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概念总结

2024-08-23

公务员法概念总结(精选9篇)

公务员法概念总结 篇1

1.降职撤职免职的区别:

(1)撤职与免职的区别。第一,性质不同。撤职是处分的一种,即撤销现任职务;而免职是干部管理与任免的一种方式,是工作人员的职务变迁和调整,不是处分。第二,适用条件不同。撤职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机关公务员纪律,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已不能担任现任职务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而免职则是依据《公务员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根据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职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第三,法律后果不同。受撤职处分的,不仅应当撤销其现任职务,而且应当按照规定降低其职务、级别。而免职的,按照身体、年龄和德、能、勤、绩等情况,有的不再安排工作,有的安排平级或者较低职务,有的晋升职务。但除晋升职务的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外,一般原职级待遇不变。第四,决定机关不同。撤职是根据受处分人的错误事实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而免职一般由有关部门提出免职报告或者本人申请,由任免机关下达免职令或者通知。(2)撤职与降职的区别。第一,性质不同。撤职是一种处分;而降职是行政处理的一种方式。我国对降职的使用有一个变化过程。《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中是把降职作为行政处分的一个种类来使用的,l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后,降职不再作为行政处分的一个种类,而被规定为一种与行政处分、免职、辞退并列的行政处理的手段。第二,适用条件不同。撤职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纪律,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已不能担任现任职务的;而降职根据《公务员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适用于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第三,决定机关不同。撤职是根据违法违纪人的错误事实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而降职决定则只能由任免机关决定。

2.简述调任和转任的区别

答:调任是指公务员队伍以外的公职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担任副调研员以上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还包括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系统内部的平级调动。二者的区别在于:

1、范围不同:前者是机关与外的相互交流;后者限于本机关系统内部。

2、担任职务不同:前者限于……;后者是平级调动。

3、交流后果不同:前者因其公务员身份的产生和消灭,后者不然。

3.简述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区别

答:公务员申诉是指,公务员对于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该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由受理机关重新进行处理的活动。

公务员控告是指,公务员对于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失职渎职、打击报复、栽赃陷害、以权谋私以及其他损害公务员合法权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向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主管机关提出控告,要求其作出处理的活动和制度。

二者的区别在于:(1)存在的前提不同:前者以涉及公务员本人的处理决定的存在为前提,后者不然;(2)原因不同:前者的原因是公务员认为机关的处理违法或者不当;后者的原因是机关或其领导人员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3)主管机关不同:前者的申诉机关是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该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后者的申诉机关是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专门主管部门;(4)目的不同:前者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变或者撤销不当或者错误的处理决定,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后者的目的除了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以外,还要求对实施违法乱纪行为的机关或人员予以惩处,含有监督的因素,是保证法律法规政策得以正确实施的保证。

4.公务员辞退、撤职、免职、开除、罢免

辞退: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的解除其与公务员之间任用关系的活动。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机关可予以辞退:

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次被评定能够为不合格的②、不能胜任现任职务,又不接受新的工作安排的③、因机关合并分立解散或者缩减编制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④、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处分的法律后果: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仍享有一定的待遇

⑤、旷工或因公出差假期已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之内累计旷工满30天的免职:享有法定任免权的机关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的程序,免除公务员所担任的某一项职务。

选任制:任期届满、辞职、被罢免、被撤职

委任制:转换职位、职位升降、离职一年、退休、撤职

自行免职: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劳动教养、死亡、受到撤职或以上处分、因机构变动失去原任职位、被辞退。

法律后果:免去职务,不一定具有公务员身份。

撤职:撤销公务员现任职务,适用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是一种处分形式。同时降低级别和工资。

开除:对现职公务员进行除名,使其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一种处分形式。

公务员法概念总结 篇2

一、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而异,灵活多变。新概念英语教材作为优秀的综合英语教材之一,包含各种原汁原味的语篇材料,本文尝试根据笔者平时教学实践探讨一些方法。

(一)头脑风暴导入法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挖掘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它还提倡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71Afamous clock,学生对这种说明文性质的课文不太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兴奋点:What do you thinkofwhen London is mentione d?学生用头脑风暴法讨论问题后,关于这个话题的百科知识和相关词汇储备被激活,像English, Tony Blair, foggy city, David Be ckham等,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了一览为快的欲望。又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12Life onadesertisland时,教师让学生对荒岛生活的利弊进行头脑风暴,要求说出尽可能多的相关英语名词、形容词等加以描述,如lonely, toothache, natural, leasurely, coconut等。在头脑风暴讨论活动中,学生把以前学习和掌握的词汇说出来,这些词汇往往是同话题的,所以学生记忆起来比较方便,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另外学生对该话题的认识在众多的想法中深化,形成自己的观点,扩大了知识面。

(二)调查导入法

新概念英语有些课文讲述生活化的故事,与学生身边人与事联系紧密,如果以传统的师生问答引入这种故事,未尝不可,但有时用小组调查法 (survey) 导入,则可另辟蹊径,达到出奇制胜的开场效果。譬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78 The last one,该课讲的是戒烟的幽默故事,教师设计如下小组调查表:1.Do you thinksmoking is bad orgood for your he alth?(Ye s/No) 2.Doe s your fathe r s m oke?(Ye s/No) 3.Has he e ve r trie d to give up s m oking?(Ye s/No) 4.Has he e ve r s ucce e d in giving up s m oking?(Ye s/No)每个小组调查调查完毕由代表做调查汇报如下:Inourgroup, ____ofus thinksmokingis badforone's he alth.The re are/is____group m e m be r (s) w hos e fathe r (s) s m oke (s) .Am ong thos e w ho s m oke, ____have trie d to give up s m oking.____of the m have s ucce e de d.Unluckily, allthe othe rs have faile d.教师在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Sofrom the surveywe learnthatgiving up s m oking is ve rydifficult.这样便水到渠成地导入到课文内容学习中,调查活动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该课的成功讲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游戏导入法

在课堂学习伊始使用游戏导入新课,常可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摆脱疲劳,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5The facts,文章讲述杂志社盲目追求新闻数据而引发的趣事,于是教师以一个猜人游戏开始课堂,让学生看几个描述某明星的句子,猜测其身份:1.He is married to a famous singer.2.His wife has two daughters.3.He be at s om e journalis ts w ho tookpicture s ofhis daughte r. (答案是李亚鹏) 由于游戏内容涉及他们喜闻乐见的明星新闻,且新闻性质与课文内容颇为相似,他们的学习热情马上被点燃,饶有兴致地进入课文学习的正轨中。

(四)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指的是通过谈论与课文话题、内容性质相仿的内容来导入的方法,它的适用面很广,使用得当,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上例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5The facts,在猜人游戏之后,引导学生谈论与课文话题类似的社会新闻现象,其中包括李亚鹏怒打记者,英国戴安娜王妃因狗仔队尾随而命丧高速路上等事件,提问Whydidsomanyjournalis ts like inte rfe ring in the s upe rs tars'private life?得出时下媒体为了私利不惜一切手段窥探明星隐私的结论,这与原文内容形成比较,使很多学生产生迫不及待了解课文内容的心理。

(五)假想情景导入法

假想情景导入,是指设置跟课文话题相关的假想性、虚拟性或想象性情景或问题让学生做移情入景式的问题思考和讨论,这些场景学生往往从时空上或在当前现实条件下无法亲临其境地感知,需要由自身生活经历出发借助移位思考或适当想象才能理解和体会。因此,这种导入是一种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能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各抒己见的机会。如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11Not guilty一文有关海关出入境常识和海关官员服务态度问题,教师设计情景如下:Suppose thatyou had a chance to go to J apan fora trip, w hat could you bring w ith you to pas s the Cus tom s?A) clothe s you w e ar;b) all kinds of m e dicine you ne e d;c) s om e ins tant m e at;d) a dv, dc, laptop;e) tw o boxe s ofw ine;f) s om e antique Chine s e vas e s.Suppos e you w e re carrying a bag w ith the follow ing things in it (s om e ins tant be e f, pork;s om e m e dicine m ade in China) to pas s the Aus tralian Cus tom s, w hich w ay s hould you w alk?The Re d Channe lorthe Gre e n Channe l?这些场景学生平时很少机会碰到,于是通过情景假设再现了海关出入境的一些常见细节,学生在选择答案的过程中就对海关出入境相关常识产生了好奇心,教师顺水推舟,进入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一篇看似很职业化的文章便变得面目可亲起来。

(六)求异思维导入法

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性思维,其基本特征是用逆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结果。运用求异思维教学能够克服教学模式的凝固化,冲破陈旧的、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把求异思维运用到导入里,容易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和惊喜感,让导入凸显睿智,充满活力,变得活泼。譬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77 A s ucce s s fulope ration,教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ope ration一词的含义,接着问Who do doctors give operations on?学生回答Those people w ho are s e rious ly s ick.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补充And s om e tim e s on s om e anim als as w e ll.教师再追问Who e ls e?当学生再想不到其他答案时,教师提问Doyouthinkitis possible foradeadpersontoreceive an ope ration?这一反传统的问句会引起学生一阵热议,学生觉得不可思议之余,萌生刨根挖底探个究竟的课文阅读冲动。因而,在课堂导入时若能适时为学习者发散性思维创造发挥的空间,课堂效率也能有所提高。

(七)多媒体导入法

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英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重视,现代多媒体集文字、图形、视音频等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优点,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形象直观的课堂导入对学生就能产生吸引力。语言、图象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视听等各种感觉,能够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最大限度地做到快乐学习并获取语言知识。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 s s on10 The los s ofthe Titanic时,教师一开始就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精彩节选片段,并辅以该事件的背景知识图片展示,让学生对这一经典船难产生深刻印象和情感共鸣,并积极参与到随后的各种教学活动当中。又如上第三册Lesson26Wanted:alarge biscuittin这一广告主题的课文时,教师从网上下载了两个广告短片,即候总卖金表和999牌皮炎平广告,学生兴致勃勃看完两个诙谐搞怪的广告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Are we easily influenced by advertisements nowadays?Wha adve rtis e m e nts attract pe ople's atte ntion?等问题,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正是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在视听觉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刺激,使他们产生了交流的欲望。

二、结语

总之,新概念英语课堂导入有法可循但无定法,导入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钻研,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心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都可以大胆加以运用,使英语教与学都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胡淑珍等.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袁玲玲.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技法——大脑风暴法[J].山东教育研究, 1998.

[3]李小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师范大学英语周报, 2005.

概念题解法举隅 篇3

直接排除法

本法适用于概念正误判断型选择题。试题通常是针对一个题干(提出一个念点、一个概论或一个事实等),对选项判断正误、分辨是非,这类题多从定性的角度考查同学们对化学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例1 (2013·天津卷)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 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D. 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解析 本题考查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物质的主要性质,命题背景来源于选修1《化学与生活》。A选项考查食盐的常识性知识,正确。B选项考查维生素C的性质,维生素C在人体内或受热时很容易被氧化,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损失小,正确。C选项,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所以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错误。D选项,苏打是碳酸钠,呈碱性,故可用其检验,正确。

答案 C

点拨 用排除法解答和生活相关的试题时,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做法对解题的干扰。

信息转化法

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实验类和规律类选择题。话题选材主要有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药物等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还可以是生活中熟悉的食品,甚至可以联系晶体结构、离子检验、氯碱工业、消毒剂配制等。

例2 (2014·山东卷)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2—COO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

D.[HOOC—CH2—CH—COOH][—][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本题考查“官能团”“中和反应”“同分异构体”。苹果酸中的—OH、—COOH均可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苹果酸中只有—COOH与NaOH反应,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苹果酸中的—OH、—CO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5 mol H2,C项错误。[HOOC—CH2—CH—COOH][—][OH]与苹果酸是同一物质,D项错误。

答案 A

点拨 这类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示信息转化为自己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或等价的形式。

构建模型法

化学概念中数据的变化隐含着一种(甚至几种)数学关系,如将这种数学关系升华抽离出来,建立近似数学模型解题。高考概念思维建模的关键在于会处理题给信息。

例3 (2011·四川卷)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和Z,0.1 mol·L-1的Y溶液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丙的一种氧化物可作供氧剂,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类型”,建立如下思维模型:审清题意寻找突破口(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位置特点、特性、组成等)?确定元素?规范答题,注意细节。

通过建模,有三条信息处理如下。①原子序数甲<乙,且二者形成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甲为H,乙为N,X为NH3;又甲、丙位于同主族且原子序数:丙>乙?丙为Na,丁、戊在第三周期;又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7)?戊为Cl。②丁单质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HCl反应生成盐?丁为Al。③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N2、HCl、NH4Cl?Y为NH4Cl,Z为HCl,最终确定L为NaAlO2,M为NaCl。

答案 (1) [+17][2 8 8] (2)离子键、共价键

点拨 建模处理信息的基本模式: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筛选淘汰法

适用于解话题组合型选择题或选择性填空题。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最多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例4 (2013·全国卷)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I2虽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水与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乙醇不能做萃取剂。B项,乙醇与乙酸乙酯均属于有机物,它们相溶,不能采取分液的方式分离。C项,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可以采取重结晶法,原理是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析出KNO3晶体,而NaCl留在母液中被除去。D项,丁醇与乙醚相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醚蒸出,使丁醇与乙醚分离。

答案 D

点拨 形式上,本题将实验目的、分离方法与原理等内容以表格形式融于一体;内容上,本题涉及的物质既有无机物,也有有机物,涉及的物质基本性质有溶解度、密度与沸点等。既考查了对化学实验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萃取、分液、蒸馏及重结晶等)具体应用范围的掌握,也考查了对这些分离和提纯方法所涉及原理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

营销概念的“爱情比喻法” 篇4

一次上课,他在讲解一些营销概念的时候,是做了这样的解析,

你在晚会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你走到她的面前,说:“我很有钱,嫁给我吧!”——直接营销

你在晚会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你的一个朋友在你的授意下走到这个女生面前,指着你,说:“他很有钱,嫁给他吧!”——发布广告

你在晚会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你打听到她的电话号码。第二天,你给她打电话,说“您好,我很有钱。嫁给我吧!” ——电话销售

公务员法概念总结 篇5

在理论界,关于制定法、成文法两个法学概念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成文法就是制定法。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将其与习惯法、判例法、不成文法这几个相关概念放在一起讨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从历史角度考证,认为古代罗马法学家已提出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或习惯法)之分。成文法的渊源大体有五类:即具有立法权的会议制定的法律、元老院决议、皇帝敕令、高级长官的告示和法学家的解答。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公元前450年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至于不成文法,它是指没有文书记载的法律,即习惯法。在罗马法中已有“不成文法” 的概念。现在我们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是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划分的。成文法就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的、以比较系统的法律条文形式出现的法,即制定法。不成文法就是指由国家认可的、不具有规范的条文形式的法。它大体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判例法、法理三种。

另一种观点认为,成文法不可与制定法相混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成文法是指以文字形式表述并于生效前公布的法律。制定法是由国家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法律。制定法是成文法的一种而非全部,凡以文字加以表现并进行公布,因而符合成文法既约束执法者又约束守法者的双重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皆为成文法。判例法也算是成文法。判例法是以文字记载的,一经公布,它也是成文法,因为它符合由执法者与守法者所共知的法律这一成文法的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成文法与制定法这两个概念,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混淆,束缚着大家的思想,使我们的法学理论无法有所突破。“成文法不可与制定法相混同”,这种提法开拓了人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思考空间。制定法与成文法混同,无法保障执法者(这里可以指公检法司的人员)在人民的监督下司法,助长了司法者的任性和专横,不利于保障人民权利的安全,体现的只是执法者单方的意志,只对守法者产生约束。区分成文法与制定法这两个概念,并赋予成文法以新的含义,提出“制定法只是成文法的一种,判例法也算是成文法”,这体现的是一种以法治战胜人治的精神、一种人民民主的意志,它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并有利于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建设,弥补我国立法的不足,改善执法时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法理学》 葛洪义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月第一版

2.《法理学》 沈宗灵 张文显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3.《法学基础理论》 卢云 王天木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4月修订第一版

4.《法理学》 沈宗灵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7月重排本

5.《民法学》 彭万林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年修订第一版

公务员法 篇6

公务员职务

领导职务(10):国家、省部、厅局、县处、乡科的正副职

非领导职务(8)巡视员、调研员、主任科员的正副职、科员、办事员 公职的取得

①选任:各级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领导职务公务员

②公开选拔:初任检察官、法官,从通过司法考试人中选③聘任(签合同、定期限):适用于专业性或辅助性职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上面受公务员法调整)

不得录用:①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②被该开除公职的公务员兼职:经原单位批准,在非营利性单位,不得领取报酬。考核:德能勤绩廉,以绩为主,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处分: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24个月),撤职(24 个月),开除(永久)

处分期间:都不能晋升职务和级别,警告可以涨工资,其他不行。分开看,非警告,不晋升职务,也不能涨工资;警告可以涨工资,但不能晋升职务。解除降级、撤职,不视为官复原职。

公务员职务交流制度:

调任(从外到内,非公转公):从国有单位或团体调入到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

转任(机关内部变动):在公务员队伍内部变动职务(文强从公安局转任到司法局)挂职锻炼:人事关系在原单位,但在其他单位短期任职。回避制度

一、任职回避:夫妻,直系血亲(爷父儿孙),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找共同祖源)、近姻亲 ①不能相互直接领导;②不能直属于同一领导;

③不能一方当领导,另一方干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绝对禁止,不止是领导职务)。

二、地域回避:

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和公检法正职领导;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不能再原籍任职。

三、公务回避:涉及本人(近亲属)利害关系的

四、离职回避:离职后,领导3年内、非领导2年内,不得从事与原工作直接相关的营利 性活动

公务员错误命令抵抗权:命令有错可抵抗,上级坚持应执行,执行后果上级付,明显违 法责自负。公职的丧失

①辞职:想辞职但辞职不了

①未满最低服务年限(部分公务员岗位有最低服务年限)②担任涉密职位或未满原职脱密期限

③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本人继续处理④正在接受审计、纪检、刑事审查 不想辞但必须辞:①引咎辞职(犯错不违法);②责令引咎辞职 辞退

①年度考核连续2年不称职②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 ③因所在单位变动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

④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不适合继续工作又不宜开除⑤连续旷工超15天或1年累计旷工超30天 退休

正常退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提前退休:A、工龄满30年;B、距规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并且工龄满20年 有下列情形的不能辞退

①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必须要有这个结果)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医疗期限内

③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纠纷解决机制

①先找原机关复核,不服复核结果,再到上级机关或同级人事机关申诉②直接到上一级机关或者同级人事机关申诉 聘任制公务员的认识仲裁程序

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文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 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公文特点

A有法定的作者(机关的法定负责人,不是文件起草人)B有规范的体式C有特定的效用D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根据公文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

A规范性公文B指挥性公文C报请性公文D知照性公文E记录性公文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 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重大功勋)。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决定或者法定事项。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结语:特此通告。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 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请示、批准。上行文必须要有:签发人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纪要:适用于即在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①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但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聚焦公务员法 篇7

印式英语

【专题】聚焦公务员法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公务员法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前施行了10多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在公务员的范围、权利义务、奖惩、任用和管理等方面,新意颇多——

新意一:“公务员”内涵更丰富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法中这条几经推敲方才确定的规定,首次明确了列入公务员范围必须同时具备的3个条件。由此,“公务员”概念的内涵更为丰富。

这意味着,公务员已不再局限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而将扩大至符合上述3个条件的所有工作人员,即公务员范围将从行政机关扩大到党委、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民主党派等机关的工作人员。

此外,公务员法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保留了“参照管理”的形式,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表示,这样规定有利于保持各类机关干部的整体一致性,有利于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党政机关之间干部的交流使用,同时也参照了国际通行做法。

新意二:分类管理更科学

公务员法,把公务员队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并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本法,对于其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法还在现行级别基础上,增多了级别数量,扩充了级别功能,建立多元化的公务员职务发展途径。

专家指出,与以往公务员制度只提供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个系列,导致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过于单

一、基层公务员晋级空间很小等弊端相比,分类管理无疑在制度设计上前进了一大步。

新意三:“聘任制”职位将亮相

新施行的公务员法首次明确机关设立可以聘任制公务员职位。聘任制主要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如金融、财会、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职位;辅助性职

位,如书记员、资料管理员、数据录入员和勤杂事务等方面职位。

侯建良指出,公务员引入聘任制,可以满足机关对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可降低机关用人成本,对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随时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人员来做。

专家表示,把聘任制作为公务员任用的补充形式,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新意四:公务员不是“铁饭碗”

当公务员不等于进了“保险箱”、端了“铁饭碗”,这是公务员法特别强调的一点。公务员法突出了对公务员的严格管理:除规定了严明的行为规则和考核、惩戒制度外,还规定了公务员9项基本义务、16项基本纪律,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的结果与职务的升降、与长工资发奖金以及辞退相挂钩;违反纪律的要受处分。其次,规定了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即所谓“问责制”。三是有严格的离职从业限制。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在离职3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单位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违反者要予以处罚。

专家认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实行更严格的制度规范,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

新意五:工资结构有改变

公务员法实施以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变化也是许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

已失效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4部分构成,公务员法则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4部分。同样是4大板块,但工资结构改变较大。

除此之外,公务员法还规定了“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强调公务员工资应按时足额发放,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任何机关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

专家表示,这样的规定,可保证公务员的收入待遇稳定,对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勤政廉政建设意义重大。

新意六:权益保障有力度

以往对公务员的管理,往往注重强调公务员的义务而容易忽视对其权利的保障。而在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对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作了许多规定。如公务员有8项基本权利和不得辞退公务员的4种情形,还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工资福利保险等。对公务员不利的人事处理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处分公务员须听取本人的陈述和申辩;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可提出申诉,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再申诉;公务员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可提出控告,等等。

公务员法中另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公务员法还建立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适用于聘任制公务员与机关之间发生争议的处理。这种因履行聘任合同而产生的争议,先由一个中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来调解和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 篇8

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

17,胡果第一次在<实定法哲学之自然法>一书中提出了明确的法人概念(juristische Per-son)[1].如果说法人概念的`确立是现实与法律思想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公法人概念的缘起则更多地承载着思维的历史必然.作为一种组织类别,公法人由萌生至完备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作 者:李昕 Li Xin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37 刊 名:哲学动态  PKU CSSCI英文刊名:PHILOSOPHICAL TRENDS 年,卷(期): “”(12) 分类号:N12 关键词: 

公务员法意义来源 篇9

《公务员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是贯彻依法治国方针的重要举措:

一是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对健全机关干部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为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对促进廉政勤政、提高工作效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是继承了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优良传统,借鉴吸收了国外人事管理的有益办法,有利于形成广纳其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四是通过对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公务员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在总结我国五十六年(特别是近二十余年)干部人事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首部较为全面的党政机关干部人事法律。公务员法的施行,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义来源之一 严把入门关,规范“门槛”标准,多途径选用高素质人才。公务员的选用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第一关,倘若选用“门槛”失范或者把关不严,就很难选拔到高质量人才,这样,公务员队伍就会先天不足。公务员法在总结十二年施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十年施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经验的基础上,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担任公务员的条件和录用、聘任、调任等三种公务员选用方式,不仅规范了“门槛”标准,而且通过规范三种选用制度严把入门关。这对于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意义重大。

意义来源之二 建立多职业管道,拓宽晋升渠道,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公务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晋升制度是公务员法中最具激励意义的一环,也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重要一环,倘若晋升管道单一,晋升程序仍是暗箱操作,那么该项制度就缺乏公平竞争的精神,就不具有激励作用,即使经过第一关严格选拔到高质量人才,久而久之,也会使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降低;反之,若建立起具有竞争机制的晋升制度,则会激发公务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法在总结二十余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不仅首次规范了公务员晋升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多职业管道,拓宽了公务员晋升渠道,并且引入了适当的竞争机制。这种多职业管道的制度设计为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它试图改变“官本位”的组织结构,试图改变千军万马走“独木桥”(领导职务)的现象,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或通过改变自己的知识或能力结构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管道。

意义来源之三 加强纪律观念,建立高官问责制度和公务员辞退制度,强化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公务员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应该成为公共精神的化身,而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是公共精神的具体化,是建立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制度约束的产物,也就是说,如果缺少了制度规范,公务员就很难有强烈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公务员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公务员义务和纪律、规定了不同的责任追究形式,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公务员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培育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从而建立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法通过建立有关惩戒、高官问责和辞退等项制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以强化公务员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培育公共精神,促进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建立。

意义来源之四 自我修炼和组织培养相结合,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自1950年代始,各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为人力是唯一开发不尽的资源宝库,各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使公务员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能力不断获得提升。公务员法在总结我国干部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了不同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公务员法将公务员考核制度法定化,在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以强化公务员的绩效意识;公务员法还规范了奖励制度,试图通过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或工作之外有突出事迹的公务员个体和公务员群体给予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不同等级的奖励,指明了公务员努力的方向,激发公务员个体或群体的潜能;公务员法规范的培训制度,将公务员培训分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等方面的培训。培训是对人力资源全方位开发的有效手段。另外,公务员法确立的交流制度,对培养公务员的全局视野和多样化的才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制度无法取代的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可见,公务员法设计了多元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以制度引导公务员自我修炼和组织安排的有计划培养相结合,充分开发党政机关的人力资源,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涉及近500万名公务员的国家公务员法草案,一周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对公务员职级划分做出较大调整———在“当官”之外,公务员即使没有职务的升迁,也可以通过职级晋升获得待遇的提高。

草案仍在修改中,但在湖北枝江,一场让“升官”无望的公务员提高待遇的改革已经落幕。

参与起草公务员法草案的专家宋世明评价:“枝江的试点改革意义非凡,拓宽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冲击了‘官本位’思想。”

29年,还没干上“副股级”

47岁的朱高荣,是宜昌所辖县级市———枝江市国税局的职工,他在这

里工作了29年。

“可是,到现在我连个副股级都没干上。”朱高荣说。股级是科级下面的一个级别。

朱高荣在局里是个体户管理员,平均每月收入1400元左右,在枝江这样一个县级市,收入水平并不低。不过,妻子下岗、儿子上初三,这让朱高荣还是明显感觉到经济方面的压力。

29年没有升职,并非朱高荣工作不努力。据枝江市国税局办公室主任金前进介绍,朱高荣先后有10年被评为

市级先进工作者,两次获得市级“十佳”税务工作者称号。

“没办法,领导岗位只有这么几个,大多数职工干一辈子也只能干个基层的科员、办事员,连个副科都够不上,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也一直比较低。”该局一位副局长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一直参与国家公务员法草案的起草,他在昨天接受电话采访时介绍,目前中国有公务员500万人,县乡两级公务员人数超过300万人。500万公务员中只有8%的是副处级职务以上,92%的公务员职务

层次都在科级以下,长期得不到晋升。

大多数公务员得不到晋升的情况,在枝江市国税局表现得比较突出:1994年刚成立的该局下设有10个副科级分局,但随着基层税收征管机构改革,机构不断压缩,到目前只暂时保留了4个;副科级以上领导职数从原来的16个减少到10个。目前,共198名职工的枝江国税局,局长梁本元是职务最高的领导,也是该局惟一一个正科级

干部。

“现有公务员制度框架下晋升渠道越来越窄,没有职数也就没有晋升希望,全局近两百号人都只能盯着那么几个科级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家的上进心。”枝江市委一位干部说。

改革,他与局长“同级”了

去年4月,省国税局能级管理改革在枝江市国税局开始试点。这给朱高荣这样的基层公务员带来了好消息。

此次改革,将国税工作职位分为行政执法、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三类,三类职位从高至低设置能级一至七级。改革方案适用全省,以枝江这样的县级市,最高的能级级别为三级。按照改革方案,达到能级三级须具备的条件是:“取得能级四级满4年、工作年限满27年、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或任正科级职务,且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本职岗位专业知识、政策法规和制度规定,工作成绩突出。”

除此,“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满5年、任副科级非领导职务满7年的,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可以破格评定为能级三级。”方案特别强调,首次评级不受逐级评定条件的限制。

2004年10月,经过严格的考核和7天的公示,朱高荣因工龄29年、大专学历、在岗位上表现突出,与局长梁本元和几个副局长一样,被评为能级三级,成为枝江国税系统能级级别最高的职工之一。

“想都不敢想,我现在居然能和局长一个能级级别,甚至比个别副局长的级别还高。”朱高荣在受访时,反复这样感叹。此次改革中,有一位副局长的能级最终评定结果是四级,比朱高荣要低。

2004年12月24日,这场改革尘埃落定。除有4人在能级考试中未及格而没有获得能级级别外,该局另194人分别获得三至七级能级,其中朱高荣等20名职工与局长梁本元的级别一样:能级三级。

此外,朱高荣他们还有这样的待遇———在行政级别一样的情况下,执行公务活动中能级级别低的人员要接受能级级别高的人员的指导,“这是‘政治待遇’啊!”该局办公室一负责人笑称。新法亮点多

一、领导失误引咎辞职。《公务员法》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按照法律规定,领导成员应引咎辞职或者因其它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二、不得兼职赚“外快”。《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3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2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它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三、不得违反16项纪律。《公务员法》规定16项纪律: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拒绝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压制批评,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牟取私利;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它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违反纪律的其它行为。

四、聘任制公务员将上岗。《公务员法》首次明确了机关设立聘任制公务员职位,意在满足机关对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可降低机关用人成本,对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随时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人员来做。

五、公务员进行分类。《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的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并规定根据不同的职位类别设置其职务序列,从而对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进行了重新设计。这一规定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改变了单一化的职务设置,为公务员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强化了激励机制。

我省公务员解读新法身为公务员队伍中的我省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又是如何看待《公务员法》中的各条款与未写进这部法律中的财产申报制度?

长春市公安局的一位同志对记者说,《公务员法》的出台是件好事,作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我对这部法律是绝对欢迎的。我注意到《公务员法》中有不少亮点,比如公务员竞聘上岗、对于诸如不服处分可以申诉等,由于都是和公务员切身利益相关,所以我都认真地研读过了。

关于竞聘上岗的规定,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对记者说,即将实施的《公务员法》是个原则性的法律条文,它的一些条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施细则。以竞聘上岗为例,一般机关里某个工作岗位上的公务员都是有长期工作经验的,他们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但是,往往在竞岗时会吃亏,因为竞聘的时候更多地考虑竞聘人的理论素养以及文字和表达能力,而往往忽视竞聘人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一点很多在机关工作的人都有体会。将来我国的行政管理应该体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一个优秀的公务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在竞岗的时候,应该考虑将竞聘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他的理论水平、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公务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结合起来。

在某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多年的一位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公务员法》对聘任公务员单列一章,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某些专业性较强、对岗位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公务员岗位来说,采取聘任制是促进公务员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的一个有效手段,为公务员队伍吸收“外援”智慧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些具有高智商、高技能的聘任公务员将为政府的民主行政、科学行政助“一臂之力”。

对于公务员财产申报没有写进刚刚颁布的《公务员法》中,大多数被采访的公务员认为,公务员财产申报是为了防止腐败,但是公务员拿的是国家发给的死工资,属于“工薪阶层”,从这个角度而言,对公务员进行财产申报的实际操作意义不大,况且申报实际操作也有难度。

新法的责任追究制也引起了公务员的广泛注意。“看了《公务员法》,第一个反应就是公务员不能混饭吃了,今后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将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也更具操作性了。公务员尤其是领导成员对待手上的权力将更加慎重,追究个人工作责任、引咎辞职等压力将迫使领导成员用好手中的权力。”

《公务员法》:入仕未必求升官?

《公务员法》被寄望于能打破官本位,为公务员们设计多个上升通道,从而重塑中国公务员的价值体系

本刊记者/刘英丽

如果顺利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可能在2005年上半年获得通过,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王通讯对本刊表示。

2004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首次提交审议。据王介绍,一般情况下,法律草案进入程序后需要经过一读、二读,综合各方意见,每轮讨论间隔至少2个月。

该草案早在2000年8月开始酝酿,多次修改,此次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的是第13稿。如获通过,《公务员法》将取代1993年8月由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当年参与《暂行条例》起草的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对本刊表示,在暂行条例颁布的1993年,市场经济刚刚初有框架。如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其需要一个廉政、高效的政府与之匹配,而这必须建设一支好的公务员队伍。将条例上升为法律,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

据报道,2003年的公务员总数达到500多万。而《草案》中将公务员的范围扩大,除了各级行政机关,还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地方以及乡、镇、街道组织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审判机关以及各级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都划为公务员范围。以此初步估算,公务员人数将达到1000万左右。

如此庞大的公职人员群体,急需一部法律明确他们的权责和利益。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俊生对本刊表示,公务员法是仅次于宪法的重要法律之一,尽管90年代已经出台了《法官法》和《检察官法》,但多年来的干部管理主要还是依靠红头文件进行。

当官不是唯一理想

《公务员法(草案)》中引人关注的变化是对职务职级的规定。

在西方的文官法中,分类制度是最基础的部分。有了这个基础,录用、考试、培训、工资待遇和考试考核等规定才能施行。严格科学的分类是保障公务员制度高效运行的基础。

《草案》中对职务职级的横向规定有了突破,除了沿袭暂行条例中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外,同时规定,可以在非领导职务中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执法职务。

公务员队伍中专业人才的流失近年有上升势头。人事部对1998至2002年21个部委抽查的结果表明,流失本科以上公务员1039人,占同等学历公务员总数的8.8%,经济、法律、技术等部门流失的尤其多。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授刘旭涛接受采访时指出,新规定主要是为了起到激励的作用,以期留住一部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职位职级的设计,有利于淡化官本位,改变现在基本只有职位这一单一途径的格局,使得公务员勿需单凭当领导一途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翻译、财务、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就可以在质检、商检等机关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合适岗位,并获取合理报酬。

专家们表示,虽然有了原则性规定,但这个分类应该更丰富、更专业化。目前,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的适用范围、职务层次和职务名称在《草案》中还未划分,而是交给中央一级公务员综合管理部门规定。而且,公务员职级与职务的对应关系,这次也没列出,而是交由国务院作进一步规定。

参看《暂行条例》的规定,公务员的级别分为15级,这是“按照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国家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确定”。据刘俊生介绍,在条例施行的11年中,办事员的级别上升一般是3~5年一级,按照工作20年计算,到退休时能提升4~7级。但如果从科长提至处长,一下子会提高2~3级。这样的规则,自然会刺激公务员去争取担任领导职务。

《草案》中指出,“职务与职级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北京市2004年进行了被称为“3581”的工资薪酬改革。改革后,科级、处级、局级的月薪约能达到3000、5000和8000元。其间可见,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和领导职务的关系更加密切,而职级之间的工资差别很小,一个级别之间最多相差几十元。

因此,如何确立待遇与职务、职级间的关联,是一个关键的设计。这次将非领导职务更加细化为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执法职务是一个好的趋向,是分类专业化的体现。刘旭涛提醒说,在细化的设计中应该为公务员设计多个上升通道,而不只是当官一途,如果不能将非领导职务的分工专业化,不能在对各类公务员的薪酬合理设计,公务员们还是只对领导职务趋之若鹜。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以职务职级的设置为出发点,人们期望《公务员法》能打破官本位,重塑中国公务员的价值体系。

做领导还是做业务?

当领导还是干业务?对于中国的公务员来说,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选择。但这正是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误区。

在一些国家,为了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逐渐形成了政务类和业务类两种公务员。政务类代表执政者的意志,业务类则忠于专业。政务类的公务员尽管其地位高、薪酬高,但任期短,而且政务类公务员的入口是开放的,各界人士都能参与到政府管理中来。美国前总统里根是演员出身,而现在就任加州州长的施瓦辛格更是著名的动作影星。

相比之下,业务类公务员则不随政局而变化,非常稳定,一般都是终身制,其进入通常需要更为严格的录用程序。这有助于保持公务员队伍的专业水准和稳定性。

“尽管我们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不同,但施行政务和业务的分类仍然是好的改革方向。”刘旭涛说。

目前,进入政务管理的渠道主要是先进入公务员序列,然后依序提升做领导,几乎没有其他途径。比如,虽然民营企业家可以通过选举等多种方式,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但仍然难以在行政机关进入管理高层。这使得公务员队伍趋于封闭,难以从社会各界吸引各类人才。

专家指出,在业务类公务员内部的分类也应该更为细化。国外一般分有普通公务员和高级公务员。例如,一个有着专业知识背景的博士可以直接申请做高级公务员。而在中国,博士也要从低层公务员做起,尽管可以在待遇等方面做一些补偿,但对高级人才仍然缺乏吸引力。

相对而言,中国的分类还处于最初的简单划分阶段。据刘俊生介绍,划分界限不明显,各机关之间的职位分工不清,权责不清,经常导致扯皮推诿,而这就需要将来出台《职位说明书》这类的细则。

上一篇:圣诞节优秀日记500字下一篇:销售人员业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