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2024-10-18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通用15篇)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1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范文大全

【导语】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造福,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环境意识。今天的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十分必要。为了给孩子们灌输了节约资源,重复利用资源,不破坏环境的观念,从一点一滴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大队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并激励学生在家长的启发下想出了很多生活中环保的计策。如,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1/4盆足够用了。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衣服太少不洗,等多了以后集中起来洗,也是省水的办法。在浴室里不和好朋友大打水仗。停水期间,不要忘记关水龙头。这些都是节水的好办法。还有尽量少用空调;不用餐巾纸,改用手帕;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尽可能少的使用“一次性物品”;实行垃圾分类等等。而且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确实增强了,大部分也能落实到行动上,但是,还需要不断地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活动真正起到作用。

二、通过板报、橱窗等途径,宣传环保的重大意义,每月黑板报设置“清洁环保”专栏宣传。

三、校园、家乡变美活动

我校把校园的绿化带和清洁区,分块承包给各班的卫生监督员,以确保学校的每个角落,每块地方都有学生为其保洁。早晨、下午的课间十分钟,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戴着标志的卫生监督员在各班的清洁区执勤督促同学们不要随地扔垃圾。在开展校园保洁小卫士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校园、家乡变美活动”,各中队制作清洁环保记录本,命名为“清洁卫生接力棒”,利用每周五午读时间,由一名同学做主持在全中队评选出本周文明之星,首先在每个小组投票评选一名文明之星,然后再次投票评选出每周的`中队文明之星。文明之星在“清洁卫生接力棒”上记录自己表现及今后的奋斗目标。一个月当中,中队评选为文明之星次数最多的队员可以参加校级文明之星的评选。

四、组织环保卫士小队

我校的环保小卫士们带着铁钳、铲子、铁刷、清洁袋,利用课外时间走出校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捡白色垃圾、清除牛皮癣、树清洁环保意识”的大清扫活动。少先队员村文化广场捡拾白色垃圾、清除城市“牛皮癣”非法广告,用自己的双手净化环境,扮美家乡,增强环保意识的同时以自身的文明行为感染市民,号召成年人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生活环境,【篇二】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参加公益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帮助、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动进行实践,丰富广大青年的暑期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文化优势为社会服务,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为家乡、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上了大学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公益活动是最有意义的。我和几位同学组织了小型次公益募捐,并亲自将物资送往贫困地区学生。这次公益活动使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在精神层次,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我们去到那家学校的时候,小朋友都正在上课,我们从窗口外看到他们都很认真地在上课,没有一个人是在睡觉的。当时我就觉得有点惭愧,因为自己上课都有时在睡觉。我们的活动是在他们的食堂里举行的,我们要先去那里布置好场景等小朋友来。当我们刚布置完他们就很有秩序的一个跟一个的走进礼堂,而且很有礼貌的跟我们打招呼。活动刚开始他们就显得很热情,积极的参加我们设计的活动。他们对我们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有很多师兄师姐还抱着他们一齐参加活动。记得有一个环节是跳舞的,很多小朋友都举手要一齐跳,他们以前都没有跳过这次是第一次,虽然他们跳得不怎么样,但我们看到了都觉得很开心。

我们给每位孩子送去了书包、铅笔、作业本等文具,物品虽然不多,但却饱含了深情和祝福。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让我倍感欣慰,贫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她们乐观向上的童心,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又让我心酸,真希望她们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篇三】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法律文化节的开展,同学越来越被一种紧张的气氛所包围;同时,我们也被青年志愿者种种伟大的行为所感染,越来越觉得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又能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国民的素质却也是有待提高,所以我们组织了此次公益活动,用来陶冶自己,宣传环保。

一、活动意义

1.有利于同学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体验生活,丰富课余生活。

2.通过公益活动在维护公园卫生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向群众宣传了环保意识,起到了一定的呼吁保护环境的作用。

3.有利于增进同学们的友谊,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4.通过切身行动有利于展现我们90后大学生也能吃苦耐劳,也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5.有利于发扬我们福建工程学院的学子们乐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活动反思

1.活动中,出现组织不力,一部分同学顾着拍照,游玩,是班委的活动计划做得不到位,以后会加以改进。

2.对活动路线掌握不熟悉,导致延误些须时间,以后开展活动会做好安排工作。

3.在活动中发现公园的些须游客存在不文明的习惯,垃圾随地乱扔,这折射出我国的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4.我们在活动中,只注重捡垃圾,而却忽略了更应该大力宣传环保的意识,这才是改进公园卫生的根本措施,以后会加以改进。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2

关键词:学生,课外活动,分析,对策

课外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它与体育课相辅相成, 是体育课的延续, 是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为了提高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质量,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就必然要重视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现实状况。系统地了解影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 并提出改进措施, 为进一步开展好课外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原甘肃省卫生学校9个班级的5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540份, 回收有效问卷526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4%。

1.2.2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有关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资料并进行研究。

1.2.3 数理统计法

整理大量的调查数据, 针对各个项目进行有效分类统计处理。

1.2.4 访谈法

随机对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进行现场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加课外活动的动机调查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活动的动机是锻炼身体和丰富课余生活;也有41%左右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习压力和应付体育考试, 或是为了融洽同学关系和其他;只有8%左右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活动是为了提高运动技能。由此可见, 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体动机是多元且复杂的, 一部分学生的思想中仍存在偏差, 应加以正确引导和调控。

2.2 参加课外活动的态度调查 (见表2)

从表2调查得知, 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 占总人数的74.0%, 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课外活动是有利于自己身体健康的, 认为课外活动独特的娱乐性和健身性能够让人在参与运动健身的同时享受快乐、放松心情、展现自我、体验成功与失败;有12.4%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视体力、心情而定的;还有少部分学生则从来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甚至讨厌运动, 更有极少数学生干脆回教室复习功课去了, 根本就不愿意运动。要想改变少数学生不正确的态度, 必须要提高他们对课外活动的认识, 使其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强调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骨骼肌肉、各大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使学生从理论中深入、从实践中获知, 了解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从而端正他们的态度。

2.3 喜欢的课外活动方式调查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我校大部分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喜欢和同学 (朋友) 一起活动, 喜欢学校、班集体组织的各种比赛, 以上学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90%左右, 有明显的集中性。这说明我校学生希望多参加一些集体项目或集体游戏类的活动, 以此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加深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往, 凝聚班集体,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4 参加课外活动所选的项目类型调查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我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喜欢隔网对抗性项目, 有21.5%的学生喜欢游戏性项目, 这符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校学生以女生居多,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隔网对抗性的比赛或活动, 不喜欢一些对抗激烈和身体接触太多的项目, 害怕受伤。因此, 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项目倍受学生青睐, 而耐力性和力量性的项目则少有人问津。所以, 应根据我校学生特点, 合理安排教学重点, 平衡项目分配, 加强基本练习, 提高学生的速度, 增强学生的耐力、柔韧性、力量和灵敏性。

2.5 参加课外活动的有效时间调查 (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 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有效利用时间总体较短, 虽然我校在课外活动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 (90分钟) , 每周下午无课的班级均可参加课外活动, 但由于大部分班级的课外活动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导致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减少。另外, 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锻炼身体的意识, 身体素质、体能较差。升至中专后, 中职体育课程结构有所改变, 学生适应性差, 参加课外活动的欲望不强, 加之胆怯、怕累、怕脏、怕热、怕冷、学习任务过重、疲劳等都会导致课外活动时间缩短。

2.6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调查 (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 影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50%以上的学生因自身身体情况、体育运动太苦太累的原因影响了其参加课外活动, 而没有合适的运动项目、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外活动当中, 这样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28%左右, 认为其他因素影响了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0%以上。一方面, 因为我校学生年龄小, 且95%以上都是女生, 而女生在这一时期生理和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常常表现为不爱活动、烦躁等;另一方面, 家长害怕学生受伤而不让学生运动、学生自己不愿运动和学校不敢让学生大量运动等都会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因此, 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必须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制作学生素质考评卡, 学期结束后将素质考评卡反馈给家长, 让学生在寒暑假与家人共同锻炼,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要组织丰富、有效的课外活动, 就必须制订具体的方案。学校要争取做到管理与组织得当, 时刻监督检查, 确保学生的安全。课外活动的项目要与课堂教学相衔接,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项目, 避免活动内容的重复, 课外活动的安排要灵活, 以便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3.2 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

学校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 比如成立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小组等, 这样学生可以分阶段地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比赛,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集思广益。提倡自制器材、自编活动内容, 以丰富课外活动。

3.3 提高学生的体育思想意识

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教育, 开展体育知识问答或体育小常识板报活动, 进行版画宣传, 开办体育知识讲座,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体育周、体育月比赛活动, 转变观念, 更新思想, 积极宣传和引导, 树立“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兴趣,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拥有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4 发挥体育教师、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课外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必须要有教师的辅导, 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尤为重要。形成校长、主任统帅, 体育教师牵头, 班主任主抓, 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协助, 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层层落实、齐抓共管, 制作课外活动优秀组织奖流动红旗, 检查、评比、定期通报, 为下学期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1]。

3.5 课外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要合理

课外活动在内容和活动时间安排上要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为低年级学生多安排一些以提高兴趣为主的游戏性质的活动, 高年级学生的活动内容在技巧和难度上要高于低年级学生。活动时间的长短也要有所区别, 活动的时间和场地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 最好分年级、分场地、分时间段组织学生每天的课外活动, 这样能合理把握各年龄段学生的活动密度和运动负荷, 还能很好地解决因场地小、内容不一致所带来的问题[2]。

3.6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形成自身特点

课外活动是户外活动, 受到场地、器材、学生人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因此, 我校课外活动不能要求统一的模式, 一切应从我校实际出发, 开展符合我校特色的活动, 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1]。

综上所述, 做好学校课外活动工作不是学校、学生、社会或家长某一方能够独立完成的, 而是各方面因素协调和系统整合的结果, 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参与其中,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快乐, 在快乐中学到技术, 提高技能和增强体质[3]。

参考文献

[1]刘勇.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 (8) :49.

[2]徐海亚.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J].科学大众, 2007 (12) :89.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3

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的规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运动兴趣,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现以新北区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0名学生,按性别将研究对象分男生组和女生组,其中男生206人(51.5%),女生194(48.5%),对初三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调查结果

1.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认识

调查显示,初三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发展个性为主要目的,同时也与调剂生活相联系.有56.77%和32.81%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统计数据表明:初三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这正是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同时显示,男女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概念不了解的占了45.83%,很了解的占32.81%.这表明初三年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较低.

2.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从调查中看出,有30.20%和51.04%的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但不感兴趣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女生之所以不感兴趣是由于女生不喜欢有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更喜爱具有娱乐性特点的项目.如果体育锻炼的客观条件与她们主观愿望出现差距,她们希望的锻炼条件没有得到主观满足,那么她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可能转入消极状态,就会对参加体育锻炼没兴趣.

3.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

调查显示,男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为篮球、足球、羽毛球、滚铁环、排球、健美操和其他项目如跆拳道等,女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是羽毛球、排球、健美操、篮球、滚铁环和其他如瑜伽、游泳等.这就说明,男生喜欢对抗性强、活动量大、具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从项目上的选择来看,男、女生大部分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

4.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

调查显示,男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30~60min为35.13%,60~90min为28.30%,而女生分别为27.90%和9.30%.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下的为37.21%,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也占23.26%,远远高于男生.这与“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的规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5.影响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可供选择的6项影响因素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功课繁忙、缺少场地、器材和指导,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技术稍差和不感兴趣等.所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体育锻炼来减缓学习的压力,促进学习,是我们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结论与建议

1.初三年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调剂生活和发展个性平衡心理的目的非常明确,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但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低,我们应该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提高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2.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基本上以球类为主,女生则偏爱小球,从对学生访谈的情况看,学生对跆拳道、健美、游泳这些相对对场馆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这些项目场馆的建设.

3.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是以校内运动场为主.体育器材基本上由学校提供,因此,学校应增加相应的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材.

4.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窗等手段,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体育为主导,使学生在娱乐中了解并掌握几种锻炼项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习惯,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和认知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参加体育活动为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使之热爱体育运动.

5.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开展一些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以竞赛形式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如体育文化艺术节,校运动会,年级足球、篮球对抗赛和集体项目的比赛以及民族趣味项目的比赛等.另外,针对女生的特点,开展适合女生体育的竞赛项目,让更多的女生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4

石角学校初中部

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七月二十一日,我们八年级三班的学生,到敬老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短短的一天中中,学生们学会了许多东西,这些将是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

7月21日清晨,我们32名队员到学校集合,学校政教处组织召开了这次 “动员大会”,再次明确了我们这次去的目的,我们给予老人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的不努力,能够在思想上关心老人,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的人生信念。我们帮助了一些老人,打扫房子,帮他们洗洗东西,整理下屋子!那些老人都很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他们的笑容,再累都不觉得累了!希望他们感受到社会还是充满爱的!

下午,我们告别敬老院,踏上了回校的归途。这一天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我不敢说自己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对我自己而言,更是进一步认识了我自己,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学生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学生更新观念,吸取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和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曾长了才干,虽然是短短一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一生受用。

大学生参加军训活动总结范本 篇5

在这艰苦的军训环境中,我们的彼此有爱,渴望交流和沟通的感情有了更顺畅的表达渠道,我们独立的心灵会在这铁打的军营中倍加真诚。在这艰苦的条件下,我深刻地感受到同学们那渴望得到认可鼓励并希望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才华的冲动。军队生活的快乐与艰辛,让同学们更愿意向关心他们的人表露出自己埋藏在心底的声音。在结束一天紧张疲劳的训练后,每次的悉心关怀和主动地招呼都能换来同学们心灵的共鸣,这是我在平时所感受不到的真挚情感。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热情,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欢喜,我感受到了军训带给同学们的心灵上的巨大改变。每个人都变得坚强,每个人都成熟稳重,这些都是我渴望着我的学生们能够尽快学会的宝贵财富。

★ 参加青少年宫科技活动心得

★ 科技活动总结

★ 科技活动总结

★ 外语学院大学生英文自荐书

★ 科研总结

★ 大学生参加扫墓活动总结

★ 科研鉴定总结

★ 科研大会总结

★ 党员个人总结科研方面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6

新中心星起点xx希望

XX年11月15日xx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县体育场举行,xx中学代表队在校领导和文体处的全力配合支持下,县运动会于11月17落下了帷幕。我校田径队派出参赛队员10人(其中男、女运动各5人),共参加了27个小项目比赛的角逐,经过全队上下共同努力,顽强拼搏,取得了团体总分90分。其中男子、女子团体荣获全县第2名、第3名,创造了xx中学历史以来参加县田径运动会的最好成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让教练员无后顾之忧

一直以来,我校xx董事长对田径训练工作都特别重视与支持。为训练新购置了跳高垫子、跳高架等专业器材,为运动员购买了新田径训练鞋,为运动员提供了一等的休息场所――xx老鹰村搏击俱乐部,还为运动员准备好了生命营养水­高级葡萄糖。大力给予了一定的物力、人力、资金和时间上的保证,给教练员和学生运动员创造了良好的训练环境、休息环境与生活环境,使运动员身受鼓舞,让教练员无后顾之忧,在本届田径运动会上,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二、选材建队与制定训练计划是关键

在以文体处为中心的体育组组长的带领下,今年重点抓了队伍的组建工作与训练计划的制定。在选材上,我常常深入到初三初二年级和初一年级中去,找班主任了解各班上的体育尖子生,抓好了选材这个关键环节;我深知只有选好、选准了,大力加以培养训练,才不会出现人才的浪费,选材好了就等于成功。在抓好运动员日常的思想、技术、战术训练工作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课发掘有潜力的学生。通过训练,从中选拔出了初二(1)班xx、xx、初三(9)xx、xx等优秀运动队员,组建了一支较强的队伍代表我校参加了今年的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田径训练工作事项繁多、训练计划内容繁杂。所以,训练计划只有科学合理、针对性训练,才能出成绩和提高运动水平;科学合理是指对运动量的安排和制定的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天训练计划要适合每个运动员;针对性是对项目中的各个专项,对不同性格、特长的运动员要针对训练和制定计划。我始终坚持“分组分项目训练、早计划、早落实、早训练”的精神,对训练工作做了充分的估计与安排,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落实了详细的工作任务、职责,并一一规定完成期限,同时随时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协调解决,从而使各项训练工作有一个较系统与严密的组织体系。选材建队与制定训练计划双管齐下,使运动员成绩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三、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冲锋号

教练的临场指挥对运动员能否稳定地发挥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教练员的经验和技巧以及观察和决定的能力。在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教练要保持头脑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得运动员安心,亦给予他们有力的心理支持。

尤其是运动员在中长跑比赛中怎么样去跟队跑?跟在第几集团?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超运动队员等等,教练员要心中有数,给予运动员正当的口令和动令,做到让运动员及时调整心态,常常处于兴奋状态和自己的运动节奏内。同时,要善于根据对敌我双方的表现和战术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随机应变;在关键时刻能重点提示运动员如何运用技术、战术,让运动员在短短的时间内明白并完全掌握教练意图,让运动员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创造优秀的运动成绩,是教练临场指挥的一门艺术,更是指向胜利方向的冲锋号。

四、运动成绩是学生运动员顽强拼搏的完美体现

本届县运动会中,运动员共获得3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1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男子接力第四名;女子接力第四名;总奖项:16项,团体总分男子55分,团体总分女子35分。其中:九年级xx在初中男子组400m获第一名、三级跳远获第三名;xx在初中男子组跳高获第三名、跳远获第二名;xx在初中男子组三级跳远中获第五名;xx在初中男子组实心球获第一名,并以xx米的成绩打破县xx米纪录。xx在初中女子组100米、200米分获第六名、第五名;xx在初中女子组400m获第四名;xx在初中女子组跳高获第五名并打破县运动会纪录;八年级xx在初中男子组400m获第二名、800m第六名、1500m第一名;xx在初中女子组100m获第三名、200m第二名、400m第二名;男子在4x100m接力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女子4x100m接力第四名。

在整整二天的激烈比赛争夺过程中,我们的运动员始终发扬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实力并不占优势的形势下,敢拼敢打,其中初中组女子跳高打破县纪录,初中组男子实心球打破县纪录,并以xx米的最好成绩成为县实心球新县纪录。我校初二年级的运动员,在面对高手挑战的情况下,毫不退缩,沉着应战,在摔倒后的情况下,最终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运动成绩是学生运动员顽强拼搏的完美体现,我也很荣幸在XX年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被县教委评为优秀教练员。感谢校领导的信任,感谢体育部体育组的支持,感谢所有的运动员。

五、今后的希望与展望:

1、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有待增加;

2、通过本次全县中学生田径会比赛,进一步深刻认识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其他学校的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待我队借鉴和学习;

3、建立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档案,使教练员时时做到心中有数;

4、从这次比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队运动员的身体体能,远不能和强队运动员的体能相比;特别是我们的女子径赛和田赛项目的运动员,更要进一步加强体能训练与选材的科学性;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7

目前,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相关的调查发现, 当前很多高校高年级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了简单的认识, 这些数据资料为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2、研究方法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随机选取了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2009级大四上学期的600名男学生。针对这次体育活动研究目的和内容, 进行问卷调查, 设计《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3、结果与分析

在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2009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情况, 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非常重要的人数占46.6%, 女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程度小于男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比较重要40.2%的学生, 认为体育活动一般或不喜欢的仅占13.2。这反映高校高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态度较为积极, 在没有体育活动时也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强身健体。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其中38.9%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身体, 提高身体素质, 21.5%的学生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 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受应试教育的景响, 为了提升体质测试成绩的人数占17.7%,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高年级学生以自由活动为主,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身心的健康, 也有一少部分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所以说, 大学生在几年的外处体育活动中, 要注重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适当指导, 以强身健体, 丰富课余生活为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

根据调查研究, 学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有球类活动项目、健身为主的健身操、健身跑。其中女生喜欢健美操、小球类的人数较多, 动运强度小且有较强的节奏感。男生则喜欢足球、篮球类运动或分健身器械等运动强度大的力量类项目。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 一部分高校高年级学生忙着多考证, 或利用课余时间挣些生活费而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近年由于各大学连续扩大招生范围, 导致学生的平均占地量不断减小, 还有些高校运动场所有限, 运动器材控制严格, 使得学生无法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通过问卷调查, 希望学校加强羽毛球场地设施的人占35.7%, 羽毛球老少皆宜, 但是受天气影响较大, 阴天、下雨、刮风、严寒酷暑都不能打, 有一定的制约性。此外, 羽毛球运动占地面积大, 同时进行运动时一块场地只能容纳下4人, 所以即使有羽毛球场地, 很多学校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男女生都喜欢的健美操, 场地问题可以解决, 但是课余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教师组织, 喜欢的同学只能到校外练习或校内在宿舍内小规模进行锻炼。

经过这次的问卷的调研, 掌握了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的男生和女生除了喜欢球类运动还喜欢健美操, 部分学生还到校外参加健身活动。部分学生除了喜欢学校参加的各项体育活动, 还经常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

4、结论

(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但存在着性别差异, 男生态度更积极些。

(2) 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高校还存在着不足, 由于沈阳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部分高校出现了场地不足、场地设备缺乏, 运动设备老化等现象。甚至有些学校的田径场凹凸不平, 小石子随处可见, 运动器材种类少, 数量不足。这些客观原因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要本着自己喜欢为原则,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活动时间, 打破上课等的时间限制, 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3)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一些体育专业知识掌握匮乏, 在体育活动中不能用所学知识。而且部分大学生选择与同学在一起参与。

5、建议

(1) 在体育课教学中, 高校教量还应注重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体, 多方式进行体育宣传, 如校报、广播、校园网、宣传窗, 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 使他们养着体育锻炼习惯, 从而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2) 建立课外体育运动咨询小组, 并设专职教师管理, 定期组织校外活动, 利用媒体手段为学生传授运动方法、及意外发生的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办法。

(3) 体育准备活动要注重趣味性, 把一些趣味较强的准备活动运动到体育课堂, 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进行调查, 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工作开展,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大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8

校外音乐实践活动聆听演唱音乐编创最新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可是,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音乐实践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虽都有实施,但毕竟学校音乐教育时间、空间有限,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校外各种新媒体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培养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尽最大努力指导学生进行校外音乐实践活动。

一、“聆听”——以“我”之心

“聆听”是音乐实践活动最基础的一环,胎儿在母体内就能聆听、感受音乐。中学生的聆听虽带有更多理性色彩,但在理性的理解中又必须带有感性的共情与共鸣。就拿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来说,一首音乐剧选曲《回忆》如泣如诉,展现了主人公“魅力猫”孤寂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一定要抓住“猫”的内心就是人的内、就是“我”的内心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他们与主人公产生共情与共鸣,从而结合作品风格、技法等要素挖掘作品深层次的美与内涵,让学生知道不管校外遇到什么音乐作品,只要以“我”之心去聆听、去感悟、去分析,就能听懂并甄别出作品的好坏与雅俗。

二、“演唱”——须建立自信

“演唱”是音乐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害怕又想唱”是变声期学生对歌唱任务怀有的普遍心态。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怀,课堂教学任务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找出真正适合他们学习的歌曲或片段才是关键。对于变声期青少年来说,多听、少唱且一定要带着感情去轻声歌唱才是最有效、最符合生理状况的学习途径。多则七八分钟,少则四五分钟,教师每堂课应安排一定时间指导学生练习歌唱的呼吸、发声技巧,通过讲道理、提要求,使他们逐渐养成每天适当练习歌唱基本功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能胜任许多歌曲的演唱,歌唱自信心由此建立,心态也随之阳光起来,不时跃跃欲试参加一些校内外歌唱比赛。

三、“探究”——激发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探究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拿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来说,其教学最大目标是让学生喜爱并且主动探究音乐剧相关文化。作为教师,第一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丰富多彩、精心剪辑的课件比播放全剧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剧的新鲜感、好奇心和喜爱之情,一旦浓厚的兴趣产生,课后他们就会主动查资料、看视频,听、唱音乐剧选曲,主动去学习、探究音乐剧相关文化。对教师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吃透教材、抓住契机,以一个相对吸引学生的点切入教学内容,带动整个教学层面有序、活泼推进,教师的语言应提纲挈领,力求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在校外音乐实践活动中理解好每一部作品。

四、综合性艺术表演——校外是大舞台

广场大家唱、社区汇演……这些都是校外音乐实践活动广阔的舞台。从选歌到表演细节,教师都能提出指导性意见:表演作品不宜过大、过难,具有青春气息、优美积极、学生完全能胜任的歌曲才是中学生表演的首选。学生可以先在班上找找“上台”的感觉,在同学们的掌声与喝彩声中,表演的学生容易找到自信、收获经验,也容易产生学习的动力;全体学生通过互当观众、良性互动,营造出积极学习、乐于表现的良好氛围。教师还可组织“拉拉队”,亲自带孩子们去观看学生演出,通过观摩和感受,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校外音乐表演实践活动中去。

五、“音乐编创”——植根民间

“音乐编创”是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高级形式,其相对其他音乐实践形式具有更大难度和深度。简单的作曲来源于生活的口语化,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时间,具体教学中可先用念白的形式编创简单的乐句或歌谣,比如“今天我很高兴啊”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反复投入感情、带着音乐节奏去念,一遍两遍三遍,把自己的高兴劲念出来,念到顺情、顺心、顺口,最后由念变成唱,一个简单的乐句即编创成功了。音乐编创一定要走出校园,在我们大凉山,校外有丰富的音乐资源,如彝族、藏族民间歌手表演的许多歌,优美且蕴含着很多音乐创作技法,教师可带学生去民间聆听民歌手的演唱并进行录音、分析,学习、借鉴其编创技法。什么是“鱼咬尾”“换头合尾”“变奏”……从聆听作品到分析、讲解理论知识;由实践性的欣赏回归到创作技法研究,这样才能保住学生学习音乐编创的兴趣并真正提高他们的编创技巧。

总之,中学音乐教学既要利用好校内规范的教学资源,更要充分利用校外丰富、多层次的教育资源;教师即要指导学生校内音乐实践活动,更要指导学生校外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音乐的灵魂与内涵。在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参与者,更是引导者;在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一定事必躬亲,但必须给学生指明方向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其自学音乐的能力。音乐作为青少年抒发感情表达自我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在很多方面都极大地影响着新一代的成长,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对中学生的校外音乐实践活动作好指导!

参考文献: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9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锻炼,增长才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健康成长,学校团委决定,今年暑假2010级青年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两个多月的暑假当中,我校在校临床医学系专业学生共847名。实际参加临床医学实践活动有705名。大家怀有极高地热情,纷纷参加了当地临床医学系医疗机构进行见习。有部分学生在市级医疗机构进行实践和学习,诸如有长沙市中心医院、邵阳市中心医院、湘钢医院、洪江市托口中心卫生院、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永湘市第三人民医院、武冈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还有部分学生在县乡镇卫生室进行了学习,例如新邵县人民医院、邵阳县中心医院、康圣牙科、衡阳县中医医院、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双峰县中医院、湖南省桃源县中医院、邵阳市大祥区城南梅子村卫生室、洪山乡卫生院、武冈市龙田乡卫生室等。

在学习期间,大家在不同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地认识,根据市区医疗机构学习的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市级医院的临床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急诊科、中医科等等;医技科室包括药房、化验室、X光室、电动吸引器、心电图室、给氧装置、心电监护医等等;各方面都很齐全。医疗设备都属于十分先进的,除了一般医院基本医疗仪器之外,还有麻醉机、气管插管、自动生化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生基本上是本科学历以上,护士专业知识较强,检验、影像方面的人才资源也比较丰富,能给予病患很好的治疗环境。

而在县级医院中,大部分县医院具备了基本的医疗仪器,如手术床、CT机、心电图机、B超室等等。医院医生本科以上学历占88%,大专学历占12%;护士大专学历较多,都具有十分的专业性;从人才引进角度来看,县级医院需要增加更多的医务人才,如医学研究生等学历的人才,医疗设备设备还是比较欠缺、医护人员医疗态度也仍需加强。

在乡镇医疗机构统计结果显示:村卫生室的医务工作人员90%也从事其他工作,仅有10%只从事医务工作;从村卫生室治疗病情恢复状况调查来看,有60%认为治疗效果较好,32%认为治疗效果一般,还有8%认为较为差;根据收费情况合理是否来看,有83%认为合理,存在17%认为不合理;根据村医卫生室医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是否遇到困难调查情况,有66%村医卫生室出现医疗设备不齐,17%村医卫生室医学工作人员医学技术较低,10%村医卫生室人才缺乏,还有3%村医卫生室药物缺乏;对关于村卫生室的医务工作人员是否想进修一些医学知识和技能调查中,有21%医务工作人员迫切希望,67%医务工作人员比较希望,10%医务工作人员存在是否进修都可以,还有2%医务工作人员不想进修。在调查村民对村卫生室意见和希望中,大部分村民持有要增加医疗设备,引进医务人才、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疗态度等;

根据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调查表中,从基本情况分析发现:看病贵、医药贵阻碍了群众看病很大原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信心不足,仍存有疑虑;部分医务人员存有医护行为不规范;药品需求供应紧张;医患关系处理不当;医务科室分类不清晰;政府对医疗卫生所投资较少;尤其对乡镇卫生室的投入;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在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大家都指出了恳请减少看病成本、降低医疗药物费用、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优越性,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机构投资;提高医护人员医护水平;改善医护人员医疗态度;加强药物供应;

在对学生实践单位签定意见中几乎对学生能在本医院见习持有赞扬态度,大部分学生学习期间态度认真,敢吃苦、肯努力、肯动手;能做到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操作;能体谅患者病痛,关心病人病情;在医学学习中也掌握了基本的疾病诊断方法。而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大家都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着这与众不同的生活。

在当今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的情况之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迈向社会的阶梯。实践虽然很短,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都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而每个同学也十分珍惜这一次次的实践机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

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此次实践让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当今医疗水平相对于八、九十年代,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调查期间,很多同学都指明了一点,例如,村民如果生病了,首先去村里的卫生室检查,如果治不好,再转至镇医院,镇医院治不好再转到县医院,如果县医院也无法诊治的,就送去市医院,从而一拖再拖,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由此可以反映出农村医疗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不因为医疗水平问题而造成严重后果,加强农村医疗设备、医疗人员以及提高医生的素质才是真正意义上解决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以上是此次实践活动的大概情况,每个同学都在很认真的对待这次实践,大部分同学都上交了活动实践报告,将他们的实践心得感受都描述的很清楚,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次实践的重视。此次实践活动相对而言十分成功,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为我们的现在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都有所帮助。相信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画下了重要的一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学系

参加公益活动总结 篇10

一、活动主题

推动低碳生活,走向绿色文明。

二、活动背景

如果不再拥有叮咚的山泉,如果不再拥有绿色的波涛,如果不再拥有鸟儿的歌声,如果不再有花儿的芬芳,我们在这世界上会是多么孤独。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在住房、汽车等高碳排放领域的消费过程中,一些城市居民存有“你追我赶”式的攀比心理,绿色离我们已越来越遥远,新鲜纯净的空气已经渐渐成为我们人类的一种奢望,蓝色的天空变的是那么可想而不可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而力量的滥用却使我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节能减排是在必行!

作为这个时代的主人,地球母亲的最亲切的孩子,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用我们的行动,向地球母亲表达我们的挚爱。行动是的证明!我们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节能减排,为了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全人类的明天,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当行动起来!积极拥护和支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倡导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善待地球的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同保护我们可爱的母亲!保护环境需要全体公民一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日常的小事中就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大道理。而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纽带,在推动低碳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环保宣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增进广大市民对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的了解,提高大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程度,让大家在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从而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在生活中倡导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善待地球的低碳生活方式,让我们周边空气更加清洁,溪流更加清澈,山峰更加青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11

先介绍一下MINI-E,它是在MINI Cooper的基础上设计改造的两座小型乘用车,后座被电池占用,今后正式产品将恢复4座,装用35kWh的锂电池(实际只使用28kW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大于160公里,最高车速152km/h,电机功率150kW,电机扭矩220Nm,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为8.5秒。

第一个体会:说一说160公里的续驶里程。参加测试的用户都是已经购买有燃油车的中青年上班族,MINI—E主要用于啥班、购物等活动。统计下来他们平均日行驶里程为46公里,85%在80公里以内。显而易见,100%户认为MINI-E目前只适用于城市内使用。对于城市内使用,160公里的续驶里程是足够70就我自己两个多月的使用经历,也仅有一次将160公里用的快完了,那是我女儿开MINI-E在城里办事,断断续续跑了快一整天,其他的时候基本都在50公里以内。上面的事实给我们两点启示:1.续驶里程为160公里的电动汽车基本可以满足在城市内使用的私家车要求;2.如果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从经济性考虑,续驶里程可以低于16a公里。

第二个体会:说一说动力性能。凡是开过MINI-E的人都会异口同声说:“开MINI-E真爽!”爽,主要是突出的加速性MINI-E的设计师充分发挥了电动机低速大扭矩的特点,赋予MINI-E常好的加速性,8.5秒的加速时间是一般的燃油车所不具备的。以往人们会担心,电动汽车动力性差,会成为堵车的新因子。MINI-E可以彻底消除了这个担忧。MINI-E给了我们关于动力系统设计的启示:1.电动动汽车必须而且能够具备卓越的加速性(扭矩特性);2.电动汽车的最高设计车塞不需太高(适中的最大功率)。

第三个体会:说一说时尚感。在对4028位申请者的调查中,在问及申请原因时,有3个80%给我印象很深:80%“对新技术感兴趣”,80%“喜欢MINICooper”,80盼认为“时尚、新潮”。申请者主要是中青年用户,平均年龄32岁,平均家庭月收入2万5千元。据说北京的15位测试用户都为能够驾驶一辆MINI-E感到骄傲,他们自发地形成联络网,交流经验与体会,充满了激情,快成为新的MINI-E一族了。这又给我们另一个启示:不能简单将电动汽车视为代步工具而已,在许多用户心里,它承载着环保、高科技、时尚的要素。文化要素在中国人选车过程起很大作用,以往更多人考虑的是“体面”的问题,现在年轻人的观念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在设计电动汽车时要能深刻地领会这些人文要素。

第四个体会:说一说充电。宝马公司的这次活动得到国家电网的支持配合,为每位用户在停车位上建立了充电桩。通常用户会在夜间7时以后充电,深圳市有30%的用户在晚上11时以后充电,以享受夜间不到0.3元,度的优惠电价。我自己的习惯是,每天回到车库就把充电接头插上,让汽车自己去充电,第二天出发时拔掉,电池一定是充足的了,非常省事。MINI-E的实践给了我明确的启示:私人电动汽车充电的最好方式就是夜间停车位的慢速充电,对于这些用户,充电站的快速充电只是一种辅助方式,供少数情况需要。

宝马公司通过MINI-E的全球实车测试,收集了大量宝贵信息,有助于设计出一流的电动汽车,不久将有全新设计的新车问世。也希望宝马公司的经验对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有所启发。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12

成人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教育学生不仅要看学习成绩、身体素质,还要看学生的社会技能、心理素质、人格发展等等。比如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团队意识、领袖才能、竞争意识、意志力、尊重对手和接受失败的能力等等。这些精神气质,都是一个社会成功之必需。竞技体育则是培养这些素质的重要手段。

1 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促使大学生成人的最根本的基础。在大学里,每天坚持运动的大学生不到8%,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周几乎不运动或只运动1~2次,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越是学历高的人,身体素质普遍就越差。联想到身边的学生,每学期体育达标测试中,仅一个800 m就怨声满天,跑完800 m以后每个人都累得直接坐在地上,气喘吁吁的,接连几天一直咳嗽、流鼻涕、腿疼,得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在大一的时候有早操,还能稍微锻炼一下身体,可是上了 大二之后 , 除了上必 修、选修体 育课和进 行达标测 试(800 m、1000 m、跳远)以外,很少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一场流行性感冒就会很容易受传染,究其原因,就是缺少锻炼的缘故。希望大学生珍惜人生的春天,坚持参加竞技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基本活动能力水平,促使身体健康强壮。

2 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

大学生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大,容易导致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积极参加竞技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心情,振奋精神,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绪,使学生乐观和自信,敢于竞争,勇于展现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体验成功的快感。参加竞技体育活动,能使学生放开性情,结识新同学,扩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激烈的比赛中,在顽强的拼搏对抗中,勇于面对成功与失败、表扬与批评。在与他人交流和冲突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尽早从紧张的学习压力及痛苦中解脱或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同时,在竞技体育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对社会现象是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因此,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阳光的心态。

3 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到处充满竞争,而竞争的意识又与竞技体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竞技体育项目分为同场对抗性项目和隔网对抗性项目,其特点是:具有激烈对抗性,情绪紧张,容易疲劳。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不论尊卑、资历深浅,不讲门第,不徇私枉法,最讲公平、公正,最务实,这就要求每一个参赛者或团体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去争,尤其是同场对抗性项目,如拳击、篮球、足球等项目,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力量,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因此,竞技体育在坚持“人人平等、优胜劣汰”的原则下,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

4 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情况下人们都需要合作,需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各个活动都要求参赛者严格遵守规则,学生只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争第一,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被判罚。在集体比赛中,比如足球、篮球、排球,每个人在场上分工明确,队员们心理很清楚,也许他们并不是最快或最强壮的选手,但他们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懂得彼此欣赏,互相配合,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形成不可分割的凝聚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但能够学会与他人配合,还能训练自己的领导能力,特别是在突发状况下的应变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实施计划、策略等过程能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这些锻炼的成果在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上会显示出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5 竞技体育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和谐。

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被招聘单位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偏弱。竞 技体育活动是锻 炼人际交往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其特点是参与人数最多,不仅包括参赛者、组 织者、啦啦队、后勤保障人员,最主要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活动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交往比较直接、随意,不会导致学生在交往中的尴尬和紧张心理。参加竞技体育活动对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重大作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 很多交往的机 会,参赛者可以增 强自己的自信,认识更多的强者,组织者在举办活动中,能认识到自己不足,啦啦队可以提升自己 技能,后勤保障人员 可以提升自己 的服务意识,观众即加油助威者,可以体会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通过内心世界的彼此沟通,使学生不会感到孤独,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有助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因此,参加竞技体育活动能增 强大学生 的人际交 往,提升组织 能力、沟通能 力、思辨能 力等,愉悦身心。

人类社会不管如何发展,都需要领袖才能。其特点是:你的专业技能未必最强,但一定要有感召力,让大家都信服你,心甘情愿的为你做事。大学生是当代的领袖,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所以培养领袖才能, 就是大学的首要使 命之一。大学培养不 出有组织才能、有创意、有感召力的领袖,就是大学的失职。而这种领袖,是课堂上培养不出来的。说起培养领袖,竞技体育活动场所更合适。在活动场所中,不仅更接近战场,而且队员之间时刻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你要出风头才能成为领袖,但你要只顾出风头,就会遭别人嫉恨,失去队员们的信任。真正的领袖,要有领导能力,让队员们心悦诚服地听你指挥,在关键时刻不负众望。同时,还要队员团结一心,相信自己是真正为大家考虑,而不是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在大学里,一位名教授,可以是自己学科中的泰斗,人们尊重、仰慕他,但其影响一般仅局限在学科中,却成不了所有人的领袖。因此,经常参加竞技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中坚阶层的领导者。

摘要:大学生缺乏锻炼,经常参加竞技体育活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较强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与社交能力,从而具有一定领袖才能。

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13

当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宣布在3月12日开展植树活动时,同学们都反应热烈,积极响应,并有很多同学不断询问这次植树活动的相关信息及具体的安排,希望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表达出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但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呵护环境,奉献绿色”,希望通过这次植树活动,使大家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关注环境问题,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为美化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由材料六班的主要班干负责。活动开展的很成功。3月12日中午十二点全体同学在学校大门口集合,集体乘车出发,于十二点四十到达预定地点。到达目的地之后,同学们都表现很积极,而且很偶秩序,按照先前的分组,很快就开始了植树,有的挖坑,有的植树苗,大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但对待小树苗却时小心翼翼。

在整个植树过程中,大家充分享受着植树活动带来的乐趣。虽然在培土,浇水过程中有很多同学被泥土弄花了脸,但大家都毫不在意,依然干劲十足,同心协力,半小时不到,一棵棵树苗就直立起来了!最后,看着春风吹拂着树叶,阳光洒下点点光斑,面对大家自己种下的小树,大家都感到无比开心和成就感,虽然植树有点累,但在大家的脸上看到的都是喜悦。

这次植树由于大家高昂的激-情,和一致的团结协作,很快就将所带的树苗植完了,随后在主持人的带动下,开展了《杯水一战》,《你心中的他(她)》等娱乐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的娱乐性很高,让大家都乐翻了天。四点钟集体乘车返校。

对于这次植树活动,同学们都觉得意义非常。不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而且加强了班级间的交流,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植树及对环境问题和植树知识的宣传,使得大家更加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切实投身“呵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为我们的美好家园“奉献绿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月12日植树节当天,土木学院实践部组织了植树实践活动。早七点队伍集合完毕,整队出发,于7:40到达目的地展开热火朝天的植树实践活动。

参加队伍植树活动的同学统一穿校服,戴校徽。在去目的地的路上秩序井然,体现出了土木学院的严谨认真的优良作风。植树活动中,同学们在组织方人员们讲授完植树的一些技巧方法后,便积极认真的干起来,有的抬树苗,有的挖树坑,有的填土由于工具不足,同学们到附近的村里借,体现出良好的组织应变能力。

由于分工明确,同学们很快将20多棵树植好,但同学们热情依然未减,积极帮助一些参加活动的小学生们植树。

参加义工活动总结 篇14

一、活动过程

(1)9:40全体志愿者按原定要求快速集合、点名,积极配合工作。

(2)9:45志愿者到达活动地点三号楼门口,组长___交代了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实践部的人员监督,清点人数后展开活动。

(3)按计划分成五小组,由各带领人负责监督。其中9号楼由___带领__、___负责一到三的楼层;___带领___、__负责四到六的楼层;___带领___、__、负责七到九的楼层;3号楼由__带领__、___、__负责的一到四的楼层;___带领___、___、___负责五到七的楼层。

(4)10:00活动结束,完成任务的志愿者到组长___报到,志愿者们的激情仍然十分高。

二、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良好收获,弘扬了志愿者精神,让志愿者们体会此次活动的目的,明确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义务与责任。

三、存在问题和教训

活动时间较短,下次活动内容举办的丰富些。

四、经验分享

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总结 篇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进步的永恒动力。那么, 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为大学生创建优良的环境是关键。

提高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 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素质, 也关系到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与实现。提高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是件任重而道远的的任务, 并且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

为此, 调查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方法与调查范围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置选项涵盖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程度、参与程度、重视程度、校方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举办程度, 及其效果等多方面问题, 比较系统有效地收集到有关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状况, 为进一步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本次调研地点范围选取较广, 涉及专业较广, 地区范围包括有浙江、黑龙江、辽宁、江苏、湖北等省份。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1份, 回收有效问卷78份, 有效回收率为96.3%,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

(二)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 性别。

此次调查中, 男性50人, 占本总量的61.7%, 女性31人, 占本总量的38.3%。

2. 专业分布。

此次调研设计专业较广, 其中包括数学、信息科学、铁道供电、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控、听力与语言科学、生物技术、机电、化工、人力资源、制药工程、药品检测、影视动画等40个专业。

三、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状况

(一)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了解程度

调查发现, 真正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占27%, 选择不了解的同学占31%, 而不清楚的则占大多数有42%。可见, 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的并不多, 甚至是不清楚。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 也在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宣传及活动开展等情况有待加强。

(二) 大学生主动报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

由于历年来科技创新类的活动宣传和活动质量并不怎样, 严重导致了想要报名参与的同学甚少, 情况堪忧。其中没想过报名的同学占了38%和不想参加的22.8%, 想过参加的同学还不到一半只有占了39.2%。因此, 加强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宣传, 提高活动质量, 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三) 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申请专利的意愿状况

调查发现, 在大学里, 没想过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申请专利的同学占58.8%, 不想进行科技创新的占21.4%, 想进行科技创新的只占19.8%。这样的结果让人不得不感慨, 科技创新想法的普及和深入亟待加强。附图如下:

(四) 申请科研项目情况意愿情况

在大学里, 想申请科研立项的只占总体的15.2%, 不想申请科研立项的占总体的27.5%, 没想要去申请科研项目的人数占了57.3%, 科技创新想法依然不能深入人心。详见下图:

(五) 大学生实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状况

在问及是否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时, 只有10.2%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 而剩余的89.8%名同学从来没有参加过此类活动。很显然, 这样的数据是值得让我们深思的。在这样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 当代的大学生都忽视了要全面提升自己, 尤其是体现在对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不管是高校还是学生个人, 都应该唤起对科技创新的热爱, 对这类创新活动的热情和支持。

(六) 大学生参与意愿状况

调查中, 还有一组数据也是让我们很惊讶的。即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1%的同学表示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24.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 还有剩余的43.5%的同学竟表示自己没想过这类问题。由此可见,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既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意识, 也没有主动去参与的积极性。

(七)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方式情况

由图可知, 就“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开展怎样的活动”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喜欢社会调查与研究的人占44.2%, 尤其是喜欢通过科技竞赛的人, 达到55.8%。其他几项, 如:进行科技立项申报与研究、科普宣传展览、科技参观……通过这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数都比较趋平。这只是调查中的反映, 毕竟每个人还是有不一样的看法, 适合自己的未必就是被选最多的。

(八) 影响科技创新氛围的限制因素情况

数据显示, 没有进行科技创新的氛围的主要的限制因素依次是:没有进行科技创新的氛围占25.6%, 资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不及时占23.8%, 场地、配套措施不健全占20.8%, 师资、教师辅导力量不足占17.9%, 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占11.9%。一个良好的学习、信息环境, 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 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因此,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很重要。

四、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影响

(一) 学校相关组织情况

据调查了解, 许多高校设有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组织、部门, 但有个别高校无类似组织, 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了解学校是否有相关组织。

其中有创新组织调查的高校有65.2%, 没有的高校有10.6%, 学生不了解情况的有24.2%。具体如图所示:

由这组数据可见, 高校还是比较重视科技创新活动。一半以上的学校是有相关的科技创新部门, 但是还有一小部分高校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没有创新部门。但是还有24.2%我们不得而知是否有相关部门的存在。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 活动的举办及其效果

1. 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情况。

在上述有创新部门的调查问卷中, 有37%的同学所在学校举办过科技创新活动, 7%的没有举办过, 另外的56%的不知道是否有举办过 (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 超过一半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具备过科技创新活动, 反映出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亟待加强, 扩大宣传面和受众面。

2. 科技创新活动质量状况。

调查问卷显示, 大学生普遍对科技创新的活动不重视。而且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同学认为活动质量没感觉, 很一般。由此可见, 高校举办科技创新类活动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应该从根本上去抓活动质量, 真正做到做好科技创新类的活动, 让同学们都有积极性和热情去主动地接触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课题组特从以下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一) 学校层面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是为社会服务, 也就是说满足社会的需求。现在很多大学的学生培养目标是素质要高, 创新能力要强, 社会责任感要强。要达到这些目的, 就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培养方案。比如综合素质要好, 不能仅仅学习科学文化技术, 还要学习其他的。在培养学生的时候, 更应该提倡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也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人才, 像造房子一样, 下面的基础要扎实, 将来适应能力就会比较强。光有这些还不够, 还要培养各种各样实践能力, 各个不同专业有不同要求, 有些是强制性的, 有些是可选的。但是同时课内、课外还要结合起来, 要考虑创新, 就要突破框框, 要有自主发挥能力。

作为学校, 在政策导向上予以鼓励, 解除制约和束缚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的因素, 促进大学生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整合。可以增添更多的活动来启发学生, 激励学生, 去参与科技创新类的活动。更可以为他们增加机会, 多举办类似的讲座和指导, 让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科技创新观念的进一步深入。

(二) 学生层面

作为大学生, 我们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 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 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自己平时多阅读, 有意识的建立几个关注的焦点。多与老师交流, 从老师处得到他 (她) 的研究兴趣或者近期关注的热点。使我们的创新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增强大科技创新意识, 锻炼大家学会独立学习、深入的学习、批判性的学习。科研从立项开始就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 我们有好的想法和做法还不够, 还要有能力把这些想法和做法通过语言转达给别人, 让别人看到你研究的重要性, 必要性, 清楚地看到你研究的成果和结论。这种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而这种能力只能通过我们大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 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 (9) :182-183。

[2]曾晖刘洪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 (9) 149-151

[3]叶继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查报告——以苏州大学为例[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07) 86-89。

[4]张炜、赵浩婕、许研对于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5) :306309

上一篇:浅蓝色简历封面下载下一篇:五招对付猪流感 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