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猴子的寓言故事(通用13篇)
商人与猴子的寓言故事 篇1
从前,森林里有一只特别狡猾的大灰狼,鹿、兔子、马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
有一次,一只猴子来找大灰狼挑战,大灰狼见到猴子后牙齿都快笑掉了,说道:“就你,还和我挑战,我可是森林里的捕猎专家哦!猴子说道: “那可不一定,要是我赢了怎么办?狼说:“这个…比完再说!行,我们就比铁人三项。
一个星期后,小猴它们来比赛了,大象做裁判,比赛开始了,先开始跑步,小猴一开始跟在大灰狼的后面,原来,小猴是想利用大灰狼挡住风力,关键时刻到了,小猴突然冲到起点线,跳到半空,把衣服脱掉,跳进水里,大灰狼反而慢慢的换游泳衣,小猴在鞋子上带上两个鱼鳍,快速的游到了终点线,迅速的换上了衣服,跑到了自行车前一个跨步跳了上去,离开了起跑线,大灰狼紧随其后冲了上来,它们俩互不上下,这时,大灰狼的车子变慢了,还有点控制不好方向,原来大灰狼的泳衣忘记换了,由于泳衣含水的重量,加重了自身的重量,导致大灰狼不堪重负,落在了小猴子的后面,猴子冲过了终点,大灰狼不服气,跳上去就咬小猴,小猴一闪,大灰狼掉到水里淹死了。
商人与猴子的寓言故事 篇2
猴年,很多媒体举行了许多与猴子有关的活动和节目。但是就语文方面来说,与猴子相关的成语很少有人关注,有些成语如朝三暮四、肝肠寸断、马上封侯等,看似跟猴子没关系,但讲述的就是猴子的故事,而且非常有趣,很有启发意义。下面讲述关于猴子的5个成语故事,希望能引起同学们学习成语的兴趣。
1. 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芋②,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①狙(jǖ):猴子。②芋(xù):橡子。
故事中,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众猴子所得到的食物其实并没有增加或减少,而猴子们为这样的分配表现出一喜一怒,就显得很可笑了。朝三暮四原来比喻使用手段欺骗人,后来常形容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2. 杀鸡儆猴
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在驯猴前就杀鸡给猴看,吓唬一下它——你要是瞎蹦跶,就是同样的下场。再怎么顽皮的猴子,一见此景,便全身发软,任由驯猴人教化了。
在驯猴人看来,杀一只鸡的成本远远低于杀一只猴子的成本。而鸡往往又是活蹦乱跳的,什么“鸡飞狗跳”“鸡飞蛋打”,说的都是它的这种脾性。所以被杀时的鸡总会把场面演绎得令人恐怖,它尽管挨了刀,却还东奔西逃,弄得四周鲜血淋漓、满地鸡毛。而驯猴人正需要用这种效果来吓唬猴子,让猴子们感到害怕,不敢乱来。现比喻用惩罚一个人来吓唬或警诫另外的人。
3. 肝肠寸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故事大意为:东晋的桓温去攻打蜀地的成汉政权,部队行进到三峡的时候,军中有人捉了一只小猿猴。这小猿猴的母亲沿着河岸边走边大哭,桓温的船队开了百余里,母猿跟了百余里,最后跳到船上就死了。打开它的肚子一看,肠子都断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温听闻这种行为之后非常气愤,就下令开除了那个捉猴人。肝肠一寸寸断裂,形容母猴伤心到了极点。
4. 调弓号猿
《淮南子》记载: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矫弓操矢往,未之发,猿拥柱而号矣,发之则应矢而下,王大悦。
这个典故名叫“白猿肆巧,由基抚弓”,说的是,楚王养了一只白猿,楚王用箭射它时,它不但不害怕,反而夺过箭和楚王嬉戏起来。后来,楚王派养由基来射白猿,还没发射,这白猿就已抱着柱子大哭起来,养由基一箭射出,白猿应声而倒,楚王非常高兴。原来养由基是神箭手,他熟练的射箭架势将白猿吓住了。后用“调弓号猿、虚引猿泣”等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5. 沐猴而冠
《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注:劝说他的人是韩生)
鳄鱼与猴子的故事 篇3
一天,小鳄鱼游到猴子身边,说:“猴子,到我家玩一下吧。”猴子听了,马上穿好游泳衣,戴好潜水帽,骑在鳄鱼身上准备跟鳄鱼走。一只小兔子经过,说:“小猴子,你上当了,鳄鱼是想吃你的心!”小猴子听了虽然很害怕,但他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鳄鱼说:“哎呀,我的心忘在树上了,我要回家拿。”鳄鱼同意了。小猴子一回到树上,就把树上的苹果砸到鳄鱼身上。“你这是什么意思呀?”鳄鱼说。小猴子说:“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 “你跟我去吧,我保证不让妈妈吃你。”鳄鱼说。小猴子答应了。
他们一起到了水底。鳄鱼妈妈想吃小猴子,小鳄鱼拦着,不让妈妈吃,还说:“如果你要吃小猴子,那我就去死。他是我的好朋友,我要保护好他。”鳄鱼妈妈只好让他们两个上岸了。
星星姐姐
钓鱼者与商人的故事 篇4
有一位商人他去海边度假,看到一个人在钓鱼,就走了过去。商人走近钓鱼者看到他从钓上来的鱼中选了一条,然后把剩下的鱼一条一条的放回海里。商人走过来很好奇的问:“你为什么把那些鱼放回河里呢?而且你选中的那条鱼也不是最大的啊?”钓鱼者说:“我家的锅就只能煮这么大条的鱼,而且这条鱼也刚好我和我的家人能够吃完。”商人说:“难道你就没想过把其他的鱼拿去卖?”钓鱼者说:“我是一家报社的职员,我有工作,我老婆也有自己的工作,我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孩,我们家每个月也会有固定的存款,我不缺钱,日子过得很开心,我干嘛还要卖鱼?”商人说:“难道你就不想过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多的钱?你现在还年轻,怎么可以这样子虚度呢?等你老了之后怎么办?”钓鱼者说:“那你说我该怎么做?”商人得意的说:“你的钓鱼技术不错,你捕鱼的技术可定也不赖,你可以先用你的存款去买几条小船,然后雇几个人帮你打渔,那样子赚到的钱会比你现在每天赚到的多上几倍,三年之后你就可以买两艘大一点的船,雇佣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 …八年后就你就可以拥有一个船队了,可以捕更多的鱼赚更多更多的钱,可以在城里买漂亮的房子。之后你就可以开一个加工公司把你所捕到的鱼进行加工,卖到全国各地,然后出口国外,你还可以开很多分公司。呵呵~八年之后等你的船队你的公司都稳定下来了,到那时候你就是拥有几个亿的富豪了,那时候你就可以搬回海边来安享晚年了,可以过安详自在的日子,可以陪着你的老婆去旅游、可以天天陪你老婆散散步,无聊的时候还可以钓钓鱼,多好啊!”钓鱼者笑着说:“呵呵~这么说我现在就在过着几个亿的富豪生活了,我现在就住在海边、我每年都会和我老婆出去旅游至少一次、我每天都会陪着我心爱的老婆去散步,而且我无聊的时候也可以钓钓鱼。我干嘛要绕着那么大圈绕回原点呢… …
与猴子的童话故事 篇5
于是,猴子法官举起判决书,判乌龟拿出自己所生的蛋二十个给了乌鸦。乌龟不服,大喊冤枉。
猴子法官拍着石桌子喝着:“你是法官,还是我是法官?你不服,我就要判你死刑!”
乌龟不敢吱声了,只好忍痛割爱,把二十个蛋给了乌鸦,乌鸦接到这些蛋后,高兴地离开了。猴子法官命令乌龟去把乌鸦手里的蛋抢回来。
乌龟一步一步向前爬行,一刻也不停地追那乌鸦,但怎么也抢不回自己的蛋。乌鸦又飞到法庭,对猴子法官说:“这乌龟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我的蛋,而我飞得高高的,没让他抢去!”
猴子法官听罢,对乌鸦说:“既然乌龟连蛋都抢不回来,乌龟是怎样爬上树偷吃你的蛋呢?你为什么要撒谎?为什么诬陷乌龟呢?”
乌鸦低着头:“我想吃乌龟蛋。”法庭内飞禽走兽顿时议论纷纷。
“安静!安静!”猴子法官摇着铃叫道,接着又宣布:“诬陷他人,犯罪情节严重,根据森林刑法第一四二条规定,切掉乌鸦右脚予以教训。”
乌鸦“啊”了一声,当即昏了过去。
★ 猴子捞月亮童话故事
★ 猴子的童话故事作文
★ 童话故事作文 猴子学艺
★ 我的小竹篮散文
★ 贝尔与电话童话故事
★ 童话故事《钉子与蜻蜓》
★ 与刺猬有关的童话故事
★ 花狗与母鸡童话故事
★ 乌龟与狒狒 童话故事
牛王与猴子哲理故事 篇6
从前,有一群水牛,其中一头雄壮而温和的公牛被尊为水牛王。有一天,水牛王带领牛群外出觅食,遇见了一只顽劣的.猴子向牛群挑衅,甚至向水牛王抛掷沙石泥土。水牛王见状并不发怒,反而以十分怜悯的态度对待这只顽猴。还制止牛群中被激怒的牛采取报复行动。树神看到这一切,不解地问水牛王:“你为什么这样怯懦?”水牛王说了一段偈语算是作了回答:“彼轻辱毁我,又当加施人;彼人当加报,尔乃得牲患。”
过了一会,有一伙婆罗门经过这里,那只猴子又故伎重演,打了这伙婆罗门。结果,被人们抓住,痛打致死。
人生哲理:
商人与猴子的寓言故事 篇7
一、巴萨尼奥闻美求婚
巴萨尼奥是住在威尼斯镇上的一位年轻人,他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因为听说贝尔蒙特城有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鲍西娅在依循父嘱选夫,继而他才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但是安东尼奥的资金都投放到了事业上,为了成全好友的婚事,安东尼奥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巴萨尼奥才拥有前往贝尔蒙特城赢取鲍西娅欢心的资金。
以笔者个人的观点看来,巴萨尼奥求婚的动机并不单纯。其一是他看中了鲍西娅的巨额财富。巴萨尼奥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连去求婚的路资都是外借得来。而只要他求婚成功,那么鲍西娅的万贯家财都会为他所有。这桩婚姻会给他带来巨额的财富,但是一段用金钱打造的爱情,却是在离金钱最“近”的时刻,离爱情最为“遥远”。一段用金钱所堆砌的爱情,是没有真爱可言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巴萨尼奥看重了鲍西娅的美丽。在剧中,鲍西娅是因貌美芳名远播, 因此才吸引了各地寻美的年轻贵族。也许美貌可以产生爱情,但仅仅因美貌而产生的爱情更容易如美貌一般逝去,而婚姻则在于双方的用心经营和彼此付出。所以,巴萨尼奥与鲍西娅的婚姻是建立在金钱和美貌的基础之上的,他们的婚姻并不是真爱。
二、鲍西娅遵父嘱选夫
鲍西娅聪明美丽、财产丰厚,出生高贵且具有强烈的个体自由意识,但即使是她这样被上天眷顾的宠儿,也无法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鲍西娅的婚姻,是她去世的父亲给她留下的“ 三匣择婚”( 在金、银、铅三匣之一中放置鲍西娅的画像, 谁选中, 鲍西娅就属于谁) 选亲定丈夫的遗嘱。正是这个遗嘱剥夺了她爱情的自由,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但是对于这种封建思想的束缚,就算她不满,她也不能违背父亲规定的生前遗愿。没有婚姻自主权的婚姻,鲍西娅的个人幸福大打折扣, 婚姻也没有真爱可言。
面对父亲留下的遗嘱规定,鲍西娅没有停留在抱怨上, 而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行动。一方面她虚以应酬,拉出真正遵从父命的架势。但她没有把自己的小像放在金匣和银匣中,她让那些自命不凡的男爵、公爵们全都选错,顺理成章地将他们驱逐出门;另一方面,面对纷至来的求婚者, 女主人公没有“乱花渐欲迷人眼”,对求婚者的品行、性格、心理了然于心。她将小像放在铅匣中,结果重情轻利的巴萨尼奥选中了铅匣,鲍西娅略施小计,使坦诚、品行端正的巴萨尼奥选中了朴实无华的铅匣。在鲍西娅的心目中,门第、等级与金钱不是爱情的基础,所以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最为看重的是个人的品质。而恰好巴萨尼奥脱颖而出,他的重情重义吸引了鲍西娅的目光,这才促成了他们的婚姻。
三、“戒指风波”
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借于夏洛克的贷款无力偿还。夏洛克去法庭控告,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从其身上割下一磅肉。在这一情境下,鲍西娅挺身而出,女扮男装,以律师的身份出现在法庭上,鲍西娅用智慧拯救了处于险境中的安东尼奥,巧妙地挽救了丈夫朋友的生命。就在“一磅肉”官司结案后,鲍西娅走出威尼斯法庭,没有认出妻子的巴萨尼奥提议要律师可以从安东尼奥和自己身上选一件物件作为纪念。最终,律师鲍西娅选择了巴萨尼奥手上的戒指,这枚戒指是鲍西亚送给巴萨尼奥的结婚信物,他向鲍西娅承诺过不会把戒指送给别人。最初巴萨尼奥当面拒绝了律师的要求, 可是,不久鲍西娅就收到了巴萨尼奥仆人送来的戒指,说他的主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送出这个戒指。巴萨尼奥最终还是把象征着爱情的戒指送给了别人。
“戒指风波”之后,鲍西娅先回到家中迎接外出而归的丈夫,并装似无意地要求丈夫把结婚戒指拿出来,巴萨尼奥无奈只能把事情的始末全盘托出,鲍西娅知道“真相”后,责备丈夫忽视了戒指的重要意义。她利用事实,借题发挥,批评巴萨尼奥违背婚姻承诺的不诚信行为,巴萨尼奥自知有错, 心怀愧疚下再次作出承诺,以后绝不违背对妻子的诺言,并请好友安东尼奥为自己的承诺做担保。聪明的鲍西娅通过“戒指风波”夺回了爱情的主动权,确保了丈夫巴萨尼奥日后对婚姻的忠诚。之后,鲍西娅又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公开承认她就是那位拯救了安东尼奥性命的律师,这条消息使“重友轻妻”的巴萨尼奥大吃一惊,但是这样一来鲍西娅赢得了丈夫对自己的感激,为他们的婚姻幸福又加上了一重保障。
富有教养的贵族小姐鲍西娅,她的智慧令众多女性黯然失色,也让不少须眉自叹不如。鲍西娅的智慧使她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过人的智慧也帮助女主人赢得了爱情,赚取了幸福。因为鲍西娅这位这位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已经赢得了巴萨尼奥的对于婚姻的诚信,以及爱友如命的丈夫的感激之情,以后的家庭中鲍西亚才是真正的主宰者。即使鲍西娅与巴萨尼奥婚姻开端不是源于真爱,但是在这位聪慧女性的一手经营之下他们也一定会幸福!
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笔下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赞扬了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伟大的友谊,以及巴萨尼奥与鲍西娅的“完美”婚姻。但是剧中的爱情并不是真爱,而是后天发展起来的情感,本文就此着重分析鲍西娅与巴萨尼奥的婚姻。
商人的命运与脉膊 篇8
成天吟诗作赋却又拥资亿万,禾嘉集团董事长夏朝嘉20年来在商场上风生水起,海、陆、空,食、住、行,无不得心应手,光彩逼人。
1985年,夏朝嘉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那时他刚从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太太中脱颖而出。
鲜花和掌声席卷而来,他却效仿祖上陶渊明,拒绝一切媒体的采访,不露声色,隐居市井。因为他自感飘浮得几乎找不着北,他看见了自己所从事的“替他人作嫁衣”的行业局限,他厌倦了被人捏着脖颈过日子的痛苦生活。
——1989年,复出之后的夏朝嘉一飞冲天。第一个项目“果蔬脆片加工”被国家科委向全国大力推广;1992年开始研发的柠檬深加工项目,被列为四川内江市“甜城变酸城”支柱产业;1996年,成为当年全国仅有的两家上市私营企业之一,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水稻品种培育项目;1998年,兼并“亚洲球王”——亚洲最大的管道阀门企业;1999年,与上海市合作,结束了中国没有直升机引航,将外国轮船引入中国港口的历史;2000年,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合作组建东方华龙通用航空公司,成为中国航空史上第一家本业与私企成功合作的典范。
“永争第一,只争第一”是夏朝嘉的座右铭,也是其一生所有作为的写照。记者面前的夏朝嘉黑而胖,衣着俭朴,举手投足与街边任何过往行人没有二致。就是这位生活简单,身无长物的普通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青藏高原:生命中闪烁的磷光
成都人夏朝嘉在大街上拾烟头卖烟丝长大,与身俱来的“黑五类”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歧视。1965年,文化大革命山雨欲来,坏学生、小资产阶级分子夏朝嘉被撵出校门,不准读书!这时,14岁的夏朝嘉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趁着轰轰烈烈的支援边疆热潮,给新疆建设兵团写了封信,希望得到一个“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改造自己资产阶级思想”的机会,企图“混进革命阵营”。自然,革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夏朝嘉自讨没趣。
那是一个穷苦而坚强的时代。第二年3月,15岁的夏朝嘉兴奋地同一群大男人爬上了开往青藏高原的汽车,4天后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修公路。每月43.5元的巨额工资让瘦小的夏不顾一切,同一群近一半是劳改犯的大男人一起幕天席地,吃糠咽菜,挥大锤,扛石头……
3月份的青藏高原依然冰天雪地,日均气温零下二三十度。早晨在帐篷里醒来,掀开被窝,铺盖表面结成的冰“嚓嚓”作响;晚上洗净的衣裳第二天就在晾衣竿上变成冰雕。夏朝嘉没法叫苦,也不敢叫苦,他已经懂事了,他给家里靠他工资活命的母亲和姐姐写信说:“这里赛似天堂,高原风光美丽迷人,藏民跳着锅庄欢迎我们……”
8年,夏朝嘉的青春付给了青藏高原;8年,夏朝嘉长得像藏民一样骠悍。但这8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夏天的深夜,他从梦中醒来,躺在广袤无垠的星空下,四周寂静如死,夏朝嘉觉得自己仿佛在宇宙中漂浮。这时,他突然看见对面山坡上无数绿色的磷光,在黑夜里闪闪烁烁。他知道,那是上百年前,在这人迹罕至的高原上,与现在的他尝过同样艰辛的先辈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光亮。将来自己哪一天,是否也会这样在黑夜里闪着同样的光——生命倏然即逝,但什么才是生命在世上的真正延续?
冥冥之中,夏朝嘉成熟了。
1974年,23岁的夏朝嘉回到成都。
几乎生来就在为生存而奋斗,修砖房、架管道、烧锅炉、蹬三轮,能找到的下力活他都干了,但仍然像无根的浮萍,阶级斗争风吹草动,他就得回到街上继续流浪。这期间,他读烂了家中所有书籍,汉字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常常一边在街上流浪,一边悄悄告诉自己:夏朝嘉,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氏后裔……
“太婆组”里的领军人物
1977年,停滞多年的国家经济像喘着粗气的列车,开始向前艰难爬行,人们的精神面貌随之一新。成都市人民北路街道办上河坝居委会也来赶热闹,成立了个装潢生产组,40多位50岁至80岁的老太婆在府南河边搭了个油毡棚,按上面的计划生产糖果袋、西药袋和信封。想象得出,这群老太婆颤颤巍巍、轻手慢脚的场景和她们的生产效率。但就在这个当年闻名成都市的“太婆组”里,体健如牛却别无选择的夏朝嘉,占据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技术位置——切纸工,月薪45元。切纸的大弯刀直径一米多,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夏朝嘉玩儿似地提在手里左挥右舞。
吃饭有了着落,生活甜如蜜。
1978年,中国的天空更加晴朗了,忙碌的人们脸上似乎都有了笑意。夏朝嘉突然有了一种莫名冲动,感觉身边一切都有变化的可能。他像一匹饥饿的狼,在图书馆里左冲右突。
这一天,街道办召集各生产组开会,谈感想,谈生产组的发展思路,以迎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老太婆们有些说话都不利索,更别谈发言了。于是年轻的夏朝嘉戏剧性地被推上了前台。夏朝嘉战战兢兢,发言完毕,随即成了“太婆组”的副组长。
一切都那么富有喜剧色彩。这在夏朝嘉以后的日子中也曾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黑五类”帽子摘了,生活也稳定了,夏朝嘉“在其位,谋其政”,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了。他开始关注中国的包装工业。国内,这是个新兴而陌生的行业,多数人毫无包装意识;国外,包装却早已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他终于认定包装印刷必将大行其道,装潢组业务应做得更好。加之政府对这些街边作坊过问甚少,按自己的意愿多赚钱成为可能。一纸申请呈了上去,得到街道办支持之后,夏朝嘉决定到银行贷款,贷11万元。
这一年,夏朝嘉29岁,即将“三十而立”。
这一天,下着小雨。建设银行信贷科一位女科长和办事员,不明就里地被夏朝嘉诓到油毡棚里。进门,女科长坐了唯一的凳子,夏朝嘉在一边诚惶诚恐地站着。“这就是你的全部资产?”科长朝空荡荡的厂房环视一周,发话了。夏朝嘉没回答,只是小心翼翼递上自己关于发展包装工业的计划报告,“您先看看这个我们再谈吧。”语气近乎乞求。“不看不看!”科长态度坚决,“我们要看实在的东西。”恰巧,一阵风吹来,科长大人的雨披竟被吹到河里!女科长柳眉倒竖,夏朝嘉尴尬万分,哪还有心情谈什么贷款计划。结果,尊贵的客人淋着雨骂骂咧咧地走了。
客人一走,夏朝嘉立即让出纳去买了件新雨披。第二天一早,他到银行门口候着,科长一到,赶紧将雨披双手奉上,嘴里不住道歉。科长心里一热:“上去坐坐吧。”
在科长办公室里,夏朝嘉大谈他的包装工业发展计划。这一坐,就是两个月。每天夏朝嘉处理完厂里的事就到科长办公室里软磨硬缠,科长办公他不说话,科长一闲,他马上一二三四地例举国外包装工业的美好现状,条分缕析地同国内的落后状况对比。最后,科长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行了,夏朝嘉,包装工业的发展我相信了……”
物质财富高歌猛进,观念意识艰难爬行。这时,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老百姓拿出了自己的方式。油毡棚里40多位素喜安贫乐道的老太太炸开了锅:“我们穷,但我们从不欠人一分钱,将来也绝不欠人一分钱!”“11万哪,光利息一年就1万多块呀!”最后,负责的老太太来到街道办,将印章往主任桌上一扔:“你们哪个想坐牢,就把它交给夏朝嘉!”
印章最终还是到了夏朝嘉手里。他尊重这群老太太,但发展的前提是必须剔除一切陈腐落后。一不做二不休,让街道办将装潢组资产作了评估,计6000元。夏朝嘉东凑西借拿出这笔钱分给老太婆们,然后将她们遣散回家。
空荡荡的装潢组成了夏朝嘉个人的产权;沉甸甸的11万成了夏朝嘉独担的债务。
运筹油毡棚,决胜彩印业
政策对老百姓具有两种作用,一是限制,二是引导。夏朝嘉顺应政策,借助国家的扶持,终于从最底层一点点浮出水面。1980年春,11万巨款终于到手,他开始将计划付诸实施:
第一件事,挂出厂牌:成都市西城区包装印刷厂;第二件事,制定生产经营方针:产品质量高于大厂,产品价格低于大厂,生产周期短于大厂,服务质量优于大厂(因为企业小而灵活,了无牵挂);第三件事,招工:1、父母必须是街道企业职工(这样的人更能与企业相互认同);2、高中以上文化;3、试用期满10天后,送成都军区印刷厂培训。广告一出,应者云集。紧锣密鼓进行员工培训的同时,购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印刷机械和配套的模切、制版设备。
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竞相生长,“天上可以掉馅饼”的时代。第一块业务馅饼迅速从阿坝藏族自治州掉了下来:5万张药品标签,印刷费2500元。
产品小心翼翼送到阿坝。不料几天后,阿坝药厂一纸照会称:印刷质量有问题,图案误差0.4毫米,本予退货,但鉴于你厂是个小厂,不能消化退货损失,决定将标签用了,但你厂必须降低价格。按惯例,0.4毫米误差通常忽略不计,显然对方是想借故迫使自己降低价格。怎么办?夏朝嘉研究对策,冥思苦想,他深知藏民性格:豪爽、重义气、喜交朋友。于是心生一计,回信道:1、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厂无条件全部重印;2、如果这批标签不用,即使烧成灰也得给我寄回来;3、如果用了这批标签,我将到法院告你们!
阿坝制药厂目瞪口呆,随即被夏的真诚和强硬所震动。如夏所料,不久,药厂厂长亲临成都拜访自己,两人促膝交心,相见恨晚;生意不但按原价成交,还签订了全厂一年的印刷合同。
这一年,印刷厂营业额40万元,盈利7.8万元。
80年代初,处处机会,但市场混乱,夏朝嘉在无规则的市场游戏里摸爬滚打,渐渐成长起来。他必须学会擅长危机公关,与阿坝药厂的斗智斗勇,展示了其运筹帷幄的潜质。其实,竞争力的增强不光体现为财力的增大,企业外部资源的成功整合,也将成为增强竞争力的催化剂。接下来,夏朝嘉再度显示了其深谋远虑的能力。
夏朝嘉有一块心病,自己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装设计一窍不通,而企业也没有财力聘请专业设计人员,致使印刷厂始终在同业内地位低下。如何尽量少花钱改变这一现状,成为夏朝嘉当务之急……
1981年底,四川省包装技术协会将举行一次会议,届时全省技术权威将济济一堂。夏朝嘉看准时机于会议前加入该协会并设法进入设计委员会。会上,他富有感染力地宣读了自己的苦心之作《关于包装印刷与包装设计的关系》,认为过去包装设计由厂长说了算,而设计师无发言权的做法极端错误,应予纠正。文章念完,与会的设计师掌声雷动,他们从未见过哪个厂长把设计师的地位提得如此之高。知识分子视名誉和地位胜过生命,于是,不懂设计却懂得“攻心”的夏朝嘉被公推为设计委员会主任。“士为知己者死”,技术专家们纷纷主动要求为他服务。
没有设计师的西城区包装印刷厂终于轻而易举地拥有了全省最优秀的设计成果,成都企业,无出其右。该年,夏朝嘉盈利40万。
企业日甚一日地长大,夏朝嘉觉得“天天都在赚钱”。至1983年底,府南河河坝上的油毡棚厂房已不能满足生产扩大的需要,夏朝嘉再次面临发展“瓶颈”。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喜从天降:国家开始推行对亏损中小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政策。夏朝嘉很清楚,街道企业也呈两极分化之势,一部分企业生机勃勃,一部分企业濒临破产,他需要的是“并”。——1983年底至1984年底,夏朝嘉一举兼并了4个比自己大得多的街道企业。他终于顺利地拥有了宽大的厂房和更先进的设备。企业资产猛增数倍,更名为成都市精印包装厂。
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夏朝嘉兼并4家企业的同时也兼并了其所有遗留问题,尤其合并之后产生的新危机让他喘不过气来:企业员工从过去的几十人变为400人,其中50岁以上妇女占了60%。业务没有增加多少,而张嘴吃饭的人却增加了六七倍。必须辞掉300人,企业才能生存发展。怎么让他们安静地走开?夏朝嘉深知,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将一帆风顺;解决砸了,企业将万劫不复。
——这对自己是一次考验。
街道企业是连大集体都不如的作坊式企业,民政局通常将别的企业不要的人安排给街道,只求解决吃饭问题,比如当时的“九大元帅”(市井俚语):“老、弱、病、瞎、跛、疯、哑、傻、爪”人物就是街道企业的主力。他们默默忍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从物质到精神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在这次调整中,要让他们不吵不闹,唯一的途径是提高其社会地位,解除其离厂的后顾之忧。
主意一定,夏朝嘉四处奔波:为即将被辞退的300员工,争取全民企业职工退休待遇。民政局的批复是:查无文件规定。夏朝嘉乐了:既然无文件规定,那么就是可以办!
1984年末,快过年了。成都市精印包装厂租了4辆大卡车,在厂内搭起了大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地摆了45桌酒席。会上,夏朝嘉宣布,对300名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弱病残,实行全民企业职工退休制度,颁发光荣退休证。也就是说,将来每月可到企业领取与全民企业职工一样的退休金,享受全民退休职工所有福利待遇!夏朝嘉说完,全场一开始鸦雀无声;紧接着掌声雷动,爆发出一阵欢呼;然后,一个老太太哭出声来;最后,全场300人哭成一片……
简直不可思议,不敢想象!长期没有稳定收入,为生计困扰的这些贫苦百姓,将来再不用为生计发愁了,老人们高兴得笑不出来,数十年艰辛挣扎,终于换来这一声痛快的哭。
这一天,夏朝嘉大醉。“人活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1985年,不到100人的精印厂盈利100多万。这一年,夏朝嘉因对社会的突出贡献被团中央评为首届“优秀青年企业家”。
掌声和鲜花席卷而来。连篇累牍的新闻报道,处处抛头露面的场合成了夏朝嘉不花钱的广告。至此,他成为四川彩印行业头号人物。
多年以后,夏朝嘉谈到这里仍然感慨万分:街道企业员工其实很可爱,他们懂得珍惜,珍惜生命,珍惜工作,珍惜友情亲情,相帮相助。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一笔生意实现产业转型
彩印企业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服务于其它企业的边缘性质致使其永不能长成参天大树,整个行业都必须在别人吃饱饭后,才能分得一杯羹。夏朝嘉登上人生第一个巅峰之后,透彻地看清了这一严峻现实,终于明白为什么近几年来自己总是干得憋气,再努力利润增长也微乎其微。他知道,自己在彩印行业已走到了尽头。而此时,自己竟然身在悬崖而不自知,甚至被媒体吹捧得莫名癫狂。
1987年,已坐拥千万资产的夏朝嘉突然从所有媒体上销声匿迹,隐身市井,深居简出……
这一年,他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加强彩印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新兴产业。
1988年,出任四川省第三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管理全省街道企业,致力于给厂长们评经济师职称,他大胆提出:“能养活100人,每年向国家交纳20—30万税金,厂长就应该评经济师。”但是,1989年夏朝嘉因“资格”问题而失败。
1991年,受国外“零库存”思想影响,与四川省合作成立全国首家物资仓储配送中心,后来下任总经理否定前任总经理:“这么好的生意,为什么要同私营企业合作?!”夏朝嘉再度失败。
连续两次战略出击均铩羽而归。下一步怎么走,做什么项目?夏朝嘉心中茫然。这时,他收回目光,发现自己已操作两年的一笔生意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他决定从这里寻找突破口——
这是一次偶然性的炫耀促成的项目。早在1989年,夏朝嘉同四川工商进出口公司一位朋友的朋友闲聊,对方在夏面前炫耀说自己手中有台湾省“果蔬脆片加工”项目的线索,敏锐的夏眼前顿时一亮。第二天一早,一夜未眠的夏朝嘉带着助手直飞海南,辗转找到当地代理商郝进舢,郝奇货可居,开出设备转让天价。双方谈判僵持三天三夜,互不相让。这一天,谈判正酣,夏朝嘉提出看看台湾包装的产品,“我还从未见过原装果蔬脆片究竟什么样呢。”郝欣然应允,乐得在夏面前一番炫耀。此时,夏朝嘉向助手使个眼色,助手便死记硬背下了包装袋上的台湾生产厂电话号码。
抓住了别人自我炫耀的心理弱点,聪明的夏朝嘉就成功了一半。
夏朝嘉转身飞回成都。此时已是1990年,为了促成此项目,他不失时机成立了禾嘉集团,扯起了以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大旗。然后,一个电话打到原产地——台湾。
1991年5月30日,设备发明人台商邱耀瑞乘坐的飞机终于降落成都双流机场。
谈判通宵达旦。
1991年6月5日,双方技术设备转让签字仪式在锦江宾馆举行。技术设备转让价190万美金,夏朝嘉的产品70%由邱包销海外。邱要求夏立即全额开具不可撤销信用证,夏回答:“只能开具90%不可撤销信用证,并在香港交易。货到香港后信用证在香港贴现,试产成功后付清全款。”双方都抱有戒心,一场谈判剑拔弩张。为防万一,夏朝嘉决定委托四川工商进出口公司代理。年底,技术设备顺利易手。
果蔬脆片是一种小食品,以高科技冷冻技术将切成薄片的水果或蔬菜干燥而成,香脆可口,产品形状、色泽、营养不变。在国际市场极为畅销,国内是空白。但夏朝嘉并不打算将产品在国内消化,国内市场他另有所图。因为邱耀瑞抵达成都当天,省内即有多家企业闻风而动,试图从自己口中抢走这块肥肉。当时,他心中一震,灵感闪现——真正的巨额利润来自设备而非产品!
合同签订前,夏朝嘉反复估算:
190万美元的巨额银行贷款,光利息就得将人给压趴下,必须尽快还清。而果蔬脆片在国内市场零售价只能卖到2—3元/袋,那么自己出厂价利润每袋不会超过1元。而且必须在2—3年内以巨额广告费全力支撑,才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形成全国性火爆局面。此时自己才有望还清贷款,有利所获。——但这对已经两手空空的夏朝嘉而言,已不可能;即使市场做成功,但这种时新小吃,市场生命周期肯定短于3—5年。——国内销售风险显而易见。
他清醒地告诉自己,必须另辟蹊径。那么,如果卖生产设备,相信一年内零售市场尚处于启动期间,卖出3—4台设备将轻而易举,贷款即可还清。
而另一个意外之喜促使夏朝嘉下了决心:国家科委下文认定此项目为农副产品高科技项目,向全国大力推广。这意味着,设备市场已在夏朝嘉面前豁然洞开。
1993年5月。禾嘉集团生产出了国内首台生产线,670万元的售价远远低于引进价格,全国各地的订单一张张飞来。一年半后,夏朝嘉此项目收入9000万元。
一笔长达5年的大生意终于从起点跑到终点,夏朝嘉几乎是孤注一掷。渐渐地,他喜欢上了看似冒险,其实远期利润巨大的长线投资。他开始研究国家大政方针,从中寻找商机。
此时,夏朝嘉总算实现了从彩印行业到农业高科技产业的艰难转型。他提出一句口号:外国人“占领”沿海,我们要占领农村。随后,夏指出: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在国内做到“永争第一,只争第一”!
——夏朝嘉个人开始实现从战术家向战略家的转变。
战略布局:搏击未来
国民经济需要支柱产业,如果大企业是奔跑的车轮,政策就是方向盘。夏朝嘉想做永不停歇的车轮。他必须这样,和国家的脉搏同步跳动。
夏朝嘉再次面临挑战,他必须成为一个合格的战略家:信息畅通、谙熟政策、准确判断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对潜在潮流保持敏感、敢于顶着风险搏击未来。他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学习和磨炼,大大小小的外部环境由混沌变得透明。
人生是穿旧鞋走新路,踩下去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不可知的未来。对夏朝嘉而言,人生和事业便成为一次又一次惊险的实验,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唯出奇方能制胜。
1993年,夏朝嘉开始实施其战略家身份的历险——
柠檬是一种神奇的水果。其皮油、籽油、柠檬酸皆可提取不同化学材料,附加值奇高无比。小到化妆品、各种食品,大到计算机和航空航天,皆与柠檬息息相关。全世界只有6家企业拥有全部柠檬深加工技术,世界市场也被这6家企业组成的共同体所垄断。
垄断则意味着空间无限。1993年,当夏朝嘉了解到近在咫尺的四川内江、安岳、威远一线竟然是全国最大最好的柠檬种植带时,他确信未来的机会就在绵延起伏的丘陵深处。他立即跟踪国际先进技术,这一跟,就是8年。“国家总有一天将重视它。因此,我们必须在国内保持技术领先。”2000年4月,国家终于立项柠檬深加工项目,内江市提出“甜城变酸城”口号。于是夏朝嘉理所当然地成为该市柠檬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次战略布局开局成功;
1996年,禾嘉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制度(管理)和利益(股份)规定得同样重,员工心中的天平自然平衡”,管理开始变得轻松。随即,禾嘉集团A股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当年全国仅有的两家上市私营企业之一;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世界领先,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水平相对落后。差距就是机会。同年,夏朝嘉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展开了合作。两腿下田一身泥,种子卖到了孟加拉国;
西部的资源是中国的未来。1999年,当耗资1200亿的西部大型管道工程众所周知之时,禾嘉已成功兼并了国内唯一能为此工程提供适用球形阀门的企业——素有“亚洲球王”之称的四川飞球集团。
夏朝嘉完成了一连串战略布局,招招命中要害。不久,另一个大手笔水到渠成——
中国的天空即将向私企开放,夏朝嘉关注着飘满钞票的天空。1998年底,已拥资20亿的夏朝嘉获得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信息:上海的华龙通用航空公司可进行海上引航、医疗救护、海上救助、航空摄影、空中游览、商务包租等业务,前景极为广阔,但由于体制所限,办了14年几乎没有开展业务。而外国轮船进入上海港却因没有中国直升机引航,致使损失巨大。
机会近在咫尺。夏朝嘉立即飞赴上海,拜访华龙公司主管单位上海市经委。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上海市和国家有关部委终于在夏朝嘉的报告上盖下大印,华龙公司易帜禾嘉。夏朝嘉踌躇满志,公开宣布:“以直升机引航为标志,禾嘉集团将大举介入通用航空领域。”
按国际惯例,外国轮船进入他国港口,从公海锚地到码头靠岸,必须由该国引水员上船,升国旗引航入港,一方面因为外国船员不熟悉狭窄的港口航道,另一方面是体现国家主权。但我国多年来一直使用快艇把引水员送到船上,将国际用直升机只需20—30分钟的时间延长至3—4小时,如遇大风大浪,快艇还得停开。外国人怨声载道。
夏朝嘉汇集专家反复确证:上海港目前的引航能力仅为总吞吐量的1/4,而外国船只年吞吐量为30—40万艘,并以27%的速度递增。如果以直升机引航,以最低收费每船次2万元人民币计,禾嘉每年至少可收入7亿元!“志在必得。”他告诉自己。
1999年8月12日,天空一碧万里。中央有关部委、上海市、四川省领导、各地新闻记者数百人参加了上海港直升机引航试飞庆典仪式。随着有“空中美女”之誉的世界最先进民用S—76C+直升机轻盈地降落在荷兰籍货轮埃克森号上,齐聚浦东外高桥吴淞口,亲眼目睹了直升机运送引水员上船的人们,爆发出一片热烈的喝采声。掌声和鲜花再次向夏朝嘉席卷而来。随后,嘉宾们举杯,一齐向夏朝嘉表示祝贺。
至此,夏朝嘉结束了中国没有飞机引航进港的历史,成为继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之后,世界第五个进行这项服务的国家。“夏朝嘉创下了中国私营企业的又一个骄傲。”有媒体如是说。
2000年8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与禾嘉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夏朝嘉的华龙航空与东航邯郸公司合并,组建成为东方华龙通用航空公司,拥有10架直升机、飞行员、机场和所有后勤设施。禾嘉占55%的股份,夏朝嘉出任董事长。中国航空史上,第一家本业与私营企业合作的通用航空公司就此诞生。随后,夏朝嘉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广州、大连、青岛、天津等国内大港……
——迎着风,禾嘉集团又一次展开了翅膀。
禾嘉的资金,看似大部分投入了短期内难见规模效益的长线项目。“其实不然。”禾嘉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洪德光告诉记者,短中长线投资的效益都在夏总运筹之中。当别的投资需静待结果时,短线项目却财源滚滚。1998年,夏朝嘉挥师房地产,一块过去花800万元购进,依山傍水的土地上,中高档商住楼群拔地而起,目前所获利润已相当惊人。
“他是禾嘉的战略家,一声令下,我们就带着员工冲锋陷阵。”
今年8月,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光彩事业(投资扶贫)执行主席夏朝嘉再上青藏高原。在甘孜、凉山,他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盛大热烈的礼遇。因为他在这里投资的企业已一天天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盐源县优质苹果汁已出口国外,与甘孜州合作的马铃薯深加工和藏医药开发项目已着手展开,州长说:“成功了,我为你树碑立传。”
藏民依然纯朴,当年修路住过的破旧小学校还在,风景美得依然可以将人融化。夏朝嘉说,二郎山隧道即将贯通,届时,穿过二郎山,抵达的就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关的猴子寓言故事 篇9
黑猫警长正在审理此案。他曾经传审过黄鼠狼,黄鼠狼似乎十分委屈,他说:“我黄鼠狼就是名声臭一点,其实心眼挺好的,可惜没有谁能理解我,甚至连鸡失踪的事也赖到我头上。唉,我黄鼠狼连毛带骨还不到2公斤重,而失踪的鸡据说每只都在5公斤以上,我能背得动么?我是大力神啊?你们不是太抬举我啦!”
黄鼠狼的话几乎天衣无缝。黑猫警长哑口无言了。
黑猫请猴子协助破案。猴子深入鸡群调查,鸡们说每晚都看见一个黑影钻进鸡舍,然后总有一只鸡着了魔,像梦游似地跟着黑影前进,结果有去无回,永远消失了。因为鸡们都有夜盲症,这黑影究竟是什么也说不清楚。
猴子心中有了底。第二天,他让黑猫警长贴出告示,说鸡失踪的案子已经查清了结:由于鸡中邪着魔,梦游出走,死不足惜。然后,猴子又张贴海报,决定在赛马场举行首届赛鸡运动会,优胜者将获得三十只鸡的奖品。
赛鸡是一项全新的运动,奖品又如此丰厚,因此报名参赛者十分踊跃,小花猫、小花狗和小松鼠等小骑手也都来碰碰运气。可是小花猫和小花狗身体太重,刚刚跨上鸡背,大公鸡便趴在地上直喘粗气,根本迈不开步子。小松鼠虽然灵巧,可是他也不得要领,加上大公鸡怕痒痒,小松鼠一骑上,大公鸡便“咯咯咯”笑出声来,身体扭来晃去。小松鼠终于滑落到草地上。
选手们一一被淘汰,谁也无缘获得优胜奖。
这时候,黄鼠狼出马了。只见他轻轻松松地跃上鸡背,不等大公鸡喊出声来,先一口咬住鸡脖子,然后用毛茸茸的长尾巴作马鞭,在大公鸡屁股后使劲拍打。大公鸡不能出声,只是惊慌失措地奔跑起来......围观群众齐声喝彩,都说冠军非黄鼠狼莫属!一会儿,黄鼠狼果然不负众望,跨着大公鸡快速冲到终点。
猴子的寓言小故事 篇10
“如果你到我家去,我会给你看好多有趣的东西!你将明白,我用什么妙法偷窃和窝藏上干件珍宝。来吧,你愿意就来吧,看看这些宝贝,它们都藏在一个洞里。”
“请带路。”猴子说。
猴子跟着喜鹊来到他的家。喜鹊太太取出了一条鲜艳的袜带、哥萨克的腰垫、一个皮带卡子、两枚徽章、宝剑上的包铜片、半个梳子、剪刀鞘、一团纱布、马刀的断柄、吉它上的三个弦轴和其他废物。
“怎么样,”喜鹊说,“我的猴妹妹,你不妒忌我吗?你不感到惊讶吗?我们这个门弟的其他人可没有我这样的财产。”
奸滑的`猴子看了一眼喜鹊,最后说:
“荒唐,你收集了一堆毫无用处的漂亮货。在你这儿就有胜过你的人,因为,他保存有用的东西。不信,你看看我的颚骨。
伙伴哟,颚骨下面有两个腮,也叫颔下肉,可以收缩,可以张开。有了多余的食物,我就把它放在两个腮下,等我需要时再吃。你收集了一堆废物,破布和垃圾。我收集的是核桃、榛子、糖、肉、还有其他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中国传统中的商人与财富 篇11
近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短短的30年里,中国走过了别的国家花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也未必能够走完的里程。为之震惊的不仅是中国以外的世界,我们自己难道不也会在安静下来的时候,感觉到匪夷所思吗?
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可分的。没有这八个字,中国的今天还至多只能是一个模糊、缥缈的幻影梦想。
于是,很多人把商人群体的登场和壮大归因为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把财富的急剧增加视作是这样一种影响的结果。我们当然不能说,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这样的意见自然有它的理由:我们难道不是都从传统中听说过“士农工商”的“四民”之说吗?“商”难道不是“四民”之末吗?可是,中国传统中不是经常有一些令人羡慕的商人吗?今天,成功的商人难道不是太多人的人生目标吗?
我们难道不是都从传统中听说过“为富不仁”吗?今天难道不是还依然有人认为“有钱人没有好东西”吗?可是同时,难道不是几乎全民都在疯狂地追逐财富吗?
问题是,如此这般将中国有关商人和财富的正面观念完全归结为外来的影响,是否准确阐明中国本身的传统中对于商人和财富的观念难道是一贯不变的负面吗?外因在完全没有内因的环境下,可能发生作用,或者说发生那么巨大的作用吗?倘若,中国本身的传统中没有足够的资源,那么,我们奉为圭臬的“中国特色”的来源又在何处呢?依据又在哪里呢?
怎样理解传统文化?
冷静地反思中国自身的传统,我们就会发现,刚才的观点貌似“常识”,却是没有足够的文化史依据的。在中国的传统中,有关商人和财富的观念,以及它们的地位,绝对不是那么低下和简单的。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商人很早就出现了。《左传》里的郑弦高退秦师,以商人的身份,临危不惧,自称是郑国国家的代表,智退秦兵。这是很有名的故事了。它不仅体现了商人的机智,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也反映出这位商人的担当,甚至是某种国家意识。郑国的国君还就与商人共同开发,保障交易公平与自由,举行盟誓。这在当时是不能再重的契约了。
我们一般认为,儒家传统似乎不重视,甚至贬抑商人。其实,这也是似是而非的说法,起码在早期的情况并不是如此。
历史中出现了怎样的商人?
比孔子小31岁的子贡“利口巧辞”、“亿则屡中”,是一位很出色的商人,看来他是贾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人物。子贡在孔门中的地位是不消说的了。子贡并没有因为他的商人出身,像后来的中国传统一样,遭到什么贬低或者非议。
著名的范蠡也是备受称赏的人物。他助越灭吴,改名换姓,后人称他为陶朱公。三致千金,再分散给缺钱的亲友,传业给子孙,“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这两位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过去很多商店都挂一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富,货殖何妨子贡贤”,口气不小,但是却说出了“富”和“贤”这两个关键词。中国的商人应该是自许或者自期很高的。
那么,中国的商人为什么在传统中会给人地位低下的感觉呢?这大概与最终统一了中国的秦国传统,特别是秦始皇有关了。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和吕不韦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吕不韦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当他在赵国见到异人的时候,马上觉得异人“奇货可居”,投资这个“奇货”,开始了一笔天大的买卖,自己也一度控制了秦国。秦始皇对吕不韦没有什么好感,大概也就迁怒于商人。他征发兵役,就专门有针对“贾人”的。儒家、法家都是以兼并为国家大害的,自此以后,大贾豪强更是往往成为政府整治的对象。
当然,情况是不简单的。实际上,总还是有那么一些大商人和政治密不可分,日子也过得远比一些小官或者一般人要强。
汉朝初年,“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后来,情况虽然好了点,但是“市井子孙,亦不得宦为吏”。然而,在汉朝又有不少商人直接从政,对国家政策发挥了重大的影响。汉武帝时就有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
至于强盛的隋唐时期,中外商人的身影,他们的巨大财富,更是在史料中比比皆是,谁都不会觉得奇怪。整个社会在繁荣和昂扬中前行,西安、洛阳、扬州,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中心。大家读一下唐诗,就完全可以感受到了。
程朱理学的兴起,加强了商人地位低下的印象。比如,朱熹的态度就大致是如此。我们前面提到过子贡,朱熹就引用程子的话,说子贡受教于孔子之后,就不做生意了。可见程朱对子贡是商人,心里觉得很不安,只好说子贡做商人赚钱是前科了。
问题是,程朱理学本身发生了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一般认为,中国到了明朝晚期开始落后于西方。可是,也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商人并不是没有地位的,甚至我们可以说,商人还是很受到重视的。我们可以从著名的徽商中举些例子。就汪氏而言,这个家族里就有这样的话:“吾累者虽不能取功名富贵,以荣其亲;而皆能勤于生理,随分有成,亦粗足以慰吾心。”“孜孜为学,期取科第而荣其亲,性弗明者使之治生理,以脾其家而无后负于平生所望之意。”
还是这个家族,有人就在明朝晚期喊出了“良贾何负闳儒”,高度张扬了商人的自觉意识。这个人的名字,我们应该记住:汪道昆。依然是他,还说:“若以舍贾而来,必不以趋贾而去”,“使吾以儒起家,吾安能以臭腐为粱肉?使吾以贾起富,吾安能以质剂为诗书?”
商业和儒家文化的关联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看出,最晚从明朝晚期起,中国传统中的商人,就自觉地认为,商业是正业之一,是维持生活的重要手段。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说,晚明已经有了“士商异术而同志”的观念。
用余英时先生的话来讲,中国的商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秦汉以下,商人的地位虽然受到一定的贬抑,但是,这完全没有影响商人在社会上的活跃程度,更不能说,人们对财富都避之唯恐不及。经过理学的调控或者影响,在中国的传统中,明朝以后,商人的阶层,以及中国人的财富观念反而出现了正面的发展。商人和士大夫之间的互相流动开始变得非常密切了,商人阶层明确形成了自我意识,出现了自己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商人在中国的社会价值系统中正式地开始上升了。 “士农工商”这样的“四民”,逐渐演变为“士商工农”了。更加让人注意的是,15、16世纪以来,许多士大夫竟然成为商人的代言人,用自己的笔墨和口舌,用自己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为商人营造出意识形态。王阳明这样的大哲学家,李梦阳这样的大文学家,也开始为商人写墓志铭,口口声声说“四民异业而同道”,“士商异术而同心”了。
实际上,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乃是中国社会新出现的现象,而且非常普遍,商人多数是从士大夫演化而来,士大夫也往往出身于商人家族。到了离开我们今天不算太远的19世纪,沉尧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天下之士大多出于商。”
我想,这些例子已经足够说明,中国传统中的儒家,并不像我们过去想象的那样看不起商人。正相反,中国传统中的商人自我意识鲜明,自由意识高昂。
传统中的释家即佛文化和商业之间有何联动?
其实,不仅中国传统中的儒家如此,我们一般认为是“出世”的佛家,实际上也和为商致富有着很深的渊源。
佛教传入中国是沿着中亚商路而行的,最早入华的僧侣,多是中亚诸胡之人,而中亚胡人尤以善于经商知名。在佛教入华过程中,商人所起的作用实在不可低估。佛教的产生、发展与传播从未与商人及其商业行为摆脱干系。
由此而下,我们自然不应忽略元代。这主要是由于有元一代,宗教与商人的关系更为复杂而多彩。有元一代,胡商的地位明显凸现,在宗教传播与商业活动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活跃。这自然不仅在佛教方面,正如陈垣先生所指明的那样,回教势力传播的原因,首推商人的远征(《陈垣学术论文集•回回教入中国史略》)。元代中国南部沿海的几大城市如泉州、广州,回教影响骤然增加,南洋诸国也逐渐由佛教转向回教。现存的碑刻资料表明,胡商不仅与商业,而且与儒家伦理亦有牵涉。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重新认识、发掘为商致富的正面价值。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富”和“贤”,就是“富而有礼”,就是“富而仁”。换句话说,传统告诉我们,富必须用礼、仁来规范和节制,前者应该为后者服务。
【经史子集中的商道】
以儒为体,以贾为用。
昼筹盐策,夜究简编。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
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
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
则贤人勉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
商人与猴子的寓言故事 篇12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寓意 忘恩负义的商人
一个商人从事航海贩运幸运地发了财。他曾屡屡战胜风险,各种各样恶劣的气候和地形都没有对他的货物造成损失,对于他,命运女神格外垂青。他的所有同行都被主管生死的阿特洛波丝女神和海神乃普敦罚款交税,只有他的船平安抵港。代理人和经销商对他忠实守信,人们奢侈的享受和购买欲望使他财源广进,他顺利地贩卖所经营的砂糖、瓷器、肉桂和烟草什么的,总之,财富像雨点般落下,不多时他已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了。
在他周围,人们谈论的都是值钱的威尼斯杜卡金币,他驾车走狗,就是斋戒的日子里也有婚礼般的排场。一个朋友目睹了豪华盛宴之后,羡慕地说道:“您的家常便饭也有这样的气派!”
“这还不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奋斗,靠我的聪明、我花的心血,靠我抓住机遇投资准确得来的嘛。”
这位商从认为赚钱是件极容易的事。因此,他把赚得的钱拿出来又去搞投机,这一次可是极不顺利误了大事。租条设备很差的船,碰到一点风浪就翻了船;另一艘连必要的防御武器都没有,海盗连船带货都掳了去;第三条船呢,虽然是平安到港,但由于经济萧条,没有了往日那种追求奢华的风气和买货狂潮,货积压时间过长变质了。另外,代理人的欺骗和商人花天酒地、大兴土木、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使他很快就沦为了一个穷光蛋。他的一个朋友,看到他一文不值的境况,问他道:
“这是怎么了?”
“唉,别提了,全怪那不济的命运。”
“您别放在心上,”朋友安慰他说,“如果命运不愿意看到你幸福,至少它会教你变得谨慎小心。”
猴子捞月的儿童寓言故事 篇13
一天晚上,一群猴子来到了一口井旁。不知是哪只猴子先发现月影在井中一晃一晃,便大吃一惊:快来看呀,月亮掉到井里去了!一只年长的猴子一听,赶过来看了看井中的月亮,便对其他猴子们们说:月亮掉到井里,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把它捞上来,不然会把它泡化的。可是怎么才能捞出月亮来呢?于是,大家召开了紧急会议,你一言我一语的献计献策,还是那只年长的猴子最有主意,一拍脑壳说:有办法了,我攀在树枝上,你们拽住我的尾巴,一个连一个,就可以捞出月亮了。于是,那群猴便一个接一个,连成了一长串。可没想到连在一起的猴群太重了,树枝承受不住,在猴子快接近水面时咔嚓一声折断了,这群猴都掉到了井里。水中的月亮也没了
群猴一个个扑腾着爬出井来,浑身都让水湿透了,十分懊丧地坐在井沿上互相埋怨着,这个说,之所以没把月亮捞上来,主要原因是方案不周密,我们应该选择一根粗一点的树枝才不会被压断。那个说,若是挑一挑猴子也行啊,挑出瘦一些的猴子组成打捞团时也不会把树枝压断了。那个老猴子左看看右瞅瞅,挠了挠脑袋说,这个责任在我,咱们应该找一根绳子,一头栓在树枝上,然后我们再拽住绳子的那一头去捞就肯定能行。
正在这时,一只猴子忽然喊道,大家快看呀,月亮还在井里哪,我们再接着捞吧,群猴齐刷刷地探头看着水中的月亮,一个个兴奋异常,欢呼着跳跃着,互相鼓励着,然后,继续商讨着再捞方案,力求要把方案制定的缜密一些。
【商人与猴子的寓言故事】推荐阅读:
名士与商人寓言故事06-10
猴子和乌龟的故事06-06
寓言故事《创造吉尼斯纪录的猴子》09-09
简短的睡前故事猴子的故事4个09-12
猴子学步寓言故事08-31
关于小猴子找朋友的童话小故事400字10-18
关于小猴子的睡前故事-小猴刷房子10-22
童话故事作文 猴子称王08-27
猴子捞月亮童话故事09-08
与猴子有关的脑筋急转弯06-30