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2024-12-28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共10篇)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篇1

学术论文格式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格式写作指导与参考文献摘录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 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QQ:***

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QQ:***

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

4.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4.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4.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0.314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4.4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QQ:***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

4.5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 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 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 Pettetssen S, 1941.Introduction to Meterclogy.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 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

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 Bachmann W , 1973.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Schallstreuung.Acustica, 28(4):223-228 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

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篇2

1 故障现象

联合捷然DROS-50AD产水量下降。

2 故障分析

近期发现联合捷然DROS-50AD产水量下降。检查过程中发现一级反渗水压力为150 psi (1 psi=6.89 kPa),调节二级反渗水压力调节阀(二反回水阀)至关闭状态,二级反渗水压力最高只有90 psi。由此可见一级反渗水产水量不足,导致二级反渗水产水量下降。

测试软化水水质正常,在软化水水质正常的情况下导致一级反渗水产水量不足的原因可能为一级反渗膜有无机盐沉积,需要对一级反渗膜进行酸洗脱钙[2]。

3 处理过程

对于反渗膜无机盐沉积清洗,首选清洗剂为柠檬酸。柠檬酸对于清洗无机盐垢(如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等污垢),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铁、锰、铜、镍、铝等)及无机胶体十分有效。

一级反渗膜清洗过程如下。

3.1 准备

(1)将水机切换至一级反渗状态。

打开V5阀,关闭V0阀,进入操作系统,选择“一反运行”。

(2)调节阀位,构成密闭循环回路。将V8阀切换至冲洗状态。关闭电动球阀电源(QS6),用六方扳手将电动球阀排水完全关闭。完全打开一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一反回水阀),二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关闭进水V11阀。

3.2 清洗

清洗采用2%的柠檬酸,调节pH值为2~4。

3.2.1 计算柠檬酸用量

配水器容积:120 L;膜壳(带膜):28×3=84 L;一反泵及管道约10 L;总容积为:214 L;柠檬酸(100%粉末)用量约为4.3 kg。

3.2.2 配制清洗液

取柠檬酸(100%粉末)4.3 kg,加入5 L反渗水中,充分搅拌。

3.2.3 加入清洗液

进入控制系统,点击“一反运行”,点击“启动”。水处理一级反渗正常工作后缓慢加入配制好的清洗液。加入时注意测试配水器中清洗液pH值,控制pH范围在2~4以内。

3.3 浸泡

水处理循环15~20 min后,控制pH值在2~4以内。关闭水处理系统,清洗剂浸泡2 h。浸泡期间可开机循环3~5 min,保证反渗膜的充分浸泡。

3.4 冲洗

3.4.1 排空清洗液

清洗液浸泡2 h后,打开V1阀,排空配水器中的清洗液,关闭V1阀,打开进水V11阀、打开V12阀向配水器中注入软化水,待配水器内注满水后关闭V12阀。

3.4.2 冲洗

打开排水电动球阀电源(QS6),进入控制系统,点击“一反运行”,点击“启动”,进行自动冲洗。

冲洗2 h左右测试配水器及取样口无残留后再冲洗2 h,以保证透析用水的安全。

3.5 复位

打开V0阀,关闭V5阀,将V8阀切换至制水状态。进入操作系统,选择“双反运行”,点击“启动”。缓慢关闭一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将一级反渗膜压力调节至150 psi,缓慢关闭二级反渗膜压力调节阀,发现完全关闭时二级反渗膜压力可上升至130 psi,水处理产水量恢复[3,4]。

4 小结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根基 篇3

参考文献的要素

综观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参考文献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国际知名刊物《nature》是以参考文献出现的序次进行编排的,但大多数国际学术刊物是按参考文献作者和年份的顺序排列,也有个别刊物把参考文献和注释结合在一起,如《Science》。但不管参考文献的样式如何变化,都包含了基本要素。参考文献的要素是指读者由此可进行准确回溯的必须部分,也是所有学术出版物的参考文献中必须出现的部分。我们尝试总结如下。

刊物论文:作者,年份,刊物名,卷号,论文起始页码。

论文集中的论文:作者,年份,论文集主编名,论文集名,出版社,出版地。

专著:作者,年份,专著名,出版社,出版地。

学位论文:作者,年份,论文题目,学位取得学术单位名。

专利:作者,年份,专利号,专利取得国。

网络论文:作者,网络地址,发表时间

参考文献使用的几个细节问题

必须指出,在国内大多数学术刊物的参考文献使用是相当不成熟的,参考文献总的来说数量偏少而且编排和引用都不够规范,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首先要强调,正文中出现的文献必须要出现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即便这些文献是国家或行业标准以及各类统计年鉴,甚至或者是非公开出版物。同样的是,列入参考文献的必须在正文中引用。对于正文中多作者(两人及以上)加年份的文献引用,国内的引用大多是失范的,正确的方式应是作者为两人时全列,三人及以上时用第一作者加等或et al., 也有国外刊物在引用时列出前3个作者的,这就要看刊物自身的传统和习惯了。

一般而言,出版者是不鼓励或容许作者在论文摘要的部分出现参考文献的。在我国的许多刊物中,甚至是禁止出现的。这是因为,摘要常常被文摘刊物或情报机构单调摘录成文,在此情况下,读者仅根据文献序号或作者+年份无法获得参考文献的信息。然而,当一篇论文主要就某一观点或公式进行讨论时,这时摘要中就不可避免要对该观点或公式做交代,因而,必然出现参考文献。在摘要出现参考文献的情况下,如仅用传统的文献序号或作者+年份来进行引用,读者肯定会不知所云,参考文献就失去自身应有的价值了。为使作者获得参考文献的准确信息,这时,参考文献应该包含上文提到的基本要素,而不宜用通常的引用方法了。

当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个以上时,国内刊物的习惯做法和国家标准倡导的做法是对第三作者以后的作者均用等替代。事实上,这并不恰当,特别在出版空间并不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这是因为,不少论文的作者是按姓氏拼音排序的,特别是数学类论文此类情况尤多,也有不少论文的主要作者特别是通讯作者往往置于作者排名的最后,毫无疑问,把3个以上的作者全用等代替,显然对这些作者既不公平、不尊重,也没有反映参考文献的真实面貌。在国外,不少刊物是把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全部列出的,即使有上百个作者也在所不惜。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刊物能够这样做。

对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讨论

现行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引起了许多人的诟病。的确,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够成熟的。我们在这里指出两个方面的明显问题。一是标准的名称中,“文后”是多余的。除了“文后参考文献”,难道还有“文前参考文献”、“文中参考文献”?这根本不言自喻。另外,此标准也不应该把光盘版的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推荐为国家标准,把光盘版应做的工作强加到其他出版者或编辑的身上,这严重减弱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加重了编辑的负担,对我国学术出版物的形象也是负面效应居多。

学术论文摘要格式 篇4

摘要 在以往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介绍新发现的近50种1870年以前记载有关中国科举的西方文献,指出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为欧洲知识界普遍知晓。

史料明确说明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曾受到科举制的启示和影响,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

科举制的“公平竞争、平等择优”原则是其被西方借鉴的根本原因。

科举考试西传欧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

5.计算型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篇5

国际标准iso214-1976指出:摘要是一份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解释或评论。中国国家标准规定: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是读者判断论文价值,判断论文是否值得阅读的依据。会议所征摘要是决定是否录用全文的依据。写好摘要是科技人员写作所必备的基本功。如果一篇内容价值较高的学术论文,其摘要写得平平淡淡,不能体现论文的特点和学术价值,将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失去被刊载的机会,需要本文的读者不会阅读全文,从而失去应有的学术影响;对中文期刊论文而言,难以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等。

摘要分为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结构性摘要等种类。学术期刊多采用报道性摘要,特别是试验研究和有定量数据的论文。对新内容较少,或数据少的论文用指示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摘要的内容一般由3部分组成: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或结论。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外文摘要字数不超过250个实词。摘要的详简程度和篇幅大小根据具体情况及要求而定,如期刊论文摘要、会议征稿摘要、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的差别很大。期刊论文摘要通常位于署名和单位地址之后。

1.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要求反映作者的主要成果,提供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信息。篇幅一般为200-300字。示例如下:

示例1:(题名:bisrcacuo高温超导纤维)

采用激光加热小基座法(lhpg)成功地制备出bisrcacuo超导纤维。它性能稳定,工艺可重复性高。纤维最大长度达60mm,直径范围35-500um,其中细径纤维有挠性。超导纤维的起始转变温度为118k,零电阻温度为87k,临近电流密度为2.5ka/cm2(77k,h=0,直流电流量)。纤维中超导相(2212相),显微结构有典型的取向性。纤维的超导电性与其生长条件及后处理过程密切相关。首次指出,a轴平行于纤维的轴向。

示例2:(篇名: 约瑟夫森结alx-al隧道势垒的实验研究)

通过x光电子能谱、阳极氧化电压谱和fiske台阶电压的测量,研究了约瑟夫森结中alox-al隧道势垒。发现结的隧道势垒最佳沉积al层厚度为7nm,al上形成了alox厚度只取决于氧化条件,与沉积al厚无关,势垒al氧化物可能含有一个像alooh态的oh基团。

1.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的目的是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适用于新内容较少,或数据少的论文。篇幅一般为50-100字。示例如下:

示例1:(题名 :冷轧槽楔外端与摩擦影响的定量分析)

建立了与avitzuer不同的连续速度场,经变上限积分与参量积分求的槽楔冷轧变形力上界解解,并侧重定量的讨论了外端与摩擦对变形力的影响。

示例2:(题名 :白薯线虫的防治)

对密西西比州种植的白薯由于根节线虫所引起的问题作了讨论,叙述了1967年由蔬菜收获分公司实验站所进行的商品熏剂和杀虫剂的试验。对行间撒播的施用方法作了比较。列出了包括商品杀线虫剂vorlex、dow wv w─85、dd和试验的固体杀线虫剂68 138及dasanit的试验结果。

示例3:(题名:湘江水体中硒的分布)

[目的] 为给综合防治污染提供一定依据,对湘江水体中硒的分布进行了探讨。

[方法] 在湘江上游兴安县至洞庭湖的河口采集了28个底泥样品, 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表明湘江底泥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些硒含量超过本底值数的十倍甚至百倍,大多数样品中硒含量较一般土壤和底泥为高。还分析了污染严重的霞湾港水样,结果表明此段江水中硒含量尚不高,在地面水最高容许浓度范围内。

1.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对论文中价值最高部分内容采用报道性摘要,其余部分以指示性摘要报道。篇幅一般为100-200字。

示例1:(题名:柴油机燃用棉籽油的试验研究)

介绍了不经任何改装的s195型柴油机燃用棉籽油与柴油混合油或纯棉籽油的试验研究情况。结果表明,燃用棉柴混合油或纯棉籽油时,发动机性能良好,无异常现象;适当调整供油提前角、加大循环供油量,可以达到原机功率,而且烟度有所下降。还分析了s195型柴油机在试验工况下的燃烧特性和放热规律。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要有摘要与论文分离单独出版的写作思想,对随文摘要,不要认为“全文在后边”,编写摘要可简单、随便。

应用“用(采用)...方法”、“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编写摘要。即,要用第三人称编写,不要用第一、二人称编写,不要用“本文”、“我们”、“作者”、“this paper“、”this articles"等作为主语。

不用图表、示意图、公式、结构式和非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缩略语、略语、代号、法定计量单位、简化字和标点符号。

避免与标题和引言在用词上明显重复,忌罗列正文中目次,小标题和段落标题,或结论部分的文字。

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和教材中已有的东西。

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否则不必引用。

不要作自我评价。如:本文以变量代换为工具,利用高等代数的知识,证明了齐线性微分方程组的降阶定理,给出了一种实际的解题方法。因此,这个结论的证明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解题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要对题名等进行注解。如论文“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加速农机化步伐”的摘要写成:农机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是现代农业的产物,在我国它的发展只能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用。因此分类指导即根据不同经济力、生产组织形式和现实物质技术条件,进行有效地指导、协调、组织带层次性的农机化生产。重点突破即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在“化”水平上有所突破。成功写作摘要的要点

摘要写作成功的诀窍是突出新贡献,并使之尖锐化。用精辟语句使新东西出现在摘要的突出位置。所谓新贡献包括: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观点、新规律、纠正前人错误、解决争议、补充和发展前人成果等。有的作者常常不在摘要中体现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经分析推论等才指明,这是错误的观点和写作方式。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篇6

1. 标题:

应尽可能简练,准确表述论文内容即可,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作者姓名、单位:

格式为“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作者单位不一致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注出序列列(1.第一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编;2.第二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编)。

3. 摘要:

根据论点、技术要点、实施过程和结论,概述200字以内大摘要,并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为主语,可用“文章”)。

4. 关键词:

选取3~8个,中间用分号相隔。

5. 内文标题:

标题最好不要超过4个层次,一般用阿拉伯数字分级(如1,1.1,1.2……,1.1.1,1.1.2……,2.1.1,2.1.2……),例如3.3.3表示文章第3章第3条中的第3个小标题。

6. 数字用法:

凡是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并以圆括号加注公元纪年;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以表示的概数,采用汉字。

7. 计量单位:

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例如1秒应写为1 s,2分钟应写为2 min,3小时应写为3 h,6天应写为6d,7年应写为7a,1公里应写为1km,1米应写为1m等。固定词汇在文中应统一表述。

8. 公式:

所用公式必须准确无误,除函数或固定词组和数字外,所有变量符号一律使用斜体。

9. 图表:

使用图表应在内文中明确表述图和表的位置(如图1所示,见表1等),图下应注明图号和图名,表上应注明表号和表名,图表像必须清晰美观。每篇论文不超过6个图和表。表格制作应符合统计学制表原则,一般采用卡线表、三线表。

1 0. 注释:

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使用序号①②③……按出现先后顺序标注。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标准格式如下:

(1)专著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沈玉良,浦再明.中小企业产业选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论文集格式:作者.题名[A].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2]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A].关鸿,魏凭.人生问题发端[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3)期刊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

示例:[3]李兴昌.科技文稿的编辑文字加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4).

(4)报纸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示例:[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学位论文格式: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出版年.

示例:[5]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6)专利格式: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年月日.

示例:[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

(7)国际或国家标准格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示例:[7]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8)参考网页格式:上传者.文章名[EB/OL].网址,上传年月日.

示例:[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 cd.edu.cn/pub/wml.txt,1998-10-04.

(9)科技报告格式: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示例:[9]Kyungmoon Nho.Automatic landing systemdesign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参考文献的不同类型用不同的大写字母标注,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他[Z];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OL。

12.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赞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13.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出生年一),性别,籍贯,学位或学历,现任职单位名称和职务,职称,研究方向或成果。

14.联系方式:

学术观念与文献释读 篇7

关键词:王国维;学术观念;真戏曲;宋杂剧;元杂剧;大曲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5-0005-005

在中国学术史上,卓有建树的大师们都有自己很重要的学术观念,他们在某些学术领域内形成的观念,是从对某一领域内最基本的文献释读开始的,他们的学术观念形成之后,一些重要观点和权威论断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一些相关文献的释读。如王国维先生在上个世纪初所作《宋元戏曲考》,便通过对宋元时期大量词曲和音乐文献的考论,最后形成了王氏关于宋元戏曲的学术观念,他的一些权威论断,影响了戏曲理论界几代人,时至今日,凡论及宋元戏曲者,莫不言必称王国维。因此,王国维先生一些重要的学术观念,如谓我国“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1)的“真戏曲观”,就一直影响着戏曲理论界对一些基本文献的释读。

一、关于北宋的《目连救母》杂剧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中,有一则关于宋杂剧(2)演出的重要资料:

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3)

对于这条记载,周贻白先生在《关于中国戏曲发展的几个实例》一文中作了如下解读:

中国戏曲的具体形成,据今所知,在北宋的东京(即今河南开封)始有勾栏表演《目连救母》杂剧。而且自七月初七后连续演至十五日止。[1]

赵景深先生也认为:

这是很重要的记载。我们所知北宋末年才有完整的戏剧,宋代的戏文我们所知道的,只不过《王焕》、《王魁》等几种,不料《目连救母》杂剧在北宋就有了。[2]

周贻白既然确认《目连救母》是杂剧,并且明确理解为这个剧目“自七月初七后连续演至十五日止”,可见是将《目连救母》杂剧视为连台本“大戏”的(4);赵景深也将《目连救母》与《王焕》、《王魁》等宋代戏文(即南戏)相提并论,其将该剧视为大型戏曲剧目,也是可以一望而知的。总之,周、赵二位先生都根据《东京梦华录》这一记载,确认在北宋时期便有了连演数日的杂剧,换句话说,他们是将《目连救母》杂剧视同后来的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一类成熟的“大戏”的。对此,胡忌先生也曾有基本类似的看法:“庄绰《鸡肋编》的戏剧赛演事实,宋杂剧的砖刻,以及《东京梦华录》的连演《目连救母》杂剧诸种资料,都给我们提示了宋杂剧并不是十分简单的戏剧形式。 [3]

换句话说,在胡忌先生眼里,像宋代《目连救母》这样的杂剧,应该是较为复杂的、成熟的戏剧表演形式,而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滑稽小戏。他虽然说得含糊一些,不如周贻白和赵景深解读得那么明确,但其基本看法还是可以体会得出的。

但是,近年来,也有学者不太同意这样的认识。如廖奔、刘彦君先生的《中国戏曲发展史》在论述到北宋的《目连救母》杂剧时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般认为是将目连救母的全过程连续演下来,需时七八天,那就成为一个完整而庞大的剧目的演出,类似于后来的连台本戏。但是根据一些迹象,这种可能性很小。[4]

廖、刘二位不认为北宋时期的《目连救母》杂剧具有连台本戏大戏性质,以为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但尚未完全否定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其后,也有人否认北宋杂剧为可以搬演《目连救母》大型宗教故事的性质,认为它还是带有滑稽性质的小戏:

孟元老所记载的北宋目连戏,应是较为短小、带有滑稽、谐谑味道的、类似于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滑稽戏性质的、在中元节期间,每天不断演绎印卖的《目连经》的内容,反复演出的小戏。[5]

为什么同样一条材料,会有不同的释读,以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其根本原因究竟何在?窃以为,宋杂剧作为一种舞台现场艺术,在没有录像资料保存其演出实况,而且又无剧本流传以见其体制结构的情况下,论家们便只好根据自己的戏曲发展史观来解读有关文献,并根据自己对有关文献的解读来做出判断。如果片面地接受王国维先生的“真戏曲观”,坚持认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那就自然会认为宋杂剧还不是“真正之戏曲”,只不过是“较为短小、带有滑稽、谐谑味道”的“小戏”,那么,我们也就难以承认孟元老所记《目连救母》杂剧具有连台本“大戏”的性质。

然而,孟元老所记,白纸黑字,又不容断然否定。不管《东京梦华录》“中元节”条中的原文为“便般目连经救母杂剧”还是“便般目连救母杂剧”,我们都不能否认该剧所演的主要故事情节为“目连救母”,此其一。其二,《东京梦华录》载之甚明:“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也就是说,“目连救母”故事的杂剧演出,从七月初八,便一直演到十五,而且越是往后,观众越是热情高涨,乃至达到前往观看的人比先前“增倍”的效果。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紧紧吸引观众紧追不舍的动因究竟是什么?是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还是杂剧的滑稽搞笑?从情理而论,无疑应是前者;如果是前者,那么,《目连救母》杂剧的大戏性质便不容否定。

二、对川杂剧性质的认识

宋人庄绰《鸡肋编》卷上有一条关于川杂剧演出的记载:

成都自上元至四月十八日,游赏几无虚辰。使宅后圃名西园,春时纵人行乐。初开园日,酒坊两户各求优人之善者,较艺于府。会以股子置于合子中撼之,视数多者得先,谓之“撼雷”。自旦至暮,唯杂戏一色,坐于演武场,环庭皆府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于其上如山。每诨一笑,须筵中哄堂,众庶皆噱者,始以青红小旗各插于塾上为记。至晚,较旗多者为胜,若上下不同笑者,不以为数也。[6]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胡忌先生著《宋金杂剧考》曾注意到这条材料。其所载者是宋代成都上元节由两户酒坊出资安排艺人较艺的场面。庄绰《鸡肋编》成书于南宋初年,其所记杂戏(即杂剧)艺人的商业性竞争演出,应是北宋后期的情形。对于这条材料,学界多从广场艺术、戏剧演出场地或观众参与戏剧评价等方面给予关注,但由此注意到宋代杂剧性质和艺术水准的不多。

胡忌先生曾经从宋代杂剧艺术性质的角度关注过这条材料,他说:

庄绰《鸡肋编》的戏剧赛演事实,宋杂剧的砖刻,以及《东京梦华录》的连演《目连救母》杂剧诸种资料,都给我们提示了宋杂剧并不是十分简单的戏剧形式。[3]

胡忌先生所提到的几条材料,的确都是关系到对宋杂剧性质作如何认识的重要材料。根据这些材料,胡忌认为“宋杂剧并不是十分简单的戏剧形式”,但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戏剧形式,因为资料缺乏,他没有具体论说。

近年来,也有学者以为庄绰《鸡肋编》所记之川杂剧应为滑稽戏。如刘晓明先生即认为:

虽云“杂戏”,而表演内容则为打诨,可见其为滑稽剧。[7]

如果认为庄绰所记之川杂剧为“滑稽剧”,那就是比较简单的戏剧表演形式了,这与胡忌认为它“并不是十分简单的戏剧形式”,其看法就截然不同。如果片面理解王国维“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自元杂剧始”的“真戏曲”观,则宋杂剧还只能是比较简单的“滑稽剧”,最多只能是“真戏剧”,还不是“真戏曲”,因此,对于庄绰的记载,自然是将其解释为“滑稽剧”较为妥当,何况原文中还记载,对于两个唱对台戏的戏班,其分别技艺高下的原则是以“众庶皆噱者”为胜。

然而,原文却又记载说:“自旦至暮,唯杂戏一色,坐于演武场,环庭皆府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于其上如山。”试想,如果没有足够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与人物悲欢离合的身世际遇紧紧地吸引着观众,仅凭一些滑稽搞笑段子,要想让“庶民男左女右,立于其上如山”的千万成都市民捧场一整天,恐怕是不太可能的。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在北宋后期,川杂剧已经是至少可以演出大半天时间的“大戏”了,不过,此时的杂剧演出,滑稽戏谑的成分依旧很重,而且是观众最主要的审美追求之一。

无独有偶,元·无名氏杂剧《蓝采和》第二折〔梁州〕一曲中,也写到唱对台戏的情形:

俺、俺、俺做场处见景生情,你、你、你上高处舍身拼命,咱、咱、咱但去处夺利争名。若逢,对棚,怎生来妆点的排场盛?倚仗着粉鼻凹五七并,依着这书会社恩官求些好本令。[8]

“若逢,对棚”,即遇到两个戏班唱对台戏。这种情况,往往是决定两个戏班谁能生存下来的关键。如果碰上这种两个戏班唱对台戏一较高下的情况,凭什么来“妆点的排场盛”,即靠什么来战胜对方,赢得观众呢?在作者看来,既要凭登台艺人的表演技巧,即“倚仗着粉鼻凹五七并”,但也要依靠书会才人所编写的好的剧本,即“依着这书会社恩官求些好本令”。宋元相去不远,何况《蓝采和》所搬演的又是前朝故事,故作者对于唱对台戏要依靠书会才人创作出好剧本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庄绰所记北宋时期成都地区“较艺于府”的川杂剧之“大戏”性质的认识。

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都地区自晚唐五代以来,是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也较为繁荣的地区,也是被推为宋代文学代表体式的词的发祥地,而花间词的诞生,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应该还有相关的文体形式与游乐技艺相互促进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如果联系叶德均先生从唐代李德裕《李文饶文集》卷十二中发现的对于成都地区“杂剧丈夫”的记载来看,则唐代的成都便有杂剧表演,尽管唐杂剧与宋杂剧或不可同日而语,但唐杂剧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吸收歌唱技艺,这是可以肯定的,那么,川杂剧演出的歌唱需要与西蜀花间词的繁荣,这二者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呢?虽然文献不足征,但足可引起我们对这之间的一些问题的思考。总之,经过晚唐五代西蜀偏安的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孕育发展,再加上有领全国之先的曲子词的滋养,成都地区的杂剧发展到北宋时期,其技艺水平与体制结构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这应该是完全可能的。

三、对“大曲”性质的解读

宋代大曲能否用来演出杂剧?王国维曾认为:“现存大曲,皆为叙事体,而非代言体。即有故事,要亦为歌舞戏之一种,未足以当戏曲之名也。”[9]341王氏又说:“宋人所用大曲、传踏,不过一曲,其为同一宫调甚明。”[9]342王氏还说:“惟大曲一定之动作,终不足以表戏剧自由之动作;唯极简易之剧,始能以大曲演之。”[9]227王氏还对曾布《水调歌头》大曲和董颖《薄媚》大曲之体式进行了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今以曾、董大曲与真戏曲相比较,舞大曲时之动作,皆有定制,未必与所演之人物所要之动作相适合。其词亦系旁观者之言,而非所演之人物之言,故其去真戏曲尚远也。”[9]443总之,在王国维先生看来,大曲是不能用来搬演可以称之为“真戏曲”的“大戏”的,最多只能用来搬演“极简易之剧”。尽管王国维后来在考察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宋“官本杂剧段数”,以及在论述《元杂剧之渊源》时,对于宋杂剧的看法已有了一些变化,但他对宋大曲的定性,其影响却极其深远,迄今仍被学界取信,于是也就影响到学界对相关文献的释读。

在关汉卿《金线池》一剧的楔子中,有〔端正好〕一曲云:

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那大曲内尽是寒儒。想知今晓古人家女,都待与秀才每为夫妇。 [10]

这首曲词中所言郑六与狐精相恋、崔韬与虎怪相恋的故事,均为曲折离奇的唐传奇故事。关曲的意思是说:这些贫寒士子的美人梦幻故事均在“大曲”中演唱过。在周密《武林旧事》“官本杂剧段数”中,演崔智韬与虎精故事的剧目,就还有《崔智韬艾虎儿》、《雌虎崔智韬》两本,很可能这两本杂剧中至少有一本是用大曲演唱的。那么,学界对关汉卿说到的“大曲”又是作何理解的呢?请看诸家注释:

吴国钦先生《关汉卿全集》注释为:

大曲:泛指当时流行的戏曲。[11]

王学奇等《关汉卿全集校注》注释为:

大曲:泛指元代流行的戏曲。[12]

张月中等《全元曲》注释为:

大曲:此指当时流行的戏曲。[13]

蓝立萱《汇校详注关汉卿集》注释为:

大曲,泛指当时流行的戏曲。[14]

以上诸家,为什么异口同声地将“大曲”注释为“当时流行的戏曲呢”?其原因在于:像郑六与狐精相恋、崔智韬与虎怪相恋这类寒儒的美人梦幻故事,必然有跌宕起伏的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如果按王国维的说法,大曲只能演“极简易之剧”,那么,寒儒们曲折复杂的美人梦幻故事就无法用“大曲”来搬演,而只能由元曲杂剧或南曲戏文之类的“真戏曲”来搬演了,因此,也就只能把这里的“大曲”解释为泛指戏曲,而不是实指大曲了。

窃以为将这条材料中的“大曲”解释为泛指戏曲,很可能隐蔽了一个重要的戏曲史事实,即宋大曲曾经被杂剧用于搬演过“并不简单”的传奇故事。这一点,还可以从周密《武林旧事》卷十所录“官本杂剧段数”中得到证实。比如,在周氏所载280本官本杂剧中,有105个剧目(5),其命名方式为“人物或事件名 + 大曲调名”,如《王子高六幺》、《裴少俊伊州》、《简帖薄媚》等。为什么要在剧目中标示出〔六幺〕、〔伊州〕、〔薄媚〕等大曲调名呢?窃以为在这部分“官本杂剧”中,正体现着杂剧与大曲的合流,而且大曲的歌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才要在剧目中予以特别标出。而在这些标出了大曲调名的宋代“官本杂剧”中,如《王子高六幺》、《莺莺六幺》、《崔护六幺》、《裴少俊伊州》、《柳毅大圣乐》、《裴航相遇乐》等作品,其搬演才子佳人之恋情,都应该具有相当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在元曲杂剧流行剧坛之后,用大曲搬演故事的宋杂剧不应一下子消失,也应该还在继续上演,这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汉卿说“那大曲内尽是寒儒”,窃以为正指的是在宋末元初还在上演的用大曲作为歌唱曲体的宋杂剧,有可能是实指而非泛指。

以上几条关系到如何认识宋杂剧性质的材料,对它们作怎样的解读,直接关系到对宋杂剧如何定性。如果我们先入为主,片面地接受王国维先生的“真戏曲观”,将宋杂剧一概定性为滑稽“小戏”,那么,对上述文献材料,便会朝着滑稽“小戏”的指向进行释读;如果我们不是先入为主,而是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材料,并且把这些材料联系起来思考问题,我们便会发现:在宋杂剧中,的确很有可能存在着以大曲为歌唱曲体的类似于元曲杂剧和南曲戏文的“大戏”,如果宋杂剧的“大戏”性质能够确立,那么,我们对于宋元戏曲发展史的传统认识,就必将大为改观。从这个意义上,这看起来似乎很寻常的几条材料,它们所蕴含的戏曲史意义,以及我们的不同解读,却又是很不寻常的,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总之,笔者以为,如深入考察以上几条关系到宋杂剧体制形态的重要材料,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做综合考察,宋杂剧的“大戏”性质基本上是可以确立的,这个事实的存在,自然会对王国维先生的“真戏曲观”形成一种挑战,但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总是在继承权威又不断挑战权威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前辈的学术观念,可以给我们的研究提供指引,提供帮助;但前辈也有前辈的局限,如果不突破这种局限,后辈学人也就难以有自己的建树,学术也就难以有发展和进步了。

注释:

(1)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按:依王国维本意,因未见宋人剧本,故论真正之戏曲须从元杂剧始,但学界或将其理解为宋有真戏剧而尚未有真戏曲。

(2)本文所言宋杂剧,指综合曲、白、科等多种元素进行代言式故事表演的综合性技艺,非泛称。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见《丛书集成新编》第96册影印[明]胡震亨《秘册汇函》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29页。按:“目连经救母杂剧”,别本或作“目连救母杂剧”,应以无“经”字为是,衍一“经”字,便成病句。

(4)按:曾永义提出的“大戏”、“小戏”概念(可参看《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内相关文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学界或有异议,但笔者以为,尽管其对“大戏”、“小戏”的具体论述或有可商,但其概念本身比起诸如“成熟戏剧”、“完形戏剧”等或许更恰当一些。

(5)按:王国维考证周密所载280本官本杂剧中使用大曲者为103本,实为105本。

参考文献:

[1]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1952:6.

[2]赵景深.目连救母的演变[C]//读曲小记.北京:中华书局,1960:79.

[3]胡忌.宋金杂剧考.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8:2.

[4]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23.

[5]陈翘.《东京梦华录》“中元节”条两种版本一字之差的思考——兼议北宋目连戏之形态特征[J].戏曲艺术,2007,(4).

[6][宋]庄绰.鸡肋编(卷上)[G]//丛书集成新编(8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722.

[7]刘晓明.杂剧起源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8]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第三册)[G].北京:中华书局,1961:974.

[9]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10][明]臧晋叔,编.元曲选(第三册)[G].北京:中华书局,1958:1252.

[11]吴国钦,校注.关汉卿全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72.

[12]王学奇,等.关汉卿全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291.

[13]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一册)[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43.

[14]蓝立萱,校注.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607.

学术会议邀请函格式 篇8

学术会议邀请函格式

(一)会议邀请函的含义

会议邀请函是专门用于邀请特定单位或人士参加会议,具有礼仪和告知双重作用的会议文书。

邀请函用于会议活动时,与会议通知的不同之处在于:邀请函主要用于横向性的会议活动,发送对象是不受本机关职权所制约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属于本组织的成员,一般不具有法定的与会权利或义务,是否参加会议由对象自行决定。举行学术研讨会、咨询论证会、技术鉴定会、贸易洽谈会、产品发布会产等,以发邀请函为宜。而会议通知则用于具有纵向关系(即主办方与参会者存在隶属关系或工作上的管理关系)性质的会议,或者与会者本身具有参会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会议,如人民代表大会、董事会议等。对于这些会议的对象来说,参加会议是一种责任,因此只能发会议通知,不能用邀请函。学术性团体举行年会或专题研讨会时,要区别成员与非成员。对于团体成员应当发会议通知,而邀请非团体成员参加则应当用邀请函。

(二)会议邀请函的基本内容

会议邀请函的基本内容与会议通知一致,包括会议的背景、目的和名称;主办单位和组织机构;会议内容和形式;参加对象;会议的时间和地点、联络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三)会议邀请函的结构与写法

1.标题。由会议名称和“邀请函(书)”组成,一般可不写主办机关名称和“关于举办”的字样,如:《亚太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邀请函》。“邀请函”三字是完整的文种名称,与公文中的“函”是两种不同的文种,因此不宜拆开写成“关于邀请出席××会议的函”

2.称呼。邀请函的发送对象有三类情况:

(1)发送到单位的邀请函,应当写单位名称。由于邀请函是一种礼仪性文书,称呼中要用单称的写法,不宜用泛称(统称),以示礼貌和尊重。

(2)邀请函直接发给个人的,应当写个人姓名,前冠“尊敬的”敬语词,后缀“先生”、“女士”、“同志”等。

(3)网上或报刊上公开发布的邀请函,由于对象不确定,可省略称呼,或以“敬启者”统称。

3.正文。正文应逐项载明具体内容。开头部分写明举办会议的背景和目的,用“特邀请您出席(列席)”照应称呼,再用过渡句转入下文;主体部分可采用序号加小标题的形式写明具体事项;最后写明联系联络信息和联络方式。结尾处也可写“此致”,再换行顶格写“敬礼”,亦可省略。

4.落款。因邀请函的标题一般不标注主办单位名称,因此落款处应当署主办单位名称并盖章。

5.成文时间。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一:

亲爱的XXX教授:

您好!我们定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大学举行XXXX学术会议,想邀请您届时参加。会议免费安排食宿,往返机票自理。如果您有要宣读的论文或要发言的论题,请尽早来函告知,以便会议安排。希望您届时光临。请尽快来函确认。祝一切顺利!

会议召集人:XXX秘书长

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二:

尊敬的××先生/女士:

过往的一年,用心搭建平台,您是关注和支持的财富主角。新年即将来临,倾情网商大家庭的快乐相聚。感谢您一年来对阿里巴巴的支持,特于20XX年1月10日14:00在青岛丽晶大酒店一楼丽晶殿举办20XX年度阿里巴巴客户答谢会,届时将有精彩的节目和丰厚的奖品等待着您,期待您的光临!

让同叙友谊,共话未来,迎接来年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快乐!

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三:

XX同学:

您好!我是20XX世界园艺博览会“XX(世园),让我们走在一起”两岸学生使者交流活动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周为老师推荐说贵校学生才华横溢,积极优秀,因此组委会衷心邀请您和贵校学生参与此次两岸学生使者交流活动,让贵校的学生们能够代表贵校及贵地区同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们进行交流,传播两岸情谊。

本活动是20XX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为传递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核心理念,将“绿色引领时尚”精神推广至青年学子,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进一步推广给学生们而组织开展的。

参与形式非常简单,同学们只要登录活动官网xxxx上传作品,即有机会成为两岸交流使者,世园会将提供交流的全额经费支持,让大学生能利用此平台去台湾、访西安,与全国及国际留学生们交流。活动不限制参与学生背景,并鼓励所有学生能通过网站参与活动。

网站针对学生,分为时尚好玩个性化的三个板块:花语祝福,花与生活,花于潮流,任选一种参与即可。参与方式活动快速简单,三分钟内便能完成。这是一个发挥创意,展示当代大学生才华的平台。参加活动不仅有机会获得两岸交流,其作品还有机会收录入科学松鼠会与头脑风暴主持人袁岳先生明年将出版的《身边的植物》一书,优秀T-shirt作品更将成为两岸交流使者的统一服装。

APA英文学术论文格式规范 篇9

论文应被打印出来,隔行打字。使用标准纸张(8.5*11英寸),四边的页边都留1英寸。使用容易被阅读的清晰字体。APA推荐12字号的Times New Roman字体。每页应有页眉,右对齐写页码,然后用全部大写的方式打下论文的标题。页眉是你论文的短版本,包括空格和标点符号在内,不能超过50个单词。

论文应包括四个主要部分:书名页,论文摘要,正文和引用

书名页应包含论文的标题,作者的名字,(学术)单位名称。书名页的页眉需左对齐写Running head: TITLE OF THE PAPER, 右对齐写页码。在页面的上半部分用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的方式打下标题。标题长度不超过12个单词,且其中不应该包含缩写或者无意义的词。标题可以有一到两行。书名页的所有文本,实际上是整篇论文中的文本,都需要隔行打。在标题下面是作者的名字,先名再姓,中间名用首字母代替,不要用职衔,如博士等。在作者名字下面,是(学术)单位名称,要能显示作者做出此学术研究的地点。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篇10

关键词:科技名词,数据库,科技文献,文献检索,检索统计

中图分类号:N04;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3-8578(2012)04-0007-05

收稿日期:2012-05-15

作者简介:甄伟(1959—),女,北京人,国家科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数据库和知识组织工具建设。通信方式:zhenw@mail.las.ac.cn。引 言 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学技术名词(以下简称公布名词)已在全国推广使用了多年,为了了解规范科技名词在学术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笔者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2.0光碟版以及第二版《地理学名词》中抽取部分公布名词,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以下简称NSTL)网络服务系统中进行了文献检索,并对结果进行了简要的统计分析,以期通过检索结果说明公布名词在科技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一 公布名词的学科等级结构

及编排方式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构,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目前已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电子学、农学、医学等近百种规范名词,这些规范名词的陆续公布出版,对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奠定了基础[1]。

1.公布名词的学科等级结构

在较早出版的印本公布名词中设有多级学科结构,如1991年出版的《化学名词》具有四级学科层级结构,以化学与光谱分析之间的关系为例:一级为化学,二级为分析化学,三级为仪器分析,四级为光谱分析。

近年出版的印本以及光碟版公布名词学科的层级结构有所调整,多数具有三级结构,其中的二级学科设置更为细致,如2006年修订出版的《地理学名词》分为总论、自然地理学、地貌学等30个二级学科领域,而在第一版中只有21个。

2.公布名词编排方式

在较早版本的公布名词中,中文名词按学科相关概念体系排列,并附与该词概念对应的英文名。对某些新词和概念易混淆的词给出简明性的注释,主要异名列在注释栏内,“又称”为不推荐用名,名词中[ ]部分的内容表示可以省略[2]。近年出版的印本《公布名词》,其编排方式大体与早年相同,不同的是,新版为每个汉文名都附有相应的定义或注释[3]。

在2010年出版的光碟版(2.0版)公布名词中,收录了截至2010年9月公布的80册规范科技名词,包含25万余条目[4]。在光碟版中,没有按照印刷版的各册学科领域组织词汇,所有的名词在一个数据库中管理。一个条目的内容包括:术语、英语等价术语、汉文相关术语、术语所属学科体系、子学科、注释等。检索方式分为“首词”“包含”“精确”三种,英文术语检索结果以字母顺序排序。对涉及多个学科的名词,将其在各学科中的规范名称全部列出,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光碟版检索结果显示界面见图1:

二 应用NSTL网络服务系统对

公布名词进行文献检索 1.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于2000年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5]。目前,NSTL已成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基地、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的集成枢纽和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发展的支持中心[6]。

NSTL收藏的中、外文科技文献包括科技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等,数据库中可供读者使用的文献包括全文、文摘数据等,截止到2012年2月数据量已近8600万条,详细情况如表1所列:

2.英译科技术语的检索统计

笔者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中的英译科技术语于2011年对NSTL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在各类检索文献中,以英文科技文献为主,也包括俄文、日文以及中文等非英文文献,数据库对于上述文献的描述包括英文篇名、作者、关键词以及文摘等信息,这为多角度检验公布名词与文献数据库的检索点契合与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使用的素材和抽词方法

英译术语抽词使用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2.0光碟版数据作为基本素材,光碟的数据库中涵盖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审定公布的最新版各学科规范名词25万余条目。

光碟版不提供学科浏览,只能在检索栏输入词汇进行检索。为了保证检索使用词汇抽取的均衡,本次测试抽词方法如下:分别用26个字母在光碟中进行词汇的首字母检索,在每个字母的检索结果中以等距抽样的方式抽取词汇,再用抽出的词汇在NSTL网络服务系统中检索,检索的范围为“所有文献类型数据库”,检索点为题名、关键词、文摘等入口字段。

(2)检索结果统计

1) 基本情况统计

共抽取英译术语713个进行文献检索,覆盖27个学科领域。其中检索量大于1万条的词汇有21个,占抽取词汇量的2.95%;检出文献的名词570个,占79.94%;检索结果为零的名词有122个,占17.11%。有些术语比较通用或跨学科较多,其检出文献数量很大,如:术语“Heat”检出文献132.4万条,“Radiation”检出文献59.7万条。如果不将文献检出量大于1万条的术语纳入统计范围,在本次统计中,平均每个术语检出文献量为1061.3条。从统计结果看,应用领域广泛的术语检出量大,没有检出文献的术语多为学科分支细、字符较长的词汇。

2) 各类文献检出量

在各种文献类型的检索结果中,西文期刊检出文献量最大,约占总文献检出量的45%;其次为专利文献,约占24%,见表2:

3) 各学科文献检出量

在各学科中,如果以平均检出文献量计算,化学类文献检出量最高,资源学最低,这与学科自身的发展历史不无关系。各学科名词平均检出文献量如图2所示。

图2 各学科名词平均检出文献量

3.汉语科技术语抽词检索统计

笔者使用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第二版《地理学名词》于2012年初对NSTL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进行了检索,检索的文献类型包括中文期刊、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会议文献和专利文献。

(1)二级和三级词汇对照检索

1) 检索用词的抽取方法

第二版《地理学名词》收录术语4089条,学科层级为三级结构,全书分为30个部分,各部分收录的三级学科名词数量不等。在二级学科中,除“地理学总论”和“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之外,其余28个学科范畴名称均为公布的规范术语,这28个规范术语作为本次检索使用的二级词汇。三级学科检索使用的名词则以等距抽样方法,在每个分支学科中抽取3个名词。

2) 检索结果统计

二级学科平均每个名词文献检出量为2467.2条;三级术语平均每个名词的文献检出量为3690.6条。

统计结果显示,三级学科名词的文献检出量要高于二级学科名词,这与NSTL数据库以揭示学术论文、专利和标准等原始文献为主有关,此类文献主要论述和记录某一专业的研究成果,所记载的知识和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7]。在二级学科名词中,“地球信息科学”一词的文献检出量最高,为27 456条,这与该学科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关;检索量较低的为“化学地理学”和“资源地理学”,检索文献量分别为6条和5条。

(2)规范名称和异名的对照检索

1) 检索用词的抽取方法

《地理学名词》中,除了汉语推荐使用的规范名称外,同时也收录了一部分术语的主要异名,以“又称”标记,如“任向河”又称“偶向河”,“残积物”又称“残积层”。“又称”一般为“不推荐用名”。本文抽取了38个带有异名的术语,将其规范名称与异名进行对照检索,用以调查推荐与非推荐名词的使用情况。

2) 检索结果统计

38个规范名称的检索结果共计84 378条,平均每个名词的文献检出量为2220.5条,与之对应的异名检索结果共计23 319条,平均每个名词的文献检出量为613.7条,由此可以看出,规范名词的使用程度远高于异名,这充分证明了公布名词遴选的科学性及权威性。

但在一些术语中,有异名检出文献量大于规范名词检出量的情况,这种情况表明,一些异名目前在科研生产活动中仍有广泛的

(3)缩略和全称规范名称对照检索

1) 检索用词的抽取方法

在《地理学名词》中,一部分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称是术语的简略形式以及全称形式,二者均为规范术语,如“铁质化[作用]”“复合[型]阶地”,其中方括号中的文字是可以省略的部分。本次测试,抽取了36个带有简称和全称的术语,将其简称和全称分别进行文献检索。

2) 检索结果统计

36个简称检索结果共计221 492条,平均每个名词文献检出量为6152.6条,与之对应的全称检索结果共计14 292条,平均每个名词文献检出量为397条。检索结果表明,简称的使用程度远高于全称,部分原因与简化后的名词比全称更为通用有关。

以“[土]变种”一词为例。全称“土变种”一词,只被地理学名词收录,其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定义为:依据耕作层或表层性状的某些差异划分的“土种的续分级别”;简称“变种”在公布名词中被土壤学、动物学、遗传学、植物学等学科收录,使用全称“土变种”一词的检索结果为零,而使用简称“变种”的检索结果为11 803条,其中336条与土壤学有关,约占总检索量的2.84%。

3) “海面”与“海平面”检索统计

在《地理学名词》中,收有“海[平]面”一词,“海面”为简称,“海平面”为全称。在36组检索词中,带有“海[平]面”文字的术语有6个,其中“海[平]面变化”“全球性海[平]面变化”“相对海[平]面变化”三组,全称的文献检索量均大于简称。见表4:

在Google [8]和百度 [9]中分别用两个词汇的搜索,“海面”一词得到的结果大大高于“海平面”,而在国内知名的以收录学术文献为主的知识信息资源网站[10-11]进行检索,“海平面”一词得到的结果则高于“海面”,详细情况见表5:

以上两项检索统计数字说明,比较口语化的“海面”一词,在大众化的搜索网站上的检索结果远远高于“海平面”;而“海平面”一词,则因其更接近书面语言,在学术文献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语言学基础,其使用频率要高于“海面”一词。

三 结 语 在英译科技术语的检索结果中,比较通用或跨学科的词汇文献检出数量很大,而涉及新兴和分支较细的学科领域文献检出量较少。英译科技术语在原版科技期刊以及国外专利数据库中有较高的文献检出量,表明公布名词的推广使用会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层面起重要作用,公布名词也会成为国内知识组织领域英汉互译规范术语的主要来源之一。

汉语科技术语在中文文献中的检索结果,从文献检索角度证明了公布名词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也说明公布名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规范名称与异名、全称与缩略语的对照检索出现了与预期相反的结果,表明了术语学研究的复杂性,需要在今后的术语遴选中加以重视。

参 考 文 献

[1][EB/OL].[2012-03-10]. http://www.cnctst.gov.cn/pages/homepage/aboutus.jsp.

[2]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3]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 [DB/C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5][EB/OL]. [2012-03-07].http://www.nstl.gov.cn/NSTL/nstl/facade/aboutus.jsp.

[6]曾建勋,邓胜利.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92):30—35.

[7][EB/OL]. [2012-04-18]. http://baike.baidu.com/view/463756.htm#2.

[8][EB/OL]. [2012-05-09].http://www.google.com.hk/.

[9][EB/OL]. [2012-05-09].http://www.baidu.com/.

[10][EB/OL]. [2012-05-09].http://scholar.cnki.net/result.aspx.

[11][EB/OL]. [2012-05-09].http://159.226.100.28/Visitnew.asp.

上一篇:三下乡活动策划书下一篇:辣椒疫病防治技术研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