

在购置品牌原装电脑时, 厂家在电脑的主板上配置了一块卡, 这块卡就是硬盘还原卡。还原卡在大批量的电脑管理和维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硬盘还原卡原理

硬盘还原卡也称硬盘保护卡,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讲就是接管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的一个INT13中断, 在操作系统启动时, 还原卡首先用程序来接管中断地址, 然后所有的硬盘读写操作都要通过还原卡的保护程序进行保护性读写[1], 也就是先将一些信息都保存到保护卡内的临时储存单元中, 如FAT文件分配表、硬盘主引导区、CMOS信息、中断向量表等。

1.2 硬盘还原卡功能

硬盘还原卡的主要功能就是还原硬盘上的数据, 在计算机的每一次开机或重启时, 将硬盘上部分或者全部的分区都恢复到先前的内容。图1显示了数据还原前后硬盘的状态。

这里的操作是指对硬盘保护区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

(1) 数据自动恢复功能。只要将计算机操作系统及数据分区处于还原状态, 无论操作者对电脑进行何种更改或设置, 只要电脑重启, 所有的内容都恢复至上一次保存时的状态。硬盘还原卡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的还原、保护, 这样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维护的效率。

(2) 网络同传功能。1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 接收端计算机不超过200台, 通过交换机或HUB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中, 确保发送端计算机配置及型号与接收端一致, 就能实现网络远程唤醒、自动更改IP、硬盘数据拷贝、启用断点续传以及接收端同传结束后的自动操作等功能。这些功能大大减轻了机房管理员的工作强度。

(3) 断电续传功能。断电续传功能是指硬盘在进行网络同传时突然发生断网、断电、关机等计算机故障, 在故障排除恢复传输时, 计算机将从上次断点处传输数据, 不需要从头开始重新传输。如果有多台计算机在同时传输, 则会从传输最慢的电脑开始续传。

(4) 硬盘增量传送功能。增量数据同传指经过一次成功的全盘数据同传操作后, 在此基础上, 把发送端发生变化的数据传送给接收端计算机, 这样可以避免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完整的数据同传, 节省了时间, 从而提高了同传效率。

(5) 网络唤醒功能。网络唤醒功能也叫网络唤醒开机功能, 是指开启发射端电脑, 只要在网络通畅的状态下, 可以同时唤醒所有接收端电脑 (接收端一定要在唤醒列表中才有效) , 这样就无需手工逐台开启计算机了。

(6) 自动分配IP、更改机器号功能。IP分配功能是指通过发射端计算机对所有接收端计算机设置不同地址的IP以及相对应的计算机号, 设置条件是必须正确安装相应的网卡驱动以及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并且网络畅通。

(7) 远程控制功能。新一代的硬盘原还卡还具有强大的远程协助功能, 可以对任意在线的被控端进行屏幕查看以及远程遥控, 从而了解被控端正在进行的程序, 可以强制操作被控端。

2 硬盘还原卡在高校机房中的应用

笔者学院约有30个机房、2000台电脑, 计算机有方正、清华同方、联想等各大品牌, 不同品牌配有不同的还原卡。下面以联想硬盘还原卡为例进行说明。联想硬盘保护系统采用的是“联想教育应用方案”技术, 它是专为公共机房环境设计的, 具有4大功能: (1) 硬盘保护功能; (2) CMOS参数保护功能; (3) 网络同传; (4) 网络控制功能, 重点解决快速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问题, 以及快速清除上一用户操作, 允许下一个用户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问题[2]。

安装顺序如下: (1) 首先用一台电脑进行硬盘分区, 根据需求在系统分区上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所有的应用软件, 然后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把装好的电脑作为发送端; (2) 其它电脑安装好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通过网络作为接收端登录到发送端上; (3) 在发送端上将保护系统参数、CMOS数据、单个分区数据、全体硬盘数据等各项数据一次性复制到所有的接收端。

3 硬盘还原卡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 无法使用教育应用方案功能。这种故障的出现有可能是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误删了服务分区EISA, 从而使教育应用方案中的硬盘保护、CMOS参数保护、网络同传、网络控制等功能所需要的数据及文件没有保存到EISA分区中。

(2) 无法实现硬盘保护系统功能。有可能是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 没有在开放模式下安装硬盘保护程序。当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时, 必须在每个操作系统下都安装硬盘保护程序。

(3) 网络同传过程异常缓慢。在网络同传操作中, 发现传输时间要一二十个小时, 肯定有问题。可以采取排除法:首先, 断开传输, 让接收端重新登录到发送端, 在传输前断开外网, 保证局域网内的所有网络都通畅, 这样可大大提高同传效率;其次, 把未登录到发送端的电脑记录删除, 把不需要发送的电脑网线断开, 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传输的电脑了;最后, 在进行网络同传时进行网速测试, 如果速度差异太大, 建议再次排查网线, 如果速度差不多, 就可以进行网络同传了。

(4) 增量同传功能是灰色的禁用状态, 不能使用。出现这种故障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排除法: (1) 硬盘保护功能是否开启; (2) 增量同传前是否已经完成全盘数据的有效传输, 并且发送端是在保护模式下进行网络同传; (3) 第一次全盘同传结束后, 保护模式是否更改过开放模式; (4) 送端是否有增量数据存在; (5) 当发送端存在增量数据后有没有执行保存操作。

(5) 设置管理员密码无效。首先检查一下设置的密码是不是超过了8位字符;其次检查一下必须是英文字母及数字, 不能是其它字符。

(6) 主控端在进行IP分配设置操作后, 被控端参数没有相应变化, 设置不成功。当出现这种故障时, 首先检查机房网络是否畅通;其次检查分配IP设置操作后, 有没有点击IP操作界面的“发送设置参数”按钮?

(7) 不能正常唤醒被控端电脑。当出现这种故障时, 要检查被控端电脑是否都作了如下设置: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 打开设备管理器中的网卡属性设置, 在高级选项中选择网络唤醒模式, 将值设置为“唤醒魔包”。

(8) 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远程协助与USB锁定功能无效。出现这种故障是因为在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时, UAC (用户帐户控制) 选项功能没有关闭导致的, 正确操作方法如下: (1) 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时, 系统提示关闭UAC, 请点击“是”按钮; (2) 如果已经选择了“否”, 那么在Windows7下进行如下操作:【控制面板】→【用户帐户和家庭安全】→【更改用户帐户】→【更改用户帐户控制设置】中设置“从不通知”。

4 结语

硬盘还原保护卡作为一种计算机产品附件, 为机房管理与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基本上做到了“一卡无忧”[3]。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破解硬盘保护卡的软件也不断出现, 作为机房管理员要积极研究还原技术, 促进还原卡与还原软件的发展, 以更好地提高机房管理与维护效率。

摘要:硬盘还原技术广泛运用于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管理中。探讨了硬盘还原技术的基本原理, 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机房硬盘还原保护卡的功能与应用, 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与排除方法。

关键词:硬盘还原技术,保护卡功能应用,故障分析,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1]李亮.硬盘还原卡的管理功能分析[J].中国教育网络, 2011 (2) :5-8.

[2]范春荣, 张战勇, 张明勇.机房管理中硬盘还原卡使用心得[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 :3-7.

硬盘坏道故障实例解决 篇11

通常,我们可以修复的“坏硬盘”有几种情况:一是引导出错,不能正常启动的。这种情况未必是“坏”,通常清除MBR,再重新分区就有70%好。二是可正常分区,可格式化,但扫描发现有“B”标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坏道”。这里可不分“物理坏道”或“逻辑坏道”,“B”数量少的话(少于100个),基本上有80%可以修复为“好硬盘”。三是不可正常分区,或分区完后格式化不了。这种情况要用到专业维修软件,视不同的牌子,修复率不同。一般达到50%左右。

另外,有些硬盘受破坏严重,坏扇区太多(有的盘不可超过3000,有的则不可超过8000,有些却允许超过10000),解决办法是切除有问题的磁头,或降低容量,同时更改型号,也算是一个可用的“好硬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修复率!

那么,修后的“好硬盘”与未修过的硬盘有何区别?答曰:对用户来说感觉不到任何区别,非专业人士看不出区别!因为用的就是厂家技术来修复,厂家技术员也未必看得出区别所在!

一台Pentium4机器,使用80GB硬盘,启动WindowsXP系统,一直停留在启动画面,硬盘不断的“咔咔”响,显然硬盘出了问题。这个硬盘分成C(20GB)、D(30GB)、E(30GB)三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D和E盘是用户数据。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判断是系统所在的C盘有坏道。

把硬盘卸下,作为从盘接到另一台在C盘装有PartitionMagic4.0分区软件的机器上,运行PartitionMagic,选择Disk2;把第一分区的容量在起始位置减少1GB(可多可少,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估计!),其余的都不变;确认Apply,程序在Windows下做完一部分工作后,重新启动系统,在DOS下做完剩下的工作;出现是否需要运行盘符映射(DriveMap)的对话框时,选择不做!关闭系统,卸下这个硬盘,把它作为主盘,接回原来的机器,发现Windows系统启动正常,进入系统后,应用程序运行正常,这个硬盘可以正常工作了,

一台奔腾4机器,使用120G硬盘,故障现象同上述几乎一样,硬盘分成C(20GB)、D(20GB)、E(40GB)和F(40GB)四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其它分区设置在扩展分区上,因为有上次的经验,所以就照着上述步骤做。选择了Disk2后,发现在第一个的分区处有出现checkfailure,把第一分区的容量在起始位置减少1GB,确认Apply后,开始移动分区数据,在进行到45%左右时,出现“在****地址出错,无法继续”的对话框,程序无法再运行。

笔者开始怀疑是不是在坏道的数据影响了移动分区?有可能。先把第一个分区删除,删除后,重新运行PartitionMagic,在开始位置减小一些容量,减少3GB(多丢弃一些空间!),把剩余的空间建立为主引导区,确认Apply后,在进行到45%左右时,又出现“在****地址出错,无法继续”的对话框。

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可能在开始位置作主引导分区不行了?这有可能!删除第一个分区,在F盘的尾部空出20GB,把扩展F分区在相应的位置也空出20GB,把这空出来的20GB空间建立一个主引导分区,并且设置为激活的!之后PartitionMagic处理得很顺利,再也没有出错信息。注意,把这个硬盘接回原来的机器后,在尾部新建的主引导分区的盘符仍然为C盘,格式化,重装系统等软件,一切正常。

电脑硬盘出问题有哪些解决之道? 篇12

硬盘出问题的解决之道有哪些?

1、进行硬盘整理,在整理硬盘碎片的时候,记得要关闭其他所有的应用程序,包括屏幕保护程序,最好将虚拟内存的大小设置为固定值,不要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一旦整理程序发现硬盘的文件有改变,它将重新开始整理。

2、整理硬盘碎片的频率要控制合适,过于频繁的整理也会缩短磁盘的寿命。一般经常读写的磁盘分区最多一周整理一次。    3、整理完硬盘碎片之后,你还可以通过“硬盘清理”程序来对硬盘当中的一些多余的文件进行清理,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硬盘空间,    4、进行硬盘扫描,虽然它的速度实很慢,但是你有足够的耐心,经过这个程序对硬盘完整而详细的扫描后,系统中的绝大多数错误已经被修复。    5、硬盘备份,你可以通过微软自带的备份工具对文档和计算机上面的信息进行备份,这样就算以后硬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用来恢复,不过需要的是牺牲一部分硬盘空间。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13

网络硬盘是一种可以允许用户基于互联网登录网站进行信息数据上传、下载、共享等操作的信息数据存储空间。电子邮箱所提供的附件功能是最早的网络硬盘,随着空间的增大,附件功能独立了出来,成为网络硬盘。实现网络硬盘的技术手段一般分为客户端软件和web页面两种方式。

本系统采用的是web页面方式,这样只要用户有浏览器即可进行网络硬盘的操作,编程语言采用的是用php语言进行网页编程;同时本系统采用了层次目录结构的文件组织方式,理论上可以创建无限层次的目录,这样就大大方便了用户对于网络存储的管理。

2 系统设计

2.1 功能设计

1)用户必须登录才能进行上传,而下载则不需要登录

2)登录后可以进行文件的上传

3)可以建立层次目录

4)可以对文件和目录进行管理

2.2 模块划分

1)注册与登录模块

2)上传模块

3)文件和目录管理模块

4)浏览文件或目录模块

3 系统主要部分的实现

3.1 系统目录结构

本系统目录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files下的目录是对应于用户名的主目录,比如John、Tom和Jerry等,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目录下创建任意层次的目录,比如Work是John自行创建的一级目录,也可以在任何一层目录下上传自己的文件,比如Address.txt就是John用户在自己主目录下上传的文件,而Report.ppt则是在Work目录下上传的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要取消files目录下的执行脚本权限,否则恶意用户可能会通过上传恶意脚本文件并执行的方法对网站进行破坏。

3.2 浏览文件或目录模块

在注册一个用户后,会生成一个和用户名同名的一个目录,作为此用户的主目录。根据是否登录,浏览模块分为用户浏览模块和游客浏览模块。用户浏览模块里包含管理性质的,比如可以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目录等,而游客浏览模块就只能进入下层目录和下载文件。

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分层目录,所以必须知道当前目录是什么,为此用了一个会话变量$_SESSION['cur']表示当前目录,在进入目录或返回上层目录的时候,通过在超级链接中的参数来改变当前目录,比如要进入当前目录的aaa目录,那么超级链接就是类似为"chakan.php?cd=aaa"这样的字符串,如果是要返回上层目录,则超级链接是类似为"chakan.php?cd=.."这样的字符串。

确定当前目录的php代码为:

用户浏览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浏览当前目录下的目录或文件,主要php代码如下:

对于目录和文件,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单击目录是进入下一层目录,而单击文件则是下载文件。

由于游客浏览模块的内容包含在用户浏览模块里,这里就不再详述。

3.3 上传模块

本模块接收的是含文件上传按钮的表单输入,功能是在当前目录下上传一个文件,主要php代码如下:

3.4 管理模块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目录的主要php代码如下:

删除文件的主要php代码如下:

4 结束语

在上网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网络硬盘满足了用户移动存储的要求,而层次目录结构的网络硬盘方便了对文件的管理,让用户使用网络硬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摘要:提出了基于层次目录结构的网络硬盘的概念,通过功能设计和模块划分阐述了系统设计,通过系统目录结构和各模块的实现论述了系统实现上的关键点。

关键词:php,网络硬盘,层次目录结构

参考文献

[1]Michele E,Jon A.Learning PHP&MySQL中文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Dagfinn Reiers,Marcus Baker,Chris Shiflett.PHP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14

在排除了磁盘控制阵列柜与SCSI信号线缆因素后,下面笔者又将排查的重点锁定在磁盘控制阵列卡上。为了检验磁盘控制阵列卡究竟有没有发生损坏,笔者特意向其他部门临时借用了一块工作状态正常的HPSmartArray500G2磁盘阵列卡,来将计算机原配的磁盘阵列卡替换掉;可是,当笔者用SCSI信号线缆将工作正常的磁盘阵列卡与磁盘控制阵列柜直接连接起来,并接通计算机电源后,发现Windows服务器系统在检测扫描硬盘时,仍然发生了失败故障,而且故障症状与先前产生的症状几乎是一模一样,到了这里笔者基本认定磁盘控制阵列卡也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磁盘控制阵列柜、阵列卡以及SCSI信号线缆都没有问题,那安装在磁盘控制阵列柜中的10块SCSI硬盘,为什么不会被Windows服务器系统正确扫描、识别到呢?

经过上面的逐步排查后,现在导致硬盘检测失败故障的唯一可能因素就是有部分硬盘发生损坏了;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笔者将安装在磁盘控制阵列柜中的所有硬盘全先拔了出来,然后重新在磁盘控制阵列柜中只安装一块硬盘,并接通计算机电源进行扫描测试,结果发现Windows服务器系统竟然能够扫描识别到该硬盘。按照相同的操作方法,笔者又在磁盘控制阵列柜中新增加了一只硬盘,并接通计算机电源进行扫描测试,测试结果也是正常的;依此类推,当笔者加入第六块硬盘进行测试时,发现Windows服务器系统又找不到硬盘了;当将第六块硬盘排除在外,同时依次加入其他硬盘继续测试时,发现测试结果都很正常。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15

故障现象:笔者最近遇到一个现象,笔者的移动硬盘只有一个分区,在Win98中却显示为两个盘符,并且这两个盘符的内容一模一样,在Win/XP/Server中完全正常,只显示一个盘符。

故障分析与处理:笔者刚买回电脑时,移动硬盘在Win98中显示的是一个盘符,完全正常,

笔者分析认为,很可能是后来对BIOS设置进行了改动造成的故障,仔细回想近一段时间对BIOS的改动,突然想起为了在DOS下能够使用USB设备,曾将“Advanced/ChipsetConfiguration”中的“USBDeviceLegacySupport”设置为了“Enable”,于是把它重新设置为“Disable”,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Win98,移动硬盘果然只有一个盘符了。

硬盘结构及硬盘错误的解决方法 篇16

Sony VAIO电脑用户可利用电脑自带的“VAIO Care拯救大师”很快恢复Windows操作系统。同事的电脑在网络出现不能联网的故障时,希望通过将电脑恢复至出厂设置来解决网络故障的问题,但却发现电脑硬盘只有一个分区,且新分区大小为原来三个分区大小的总和287.12 GB,如图1所示。原来存放珍贵照片的D盘(盘符为photo)和工作资料的E盘(盘符为work)不见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且免费的方法来恢复珍贵照片和工作资料呢?

2 实例分析

表1给出了笔记本在恢复出厂前的分区信息,目前只知道丢失的关键两个分区Partition 4和Partition 5的分区类型均为NTFS分区,但不知道分区的大小。笔记本恢复出厂设置后,Windows 7操作系统所在分区Partition 3的大小287.12 GB。电脑在恢复出厂设置时改变操作系统所在分区的大小,并且改变了该分区前部的内容,但丢失的两个分区在该分区的后部,也就是说丢失的分区仍在磁盘中,只是没有在磁盘管理中显示出来,因此只要能恢复主引导记录扇区(MBR,Master Boot Recorder)中的分区表就能恢复我们需要的照片和工作资料。

使用Dos分区体系时,磁盘的第一个扇区(即Sector 0)被称为主引导记录扇区,也称为主引导记录MBR。MBR由446个字节的引导代码、64个字节的分区表及2个字节的签名值“55AA”组成。分区表负责描述磁盘内的分区情况,包含4个分区表项,每个分区表项由表2所示的6部分组成。

我们从表2分区表项数据结构可以看出,要想恢复丢失的两个分区,就要正确重写分区表的分区类型、分区起始LBA地址和分区大小扇区数三个关键参数即可。

我们用WinHex来查看一下笔记本恢复出厂后的MBR,选中部分即为分区表,如图2所示。

为了更加直观,我们将同恢复分区有关的分区表项提取出来,由于CHS参数不在Windows 7系统中使用,因此我们只提取分区类型、分区起始LBA地址和分区大小扇区数。

表3为分区表项值。一个分区表可以容纳4个分区表项,但笔记本恢复出厂设置后,实际上只有3个分区,因此第4分区表项实际上是空的。我们有理由可以推定第4分区表项的分区类型肯定是扩展分区(即其十六进制值为0x0F),因此我们只需要将该扩展分区的起始LBA地址和分区大小填写正确即可。

我们固然可以根据引导记录的特征,寻找引导记录所在的分区,并重写分区表的关键表项。这样的过程对于熟练掌握Winhex使用技巧的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对于部分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的读者来说就非常困难。

能否巧妙地利用功能强大的收费软件和免费软件组合,并且在原盘上恢复丢失的分区呢?答案是肯定的!

3 解决方案

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国产恢复软件(例如超级硬盘数据恢复软件)能够解决分区丢失的问题,但这类软件一般需要一定的软件注册费用,且需要将找到的数据恢复至另外的一个硬盘,即不能在原盘上恢复数据,不然会因为数据覆盖而导致数据恢复失败。

读者可以按照下面所述的方法,通过三步即可恢复丢失的分区。

步骤一、寻找丢失分区的起始扇区位置和分区大小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丢失的分区partition4和Partition 5的起始扇区的位置并确定分区的大小。

我们利用超级硬盘数据恢复软件的恢复分区功能,可以知道丢失的两个分区分别位于102.28 GB和200.44 GB处,分区大小分别为98.1 GB和97.65 GB,如图3所示。

步骤二、调整操作系统所在分区Partition 3的大小

利用MiniTool Partition Wizard调整Windows 7操作系统所在分区的大小,使该分区的末端在Partition 4起始扇区并保留适当距离即可。如果不调整操作系统分区大小,那么在重写MBR所在分区的分区表信息时,容易导致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步骤三、搜索丢失的分区并重写分区表信息

整个硬盘大小为298.1 GB,共38913个柱面,因此Partition 4(盘符为photo)应该位于102.28*38913/298.1=13351柱面处(柱面数取整),Partition 5(盘符为work)应该位于200.44*38913/298.1=26165柱面处。利用免费的DiskGenius恢复分区的功能恢复丢失的Partition 4(盘符为photo)和Partition 5(盘符为work),如图4所示。

将DiskGenius找到的分区信息保存并重写MBR后,我们就能够在我的电脑中看到丢失的两个分区。

4 结论

品牌电脑恢复出厂设置导致丢失分区时,我们可以巧妙利用收费的数据恢复软件来寻找丢失分区的起始位置和分区大小参数,并利用免费的数据恢复软件搜索并恢复丢失的分区。文中所述的恢复分区的方法不仅具有简单易行、恢复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也节约了购买数据恢复软件和外置硬盘的费用。该方法有一定的普适性,灵活运用后亦可在类似情况下恢复丢失的分区。

参考文献

[1]马林.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大南山软件工作室.超级硬盘数据恢复软件.V3.5.0.0.

[3]MiniTool Solutions Ltd.MiniTool Partition Wizard Home Edition V7.1.

上一篇:创建诚信市场材料下一篇:激趣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