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2025-02-01

毕业论文参考格式(精选7篇)

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篇1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穆斯林的葬礼》中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探析

系 别: 外语系 班 级: 11对外汉语本 姓 名: 范心语 指 导 教 师: 单小艳

2015 年

6月8

Study on the tragic spirit between compromise and resistance in The Moslem Funeral

Student: Fan Xinyu

Supervisor:Shan Xiaoy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Tangshan College June 8, 2015

《穆斯林的葬礼》中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探

摘 要

所谓“悲剧精神”,就是与否定生命的一切因素顽强对抗,坚定地创造和捍卫生命尊严与意义的一种态度、一种愿望、一种艰苦卓越的努力、一种百折不挠的实践。它包含了人类崇高的人文情怀,体现了面对苦难时的自觉选择,具有理性精神,更对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具有感化作用、指导意义。

“悲剧精神”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以民族、宗教、文化、爱情四个方面体现。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矛盾与冲突的悲剧现状;第二部分探究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第三部分探析悲剧精神带来的启迪;第四部分总结悲剧精神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悲剧的表现、揭示悲剧的根源,后探讨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进而得出悲剧精神的现实意义:加快民族大融合步伐、发挥宗教的精神与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鼓励勇敢忠贞的爱情。

关键词:悲剧精神 民族 文化 启迪 现实意义

Study on the tragic spirit between compromise and resistance in The Moslem Funeral

Abstract The tragic spirit, is a tenacious fight against all factors that negate life.That is kind of attitude, kind of aspiration, kind of hard effort, also kind of persistence in practice.It contains noble humanistic feelings, reflects a conscious choice when faces sufferings.It possesses rational spirits, also has the influence and guidance in the real life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ese, There is a minority writer named Horda, who is always concerned about people’s lifehood, has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ethnic minorities.Her novel The Moslem Funeral, won the third Mao Dun prize for Literature.The majestic strong characters in the works and the tragic spirit between them, It undoubtedly has a new meaning for minority literary research ,favor to understand ethnic relations, maintain and strength national unity, promote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It embodys in ethnic, religious, cultural, love four aspects.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gedy and conflict;The second part explores the tragic spirit between compromise and resistance;The third part seeks the spiritual enlightenment.;The fourth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ragic spirit.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manifestation, promulgate the resource of the traged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agic spirit of compromise and rebellion, and then draw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the tragic spirit.Key words: the tragic spirit;nation;culture;enlightenment;Practical significance.目 录 引言…………………………………....................………………....…….……………1 2 矛盾与冲突的悲剧现状.................................................................................................22.1民族冲突体现….…….…….........................................................……………...…2

2.2回汉宗教碰撞 ……….….......................................................................………….……...2 2.3文化的激烈交锋....................................................................................................................3 2.4夹缝中生存的爱情…………………………………………………………....…..4 3 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5

3.1顽强的穆斯林民族……..........................................................................................5

3.2认主独一的宗教精神..............................................................................................5

3.3虔诚的文化与最后的屈从…………………………………….…………………..6 3.4勇于颠覆传统的悲壮爱情………………………………………………………...6 4 悲剧精神带来的启迪…….............................................................................................7 4.1民族大融合: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7 4.2对宗教的顶礼膜拜:信仰的力量巨大无穷..........................................................7

4.3 回汉文化共同生存:中华民族多元化文化的积极效应…………………….….8

4.4 爱情与世俗的斗争:爱情是勇敢与忠贞的代名词………………………….….8 5 悲剧精神的现实意义………………………….............................................................9

5.1加快民族大融合步伐…………..............................................................................9

5.2发挥宗教的精神与社会作用…..............................................................................9

5.3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0

5.4鼓励、提倡自有恋爱………….............................................................................10 6 结语……………………………………………………….…......................................12 注释………..………………………………………………….........……….…….…......13 参考文献…………………………………………………...............……………………14 谢辞...................................................................................................................................15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1引言

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中雄壮坚挺的人物形象及其中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对于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无疑具有新的意义,有利于了解各族的民俗民风、文化心理等,以此感染国民,从而稳定民族关系,维护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繁荣。

本文以悲剧理论为基础,将宏观的悲剧理论与微观的人物形象以及贯穿作品的四个层面相通共融,达到一定精神高度,探析其中的精神启迪及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2矛盾与冲突的悲剧现状

本文以矛盾与冲突的悲剧现状为入手点,从民族、宗教、文化、爱情四个方面描述,以悲剧理论为基础,以此为基础,探析悲剧精神。

2.1回汉民族不可融合的差异

《穆斯林的葬礼》作为一本书写回族生活的画卷,涉及了回族与汉族在婚丧嫁娶、饮食起居等各个细节上不可融合的差异。

著名作家冰心在此书的序列中写道“关于回族,我知道的很少,因为我的亲戚中很少有回族人,我只知道在我的印象里,回族人都很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都戴着医务工作者一样的白帽子,北京有一条牛街,住的都是回族人,还有清真寺,如此而已”。

仅以饮食举例,对于汉族人来说,回族人确实如冰心所言,特异的饮食习惯给汉族人留下最深的印象。这一点在书中好几处都有提到:第一张《玉魔》中,梁亦清正在做活,壁儿在爸爸身后轻轻喊了声“爸,歇会儿尝尝鲜吧”,梁亦清头也没回,只说了句“汉人吃的可不能卖”。其中他让女儿远离汉人吃的食物,原因是汉族是吃猪肉的民族,而回族人则认为猪肉是污秽、肮脏之物。

在书中的“玉器梁”世家的眼里,回汉两族存在着明显界限,回汉民族融为一体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混合物,可见回汉民族不可溶合的差异。

2.2回汉宗教碰撞

如果说婚丧嫁娶、饮食差异是表面差异,那么宗教信仰则是烙印在回族人心里的道德约束,精神导航。

书中“玉器梁”世家中的人物形象,各个生活在规矩的精神世界,又无时无刻不出在伊斯兰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激烈交锋[1]中,人物的内心虔诚与世俗的纷扰无不动摇和拷问主人公的内心。

老一辈的匠人梁亦清,代表了传统的虔诚的穆斯林形象,他虽手艺高超,但生性木讷,缺少竞争意识,保守老实,没有书本知识,只会埋头苦干。因为他有着虔诚恪守信仰的内心,那就是雕刻“郑和下西洋图”,他还说“我应这个活儿,是因为咱们祖上三代都是回回。回回为回回做贡献,再苦也脸上有光,为祖上争光”。他一生的追求与付出,归结于内心对穆斯林的敬仰和恪守,对汉文化不屈从的倔强与顽强。

梁亦清的长女梁君壁,也是典型的倔强的穆斯林形象,她生性刚烈、有胆有识,自从父亲死后,她就挑起了一家老小的担子。她的行为方式、做事依据都是严守伊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斯兰教徒教义,处理家庭、爱情、亲情等都是出于教义规定使然,严格与汉文化划清界限。

2.3文化的激烈交锋

作为具有双重文化参照系[2]的回族作家,霍达拥有着浓重的文化心理。作品中无论含蕴深广的意境,新鲜神奇的民俗,娓娓道来的语言,还是人物的言谈,举止,感情,都使作品弥漫着回族文化的投影。

作品以“玉”“月”为轴心相互辉映,构筑艺术框架,展示了“玉的长河”与永远的玉文化。“玉的长河”吸引着琢玉者的苦苦追求,一方面让玉文化的发展史推动着这个穆斯林家族的兴衰浮沉,另外又以人物的内在品格解读玉文化——这是霍达对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内在品质的发掘——琢玉人创造了玉文化,玉文化又辉映着琢玉人。

《穆斯林的葬礼》从把握和发掘回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入手,来展示这个普通的穆斯林家乃至整个回族的历史变迁,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因此可以说《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史诗。

文化心理的探寻体现在作品中,就是“真主的念想”,而作品中这种情感的代表和化身就是那位吐罗耶定老人。老人带着十来岁的孤儿韩子奇从东南沿海文化古城泉州的清净寺出发,历经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的清教寺,......西安的清修寺......天津的南大寺......尽管身无分文,却执着地走向全世界穆斯林一日五次礼拜面朝的方向——远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穆斯林尊贵的天房,这是穆斯林最崇高的愿望。

回族文化的严谨与忠诚,是汉族文化无法比拟的,霍达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父子悲剧与母女悲剧加以强调和突出,在对比中展示悲剧的双重性,可以说是悲剧之中的悲剧同时又是悲剧之外的悲剧,深刻揭示了他们在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与追求。

2.4夹缝中生存的爱情

回族与其他民族的信仰有很大区别,因此,一旦回族人与其他民族人产生了感情,就很难转变为圆满,会受到很大阻碍,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穆斯林的葬礼》中提到的“卡菲尔”在回族人眼里被视为不纯洁的,伊斯兰经典经书[3]中规定,回族不得与其他民族通婚。

书中梁冰玉与奥利弗、韩子奇之间的爱情悲剧,是本文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梁冰玉,一个天生丽质、聪明善良的少女,对未来充满幻想,由于战乱与姐夫同去英国,房东的儿子奥利弗深深爱上了这个冰清玉洁的少女,但是玉儿作为伊斯兰教徒,不得不痛苦得拒绝他“我要、、、听从真主的安排,你不是穆斯林”。面对爱情,玉儿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不得不退缩,戒律清规始终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再看玉儿与韩子奇,他们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天长日久便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但是伊斯兰教规有明确规定,夫妻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并且亲生姐妹不得同时嫁给同一个丈夫,他们的婚姻是不被承认的,同时还要承受世俗的眼光和来自梁君壁的压力。强大的戒律以及姐姐的咄咄逼人,使他们的爱情最终破裂,最终玉儿踏上了与亲生女儿割舍分离,长期漂泊海外的悲剧命运。

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悲剧也让人心痛:两人的爱情,一开始便注定是个悲剧,新月是穆斯林,而楚雁潮是汉族。回族与其他民族的通婚是教义中明确记禁止的。回族创始人穆罕穆德说过“结婚是我定制的,背弃我的教义,不是我的教生。我们要将婚姻视为天命和圣行。”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3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

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是得出精神启迪与现实意义的必要。

3.1 顽强的穆斯林民族

从《穆斯林的葬礼》中,霍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顽强的民族的成长历程,它离不开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环境等。本书深度刻画了回族人民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它写出了回族人民的自豪感,刻画了穆斯林的人物性格,描绘了为了民族尊严将个人生死、命运浮沉置之度外的笃定、顽强精神。

不同民族有着自身不同的精神气节,它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量。回族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和学习。

执着的精神,信仰的坚持:回族人的传统观念特别强烈,如果失掉了伊斯兰教的信仰,那么回族共同体也会消失。回族人可以忍受贫苦磨难,但不能容忍别人对本民族信仰的曲解及玷污,他们会为了信仰做出强烈的反抗,甚至可以付出宝贵的生命。他们崇敬真主,信奉真主,严格要求,无谓艰难困苦。

刚柔兼济,刚中带柔,柔中刻刚:刚指的是刻苦勤奋、吃苦耐劳、自立自强、诚信忠义。以主人公韩子奇为例,他吃苦耐劳、敢闯敢干,他跟随吐罗耶定的途中经过梁亦清家,不小心把玲玲的玉碗打碎,便立誓要留在梁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艺赔偿师傅的损失。而柔指的是仁慈仁爱、宽宏大量。当吐罗耶定路过梁亦清家门口时,他说“求真主赐予您安宁”,而梁亦清也不约而同的回应“求真主赐予您安宁”。这是出自他们内心最真诚、最和谐的祝福,这也是回族人善良厚道的真实写照。

爱好和平和爱国的情感:回族人从古至今,爱好和平,支持国家统一、反对战争,珍惜各族人民间的深厚情谊。不管他们他们身处内地还是边疆,不论平民还是官僚,他们都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回族人与其他民族总是和睦相处、四海之内皆兄弟。

3.2 认主独一的宗教精神

《穆斯林的葬礼》对回族进行了一次文化心理的探寻[4]。体现在作品中,就是“真主的念想”,远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穆斯林尊贵的天房,这是穆斯林最崇高的愿望。对于一个穆斯林来说,宗教的文化心理和情感,象征着一种精神,那是追求崇高的朝圣精神,是至死不悔追求人生永恒价值的伟大精神。

本文充分运用了“月”的象征意义与隐身的精神感召。月亮,正是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一个意义深远的象征——宗教情感——月亮的念想。小说的标题:月梦,月冷,月清......月魂,形成了月的文化与赞歌;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冰雪聪明的女孩,都因为在“新月”升起之时而被父亲命名为“新月”;书中人物情感的流露,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有关景物的描写,都与月亮交织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情结。

这不是作品无意中形成的巧合,而是一个独特民族独特的月亮崇拜情结象征性展示的需要。穆斯林的文化心理展示之一的斋月也是月亮情感的恒久与升华,斋月开始于新月的出现,最后结束也是新月升起之时。霍达用她细腻的笔法写出了回回的追求,写出了回回的虔诚信仰,写出了回回的感召力,写出了回回的文化心理和哲理。这正是认主独一的虔诚的宗教教徒最内心的写照与真实流露。

3.3 虔诚的文化与最后的屈从

文化寄寓了人们一种意志、信念、思想灵魂亦或更深层次的东西。文化意识与道德意识一旦倒塌,只余下一架躯壳,那人无亦于行尸走肉。社会再变,人类的精神家园也在日益丰盈。以往在人们头脑中那些一成不变的理念,不容更改的东西也早已被一抹时代的碎片所掩埋,依稀出现了很多可以商量的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回族也早已融入并渐次被同化。在历史的碰撞中,在时代的变迁下,回族人以他们特立独行的方式向人类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玉器梁”一家三代人文化性格、文化命运的衍化、变迁,与古老东方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撞击与融合的痛苦过程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从梁亦清到韩子奇、韩新月这三代人的纵向展开,我们历历如画得看到回族在与汉族、甚至国家文化交流、接触、碰撞、化合中,文化意识日益觉醒,挣扎着为生命意识开拓更广的空间和疆土。他们都集成了伊斯兰文化的精髓,但一代比一代以更为开放、融合的姿态吸收伊斯兰文化之余的文化精神与营养,从而与时俱进得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更新。

3.4勇于颠覆传统的悲壮爱情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穆斯林的葬礼》以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为基本框架。本书所涉及的由时代、信仰以及性格造成的爱情悲剧给人刻骨铭心的印象。

而人物命运和性格是产生悲壮爱情的根源,命运是决定性力量,是悲剧人物无法抗拒和改变的既定事实。然而爱情并不是简单的喜欢和钟意,更多的是共鸣。虽然宗教信仰是横亘在年轻人两边无法逾越的鸿沟,但是事实上,回族和汉族的自由结合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趋势。他们可以突破心理结构[5]、宗教信仰、现实阻挡,勇于颠覆传统、创造属于自己的爱情。

爱情注定要受到各方各面的阻碍,但是真爱面前不要退缩,就一定会出现曙光。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4悲剧精神带来的启迪

4.1 民族大融合: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回、汉等民族都创造了自己宝贵又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如何对待国内不同的民族文化,把各个民族成员单位统合到国家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进而构建更高层次的政治共同体,是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终极目标和构建过程。

民族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每个民族都应保存自己的优秀文化,丧失民族文化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当前趋势仅以语言为例,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逐步加进:随着各民族的交际日益密切,普通话成了各民族共同的交际语,少数民族使用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

保护民族多样性的意义重大:在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和谐的民族关系,在经济上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文化上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因此,各民族间的隔阂与差异日益模糊,民族大融合趋势势不可挡。

4.2对宗教的顶礼膜拜,信仰的力量巨大无穷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客观认识和充分利用伊斯兰教教义[6]中的积极因素,使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对于进一步巩固和维护民族、宗教领域乃至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稳定与和谐,增强信教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以及穆斯林与其他民族、各宗教的亲和力、兄弟般的团结性,引导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的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领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有物质利益层面的和谐,还有法律政策、制度机制和思想认识层面的和谐,也就是说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还包括人的思想认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方面的和谐。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和支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社会充满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能得到肯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妥善协调,形成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社会管理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全社会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稳定有序、安定祥和,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融洽和谐。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包括广大穆斯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齐心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协力、风雨同舟、坚持不懈地共同奋斗。

4.3 回汉文化共同生存:中华民族多元化文化的积极效应

文化是个整体性概念,它由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即文化核心)构成,二者在文化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语言文化等构成了文化结构的表层,它们并非文化的核心。构成文化深层结构的是那些在全球性范围内将不同民族文化区别开来的文化特质,即流淌在每个民族的心灵中、体现着不同民族特征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它还包括民族信仰和价值倾向等。

多元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它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因此,文化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总的来说,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第一,文化多元化有利于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其次,文化多元化是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第三,文化多元化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强有力武器;第四,坚持文化多元化是化解民族冲突的有效手段。因此,各民族交流日益密切是中华民族多元化文化的积极影响,也是大势所趋。

4.4 爱情与世俗的斗争:爱情是勇敢与忠贞的代名词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爱情越美好,毁灭后的沉重感就越浓烈,这种悲剧带来的美感就越深入人心。真正的爱情是勇敢与忠贞的代名词,本文的悲壮爱情在努力创造一个圣神、意蕴深厚的价值,促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避免。

当今社会,随着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性自有呼声日益加深,人们在除了物质享受的同时,在精神追求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自由恋爱成为共识,全社会大力弘扬勇敢与忠贞的爱情。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5悲剧精神的现实意义

5.1 加快民族大融合步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大局的重大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措施如下:

一、加快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在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中,加快每一个民族的自身发展,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二、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同一国家的多民族内,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在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内部事务,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三、实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继续深入开展“三个离不开”和“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宣传教育,要根据各民族相互交往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要紧密结合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急需,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打牢构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5.2发挥宗教的精神与社会作用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揭示了我国宗教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等特点。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党同宗教界的爱国人士及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发展。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以正确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有一段完整的阐述:“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要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四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之,我们常说:“宗教信仰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宗教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应该和各个方面一起努力,使我们人民的精神世界极大丰富、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蓬勃不息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3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如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保护文化多元化,发展社会主义优秀文化。

首先,必须艺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找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把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融合进行。增强少数民族经济意识,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土风文化推向市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好如何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文化文物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

最后,政府要更深入了解文化对经济的极大与持久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化也是生产力,加强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力度,一方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创新和持久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创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整个国家的和谐相处,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逐步增加文化保护的投入,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力量,推动民族文化保护的进一步立法进程。

5.4鼓励、提倡自由恋爱

爱情,这一千百年来被人们普遍赞颂、普遍追求的事物,不仅是作家们讴歌的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所向往的美好钥匙。爱情会给人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幸福,使人们充满巨大的内在力量。

现今社会,人们已经逐步冲破封建伦理道德、传统偏见、宗教禁忌以及自私、欺骗等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运用个人的智慧、聪明和勇气,大胆地追求自由、纯洁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的爱情。但是,现代人仍旧收到父母、老辈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全社会应该扔掉偏见与固执的外衣,不强迫、不将就,提倡自由爱情观,提倡真爱,鼓励勇敢与忠贞的爱情。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6结语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的难题,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

写论文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从最初刚写论文时对论文的构思、选题、立意面临的问题的模糊认识到最后能够对该问题深刻的认识,我体会到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前只是明白理论,没有经过实践考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明确,通过这次的做,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个完整的事情,需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待要解决的问题,要耐心、要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来充实自己。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在对待一个新事物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完成一步之后再作下一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注释

[1] 陈国强.浅谈穆斯林的葬礼 [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7-9.13-15.[2] 李翔海.屈从与反抗的秘密[M].天津:新蕾出版社,2013-12-04.23.[3] 肖剑.穆斯林的葬礼里的“信仰”灾难[N].南方都市报,2011-10-02.109-110.[4] http://.[5]杨宗.穆斯林的葬礼生死恋故事[N].扬子晚报,2008-2-21.[6]章节琳.穆斯林葬礼中的世俗伦理.[N]贵州晚报,2007-06-03.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参考文献

[1]Brinkley,Alan.Tragic spirit.New York:Knolf,1985.[2]白蕊.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悲剧——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伦理[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3(02):23-25 [3]陈舜.文化皈依中的艺术收获--《穆斯林的葬礼》和《心灵史》之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9):34-37.[4]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金红.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论《穆斯林的葬礼》的生命意识兼谈霍达长篇小说的创作主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8-71.[6]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5):44-46.[7]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后记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1):5-9.[8] 刘春艳.《穆斯林的葬礼》中回族族群认同的高扬——兼论回族的发展与文化自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6):112-114.[9]刘丽.论小说中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以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和叶广芩《雾》为比较文本[J].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15(3):40-42.[10]刘白羽:《穆斯林的葬礼序——穆斯林诗魂》,江苏通华出版社,1999.[11]钱振纲.一曲爱情的悲歌(读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N].中国文化报,1991-05-26.[12]邱文涛: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5):22-29.[13]王新惠.论《穆斯林的葬礼》对月象玉象的创造性运用[J].河南社会科学,2011,(5):135-137.[14]王锋,陈冬梅.在寻找自己民族历史和美学品格的道路上--试论当代回族长篇佳作《穆斯林的葬礼》与《穆斯林的儿女们》[J].民族文学研究,2002,(2):19-25.[15]张建成.一道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景线——《穆斯林的葬礼》之创作美景[J].新西部(下半月),2007,(5):174,177.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谢辞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单小艳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本论文是在导师单小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篇2

1 故障现象

联合捷然DROS-50AD产水量下降。

2 故障分析

近期发现联合捷然DROS-50AD产水量下降。检查过程中发现一级反渗水压力为150 psi (1 psi=6.89 kPa),调节二级反渗水压力调节阀(二反回水阀)至关闭状态,二级反渗水压力最高只有90 psi。由此可见一级反渗水产水量不足,导致二级反渗水产水量下降。

测试软化水水质正常,在软化水水质正常的情况下导致一级反渗水产水量不足的原因可能为一级反渗膜有无机盐沉积,需要对一级反渗膜进行酸洗脱钙[2]。

3 处理过程

对于反渗膜无机盐沉积清洗,首选清洗剂为柠檬酸。柠檬酸对于清洗无机盐垢(如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等污垢),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铁、锰、铜、镍、铝等)及无机胶体十分有效。

一级反渗膜清洗过程如下。

3.1 准备

(1)将水机切换至一级反渗状态。

打开V5阀,关闭V0阀,进入操作系统,选择“一反运行”。

(2)调节阀位,构成密闭循环回路。将V8阀切换至冲洗状态。关闭电动球阀电源(QS6),用六方扳手将电动球阀排水完全关闭。完全打开一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一反回水阀),二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关闭进水V11阀。

3.2 清洗

清洗采用2%的柠檬酸,调节pH值为2~4。

3.2.1 计算柠檬酸用量

配水器容积:120 L;膜壳(带膜):28×3=84 L;一反泵及管道约10 L;总容积为:214 L;柠檬酸(100%粉末)用量约为4.3 kg。

3.2.2 配制清洗液

取柠檬酸(100%粉末)4.3 kg,加入5 L反渗水中,充分搅拌。

3.2.3 加入清洗液

进入控制系统,点击“一反运行”,点击“启动”。水处理一级反渗正常工作后缓慢加入配制好的清洗液。加入时注意测试配水器中清洗液pH值,控制pH范围在2~4以内。

3.3 浸泡

水处理循环15~20 min后,控制pH值在2~4以内。关闭水处理系统,清洗剂浸泡2 h。浸泡期间可开机循环3~5 min,保证反渗膜的充分浸泡。

3.4 冲洗

3.4.1 排空清洗液

清洗液浸泡2 h后,打开V1阀,排空配水器中的清洗液,关闭V1阀,打开进水V11阀、打开V12阀向配水器中注入软化水,待配水器内注满水后关闭V12阀。

3.4.2 冲洗

打开排水电动球阀电源(QS6),进入控制系统,点击“一反运行”,点击“启动”,进行自动冲洗。

冲洗2 h左右测试配水器及取样口无残留后再冲洗2 h,以保证透析用水的安全。

3.5 复位

打开V0阀,关闭V5阀,将V8阀切换至制水状态。进入操作系统,选择“双反运行”,点击“启动”。缓慢关闭一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将一级反渗膜压力调节至150 psi,缓慢关闭二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发现完全关闭时二级反渗膜压力可上升至130 psi,水处理产水量恢复[3,4]。

4 小结

《西部论坛》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篇3

一、正文中的标注

(1)正文中参考或引用了有关文献的地方用“(著者名,出版年)”标注,著者包括个人和机构,中国人著者标注姓名,外国著者只标注姓氏;若有多名著者,只列第一著者,空半格后加“等”或“et al”。如:(李小兰,2008)、(张国民 等,2006)、(Skinner,2001)、(Nonaka et al,1995)。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名,则在其后的“()”内只需著录出版年。如:杨大勇(2007)……

(2)引用同一著者同年的多篇文献,在出版年后标注a、b、c……区别。如(Skinner,2001a)、(Skinner,2001b)。

(3)一处同时引用多篇文献,各文献间用分号隔开。如(孙洁 等,1999;李立,2002)。若多篇文献为同一著者,各文献出版年用逗号隔开。如(李小兰,2005,2008a,2008b;李立,2002)。

(4)多处引用同一著者的相同文献,在各处均应标注;若为需要标注不同页码的专著、学位论文、报告等文献,则在括号后用上标标注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则不著录引文页码。如(Evans,1983)914、(Evans,1983)25。

二、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组织与格式

各参考文献不编序号,在文后的排列顺序为:首先按文种集中,一般以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为序;然后按著者字顺(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排列;同一著者的文献按出版年排序。各类文献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报纸文章:著者.出版年.文章题目[N].报纸名称,年月日(版数,即文章在报纸的第几版).

期刊论文:著者.出版年.文章题目[J].发表刊物,卷(期数):文章起止页码.(无卷数的,可省略)

专著:著者.出版年.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引用参考部分的起止页码(整体参考时不需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著者.出版年.文章题目[M]∥论文集著作权人.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析出文章的起止页码.

会议论文:著者.出版年.论文题目[C]∥论文汇编著作权人.论文汇编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引用论文起止页码.

参考工具:著者.出版年.文献题目[K].出版地:出版者:引用参考部分的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著者.出版年.论文题目[D].出版地:出版者:引用参考部分的起止页码(整体参考时不需起止页码).

标准:主要责任者(任选). 出版年(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任选是指若查不到可省略)

专利: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

网络文献:著者.文献发表或更新年.文献题目[OL].网站名,(发表或更新年月日)[引用年月日].网址.

其他文献:著者.文献发布或发表年.文献题目[Z].其他需要著录的内容.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篇4

1.参考文献原则上一律不得少于15条,其中英文不得少于5条。文献目录应另页书写,外文文献编排在前,中文文献排后。英文以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按字母顺序(若第一个相同,则看第二个,以此类推),汉语以姓氏的声母按音序排列。

2.参考文献页行间距仍为1.5倍。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第二行需空格,英文空4个字符,汉语空两个汉字。

3.外文文献的书名,所载的期刊杂志名,论文集名及博士论文名用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文献中论文题目(不用斜体)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其他字母一律小写(Time New Roman, 五号,1.5倍行距)。

4.论文的一级标题加粗,其他各级标题不加粗。

5.正文小标题与正文之间不留空行。正文中段与段之间也不留空行。

6.正文中引用原文超过四行以上者,叫大段摘引(block quotation),引文须另起一行,独立成段,无需引号。右缩进4个英文字符,用5号。页面行间距为1.5倍。

7. 页码的标注:版权声明、摘要、目录、致谢用小罗马字标页码(i,ii,iii)开始排列,正文部分(包括参考文献和附录)用阿拉伯数字标注(1,2,3)排列页码顺序:

8.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都要另起页。

9.致谢页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如在论文中使用了别人拥有版权且授予了你使用权的材料,也要在此致谢。也可以在此向父母或亲人致谢。致谢二字居中,四号宋体字〈加黑〉;致谢具体内容使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行间距全部采用1.5倍。致谢内容只可用英文书写。

10.字体:

汉语字体:宋体;英语字体:Times New Roman

字体和字号:大标题采用小四号,加粗,次标题和正文采用小四号字。

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大多在文后会列有参考文献(注意一般不宜写成参考书目或参考资料,因为后两者会有过窄或过宽之嫌),但在实际撰写时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教师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老师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老师订了一年《人民教育》,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定规;(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⑴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⑵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⑶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⑷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⑸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1.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字体要求规范

2.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3.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附范文)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5.最新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6.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举例

7.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规范

8.20最新最全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9.年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及格式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与参考文献( 篇5

Article ID组成:

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文章篇首页码-页数XXXX-XXXX(YYYY)NN-PPPP-CC1008-9845(2000)01-0001-04作者名拼音标法张颖ZHANG Ying王西亮WANG Xi-liang诸葛华ZHUGE Hua外国作者名,遵从国际惯例。

作者简介(ZJ)Biography Biographies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务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专着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析出文章A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电子文献:

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载体:

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表示:

网上期刊联机网上数据库光盘图书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专着M报纸N期刊J专题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期刊基本参数(CS)11项目次页下方。

国内统一刊号*创刊年*出版周期代码*开本*本期页码*语种代码*载体类型代码*本期定价*本期印数*本期文章(有文献标码的)总篇数*出版年月出版周期代码:

w周刊s半月刊m月刊b双月刊q季刊f半年刊a年刊语种:汉语zh英文en维吾尔文ug载体:印刷本P缩微制品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具体要求 篇6

[1] Aitchison, J.1987.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M].Oxford: Basil

Blackwell.[2] Blakemore, D.1992.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M].Oxford: Blackwell.[3] Blakemore, D.2002.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M].Cambridge: CUP.[4] Ellis, 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UP.[5] Emmorey, K.D.& V.A.Fromkin.1990.The mental lexicon [A].In J.Frederick(ed.).Language:

The Cambridge Survey: 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C].Newmeyer: CUP.[6] Garnham, A.1985.Psycholinguistics: Central Topics [M].Cambridge: CUP.[7] Anderson , A.et al.1999.Cross-linguistic evidence for 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as register variable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0): 1339-1351.[8] Wesche, M.& T.M.Paribakht.1996.Assessing vocabulary knowledge: Depth vs.breadth [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0): 13-40.[9] 丁言仁.200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0]束定芳,庄智象.1996.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文秋芳.2001.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2]陈新仁.2002.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5):350-354.[13]崔刚.1994.布鲁卡氏失语症实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272-33.[14]桂诗春.2004.我国外语教学的新思考[J].外国语(4):229.[15]何安平,徐曼菲.2003.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Small Words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6):446-452.[16]黄远振.2001.词的形态理据与词汇习得的相关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6):430–435.[17]文秋芳.2002.编写英语专业教材的重要原则[J].外语界(1):7-21.[18]文秋芳.2003.频率作用与二语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2):151-154.毕业论文的体例要求

1.参考文献原则上一律不得少于15条,其中英文不得少于5条。文献目录应另页书写,外文文献编排在前,中文文献排后。英文以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按字母顺序(若第一个相同,则看第二个,以此类推),汉语以姓氏的声母按音序排列。

2.参考文献页行间距仍为1.5倍。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第二行需空格,英文空4个字符,汉语空两个汉字。

3.外文文献的书名,所载的期刊杂志名,论文集名及博士论文名用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文献中论文题目(不用斜体)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其他字母一律小写(Time New Roman, 五号,1.5倍行距)。

4.论文的一级标题加粗,其他各级标题不加粗。

5.正文小标题与正文之间不留空行。正文中段与段之间也不留空行。

6.正文中引用原文超过四行以上者,叫大段摘引(block quotation),引文须另起一行,独立成段,无需引号。右缩进4个英文字符,用5号。页面行间距为1.5倍。

7. 页码的标注:版权声明、摘要、目录、致谢用小罗马字标页码(i,ii,iii)开始排列,正文部分(包括参考文献和附录)用阿拉伯数字标注(1,2,3)排列页码顺序:

8.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都要另起页。

9.致谢页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如在论文中使用了别人拥有版权且授予了你使用权的材料,也要在此致谢。也可以在此向父母或亲人致谢。致谢二字居中,四号宋体字〈加黑〉;致谢具体内容使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行间距全部采用1.5倍。致谢内容只可用英文书写。

10.字体:

汉语字体:宋体;英语字体:Times New Roman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篇7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例:[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例:[1]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36.

3期刊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期刊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例:[1]王才有.大数据时代的医院数据平台建设[J].中国医院,2016,20(1):15-17.

4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例:[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01128777.2[P/OL].2002-03-06[2002-05-28].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

5电子资源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发布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地址.

例:[1]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EB/OL].(2012-12-25)[2015-09-11].http://govinfo.nlc.gov.cn/shfz/zfgb/32966a/201304/t20130428_3568805.shtml?classid=479.

1会议文献

1.1会议文集或汇编

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其他责任者(例如翻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页-止页[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题名后应注明会议地点和年份;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为电子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为联机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

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第一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管理和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北京: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分会,2002.

1.2会议文献中析出文献

著录格式: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会议文献主要责任者.会议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文集或汇编题名后应注明会议地点和年份;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为电子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为联机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

例:董家祥,关仲英,王兆荃,等.重症肝炎的综合基础治疗//张定凤.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03-212.

2学位论文

著录格式:论文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单位所在城市:学位授予或论文出版单位,年份.

例:杨宁.HLA-G诱导肝脏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4.

3法令条例

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Z].公布日期.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Z].2000-01-04.

4报纸文章

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为电子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为联机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

上一篇:听魏书生老师讲座心得下一篇:办理计划生育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