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何总缺席

2024-08-30

父亲为何总缺席(精选2篇)

父亲为何总缺席 篇1

红透了半边天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一时间触发了全民柔情,五位星爸萌娃的经历折射出亲子关系中父亲这一角色的现状。

事实上。节目里的星爸们也承认平时工作繁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爸爸们是不是也有和星爸们一样的困境?

一项来自新浪网的调查显示,在1988名被调查者中,60.7%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在回答“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时,46.9%选择了母亲,28.7%表示“父母均担”,仅有13.0%表示是父亲。

而针对北京3~6岁幼儿的父亲的一项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80%以上的幼儿园大班爸爸承认从没开过家长会。另一项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也显示: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中日韩美四国的研究者发现: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亲也已经远离了孩子。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后,其他三国的高中生也仅将父亲视为第五倾诉对象。

如此看来,无论在认知、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够多。

在分析父亲缺席子女教育的具体原因时。儿童问题专家,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副社长吴斌荣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中,一直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为主。教育孩子被界定为“内务”,所以从小到大,孩子的吃喝拉撒和教育一般都是由妈妈来担当主力军,爸爸更多的是在孩子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比如上哪所小学、学什么兴趣课、选什么专业等大事上发表意见或者做决定。而至于平时的点滴生活细节以及习惯养成,恐怕更多时候都是妈妈来关注和督促孩子,这已经是一种惯性认知,仿佛约定俗成。

生活的压力驱使男性确实需要去牺牲更多时间和精力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养家是非常的实际的问题,也是男性自身社会价值体现和实现、自身家庭地位确立的需求。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吴斌荣发现很多家庭的矛盾往往是在孩子出生后出现的,孩子养育问题产生的种种分歧,足以让不堪内外交困的爸爸畏惧,从而假借工作之名出逃,虽然他们心里很清楚逃避不是解决之道。

 

父亲为何总缺席 篇2

苏轼为什么总喜欢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并且总是在宣扬范蠡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归隐的事情呢?在世人印象中,在吴国灭亡之后,西施就追随自己当初的爱人,灭亡吴国的第一功臣范蠡携手归隐,泛舟五湖,过上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应该说,这种结局很美好,很浪漫。

当年范蠡受命在越国寻访美女,好送去吴国,迷惑吴王,结果发现了西施,两人双双坠入爱河。可是,二人为了越国的复国大计,中止了这段爱情,西施去了吴国,范蠡继续为勾践效命。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吴国终于灭亡了。范蠡了解越王勾践的性格,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同时,心中也深深眷恋着心上人西施,于是在吴宫被破时,带走西施,从此消失不见。这种浪漫的结局,在前代也有不少支持者,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苏轼。

苏轼写西施的名句,首推“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本美,而有了西施,西湖就更美了。不过这两句诗还没有提到西施的结局,苏轼别的诗句却有所透露。苏轼的《次韵代留别》“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在这里,苏轼认为西施最后的结局是追随鸱夷坐船而去。而此处的鸱夷正是号称“鸱夷子皮”的范蠡。在苏轼的另一首诗歌《范蠡》中,苏轼又云:“谁遣姑苏有麋鹿,更怜夫子得西施”。在其词《菩萨蛮》中又云:“莫便向姑苏,仍携西子。”《减字木兰花》:“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苏轼对于西施的这种结局,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赞颂。

其实,西湖和西施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关联,西施出身越国会稽,具体的说,是在浙江绍兴诸暨的苎萝村,后来到了吴国的都城姑苏,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就算历史上,西施真的是追随范蠡归隐,泛舟“五湖”,也和西湖没有关系。吴越时代的五湖,和后来我们常说的`五湖四海,中国的五大湖不一样,就是指吴越地区的湖,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太湖和附近的四个湖,也有人认为就是太湖。不过,就是和西湖没什么关系。

那么,苏轼为什么总喜欢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并且总是在宣扬范蠡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归隐的事情呢?这就和苏轼的生平经历,心路历程有一定关联了。

上一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调研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